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麗珍
Kao, Li-chen
論文名稱: 馬來西亞檳城地方華人移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
指導教授: 施添福
Shi, Tian-Fu
陳國川
Chen, Kuo-Chu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9
中文關鍵詞: 馬來西亞檳城地方海外華人社會群系直觀-詮釋脈絡研究法深厚描寫
英文關鍵詞: Malaysia, Penang locale, Overseas Chinese social formation, intuition-hermeneutics, contextual approach, thick descrip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52下載:17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地方」(locale),是社會學家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結構化理論」(Structuration Theory)的常用概念,意思是指:在時間與空間「共在」 (co-presence)的條件下所區域化的社會系統。至於「檳城地方」(Penang Locale),則是指:以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會為「主要地方」(dominant locale),在全球與地方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力的共同作用下,所變動不居的「社會群系」 (social formation)。
    本研究以「社會群系」為中尺度概念,理解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會的形成與發展;一方面藉以實踐地理學子對於「脈絡研究法」 (contextual approach)的研究想像之外,另一方面則透過「直觀─詮釋歷程」(intuition-hermeneutics process) 的反覆循環,借深厚書寫(thick description),以呈現「檳城地方」的脈絡意涵。全文共分七章,除第壹章「緒論」,第柒章「前文結論與未竟之功」之外,其餘五章的主題分別為:「在亞澳季風環流脈動下的區域化」、「被納入大英帝國殖民體系的檳榔嶼地方」、「『全球帝國主義』與檳城的區域發展」、「檳城華人社會的形成與發展」、「檳城華人社會的變貌:『神道設教』與『地域社會』的互動觀察」等。

    The term ‘locale’ means a setting or context for social interaction. It was proposed by Anthony Giddens in his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tion theory” suggested how the flow of human agency “binds” time and space. In other words, “Penang locale” means Penang as dominant locale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and local network.
    Society is always in a process of becoming. And the term “social formation” was primarily derived from Louis Althuss, carries the notion that society is an ever- changing process. Social formation provided a middle level conceptualization which aid in connecting the general economic rationale of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with specific forms and relations, as well as State institution. There are 7 chapters in this article, contextual approach, intuition-hermeneutics process and thick description will be actualized.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圖 次 xi 表 次 x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1 一、研究區概觀 1 (一) 「梹榔嶼」、「浮羅庇能」與「威爾斯王子島」 1 (二) 華人為主體的北馬最大城市 3 二、從直觀經驗聚焦探索方向 6 (一) 幾次海外經驗的回溯 6 (二) 「神道設教」的意會 7 (三) 對比強烈的階級分化社會 9 第二節 文獻的探討 13 一、殖民官僚的論述舉例 13 二、漢學國際研究與民間宗教研究 16 三、南洋研究及其時代精神 22 四、晚近的檳城華人社會研究趨勢 24 第三節 研究方法、概念架構與研究目的 28 一、直觀-詮釋的循環歷程 28 (一) 對於環境的既存理解 29 (二) 文獻史料的蒐集與對照 33 二、概念架構 34 (一)關於「地方」 34 (二)「變動不居的社會」及其脈絡 36 三、本研究的預期方向 37 第貳章 在亞澳季風環流脈動下的區域化 39 第一節 季風與「風下之國」 39 一、季風作為亙古綿延的區域發展動力 39 (一)馬來半島南北兩側盛行風的季節更替 39 (二)「舶棹風」與「風下之國」 41 (三) 季風與帝國的海權勢力擴張 42 (四) 神道設教的佛教國度 45 二、「海上絲路」與海疆擴張 46 (一)「赤土國」敘事 46 (二)「羯陀」、「質」與「三佛齊」 48 (三) 「秦海」的空間意義 50 第二節 揭開殖民帝國空間競逐的序幕 52 