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淑蘭 Chuang/shu/lan |
---|---|
論文名稱: |
從「女性意識」到「婦女運動」--分析慈林資料庫中台灣婦女議題之論述 From Female Consciousness to Women's Mmovement: Using the Digital Archive of Ci-lin Foundation to Analyze the Discourse of Women's Issue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林芳玫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2 |
中文關鍵詞: | 婦女運動 、社會運動 、性別 、女權 、慈林數位資料庫 |
英文關鍵詞: | Women’s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 gender, women’s rights, he digital archive of Ci-lin found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55 下載:3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慈林教育基金會資料庫的「臺灣社會運動史料中心」中的剪報與雜誌之典藏為主要研究素材,探討臺灣婦女運動與女權提倡的相關議題。本研究認為既有研究多以呂秀蓮提倡的新女性主義運動為臺灣第一波婦運,而忽略了臺灣社會在一九五○至六○年代已進入女權意識的萌芽時期。據此,本文希冀能補捉一九五○、六○年代,臺灣婦女意識的萌芽發展史,建立起更為完整的歷史全貌。
研究主要發現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從資料中顯現,在一九七○年代以前,自由派男性知識份子的報章雜誌文章已帶有女權的觀念。加上當時數位外省女作家在報章雜誌專欄所撰寫的文章,帶動了當時社會對性別議題的認識,而埋下女權意識開展的種子。據此,一九七○年代早期,由呂秀蓮提出的「新女性主義」,是否為臺灣婦女運動之濫觴,已開始被當代學者修正和質疑。不過,這些專欄寫作侷限於個人表達,缺乏社會改革的企圖。
二、七○年代在呂秀蓮的倡議下,開始出現女性主義系統性的論述,並意圖推動政治與社會的雙重改革。
三、解嚴後大量婦團的成立與發展,以及婦女議題的多元化與專業化化,帶動了婦運與女權提倡的新高潮。
Based on the digital archive of Ci-Lin foundatio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women’s movement in Taiwan. The digital archive is established by the foundation’s “Center for the Historical Archive of Social Movements in Taiwan.” Previous studies tended to focus on Annette Lu’s New Women Movement in the 1970s as the first wave of women’s movement in Taiwan, and thus they ignored the phenomenon that in the 1950s and 1960s, women’s consciousness had already burgeoned. Therefore, this study hopes to catch the moment of development of women’s consciousness in the 1950s and 1960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ore comprehensive historical picture.
This research has the following three findings:
1. From the digital data, we can find before the 1970s, liberal male intellectuals have already expressed ideas of women’s rights in the articles published by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Meanwhile, some female mainlander writers, who were freelance column writers, wrote about women’s issues and aroused the interests of the general public in these issues. The seeds of women’s consciousness were thereby planted. Because of this, whether or not the “New Feminism” as advocated by Annette Lu is the beginning of Taiwan’s women’s movement has become an issued questioned by contemporary scholars. However, these column writings written by female mainlanders were expressions of personal opinions, lacking in the ambition to social reforms.
2. In the 1970s, through the advocating activities of Annette Lu, there began to appear systematic discourse of feminism, with the intention for both political and social reforms.
3. After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s, women’s organizations proliferated, and the issues they advocated were diverse and professionalized. This has led to another high tide of women’s movements in Taiwan.
