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珮韻
論文名稱: 韓華與永和韓國街:一個經濟面向的國際遷移調適研究
指導教授: 楊宗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遷移調適族群經濟族群網絡韓國華僑韓國街韓國成衣批發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56下載:1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位於永和的韓國街,為一條因韓國華僑(簡稱韓華)聚集而形成具有異國風味的街道,韓華們以成衣批發為多。本研究藉由族群經濟與族群網絡觀點,以兩者的運作與其所型塑的地景變化來了解韓華回台後的調適歷程。由地景的變化可將調適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回台初之摸索期,韓國街成型之調整與適應期,以及韓國街轉變的融入期。
    先由「推拉理論」和「網絡理論」來了解韓華遷台的時空歷程與韓華的特質。韓國的排外政策與社會風氣所形成的「推力」,我方政府僑教的實施與對華僑的禮遇等措施所形成的「拉力」,以及網絡之牽引,使得1970年代以後陸續有韓華回台就學與定居。韓華多為山東省籍人士,在口音、性格與生活習慣上,具有韓國或山東地方之色彩,與台灣本地住民略有差異,而有調適之需要,但其對中華民國在台灣已有一定的認同,且多為具有一定積蓄之移民,有助於調適的進行。
    接著本研究依韓華回台最初的目的,劃分為兩種屬性,一為就學,一為直接定居。回台初之摸索時期(約1970~1980年代初),兩者相比較,來台就學的韓華,在求學期間,較有機會拓展在台灣的人脈關係,以致可運用之社會資源較多,在職業的選擇與分布上也較廣,而直接來台定居的韓華,立即面臨謀生與居住的問題,在沒有台灣的人脈之下,使其在台擁有的社會資源較少,故多依附族群網絡的協助,然由於多攜帶資本而來,故在創業資金上對族群的依賴較低。直接定居的韓華們在回台初期利基的支持下(台灣法令使華僑較易進出台灣、台灣民眾喜愛使用舶來品),多從事著跑單幫的買賣,或經營著接受跑單幫物品的韓國商品店,亦多從事老本行之餐飲業。
    韓華回台後之初期調適,雖不致封閉,但也非如想像中的容易與順利,韓華們在人際關係上仍較為侷限,職業上的發展亦不如預期,再加上1987年左右,韓國成衣批發成為韓華的利基,因而促使了韓華調整其規劃,多數韓華們透過親朋好友的網絡牽引,聚集於永和韓國街(中興街),轉以從事韓國成衣批發為主。此時期的韓華們,不僅在生活、資金與技術的交流上有得自在台韓華的網絡資源,在韓國成衣包裝上,更依賴在韓華僑的協助。永和韓國街的韓華們,在此階段的調適歷程中,不僅在經濟活動上有了更佳的發展,也拓展了在台的社會資源而逐漸適應,且造就「韓國街」的地景,也將韓國成衣大量地帶入台灣,使韓國成衣在1980年代末期以後普遍流通於台灣的成衣消費市場之中。
    1990年代末,由韓華族群網絡經濟的運作,可知韓華們隨著在台時間的增長與適應,已逐步融入於台灣社會。90年代末,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韓國量販成衣的競爭力逐年降低,轉由新興的中國大陸所取代,使得韓華原有得之於族群網絡上的協助,降低了營生上的助益;至中國大陸批貨,則無韓國一般具有制度性,因而更突顯台灣本地人網絡之優勢性,與韓華網絡之侷限性;再加上台灣從事成衣批發業的業者增加,競爭更為激烈,因而使得韓華的經濟活動再轉變。雖然第一代韓華之「韓國」色彩依然濃厚,但二、三代在口音、習慣與網絡關係上,已與台灣本地人之差異不大,顯示韓華二、三代的在地化,有的接手韓國成衣批發之意願不高,有的則同樣前往中國批貨,影醒所及的是,韓國街之韓華比例已不到五成,且「韓國」街色彩已不再濃厚。
    由韓華族群網絡經濟的運作與韓國街轉變,可知韓華之調適阻力不大,與其他如外勞、外籍新娘、海外華人等國際遷移者不同,其原因在於韓華在韓國強烈之排外與僑教實施的影響下,使得韓華認同中華民國在台灣,且與台灣本地人有可溝通之語言,而似在台之外省人而非外國人,再加上韓華為有一定資本之移民,使韓華們的經濟與網絡體系並非為了滿足自我族群所需的封閉系統,因此不會使韓華侷限於我族群之中,而是有助韓華們逐步融入台灣的生活。

    目次 1. 緒論………………………………………………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1.1 研究動機………………………………………1 1.1.2 研究目的………………………………………2 1.2 研究區的選擇…………………………………3 1.2.1 韓華在台的分布概況…………………………3 1.2.2 研究區概況……………………………………6 1.3 文獻回顧………………………………………9 1.3.1 人口遷移的相關研究…………………………9 1.3.2 遷移調適理論與相關研究……………………12 1.3.3 族群經濟與相關研究………………………..17 1.3.4 回台華僑的調適與相關研究…………………19 1.4. 研究架構與方法……………………………..22 1.4.1 研究架構………………………………………22 1.4.2 研究方法………………………………………22 2. 韓華回台之時空歷程…………………………25 2.1.1 華僑在韓的發展與限制………………………25 2.1.1 華僑在韓的社經地位…………………………25 2.1.2 華僑在韓所受到的限制………………………28 2.2 韓華來台的因素………………………………34 2.2.1 國族認同………………………………………34 2.2.2 台灣的經濟情況良好…………………………35 2.2.3 台灣政府對華僑的有利措施…………………36 2.3. 