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明月
論文名稱: 林海音小說研究
指導教授: 楊昌年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5
中文關鍵詞: 林海音台灣女性文學女性文學女性小說人物角色人物心理小說藝術技巧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97下載:10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林海音(1918-2001)本名林含英,原籍台灣苗栗,出生於日本大阪,幼年時隨父母移居北京,30歲那年舉家遷回台灣。1953年起,主編〈聯合報副刊〉10年,主辦《純文學月刊》4年多,主持「純文學」出版社27年。林海音於編輯專業外,尚從事於小說、散文、兒童文學等創作。
    195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冬青樹》直到1967年共出版了四本長篇小說:《曉雲》、《城南舊事》、《春風》、《孟珠的旅程》及四本短篇小說《冬青樹》、《婚姻的故事》、《綠藻與鹹蛋》、《金鯉魚的百襉裙》總計是五十八個短篇加四部長篇 ,其小說作品多以家庭為背景,擅寫婚姻愛情悲劇。主題除寫出眷戀鄉土外,還因自身經歷,寫出多篇以孤女為題材的篇章。且十分關注婦女命運,以女性的立場寫出封建制度下被壓迫的妻與妾不同的身分地位,共同的哀怨。又寫出受五四新思潮影響及抗戰前後的女性命運、處境與婚姻的諸多問題,對於人物的心理刻畫有很生動的描寫。善用飛白、白描、對比、象徵等藝術技巧,來刻畫人物形象、突顯小說主題。
    其成就不僅表現在為台灣女性文學奠基之重大作用,還表現在將文學作為一種人性的藝術所體現的巨大影響力量。這些因時代轉型的故事,深具女性意識的覺醒,目的在使人重新省思女性的地位與尊嚴。而小說中的男性幾乎是呈現諳啞,退居配角的地位,與女性角色成一鮮明的對比。對於家庭中的親子關係亦頗多著墨,從中可見整個時代、社會的縮影,深具前瞻性。
    林海音擁有創作者和編輯者、出版者的多重身分,不但創作了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學精品,還因為身為「園丁」、「保母」,在編輯與出版的舞台上,佔一重要地位。致力扶植台灣本土作家並拔擢不少台灣文學的新秀,為台灣文學的發展、台灣女性文學的形成和繁榮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二十世紀的台灣文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雖她已走入了文學史,但將永遠成為書中美麗的篇章。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6 第五節 研究方法 ………………………………………………………… 7 第六節 研究內容 …………………………………………………………. 8 第二章 作家研究……………………………………………………………… 9 第一節 家世與教育………………………………………………………… 9 一、家世與生長背景…………………………………………………… 9 二、家庭教育…………………………………………………………… 11 (一)父親的教育……………………………………………………… 11 1、人格教育………………………………………………………… 11 2、知識教育………………………………………………………… 13 (二)母親的教育……………………………………………………… 14 三、學校教育…………………………………………………………… 15 (一)師大第一附小…………………………………………………… 16 (二)春明女中………………………………………………………… 16 (三)北平新聞專科學校……………………………………………… 17 第二節 婚姻生活………………………………………………………… 19 第三節 文學創作始由……………………………………………………… 20 一、筆名由來…………………………………………………………… 20 二、從記者到作家……………………………………………………… 20 三、謀生與興趣…………………………………………………………… 20 四、處女作《冬青樹》………………………………………………… 22 五、創作豐收期………………………………………………………… 22 第四節 文化經營的經歷………………………………………………… 23 一、《國語日報》編輯(1949-1954)………………………………… 23 二、《聯副》十年(1954-1963)兼任《文星》雜誌編輯…………… 23 (一)《聯副》轉型…………………………………………………… . 23 (二)國際視窗………………………………………………………… 24 (三)拔擢人才………………………………………………………… 24 (四)兼任《文星》主編………………………………………………… 25 (五)船長事件………………………………………………………… 26 三、創辦《純文學月刊》……………………………………………… 26 (一)「純文學」命名由來…………………………………………….. 