一、大明帝國與回教世界的空間關聯 52 (一) 勅封「滿喇加國王」 52 (二) 鄭和三度「耀兵異域」的實質意涵 53 (三)從《鄭和航海圖》看明初的「華化區域」 54 (四)滿喇加成為南海周緣最早的回教蘇丹國 58 二、「大發現」之後的海權空間變遷 61 (一)西班牙與葡萄牙人東來 61 (二) 英屬與荷屬東印度公司的積極介入 62 (三)從荷蘭古地圖理解十六世紀末的殖民競逐 63 三、「市舶互市」的質變 65 (一) 諸蕃貢物 65 (二) 從珍稀互市到資源掠奪 67 (三)「禁海」卻繁榮的沿海地帶 70 小 結 72 第叁章 被納入大英帝國殖民體系的檳榔嶼地方 75 第一節 「資本主義時代」的開啟 75 一、概覽遽變的時空脈絡 75 (一)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中外大事紀要 75 (二) 1786年的關鍵意義 81 二、中英茶葉貿易的連鎖效應 83 (一) 茶葉三角貿易衍生的金權網絡 83 (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87 第二節 檳榔嶼成為殖民前哨的初始建構 94 一、《萊特日記》之開闢敘事 94 (一) 佔領並提升檳榔嶼的能見度 94 (二) 以固定工資建立契約關係 98 (三) 仿效回教律法落實族群分治 100 二、《吉德報告書》的脈絡意義 102 (一)借助華人建設殖民聚落 102 (二)促成香料種植業的發展 104 (三)評估木寇山軍港的潛力 105 小 結 106 第肆章 「全球帝國主義」與檳城的區域發展 111 第一節 自由放任市場帶動區域發展 111 一、多元族群分工分治的城市 111 (一) 1799年的城市規劃 111 (二) 1803年的城市規劃 112 (三)「道路委員會」主導城市發展 114 二、「維多利亞時期」的發展軌跡 116 (一)從自由放任到全盤掌控 116 (二)海運與貿易樞紐地位的確立 118 (三) 維多利亞時期的城市擴張 123 第二節 在「契約系統」下的種植業與區域發展 127 一、香料栽培業:以檳島為中心的討論 127 (一)胡椒栽培業 127 (二)丁香與荳蔻的種植 130 (三)耕作方式不當導致環境惡化 132 (四)1839年《海峽土地法》的衝擊 134 二、從威省的甘蔗栽培業看維多利亞時期的生產方式蛻變 135 (一)潮州人在威省南部的傳統甘蔗栽培業 135 (二)1836年《甘蔗法》帶動系列變遷 138 (三)甘蔗栽培業與社會流動 140 (四)土地拓殖與聚落景觀變遷 145 小 結 148 第伍章 檳城華人社會的形成與發展 149 第一節 立足於不對等關係的華人社會 149 一、檳榔嶼作為「第一個華人被鼓勵移民的地方」 149 (一)「華人甲必丹」與「漁網」 149 (二)「峇峇」成為移民社會骨幹 152 (三) 「最有價值」與「無所不能」的華人 153 (四) 行業地名的空間分布及其所隱含的不對等關係 155 二、「國中之國」的空間再現 159 (一) 「公司」薈萃的喬治市老市區 159 (二)殖民官僚筆下的幫群分化與行業壟斷現象 163 第二節 華人社會群系的地域分化 167 一、「餉碼」與「賒票」的空間形塑作用 167 (一)「餉碼」成為金權槓桿 167 (二) 「賒票」造成人力資本的壟斷 168 二、「維多利亞時期」的權力競逐與地域分化 170 (一) 十九世紀中葉的領域擴張 170 (二) 「檳城大暴動」與「拿律戰爭」的影響 175 (三) 縉紳階級成為檳城華人社會的「現代化」標竿 177 小 結 181 第陸章 檳城華人社會的變貌:「神道設教」與「地域社會」的互動觀察 185 第一節 「神道設教」與變遷中的檳城華人社會 185 一、以檳榔嶼廣福宮三方石碑為中心的討論 185 (一)嘉慶五年《剏建廣福宮捐金碑記》彰顯福建人的開創性 185 (二)道光四年《重建廣福宮碑記》揭露「明禋永祀」底蘊 187 (三) 同治元年《重建廣福宮碑記》透露分裂隱憂 188 二、從義山公塚看華人社會群系的區域化 190 (一)「廣東暨汀州」的地域整合 191 (二)福建公塚的擴建與福建社會的發展 194 第二節 在群體祭祀中體現文化識別 197 一、象徵國族認同的神衹崇拜 197 (一)福建群系的王侯崇拜與國族認同 197 (二)廣東群系的玄天上帝與關帝崇拜 199 二、地衹崇拜作為移民社會「在地化」的象徵 202 (一)檳城大伯公崇拜的原型 202 (二)福德正神成為聚落街區守護神 203 (三)從大伯公會、中元普渡看「地域社會」的形塑 205 三、 在祭祀活動中實踐跨界與整合:九皇大帝崇拜的舉例 209 (一) 九皇大帝信仰的源流與文化政治面向 209 (二)「共同體想像」與「地域社會」的呈現 211 小 結 215 第柒章 前文結論與未竟之功 219 第一節 前文結論 219 一、「檳城地方」的脈絡意義 219 (一) 十八世紀末英殖民勢力進軍中國的橋頭堡 219 (二) 在失衡的資本社會中崛起的「國中之國」 221 (三)「神道設教」下的華人社會變貌 222 二、從「檳城地方」凝思一個變動的區域研究 225 (一)「地方」指涉社會交互作用發生的環境 225 (二)「地方」作為晚近區域研究的想像與實踐 226 第二節 研究的困境與後續的可能 230 一、研究的困境 230 (一) 研究者的自我認定與期許 230 (二) 「直觀-詮釋」與「深厚描寫」之難處 230 二、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231 (一) 關於「地域性」的深厚書寫 231 (二)「景觀敘事」與「文化脈絡」的探討 232 附 錄 I 2007年考察記要 235 II 「拿律戰爭」始末 240 III-1寺廟碑刻文物一覽 241 III-2廣東暨汀州義山公塚以及福建公塚文物 247 III-3會館、宗祠及其他文物 249 III-4成為喬治市的道路命名的華人生平舉隅 253 III-5 重要碑刻舉例 254 參考書目 267 謝 辭 感念時空之流的「文化苦旅」 287

    --------,1935a 《二十五史‧宋史‧蒲甘》。上海:開明書店。
    --------,1935b 《二十五史‧明史》。上海:開明書店。
    --------,1935c 《二十五史‧新唐書》。上海:開明書店。
    大山腳福德正神廟成立百週年紀念特刊編委會(編),1986 《大山腳福德正神廟成立百週年紀念特刊》。檳城:大山腳福德正神廟理事會。
    山田賢原作、太城佑子譯,1998 〈中國明清時代「地域社會論」研究的現狀與課題〉,《曁南史學》2:39-57.
