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聰穎
Tsung-Yin Wang
論文名稱: 廣播節目宣導對學校體育政策推展之研究—以「體育發燒」節目為例
A Study of Radio Program for Promoting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y: An Example of Hit Sports
指導教授: 施致平
Shih, Chin-P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3
中文關鍵詞: 學校體育政策宣導廣播節目
英文關鍵詞: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y promotion, radio progra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4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為增進社會大眾的了解,進而支持學校體育,形成敦促學生規律運動,增進身心健康的支持性環境,教育部自2003年起委託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製作,國內唯一以學校體育為主軸的「體育發燒」節目。值此媒體眾多、競爭激烈之傳播時期,政策宣導類廣播節目能否獲得聽眾持續收聽,達成宣導效益,有待進一步探討。因此,本研究以「體育發燒」節目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共130集的節目專訪主題、7位節目製播顧問及一個由8名聽眾組成的焦點團體為研究對象,透過內容分析法將專訪主題,加以分類,解析播出內容,運用深度訪談法探詢製播顧問的製播理念,並藉由焦點團體訪談法了解聽眾對節目訊息的接受程度,期經由科學客觀的分析,提出節目製播建議,作為未來節目之參考。
    主要研究結果為:一、「體育發燒」節目政策類內容以及教育部主辦之學生運動賽事與活動佔88%,顯見,「體育發燒」節目克盡傳達政策職責,教育部亦充分運用此傳播管道。二、「體育發燒」節目的內容均為大眾了解學校體育之必要訊息。三、聽眾大都已接收教育部所欲傳達訊息,「體育發燒」節目是協助教育部傳達學校體育政策及所主辦活動之重要傳播管道。四、團隊製播、定位明確、持續行銷,皆為政策宣導廣播節目之製播要件。
    基於上述之研究結果,教育政策宣導廣播節目之製作應:合適電臺對準族群;明確定位據以企劃;製播團隊嚴謹規劃;連結網站延續效益;運用資源持續行銷。建議未來可針對訊息傳遞之形式與語彙等作進一步研究,以驗證相關理論。

    A healthy body and mind is best to be built in school. It is also the prime goal of a nation’s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has sponsored Hit Sports on National Education Radio since 2003, to make its policy known and win the support of the public to urge the young people to regularly take exercise. No academic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Hit Sports. There are more than 150 radio stations in Taiwan, being the only program centering on 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it would be requisite to find out whether listeners would tune into it. This study was attempted to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the 130 topics, selected from Hit Sports from July 2008 to December 2010.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on 7 members of the program’s counseling group, and an 8-member focus group. Content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the program while Focus Group Interview was used to review how the message was perceiv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depth Interview was introduced to seek out the counselors’ vision of the program. It is hoped this study can offer a guide to radio programs promoting government policies.
    Major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88% topics of Hit Sports were MOE Physical Education (PE) policies. The MOE has introduced PE policies in this as possible. 2. The contents of Hit Sports were essential information about school PE that must make known to the public. 3. The message has been received. Hit Sports has been the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the Ministry and the public. And 4. Team programming, goal specify, and promote continuously are all the requirements of policy promoting radio program.
    From the analysi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can be made: to select a radio station with a potential group of listeners, to program according to specific goal, to execute delicately by the team, to expand influences via internet, and to promote regularly with all resources. Future studies may concentrate on the pattern and vocabulary of such kind of program to examine related theories.