27 (二)近代作家與作品專欄…………………………………………… 27 (三)引介國外作品…………………………………………………… 27 (四)三足鼎立………………………………………………………… 28 四、創辦「純文學」出版社…………………………………………… 28 (一)翻譯叢書………………………………………………………… 28 (二)純文學叢書……………………………………………………… 28 (三)畫下句點………………………………………………………… 29 第五節 林海音與兒童文學……………………………………………….. 30 一、1950年代--童書創作…………………………………………… 30 二、1960年代…………………………………………………………… 30 (一)童書翻譯與創作………………………………………………… 30 (二)主編國小教科書………………………………………………… 31 三、1970年代以後--翻譯、出版童書………………………..…… 31 第六節 晚年及逝世………………………………………………………. 33 第三章 小說主題研究……………………………………………………….. 35 第一節 鄉土眷戀………………………………………………………… 35 一、回憶北平…………………………………………………………… 35 二、生根台灣…………………………………………………………… 38 第二節 孤女的題材……………………………………………………… 40 一、戀父情結--《曉雲》…………………………………………… 41 二、努力向上--《春風》、《孟珠的旅程》、〈謝謝你,小姑娘〉、〈初戀〉……………………………………………… 42 三、命運坎坷 …………………………………………………………… 44 (一)報恩委身--〈瓊君〉…………………………………………… 44 (二)賣為養女--〈惠安館〉、〈玫瑰〉…………………………… 45 (三)淪為婢妾--〈蘭姨娘〉、〈金鯉魚的百襉裙〉……………… 45 (四)婚姻不順--〈遲開的杜鵑〉、〈海淀姑娘順子〉、〈冬青樹〉、 〈婚姻的故事〉………………………………… 46 第三節 婚姻問題………………………………………………………… . 48 一、封建制度下的婚姻 ……………………………………………… 48 (一)納妾制度………………………………………………………… 48 1、大婦悲歌……………………………………………………… 49 2、小妾哀鳴……………………………………………………… 51 (二)沖喜陋習………………………………………………………… 53 二、婚姻變奏曲——外遇 ……………………………………………… 54 (一)委屈的元配……………………………………………………… 54 (二)第三者立場……………………………………………………… 56 1、悲苦……………………………………………………………… 56 2、奪愛……………………………………………………………… 58 三、戰亂後的婚姻……………………………………………………… 59 (一)兩岸分隔………………………………………………………… 59 (二)省籍聯婚………………………………………………………… 61 四、婚姻危機處理……………………………………………………… 62 (一) 內憂……………………………………………………………… 62 (二) 外患……………………………………………………………… 63 五、人生的第二春……………………………………………………… 63 (一)為子女犧牲……………………………………………………… 64 (二)再創第二春……………………………………………………… 64 六、婚姻不順,衍生問題……………………………………………… 66 (一)缺乏親情,性格偏差…………………………………………… 66 (二)慘遭遺棄,精神異常…………………………………………… 67 第四節 女性的處境………………………………………………………… 69 一、歷史反思…………………………………………………………… 69 二、不平則鳴…………………………………………………………… 70 三、解構父權…………………………………………………………… 71 四、擺脫宿命…………………………………………………………… 72 五、發展自我…………………………………………………………… 74 第五節 悲憫情懷…………………………………………………………… 76 一、對女性悲憫………………………………………………………… 76 二、對時代悲憫………………………………………………………… 78 三、對低層人物悲憫…………………………………………………… 80 第六節 人間有愛…………………………………………………………… 84 第四章 小說人物研究………………………………………………………… 87 第一節 人物的來源及地位………………………………………………… 87 一、人物的來源 ………………………………………………………… 87 二、人物的地位………………………………………………………… 89 第二節 人物關係與小說主題之關聯…………………………………… 91 一、兩性關係…………………………………………………………… 91 (一)男女情愛關係…………………………………………………… 91 1、單戀--《孟珠的旅程》、〈殉〉、〈婚姻的故事〉、〈初戀〉、〈晚晴〉………………………………………………… 92 2、無言的結局--《孟珠的旅程》、〈惠安館〉、〈某些心情〉、 〈地壇樂園〉、〈婚姻的故事〉……………… 93 3、雙宿雙飛--〈蘭姨娘〉…………………………………… 94 (二)男女婚姻關係…………………………………………………… 95 1、一夫多妻--〈燭〉、〈金鯉魚的百襉裙〉、〈婚姻的故事〉、 〈燭芯〉………………………………………………… 95 2、父母之命--〈殉〉、〈婚姻的故事〉、〈某些心情〉………… 