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琦瑩
Yeh Chi-Ying
論文名稱: 台北縣秀峰高中棒球隊組訓與經營策略之研究
An Research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Training and Strategy in Taipei County Sioufong High School Baseball Team
指導教授: 程瑞福
Chen, Jui-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秀峰高中運動代表隊藍海策略組訓
英文關鍵詞: Sioufong High School, Athletic team,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Blue Ocean Strateg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65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高中棒球是我國學生三級棒球運動最重要的階段,然而高中棒球生態競爭極為激烈,每年近40支球隊同場競技,若學校未有好的組訓條件及策略,想要在列強中脫穎而出,可謂難如登天。本研究旨在瞭解台北縣立秀峰高中棒球運動代表隊組訓現況與組訓考量因素,以組訓為核心思考應如何突破現有狀況,發展成實際可執行的藍海策略;透過質性研究取向探究秀峰高中棒球隊組訓現況與需求及困境,以學校行政人員、教練及其他縣市公立高中棒球隊教練為研究對象,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進行資料收集分析。獲致以下結論:一、行政方面:(一) 球隊首要建立共同願景,並將經營管理制度化。(二) 球隊需有組織領導者的支持與參與,行政運作上分層負責務實推行。(三) 設備完善的選手宿舍對招生是一大優勢。(四) 推廣基層棒球運動之首要為棒球訓練場地的興建。二、訓練方面: (一) 教練的投入程度是組訓的關鍵因素,球隊訓練需確實執行。(二) 將品德教育融入選手生活管理。(三) 依訓練計畫目標作績效評估,課業與升學輔導兼顧並重。(四) 加強球員生涯規劃概念。三、社會資源方面:(一) 除了爭取縣市政府經費補助,應積極尋求企業贊助或建教合作。(二) 應善加整合運用社區資源。

    The baseball game in senior high school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in the three-stage baseball game for students in Taiwan. However, there is keen competi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baseball games, with nearly 40 teams fiercely contesting every year. If schools do not have good conditions and strategies of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to defeat others and become the winne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aseball team training in Taipei County Sioufong High School and the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and to think about how to make a breakthrough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to develop into practical and feasible Blue Ocean Strategy. Through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ioufong High School’s Baseball Team, as well as its needs and difficulties. The research adopts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data, with school administrators, coaches, and the baseball team coaches in other public schools as research subjects.
    This paper will come ou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1)To build a common vision for an athletic team is essential.To execute a systematic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an athletic team is a must.
    (2)Top leadership should support and participate the athletic team.All the operations of the athletic team should be through the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3) Well-equipped dorms for team players would be dominant advantage to recruit students.
    (4) Building baseball training fields is a prerequisite for promoting baseball games at the basic level.
    2.Training:
    (1) The degree of coach involvement is a key factor of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and the team training should be truly implemented.
    (2)Integrity education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daily life management strictly for the athletic team.
    (3)Review KPI(Key Performance Index)periodically for the athletic team.Wellacademically study and enter good university school are important to the players also.
    (4) To enhance the players concept of career planning.
    3. Social Resources:
    (1) To acquire more funding support from governments for the athletic team and to positively seek corporate sponsorship and cooperative education.