    目 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 誌................................................................................................................. v 目 次…............................................................................................................. vi 表 次.................................................................................................................. ix 圖 次..................................................................................................................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 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7 第七節 名詞釋義….…………………………………………………...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廣播與廣播節目…..…………………………………………….… 10 第二節 學校體育之意涵與發展現況……………………………………... 32 第三節 廣播與運動………………………………………………………... 42 第四節 公共宣導與政策宣導…………………………………..… 53 第五節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與體育發燒節目現況分析........................ 64 第六節 本章總結…………………………………......................... 7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7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7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76 第四節 研究工具之編製………………………………………………....... 78 第五節 實施程序..………………………………………………………..... 85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8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87 第一節 「體育發燒」節目播出現況之分析………………………….….. 87 第二節 「體育發燒」節目製播理念之分析……………………............. 98 第三節 「體育發燒」節目政策宣導推展之分析….……………………... 113 第四節 教育政策宣導廣播節目製播要件之分析…….…………………. 12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結論………………………………………………………………... 135 第二節 建議………………………………………………………………... 137 參考文獻 ....................................................................................... 141 附 錄 ...................................................................................... 164 附錄一 深度訪談感謝函與大綱………………………………..………... 164 附錄二 焦點團體訪談邀請與大綱…………..…………………………... 166 附錄三 焦點團體訪談邀請同意函…..…………………………………... 168 附錄四 訪談感謝函與訪談內容確認回覆……………………………….. 169 附錄五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體育發燒」節目播出紀錄………………….. 170 附錄六 節目主題分析編碼表…………….……………………………….. 182 附錄七 深度訪談紀錄…………………….……………………………….. 184 附錄八 焦點團體訪談紀錄……………….……………………………….. 197 表 次 表2-1-1 廣播特性與優點看法整理表…................................................... 11 表2-1-2 網路廣播對廣播產業與聽眾的影響……………………………... 17 表2-1-3 廣播電視法施行細則廣播電視節目管理之定義………………… 19 表2-1-4 依據製作方式分類之廣播節目類型………………………..……. 20 表2-1-5 依照播出性質分類之廣播節目類型……………………..………. 21 表2-1-6 廣播節目製作流程及工作內容一覽表…………………………... 28 表2-1-7 收聽廣播動機及行為研究彙整………………............................. 29 表2-2-1 學校體育政策重點及各項方案、計畫表(2010)……………… 34 表2-2-2 2008至2010年學校體育重要施政計畫…………………………. 36 表2-2-3 學校體育政策白皮書草案重點內容綜整表……..……………… 41 表2-3-1 廣播月刊及廣播與電視刊載中廣賽事轉播報導整理表….……. 44 表2-3-2 製播中的體育運動類廣播節目整理表…………………………… 47 表2-4-1 公共宣導的定義…………………………………………………… 54 表2-4-2 勞工法令的政策宣導….…………………………………………. 57 表2-4-3 計畫性傳播模式與「體育發燒」節目設定目標之對照表……. 62 表2-5-1 「體育發燒」節目2008年至2010年審聽評分及意見整理…. 69 表3-2-1 深度訪談名單…………..…………………………………………. 75 表3-2-2 焦點團體訪談參與者一覽表………..…………………………… 76 表3-2-3 研究對象一覽表………………………………………………….. 76 表3-4-1 內容分析類目的種類…………………………………………….. 79 表3-4-2 本研究節目主題分析類目之種類、名稱及項下分類………….. 81 表3-4-3 專家組合表…………………………………………….………….. 85 表4-1-1 「體育發燒」節目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各類專訪主 題出現表……………………………………………………………. 88 表4-1-2 「體育發燒」節目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政策類專訪 主題比例表………………………………………………………. 90 表4-1-3 「體育發燒」節目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競賽類專訪 年齡比例表………………………………………………………… 91 表4-1-4 「體育發燒」節目2003年至2010年度競賽類專訪運動種類 比例表……………………………………………………………… 92 表4-1-5 「體育發燒」節目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活動類專訪 比例表……………………………………………………………… 93 表4-1-6 「體育發燒」節目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運動知識類 專訪比例表………………………………………………………… 93 表4-1-7 「體育發燒」節目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人物專訪類 專訪比例表………………………………………………………… 94 表4-1-8 「體育發燒」節目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各類專訪主 題比例表………………………………………………………… 95 表4-2-1 深度訪談名單…………..…………………………………………. 99 表4-3-1 焦點團體訪談成員一覽表…………………………………………. 116 圖 次 圖3-3-1 研究架構圖..................................................................................... 77 圖3-3-2 研究流程圖……………………………………………….................. 78 圖4-1-1 「體育發燒」節目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節目專訪比例 顯示圖……………………………………………………………….. 95