96 3、有條件的婚姻 --《曉雲》、〈瓊君〉………………………… 97 4、破境重圓--〈週記本〉……………………………………… 99 5、外遇--〈奔向光明〉、〈小紅鞋〉、〈茶花女軼事〉、 《曉雲》、 《春風》〈爸爸不在家〉、〈愛情像把扇子〉、〈婚姻的故事〉 98 6、相敬如賓--《曉雲》………………………………………… 99 7、再婚--《曉雲》、〈婚姻的故事〉、〈母親的秘密〉、〈繼父心〉 、〈繼母心〉、〈我們的爸〉、〈瓊君〉……………… 100 (三)事業與婚姻的兩難--《春風》、〈風雪夜歸人〉…………… 100 二、同性關係……………………………………………………………… 101 (一)相互扶持--〈婚姻的故事〉、《曉雲》、《城南舊事》、《孟珠 的旅程》…………………………………… 101 (二)相互為敵--〈婚姻的故事〉、〈惠安錧〉、〈地壇樂事〉…… 103 三、族群關係…………………………………………………………… 104 (一)悲憫之情 …………………………………………………… 104 (二)聯姻困難………………………………………………………… 105 第三節、小說人物命名…………………………………………………… 108 一、 象徵主題--《曉雲》、〈金鯉魚的百襉裙〉、〈玫瑰〉 ……… 107 二、突顯人物特徵--〈要喝冰水嗎〉〈蟹殼黃〉…………………… 108 三、代表人物身分……………………………………………………… 109 四、作者自我投射……………………………………………………… 110 第四節 小說人物形象……………………………………………………… 112 一、男性人物…………………………………………………………………… 112 (一)丈夫角色………………………………………………………… 112 1、一家之主--《城南舊事》、〈血的故事〉、〈繼母心〉……… 112 2、懦弱無能--〈燭芯〉、《曉雲》、〈驢打滾兒〉、〈愛情像把扇子〉 、〈驢打滾兒〉、〈晚晴〉………………………… 113 (二)情人角色………………………………………………………… 114 1、始亂終棄--〈某些心情〉、〈惠安館〉、〈地壇樂園〉……… 113 2、默默守候--《孟珠的旅程》、《晚晴》……………………… 115 (三)兒子角色………………………………………………………… 115 1、懂事孝順--〈母親是好榜樣〉、〈我們的爸〉……………… 116 2、鋌而走險--〈我們看海去〉………………………………… 116 3、知過能改--〈會唱的球〉…………………………………… 116 二、女性人物……………………………………………………………… 117 (一)妻子角色 ………………………………………………………… 117 1、任重權大--《冬青樹》、《曉雲》、〈金鯉魚的百襉裙〉…… 118 2、少婦守寡--〈殉〉、〈婚姻的故事〉、《曉雲》……………… 119 3、瘋狂怨婦--〈燭〉…………………………………………… 119 4、賢良軟弱--《城南舊事》、〈爸爸不在家〉、〈血的故事〉、 〈愛情像把扇子〉 …………………………… 120 5、剛柔勇婦--〈驢打滾兒〉、〈燭芯〉………………………… 121 (二)情人角色………………………………………………………… 121 1、純情少女--《曉雲》、〈惠安館〉…………………………… 121 2、橫刀奪愛--〈愛情像把扇子〉……………………………… 122 (三)妾的角色………………………………………………………… 122 1、卑屈而終--〈金鯉魚的百襉裙〉、〈燭〉、〈婚姻的故事〉… 122 2、煙花女子--〈蘭姨娘〉……………………………………… 123 (四)女兒角色--孝順助人--〈謝謝你,小姑娘〉、《城南舊事》………………………………………………… 124 第五章 小說藝術分析 ………………………………………………………… 125 第一節 人物心理描寫技巧………………………………………………… 125 一、直接的心理描述…………………………………………………… 126 (一)內心獨白………………………………………………………… 126 (二)內心分析………………………………………………………… 127 (三)回憶湧現………………………………………………………… 128 (四)感官印象………………………………………………………… 129 二、隱蔽的心理描述…………………………………………………… 131 (一)心為行主………………………………………………………… 131 (二)立言立心………………………………………………………… 133 (三)書文傾吐………………………………………………………… 135 (四)肖像傳神………………………………………………………… 137 (五)境由心生………………………………………………………… 138 第二節 文字藝術技巧……………………………………………………… 141 一、飛白………………………………………………………………… 141 (一)人物形象傳神…………………………………………………… 142 (二)鄉土風味濃厚…………………………………………………… 144 (三)文章趣味增加…………………………………………………… 145 二、白描………………………………………………………………… 147 三、對比………………………………………………………………… 148 (一)作品題材………………………………………………………… 149 (二)情節線索………………………………………………………… 150 (三)人物形象………………………………………………………… 150 1、不同人物對比…………………………………………………… 151 2、同一人物前後對比 …………………………………………… 153 3、人物心境與自然環境的對比…………………………………… 154 四、象徵………………………………………………………………… 155 第三節 小說風格………………………………………………………… 158 一、委婉細緻、情真意摯 ……………………………………………... 