    毛佩琦、李焯然,1994 《明成祖史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天官賜,1964 〈「大伯公」是何方神聖?〉,見《南洋文摘》4(1):25-28。
    今堀誠二,1972 《馬來亞華人社會》。檳城:檳城嘉應會館擴建紀念刊。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Mike Crang 原著,2003 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圖書。
    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索雅(EdwardW. Soja)原著,2004 《第三空間》,台北市:桂冠圖書。
    王洸,1955 《中國航運史》。台北:海運出版社。
    王秋原、趙建雄等,1997 〈區域地理研究的探討〉,《地理學報》22:83-102。
    王琛發,1999 《廣福宮歷史與傳奇》。檳城:檳城州政府華人宗教理事會、檳榔嶼廣福宮信理部。
    王琛發,2003 〈檳城惠州會館史〉,《檳州惠州會館180 年跨越三個世紀的拓殖史實》,頁25-50。檳城:檳榔嶼惠州惠館。
    王琛發,2006a 〈惠州人在大山腳開發的地位與組織變遷(一)〉,《孝恩雜誌》。取自http://www.xiao-en.org/cultural/magazine.asp?cat=34&loc=zh&id=1291
    王琛發,2006b 〈马来西亚客家人的造神现象与区域主权意识〉,《全球客家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廈門:厦门大学。
    王琛發,2008 〈国殇:隐藏在马来西亚九皇信仰背后的洪门天地会意识〉,《第五屆台灣、東南亞文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東南亞文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王賡武原著、張奕善譯註,2002 《南洋華人簡史》。台北市:水牛出版社。
    王賡武,2002a 〈海外華人研究的地位〉,見劉宏、黃堅立(編),《海外華人研究的大視野與新方向─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頁60-77。台北:八方文化。
    王賡武,2002b 〈海外華人社會與地方史文獻〉,見劉宏、黃堅立(編),《海外華人研究的大視野與新方向─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頁345-353。台北:八方文化。
    王賡武,2005 〈中國與東南亞1402-1424 年〉,《移民與興起的中國》,頁84-115。新加坡:八方文化。
    文平強,2007 〈華人移民與環境適應-探討馬來西亞客家人的經濟適應與變遷〉,
    《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10:19-34。
    古鴻廷、莊國土,2005 《當代華商網絡:台商暨東南亞華商》。台北:稻鄉出版社。
    石云涛,2004 《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稿》。北京市:學苑出版社。
    全漢昇,1935/1978 《中國行會制度史》。台北:食貨出版社。
    朱敬勤,1983 〈檳城的發展與人口的成長史〉,見《檳州華人大會堂一百週年.新廈落成開幕紀念特刊》,頁355-366。檳城:檳州華人大會堂。
    吳鳳斌,1993 《東南亞華僑通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吳翊麟,1968 《宋卡誌》。臺北:商務。
    李永球,2005 〈天公誕的由來與習俗〉,見《檳榔嶼華人研究學術交流會》。檳城:韓江學院華人文化館。
    李亦園,1970 《一個移殖的市鎮: 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1999 《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台北:立緒。
    李長傅,1929 〈南洋華僑史〉,見《國民叢書》第三編。商務印書館。
    李長傅,1936/1983 《中國殖民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肇,1969 《唐國史補》。台北市:藝文。
    李遜之,1987 《崇禎朝野紀》。台北市:大通。
    李賢源,2001 〈隨著資訊時代進步領導層應自我提升〉,《斗訊》創刊號:32。
    李豐楙,2009 〈種族標誌與文化識別:在馬華社會的學習〉,見《中央研究院週報》,頁1217。台北:中央研究院。
    杜忠全,2009 《老槟城路志铭:路名的故事》。Selangor:大将出版社。
    沙海昂原著、馮承鈞譯,2000 《馬可波羅行紀》。台北市:台灣商務。
    汪大渊,1996 《岛夷志略》。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
    周澤南、陳漱石,2003a 《追根:馬來西亞廟宇與宗祠巡遊(一)》。吉隆坡:大將事業社。
    周澤南、陳漱石,2003b 《探緣:馬來西亞廟宇與宗祠巡遊(二)》。吉隆坡, 大將事業社.
    房汉佳、林韶华,2006 〈田汝康博士旧照片- 於一九四八——一九四九年在古晋和诗巫拍摄的照片〉,《風下》526b ,2006 年10 月15 日,取自http://www.intimes.com.my/yeo-html/yeo526b.htm.