    一、中文部分
    于洪海(1985)。廣播原理與製作。臺北市:三民。

    王俊權(2010a)。我國學校體育政策現況與未來。學校體育,121,4-14。

    王俊權(2010b,12月)。學校體育政策報告。「2010體育運動學術團體聯合年會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發表於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王俊強(2001)。運動頻道節目之播映考量因素研究—以緯來體育台為例。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翠琪(1997)。媒體反毒公共宣導訊息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幼獅文化。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幼獅文化。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幼獅文化。

    方進隆(1998)。體適能推展策略與未來研究方向。中華體育,12(3),70-77。

    方鵬程(2007)。戰爭傳播:一個「傳播者」取向的研究。臺北市:秀威資訊。

    方怡芬(2004)。新商品品牌管理與廣告策略研究—左岸咖啡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丘昌泰、李允傑(2002)。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運動傳播與輿論反應現況與展望。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朱裕宏(1972)。廣播實務。臺北市:幼獅月刊。

    安碧芸、鄭淑慧(2007)。臺灣地區傳播相關科系大專學生收聽無線廣播與網路廣播節目之動機與行為分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5(1),103-147。

    李清貴(2007)。地區性廣播電台聽眾收聽行為之研究--以宜蘭中山電台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李佳玲(2006)。弱勢社群節目製播與回饋之研究-以服務在台外籍配偶廣播節目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佩昕(2007)。黨營事業私有化之歷程分析-以中國廣播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淑玲(1993)。少年傳播行為與對職棒球員形象及認同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國中、高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承中(2003)。公共服務廣播電台經營數位廣播之可行性探討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李瞻(1992)。新聞學原理。臺北市:黎明。

    李欽湧(1996)。社會政策分析。臺北市:巨流。

    李沛倫(2001)。區域性廣播電台之文化性節目製播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李淑珍(1994)。台北市大學生收看體育運動電視節目的動機與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明威(2004)。聽眾收聽行為探討與分析廣播電台之經營行銷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嘉崑(1995)。我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何怡謀(1992)。廣播與電視。臺北市:三民。

    何佳珊譯(1997)。運動節目製作。臺北市: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Hitchcock J. R., 1991)

    余文章(2006)。籃球員對籃球相關知識之瞭解-以94學年度大專校院籃球運動聯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宋晨寧、蕭英倫、林喻東(2006)。社區植樹綠美化政策宣導及政策參與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業院實驗林研究報告,20(4),285-297。

    呂佩蓉(2007)。國高職教師對技藝教育家政職群實施觀點之研究:焦點團體訪談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臺北市。

    邱瑞蓮(2004)。民營廣播電台聽眾收聽行為與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台南縣建國電台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縣。

    吳水木(2005)。中華民國廣播年鑑2003-2004。臺北市:行政院新聞局,頁2。

    吳財澄(2005)。臺灣廣播產業經營管理之研究。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吳疏潭、廖遠泰(1998)。中廣七十年大事紀。臺北市:中廣。

    吳璿安(2010)。台灣體育頻道經營策略與節目規劃之比較研究-以緯來體育台與ESS為觀察對象。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吳清基(2010)。學校體育向下紮根、國家競爭力向上提升-98年教育部獎立學校體育績優團體及個人頒獎典禮致詞。學校體育,116,2-5。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Patton, M. Q., 1990)

    吳宛真(2009)。台灣職業棒球球賽不同觀賞行為觀眾之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周靈山(2002)。大學生觀賞運動競賽的媒介使用動機、行為與評價研究--以第34屆世界盃棒球錦標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周業峰(2001)。運動網站使用者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金延葆(2004)。中華職棒聯盟轉播影像流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怡秀(2002)。大專院校服務團隊之數位服務模式探討—服務學習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林本炫(2007)。不同質性研究方法的資料分析比較。載於周平、楊弘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頁127-149)。臺北市: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林莉琪(2005)。我國勞工退休新制政策宣導過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東泰(1991)。大眾傳播與公共宣導--以能源政策為例的構形評估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0,89-160。

