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曉玲
Hsiao-Ling Lin
論文名稱: 不同世代國小教師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內涵狀態之質性探究—以四位國小教師為例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contents and states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Interviewing with fou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指導教授: 董秀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8
中文關鍵詞: 性別世代性別意識國小女性教師國小男性教師性別平等教育
英文關鍵詞: gender, generation, gender consciousness, femal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mal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67下載: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世代國小男女教師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內涵狀態。教師世代的劃分引用歷史世代理論概念,以普為台灣社會帶來巨幅轉變的歷史事件—民國76年的「解嚴」-作為分隔點,將國小教師分為在解嚴前與解嚴後(民國80年代)度過成長期的兩個不同世代。再配合教師年資做一年輕世代及年長世代的區分,其中年輕世代的教師教學年資為5年以內,年長教師的年資則為15年以上。
    本研究採取質性深入訪談之方式,訪問四位國小教師,分別為二位年輕世代男女教師,及二位年長世代男女教師。研究結果摘要敘述如下:1.父權中心及異性戀思維之性別經驗影響不同世代國小教師性別意識發展;2.社會性別平等氛圍改變對女性教師家庭養成經驗較有實質影響;3.不同世代女性教師回應同性追求態度有異;4.不同世代教師接觸性別訊息之媒體管道有異;5.不同世代教師會經歷特定年代之性別事件;6.不同世代教師性別意識內涵狀態呈現較高之性別一致性;7.不同世代女性教師性別意識發展與內涵狀態皆受信仰佛教影響;8.不同世代國小教師與女性主義論述皆保持距離。
    至於本研究之結論為:以「解嚴」作為國小教師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內涵狀態之世代劃分參照點,有其實質意義存在。但因父權體制持續運作,男女教師位處於不同社會結構位置上,因此使此分隔點對於男性教師較不具參考性,而對於女性教師較具意義。世代差異較大顯明於二位女性教師幼時原生家庭性別教養經驗與性別意識內涵中之性別刻板印象層面,也呈顯在女性教師性別刻板角色之實踐程度。至於男女教師性別平等意識生成與個人特質屬性較有關連,世代因素作用不大。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contents and states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elonged to different generations. This study employed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generation to divide teachers into two different generations.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1987 was set to be the dividing point because Taiwan’s society was believed to change enormously after the year. Teachers who grew up in martial law years and have been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over 15 years are considered senior generation. Those who grew up after martial law years and teach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within 5 years are assumed young generation.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qualitative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four teachers: two belonged to the senior generation, and the others young generation. Each generation includes one male and one female teacher.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gender experiences of patriarchy and heterosexuality affected teachers’ gender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2. Female teachers’ family cultivation was influenced virtually by the change of society in gender equity atmosphere.
    3. Generation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female teachers in terms of their responses to affection from the same-sex people.
    4. Different generation teachers received gender messages through different kinds of mass media.
    5. The different courses of generations led to different opportunities for teachers to experience specific gender events.
    6. The contents and states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appear consistency in gender dimension, despite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s.
    7. Buddhism affects different generation female teachers’ gender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contents and states.
    8. Different generation teachers all show resistance to feminist discourses.
    This study then concluded that using the end year of martial law as the dividing point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is somehow meaningful.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t gender structural positions in the patriarchy system, the meaningfulness of employing the dividing point of generation regarding gender consciousness was reduced. Besides, the generation differences did appear in female teachers’ family cultivation and the impressions and practice of gender stereotype.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is related to personal traits and the effect of generation was not very clear.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性別意識…………………………………………………… 11 第二節 世代與教師性別意識……………………………………… 42 第三節 性別意識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方法……………………………………………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選取……………………………………………… 6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2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64 第五節 研究實施流程……………………………………………… 68 第六節 研究倫理之關注…………………………………………… 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年輕世代國小男性教師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內涵狀態… 79 第二節 年長世代國小男性教師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內涵狀態… 95 第三節 年輕世代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內涵狀態… 111 第四節 年長世代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內涵狀態… 129 第五節 不同世代國小教師性別意識發展歷程與內涵狀態異同比較… 1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72 第二節 建議………………………………………………………… 175 參考文獻…………………………………………………………………… 183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93 附錄二 訪談記錄表……………………………………………………… 194 附錄三 研究日誌………………………………………………………… 195 附錄四 訪談同意函……………………………………………………… 196 附錄五 受訪者檢核回饋表……………………………………………… 197 附錄六 研究結果分享函………………………………………………… 198 表目次 表2-1 國小教師性別角色態度相關研究一覽表……………………… 47 表2-2 女性與性別意識相關研究一覽表……………………………… 50 表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69 表3-2 正式訪談時間地點一覽表……………………………………… 71 表3-3 逐字稿檢核回函內容一覽表…………………………………… 72 表3-4 研究結果檢核回函內容一覽表………………………………… 74 圖目次 圖2-1 男性性別意識之構成面向……………………………………… 32