ㄧ、中文部分
(一)書籍
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1996。
王雅各,《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1999。
王麗容(1995)《臺灣婦女人權指標調查報告》,載於中國人權協會,1995年人權指標調查報告。
王麗容(1996)《臺灣婦女人權指標調查報告》,載於中國人權協會,1996年人權指標調查報告。
王麗容,《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五南,1996。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台北︰拓荒者,1977
李美枝,《女性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1984。
周碧娥、姜蘭虹(1989),〈現階段臺灣婦女運動的經驗〉,《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頁79-101。
林嘉誠,《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文化,1988。
林麗珊,《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1。
洪鎌德,《女性主義》,台北:大河圖書物流事業,2003。
紀欣,《女人與政治》,台北:女書,2000。
胡幼慧,《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
范珍輝、江亮眼等編著《社會運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
張南星譯,Michel, A.著(1979)《女權主義》。台北:遠流,1989。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1。
曹愛蘭,《新時代臺灣婦女觀點》,台北:前衛,1989。
彭婉如,《婉如火金姑》(上)、(下),台北:女書店出版,1997。
會,1989。
廖炳彙編《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2003。
劉亞蘭,《平等與差異-漫遊女性主義》,台北:三民書局,2008。
劉毓秀,《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台北:女性學會,1995。
劉毓秀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女書店出版,1997
蕭新煌,〈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0。
蕭新煌等編譯,《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分析》,台北:臺灣研究基金
顧燕翎,《婦女運動與公共政策的互動觀係》台北:東大。1995。
顧燕翎、鄭至慧,《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1999。
顧燕翎等,《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1996。
(二)論文
吳書昀(2001),《性別意識的發展歷程--以婦運參與者為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詩琦(2006),《論《第二性》中的女性議題啟發我對臺灣女權發展的感想》,淡江大學法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嘉鴻(2007),《性別與國家:當代臺灣婦女運動的性論述,1987-1999,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雪莉(1999),《從廢公娼事件看婦運團體的聚散離合》,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嘉辰(2002),《命名風波:從女人作為政治範疇壇女性主義的政治觀》,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碩佳(2009),《從無聲道友聲-論《婦友》雜誌中參政女性的主體性》,國立師範大學台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宜媜(2007),《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之研究(1924-1949) 》,國立政治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穎如(2007),《臺灣婦女運動的運動邏輯:一部沿著種族與國族軸線的進行曲》,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藹若(2004),《臺灣婦女人權運動之研究—以參政權為例(1949-200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范碧玲(1989),《解析臺灣婦女體制:現階段婦女運動的性格之研究》,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維吟(2005),《「徘徊在傳統父權與女性主義之間」-婦女保護社工員價值實踐之衝突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小蓬(1987),《民國初年的婦女運動(一九一一~一九一三)》,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雯(2003),《民間婦女運動團體工作者之角色衝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毓芬(1998),《女人與國家—臺灣婦女運動史的再思考》。