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明秀 |
---|---|
論文名稱: |
大班幼兒對健康主題圖畫書閱讀反應之研究 Preschool children's reading responses on picture books of heath |
指導教授: | 張鑑如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4 |
中文關鍵詞: | 幼兒 、性別差異 、健康 、圖畫書 、閱讀反應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65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0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班幼兒對健康主題圖畫書的「主題」、「情節」和「角色」之閱讀反應及其性別差異為何,以質性研究方法,訪談二十三位大班幼兒,再依研究目的分析資料並歸納。
一、不分性別的大班幼兒對健康主題圖畫書反應的趨勢
(一)「主題」之反應
會以主角的外貌狀態決定圖畫書的主題,也會以健康意識反應主題欲傳達的概念,並以個人生活經驗、偏好和認知反應主題的想法。
(二)「情節」之反應
對情節的理解,以故事結構元素的「內在計劃」平均得分最高;回應故事開端為作者欲傳達的健康意識;回應故事發展為看重配角的有效策略;回應故事結局為理解情節中的因果關係和正向評價,以及最喜愛問題解決的情節畫面。
(三)「角色」之反應
頗能理解圖畫書中的多元角色,喜歡變身成功的主角,也注意到功不可沒的配角,會從內外在表現反應對主角的偏好惡,然而對於不喜愛的角色無明顯偏惡。
二、不同性別的大班幼兒對健康主題圖畫書反應的差異
(一)「主題」之反應
不同性別大班幼兒可以理解和回應故事蘊含的健康意識,此外,女性大班幼兒對於是否想當皇后表達出個人情感,以及表示想當國王和皇后較有獨特的個人想法,而略有差別。
(二)「情節」之反應
整體而言,在故事重述中故事結構元素的表現,即對於情節的理解,類似過往對幼兒故事理解和回憶能力的研究結果,不同性別幼兒少有差別。
對於故事開端的想法,女性大班幼兒較為投入而察覺較多的情節細節,男性則不明顯,女性比男性讀者更加投入,易與角色共同經歷生命的結果。
對於故事發展的想法,反而男性大班幼兒回應故事記憶內容較為鉅細靡遺,對於配角的策略內容及其效果表達較為具體清楚,呈現較為完整的故事架構,敘事表現稍略出色。
對於故事結局的想法,男性大班幼兒對於改善生活品質使用較多具體的描述,同時也較留意形成結局的緣由,連結情節中的因果關係;而女性大班幼兒則擅長表達正向的情緒詞彙,於情緒發展方面有稍佳的表現。
最後,在最喜愛圖畫的想法上,本研究男性大班幼兒較會關注具有因果關係的畫面,而女性大班幼兒較受繽紛色彩的吸引,如同兩性發展的差異。
(三)「角色」之反應
女性大班幼兒善於形容和描述主角們的外在特徵,且因欣賞姣好的外表,而較認同圖畫書裡的同性別角色,可能是幼兒即將邁入性別恆定階段,引發認同同性楷模;然而,男性大班幼兒較重視角色的行為表現,由其是主角們在改善健康問題前遭遇的困難,較著重情節的曲折轉變,關注其中的邏輯、原因、可信度,和尋找情節和行動中的意義,不同性別大班幼兒有相異的表達內涵。
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對教學現場、圖畫書創作和未來研究等方面之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幼兒、性別差異、健康、圖畫書、閱讀反應
壹、中文部份
江春蘭(2012)。幼兒園師生對Shel Silverstein圖畫書作品之閱讀反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百度百科 (2015)。張蓬潔。2016年2月14日,取自:http://baike.baidu.com/view/834303.htm
吳英長(1989)。作品導讀過程的分析。載於鄭明進(主編),兒童閱讀指導學術研討會手冊(頁12-16)。臺北市: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春田(2001)。低年級學童在故事教學中的讀者回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林生傳(1993)。社會教育學。高雄市:復文。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林芝(2001)。打開親子共讀的一扇窗。臺北市 : 幼獅 。
林敏宜(2004a)。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林意雪(1998)。好書大家讀第三十四梯次入選書。2016年2月14日,取自:臺北市立圖書館http://intra.tpml.edu.tw/opec/book1-34-13.htm
邱琬媜(2008)。親子共讀無字圖畫書歷程之互動與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南市。
林明玉(2009)。少年小說中的人物刻劃:以紐柏瑞兒童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臺北市:秀威資訊。
信誼基金會(2004)。人物專訪。2015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hsin-yi.org.tw/reading/read_personal_qa5.asp?ID=5。
洪文瓊(2004)。臺灣圖畫書發展史。臺北市:傳文文化。
高秀君(2002)。大班幼兒對繪本中友誼概念的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張蓬潔(1999)。胖國王。臺北市:信誼。
張蓬潔(2000)。瘦王后。臺北市:信誼。
張蓬潔(2001)。眼鏡公主。臺北市:信誼。
張純子、鄭博真(2004)。認識圖畫書。載於鄭博真編,多元智能教學與圖畫教學。臺北市:群英。
張燕文(2007)。繪本應用於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許漢章(1988)。認識兒童文學。高雄市:高雄市兒童文學寫作學會。
許宏年(2010)。大班幼兒對於環保類圖畫書之閱讀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郭靜雯(2008)。幼兒對以「狼」為主角的圖畫書之閱讀反應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屏東縣。
陳築萱(2007)。圖畫書欣賞對幼兒美感發展的意義。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9,1-18。
陳欣希、張鑑如、陳秀芬(2011)。學齡前幼兒的故事結構發展:故事文法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2(3),359-379。
