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明哲 Ming-che Yang |
---|---|
論文名稱: |
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與農業改良--以農田水利建設為中心的探討(1928-1937) The Construction Committee of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Agricultural Reform:A Study on Farmland Irrigation Construction(1928-1937) |
指導教授: |
王樹槐
Wang, Shu-Hua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畢業學年度: | 8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2 |
中文關鍵詞: | 建設委員會 、水利 、灌溉 、農業現代化 、電動抽水機 |
英文關鍵詞: | Construction Committee, water control, irrigation,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electric pump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9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提要
農業為傳統中國主要的經濟活動,農田水利則為農業的重要基礎。晚清時期有識者提倡農業改良,其中利用西方水利機器增加農業產量的意見普獲重視,因此清末民初時期,中國進口外國的抽水機,並進行仿製。至建設委員會時期,則以電動抽水機為改良農業的著力點,設立三處模範灌溉場做為改良農業、改善農村的起點。本論文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回顧中國近代農業改良的歷史,並探討西方戽水機器的傳入與仿製應用,第三章討論建設委員會所進行的農業改良工作,特別是與模範灌溉間的關係,第四章介紹武錫區辦事處與電力戽水工作,第五章說明龐山湖實驗場的農田水利規劃與農事試驗,第六章探討鳳懷區實驗場的農田水利試驗,第七章則就建設委員會於農田水利改良上的努力成果加以檢討,第八章結論。
徵引文獻
壹、中文部分
、檔案
《建設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
《淮河水利工程總局(導淮委員會)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農林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實業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文集與史料彙編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明)徐光啟撰:《徐光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
(明)熊三拔、徐光啟:《泰西水法》,收錄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十二集。
(明)鄺璠:《便民圖纂》(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年11月,第1版,1982年3月,北京第3次印刷)。
(南宋)范成大:《石湖詩集》,收錄《百部叢書集成》之二三(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明天啟崇禎間汲古閣毛晉輯刊詩詞雜俎本影印,線裝本)。
(南宋)陸游:《劍南詩稿》,收錄《陸放翁全集》(臺北:中華書局據汲古閣本校刊,民國70年6月,1版)。
(清)于寶軒編:《皇朝蓄艾文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4年5月,初版)。
(清)邵之棠輯:《皇朝經世文統編》,收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9年)。
(清)納蘭成德:《淥水亭雜識》,收錄《筆記小說大觀》,二編(臺北:新興書局,民國67年2月)。
(清)陸晟:《飲筱齋詩集》,收錄(清)張應昌編:《清詩鐸》(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1983年第2次印刷)。
(清)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收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1年,初版)。
(清)趙翼:《簷曝雜記》,收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9輯(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2年3月)。
(清)鄭光祖:《一斑錄》(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第1版)。
(清)戴璐:《藤陰雜記》,收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26輯(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6年6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海防檔》乙、福州船廠(二)(民國46年9月,初版)。
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編:《十年來之中國》(《抗戰前十年之中國》)(香港龍門書店據1937年版影印,1965年11月,初版)。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編輯室、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編輯組編:《洋務運動》(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4月,第1版;1962年1月,第2次印刷),第4、5冊。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籈Q建設》,(一),《革命文獻》,第81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68年12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抗戰前國家建設史料籈Q建設》,(三),《革命文獻》,第83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69年6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國父全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62年6月),第3冊。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張靜江先生文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71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5輯,第1編,「財政經濟」,(七)(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汪敬虞編:《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1895-1914)(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武同舉:《江蘇水利全書》(出版事宜不詳)。
孫中山:《建國方略》(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63年6月)。
