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明秀
論文名稱: 大班幼兒對健康主題圖畫書閱讀反應之研究
Preschool children's reading responses on picture books of heath
指導教授: 張鑑如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4
中文關鍵詞: 幼兒性別差異健康圖畫書閱讀反應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65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0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班幼兒對健康主題圖畫書的「主題」、「情節」和「角色」之閱讀反應及其性別差異為何,以質性研究方法,訪談二十三位大班幼兒,再依研究目的分析資料並歸納。
    一、不分性別的大班幼兒對健康主題圖畫書反應的趨勢
    (一)「主題」之反應
    會以主角的外貌狀態決定圖畫書的主題,也會以健康意識反應主題欲傳達的概念,並以個人生活經驗、偏好和認知反應主題的想法。
    (二)「情節」之反應
    對情節的理解,以故事結構元素的「內在計劃」平均得分最高;回應故事開端為作者欲傳達的健康意識;回應故事發展為看重配角的有效策略;回應故事結局為理解情節中的因果關係和正向評價,以及最喜愛問題解決的情節畫面。
    (三)「角色」之反應
    頗能理解圖畫書中的多元角色,喜歡變身成功的主角,也注意到功不可沒的配角,會從內外在表現反應對主角的偏好惡,然而對於不喜愛的角色無明顯偏惡。
    二、不同性別的大班幼兒對健康主題圖畫書反應的差異
    (一)「主題」之反應
    不同性別大班幼兒可以理解和回應故事蘊含的健康意識,此外,女性大班幼兒對於是否想當皇后表達出個人情感,以及表示想當國王和皇后較有獨特的個人想法,而略有差別。
    (二)「情節」之反應
    整體而言,在故事重述中故事結構元素的表現,即對於情節的理解,類似過往對幼兒故事理解和回憶能力的研究結果,不同性別幼兒少有差別。
    對於故事開端的想法,女性大班幼兒較為投入而察覺較多的情節細節,男性則不明顯,女性比男性讀者更加投入,易與角色共同經歷生命的結果。
    對於故事發展的想法,反而男性大班幼兒回應故事記憶內容較為鉅細靡遺,對於配角的策略內容及其效果表達較為具體清楚,呈現較為完整的故事架構,敘事表現稍略出色。
    對於故事結局的想法,男性大班幼兒對於改善生活品質使用較多具體的描述,同時也較留意形成結局的緣由,連結情節中的因果關係;而女性大班幼兒則擅長表達正向的情緒詞彙,於情緒發展方面有稍佳的表現。
    最後,在最喜愛圖畫的想法上,本研究男性大班幼兒較會關注具有因果關係的畫面,而女性大班幼兒較受繽紛色彩的吸引,如同兩性發展的差異。
    (三)「角色」之反應
    女性大班幼兒善於形容和描述主角們的外在特徵,且因欣賞姣好的外表,而較認同圖畫書裡的同性別角色,可能是幼兒即將邁入性別恆定階段,引發認同同性楷模;然而,男性大班幼兒較重視角色的行為表現,由其是主角們在改善健康問題前遭遇的困難,較著重情節的曲折轉變,關注其中的邏輯、原因、可信度,和尋找情節和行動中的意義,不同性別大班幼兒有相異的表達內涵。
    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對教學現場、圖畫書創作和未來研究等方面之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幼兒、性別差異、健康、圖畫書、閱讀反應

    摘要 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圖畫書相關概念 7 第二節 閱讀反應理論基礎 15 第三節 幼兒閱讀反應之相關研究 21 第四節 張蓬潔及其健康主題圖畫書介紹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41 第三節 資料蒐集 4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5 第五節 資料整理及分析 4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大班幼兒重述健康圖畫書之結果與討論 63 第二節 大班幼兒對健康圖畫書的「主題」閱讀反應 70 第三節 大班幼兒對健康圖畫書的「情節」閱讀反應 87 第四節 大班幼兒對健康圖畫書的「角色」閱讀反應 140 第五節 大班幼兒對健康圖畫書閱讀反應之總結 163 第五章 結論、研究限制與建議 16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70 參考文獻 175 壹、中文部份 175 貳、英文部份 178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180 附錄二 張蓬潔健康主題圖畫書之文本分析 181 附錄三 圖畫書閱讀反應訪談大綱 187 附錄四 圖畫書閱讀反應訪談預試 188