    林建璋(2003)。交通安全宣導策略之評估:模糊多準則評估方法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臺北縣。

    林聖凱(2005)。網路口碑來源可信度量表之建構。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林世昆(1997)。臺北市大學生收看體育節目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柯雯嘉(2008)。懷舊經典類型廣播節目產製過程研究─以台北之音娃娃SPECIAL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洪嘉文(2003a)。政策行銷在學校體育之實務應用。中華體育,17(3),107-114。

    洪嘉文(2003b)。我國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嘉文(2003c)。學校體育之未來展望。學校體育,75,5-12。

    洪嘉文(2004)。學校體育希望工程。學校體育,14(2),5-13。
    洪嘉文(2005)。學校體育經營管理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洪智賢(2008)。廣播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洪志成、廖梅花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嘉義市:濤石。(Krueger, R. A., 1998)

    洪佩幸(2007)。菸品消費者行為之研究: 焦點團體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幼偉(1999)。運動傳播與輿論反應現況與展望。行政院體委會委託研究。

    胡幼慧主編(1997)。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施致平(1992)。記者專業意理與新聞製作流程對體育新聞報導之影響。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施致平(2002)。第三十四屆世棒賽民眾參與之實證研究。臺北市:漢文。

    侯致遠(1994)。報禁解除前(民76)後(民77)體育運動報導之比較研究-以台灣地區主要日報為研究範圍。臺北市:高立。

    徐德芳(2005)。廣播兒童節目製播流程之品質管理研究--以教育廣播電臺兒童節目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縣。

    徐佳士(1987)。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正中。

    徐佳慧(1998)。專屬廣播的廣告代理商制度,廣告雜誌,86,46-47。

    徐若彧(2004)。公營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工作投入程度與節目品質關聯性之研究 -以警廣、漢聲、教育電台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孫彬訓(2003)。電波開放前後台灣廣播節目差異與多樣化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孫秉宏(2008)。「籃球夢」-兩位臺灣籃球員挑戰NBA的夢想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翁碧蓮(2004)。廣播聽眾收聽動機與情境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臺北市:三民。

    皋崇道(2010)。多元論壇-運動與媒體文化。學校體育,117,116-128。

    陳本苞(1985)。廣播概論。臺北市:中華日報出版社。

    陳清河(2002)。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外執行廣播電視節目評選與評鑑之可行性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東園、陳清河、許文宜(2002)。廣播節目概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陳冠鳴(2001)。網路廣播願景(上)。廣電人月刊,75,4-7。

    陳冠鳴(2001)。網路廣播願景(下)。廣電人月刊,76,16-19。

    陳江龍(2004)。廣播在台灣發展史(1925-2004)。臺北市:南天。

    陳竟明(2002)。中華奧會與企業贊助互動之探索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克允(2010)。總臺長的話。2011年1月28日,取自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官方網站,本臺簡介項下總臺長的話網址ttp://www.ner.gov.tw/index.php?code=list&ids=40

    陳美燕(2010)。晨光小種子、體適能大希望。學校體育,119,34-36。

    教育部(2010)。教育部施政理念與政策。2011年1月11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教育部施政理念與政策網址http://www.edu.tw/files_temp/site_content/B0039/991018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上網版-).pdf

    教育部(2010)。教育部施政理念與政策。2011年1月11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年度施政計畫網址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906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教育現況簡介。2011年1月11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中華民國教育現況簡介網址
    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1125

    教育部(2011)。體育司沿革。2011年1月12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體育司網址http://140.122.72.62/intro/viewIntro

    教育部(2008)。體育司最新消息。2011年1月12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體育司項下最新消息網址http://140.122.72.62/news/news?id=6a618dc76629fe8c6297bbc534f584d54c5f9cdd7d754&p=1

