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昱文
Chen, Yu-Wen
論文名稱: 臺灣運動社會學的發展與意涵─知識社會學觀點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 of Sport in Taiwan: A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f Knowledge
指導教授: 湯添進
Tan, Tien-Chin
李炳昭
Lee, Ping-Chao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6
中文關鍵詞: 運動社會學知識社會學場域學術社群體育學門
英文關鍵詞: sociology of sport, sociology of knowledge, field, academic community, discipline of physical educ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PE.051.2018.F0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4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臺灣運動社會學的學術地位備受挑戰,除了缺乏與社會學垂直的向上連結,在體育學門的發表量,也落後於運動生理學、心理學、力學等自然學科,甚至也遠少於同屬人文社會科學的運動管理學。過去不乏探討體育學或運動社會學發展的研究,但主要聚焦於學術產出或是知識生產的成果,包含研究的數量、議題的分佈……等,大多從研究的「成果」來探討。然而,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來看,這些知識的產出或成果,其實都跟學者及其所處的環境有密切關係。可惜的是,很少人觸及這個學術社群內的學者的想法,即是這些大部分為大學教師的成員,他們對自己研究的想法、看法及做法。同樣重要的是,身為大學教師肩負的知識傳遞工作,對指導學生的想法與做法,也是本研究關注的焦點。此外,身為知識分子的學者,在擔任這些知識生產與傳遞的角色時,他們是否保有某種理念或價值,他們是否試圖改善環境,也是知識社會學關注的焦點。為探究上述的問題,本研究根據知識社會學觀點,採用內容分析法及半結構式訪談,訪談21位臺灣運動社會學相關學者。結果發現:一、臺灣運動社會學的學術社群,由本土培養博士、留學博士以及其他學科的博士所組成。其中的成員分佈也對後續的發展造成影響。二、經濟、科技與就業導向的臺灣高等教育政策,建構出不利於運動社會學學者的學術環境,這些大學教師的知識產出受到任職系所、升等評鑑……等形成場域中的諸多箝制;三、學者的知識傳遞,同樣在這樣的學術環境下,學術發表的平臺被限縮至SSCI或TSSCI等期刊,而非用以傳遞學科基礎知識的教科書。本研究結論是,臺灣運動社會學在2002年到2012年之間,曾歷經「多重發展」的時期,但是受制於現在的學術環境,目前不論是新的研究人才、大學教師的成長都面臨趨緩的困境,身處其中的學者,必須試著發揮Karl Mannheim所謂的「烏托邦」精神,嘗試改善這個環境。

    The sociology of sport has suffered a diminishing role in Taiwan’s academia. Lacking vertical integration with sociology, its parent discipline, the field has also been outmatched in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by related natural sciences, such as sport and exercise physiology, psychology and biomechanics, and even out researched by sports management by a large margin. There has been no shortage of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tudies and the sociology of sport. However, the focus has mainly been on academic output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with reports documenting the number of studi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topics – most of which only scratched the surface of the issue at hand. From a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erspective,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is, in fac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takes place. Sadly, few researchers have probed into the mind of the scholars who constitute the knowledge community of the sociology of sport. Most of these scholars are college teachers whose thoughts, viewpoints and practices towards their own research are understudied. What is equally important and was also examined in this study is the thoughts and practices that these scholars, wh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impose on the students they supervise. Another question to be explored and hopefully answered is whether these scholars have the conviction to change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for the better when producing and imparting knowledge. To dig into the above questions, this study adopted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erspective and employed content analysis wi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 total of 21 sports sociologists from Taiwan were interviewed.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knowledge community of the sociology of sport in Taiwan consists of doctorate holders from three sources: home-grown, foreign-educated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e makeup of the community has influenced the field’s development. 2.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 economically-oriented, technologically-biased and employment-driven – have resulted in an academic environment unconducive to sports sociologists.