    马士着(Morse, H. B.),区宗华译,1991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一~五卷,分三册)。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屈大均,2006 《廣東新語(上)(下)》。北京:中華書局。
    林天蔚,1986 《宋代香藥貿易史》。臺北市:文化大學出版部。
    林国平and 彭文宇,1993/2001 《福建民间信仰》。福建市:福建人民出版社。
    金耀基、范麗珠,2007 〈研究中國宗教的社會學範式─楊慶堃眼中的中國社會宗教〉,見《中國社會中的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門岿(編) ,1990 《中國歷代文獻精粹大典》。天津:學苑出版社。
    阿萨•勃里格斯,1991 《英国社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Wallerstein, I.)著,1998/2004 《现代世界体系第1、2、3 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洪木玖,2005 《大山腳史略》。檳城:准拿督劉一瑞行政議員。
    姚枏,1943 〈馬來亞華僑史綱要〉,見《國民叢書》第三編。商務印書館。
    保羅‧柯拉法樂( Paul CLAVAL)原著,鄭勝華等(譯) ,2005 《地理學思想史(第二版)》。台北:五南圖書。
    施添福,1994 〈揭露臺灣島內的區域性──歷史地理學的觀點〉,《中等教育》
    45(4):62-72。
    施添福,1995 《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表岸裡地域為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施添福,2001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研究》。竹北市:新竹縣文化局。
    施添福,2006 〈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台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史學專題講座」》。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韋伯,2004 《社會經濟史》。台北:商務。
    馬來西亞斗母宮九皇大帝總會,2001 〈馬來西亞斗母宮九皇大帝總會簡史〉,《斗訊》1:16。
    馬來西亞斗母宮九皇大帝總會,2006 〈總會全年活動簡報〉,《斗訊》6:17-20。
    馬歡,1936 《瀛涯勝覽》。上海市:上海商務。
    唐力行,1997 《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台北:台灣商務。
    書蠹,1963/1969/1970 《檳榔嶼開闢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袁冰凌,1996 〈高延與婆羅洲公司研究〉,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叢刊》33《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頁147-159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
    高麗珍,1981 〈雲林縣古坑鄉的血緣聚落〉,《台灣風物》31(3):51-75。
    高麗珍,1988 「台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國立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23。
    高麗珍,1993 〈淮南子神話與古代地理知識的探討──共工與女媧神話的地理涵義〉,《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1:119-159。
    高麗珍,1996 〈淺談民俗宗教空間組織的形成過程──以松柏嶺受天宮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4:241-290。
    高麗珍,2004 〈淡水埔頂地區多元文化植栽之後現代意涵〉,《2004 年生態暨文化地景研討會》。新竹市: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
    高麗珍,2006 〈馬來西亞華文獨中之課程改革及其時空意涵初探--一個個案研究〉,《「社會變遷與課程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灣師大教育系。
    高麗珍,2007 〈從黃錦樹的〈第四人稱〉窺探大馬離散華人的異質地景〉,《第十一屆台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市:台灣師大地理系。
    高麗珍,2008a 〈馬來西亞「檳榔嶼地方」:島嶼作為殖民帝國前哨的脈絡詮釋.〉,《華岡地理學報》22:91-124。
    高麗珍,2008b 〈摸索文化地理:在「傳統」與「新」之間〉,《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1:51-69。
    高麗珍,2008c 〈從「國族」到「跨國主義」:三位檳城人的成長與華文教學經驗敘事〉,《2008 亞洲太平洋地區華語文教學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原大學、國立國父紀念館、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高麗珍,2009 〈「神道設教」與海外華人地域社會的跨界與整合——馬來西亞檳城的實例〉,《2009 年臺灣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高麗珍、鄭勝華,2004 〈淡水埔頂的生態旅遊資源初探──以洋樓區之庭園老樹群為例〉,《中國地理學會九十三年會暨國土環境與社區營造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國地理學會。
    高延,1996/1885 〈高延與婆羅洲公司研究〉,見《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叢刊》,頁147-15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晏星,1994 《中華郵政發展史》。台北:台灣商務。
    連橫,1979 《台灣通史(下)》。台北:眾文圖書。
    國立編譯館,〈學術名詞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ict.gov.tw/search_b1_cnt.php?search_word=%E9%87%8C%E5%A5%A7%E5%BB%96%E5%85%A7%E7%BE%A4%E5%B3%B6&search_type=1&classification_str=&order_type=desc&order_field=folder_id&page=1&cnt_id=3031715&folder_id=118&bigsmall=.
    崔貴強,1971 〈吉打早期的貿易〉,《南洋文摘》12(9):601-605。
    崔貴強,1974 〈第十九世紀新加坡的華族巨商〉,《南洋文摘》14(2):145-151。
    馮承鈞,1970 《瀛涯勝覽校注》。台北市:臺灣商務。
    渡邊欣雄著、周星譯,2000 《漢族的民俗宗教:社會人類學的研究》。臺北市:地景。
    溫雄飛,1929 〈南洋華僑史〉,見《國民叢書》第三編。商務印書館。
    張少寬,1997 《檳榔嶼福建公塚暨家塚碑銘集》。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會。
    張少寬,2002 《檳榔嶼華人史話》。吉隆坡:燧人氏。
    張少寬,2003 《檳榔嶼華人史話續編》。檳城:南洋田野研究室。
    張少寬,2005 《檳榔嶼叢談》。檳城:南洋田野研究室。
    張少寬,2007 《南溟脞談:檳榔嶼華人史隨筆新集》。檳城:南洋田野研究室。
    張旭東,2005 《論金融危機後緬甸華人向“華族”的過渡》。台北:東海大學通識中心。
    張秀蓉,1998 「清代會館的社會功能: 地緣、商幫與祠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奕善,1964 《明代中國與馬來亞的關係》。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張奕善,1976a 《東南亞史研究論集》。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張奕善,1976b 《明帝國與南海政略》。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張彬村,1986 〈十六~十八世紀中國海貿思想的演進〉,見《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2,頁39-58。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張增信,1988 《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台北市: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張曉威,2007 〈十九世紀檳榔嶼華人方言群社會與幫權政治〉,《海洋文化學刊》3:107-146。
    張禮千,1985 《檳榔嶼志略》。怡保:南華書局。
    張燮,1968 《東西洋考》。台北市:臺灣商務。
    梁廷枏, 駱寶善等(編) ,1993 《海國四說》。北京市:中華書局。
    梁景之,2004 《清代民間宗教與鄉土社會》。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郭湘章,1966/1967 《東南亞之華僑》。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莊國土,2002 《二戰以後東南亞華族社會地位的變化》。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
    曹永和,2000 《中國海洋史論集》。台北市:聯經。
    許雲樵,1960 〈五十年來的南洋研究〉,見《一九一零─ 一九六零這半個世紀‧光華視日報金禧紀念增刊》,頁133-150。檳城:檳榔嶼光華日報。
    陳志明、丁毓玲等(編) ,2006 《跨國網絡與華南僑鄉》。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陳佳榮、謝方等(編) ,1986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北京:中華書局。
    陳東有,1998 《走向海洋貿易帶──近代世界市場互動中的國東南商人行為》。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陳秋平,2004 《移民與佛教:英殖民時代的檳城佛教》。南方學院。.