    教育部(2007)。快活計畫~促進學生身體活動,帶給學生健康、活力與智慧。2011年12月5日,取自教育部體育司網址 http://140.122.72.62/policy/index?id=5e039fe52c41ba4595168aa08bc5575f4726b1e853ec8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2010)。教育廣播緣起。2011年1月28日,取自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官方網站,本臺簡介項下教育廣播緣起網址http://www.ner.gov.tw/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39&article_id=22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2010)。任務。2011年1月28日,取自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官方網站,本臺簡介項下任務網址
    http://www.ner.gov.tw/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39&article_id=23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2010)。組織運作。2011年1月28日,取自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官方網站,本臺簡介項下組織運作網址
    http://www.ner.gov.tw/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39&article_id=24

    許佩雲(2001)。網路廣播電台的經營與組織,廣電人,78,52-57。

    郭明鈺(1999)。轉播權大戰,職業棒球,207,67-69。

    陸中明(2009)。現代廣播學。臺北縣:威仕曼文化。

    傅清雪(2003)。廣播節目製播人員成人教育素養與節目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傅清雪(2004)。廣播節目製播人員成人教育素養與節目品質關係之研究,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3,127-169。

    彭芸、黃新生、顧立漢、陳東園(1997)。大眾傳播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彭芸、王國樑(1997)。我國影視媒體產業(值)研究。行政院新聞局綜合計畫處
    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暨發展中心研究。

    彭懷恩(1999)。傳播與社會Q&A。臺北縣:風雲論壇。

    彭家發(1997)。認識大眾媒體。臺北市:臺灣書店。

    張源齊(1989)。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收聽FM廣播節目動機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張瑛玿、孫彬訓、鄭為松、翁純儀(1999)。大台南地區廣播聽眾收聽類型分析─使用與滿足研究取向。勝利之聲廣播公司,臺南市。

    張其錚(2003)。公視自製兒童媒體素養節目之品質管理研究---以「別小看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張敦智(1997)。醫院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以中部醫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學院,臺南市。

    張家榮(2004)。臺北市大學生對職棒轉播的收視動機與行為及評價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淑貞(2008)。地方調幅廣播電台節目內容對老人之傳播效果研究:以台灣廣播公司中興電台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庭彰、何育敏、王瑞麟、石金龍(2008)。體育節目品牌形象、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漢聲電台轉播中華職棒為例。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5,342-352。

    黃雅琴(1995)。廣播節目的類別及現況淺析,視聽教育雙月刊,214,28-37。

    黃雅琴(1998)。大眾傳播概論•廣播篇。臺北市:五南。

    黃正安(2002)。日治時期臺灣的廣播體操推展情形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黃淑玲、高永謀(2006)。台灣通史。臺北市:漢宇國際。

    黃于珉(2009)。教育部電子報政策行銷功能性之研究-以「2009年有品運動」政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葳葳(1999)。台灣地區民眾收聽廣播轉台行為分析。1999第一屆傳播與科技研討會。新竹市:交通大學傳播所。

    黃蕙娟(2003)。運動賽會公關策略之研究--以2002年中華汽車盃國際體操邀請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蕙娟(2008)。運動賽事整合行銷傳播模式建構之研究—以2004年~2008年ING臺北馬拉松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久珍(1996)。反毒宣導效果研究-青少年媒介接觸、資訊評價對毒品認知、態度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

    黃瓊儀(2001)。公共政策之議題管理與公共宣導策略研究─以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鈴媚(1999)。恐懼訴求與健康宣導活動:宣導訊息內容設計之研究。新聞學研究,61,99-135。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北市:文鶴。

    黃麗璸(2007)。電台節目置入性行銷探討:以國泰人壽贊助飛碟電台《行銷大贏家》節目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黃彥瑜(1997)。青少年學生對廣播媒介回饋型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文化
    大學,臺北市。

    溫勝智(2004)。台灣地區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897∼2001)。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馮小龍(1996)。廣播新聞原理與製作。臺北市:正中。