韓華回台的路徑與特質………………………39 2.3.1 就學……………………………………………39 2.3.2 就業……………………………………………41 2.4 小結……………………………………………44 3. 回台初期:摸索期(1970~1986年).…………45 3.1 回台初期的環境背景與營生利基……………45 3.1.1 回台初期的環境背景與面臨的困境…………45 3.1.2 回台初期的營生利基…………………………47 3.2 回台初期的經濟活動、網絡關係與空間分布…51 3.2.1 跑單幫方面……………………………………51 3.2.2 餐飲業方面……………………………………58 3.2.3 其他行業方面…………………………………62 3.3 小結……………………………………………64 4. 韓國街的成型:調整與適應期(1987~1997年)…65 4.1 韓國成衣在台銷售利潤的提高…………………65 4.1.1 經濟結構的轉變………………………………65 4.1.2 法令制度的配合………………………………68 4.2 韓國成衣批發業的擴展與韓華的聚集………72 4.2.1 從事韓國成衣批發之韓華日眾………………72 4.2.2 選擇永和中興街從事成衣批發業的因素……78 4.3 韓華與韓國街的盛況…………………… ……82 4.3.1 成衣的類型與概況……………………………82 4.3.2 至韓國批貨的運作與流程……………………85 4.3.3 營業對象與營業時……………………………90 4.3.4 遍及全台的商圈………………………………92 4.4 小結……………………………………………95 5. 韓國街的轉變:融入期(1998年~至今).………96 5.1 韓國成衣批發的利基縮小……………………96 5.1.1. 「更」低價成衣來源地的多樣………………96 5.1.2 其他主要批發市場的競爭增加………………98 5.1.3 消費型態的轉變………………………………100 5.1.4 韓華二、三代的在地化………………………102 5.2.3 韓華族群網絡的改變…………………………105 5.2.1 我族群在協助上的變化………………………105 5.2.2 他族群在協助上的增加………………………107 5.3.2 韓華經濟活動的轉變情況……………………111 5.3.1 繼續從事成衣批發業…………………………111 5.3.2 離開台灣或轉業………………………………117 5.3.3 轉賣韓國食品與用品…………………………120 5.4 小結……………………………………………122 6. 結論與建議……………………………………123 6.1 結論……………………………………………123 6.2 建議……………………………………………125 參考文獻………………………………………………126 附錄一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134 附錄二 韓國街韓華商家訪問大綱…………………135 附錄三 至韓國街批貨之批發客問卷………………136 附錄四 韓國街台灣本地人商家問卷………………136 附錄五 韓國街街景…………………………………137 附錄六 成衣進口總金額及國別比重圓餅圖………139 圖次 圖1-1 永和韓國街商品與經營者變化---------------------2 圖1-2 1980年台灣地區山東省籍人士分布概況-------------4 圖1-3 1990年台灣地區山東省籍人士分布概況-------------4 圖1-4 1980、1990年山東省籍人士分布於台北縣之概況-----5 圖1-5 研究區範圍與位置圖-----------------------------7 圖1-6 韓國街(中興街)受訪商家之位置-------------------8 圖1-7 遷移者在移住地之適應情形-----------------------15 圖1-8 研究架構---------------------------------------24 圖2-1 1883年-2001年在韓華僑人數變動------------------27 圖2-2 .1951-1989年韓國華僑申請入出境人數-------------34 圖2-3 歷年大專院校畢業之韓國僑生統計-----------------40 圖3-1 跑單幫之流程-----------------------------------51 圖3-2 跑單幫時期商品店之商圈範圍---------------------53 圖4-1 1985-2002年台灣與韓國貨幣對美元匯率升值--------67 圖4-2 1969-2001年民間最終衣著類消費成長--------------68 圖4-3 1985年以來成衣進口總金額與國別比重變化---------68 圖4-4 1970-2002年成衣進口金額變化--------------------69 圖4-5 1970-2002年成衣進口佔紡織品比重變化------------70 圖4-6 1979-2001年進口成衣佔民間衣著類消費比重變化----70 圖4-7 韓國街商家之關係網絡示意-----------------------76 圖4-8 韓國街上有關係網絡之商家分布-------------------77 圖4-9 1985-2002年韓國成衣佔進口成衣比重變化----------82 圖4-10 韓國成衣批貨示意------------------------------86 圖4-11 韓國街成型初期之商圈--------------------------93 圖5-1 1992-2002年韓國與香港進口成衣比重變化----------97 圖5-2 1996-2002年台灣之經濟成長率--------------------101 圖5-3 1996-2001年衣著類佔民間消費百分比變化----------102 圖5-4 .