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鳳珠
Feng-Chu Chen
論文名稱: 清代算學家駱騰鳳及其算學研究
指導教授: 洪萬生
Horng, Wann-S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8
中文關鍵詞: 數學史駱騰鳳藝游錄開方釋例清代代數HP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2下載:1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明末中算的式微,加上曆法上的需要,西方數學才有機會以優勢的姿態傳入中國,遂成為清初算學家的主要學習對象。在梅文鼎等人的努力會通與研究,以及古代算書的重新編纂之下,清中葉的算學研究焦點,才逐漸由西學反身轉向中算。特別是在以「興復古學、昌明中法」為職志的乾嘉學派,所經營的學術環境下,中國傳統算學得以獲得極大的闡揚與重視,卻同時也突顯中西法較勁的緊張情勢。
    本論文的主角駱騰鳳(1770-1841)正好處於清中葉復興中國傳統算學的巔峰時期,同時也是參與當時中西法較勁的成員,不但相當投入中國傳統算學的研究與注釋,對中西算學也有極為鮮明的對待,因此,駱騰鳳及其算學研究可以說是,我們考察清中葉算學研究風貌的極佳對象。
    可惜的是,駱騰鳳的算學研究為近世史家所注意的,除了他對百雞問題有進一步的解決外,無非是他沒有理解西法派汪萊探索方程的本意,並以「算學砭愚」為題攻擊汪萊的研究工作。事實上,駱騰鳳對同屬中法派身分的李銳仍未假以辭色,儘管他批評李銳的用詞沒有汪萊嚴厲,但在篇幅上卻遠勝過汪萊,這個部分卻往往為現代史家所忽略。
    此外,駱騰鳳在《藝游錄》中,關於《緝古算經》與《九章算術》等古算書的校注以及勾股術的研究,均有精采的表現,為復興中算的工作作出一定的貢獻,值得史家注意。還有,他於《開方釋例》裡,嘗試對各次方程做初步的分類、探討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以及具體論述負根等等,確實在「以復古為尚」的乾嘉學派所經研的學術環境下,作出突破性的演出。
    本論文將透過對駱騰鳳算學著作《開方釋例》與《藝游錄》的深入分析,以探討其算學研究與當時學術環境的關聯,及其可能展現的意義,並且藉由清代學者與現代數學史家對他的評價,以釐清駱騰鳳在清代算學研究上的地位與價值。另一方面,我們也試圖從HPM的觀點,去考察駱騰鳳與李銳在天元術與借根方的代數認知上之差異,並且解讀他對二次方程解法幾何意義的說明,期待在今日數學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代數學習上,獲得更多的啟發與應用,同時賦予駱騰鳳算學研究以及古代文本的「另類」意義。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取向 8 第二章 駱騰鳳所處的學術環境-中西算學的消長 第一節 中算式微與西學優勢 9 第二節 興復中法的契機 14 第三節 中算的復興 20 第四節 西法的捲土重來 31 第三章 駱騰鳳生平與《開方釋例》內容分析 第一節 駱騰鳳的生平、交遊與著作 37 第二節 開方釋例》的內容簡介 44 第三節 《開方釋例》中的算學論述 47 一、 對方程的初步分類 47 二、 根與係數關係 48 三、 利用「降位法」求「其餘數」 51 四、 求解高次方程的近似值 53 五、 「減從開方術」與「益積開方術」二次方程幾何解法的意義 56 六、 「估商」與「命名」 59 七、 論天元術與借根方 61 八、 「開方作法本原」圖解 63 第四節 《開方釋例》的綜合分析 64 第四章 《藝游錄》的內容分析 第一節 《藝游錄》的內容介紹 71 第二節 《藝游錄》的綜合分析 82 第三節《藝游錄》中的算學心得 85 一、 大衍求一術與百雞問題 85 二、 〈算學砭愚〉 95 三、 〈割圓密率圖解〉 102 四、 論天元術與借根方 107 第五章 算學研究特色及其評價 第一節 特色 117 一、 乾嘉學風的展現 117 二、 獨尊中法 119 三、 算學評論 121 第二節 評價與影響 124 第六章 結論 133 附錄: 附錄一 《開方釋例》概要內容與例題 137 附錄二 《開方釋例》卷四〈諸乘方廉法遞增之圖〉 141 參考資料 147

    參考資料
    一、 史料
    魏.劉徽著、唐.李淳風釋,《九章算術》,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北周.甄鶯注、唐.李淳風注釋,《孫子算經》,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北魏.張丘建,《張丘建算經》,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唐.王孝通撰並注,《緝古算經》,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宋.謝察微,《謝察微算經》,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南宋.秦九韶,《數書九章》,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南宋.楊輝,《楊輝算法》,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元.李冶著、李銳算校,《測圓海鏡》,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元.李冶著、清.李銳算校,《益古演段》,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元.朱世傑,《四元玉鑑》,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元.朱世傑,《算學啟蒙》,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一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明.吳敬,《九章算法比類大全》,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二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明.顧應祥,《勾股算術》,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二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明.顧應祥,《測圓海鏡分類釋術》,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二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明.顧應祥,《弧矢算術》,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二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明.程大位,《算法統宗》,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二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明.李之藻等譯,《算法統宗》,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方中通,《數度衍》,收入靖玉樹編勘,《中國歷代叢書集成》中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清.梅文鼎,《方程論》,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梅文鼎,《少廣拾遺》,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梅文鼎,《勾股舉隅》,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梅文鼎,《幾何通解》,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梅文鼎,《平三角舉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梅文鼎,《弧三角舉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梅成,《赤水遺珍》,收入《梅氏叢書輯要》卷六十一。