    馮國秀(2005)。廣播記者產製專題報導技術報告--以中廣新聞網「殘月照大地、光輝滿人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馮文清(2007)。世新網路電台網友使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馮義方(1999)。企業對運動贊助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曾瑞成(2000)。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1949-1997)。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舒蔓蘭(2001)。網路加廣播?市場在哪裡?廣電人月刊,75,15-17。

    莊克仁(1996)。廣播節目企劃及製作。臺北市:五南。

    莊克仁、陳東園、郭文耀(2004)。大眾傳播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莊靜圓(2002)。專題式學習網站之建置檢核表發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楊曉雯(2003)。公資源補助廣播節目之製播指標研究─以原住民廣播節目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楊志宏、莫季雍(譯)(1996)。傳播模式。臺北市:正中。(McQuail D., & Windahl S., 1995)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社會
    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頁809-831)。臺北市:臺灣東華。

    楊仲揆(1988)。實用廣播電視學。臺北市:正中。

    新聞局(2006)。廣播電視法。2010年12月26日,取自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官方網站,廣播電視事業服務項下網址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5026&ctNode=4856&mp=5

    新聞局(2007)。無線廣播電視法規。2010年12月26日,取自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官方網站,廣播電視事業服務項下網址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5060&ctNode=4856&mp=5

    新聞局(2007)。96年度廣播事業產業調查研究。2010年12月26日,取自中華民
    國行政院新聞局官方網站,研究報告項下之產業研究報告及調查資料網址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47970&ctNode=4998&mp=5

    趙晉文(2008)。台灣棒球運動電視轉播之歷史分析:1964-2008。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管倖生(1992)。廣告設計。臺北市:三民。

    熊鴻鈞(2010)。推廣健康身體適能,建構健康學習校園。學校體育,119,41-44。

    廖清海(1996)。臺灣職業棒球新聞報導內容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光慶(1998)。大眾傳播媒體與體育運動,國民體育季刊,27(1),24-27。

    鄭佳宜(2008)。台南縣市大學生收看電視運動節目的動機與行為及滿意度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鄭郁萌(2003)。台灣報紙政府廣告訊息研究(1989-2001)。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鄭自隆(1994)。競選文宣策略─廣告、傳播與政治行銷。臺北市:遠流。

    鄭文蕊(2008)。臺北市Y世代學生觀賞SBL之媒介使用動機與使用行為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雅薇(2002)。智障者之正常青少年手足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歐用生(1991)。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29-254)。
    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幼琍(1998)。特定族群對廣電媒體的需求及收視聽行為:以客家人與原住民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8,337-386。

    劉幼俐、蔡琰(1995)。電視節目品質與時段分配之研究。廣播與電視,2(1),89-123。

    劉愛清、王鋒主編(1997)。廣播電視概論。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劉修祥(2004)。餐旅人力資源部門主管觀點之觀光教育:教學、實習、就業、徵才暨合作夥伴關係的探討。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3,101-113。

    董國安(2009)。提升學生體適能-學校體育教學之因應措施。學校體育,19(6),120-127。

    蕭富峰(1991)。廣告行銷讀本。臺北市:遠流。

    蕭靜雯(2001)。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節目之成人教育取向內容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賴祥蔚(2003)。廣播節目企劃與電台經營:培養全方位廣播人。臺北市:揚智。

    賴光臨(1984)。政令宣導與媒體效用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臺北市。

    賴香如(2004)。營造健康促進學校提升學生健康和身體適能。學校體育,14(5),13-20。

    賴建都(2006)。「政府行銷」的觀念與作法。研習論壇,70,5-9。

    賴建都(2008)。政府宣導廣告之文案測試研究:以國民健康局2004~2006年「鼓勵生育」宣導廣告為例。廣告學研究,29,1-28。

    衛民(2005,6月)。「從政策過程論「勞工退休金條例」的政策宣導」。發表於台灣勞動法學會「勞工退休金條例研討會」論文,臺北市。(轉引自林莉琪(2005)。我國勞工退休新制政策宣導過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頁22。)

    鍾蕙伃(2006)。運用廣播媒體進行學校行銷之研究--以宜昌國小百年校慶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蔡念中、張宏源(2005)。匯流中的傳播媒介。臺北市:亞太。