近年韓國街之的商圈----------------------------112 表次、照片次 表1-1 漢城華僑中學某屆畢業生在台之分布----------------3 表1-2 永和韓國街商家主要商品類型概況------------------6 表1-3 Petersen的人口遷移類型--------------------------11 表1-4 調適策略測量------------------------------------15 表1-5 北京主要的移民村的組織社會城市的關係------------18 表2-1 1883、1910年韓國華僑人口數----------------------25 表2-2 1920-2001年韓國華僑人口數-----------------------27 表2-3 台灣與韓國經濟情況比較(1951-1980)---------------36 表2-4 韓國華僑回台定居與居留統計----------------------43 表2-5 漢城華僑中學某屆畢業生之分布--------------------43 表3-1 韓華回台初期的經濟活動與分布--------------------50 表3-2 早期經營韓國商品店之韓華受訪者概況--------------56 表3-3 韓國商品店的分佈與年代--------------------------56 表3-4 經營餐飲業的韓華受訪者概況----------------------59 表3-5 早期從事其他職業的韓華受訪者概況----------------63 表4-1 台灣成衣服飾業的發展----------------------------66 表4-2 1985-2003年成衣進口關稅-------------------------69 表4-3 1979年中興街及周圍道路商業使用概況--------------78 表4-4 中興街及周圍重要道路寬度------------------------78 表4-5 中興街及周圍重要道路地價------------------------79 表4-6 韓華受訪者移至韓國街(中興街)的時間與因素--------81 表4-7 年齡與穿著定位之概分----------------------------83 表4-8 成衣業通路的類型與例子--------------------------85 表4-9 服飾市場中A、B檔廠商之三種功能性策略之差異------91 表5-1 韓國紡織品出口競爭力水準------------------------96 表5-2 成衣貿易國競爭力係數----------------------------97 表5-3 台灣主要批發市場概況----------------------------99 表5-4 台灣本地商家進入「韓國街」的因素----------------100 表5-5 韓華受訪者之配偶與子女教育和職業概況------------104 表5-6 目前從事成衣批發之韓華的集貨圈概況--------------105 表5-6 .12位批發客受訪者經營方式與地區別---------------113 表5-8 台灣本地商家的移入與韓華離開韓國街的時間概況----118 表6-1. 回台韓華之遷移調適歷程-------------------------123 照片2-1 韓華居留證------------------------------------29

    1.外文部分
    ‧Anderson, K.(1988):Cultural hegemony and the race-definition process in Chinatow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 6, p.127-149.
    ‧Bonacich, E. and Modell, J.(1980): The Economic Basis of Ethnic Solidar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urdieu, P.(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ughlan, J.E.(1989):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Australia’s Three Indochinese-born Communities: 1976-1986, Australia-Asia Papers, 44, Griffith University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Australian-Asian Relations, March.
    ‧Feige, E.(1990): How big is the irregular economy?, Challenge, 22, p.5-13.
    ‧Freeman, M.(1983): The Labor Market for Immigrants in New York, New York Affairs 7(4): 94-111.
    ‧Grigg, D.B.(1977): E.G. Ravenstein and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 p.41-54.