    壹、中文部份
    江春蘭(2012)。幼兒園師生對Shel Silverstein圖畫書作品之閱讀反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百度百科 (2015)。張蓬潔。2016年2月14日,取自:http://baike.baidu.com/view/834303.htm
    吳英長(1989)。作品導讀過程的分析。載於鄭明進(主編),兒童閱讀指導學術研討會手冊(頁12-16)。臺北市: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春田(2001)。低年級學童在故事教學中的讀者回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林生傳(1993)。社會教育學。高雄市:復文。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林芝(2001)。打開親子共讀的一扇窗。臺北市 : 幼獅 。
    林敏宜(2004a)。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林意雪(1998)。好書大家讀第三十四梯次入選書。2016年2月14日,取自:臺北市立圖書館http://intra.tpml.edu.tw/opec/book1-34-13.htm
    邱琬媜(2008)。親子共讀無字圖畫書歷程之互動與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南市。
    林明玉(2009)。少年小說中的人物刻劃:以紐柏瑞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臺北市:秀威資訊。
    信誼基金會(2004)。人物專訪。2015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hsin-yi.org.tw/reading/read_personal_qa5.asp?ID=5。
    洪文瓊(2004)。臺灣圖畫書發展史。臺北市:傳文文化。
    高秀君(2002)。大班幼兒對繪本中友誼概念的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張蓬潔(1999)。胖國王。臺北市:信誼。
    張蓬潔(2000)。瘦王后。臺北市:信誼。
    張蓬潔(2001)。眼鏡公主。臺北市:信誼。
    張純子、鄭博真(2004)。認識圖畫書。載於鄭博真編,多元智能教學與圖畫教學。臺北市:群英。
    張燕文(2007)。繪本應用於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許漢章(1988)。認識兒童文學。高雄市:高雄市兒童文學寫作學會。
    許宏年(2010)。大班幼兒對於環保類圖畫書之閱讀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郭靜雯(2008)。幼兒對以「狼」為主角的圖畫書之閱讀反應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屏東縣。
    陳築萱(2007)。圖畫書欣賞對幼兒美感發展的意義。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9,1-18。
    陳欣希、張鑑如、陳秀芬(2011)。學齡前幼兒的故事結構發展:故事文法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2(3),359-379。
    陳彥蓁(2012)。大班幼兒對李歐李奧尼寓言式繪本閱讀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陸莉、劉鴻香(1994)。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臺北市:心理。
    游淑燕(2008)。如何促進幼兒對圖畫主題的理解。教師之友,49,67-76。
    程法泌、路君約(196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2。
    黃秀雯(2004)。繪本創作之創意思考教學研究–從觀察、想像到創意重組。藝術教育研究,8,29-71。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趙金婷(2004)。幼兒對不同類型繪本故事之口語反應探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155-174。
    楊金寶、尹亭雲(2015)。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健康安全實用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劉鳳芯(2000)。台灣之圖畫書批評語言與討論語彙。載於趙天儀(主編),第四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3-324)。臺北市:富春文化。
    劉鳳芯、吳宜潔(譯)(2000)。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原作者:Perry Nodelman&Mavis Reimer)。臺北市:天衛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墨高君(譯)(1996)。幼兒文學(原作者:Walter Sawyer&Dlana E. Comer)。臺北市:揚智。(原著出版年:199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源煌(1986)。當代文學論集。臺北市:書林。
    蔡尚志(1992a)。兒童故事原理。臺北市:五南。
    蔡尚志(1992b)。兒童故事寫作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尚志(1996)。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
    蔡美珠(2010)。國小低年級師生對約翰‧伯寧罕圖畫書之閱讀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鄭瑞菁(1999)。幼兒文學。臺北市:心理
    鄭麗文(1999)。幼兒文學。臺北市:啟英。
    鄭博真、張純子、嚴慧媛、黃懷慧、傅莞清和蘇姿菁(2004):多元智能與圖畫書教學。臺北市:群英。
    鄭雪玫 (2002)。好書大家讀第四十一梯次入選書。2016年2月14日,取自:臺北市立圖書館http://intra.tpml.edu.tw/gb/2001041A/2297907.htm
    鍾嘉文(譯)(1991)。當代文學理論(原作者:Terry Eagleton)。臺北市:南方。(原著出版年:1983)

    貳、英文部份
    Beach, D. (1986). Gender interests in reading and learning. In Elizabeth F. & Patrocinio S. (Eds.), Gender and reading (pp. 234–266). Baltimore, MD: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herland, M. (1992). Gendered readings: Cultural constraints upon response
    to literature. The New Advocate, 5, 187-198.
    Fleiss, J. L. (1981).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rates and proportions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Guzzetti, B. J., Young J. P., Gritsavage M. M., Fyfe, L. M., & Hardenbrook, M (2013). Reading, writing, and talking gender in literacy learning. New York : Routledge.
    Jalongo, M. R. (1988). Young children and picture books: Literature from infancy to six.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MacWhinney, B. (2000). The CHILDES projec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rds. London,England: Sage.
    Padgett, K. D.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rewards. London, England: Sage.
    Rosenblatt, L. M. (1982). The literacy transaction: Evocation and response. Theory into Practice, 21, 268-277.
    Rosenblatt, L. M. (1983).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 (4th ed.).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Stein, N. L., & Glenn, C. G. (1979). An analysis of story comprehen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R. O. Freedle (Ed.), New directions in discourse processing (pp. 53-120). Norwood, NJ: Ablex.
    Terman, L.M, & Tyler, L.E (1954). Psychological sex differences. In L. Carmichael (Ed.),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 (pp. 1064–1114). New York: Wile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