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has been hindered by multiple factors, including academic bureaucracy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for promotion. 3.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is limited under such an environment, as academic publishing is mainly confined to platforms such as SSCI and TSSCI, instead of being included in textbooks that could have reached a wider readership among students.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between 2002 and 2012, the sociology of sport in Taiwan underwent a period of diversification. However, impeded by the current academic environment, both the number of new researchers and college teachers have seen sluggish growth. Scholars who find themselves in this predicament should address the problem and live up to the utopian spirit of famed sociologist, Karl Mannheim – that is, to strive for a better academic environment and become what Mannheim called “true intellectual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立足不穩、左支右絀 1 第二節 問題背景—邊陲及隸屬學科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8 一、研究目的 8 二、研究問題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一、研究範圍 10 二、研究限制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關注知識成果的臺灣體育學門相關學術或學科發展研究 12 一、以領域分類為主的臺灣體育學門發展與研究趨勢文章 12 二、以運動管理學為主的臺灣體育學門下各學科領域發展研究 14 第二節 運動社會學領域學術發展相關研究 17 第三節 他山之石—臺灣社會學的學術發展相關文獻 22 第四節 知識社會學的觀點 25 一、探討知識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知識社會學 26 二、哲學、文化、心性—Max Scheler (1874-1928) 的知識社會學 27 三、歷史、意識形態與烏托邦—Karl Mannheim (1893-1947) 的知識社會學 30 四、實在的社會建構—Peter Berger (1929-2017) 的知識社會學 34 五、知識、場域與結構 38 六、知識、權力與行動者 40 七、本研究理論分析架構 43 第參章 方法論 45 第一節 詮釋社會學與批判社會學 4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8 一、內容分析法 (content analysis) 48 二、半結構式訪談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49 三、研究流程 55 四、研究對象 56 五、軟體之運用 59 第肆章 臺灣運動社會學學術社群的系譜考察 60 第一節 以本土學者與留英學者為主的社群組成 60 第二節 臺灣運動社會學學術社群組成的意涵 65 第伍章 臺灣運動社會學相關學者的知識生產 73 第一節 影響學者知識生產的外在結構與場域 73 一、博士論文的場域限制 73 二、大學教師的場域限制 87 第二節 學者對知識生產的內在理念與價值 101 一、博士論文時期 102 二、成為學者後的研究 106 第陸章 臺灣運動社會學學者的知識傳遞及學術社群演變 110 第一節 影響學者知識傳遞的外在結構與場域 110 一、外在結構與場域的影響 110 二、學生的特質與背景 114 第二節 學者對知識傳遞的內在理念與價值 116 一、指導學生的想法與作法 116 二、知識發表平臺的選擇 117 三、臺灣運動社會學會在知識傳遞上的功能與理念 118 第三節 不同背景組成的學術社群及學術地位的演變 123 第四節 經濟與就業導向建構出不利發展的學術環境 125 第柒章 結論與反思 12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9 一、從劃定學科、多重發展到現在的面臨挑戰 129 二、隨學者職位而變化的知識生產與傳遞行動 130 三、邊陲學科的學者對烏托邦、知識權力的行動與應對 130 四、本研究貢獻 131 第二節 研究反思 132 一、訪與談之間的學術階序 132 二、社會學理論的再出發 133 三、知識社會學的適用性 133 四、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再認識 134 五、訪談工作的收穫 134 六、研究者的反身性 135 七、未竟之業 136 引用文獻 137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15)。大專「大專體育學刊」稿約。取自http://www.airitilibrary.com/jnltitledo/15633470-n.pdf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5)。《體育學報》投稿須知。取自http://journal.rocnspe.org.tw/contents/contents/contents.asp?id=8&menuID=2
    毛瓊芳 (2012)。一個瑜珈團體社會化歷程之考察:以宜蘭Hatha Yoga教室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王兆慶 (2004)。醜怪的理想身體:台灣健美運動的社會學研究(1958-2003)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王宗吉 (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新北市:銀禾。
    王振輝 (2013)。知識與權力—當代教育中的貧窮世襲。臺北市:五南。
    王麗雲、楊志堅、相子元、柯皓仁 (2017)。教育學門 「熱門及前瞻學術研究議題調查」研究結果與建議。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8(2),39-62。
    卯靜儒 (2014)。把知識帶回來:從社會建構主義到社會實在主義的教育社會學。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2(1),211-221。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 (譯)(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臺北市:群學。(Johnson, A. G., 1997)
    羊正鈺 (2016)。不出版就滾蛋?最高行政法院否決教授「限年未升等不續聘」條款。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7172
    艾彥 (譯) (2014)。知識社會學問題。北京市:北京聯合。(Max Scheler, 1960)。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體壇精英口述歷史叢書—體育新思維的催生者 邱金松。臺北市:作者。