    蔡順傑(2006)。漢聲廣播電台閱聽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臺北市。

    謝經庸(2004)。數位電視中運動節目製播與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智謀(1991)。職業棒球運動觀賞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簡茂發(1988)。信度與效度。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頁53-55)。臺北市:東華。

    簡秋暖(1998)。體育科系學生閱讀體育運動新聞使用與滿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關尚仁(1995)。台灣地區廣播事業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臺北市:海峽兩岸廣播事業交流研討會。

    關尚仁(1996)。新廣播電台的經營策略-1996傳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轉引自彭芸、王國樑(1997)。我國影視媒體產業(值)研究。臺北市: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

    關尚仁(1999)。廣電節目品質管理研究,廣播與電視,14,1-24。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臺北市:正中。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質性資料分析。臺北市:五南。(Bauer, M. W., & Gaskell, G., 2000)

    羅傳賢(2005)。立法程序與技術。臺北市:五南。

    羅文坤(1998)。媒體對企業形象之影響。民意季刊,205,41-66。

    蕭靜雯(2001)。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節目之成人教育取向內容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嚴伯和(1999)。透視地方媒體。臺北市:中華日報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Andrews, P. (2005). Sports journalism a practical guide (1st ed.). London: Sage.

    Atkin, C. K. (1981). Mass media information campaign effectiveness. In R. E. Rice, & W. J. Paisley (Eds.),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 (pp. 265-280). Beverly Hills, CA: Sage.

    Atkin, C. K. (1989). Effects of televised alcohol message on teenage drinking pattern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Care, 10(6), 1-14.

    Banik, B.J. (1993). Applying triangulation in nursing research. Applied Nursing
    Research, 6(1), 47-52.

    Bauer, R. (1964). The obstinate audience: the influence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 319-328.

    Bowers, J. W. (1970). Content analysis. In P. Emment, & W. Brook (Eds.). Method of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 Boston: Hougton Miffinco press.

    Boyd, C.O. (2000).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In
    P.L. Munhall & C.O. Boyd (Eds.), Nursing research: A qualitative perspective (2nd ed., pp. 454-475). Boston, MA: Jones & Bartlett.

    Chaffee, S. (1982). Mass media and interpersonal channels: Competitive convergent or complementary? In G. Gumpert, & R. Cathcart (Eds.). Inter/media: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in a media world. (PP. 57-77)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iken, S., & Eagly, A. H. (1976). Communication modality as a determinant of message persuasiveness and message comprehe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 606–614.

    Chamber, D. E., Wedel, K. R. & Rodwell, M. K. (1992). Evaluating Social Program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Clark, R. A. (1984). Persuasive message.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Craig, C. S., & McCann, J. M. (1978).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5(2), 82-88.

    Denzin, N.K. (1970).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Chicago, IL: Aldine.

    Dillard, J. P., Plotnick, C. A., Godbold, L. C., Freimuth, V. S., & Edgar, T. (1996). The
    multiple affective outcomes of AIDS PSAs: Fear appeals do more than scare peopl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1), 44-72.

    Ferguson, M. (1990).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 new imperatives: Future directions for media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Green, L., & Lewis, F. (1986).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Palo Alto, CA: Mayfield.

    Haskins, J., & Kendrick, A. (1993). Successful advertising research methods. Chicago, Il: NTC Business Books.

    Holsti, O. 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Horne, J., & Manzenreiter W. eds. (2002). Japan, korea and the 2002 world cup.
    London: Routledge.

    Hyman, H., & Sheatley, P. (1947). Some reasons why information campaigns fail.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1, 412-423.

    Jick, T. D. (1979). 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riangulation in ac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 602-611.

    Junker, B. H. (1960). Field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Science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elman, H. C., & Hovland, C. I. (1953). Reinstatement of the communicator in delayed
    measurement of opinion chang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
    327-335.

    Klapper, J. (1960). 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NY: Free Press.