    陳國偉,2005 「公司流變─十九世紀檳城華人「公司」體制的空間再現」,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國棟,2005a 《臺灣的山海經驗》。台北市:遠流。
    陳國棟,2005b 《東亞海域一千年》。台北市:遠流。
    陳湘菁,2007 〈記九皇齋家庭總動員〉,見檳城頭條路斗母宮編輯委員會編,《檳城頭條路斗母宮九皇大帝慶祝成立一百零五年暨理事會五十周年金禧紀念特刊》,頁72。檳城:檳城頭條路斗母宮。
    陳慈玉,1984 〈以中印英三角貿易為基軸探討十九世紀中國的對外貿易〉,見《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頁131-17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劍虹,1983 〈平章會館的歷史發展輪廓1881-1974〉,見《檳州華人大會堂慶祝成立一百週年.新廈落成開幕紀念特刊》,頁135-143。檳城:檳州華人大會堂。
    陳劍虹,1986 〈十九世紀威省華族蔗糖業與社會流動〉,《南洋學報》41(1、2):47-61。
    陳劍虹,1987 《檳城華族歷史圖片集THE CHINESE IN PENANG : A PICTORIAL DOCUMENTATION》。檳城PENANG:檳州華人大會堂。
    陳劍虹,1989 〈檳榔嶼廣福宮史話〉,見《檳榔嶼廣福宮慶祝建廟188 週年暨觀音菩薩出遊紀念特刊》,頁34-36。檳城:廣福宮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
    陳劍虹,2005 〈从木主记录看小区领袖的世俗行为〉,见陈剑虹、黄贤强主编《槟榔屿华人研究》。页67-92。韩江学院华人文化馆、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联合出版。
    陳劍虹,2010 《檳榔嶼潮州人史綱》。檳城:檳榔嶼潮州會館。
    陳劍虹、陳耀宗等(編著) ,2007 《檳榔嶼華人史圖錄THE CHINESE IN PENANG : A PICTORIAL HISTORY》。PENANG:ARECA BOOKS。
    陳劍虹、黃賢強(編) ,2005 《檳榔嶼華人研究》。韓江學院華人文化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陳學文,1991a 《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
    陳學文,1991b 〈明代江南市鎮經濟的發展〉,《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台北:稻禾。
    陳慎慶,2002 《宗教》。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陳耀威,2005 〈从慎之家塾与海记栈看甲必丹郑景贵的心态〉,见陈剑虹、黄贤强主编《槟榔屿华人研究》。页67-92。韩江学院华人文化馆、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联合出版。
    陳耀威,2006a 《檳榔嶼最早的華人》。光華日報:檳城。
    陳耀威,2006b 〈康华丽堡最古老-槟历史发源点〉。引自http://www.penangmedia.com/cms/lishi/2006/0219/article_10.html
    陳耀威,2006c 〈莱特街头旧关仔角钟楼〉。引自http://www.penangmedia.com/cms/lishi/2006/0219/article_9.html.
    陳耀威,2007 〈印度九皇爷〉。檳城媒體「張圖寫意」專欄,取自http://penangmedia.com/cms/lishi/2007/1029/article_165.html
    麥留芳,1984 〈早期華人社會組織與星馬城鎮發展的模式〉,見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頁367-404。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麥留芳,1985a 《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市: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麥留芳,1985b 《星馬華人私會黨的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傅衣凌,1986 《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台北:谷風出版社。
    傅吾康、陳鐵凡(編) ,1985 《馬來西亞華人銘刻萃編第二卷》。吉隆坡:馬來西亞大學。
    彭慕蘭,2004 《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台北:巨流。
    敦.斯利.拉囊
    彭慕蘭,2004 《马来纪年》。吉隆坡:學林書局。
    曾鐵忱,1962 《馬來亞搜奇錄》。中南出版社。
    費正清(編著) ,2006a 《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 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費正清(編著) ,2006b 《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 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費正清、劉廣京,2006 〈清王朝的衰落與叛亂的根源〉,見《劍橋中國晚清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1800-1911 上卷》,頁102-105。
    費爾南.布勞岱爾(F. Braudel)原著,施康強、顧良(譯) ,2002a 《15 至18 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一)-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費爾南.布勞岱爾(F. Braudel)原著,施康強、顧良(譯) ,2002b 《15 至18 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二)-形形色色的交換》。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費爾南.布勞岱爾(F. Braudel)原著,施康強、顧良(譯) ,2002c 《15 至18 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三)-世界的時間》。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費瑯,1931/1965 《崑崙及南海古代航行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黃仁宇,1993/2002 《中國大歷史》。台北:聯經。
    黃木錦,2002 〈從19 世紀檳城舊地圖分析華族社會與人文空間〉,《檳榔嶼華人事蹟學術研討會》。檳城古蹟信託會。
    黃賢強,2008 《跨域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黃存燊,1965 《華人甲必丹》。新加坡:新加坡國家語文局。
    黃枝連,1971a 〈英國人對馬華社會的研究(一)─間接研究時期(1786-1941)〉,《南洋文摘》12(7):442-444。
    黃枝連,1971b 〈英國人對馬華社會的研究(二)─直接研究時期(1945-1957):殖民地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的工作〉,《南洋文摘》12(8):505-507。
    黃枝連,1992 《東南亞華族社會發展論─探索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和東南亞的關係》。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
    黃建淳,1999 《砂勞越華人史研究》。台北:東大圖書。
    黃堯,1967 《星馬華人志》。香港九龍,明鑑出版社。
    葉春榮,1993 〈人類學的海外華人研究:兼論一個新的方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5:171-201。
    廈門華僑志編委會(編) ,1991 《廈門華僑志》。廈門,鷺江出版社。
    赫治清、吳兆清,1996 《中國幫會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楊雪冬,2003 《全球化》。台北:揚智出版。
    楊慶堃,2007 《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維多‧巴素(Purcell, V.)原著,劉前度譯,1950 《馬來亞華僑史》。檳城:光華日報。
    維多‧巴素(Purcell, V.)原著,郭湘章譯,1966/1967 《東南亞之華僑》。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維基百科,2008 〈海國圖志〉。2008 年3 月28 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5%9B%BD%E5%9B%BE%E5%BF%972008/3/28.