    (2)To integrate all the social resources for the athletic team.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的重要性 4 第五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5 第六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組織經營與管理理論之探討 8 第二節 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之意涵 18 第三節 組訓學校運動代表隊因素之相關文獻 26 第四節 秀峰高中棒球隊發展現況 35 第五節 本章小結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實施步驟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0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60 第一節 秀峰高中棒球隊組訓因素與經營策略分析 60 第二節 教育局對學校運動代表隊的看法與建議 76 第三節 他山之石---公立高中棒球隊組訓因素分析 86 第四節 危機化轉機---藍海策略之我見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5 參考文獻 118 一、中文部份 118 二、英文部份 126 三、線上資料 128 附錄一:訪談大綱(共通問題) 130 附錄二:訪談大綱(專家學者) 132 附錄三:訪談大綱(學校體育組長、教練、選手) 133 附錄四:訪談大綱(他校資深教練、選手) 134 附錄五:訪談邀請函 136 附錄六:訪談同意函 138 附錄七:訪談手札 140 附錄八:訪談逐字稿檢核函 141 附錄九:媒體專訪相關新聞稿 142 表 次 表1 SWOT分析矩陣 11 表2 台灣近幾年以SWOT分析為研究架構的論文 12 表3 紅海與藍海策略的對比 15 表4 全國高中棒球聯賽93~98學年度參賽隊伍表 22 表5 全國高中棒球聯賽93~98學年度八強成績表 25 表6 運動代表隊組訓考量因素相關學者觀點彙整表 33 表7 訪談名單一覽表 48 圖 次 圖1 秀峰高中棒球隊四項行動架構 17 圖2 秀峰高中棒球隊的策略草圖 17 圖3 研究架構圖 41 圖4 研究流程圖 47 圖5 受訪者學校櫻花球場圖片 91 圖6 受訪者學校練習場地圖片 92 圖7 受訪者學校球隊宿舍圖片 94

    一、中文部份
    丁榮金(2006)。國民中學校長學校策略管理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銀禾文化事業公司。
    中華體育季刊,56,19-2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天下遠見。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建立運動選手選才制度。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5)。挑戰2008黃金計畫。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0)。振興棒球運動總計畫。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朱有鈺(2001)。臺北縣國民中學教師團隊學習SWOT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志正(1997)。策略管理在學校經營上的應用。臺中師院學報,11,167-192。
    呂學嘉、吳國銑(2006)。從藍海策略看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之道。大專體育,118-126。
    李俊杰、林東興(1998)。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之探討。臺灣體育,95,33-38。
    李秀穗(2003)大陸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中學運動訓練現況。中華體育季刊,17(4),34-39。
    李瑋(2005年10月1日)。為什麼要研究藍海策略?。遠見雜誌,232,178-182。
    李紹唐(2005)。超越競爭,邁向藍海。刊載於Kim & Mauborgene(著),藍海策略(8-12頁)。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李敏(2001)。大眾傳播媒體對體育運動所造成的衝擊之初探。
    余美麗(1991)。學生運動代表隊的組訓。大專體育,4,3-6。
    林宜靜(2006)。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藍海策略----以出版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錦明(2001)。談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國教新知,48,66-71。
    林建勳(2002)。我國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績效評估考量因素與教練自評現況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林哲宏(2008)。學校專任運動教練正式納編-開啟學校體育運動新契機。學校體育,18,18-24。
    吳文祁(2008)。臺灣撞球運動發展:問題與解決方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天方、郭淑惠(1999)。職業學校領導者之策略管理觀。技職雙月刊,50,27。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出版。
    吳炫達(2008)。蘆洲國小民俗體育代表隊組訓與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策略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41,66。
    吳清基(1990)。教育與行政。臺北:師大書苑。
    吳萬福(1990)。如何透過運動提升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29(3),33-38。
    吳行健(2001)。顧客關係管理。管理雜誌,4月,322期,頁44-6。
    周郁峮(2000)。淺談策略管理程序--SWOT分析。絲織園地,32,26-28。,33-44。
    周宏室(1992)。我國學校專任運動教練的養成及未來展望。國民體育季刊,21(2),26-34。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洪連成(2004)。中等以上學校運動績優升學輔導辦法第二、第三條條文探討。大專體育,8-13。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發展現況。學校體育,11(4)4-13。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經營管理策略。臺北市:師大書苑。
    孫顯鋒(1999)。學校運動代表隊組織與訓練分析探討。大專體育,44,120-126。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臺北:師大書苑。
    翁志成(1993)。運動團隊的傳統化行政運作理念。台灣省體育3(4),26-29。