    Klatell, D. A. & Marcus, N. (1988). Sports for sale: television, money, and the fan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otler, P., & Andreasen, A. R. (1987). Strategic Market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rippendorf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Berverly Hills, CA: Sage.

    Lazarsfeld, D., Berelson, B., & Goudet, H. (1948). The people’s choice.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athar, D. S., Aitken, P. P., O’hagan, F. J., & Squair, S. I. (1986). Children’s awareness of cigarette advertisements and brand imagery. British J Addict, 82(6), 615-622.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McCombs, M., & Gilbert, S. (1986). News influence on our pictures of the world. In J.
    Bryant, & D. Zillmann (Eds.), Perspectives on media effects (pp. 1-1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cGuire, W. J. (1981)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ampaign. In R. E. Rice & W. J. Paisley (eds.),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s. (pp. 41-70). Beverly Hill, CA: Sage.

    McGuire, W. J. (1989).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ampaign. In R. E. Rice, & C. K. Atkin (Eds.),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s. (pp. 43-66) Beverly Hill, CA: Sage.

    McQuail, D. & Windahl, S. (1993).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 London: Longman.

    Mendelsohn, H. (1973). Some reasons why information campaigns can succeed.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7, 50-61.

    Mitchell, E.S. (1986). Multiple triangulation: A methodology for nursing science.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8(3), 18-26.

    Moore, D. L., Hausknecht, D., & Thamodaran, K. (1986). Time compression, response
    opportunity and persuas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3(1), 85-99.

    Murry, J. (1996). Paid-versus donated-media strategies for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 campaign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0, 1-29.

    Paisley, W. J. (1981).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R. E. Rice & W. J Paisley (Eds.),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 (pp. 15-40). Beverly Hills, CA: Sage.

    Paisley, W. J. (1989).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s: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R. E. Rice & C. K. Atkin (Eds.)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s (pp. 15-40). Beverly Hills, CA: Sage.

    Reardon, K. (1991). Persuasion in practice. Newbury Park, CA: Sage.

    Rice, R., & Paisley, W. (1981).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s. Beverly Hills, CA: Sage.

    Rice, R. E., & Atkin, C. K. (1989).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Riffe, D., Lacy, S., & Fico, F. G. (1998). Analyzing media messages: Using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in research.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ogers, E. M. (198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3rd ed.). New York, NY: Free Press.

    Rogers, E. M., & Storey, J. D. (1987). Communication campaigns .In C. R. Berger & S. H. Chaffee (Eds.),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pp. 817-846), Newbury Park, CA: Sage.

    Rothschild, M. (1987). Advertising: From fundamentals to strategies (1st Ed.). Lexington, MA: D. C. Health and Company Publishers.

    Salmon, C. (Ed.) (1989). Information campaigns: Balancing social values and social change. Newbuury Park, CA: Sage.

    Salmon, C. (1990). Information campaigns: Balancing social values and social change. Sage Annual Review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8, 19-53.

    Schulman, G. I., & Worrall, C. (1970). Salience patterns, source credibility and the sleeper effect.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4(3), 371-382.

    Singer, E. (1991). Public opinion about AIDS before and after the 1988 U. S. government public information campaig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55, 161-179.

    Solomon, D. (1989). A social marketing perspective on campampaigns. In R. E. Rice & W. J. Paisley,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 (pp. 87-104). Beverly Hills, CA: Sage.

    Stewart, D. W., & Shamdasani, P. N. (1990). Focus group: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bury Park, CA: Sage.

    Thurmond, V. A. (2001). The point of triangulation. Clinical Scholarship, 33(3), 253-2
    58.

    Vingilis, E., & Coultes, B. (1990).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drinking-driving: Theories, practice and results. Alcohol, Drugs and Driving, 6(2), 61-81.

    Yang, M. S. (楊美雪) & Hsieh, J. Y.(謝經庸)(2003,11月)。A study of in-service training programs for TV sports staffs in the digital era (P. 4-5). The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kforece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論文發表,臺北市。(引自謝經庸(2004)。數位電視中運動節目製播與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頁2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