陳彥蓁(2012)。大班幼兒對李歐李奧尼寓言式繪本閱讀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陸莉、劉鴻香(1994)。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臺北市:心理。
游淑燕(2008)。如何促進幼兒對圖畫主題的理解。教師之友,49,67-76。
程法泌、路君約(196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2。
黃秀雯(2004)。繪本創作之創意思考教學研究–從觀察、想像到創意重組。藝術教育研究,8,29-71。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趙金婷(2004)。幼兒對不同類型繪本故事之口語反應探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155-174。
楊金寶、尹亭雲(2015)。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健康安全實用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劉鳳芯(2000)。台灣之圖畫書批評語言與討論語彙。載於趙天儀(主編),第四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3-324)。臺北市:富春文化。
劉鳳芯、吳宜潔(譯)(2000)。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原作者:Perry Nodelman&Mavis Reimer)。臺北市:天衛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墨高君(譯)(1996)。幼兒文學(原作者:Walter Sawyer&Dlana E. Comer)。臺北市:揚智。(原著出版年:199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源煌(1986)。當代文學論集。臺北市:書林。
蔡尚志(1992a)。兒童故事原理。臺北市:五南。
蔡尚志(1992b)。兒童故事寫作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尚志(1996)。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臺北市:五南。
蔡美珠(2010)。國小低年級師生對約翰‧伯寧罕圖畫書之閱讀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鄭瑞菁(1999)。幼兒文學。臺北市:心理
鄭麗文(1999)。幼兒文學。臺北市:啟英。
鄭博真、張純子、嚴慧媛、黃懷慧、傅莞清和蘇姿菁(2004):多元智能與圖畫書教學。臺北市:群英。
鄭雪玫 (2002)。好書大家讀第四十一梯次入選書。2016年2月14日,取自:臺北市立圖書館http://intra.tpml.edu.tw/gb/2001041A/2297907.htm
鍾嘉文(譯)(1991)。當代文學理論(原作者:Terry Eagleton)。臺北市:南方。(原著出版年:1983)
貳、英文部份
Beach, D. (1986). Gender interests in reading and learning. In Elizabeth F. & Patrocinio S. (Eds.), Gender and reading (pp. 234–266). Baltimore, MD: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herland, M. (1992). Gendered readings: Cultural constraints upon response
to literature. The New Advocate, 5, 187-198.
Fleiss, J. L. (1981).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rates and proportions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Guzzetti, B. J., Young J. P., Gritsavage M. M., Fyfe, L. M., & Hardenbrook, M (2013). Reading, writing, and talking gender in literacy learning. New York : Routledge.
Jalongo, M. R. (1988). Young children and picture books: Literature from infancy to six.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MacWhinney, B. (2000). The CHILDES projec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rds. London,England: Sage.
Padgett, K. D.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rewards. London, England: Sage.
Rosenblatt, L. M. (1982). The literacy transaction: Evocation and response. Theory into Practice, 21, 268-277.
Rosenblatt, L. M. (1983).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 (4th ed.).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Stein, N. L., & Glenn, C. G. (1979). An analysis of story comprehen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R. O. Freedle (Ed.), New directions in discourse processing (pp. 53-120). Norwood, NJ: Ablex.
Terman, L.M, & Tyler, L.E (1954). Psychological sex differences. In L. Carmichael (Ed.),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 (pp. 1064–1114). New York: W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