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輝潭(1994),《臺灣當代婦女運動與女性主義實踐初探──一個歷史的觀點》,清大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倫(1998),《顛簸躓仆來時路----論戰後臺灣的女人、婦運與國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淑鳳(2005),《女性主義思想及婦女運動之研究-以呂秀蓮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如婷(2007),《臺灣當代女性主義視覺藝術的再現與傳播方式》,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芳庭(1996),《戰後臺灣婦女運動與女性論述之研究(1945-1972)》,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績宇(2000),《從Sen的女性施為觀點看當前臺灣婦女運動的主題》,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慧(1997),《人權發展史中的女性人權》,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俐靜(2007),《變動中的兩性平等法制:女性主義與父權主義的辯證》,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羽(2001),《女性政治人物的報紙新聞再現—以呂秀蓮副總統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陳惠蓮(1987),《我國現代婦女運動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惠敏(2004),《臺灣社會性別意識發展及其與教育關係之研究--政策與法規面向》,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文(2003),《臺灣婦女非政府組織的角色與功能》,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泳華(2004),《從兩性平權觀念探討婦女人權之實際-兩性工作平等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盈蘭(2001),《婦運團體挑戰國家機器與市場的例證:以婦女新知推動「兩性工作平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銘宏(2002),《建構人權、歷史脈絡;意義分殊,權力競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千慧(2000),《1950年代台灣的保護養女運動: 養女、婦女工作與國/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
台灣省婦女會(1986)《耕耘五十載,摯愛永關懷-台灣省婦女會五十周年特刊》。台灣省婦女會。
丁乃非(1998),〈給婦運同志們的公開信〉,《當代》,127:頁94-96。
王蘋、丁乃非(1998),〈臺灣婦運轉型的歷史記錄〉,《當代》,127:頁90-91
王蘋、倪家珍(1998),〈婦運是我們唯一的跑道〉,《當代》,127:頁91-92。林照真(1996),〈婦運界性議題依然分歧〉,《中國時報》,98:頁11.29。
呂秀蓮(1988),〈婦女在歷史轉捩點上-細數拓荒腳步.展望婦運前程〉,《婦女新知》,74:頁1-10。
李元貞(1992),〈婦運十年再出發〉,《婦女新知》,118:頁2-3。
李元真(1986),〈婦女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婦女新知》,53:頁4-6。
林芳玫(1997),〈由新社會運動的觀點看臺灣媒體與臺灣婦運〉,《中外文學》,26:2:頁75-97,台大外文系出版。
林芳玫(2008),〈政府與婦女團體的關係及其轉變:以臺灣為例探討婦女運動與性別主流化〉,《國家與社會學報》,5:頁159-203。
柯浩仁(2008),〈數位化發展對檔案典藏與保存之影響〉,《臺灣圖書管理季刊》,4:2。
孫瑞穗(1991),〈臺灣婦運的路線和策略〉之發言部分,《婦女新知》,115:頁21-22。
張瓊玲(2008),〈從女性主義觀點探討當代臺灣社會婦女的政策需求〉,《警學叢刊》,39:2,頁75-103。
黃玲娜。(1988),〈國民黨如何回應男一半人口的聲音--寫在十三全會後〉。《婦女新知》,75:頁5-9。
黃毓秀(1991),〈臺灣婦運的路線與策略(上)〉,《婦女新知》,114:頁23-24。
劉毓秀(1991),〈臺灣婦運的路線和策略〉之發言部分,《婦女新知》,115:頁20。
蕭新煌(1988),〈從臺灣社會的現況與展望看婦女運動〉(下),《婦女新知》,71:頁21。
蕭新煌(1989),〈民間社會的『反支配』性格: 社會運動本質的界定〉,《中國論壇》,331:頁60-4。
謝蕙風(2006),〈初探七○年代臺灣男性知識份子對男性知識份子對新女性主義的言論與態度〉,《東華人華報》,8:頁173-212。
瞿宛文(1973),〈屬於臺灣各階層婦女的女權運動之真義〉,《大學雜誌》,64:頁44-47。
羅鳳珠(2001),〈臺灣地區中國古籍數位化的現況與展望〉,《書目季刊》,35:1。
羅鳳珠等(2004),〈臺灣文學文學數位化的回顧與前瞻〉,《2004年漢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1—169。
(四)參考網站
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臺灣社會史料資料庫,網址:http://chilin.lib.ntu.edu.tw/RetrieveDocs.php
婦女新知基金會,網址:http://newcongress.yam.org.tw/women/awake.html
五、慈林基金會典藏臺灣社會史料資料庫
書評書目(1974)作家話像。書評書目第9期,頁94。(1974.01)
不詳,1992,〈婦女與女權: 1960-70的女性意識〉,自立晚報,1992年3月8日。
不詳,全省婦女會理事長發表聲明攻擊立委。民眾日報,1988年7月6日,2版。
丹扉,〈人權年〉,《吸塵集》(台北:皇冠,1968),頁185-186。
丹扉,〈且為女人〉,《中國時報》,1977.01.31,第13版。
丹扉,〈她們在做〉,《中國時報》,「碾渣集」專欄,1976.03.08,第15版。
本報記者,〈女權論爭彩排記〉,《聯合報》,1973.06.16,第3版。
吳媛華(1992)「兩性工作平等法」將加入「工作環境性騷擾」有關條文。聯合報,1992年10月8日,2版。
呂秀蓮,〈拓荒者的故事──從「新女性」到「民主人」〉,楊澤主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1994),頁67-72。
呂秀蓮,〈為什麼要「幫他爭取陽光」──自序〉,《幫他爭取陽光》(台北:拓荒者,1976),頁2。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台北,幼獅月刊,1974)。