158 二、寫實為軸、寫意取神………………………………………………… 161 第六章 結論…………………………………………………………………… 165 第一節 林海音的文學成就……………………………………………… 165 一、五四傳承…………………………………………………………… 165(一)京派傳人………………………………………………………… 165 (二)女性解放……………………………………………………….. 167 二、台灣戰後女性文學之典範………………………………………… 168 (一)女性本土作家………………………………………………….. 169 (二)女性主題………………………………………………………. 170 三、提攜後進…………………………………………………………… 172 第二節 總結………………………………………………………………… 174 附錄………………………………………………………………… 175 一、林海音生平大事與著作年表 二、徵引書目 (一)林海音著作 1、林海音小說集 2、林海音散文集 (二)林海音研究資料匯編 1、台灣博碩士論文集 2、評論專書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三)參考專書(按照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四)報章與期刊(按照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一)林海音著作
    1、林海音小說集
    《林海音全集--城南舊事、曉雲、冬青樹、婚姻的故事、綠藻與鹹蛋、金鯉魚的百襉裙》,台北市:游目族文化出版,2000年。
    《孟珠的旅程》,台北市:純文學出版,民國72年10月二版。
    《春風》,台北市:純文學出版,70年5月九版。
    2、林海音散文集
    《林海音文集--我的京味兒回憶錄、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春聲已遠,寫在風中、作客美國》,台北市:游目族文化出版,2000年。
    3、其他著作
    林海音:〈婚姻經濟學產生下的養女〉,《台灣新生報》,1951年8月26日,
    (二)林海音研究資料匯編
    1、台灣博碩士論文集
    陳姿夙:《林海音及其作品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汪淑珍:《林海音小說敘事技巧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楊絢:《林海音與兒童文學》,台東: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趙惠芬:《林海音小說中的美學研究》,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2、評論專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李瑞騰、夏祖麗主編:《一座文學的橋╱林海音先生紀念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民國91年初版。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南: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民國92年四月。
    (三)參考專書(按照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4年。
    王淑秧:《海峽兩岸小說論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古繼堂:《台灣當代小說創作(上)‧中華文學通史》華藝出版社,1997年。
    古繼堂、黎湘萍:《台灣地區文學透視》,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7 月。
    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等著《現代台灣文學史》,遼寧出版社,1987。
    何欣:《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台北市:遠景出版社,1979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 ,1995年7月。
    李傳龍:《文學創作美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台北市:木鐸出版社,1986年。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台北:天下遠見, 2000年10月。
    秦慧珠:《當代名人兩性對話錄》,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7年。