    清.孔廣森,《少廣正負術內外篇》,收入新文豐出版社編輯部編,《叢書集成續編》第76卷,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1年。
    清.康熙御制《數理精蘊》,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三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李潢,《九章算術細草圖說》,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李潢,《海島算經細草圖說》,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李潢,《緝古算經考注》,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阮元,《疇人傳》,收入楊家駱主編,《疇人傳彙編》上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焦循,《天元一釋》,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汪萊,《衡齋算學》,收入郭書春主編,《中?E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李銳,《開方說》,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五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李銳,《勾股算術細草圖說》,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五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李銳,《弧矢算術細草圖說》,收入靖玉樹編勘,《中國歷代叢書集成》中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清.駱騰鳳,《藝游錄》,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五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駱騰鳳,《開方釋例》,道光二十三年刊。
    清.駱騰鳳,《開方釋例》,光緒十年刊。
    清.羅士琳,《疇人傳續編》,收入楊家駱主編,《疇人傳彙編》下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項名達,《勾股六術》,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五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張文虎,《舒藝室雜著》甲、乙編,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97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影印光緒五年(1879)本)。
    清.丁取忠,《數學拾遺》,收入《白芙堂算學叢書》。
    清.時曰醇,《百雞術衍》,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五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黃宗憲,《求一術通解》,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五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華蘅芳,《學算筆談》,收入《行素軒算稿》。
    清.華蘅芳,《開方古義》,收入《華氏中西算學全書》卷一(光緒二十三年慎記書莊石印版)。
    清.華世芳,《答數界限》,收入《華氏中西算學全書》卷一(光緒二十三年慎記書莊石印版)。
    清.張之洞,《書目答問》,收入《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12冊,台北:商務出版社,1968。
    清.諸可寶,《疇人傳三編》,收入楊家駱主編,《疇人傳彙編》上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列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第89-95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國史館原編,《清史列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第96-105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徐世昌,《清儒學案小傳》,收入《清代傳記叢刊》第7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二、 近人著作
    丁福保、周雲青編,《四部總錄.算法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方豪,《中國交通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3年。
    王萍,《西方曆算學之輸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0年。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編,《科技史文集》第八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王德昭,《清代科舉制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吳文俊主編,《中國數學史論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1987年。
    吳文俊等編,《秦九韶與《數書九章》》,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7年。