呂秀蓮,《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1990),頁216-217。
李元貞(1987),〈我為什麼投入婦女運動〉,《文星》,105期,頁111。
李元貞(1992)李元貞參與台灣女權的成長。中國時報,1992年3月8日,6版。
李元貞,〈婦女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原載《婦女新知》第53期(1986年10月),後收錄子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台北,谷風:1988),頁454。
李元貞,1991,評台灣的婦女研究(一)。民眾日報,1991年8月3日,8版。
李美枝(1987),〈台灣女權運動往哪裡走?〉,《中國論壇》278期,頁35。
李惠美,婦女新知基金會呼籲全民支持所提民法親屬篇修正版本。中國時報,1996年10月7日,x版。宋綠珩,立院修正通過民法親屬篇及家庭暴力防治法,婦女團體發表看法。民眾日報,1998年5月30日,6版。
周嘉辰(2002),《命名風波:從女人作為政治範疇壇女性主義的政治觀》,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中平,1990,知識、權力與女人。自立早報,1990年7月23日,6版。
林景山,1992,鬥陣大遊行主力軍—女性。民眾日報,1992年11月13日,3版。
邱家宜,婦援會呼籲社會鼓勵慰安婦挺身作證。自立晚報,1992年2月27日,3版。
紀惠容(1993)〈火坑中雛菊救援困難〉,梁望惠(編),《給她一片成長的土地》,台北:勵馨基金會。
張玉琴(1990)歐洲婦女工作平等權。首都早報。1990年5月9日,6版。
張旭昇,外交部決向婦援會瞭解慰安婦申訴情形。中國時報,1992年2月28日,4版。
張俊宏,〈這樣就夠了嗎?婦女們,你們認為呢?〉,《大學雜誌》70期(1974年7月),頁12。
張景涵,〈高跟鞋還要墊高?〉,《大學雜誌》66期(1973年7月),頁39-45。
梁玉芳、徐國淦(1998)婦女團體評估各候選人的婦女政見。聯合報,1998年11月21日,2版。
郭慧玲/溫春華,1990,婦女新知基金會,主婦聯盟,[男女工作平等法]草案公聽會。自由時報,1990年3月18日,3版。
陳盈珊,彭婉如基金會成立。中國時報, 1997年5月2日,2版。
陳增芝,主婦聯盟加入反核行列。自立早報, 1991年5月4日,3版。
賀照緹,1995,救雛菊行動,踩進華西街(附圖) 。自立早報,1995年10月16日,3版。
楊千鶴,〈我對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一些看法與感想〉,《台灣文學》第16期(1995年10月),頁47。
楊子,〈「新女性主義」觀〉,《聯合報》,1974.03.18,第12版。
劉惠琦,《作家與日本意識的關聯性》,19xx,頁2。
駱園方,〈夫婦一起努力,帶來幸福家庭〉,中國時報,8版,1973年7月9日。
薇薇夫人,〈不是爭「權」奪「利」〉,《聯合報》,1976.05.05,第6版。
薇薇夫人,〈共同盡責努力才有幸福〉,《聯合報》,1972.06.05,第10版。
薇薇夫人,〈情感與人生(下)〉,《聯合報》,1975.09.25,第6版。
薇薇夫人,〈情感與人生(中)〉,《聯合報》,1975.09.24,第6版。
顧雅文,〈女權運動者的心理糾結〉,《中國時報》(1992年7月),6版。
顧燕翎(1987),〈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中國論壇》278期。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Saulnier, C. F. (2001) Feminist Theories. In Peter Lehmann and Nick Coady (Ed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Eclectic Approach. Chapter 14. P.255-275. 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Smith, B. (1986) Some home truths on the contemporary black feminist movement. In Nan Van Den Bergh & Lynn B. Cooper (Eds.) Feminist for social worked. PP. 45-60. Washington, DC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二)期刊
Jaimes Guerrero, M. A. J. (2003) "Patriarchal Colonialism" and Indigenism:Implications for Native Feminist Spirituality and Native Womanism. Hypatia, 18 (2) , 58-69.
Liu, Kai-Ling (1999) The Quilt of the Letter: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 Proc. Natl. Sci. Counc. ROC (C) , 9 (4) , 622-629.
Phillips, L. & McCaskill, B. (1995) Who's Schooling Who? Black Women and the Bringing of the Everyday into Academe, or Why We Started The Womanist. Sign: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20 (41) , 1007-1018.
Reed, P. Y. A. (2001) Africana Womanism and African Feminism:A Philosophical, literary, and Cosmological Dialectic on Family. The Western Journal of Black Studies, 25 (3) ,168-176.
Walker, L. J. (1982) Sex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Reasoning: A Critical Review. Child Development, 55(3): 67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