    劉平,2003 《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溎年、鄧掄斌,1966 《廣東省惠州府志》。臺北市:成文。
    劉煒,2002 《兩宋:在繁華中沉沒》。香港:商務。
    鄭志明,1986 〈明代以來關聖帝君善書的宗教思想-儒家道德思想宗教化的基本形態〉,見《中國社會與宗教:通俗思想的研》,頁283-312。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鄭文輝,1964 〈馬來亞華人甲必丹史略〉,《南洋文摘》4(9):45。
    鄭永美,1978 〈檳州中華總商會戰前史料〉,見《檳州中華總商鑽禧紀念特刊》,頁75-102。檳城:檳州中華總商會。
    鄭永美,1998a 〈本會歷來已故職員列傳〉,見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編,《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弍百周年紀念特刊》:380-381。
    鄭永美,1998b 〈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史略〉,見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編,《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貳百週年紀念特刊》。
    蔡增聰,2003 〈戰後砂拉越華人研究概述〉,見《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百年: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隆坡: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鍾可斯,2007 〈過港仔的歲月蒙塵〉,見檳城頭條路斗母宮九皇大帝編輯委員會編,《檳城頭條路斗母宮九皇大帝慶祝成立一百零五年暨理事會五十周年金禧紀念特刊》,頁73-74。檳城:檳城頭條路斗母宮。
    謝清高口述,楊炳南(撰) ,1968 《海錄》。台北市:廣文。
    蕭新煌、龔宜君等(編) ,2002 《台商在東南亞:網絡、認同與全球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計畫出版。
    檳城頭條路斗母宮九皇大帝編輯委員會(編) ,2007 《檳城頭條路斗母宮九皇大帝慶祝成立一百零五年暨理事會五十周年金禧紀念特刊》。檳城:檳城頭條路斗母宮。
    檳城龍山堂邱公司(編) ,2003 《檳成龍山堂邱公司:歷史與建築》。檳城:檳城龍山堂邱公司。
    檳榔嶼本頭公巷福德正神廟修復及建築委員會(編) ,2007 《福庇眾生》。檳城:檳榔嶼本頭公巷福德正神廟。
    檳榔嶼潮州會館,2006 《檳榔嶼潮州會館‧韓江家廟》。摺頁內容。
    薩德賽(D. R. SarDsai)原著,蔡百詮譯,2001 《東南亞史(上)(下)》。台北:麥田出版。
    顏清湟,1982a 《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顏清湟,1992b 《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
    顏清湟,2005 〈新馬華人史研究的反思〉,見《海外華人的社會變革與商業成長》,頁262。廈門:廈門大學。
    顏當泉,1983 〈檳城.北馬區域的中心》,見《檳州華人大會堂慶祝成立一百週年.新廈落成開幕紀念特刊》,頁339-354。檳城:檳州華人大會堂。
    魏月萍,2003 〈從"離心"到"主體"歷史意識的建構─獨立後馬華地方史初探〉,見《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百年:回顧與前瞻》,頁1-10。馬來西亞: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鄺國祥,1958 《檳城散記》。新加坡:世界書局。
    鄺國祥,1969 《檳城散記續集》。新加坡:世界書局。
    釋法顯,1968 《佛國記》。台北市:臺灣商務。
    蘇慶華,1998 〈獨立前華人宗教〉,《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25:419-447。
    蘇慶華,2007 《馬新兩國的九皇大帝信仰概述》。檳城:檳城頭條路斗母宮。
    蘇雲峰、符駿,1985 〈東南亞瓊僑移民史〉,見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中國海洋發展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海洋發展史(第二輯)》。台北:中央研究院。
    Alfred Schutz 原著、盧嵐蘭譯,1991 《社會世界的現象學》。台北:桂冠圖書。
    Alfred Schutz 原著、盧嵐蘭譯,2003 《神聖的帷幕: 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臺北市:商周。
    De Groot, J. J. M. ,1996/1885 〈高延與婆羅洲公司研究〉,《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頁147-15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Morse, H. B. ,1991 《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一、二》。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Pearn, B. R. ,1979 《東南亞史導論》。台北:學生書局。
    Roberts, C. and D. Reboerts 原著、賈士蘅(譯) ,1996 《英國史(上)(下)》。台北:五南。
    SarDesai, D. R.原著、蔡百銓(譯) ,2001 《東南亞史(Southeast Asia: Past and Present)(上下)》。台北:麥田出版。
    Soja, E.W 原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 ,2004 《第三空間》。台北市:桂冠圖書。
    Wallerstein, I.原著、龐卓恆等(譯) ,1998/2004 《现代世界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
    Agnew, J. A. Mercer, J. and Sopher, D. E.,1984 The city in cultural context. Boston : Allen & Unwin.