    李秀卿,《二次方程的幾何思維之歷史研究:以中國與回教世界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李迪主編,《數學史研究文集》第二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89。
    李迪主編,《數學史研究文集》第三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2。
    李迪主編,《數學史研究文集》第四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
    李儼、杜石然,《中國古代數學簡史》,台北:九章出版社,1992年。
    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杜石然等,《簡明中國科學技術史話》,台北:明文出版社,1992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周秀娟,《顧觀光曆算學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洪萬生主編,《談天三友》,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
    洪萬生,《孔子與數學》,台北:明文出版社,1999年。
    席澤宗、吳德鐸主編,《徐光啟研究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
    郭書春,《九章算術譯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年。
    郭書春,《中國古代數學泰斗-劉徽》,台北:明文出版社,1995年。
    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E%籍通彙》數學卷,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合刊,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梅榮照主編,《明清數學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
    張鴻烈編,《山陽(淮安)縣誌》(出版地不詳)。
    楊金鼎主編,《中國文化史大辭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楊紹旦,《清代考選制度研究》,台北:考選部,1991年。
    楊家駱主編,《疇人傳彙編》上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楊翠華等編,《近代中國科技史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熊道琛修、嚽v撰,《鍾祥縣誌》,台北:台灣學生出版社,1969年。
    鄭鳳凰,《李銳對宋元算學研究—從算書校注到算學創作》,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劉秀生、楊雨青,《中國清代教育史》,收入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鈍,《大哉言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劉鐸和馮澂著,《古今算學書錄‧算學考初編合注》,收入丁福保與周雲青編,《四部總錄算法編》,54-93。
    歐秀娟,《《清史稿》最後一位疇人-華蘅芳》,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錢寶琮,《中國數學史》,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五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錢寶琮校點,《算經十書》,收入《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四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韓琦,《康熙時代傳入的西方數學及其對中國數學的影響》,北京: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魏秀梅編,《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
    蘇俊鴻,《焦循《加減乘除釋》內容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L. C. Karpinski, Robert of Chester’s Latin Translation of the Algebra of Al-Khowarizmi (London: Macmillan, 1915).
    Wann-Sheng Horng, Li Shanlan: The Impact of Western Mathematics in China during the Late 19th Century (New York: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1).
    三、 期刊或專文
    王萍,〈清初曆算家梅文鼎〉,《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1971年〉,頁313-324。
    王渝生,〈秦九韶求「定數」方法的成就與缺陷〉,《自然科學史研究》第6卷第4期(1987年),頁299-307。王渝生,〈《求一算術》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五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93-94。
    王翼勳,〈清代學者對「大衍總數術」的探討〉,收入梅榮照主編,《明清數學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頁317-333。
    石錦,〈十七、十八世紀中國曆算學家的治學態度〉,《故宮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70年),頁45-60。
    江曉原,〈王錫闡的生平、思想與天文學活動〉,《自然辨證法通訊》第十一卷第四期(1989年),頁53-62。
    江曉原,〈試論清代「西學中源」說〉,《自然科學史研究》第七卷第二期(1988年),頁101-108。
    朱家生,〈《天元一釋》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1411。
    朱家生,〈李銳《開方說》研究〉,收入洪萬生主編,《談天三友》(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頁285-310。
    朱家生,吳裕賓,〈焦循年譜〉,收入洪萬生主編,《談天三友》(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頁311-331。
    李文林和袁向東,〈中國古代不定分析若干問題探討〉,收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編,《科技史文集》第八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頁106-127。