    一、中文部分
    方德隆(2004)。多元文化教育中性別意識的內涵。2004年5月19日,取自http://www.gender.edu.tw/paper_05.htm。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雅各(1999a)。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雅各(1999b)。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雅各(1999c)。台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台北市:開心陽光。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121-158)。 台北:女書。
    王雅各(2003)。男性研究。應用心理研究,17,45-50。
    朱侃如(譯)(1995)。Watkins S. A.著。女性主義。台北:立緒。
    朱嘉琦(1996)。台灣婦女女性意識發展歷程之研究:以三位女性主義者的生命故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蘭慧(2003)。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形成與鬆動。應用心理研究,17,85-118。
    朱建民(2003)。男女想法是否有別。應用心理研究,17,34-38。
    成令方(1999)。男性的女性主義者在台灣。當代,142,81-83。
    何春蕤(1998)。性/別校園。台北:元尊。
    何淑禛(2002)。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已婚國小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1-29)。台北:三民。
    余佳倩(2001)。性別刻板印象的覺察與鬆動之研究-以大一女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宗薇(1997)。教育研究客觀性的現象學分析。台北師院學報,10,1-22。
    李惠如、唐文慧(2004)。性別的多數、權力的少數-以台南市國中女教師的職業選擇與晉遷為例。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9(1),29-52。
    林惠雅(1991)。陪孩子走過成長路。台北:牛頓。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市:巨流。
    林昱貞(200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女性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文源(譯)(2002)。Spargo T.著。傅柯與酷兒理論。台北:貓頭鷹。
    林芳玫、張晉芬(2002)。第七章:性別。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200-238)。台北市:巨流。
    林文淇(2004)。電影藝術與意識型態核心課程計畫。2004年6月1日,取自
    http://www.ncu.edu.tw/~eng/FilmCenter/database/art&ideology/preface.htm
    邱美菁(2002)。七色花的故事:一個女性教師生命角色轉換之處境探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書昀(2002)。性別意識的發展歷程:以婦運參與者為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珍梅(2003)。國小女教師工作與家庭研究:女性主義觀點與沙圖象徵意涵分析。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周婉窈(譯)(1989)。Bloch M.著。史家的技藝。台北:遠流。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周彥君(2002)。一位國小女性教師性別角色態度的構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周婉窈(2003)。「世代」概念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史的研究。當代,188,64-77。
    施悅欣(1998)。師生性別意識與教師教學立場—以性別相關課程為場域。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施寄青(1999)。女生愛男生。台北:台灣商務。
    范姜美月(2003)。性/別養成經驗和性/別意識覺醒的歷程—以三位國小老師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姚美華(1997)。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真萍(1998)。國小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3-134)。高雄市:麗文。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唐荷(2003)。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49)。高雄市:麗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建民(2002)。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女性主義教育學融入國小班級教學之質化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佑任(2003)。父權意識型態下的男性經驗探究:以三位國小教育人員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7,121-156。
    陳信峰(2003)。學生兩性平等觀念之調查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凱筑(2003)。國小女性教師性別意識構成與實踐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畢恆達(1996)。找尋空間的女人。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畢恆達(2003a)。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3。
    畢恆達(2003b)。運動天分,男女有別?。載於蘇芊玲、蕭昭君(主編),校園現場,性別觀察(165-171)。台北:女書。
    畢恆達(2003c)。有力量,才安全。載於蘇芊玲、蕭昭君(主編),校園現場,性別觀察(173-180)。台北:女書。
    畢恆達(2004)。喝花酒與性別政治。2004年6月1日,取自
    http:// www.bp.ntu.edu.tw/WebUsers/hdbih/new_page_20.htm
    許詩屏(2003)。國小教師的性別角色態度、教育態度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三期諮議報告書。2004年7月15日,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02.html
    教育部網站(2004)。國小概況統計預覽。2004年6月1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user3/e
    .htm?open
    傅大為校訂(1999)。男性是否可以成為女性主義思維的主體。當代,142,76-80。
    曾台芸(2001)。國小教師對實施兩性平等教育之意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曾莉婷(2001)。複製/父制的兩性關係:晚間綜藝節目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天韻(2003)。男性的月經文化:建構與行動。應用心理研究,17,157-186。
    黃德祥(1998)。親職教育。台北市:偉華。
    黃囇莉編(1999)。跳脫性別框框。台北市:女書。
    黃煥榮(2000)。組織中玻璃天花板效應之研究-行政院部會機關女性升遷之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市:心理。
    游彩勤(2001)。台灣地區兩性平等教育政策執行概況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游美惠(2001)。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98-100。
    楊美慧(1991)。單身女性之婚姻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楊翠萍(1996)。看婚姻如何影響女人。台北市:方智。
    楊正寬(2001)。主任委員序。載於賴澤涵(主編),戒嚴時期台灣政治事件口述歷史(3-4)。台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楊巧玲(2002)。性別意識、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課程—一位女性主義教育學的凝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86-97。
    楊宜憓、高之梅(譯)(2002)。Burr V. 著。性別與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楊佳羚(2002)。性別教育大補帖(上)教師基礎觀念大挑戰。台北市:女書文化。
    齊宗豫(2001)。男性身份、自我探索與教育實踐-一位國小準校長的成長之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修靜(1998)。國小教師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成就動機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仲冬(1999)。陰陽殊性、男女異行:性別差異的生物論述。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29-55)。台北:心理出版社。