    盛英:《中國女性文學新探》,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舒乙、傅光明編:《林海音研究論文集》,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 1990年7月。
    楊昌年:《水晶窗外玲瓏月》,台北:里仁出版社,民國88年。
    楊澤主編:《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市:里仁書局,民國76年。
    魯樞元、錢谷融主編:《文學心理學》,台北市: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
    陳繼會等人:《中國鄉土小說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設,1992。
    閻純德主編,張默芸:《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上卷•林海音》,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閻純德:《二十世紀中國女作家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年。
    譚正璧:《中國女性文學史話》,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
    盛英:《中國女性文學新探》,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嚴明、樊琪:《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台北市:洪業文化,1999。
    (三) 報章與期刊(按照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丁樹南:〈<綠藻和鹹蛋>的寫作技巧 〉,《文星》,9:5期,民國51年3月。
    子敏:〈推車的日子談談<冬青樹>〉,《國語日報》,民國69 年9月8日。
    王令嫻:〈喜相逢--讀<冬青樹>的聯想〉,《中央日報》,民國69年。
    王晉民:〈林海音的小說〉,《台灣當代文學史廣西人民教育》, 民國 83 年。
    王晉民:〈《曉雲》所反應的當代臺灣愛情婚姻悲劇(注:林海音的長篇小說)〉,《臺港文學選刊》,1985年第一期。
    古繼堂:〈林海音--台灣女性文學開山人〉,《新文學史料》,2002年3月。
    古遠清:〈作為「自由派」作家的林海音〉,《新文學史料》,2002年2月。
    丘秀芷:〈女性的書<城南舊事>〉,《女性》,民國69年6月。
    朱星鶴:〈淺析林海音的<標會>〉,《中華文藝》,第113期,民國69年7月。
    朱介凡:〈林海音小論〉,《文壇》,第1期,民國46年。
    成思:〈《城南舊事》〔林海音〕作者〉,《人民日報》,1983年2月21日。
    李浚平:〈談《孟珠的旅程》的語言藝術——從語言手段的選用看其藝術風格〉,《語文月刊》, 7-8期,民國76年。
    余之:〈小說《城南舊事》藝術特色賞析〉,《文藝理論研究》,1983年2期。
    何標:〈人美,心美,文章更美〔介紹林海音〕〉,《臺聲》,2002年1月。
    沈衛威:〈呼蘭河傳、城南舊事〉,《臺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評論和研究》,1991年4月。
    汪淑珍:〈林海音作品目錄〉,《國家圖書館刊》,1998年6月
    汪淑珍:〈林海音小說中時序問題探討〉,《書評》
    汪淑珍:〈「女性哭歌」-林海音三角婚姻情節模式分析〉,《中國文化月刊》,第229期,1999年4月。
    汪仲:〈小說的結尾〉,《聯合報》,民國48年12月7日第 5版,。
    宋和、陳奕麟:〈健康世界〉,《變遷中的中國婚姻》,第14期,1977年2月1日。
    巫仁和:〈憶「綠藻與鹹蛋」〉,《國語日報》,民國70年1月7日 。
    何笑梅:〈曉雲〉,《福建新華書店》,台灣百部小說大展,民國79年7月1日。
    余之:〈小說《城南舊事》藝術特色賞析〉,《文藝理論研究 》,第2期,民國 72 年。
    林韻:〈又見林海音〉,《文匯讀書周報》,1989年9月23日3版。
    林良:〈跟孩子有緣的作家林海音和兒童文學〉,《中央日報》,民國 76 年4月4日,第10版。
    周素鳳:〈Marriage and the Theme of Confinement--A Reading of Four Stories by Lin Hai-yin林海音小說中的婚姻與禁錮主題〉,《臺北工專學報》,27:1期,民83年3月
    保真:〈她的旅程不孤獨〉,《中央日報》,2001年12月12日。
    夏祖麗:〈因為熱愛人生--林海音的文格與風格〉,《台灣新生報》,民國89年10月11日,第15版,。
    夏承楹:〈做自己事,出一臂力 〉,《純文學月刊》發刊詞,《芸窗夜讀》
    姚儀敏:〈歲月之風--文藝界與出版界的長青樹林海音〉,《中央月刊》,民國80年9月。
    封祖盛:〈台灣光復後期二十年鄉土小說一瞥--鍾理和、鍾肇政、林海音等的創作〉,《台灣小說主要流派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