    衣俊卿 (2015)。20世紀新馬克思主義。北京市:中央編譯局。
    吳長憲 (2006)。意識型態與烏托邦。取自http://blog.roodo.com/myreading/archives/3818433.html
    呂宛蓁 (2005)。體育運動期刊中運動管理學文章之內容分析。中華體育季刊,19(1),101-109。
    呂宛蓁、蕭玉琴 (2004)。臺灣地區體育運動期刊中運動管理學文章內容分析。大專體育學術專刊,4,430-430。
    呂惟帆 (2015)。體育運動社會學發展之探討。運動健康休閒學報,6,150-157。
    呂惟帆、陳欣宏、紀明德 (2014)。體育運動社會學發展之探討。運動健康休閒學報,5,192-199。
    李佩璇 (2009)。自行車的休閒化:休閒實作型式的象徵鬥爭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沈姍姍、王瑞賢、方德隆、蘇峰山 (2016)。伯恩斯坦的教育社會學理論:符碼與教育機制之介紹。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6(2),153-182。
    邢淵博 (2013)。台灣賽鴿的社會學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卓俊伶 (2011)。體育與運動科學研究現況的批判與省思。體育學報,44(3),315-332。
    周新富 (201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周靈山 (2001)。我國近五年體育類期刊發表之趨勢探討--以大專體育雙月刊 (26-55期) 為例。大專體育學術專刊,257-269。
    林文蘭 (2009a)。初探台灣的運動社會學。臺灣社會學通訊,66,56-59。
    林文蘭 (2009b)。不「運動」的社會學?評三本運動社會學教科書。臺灣社會學刊,42,227-239。
    林文蘭 (2010)。棒球作為「原/圓夢階梯」:教育體制、文化創生與社會階序繁衍 (為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正常 (2008)。主編的話—大專體育學刊10年回顧與聯想。大專體育學刊,10(2),V-VI。
    林安廸 (2017)。九年國民教育、意識形態與學校體育:一個知識社會學的視角 (1968-2014)(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林秀雲 (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雙葉。(Babbie, E., 2012)
    林育珊 (譯)(2010)。Top研究的必修課:學術基礎研究理論。臺北市:寂天。(Jonathan Grix, 2008)
    邱天助 (2007)。國家意志下,人文社會學術生產的再反思:Bourdieu場域分析的啟示。圖書資訊學研究,2(1),1-19。
    邱金松 (1976)。體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正中。
    邱韋誠 (2007)。運動與慣習社會學初探-布迪厄 (Bourdieu) 在運動研究領域的應用與價值。體育學報,40(1),119-130。
    施致平、張琪、倪瑛蓮 (2012)。運動管理學:臺灣之研究現況與趨勢分析。體育學報,45(3),167-178。
    洪鐮德 (1998)。知識社會學近期展演的動態。哲學與文化,25(10),890-902。
    洪鐮德 (1999)。21世紀社會學。臺北市:楊智文化。
    洪鐮德 (2003)。卜洛赫及其希望的哲學。國家發展研究,3(1),1-35。
    韋岱思 (2015)。專業人士在勞動市場中規律與混亂的事業軌跡:近代歐洲職業足球員社會地位流動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孫中興 (2004)。知識社會學授課大綱。取自http://sociology.ntu.edu.tw/ntusocial/test/syllabus/922/syllabus8.pdf
    孫中興 (2007)。知識社會學授課大綱。取自http://homepage.ntu.edu.tw/~catsun/2007/sok2007st.pdf
    孫智綺 (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市:麥田。(Bonnewitz, P., 1997)
    徐振德、林聯喜、戴玉林、蔡清華 (2014)。本土體育運動學術的發展趨勢分析:以1979-2013《體育學報》為例。體育學報,47(3),325-337。
    徐賁 (2002)。布迪厄論知識場域和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0,75-81。
    徐瑋瑩 (2014)。舞,在日落之際:日治到戰後初期台灣舞蹈藝術拓荒者的境遇與突破 (未出版博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翁福元 (2013)。同儕審查:學術社群共犯結構,抑或清流砥礪。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9),17-19。
    張力可 (2000)。台灣棒球與認同:一個運動社會學的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張君玫、劉鈐佑 (譯)(1995)。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市:巨流。(C. Wright Mills, 1959)
    張育愷、洪聰敏 (2014)。臺灣運動與體育領域學術期刊論文發表之現況分析。體育學報,47(1),1-9。
    張威克 (2000)。從傅柯的權力觀談運動中的權力現象。體育學報,29,23-34。
    張蕙芳 (2000)。逃離與追尋-登山的社會學研究 (以兩個登山團體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7)。重點業務規劃ㄧ。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200/cp.aspx?n=B6999C1011992A87&s=ABBF62618F53F8DE
    章英華 (2000)。學術出版、評審與學術發展:一個社會學家的參與觀察。臺灣社會學會,23,1-23。
    許明彰 (2005)。運動社會學。臺中市:華格那。
    許義雄 (1998)。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體育學門趨勢與課題重點研究規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許嘉哲 (2016)。知識進入身體:孔子文禮教育及其重建周文的社會建構意義探析。高醫通識教育學報,11,53-78。
    陳必成 (1997)。從違規高爾夫球場就地合法化觀察國民黨政府國家力量的轉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伯璋 (2000)。教育大辭書—知識社會學。國立教育研究院:新北市。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728/
    陳杏枝 (1999)。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之回顧。臺灣社會學刊,22,173-210。
    陳明莉 (2004)。臺灣學術場域的知識生產、傳播與消費: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出版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5,1-46。
    陳亮言 (2017)。眾「身」起舞:臺灣舞蹈藝術工作者的生成與結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陳俊玄 (2003)。從知識社會學審視臺灣運動社會學知識的建構—以曼海姆的觀點檢視。中華體育季刊,17(2),124-131。