    李文銘,〈黃宗憲對孫子定理和求一術的預備性證明〉,收入李迪主編,《數學史研究文集》第三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112-116。
    李兆華,〈關於差分術的幾個問題〉,《自然科學史研究》第8卷第2期(1989年),頁108-117。
    李兆華,〈時曰醇《百雞術衍》研究〉,收入李迪主編,《數學史研究文集》第二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89年),頁123-132。
    李兆華,〈汪萊方程論研究〉,收入洪萬生主編,《談天三友》(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頁195-225。
    李兆華,〈正負開方術札記二則〉,收入李迪主編,《數學史研究文集》第四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年),頁50-54。
    李迪,〈《數書九章》流傳考〉,收入吳文俊等編,《秦九韶與《數書九章》》(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7年),頁43-58。
    李儼,〈中算家的畢達哥拉斯定理研究〉,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文集》第六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46-76。
    李儼,〈大衍求一術的過去和未來〉,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六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116-163。
    李儼,〈明清算家割圓術研究〉,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七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254-484。
    李繼閔,〈中國古代不定分析的成就與特色〉,收入吳文俊主編,《秦九韶與《數書九章》》(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頁235-252。
    沈康身,〈勾股術新議〉,收入吳文俊主編,《中國數學史論文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1987年),頁19-28。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頁121-156。
    何紹庚,〈《割圓密率捷法》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859-864。
    尚智叢,〈秦九韶大衍術之「正用」求法〉,收入李迪主編,《數學史研究文集》第五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年),頁32-37。
    洪伯陽和宋述剛,〈關於李潢生平的幾個問題考證〉,《中國科技史料》第15卷第1期(1994),頁89-91。
    洪萬生,〈同文館算學教習李善蘭〉,收入楊翠華等編,《近代中國科技史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頁215-259。
    洪萬生,〈談天三友焦循、汪萊和李銳〉,收入洪萬生主編,《談天三友》(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頁43-124。
    洪萬生,〈張文虎的舒藝室世界:一個數學社會史的取向〉,《漢學研究》第11卷第2期(1993年),頁163-184。
    洪萬生,〈古荷池精舍的算學新芽-丁取忠學圈與西方代數〉,《漢學研究》第14卷第2期(1996年),頁135-158。
    洪萬生,〈發刊詞〉,《HPM台北通訊》第一卷第一期(1998),頁1-2。
    洪萬生,〈清初西方代數之輸入〉,《孔子與數學》(台北:明文出版社,1999年),頁179-203。
    洪萬生,〈中國數學現代化的先驅-李善蘭〉,《孔子與數學》(台北:明文出版社,1999年),頁257-261。
    洪萬生,〈《代數學》:中國近代第一本西方代數學譯本〉,《孔子與數學》(台北:明文出版社,1999年),頁205-240。
    洪萬生,〈《書目答問》的一個數學社會史考察〉,《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2000年6月),頁153-162。
    洪萬生,〈數學典籍的一個數學教學的讀法:以《赤水遺珍》為例〉,收入《中華科技史同好》第一卷第二期(2000年7月),頁35-43。
    洪萬生,〈清代數學家汪萊的歷史定位〉,《新史學》第11卷第4期(2001),頁1-11。
    洪萬生,〈華蘅芳算學心得啟示〉,待刊稿。
    洪萬生,〈《無異解》中的三案初探:一個HPM的觀點〉,?。
    洪萬生和劉鈍,〈汪萊、李銳與乾嘉學派〉,收入洪萬生主編,《談天三友》(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頁9-35。
    梁庚堯,〈梅文鼎對西方曆算學的態度〉,《食貨復刊》第七卷第一、二期,頁62-73。
    梁啟超,〈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四)〉,《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頁336-337。
    許康和廖杰初,〈近代最早赴歐的數學家黃宗憲身世概略〉,《中國科技史料》第11卷第2期(1990年),頁35-44。
    陳衛平,〈從「會通以求超勝」到「西學中源」說〉,《自然辨證法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1989年)年,頁47-54。
    郭書春,〈《藝游錄》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數學卷》第五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141-142。
    郭書春,〈《九章算術細草圖說》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四945-946。
    郭世榮,〈清中期數學家焦循與李銳之間的幾封信〉,收入洪萬生主編,《談天三友》(台北:明文出版社,1999年),頁125-140。
    陳久金,〈徐光啟與《崇禎曆書》〉,收入席澤宗、吳德鐸主編,《徐光啟研究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頁83-91。
    黃一農,〈擇日之爭與康熙曆獄〉,《清華學報》新21卷第2期(1991),頁247-280。
    傅祚華,〈《疇人傳》研究〉,收入《明清數學史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頁219-260。
    駱祖英,〈明代數學及其評價〉,《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7卷第4期(1998年),頁330-337。