    翁志成(1994)。運動團隊的理念及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191,55-62。
    徐仁輝、楊永年、張祈(2005)。公共組織行為。台北市:智勝出版社。
    許瀞心(2004)。我國女子足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
    許士軍(2001)。許士軍為你讀管理好書(8-12頁)。臺北:天下文化。許振明(1997):大專組訓運動代表隊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許裕呈(1999)。國小運動代表隊的組訓與教練角色之研究。國教天地,132,53-57。
    莊翠玉 (1996)。運動績優生就讀大專院校一般科系之學校適應情況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
    張宏文(1996)。社會學。臺北:商鼎。
    張孝銘(1996)。運動與社會化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0(2),34-41。
    張宏亮(1996)。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習困擾來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定忠(1999)
    張仁家、趙育玄(2001)。策略管理在技職院校經營上的應用。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1,17-25。
    張大昌(2003)。校代表隊組訓。學校體育,13(2),39-44。
    張浩桂(2004)。運動代表隊經營現況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為例。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勝煇(2003)。台北縣完全中學運動代表隊訓組運作與選手需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勝煇(2003)。落實學校組訓運動代表隊,一圓奧運摘金夢—台北縣明德高中體育團隊的管理與經營。學校體育,13(2),26-38。
    張文雄(2006)。高中棒球聯賽球員參賽動機與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康正男(2009)。中華青棒發展。學校體育113,19(4),23-27。
    張維唐(2009)桃園縣平鎮高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昆謨(1983)。企業組織與管理。台北:三民。
    郭志強(2007)。臺北市國中小學足球運動代表隊組訓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光紫、林志遠(2005)。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組訓與經營之探討。玄奘管理學報,3(1),39-56。
    陳政雄(1984)。如何加強體育教學之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3(1),22-27。
    陳建興(1989)。論目前國中運動代表隊組訓問題與對策。國民體育季刊,18(3),106-110。
    陳龍雄(1987)。學校體育之經費籌措與運用。國民體育季刊,16(1),20-21。
    陳龍雄(1989)。運動選手培訓的觀念與作法。國民體育季刊,13(1),22-27。
    陳炳楓(2005)。臺南縣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縣。體育學報,(11),181-192。
    陳朝陽(1987)。學校體育經營之籌措與運用。國民體育季刊,16(1)。
    陳明裕(1996)。人力資源管理。台北:陳明裕。
    陳建森(1997)。台北縣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啟發(2006)。退役職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聖芬(1997)。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陳昱儒(1996)。工作與家庭:女性生活場域中的成就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豔紅(1997):台灣原住民青年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以四位新竹泰雅族男性青年的生命故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體育司(2002)。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2002.06.25)。www.edu.tw/。
    教育部體育司(2003)。改善學生棒球運動方案。
    教育部體育司(2007)。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2007.3.2)。
    教育部體育司(2009)。促進優質學生棒球運動方案 。(2009.8.10)
    教育部體育司(2010)。教育部推動區域運動人才培育體系之目標、策略與績效評估。學校體育,117,28-34。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出版社。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台北市:東華。
    黃朝盟(2000)。政府再造的策略管理。政策月刊,57,54-57。
    黃瑞琴 (2002)。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銘順(2004)。苗栗縣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湯 堯(2001)。論述高等教育經營之策略:以SWOT為例。教育學刊,17,147-161。
    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基礎篇。台北:天下。
    葉憲清 (1993)。學校體育專題研究第二號─四所城鄉國小體育經營現況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4卷1期,頁95─121。
    詹清泉(1990)。運動員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3),41-43。
    楊漢琛(2002)。我國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運作現況及重點項目發展考量因素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楊漢琛(2003)。我國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運作現況調查。大專體育學刊,5卷(1期),63-73頁。
    楊綺麗(2002)。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啦啦隊組訓考量與阻礙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楊琍珠 (2009)。台北縣學校體育發展。學校體育,19(6),45-47。
    臺北縣政府(2003)。臺北縣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