    陳國光 (2002)。我國體育運動管理學碩士論文研究主題探討。大專體育學術專刊,19-30。
    陳閔祺、蘇維杉 (2011)。運動管理學研究議題與發展趨勢分析。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1),111-126。
    陳瑞麟 (2002)。批判性地檢視傅柯的「知識/權力」理論。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臺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陳慧佳 (2010)。運動社會學研究議題與趨勢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克先 (譯)(2013)。柏格歐吉桑的社會學奇幻旅程。新北市:群學。(Peter L. Berger, 2011)
    黃東治 (2007)。臺灣運動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53。取自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5455&ctNode=242&mp=11
    黃東治、王建臺、朱文惠、邱建章、陳耀宏、劉昌德、陳俊玄、楊靜怡、陳子軒、章義東、徐珊惠、陳天賜、張家銘、陳渝苓、林鎮坤、洪煌佳、張孝銘、黃仲凌 (2012)。新編運動社會學。臺中市:華格那。
    黃厚銘 (2002)。皮耶.布赫迪厄與反身社會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2。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2/22-02.htm
    黃厚銘 (2005)。SSCI、TSSCI 與台灣社會科學學術評鑑制度。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1(1),34-44。
    黃厚銘 (2011)。台灣社會科學學術評鑑制度的理想與現實:以社會學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2,267-279。
    黃基祐 (2003)。E世代的誕生:對E世代論述的知識社會學考察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黃瑞祺 (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黃瑞祺 (2000)。曼海姆:從意識形態到知識社會學詮釋學。臺北市:巨流。
    黃瑞祺 (2005)。社會理論與社會世界。北京市:北京大學。
    黃瑞祺 (2011)。當代社會學。臺北市:東華。
    黃德源 (2008)。跨越藩籬?還是劃地自限?「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後設敘事分析。公共行政學報,27,43-82。
    葉秀珍、陳寬政 (1998)。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術研究的現況與發展。臺灣社會學刊,21,21-57。
    葉啟政 (1982)。序。載於黃樹仁、劉雅靈 (譯),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 (頁1-3)。臺北市:巨流。
    葉啟政 (2003)。台灣社會學的知識—權力遊戲。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刊,35,1-34。
    葉啟政 (2004)。缺乏社會現實感的指標性評鑑迷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207-221。
    虞邦祥、林月雲、張小鳳 (2009)。傳承或變革:台灣企業接班歷程之質性研究。組織與管理,2(2),109-153。
    鄒理民、蕭新煌 (譯) (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臺北市:巨流。(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廖仁義 (譯)(1995)。批判的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唐山。(Giddens, A., 1986)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系史編撰小組 (2009)。榮耀金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六十三年史 (本冊)。臺北市:師大體育學系。
    趙鋏 (1977)。體育社會學。臺北市:幼獅。
    劉一民 (2015)。臺灣運動現象學研究底蘊探源。運動文化研究,27,7-45。
    劉世閔、吳璟 (2002)。NVivo:新世紀的質性研究電腦輔助軟體。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135-151。
    潘郡瑤 (2017)。「為什麼我要留長髮?」:台灣HBL甲組女籃球員的身體經驗與性別認同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文軒 (2006)。中國該往何處去?知識社群的思考。政治科學論叢,29,123-158。
    蔡侑霖 (2003)。競賽作為一種生產:臺灣職業棒球產業勞動體制的初探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其蓁 (2004)。幼稚園遊戲課程之研究—一個課程知識社會學的探究途徑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昇德 (2012)。學科與權力:臺灣俗民學學科發展的知識社會學解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蔡牧霖 (2015)。從身體實踐到日常實踐:極限運動「跑酷」如何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蔡振家 (2017)。從李國譚到李明璁,大學老師升等制度裡的關係主義。取自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5642
    蔡錦昌 (2001)。書評—柏格與盧克曼《實相之社會建構》的中譯本。東吳社會學報,11,213-216。
    鄭宜倫 (2010)。臺灣地區大學校院運動管理相關系所課程內容分析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名淳、胡崇偉、鄭佳惠、林明佳 (2012)。傅柯觀點:運動中的學長制與權力。運動研究,21(2),59-72。
    謝奇洋 (2009)。從文化社會學到知識社會學—Karl Mannheim的知識社會學考察 (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謝詩 (2011)。競技運動員的生產、訓練生活和團體文化-甲組射箭運動隊的民族誌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瞿海源 (1998)。社會學課程內容與臺灣社會研究。臺灣社會學刊,21,1-20。
    羅勻佑 (2017)。從兄弟象到中信兄弟:台灣職業棒球球迷認同的記憶研究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關永中(2004a)。謝勒知識社會學的背景—文化社會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0,265- 296。
    關永中(2004b)。謝勒在「知識」與「認知」二辭上所隱括的意涵。哲學與文化,31(7),79-100。
    蘇國賢 (2004)。社會學知識的社會生產:台灣社會學者的隱形學群。台灣社會學,8,133-192。
    體育學報(2017)。編審委員會組織成員。取自http://journal.rocnspe.org.tw/contents/contents/contents.asp?id=7