    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譯)(1987)。Farrell W. 著。男性解放。台北市:婦女新知出版社。
    鄭潓妏(2001)。女性教學者女性意識轉化及其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麗芬(2002)。兩性關係。台北市:永大。
    鄭陳宏(2003)。教師性別意識及其性別平等教育之現象研究:以五位國小教師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篤堅(2000)。由文化變遷的觀點談男性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16-19。
    蔡素紋(2001)。未婚單身女性教師生涯之錨的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裡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蔡端(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賴友梅(1999)。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教育篇,2004年7月20日,取自
    http://www.scu.edu.tw/hr/document_imgs/documents/d6.htm
    賴澤涵(2001)。總論。載於賴澤涵(主編),戒嚴時期台灣政治事件口述歷史(11-22)。台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戴素珍(2001)。女性教師生涯的詮釋學研究-以一位在職進修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謝小芩(1995)。教育篇-從父權的複製至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182-218)。台北市:時報。
    謝臥龍(1998)。建構兩性平等教育環境與情境之策略。教育實習輔導,4(3),66-77。
    謝小芩(1999)。男性如何可能成為女性主義思考主體。當代,142,88-89。
    蕭佳華(2001)。中部地區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性別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市:女書。
    蘇芊玲(1999)。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市:女書文化。
    蘇芊玲,蕭昭君編(2003)。校園現場性別觀察。台北市:女書。
    顧燕翎(2000)。導言。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7-19)。台北:女書。
    顧燕翎(2004),婦女參政–體制外的運動,2004年7月14日,取自
    http://taiwan.yam.org.tw/womenweb/outmov_1.htm。
    二、英文部分
    Abernathy, R. W., Abramowitz, S. I., Roback, H. B., Weitz, L. J., Abramowitz, C. V.,
    & Tittler, B. (1977). The Impact of an Intensive Consciousness-Raising Curriculum on Adolescent Women.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1), 138-148.
    Acker S. (1994). Gendered Education: Sociological Reflection on Women, teaching and Feminis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Amussen, S. (1996). The History of Feminism. Journal of Women’s History, 8(1),
    155-160.
    Bargad & Hyde (1991). Women’s studies: a study of feminist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women.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5, 181-201.
    Bierema, L. L. (2003). The role of gender conciousness in challenging patriarc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2(1), 3-10.
    Burn, S. M. & Aboud, R.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Social Identity
    and Support for Feminism. Sex Roles, 42(11/12), 1081-1089.
    Crocco, M. S. (2001). The missing discourse about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the social studies. Theory into Practice, 40(1), 65-71.
    Eder, D., Evans, C. C., & Parker, S. (1995). School Talk: Gender and adolescent culture.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Epstein, B. (2002). Feminist Consciousness After the Women’s Movement. MonthlyReview: An Independent Socialist Magazine, 54(4), 31-37.
    Fontana, A., & Frey, J. H. (2000). The Interview: From Structured Questions to Negotiated Text.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ed ed., pp. 645-260). London: Sage.
    Garceau, D. C. (1995). The Import Things of Life: Women, Work and Family in Sweetwater county, Wyoming, 1880-1929(Frontie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Brown University, RI.
    Gerson , J. M., & Peiss, K. (1985). Boumdaries,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 Reconceptualizing 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 32(4), 317-331.
    Gurin, P. & Townsend, A. (1986). Properties of gender identity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gender consciousnes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5, 139-148.
    Hraba, J., & Yarbrough, P. (1983).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class action for women: a comparison of black and white female adolescents. Youth and Society, 15(2), 115-131.
    King, K. R. (2003). Do You See What I See? Effects of Group Consciousness on African American Women’s Attributions to Prejudice.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7(1), 17-30.
    Klein, E. (1984). Gender politics: From consciousness to mass politic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cRobbie, A., & Nava, M. (Eds.). (1984). Gender and Generation. Lodon: The Pitman Press.
    O’Donnell, M. (1985). Age and Generation. Lo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Ltd.
    Orleck, A. (1989). Common Sense and a Little Fire: Working Class women’s Activism in the 20th Century United States (Twentieth Centur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NY.
    Pilkington, H. (Ed.). (1996). Gender, Generation and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Sadker, M. & Sadker D. (1994). Failing at fairness: How America’s schools cheat girl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Schreiber, R. (2002). Injecting a Woman’s Voice: Conservative Women’s Organizations,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the Expression of Women’s Policy Preferences. Sex Roles, 47(7/8), 331-34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