孫毓棠編:《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1840-1895)(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第1版)。
孫輔世:〈太湖流域水利問題〉,《中國水利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5年)。
馬大猷主編:《中國文化的基本文獻鴔犐驉n(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67年4月,臺2版)。
清華大學圖書館科技史研究組編:《中國科技史資料選編A業機械》(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2年)。
陳中熙:〈三十年來中國之電力工業〉,周開慶主編:《三十年來之中國工程》(臺北:京華書局,民國56年8月,初版)。
陳旭麓、顧廷龍、汪熙主編:《漢冶萍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章有義編:《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東京市:大安,1968年據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第1版影印),第1-3輯。
鄉村工作討論會編:《鄉村建設實驗》,收錄《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上海書店據1935年4月版影印,199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集。
鄉村工作討論會編:《鄉村建設實驗》,收錄《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上海書店據1935年9月版影印,199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2集。
鄉村工作討論會編:《鄉村建設實驗》,收錄《民國叢書》,第四編(上海:上海書店據1936年版影印,199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3集。
馮和法編:《中國農村經濟資料續編》(民國24年8月,初版;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7年3月,臺1版)。
新中工程股份有公司編:《灌溉新編》(上海:編者刊行,1929年,初版)。
楊大金編:《現代中國實業誌》(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7年3月,臺1版)。
趙靖、易夢虹主編:《中國近代經濟思想資料選輯》(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4月,第1版,1984年2月,第3次印刷)。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民國54年10月,新1版)。
顧毓瑔:〈三十年來中國之工業〉,周開慶主編:《三十年來之中國工程》(臺北:京華書局,民國56年8月,初版)。
三、調查報告與官方文獻
《戚墅堰電廠》(建設委員會事業報告第2號)(民國23年10月)。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市第一機電工業局機器工業史料組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編:《上海民族機器工業》(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8月,第2版,北京第2次印刷)。
全國經濟委員會編:《全國經濟委員會工作報告》(民國26年),收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7輯(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7年7月)。
朱大經:〈十年來之電力事業〉,譚熙鴻編:《十年來之中國經濟建設》(民國25-34年)(臺北:文海出版社)。
江蘇省建設廳編印:《江蘇省建設廳二十年度業務概要》(民國21年7月)。
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編:《江蘇省農村調查》(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3年7月,初版;24年2月,再版)。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杭州市經濟調查》(民國21年),收錄《民國史料叢刊》,第12種(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0年10月影印初版),第2冊。
阮蔭槐:《無錫之土地整理》(下),《民國二十年代中國大陸土地問題資料》(臺北:成文出版社、(美國)中文資料中心出版,民國66年12月)。
建設委員會祕書處編印:《建設委員會工作紀要》(民國19年2月)。
建設委員會編印:《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工作報告》(民國24年11月)。
淮南煤礦局編:《淮南煤礦》,《建設委員會事業報告第三○號》(民國23年5月)。
四、方志
(清)倪師孟等纂:《吳江縣志》,收錄《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16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乾隆12年修石印重印本影印,民國64年)。
(清)張潮輯:《虞初新志》,收錄《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三編(臺北:新興書局,民國67年10月)。
易季和修:《鳳陽縣志略》(民國25年鉛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4年,臺1版)。
五、公報、年鑑
《建設委員會公報》,第1-77期(民國19年1月至26年6月),收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57-59輯(臺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69年)。
《國民政府公報》,第42號(民國17年12月13日)。
申報年鑑社:《申報年鑑》(民國24年)(臺北:中國文獻出版社影印,民國55年9月)。
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國經濟年鑑》,正編,收錄《中國年鑑集成》,經濟編,第一種(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民69年1月,初版),第3、7冊。
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國經濟年鑑》,續編,收錄《中國年鑑集成》,經濟編,第一種(臺北:宗青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69年1月,初版)。
六、報紙
《大公報》(天津),民國26年2月3、4日。
《中華日報》,民國24年10月20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剪報。
《民國20-30年代中國經濟農業土地水利問題資料》(微片,原件為中國地政研究所蒐集之剪報)(篇目分類索引由成文出版社出版,民69年12月)。
《申報》,民國24年6月17日,第13版。
《湘報類纂》(臺北:大通書局影印,光緒28年刊本,民國57年12月)。
《農學報》,光緒23至31年。
七、雜誌
《中國農村》,第1卷第7期(民國24年4月)。
《太湖流域水利季刊》,第2卷第1期(民國17年10月);第3卷第3期(民國19年5月);第4卷第1期(民國20年1月)。
《太湖流域水利季刊》,第2卷第2期(民國18年1月);第2卷第4期(民國18年7月)。
《水利月刊》,第1卷第2期(民國20年8月);第1卷第4期(民國20年10月)。
《民鐘季刊》,第2卷第1期(民國25年4月)。
《江蘇》(旬刊),第2期(1928年9月11日)。
《江蘇水利協會雜誌》,第13期(民國12年3月31日);第14期(民國12年6月30日);第16期(民國12年12月31日)。