    梅榮照,〈明清數學概論〉,收入《明清數學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頁1-20。
    梅榮照,〈歐幾里得《原本》的傳入和對我國明清數學的影響〉,收入梅榮照主編,《明清數學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頁53-83。
    梅榮照,〈王錫闡的數學著作—《圜解》〉,收入梅榮照主編,《明清數學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頁97-113。
    梅榮照,〈略論梅文鼎的《方程論》〉,收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編,《科技史文集》第八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頁144-158。
    趙澄秋,〈《同文算指》提要〉,於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75-76。
    黎正甫,〈明季修改曆法始末〉上、中、下,《大陸雜誌》第27卷10、11、12期,頁313-318、360-363、402-406。
    魏保華,〈天元術與借根方比例〉,收入李迪主編,《數學史研究文集》第五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年),頁115-122。
    劉鈍,〈《開方說》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五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1-4。
    劉鈍,〈《勾股舉隅》提要〉,收入《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431-432。
    劉鈍,〈從徐光啟到李善蘭以《幾何原本》之完璧透視明清文化〉,收入《第二屆科學史研討會彙刊》(1989年),頁177-186。
    劉鈍,〈清初曆算大師梅文鼎〉,《自然辯證法通訊》(1986第1期),頁52-64。
    劉鈍,〈清初民族思想的嬗變及其對清代天文-數學的影響〉,《自然辯證法通訊》第十三卷總73期(1993第3期),頁42-52。
    劉鈍,〈梅文鼎在幾何學領域中的若干貢獻〉,收入梅榮照主編,《明清數學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頁182-218。
    劉鈍,〈《勾股算術細草》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五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67-69。
    劉鈍,〈《衡齋算學》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四卷(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1477-1482。
    劉鈍,〈李銳與笛卡兒符號法則〉,收入洪萬生主編,《談天三友》(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頁263-283。
    劉興祥,〈對李潢出生年代的考證〉,《中國科技史料》第15卷第3期(1994年),頁93-95。
    錢寶琮,〈大衍求一術的過去與未來〉,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六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116-163。
    錢寶琮,〈汪萊《衡齋算學》評述〉,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六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231-258。
    錢寶琮,〈王孝通《緝古算經》第二題第三題術文疏證〉,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九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578-613。
    錢寶琮,〈百雞術源流考〉,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一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24-29。
    錢寶琮,〈求一術源流考〉,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一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30-44。
    錢寶琮,〈增乘開方法的歷史發展〉,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全集》第九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479-506。
    錢寶琮,〈中國數學中之整數勾股形研究〉,收入杜石然主編,《李儼錢寶琮科學史論文集》第九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313-330。
    羅見今,〈清末數學家華蘅芳〉,《中國數學史論文集(一)》(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頁109-120。
    韓琦,〈《數理精縕》提要〉,收入郭書春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彙》數學卷第三分冊(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頁1-10。
    嚴敦傑,〈李尚之年譜〉,收入洪萬生主編,《談天三友》(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頁355-383。
    Chen, Feng Chu (2000), “Reading into the Qing Mathematical Text in an HPM Perspective: The Case with Luo Tengfeng’s (1770-1841) Yi You Lu”, Paper to be presented to the HPM 2000- Histor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 challenge for a new millennium August 9-14, Taipei.
    Sfard, Anna (1991), “On the Dual Nature of Mathematical Conception: Reflections on Processes and Objects as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2: 1-3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