    ‧Gordon(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ebert, D.(1990): Discontinu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flexible production: Garment production in Toronto, 1901-1930, Economic Geography, 66, p.229-253.
    ‧Hyland, G.A.(1975): Social Interaction and Urban Opportunity: the Appalachian Immigrant in the Cincinnati Central City, Readings in social geography, by Emrys Jone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250-263。
    ‧Kuznets, S.(1964): Introduction: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Mi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United States, 1870-1950 Vol. 3, by Eldridge, H. T. & Thomas, D. S., Philadelphia: America Philosophical Society.
    ‧Lee, E.S.(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January(3), p.47-57.
    ‧Mabogunje, A.L.(1970) : Systems approach to a theory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Geographical Analysis, January(2), p.1-17.
    ‧Massey, Arango, Hugo, Kouaouci, Pellegrino and Taylor(1993):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3), p.431-751.
    ‧Massey, Arango, Hugo, Kouaouci, Pellegrino and Taylor(1994):An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heory:the North American Case,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4), p.699-752.
    ‧McDermott, M. And Young, S.(1989) : South Korea’s Industry-New Direction in World Market, New York, p.2.
    ‧Mitchell, K.(2000) :Networks of Ethnicity, 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 Edited by Eric Sheppard and Trevor J. Barnes, USA:Blackwell, p.392-407.
    ‧McDermott, M. and Young, S.(1989):South Korea’s Industry, New Direction in World Market, New York。
    ‧Ogden, P.(2000):migration,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ition, R.J. Johnston et al., USA: Blackwell, p.504-506.
    ‧Petersen, W(1958):A General Typology of Migr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3 no.3, p.256-266.
    ‧Price, C.(1969):The study of assimilation, Migration, Edited by Jackson ,J. 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81-237。
    ‧Piore M. J.(1979):Birds of Passag : Migrant Labor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rtes, A.(1994): The informal economy,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by Smelser, N.J. and Swedburg, R.(ed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426-449.
    ‧Portes, A.(1995): 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A conceptual overview,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by Portes, A.(ed.),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1-41.
    ‧Rappaport, R.(1979): Ecology, meaning and religion, Richmond: North Atlantic Books.
    ‧Sauvy, A.(1969): Adaptation and Assimilation of immigrants, in Sauvy (ed) ,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p.460-466.
    ‧Sassen, S.(1989): New York City’s informal economy, The informal Economy: Studies in Advanced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by Portes, A., Castells M. and Benton, L.A.(ed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57-72.
    ‧Shannon and Shannon (1973): Minority Migrants in the Urban Community: Mexican-American and Negro Adjustmen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age Publications.
    ‧Skeldon, R.(1997): Migrants on a global stage: the Chinese, In Pacific Rim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Era , Rimmer,P.J.(ed.) Australia: Allen & Unwin, p.222-239。
    ‧Stouffer, S.A.(1940): 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 a theory relating mobility and dista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p.845-867。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ition, R.J. Johnston et al., Blackwell:USA.
    ‧Todaro, M. P.(1969):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 American Review, 59, p.138-148.
    ‧Todaro, M. P.(1976): Internal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
    ‧Van Hear, N.(1998): New diasporas: the mass exodus, dispersal and regrouping of migrant communiti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Watt, M.(2000): adaptation,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ition, R.J. Johnston et al., USA:Blackwell, p.6.
    ‧Williamson, O.(1975):Markets and Hierarchies, New York: Free Press.
    ‧Wolpert, J.(1972): Behavioural Aspects of tthe Decision to Migrate,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Vol. 15.
    ‧Zhou, Y(1998): Beyond ethnic enclave: Loc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producer services firms in Los Angeles. Economic Geography, 74, p.228-251.