    Alvesson, M. and K. Skoldberg,2000 Reflective Methodology: New Vista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Lodon:SAGE.
    Barnes, T.,2000 "Hermeneutics", pp.334-336 in R. J. Johnston, D. Gregory, et al (eds.),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Bayly, C. A.,2004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1780-1914 : global connections and comparison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Blythe,W. L.,1947 "Historical sketch of Chinese Labour in Malaya,"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0(1): 64-114.
    Brett, S. R.,1971 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India: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Buttimer, Anne ,1974 Values in Geography, Washington :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Cheah, B. K. (Ed.) ,2001/2003/2006 "Early Modern History: 1800-1940," The Encyclopedia of Malaysia. Kuala Lumpur: Archipelago Press.
    Cheu, H. T. ,1988 THE NINE EMPEROR GODS: A Study of Chinese Spirit-Medium Cults.Singapore: Times Books International.
    Cheu, H. T. (Ed.) ,1993 Chine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Southeast Asia : studies on the Chinese religion in Malaysia, Singapore, and Indonesia. Petaling Jaya, Selangor : Pelanduk Publications.
    Courtenay, P. P.,1962 Penang -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a Free Port.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Comber, L. F. ,1959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 : A Survey of the Triad Society from 1800 to 1900 . Singapore: Donald Moore.
    Dear, M. J. and S. Flusty ,2002 The Spaces of Postmodernity: Readings in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4.
    DeBernardi, J ,2009 Penang:Rites of Belonging in A Malaysia Chinese Community. Singapore: NUS Press.
    Deglopper, D. R. ,1974 "Religion and Ritual in Lukang,"pp. 43-69 in A. P.Wolf (eds.),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eglopper, D. R., 1978/1985 "Doing Business in Lukang,"pp.291-320 in A. P.Wolf (eds.), Studies in Chinese Society.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eleuze, G. and F. Guattari ,1980 A Thousand Plateaus. Continuum.
    Dicken, P. ,1998 Global shift : transforming the world econom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Firth, R. ,1948 Report o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Malaya.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Firth, R. and R. Firth ,1950 "Report o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Malaya," Pacific Affairs 23(2): 206-208.
    Freeman, M. ,1974 "O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 pp.19-41 in A. P. Wolf (eds.),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California Stanford: Stnadford University Press.
    Georgetown, C. C. O. (Ed.) ,1966 Penang past and present 1786-1963 : a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city of George Town since 1786. Penang: City Council Of Georgetown.
    Gibson-Graham, J. K. ,2004 "Area studies after poststructuralism",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6:405-419.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Giddens, A., 1985/1990 Time, Space and Regionalisa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berg, M., 1969 British Trade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1800-42. London: Camgridg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ress.
    Gregory, D., 1978 Ideology, Science and Human Geography, London : Hutchinson.
    Gregory, D., 1982 Reg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A Geography of the Yorkshire Woolen Industry.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9 "Areal Differentiation and Post-Modern Human Geography," pp.67-96 in D. Gregory and Rex Walford (ed.), In Human Geography.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Gregory, D., 2000 "Contextual approach," pp.110-112 in R. J. Johnston, D. Gregory, et al (eds.),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Habermas, J., 1968 "The Idea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s Social Theory," Knowledge & Human Interest. Retrieved April 23, 2010, from http://www.marxists.org/reference/archive/habermas/1968/theory-knowl
    edge.htm.
    Hall, D. G. E., 1981 A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London: Macmillan.
    Harvey, D., 1990 "Between Space and Time : Reflections on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0(3):
    418-434.
    Hoyt, S. H., 2005 Images of Asia: Old Pena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ssin, N., 2005 Trade and Society in the Straits of Melaka: Dutch Melaka and English Penang, 1780-1830. Denmark: Nordic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Jackson, J., 1968 Planter and Speculators: Chinese and Europea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In Malaya:1786-1921. Kuala Lumpur: Malayan university press.
    Jackson, R. N., 1961 Immigrant labou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laya, 1786-1920.
    Kuala Lumpur: Govt. Press.
    Jackson, R. N., 1965 PICKERING Protector of Chinese.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rman, R. L., 1998 Annual Reports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1855-1941. U.K: Slough.
    Jary, D., 1991 Society as time-traveller': Giddens on historical chang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nation-state in world society. Routledge.
    Johnston, R. J., J. Hauer, et al. (Eds.), 1990 Regional Geography: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London: Routeldge
    Johnston, R. J., D. Gregory, et al. (Eds.),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Kao, L.-C., 2008 "A thick description of Penang Island locale (1786~1794)," 31st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Conference, Tunis 2008. Malaysia: Tunis.