《東方雜誌》,第2年第7期(光緒31年7月);第19卷第16號(民國11年8月25日);第24卷第16號(民國16年8月25日)。
《社會經濟月報》,第4卷第3期(民國26年3月)。
《時事年刊》(民國19年至20年)。
《農聲月刊》(民國18年12月31日)。
《電業季刊》,第4卷第4期(民國23年9月);第5卷第2期(民國24年3月);第5卷第3期(民國24年6月);第6卷第1期(民國25年6月)。
電氣書籍編譯部選輯:《中國電界論壇》,第1集(新電界雜誌社,民國22年6月,初版)。
《建設》,第1卷(1919年8月)。
《武進文史資料》,第8輯(1987年)。
《江蘇文史資料》,第8輯(1987年)。
《丹陽文史資料》,第6輯(1988 年4月)。
《江蘇地方志》,1992年第2期(總第25期)。
《武進文史資料》,第8輯(1987年)。
八、專書
《太湖水利史稿》編寫組:《太湖水利史稿》(南京:河海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丁抒:《人禍》(香港:九十年代雜誌社、臻善有限公司,1996年3月增訂再版)。
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太湖地區農業史研究課題組編著:《太湖地區農業史稿》(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5年9月,三版)。
方迪棣:《中國機械科技之發展》(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72年5月)。
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水利史稿》編寫組:《中國水利史稿》(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王樹槐:《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江蘇省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6月,初版)。
江蘇社會科學院《江蘇史綱》課題組著:《江蘇史綱》(近代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何漢威:《光緒初年(1876-1879)華北的大旱災》(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
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臺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71年11月,初版)。
李向軍:《中國救災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
李國祁:《中國早期的鐵路經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50年5月,初版)。
李運隆編著:《農用排灌機械使用維護與故障排除》(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年2月)。
李劍農《宋元明經濟史稿》(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4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汪家倫、張芳編著:《中國農田水利史》(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周魁一:《農田水利史略》(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林慶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編寫組:《中國水利史稿》(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年4月)。
施宣圓:《徐光啟》(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段本洛、單強:《近代江南農村》(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洪煥椿、羅侖編:《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0月)。
唐啟宇編著:《中國農史稿》(北京:農業出版社,1985年5月)。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
張柏春:《中國近代機械簡史》(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許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代化史》,第1卷(1800-1949)(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5月)。
郭文韜、曹隆恭主編:《中國近代農業科技史》(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郭文韜等編著:《中國農業科技發展史略》(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8月)。
陳文華編著:《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譜》(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陳玉堂編著:《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陳岩松編著:《中華合作事業發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3月,初版)。
陸仰淵、方慶秋主編:《民國社會經濟史》(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年1月)。
費孝通著,戴可景譯:《江村經濟》(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黃澤蒼:《中國天災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4年8月)。
黃麗生:《淮河流域的水利事業(1912-1937)q公共工程看民初社會變遷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5)(民國75年1月)。
楊國楨:《林則徐傳》(增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2版)。
楊愷齡:《民國張靜江先生人傑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0年4月,初版)。
蒂姆.賴特著,丁長清譯:《中國經濟和社會中的煤礦業,1895-1937)(北京:東方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
熊達成、郭濤編著:《中國水利科學技術史概論》(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趙岡、陳鍾毅:《中國經濟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5年3月)。
劉仙洲:《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鄭肇經主編:《太湖水利技術史》(北京:農業出版社,1987年1月)。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7年7月,臺3版)。
黎難秋:《中國科學文獻翻譯史稿》(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33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謝國興:《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w徽省,1860?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9年)。