    ‧Zipf, G.K.(1949):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New York: Hafner。
    2.報紙部分
    ‧中央日報,1954.1.23
    ‧中央日報,1997.8.8,20版
    ‧中國時報,1953.11.09,2版
    ‧民生報,2000.8..21,C2版
    ‧民生報,1988.8.15,17版
    ‧星報,2000.1.1,8版
    ‧經濟日報,1989.12.1,17版
    ‧聯合報,1969 2.1,2版
    ‧聯合報,1975.2.21,3版
    ‧聯合報,1976.1.28,5版
    ‧聯合報,1978.7.11,2版
    ‧聯合報,1981.1.19,3版
    ‧聯合報,1986.3.4,3版
    ‧聯合報,1988.1.11,22版
    ‧聯合報,2000.1.21,19版
    ‧聯合報,2000.9.22,19版,中部生活圈
    ‧聯合報,2002.10.24,19版,桃竹苗生活圈
    ‧聯合報,2001.11.24,19版
    3.中文部分
    ‧王梅影(1984):在台灣的韓僑—國際移民的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女(1979):影響農村勞動力遷移之因素分析,思與言,16:5,p.60-79。
    ‧方慧(1996):臺北地區大學僑生生活調適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1):台北市西門市場更新改建(第二次期中報告書)。
    ‧台北市溫嶺同鄉會‧永和大陳義胞新村合編(1969):大陳義胞來台溫嶺同鄉會成立十四周年紀念特刊,台北市:編者。
    ‧台灣經濟研究院(1990):國內紡織業上、中、下游產銷體系之研究,台北市:編者。
    ‧申柱植(1989):中韓兩國織布工業產銷結構比較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美玉(1996):龜山島的人口遷移與環境調適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朱慧玲(1997),東北亞華僑社會的現況及其未來,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701,p.51-61。
    ‧李效再、朴銀瓊著,叢成義譯(1984.12):旅韓華僑及其流動之研究,韓國學報,第四期,p.79-121。
    ‧李廣均(1996.05):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三期,p.367-389。
    ‧李盈慧(1997.03):1949年以來中華民國的華僑教育政策,暨大學報,第一卷第一期,p.165-194。
    ‧李納德(2000):澳洲台商經濟探討—以布里斯本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花(2002):高中僑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芬(1986):僑生社團之研究---「馬來西亞同學會」個案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豪哲(1988):阿美族山胞城鄉遷移與生活調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學明主編(1986):永和市志,台北縣:永和市公所編纂委員會。
    ‧阮金蓮(2002.01):韓國紡織業政策,絲織園地,39期,p.60-67。
    ‧沈在薰(1998):朝鮮半島,收錄於海外華人百科全書,潘翎主編,香港:三聯書店,p.1-3。
    ‧林義男譯(1987):社會學,臺北:巨流。
    ‧林秋山(1968):中、韓兩國學術文化及留學生交流問題之探討,韓國研究,第八期,台北市留韓同學聯誼會,p.12-15。
    ‧柯志明(1992):台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五以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約翰‧魏克斯著,徐肇慶譯(1990),人口學─觀念與研究課題導論,台北:桂冠。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金印(1979):中永和地區商業之空間結構,台灣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洪瑞璘譯;L eslie Davis Burns, Nancy O. Bryant原著(2000):服飾事業經營,臺北市:商鼎文化。
    ‧姜蘭虹、趙建雄、徐榮崇(1998.7):當代華人的海外移民,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24,p.59-84。
    ‧秦裕光(1983):旅韓六十年見聞錄,台北: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
    ‧徐榮崇(2002):澳洲台灣移民居住地的選擇與決策過程─以雪梨、布里斯本及墨爾本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陸緋雲(2001):同鄉關係網絡與中國大陸的民工潮,收錄於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朱燕華、張維安編著,2001,台北:生智,p.181~192。
    ‧張玉法(2000.09):1949年來台的山東人,歷史月刊,152期,p.115-121。
    ‧張永恒(1975):大韓民國的現代化,台北市:臺灣商務。
    ‧張維安(2001):台灣客家族群的經濟活動,收錄於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朱燕華、張維安編著,2001,台北:生智,p.169-179。
    ‧張漢璧(2000):桃、竹、苗茶產業與客家族群經濟生活間的關係,收錄於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台灣省文獻會編,2000,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p.88-121。
    ‧張曉春(1970.01):台北縣永和鎮都市化之研究(上),思與言7:5,P22-34。
    ‧張曉春(1974.03):台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上),思與言,11:6,p.1-21。
    ‧張曉春(1974.03):台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下),思與言,12:1,p.27-37。
    ‧盛清沂編(1965):永和鎮志,台北縣:永和鎮公所編纂委員會。
    ‧盛清沂編(1973):重修永和鎮志,台北縣:永和鎮公所編纂委員會。
    ‧郭妙瑛(1968):永和中和地區都市化現象之研究,台灣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1958):華僑志:韓國,台北市: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華僑經濟年鑑,1996年版,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p.322-323。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探就:以印尼與越南為例之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源在(1991):臺北都會區外環都市人口遷移的決策與適應﹣﹣以新莊市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2,169-207。
    ‧陳清福(1999):我國入出境管理法制化問題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康(1988):大韓民國與華僑狀況,台北:正中書局。
    ‧陳國章、陳憲明(1983):台北市書店的區位與消費者購買行為,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第九期,p.1-19。
    ‧項飆(1996):傳統與新社會空間的生成:一個中國流動人口聚居區的歷史戰略與管理,1996年第六期,p.