    芃子:〈童心可貴--我看「城南舊事」〉,《中國時報》,民國73年9月18日。
    馬森:〈一個失去的時代-燦爛的星空:當現代小說的主潮〉,《中國時報》,1984年9月13日10版。
    馬各:〈 流水十年間--主編〈聯副〉雜憶〉,《芸窗夜讀》,頁111。台北市:游目族,2000年。
    高陽:〈城南舊事的特色〉,《文星》,1961年4月。
    高寶琳:〈現代與反現代--幾篇早期女作家的小說〉,《國文天地》,3:2期,民國76 年7月1日。
    孫小英:〈永遠長青的<冬青樹>〉,《新生報》,民國 77 年 1 月 12 日。
    韋體文:〈試論林海音小說的獨特性〉,《臺灣研究集刊》,民國75年。
    徐學:〈孟珠的旅程〉,《福建新華書店》台灣百部小說大展,民國79年7月1日。
    曹婉凌:〈歲月的聲音--我看「城南舊事」〉,《爾雅人》,民國74年11月10日。
    張默芸:〈論林海音的小說創作〉,《海峽文壇拾穗》,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86年4月。
    張默芸:〈林海音論〉,《求索》,第3期, 1995年。
    張默芸:〈一首優美動人的敘事詩─《讀孟珠的旅程》〉,《鄉戀、哲理、親情》,福建:鷺江出版社,1986年7月。
    張昌華:〈夕陽,牽著駝鈴遠去--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傳記文學》,第80卷
    第1期。
    張素貞:〈「燭」--為夫納妾的悲情〉,《大華晚報》,民國74年11月 1 日,第10版,。
    舒乙:〈熱的書熱的人--讀林海音〈金鯉魚的百襉裙〉〉,《中華日報》,11版,民國 83 年1 月 8 日。
    黃發有:〈林海音的女兒情結與文化鄉愁〉,《齊魯學刊》,1999年3月。
    黃美惠:〈中國人寫,中國人譯,中國人出版,城南舊事文學新猷〉,《民生報》,1992年7月30日。
    游淑靜:〈黃鶯出谷麗事多-林海音與城南舊事〉,《出版之友》,第6卷,第48期,1989年9月。
    黃春明:〈我滿懷由衷的感激 〉,《愛書人旬刊》,1967年6月。
    黃重添:〈關心女性姻緣路的女作家林海音〉,《台灣新文學概觀》, 民國 81年。
    黃重添:〈心靈在傳統與現代撞擊中躁動〉,《台灣長編小說論》,台北:稻禾,1992年。
    彭歌:〈不僅是舊憶〉,《聯合報》第8版,民國69年6月6日。
    彭作恆:〈讀「城南舊事」〉,《新書月刊》第7期,民國73年4月。
    閒明:〈我讀「孟珠旅程」〉,《中華日報》,第10版,民國 62年3月1日。
    楊月:〈林海音與「純文學」〉,《新文學史料》2002年2月。
    楊義:〈京派小說的型態和命運〉,《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葉強出版,1993年,頁304。
    郭松義:〈清代的納妾制度〉,《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4期,1996年8月。
    陳大道:〈大阪、北平、台北-林海音純文學蛩聲初探〉,《淡江學報》
    陳嬡婷:〈論林海音婚姻與愛情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弘光學報》,民國85年8月。
    陳克環:〈林海音的海淀姑娘順子〉,《書評書目》,28-29頁,第20期,民國 63 年。 12 月。
    陳捷:〈城南舊事鑑賞〉,《台港小說鑒賞辭典》,《中央民族學院》,民國 83年。
    潘休:〈三功作家〉,《中央日報》第16版,民國77年6月16日。
    蔡美琴:〈林海音小說創作初探〉,《暨南學報》,第2期, 1984年。
    鄧寒梅:〈林海音作品中的對比藝術〉,《衡陽師專學報》,第19卷第5期,1998年10月。
    賴亭融、陳雪芳:〈林海音《城南舊事》的寫作技巧探討〉,《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8期,民89年6月。
    賴素鈴:〈論文十餘篇初探-林海音文學骨架〉,《民生報》,第6版,民國91年12月2日 。
    嶺月:〈主婦與寫作讀<冬青樹><綠藻與鹹蛋>有感 〉,《大華晚報》, 民國 70 年1月28日。
    鮑曉暉:〈窮開心的日子重讀<冬青樹><綠藻與鹹蛋>〉,《中央日報》副刊,民國 70 年 03 月 25 日
    應鳳凰:〈林海音的女性小說與台灣文學史〉,民國88年6月。
    應鳳凰:〈閱讀林海音〉,《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第11期,民國92年4月。
    應鳳凰:〈林海音的女性小說與台灣文學史〉,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市 : 臺灣學生書局, 1999。
    應鳳凰:〈友情是是串珍珠〉,《新生報》,1992年10月29日。
    應未遲:〈冬青樹〉,《聯合報 》,第6版,民國45年1月5日。
    鍾梅音:〈讀冬青樹 〉,《中央日報》,第 6版,民國45年1月8日 。
    關國烜:〈民國人物小傳〉,台北:傳記文學,民國91年2月。
    羅蘭:〈「生活者」林海音─讀《婚姻的故事》隨想〉,《婦女雜誌》,185期,1984年2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