    Kheng, C. B. (Ed.), 2001 "Early Modern History 1800-1940," The Encyclopedia of Malaysia. Singapore: Archipelago Press (CA)
    Khoo, S. N., 1998 Penang: Complete Visitor Handbook. Penang : Compass.
    Kratoska, P. H., R. Raben, et al.2005 "Locating Southeast Asia,"pp. 1-19 in P. H. Kratoska, R. Raben and H. S. Nordholt (eds.), Locating Southeast Asia : geographies of knowledge and politics of space.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Kuhn, P. A., 2008 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Kuhn, T. S., 1962/1996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yd, 1787/1850 "Extract from Captain Kyd's Report, on P.W. Island," The Journal of Indian Archipelago and Eastern Asia 4: 639-644.
    Lee, K. H. and M. S. Chow, 1997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Petaling Jaya: Pelanduk Publications.
    Lo, M. Y., 1900/1965 "Chinese Names of Street in Penang," Journal of the Strait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33: 198-246.
    Logan, J. R. (Ed.), 1848 The Journal of The Indian Archipelago and Eastern Asi(J.I.A.E.A) II : 534-536.
    Logan, J. R. (Ed.), 1850 The Journal of The Indian Archipelago and Eastern Asia(J.I.A.E.A) IV : 629-663.
    Logan, J. R. (Ed.), 1851 The Journal of The Indian Archipelago and Eastern Asia (J.I.A.E.A) V : 1-210.
    Logan, J. R. (Ed.), 1854 The Journal of The Indian Archipelago and Eastern Asia (J.I.A.E.A) VIII: 1-27.
    Low, J.,1836/1972 The British Settlement of Penang.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Leod, G. and M. Jones, 2001 "Renewing the geography of region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19 : 669-695.
    Massey, D., 1991 "The political place of locality studie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3 : 267-281.
    Mills, L. A., 1925 British Malaya 1824-1867. Singapore: 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
    Newell,W. H.,1962 Treacherous River: A Study of Rural Chinese in North Malaya.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Nonini, D. and A. Ong, 1997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 as an Alternative Modernity," pp.3-33 Ungrounded Empire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Modern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Moore,W. K., 2007 MALAYSIA: A Pictorial History 1400-2004. Kuala Lumpur:
    Archipelago Press.
    Morse, H. B., 2004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1635-1834. Global Oriental.
    Murphey, Rhoads, 1977 The Outsiders : the Western experience in India and China, Ann Arbo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Ooi, J.-B., 1963/1976 Peninsular Mayaysia: Land, People and Economy in Malaya.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Ooi, K. G., 2002 From colonial Outpost ot Cosmopolitan cente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George Town, Penang, from late 18th Century ot late 20th Century, 57 in APARP (eds.) Southeast Asia Research Paper. Malaysia: Sains Malaysia.
    Painter, J., 2000 "locale," pp.454-458 in R. J. Johnston, D. Gregory, et al (eds.),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Peet, R., 1998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 Blackwell.
    Pomeranz, K., 2000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Press.
    Purcell, V., 1948 The Chinese in Malay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 P. T. Davenport-Hines, G. J., Ed., 1989 British business in Asia since 18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yer, A., 1991 "Behind the locality debate: deconstructing geography's dualism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3 : 283-308.
    Smith , N., 2000 "Social formation," pp.752-753 in R. J. Johnston, D. Gregory, et al (eds.),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Statistics, D. o. P., 2007 Penang Statistics. Retrieved April 21, 2010, from http://www.seri.com.my/v2/files/Penang%20Statistics/2007/Q2-April-June-2007-1.pdf
    Swettenham, F., 1955 British Malaya :An Account of the Origin and Progress of British Influence in Malaya.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Tan, D. E., 1974 A Portrait of Malaysia and Singapore.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n, K. H., 1981 "Chinese Sugar Planting and Social Mobility in Nineteenth Century ProvinceWellesley", Malaysian Historical Society Malaysia in History 24 : 24-45.
    Tarling, N., 1969 British Policy in the Malay Peninsula and Archipelago 1824-1871.Singapore: Kuala Lumpur.
    Tey, N. P., 2004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Demographic Chang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Malaysia", in V. P. Keong (eds.),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Malaysia : Trend and Issues. Malaysia: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Terlouw, Cee P., 1990 " Region of the world system : between the general and specific", pp.50-66, Regional Geography :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Tuan,Yi-Fu, 1974/1990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urnbull, C. M., 1972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1827-67 Indian Presidency to Crown Colony. Singapor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ughan, J. D., 1854/1971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Chinese of the staits settlements. Singapor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ng, S.-C. i., 1974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the History of a Taiwanese Town," pp.71-92 in A. P.Wolf.(eds.),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Ward, B. E., 1965 "Varieties of the Conscious model: The Fisherman in South China," in M. Banton (eds.), The Relevance of Models for Soci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Wikimedia., Raymond Firth. Retrieved April 21, 2010,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Raymond_Firth.
    Wikimedia., Marcel Granet. Retrieved Febrary 3, 2008,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cel_Granet
    Wikimedia., Penang. Retrieved Febrbry 1,2008,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nang
    Wolf, A. P., 1974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 A. P., 1978a Studies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 A. P., 1978b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pp. 103-130 in A. P.Wolf. (eds.), Studies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g, C. K., 1961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未著撰人,1996 《南美‧蓋亞那》。台北:錦繡出版社。
    未著撰人,2002 《馬來西亞檳城同安金廈公會慶祝成立七十五週年鑽禧紀念特刊(1923-1998)》。檳城:檳城同安金廈公會。__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