    歐淑芬(2004)。運動訓練與學業成績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鄭燕祥(2001)。學校校能及校本管理發展的機制。台北:心理。
    劉仲成(1995)。學校體育與校內運動比賽。台灣省學校體育,5(4),34-38。
    薛雲道、李加耀(1998)。台灣區運動會之變遷與影響初探。中華體育,12 (2),34-40。
    蘇金德(1987)。競技游泳運動訓練策略。臺中:澤偉。
    蘇秦玉(1999)。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常有的限制與困擾。聯合學報,16,217-211。
    謝文全(1993)。
    謝仕淵、謝佳芬(2003)。臺灣棒球一百年。臺北:果實出版社。
    謝式淵、盂峻瑋、曾文誠、謝佳芬、賈亦珍(2006)臺灣棒球百年史。臺北: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簡曜輝(2000)。我國學校體育與策略。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蕭美珠(1992)。組訓運動代表隊之意義、功能與方式。大專體育,3(2),45-48。
    藍忠孚(2001)。全民健康保險深度訪談法彙編。臺北:國家衛生研究所。
    顧兆台(1992)。浅談運動代表隊組訓的幾個問題。大專體育,3(2),6-7。

    二、英文部份
    Babbie, 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8 th ed). Belmont, CA : Wadsworth Pub. Co
    Badaracco, J. (1991). The Knowledge Link: How firms compete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 Boston: HarvardBusinessSchool press.
    Broyles, J. F., & Hay, R. D. (1979). Administration of athletic programs: A managerial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Chappell, L. R.(1997).Coaching cheerleading successfully. United States: Human Kinetics.
    Coakley, J. J. (1994).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5th ed.). St. Louis: Mosby.
    Horine,L.(1995).Administ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rograms(3rd ed.).Dubuque,IA: Wm.C.Bronw Communications, Inc
    Kassem,S.M(1987).Human Resource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 Exploratory Analysis. Strategic Manergement Journal,8.387-392
    Jensen, C.R.(1992).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thletic programs. Malvern, Ann Arbor, MI, U.S.A.
    Reinharz, S.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achmias, C. F., & Nachmian, D. (1996).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5th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Matusik & Hill(1998).The Utilization of Contingent Work, Knowledge Creation,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4), pp.680-697.
    Onifade, A.(1993).Operative goals of interuniver-sity athletics. Perceptions of athletics
    Quinn, A.(1994) admin-istrators in Nigeria.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7(2), 263-270. Kahn, R. L., Wolfe, D. M., , R. P., Snoek, J. D., & Rosenthal, R.”.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 Wiley.
    Sisley, Becky L. (1987). Preventing burnont in teacher/coache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58(8), 71-75.
    Weis L & Fine. M (2004). Working Method: Research and Social Justice . London: Routledge.
    Yuk1,G(1994).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NJ:Prentice-Hall.

    三、線上資料
    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2007)。聯盟簡介。2007年8月31日,取自學生棒聯活力網,網址:
    ttp://www.ctsbf.org.tw/sbflive/uploads/custom_page/main2.php
    教育部(2006)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97年10月5日 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sp?B3=%BE%FA%A5v%AAk%B3W&FNAME=H0120004
    教育部(2001)高級中學學生輔導辦法。97年10月5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60005。
    國民體育法(2000)。取自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站。http://media.justsports.net.tw
    維基百科編者 (2008) 台灣棒球史。97年12月7日,取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B0%E7%81%A3% E1476%A3%92%E7%90%83%E5%8F%B2&variant=zh-tw#.E4.B8.89.E7.B4.A.E6.A3.92.E7.90.83.E6.99.82.E6.9C.9F.EF.BC.881960.E5.B9.B4.E4.BB.A3.7E1980.E5.B9.B4.E4.BB.A3.EF.BC.89
    台灣棒球維基館: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9%A6%96%E9%A0%81。檢索日期:2009/1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