魏嵩山:《太湖流域開發探源》(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
九、論文
方豪:〈王徵之事蹟及其輸入西洋學術之貢獻〉,收錄《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8年6月),上冊。
方豪:〈明清間西洋機械工程學物理學與火器入華考略〉,收錄《方豪六 十自定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8年6月),上冊。
王方中:〈舊中國農業使用機器的若干情況〉,《江海月刊》,1963年9期。
王業鍵:〈近代中國農業的成長及其危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期(民國67年6月)。
王爾敏:〈十九世紀中國士大夫對中西關係之理解及衍生之新觀念〉,《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6年4月,初版)。
王樹槐:〈中國早期的電氣事業,1882-1928吨O現代化之一〉,收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中國現代化論文集》(民國80年3月)。
王樹槐:〈江蘇武進戚墅堰電廠的經營,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民國81年6月)。
王樹槐:〈張人傑與淮南煤礦,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冊(民國77年12月)。
全漢昇:《甲午戰爭以前的中國工業化運動》,《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1972年8月)。
全漢昇:《清季西法輸入中國前的煤礦水患問題》,收錄全漢昇著:《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1972年8月)。
安明子:〈晚清的農業思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0年6月)。
呂芳上:〈抗戰前江西的農業改良與農村改進事業(1933-1937)〉,《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8年12月)。
沈宗翰:〈中國農業科學化之開始〉,收錄薛光前主編:《艱苦建國的十年》(臺北:正中書局,民國60年1月,臺初版)。
沈嘉榮:〈蘇南蘇北經濟發展差距的歷史考察〉,收錄江蘇省社聯歷史學會、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江蘇史論考》(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周魁一、陳茂山:〈關於民國時期灌溉排水科學試驗的初步研究〉,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選編:《中國近代水利史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查一民:〈中國第一所水利高等學府e海工程專門學校的創立與演變〉,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選編:《中國近代水利史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2年)。
奚國金:〈談武進縣機電排灌的初期發展〉,江蘇省水利史志編委會、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編:《太湖水利史論文集》(1984年太湖水利史學術討論會之論文選編而成,餘出版資料不詳)。
孫棐忱(即孫輔世):〈太湖流域灌溉事業〉,《太湖流域水利季刊》,第4卷第2期(民國20年4月)。
張玉法:〈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農業改良(1901-1916)u海沿江十三個省區的比較研究〉,《史學評論》,第一期(民國68年7月)。
張瑞德:〈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危機萿韙@些議題的詳述〉,《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8年12月)。
張劍:〈三十年代中國農業科技的改良與推廣〉,《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8年第2期。
張學恕:〈上海開埠與江蘇近代工農業〉,《唯實》(南京,1994年1月),收錄《經濟史》(複印報刊資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4年3月)。
莊英章:〈清代以後上海市區的發展與民國初年上海的區位結構〉,收錄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編印:《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1集(1994年12月)。
莊樹華:〈民國以來田賦附加稅之研究(1912?93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4年12月)。
陳仲瑜:〈民國初年農業改良思想〉(1912-193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6月)。
陳炯彰:〈近代農業改良思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65年6月)。
陳菁:〈中國古代灌溉工程的行政管理曀@管理研究之一〉,《長江水利史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0年)。
陳慈玉:〈撫順煤礦的發展,1907-193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6期(民國85年12月)。
楊明哲:〈民國二十年(1931)長江大水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6月)。
楊明哲:〈張謇的水利事業〉,《實踐學報》,第23期(臺北:實踐大學編印,民國81年6月)。
趙雅書:〈中國水車之演變〉,《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4期(民國66年5月)。
劉浩林:〈中國近代機械工程學家支秉淵〉,《中國科技史料》,第15卷第2期(1994年)。
鄭亦芳:〈中國電氣事業的發展(1882-194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7年6月1日)。
顧端:〈太湖地區養殖漁業源流初考〉,《漁史文集》(臺北:淑馨出版社,民國81年10月)。
貳、外文部分
、日文
天野元之助:《中國農業史研究》(增補版)(東京:御茶 水書房,1979年7月15日增補版第一刷,1989年11月10日新裝版第1刷)。
周藤吉之:〈南宋稻作 地域性〉,《史學雜誌》(東京),第70編第6號(昭和36年(1961)6月)。
、英文
Eastman, Lloyd E., The Abortive Revolution: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1975, 2nd. Prt.
Fairbank, John K. and Feuerwerker, Alber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3,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art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Young, Arthur N., China's Nation - Building Effort, 1927 - 1937 (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Record ) ,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 Stanford University ,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