    Adler-Nissen, R., & Kropp, K. (2015). A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pproac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Four analytical principles. Journal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37(2), 155-173.
    Babbie, E. (2013).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3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Bairner, A. (2012). For a sociology of sport.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29(1), 102-117.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Y.: Penguin.
    Coser, L. A. (1968).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 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7) (pp. 428-434).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 & The Free Press.
    Dart, J. (2014). Sports review: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the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and the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across 25 year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9(6), 645-668.
    Donnelly, P. (2003). Sport and social theory. In B. Houlihan (Eds.), Sport and society: A student introduction (pp. 11-27). London: Sage.
    Donnelly, P. (2007). Sport and social theory. In B. Houlihan (Ed.), Sport and society: A student introduction (2nd ed.) (pp. 11-28). London: Sage.
    Donnelly, P. (2015). Assessing the sociology of sport: On public sociology of sport and research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50(4-5), 419-420.
    Flick, U. (2014).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Heinemann, K., & Preuss, W. (1990). 25 years of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A content analysi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25(3), 2-16.
    Houlihan, B. (2007). Sport and society: A student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Hwang, D. J. (2015). Assessing the sociology of sport: On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in Taiwanese baseball.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50(4-5), 483–489.
    Johnson, A. G. (1997). 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Sociology as life, practice, and promise.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Malcolm, D. (2014).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sport: A professional project.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9(1), 3-21.
    Mannheim, K. (1971). The problem of the intelligentsia: An enquiry into its past and present role. In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cCarthy, E. D. (1996). Knowledge as culture: The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Merquior, J. G. (1987). Foucault.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Nixon, H. L. (2010). Sport sociology, NASSS,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for developing the field.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27, 76-88.
    Sage, G. H. (1997). Physical education, sociology, and sociology of sport: Points of intersection.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4, 317–339.
    Schubring, A., Bub, E., & Thiel, A. (2015). “How much is too much?”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lite youth athlete exercise tolerances from the coache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39(4), 308–331.
    Shapin, S. (1995). Here and everywher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1, 289-321.
    Strauss, A. L.,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Young, M. F. D. (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Macmillan.
    Young, M. F. D. (2009). What are schools for? In H. Daniels, H. Lauder, & J. Porter (Eds.), Knowledge, values and educational policy: A critical perspective (pp. 10-18). London: Routled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