    ‧項飊(1998):社區為何─對北京流動人口聚居區的研究,社會學研究,1998年6期,p.54~62。
    ‧經濟部商業司(2000):服飾業經營管理實務,台北市:經濟部。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
    ‧廖盈琪(1999):昨日的明日花園城市─永和都市計畫之移植與形構,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
    ‧殷章甫譯(1978.04):韓國引進加值稅而招致的問題,臺灣經濟金融月刊,14:4,p.52-54。
    ‧崔志鷹(1993):韓國華僑的歷史與現狀,〈史林〉30,1993年2期,p.77-83、95。
    ‧董玉梅、宋嗣樞(1994):台灣成衣內銷市場需求面分析,紡織中心期刊,第四卷第五期,p.378-379。
    ‧黃素卿(1987):臺北市已婚婦女成衣消費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嬿芬(1999):跨國資本與族群關係:印尼台商的研究,台商跨國發展研討會,台大社會系。
    ‧曾嬿芬(2001):族群與經濟,收錄於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朱燕華、張維安編著,2001,台北:生智,p.157-167。
    ‧楊宗惠(1996):小鎮人口空間移動研究—桃園縣大溪鎮為例,地理學研究叢書第25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楊秀玲主編 (1985):中華民國紡織工業年鑑1985年版,台北市:台灣經濟研究院。
    ‧楊秀玲主編 (2001):中華民國紡織工業年鑑2001年版,台北市:台灣經濟研究院。
    ‧詹炳發(1974):臺灣地區消費者對外國產品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炯民(1988):都市地區高山族移入者集居現象與適應情形之研究─台北縣兩社區為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明(2002.03):由兩岸三地的經濟交流觀察未來香港中介角色的發展,港澳季報,94期。
    ‧潘瑾怡(2001):西門文化空間轉化、國家與社會,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僑生輔導委員會(1970),僑生指導手冊,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台北:巨流。
    ‧謝高橋(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翟振孝(1996):經驗與認同:中和緬華移民的族群構成,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冠群(1956),韓國華僑經濟,台北市:海外。
    ‧趙建民(2001.02):齊魯飲食風俗對山東人群體性格的影響,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7:1,p.4-9。
    ‧鍾基年(1993):族群特質與職業生涯-外省籍族群從事軍公教行業原因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韓民國海外公報館編(1975):韓國簡介,漢城:編者。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收錄於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台北:巨流,p.195-221。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網站部分
    ‧于心華(1999.0917):韓國華僑教育的現況與展望(http://www.seoulchinatown.com/china_jt/seminar_hwakyo_contents1_7.htm)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韓國地區僑情簡介(http://www.ocac.net/newocac/point/point-5/point-5_12.htm)
    ‧中央銀行(http://www.cbc.gov.tw/)
    ‧中華民國招商網(http://investintaiwan.nat.gov.tw)
    ‧入出國及移民法(http://www.thpb.gov.tw/thpb/immirration.htm)
    ‧李竹清(年份不詳):從全球化看海外華人經濟,中國網(http://202.130.245.40/ch-jingji/jinji1/29.htm)
    ‧林祖得、樂以媛(2001):我國流通業電子化現況與展望-成衣服飾業(http://www.find.org.tw/)
    ‧林怡芬:打扮好咱們 window shopping,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mar/21/life/family-1.htm)
    ‧周濟、彭素玲(1996):1996年台灣經濟與未來展望(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sa322.htm)
    ‧商時新聞網(http://www.b-times.com.tw/94b.htm)
    ‧張希哲(2001):我推動逢甲校友組織校友會往事述要(下),逢甲人月刊,103期,(http://www.fcu.edu.tw/then/alwww/html/103fm/103fm51.htm)。
    ‧紡織拓展會TTF NET(http://ttf.textiles.org.tw)
    ‧韓國華僑經濟人協會(http://www.kcba.net)
    ‧聯合知識庫-520一年大事紀(http://udn.com/SPECIAL_ISSUE/520/ep2.htm)
    5.未出版報告
    ‧中華民國紡織拓展協會(2002):台灣、大陸及韓國三大競爭國紡織業競爭趨勢與策略分析,經濟部工業局委託研究報告。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