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俊志
Lin, Jyun-Jr
論文名稱: APP遊戲軟體於國小學生學習正負數概念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Learning of Concept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 for Elementary Student Through App Game
指導教授: 郝永崴
Hao, Yung-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正負數概念數學遊戲行動學習APP
英文關鍵詞: concept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 mathematical game, mobile learning, AP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6下載:5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透過APP遊戲軟體,了解國小學生於正負數概念之學習情況,以及學生對於透過APP遊戲軟體學習數學之看法,研究採設計導向研究法,針對補習班的十六位學生進行研究;主要發現包括:運算規則是負數概念中較難習得的內容,六年級在校成績、學習態度、學習吸收度與家長重視成績的程度對於正負數概念的學習皆具有影響性。此外,學生於APP融入數學學習皆抱持正面看法。最後,關於APP內容及介面的設計,學生提出數項建議。期待本研究的結果與發現,能幫助國小學生之數學學習資源更為多元與個人化。

    The study utilized the APP game application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on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 In additio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way the students looking at the method of leaning through APP, the study applied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method to analyze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16 students of the cram school;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operational rules are the difficulty occurring to the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of the concept of negative number. The learning of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 is influenced by the 6th grade performance, learning attitude, acquisition, and the emphasis the parents putting in. Moreover, the students gave positive response on the learning through APP. Finally, the students proposed suggestions for the design of the content and interface of the APP. The study is expected to be an useful resource in assisting to create diversified and individualized mathematical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正負數的發展 7 第二節 正負數概念學習之探討 13 第三節 資訊科技融入數學教學發展之探討 21 第四節 以認知學徒制設計APP 31 第五節 行動學習在數學教學發展之探討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研究關係的建立與研究倫理 48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55 第四節 APP遊戲軟體 55 第五節 研究工具 64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補習班小學六年級學生正負數概念之學習狀況 71 第二節 補習班小學六年級學生於數學行動學習之看法 8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1 第二節 研究限制、啟示與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9 附錄 125 附錄一 六年級之自編考卷 125 附錄二 正負數概念之自錄影片資源 126 附錄三 負數概念關卡題項對應表 127 附錄四 前導研究之APP遊戲軟體回饋半結構式訪談大綱 131 附錄五 遊戲結果之Google表單 132 附錄六 基本資料問卷 133 附錄七 正式研究之半結構式訪談大綱 134

    中文部分
    方吉正(2000)。認知學徒制在國小數學解題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佳煌、潘中道(譯)(2010)。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原著:Neuman, W, L.)。臺北市:學富(原出版年:2002)。
    王國龍(2012)。APP嚴肅遊戲在行動學習上的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臺中市。
    白宗恩(2012)。數學科適性行動學習系統成效分析-以國小「體積」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臺中市。
    余鑑、呂俊毅(2010)。雲端運算及無所不在學習對公部門發展數位學習的啟示,T&D飛訊,91:1-15。
    吳志偉(2009)。遊戲融入「正負數加減運算」之補救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吳佳玲(2011)。電腦化圖示策略對一位國中數學低成就學生正負數加減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吳姈蓉(2005)。行動學習環境下的數學步道及互動解題討論系統之建置與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臺北市。
    吳明隆、葛建志(2006)。國民小學學生數學歸因信念、數學態度、數學焦慮與數學成就之相關研究。高雄師大學報,21,1-18。
    李建億、朱國光(2007)。 數位化學習環境新趨勢。國教之友58(3),頁 8-16。
    沈佳萍(2007)。行動學習應用於數學步道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臺北市。
    周雅菁(2009)。電腦輔助教學應用在國中資源班學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正、負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周楷蓁(2013)。翻轉教室結合行動學習之教學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臺中市。
    林保平(2005)。 正負數的概念及其加減運算。科學教育,277,10-22。
    林雅鳳、許育健(2014)。關於行動學習的幾項思考與建議。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7),63-66。
    林璟禧(2008)。認知學徒制融入國小學六年級數學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林寶玲(2012)。正負數量表徵的心理數線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桃園縣。
    林啟華(2014)。行動科技課程的開發、實施與活動歷程分析-以個案研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邱志忠(2002)。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教學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大工業科技教育所,高雄市。
    邱明星(2006)。屏東地區國一學生負整數迷思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施文玲(2007)。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數位化教學策略。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2),32-41。
    孫珮嘉(2012)。自我教導策略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正負數加減運算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涂保民(2003)。從學習理論的觀點看資訊科技對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影響。康寧學報,5,39-62。
    郝永崴 (2009)。設計導向研究法。載於張霄亭 (主編),教育科技理論與實務:研究方法篇 (頁 465-486)。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
    高台茜(2001)。未來教室學習-以無線網路應用為基礎的認知學徒制學習環境。台大教與學期刊電子報,9。
    張志豪(2014)。結合NFC TAG遊戲式行動闖關學習APP應用於數學步道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桃園縣。
    張國恩 (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張基成、林建良、顏啟芳(2011)。行動學習環境中英語學習持續意圖之便利性及好奇心影響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8,4,571-588。
    教育部(2005)。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許志昌(2009)。數學史與數學遊戲融入教學研究—以『負數』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所),新竹市。
    許家彰(2011)。應用Android行動設備於國小數學科補救教學之系統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班,臺中市。
    許雅媚(2007)。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數學學習困難學生時間文字題解題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郭實渝(2008)。教學建構主義的哲學基礎。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2),119-142。
    郭靜姿(2002)。解脫「數」縛—數學學障學生教材設計。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陳木金(1995):教與學的另一種原理─認知學徒制。教育研究,45,45 -52。
    陳君瑜、溫嘉榮、郭勝煌、陳維仟 (2009)。 行動學習教材設計與製作:以Sudoku科技玩具爲例。生活科技教育, 42(3),15-26。
    陳佩盈(2008)。國中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之文字題解題能力在動態評量的表現—以「正負數與數線」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秉筠(2008)。台灣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沿革:以數與計算為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陳慶芳(1999)。國中生初學正負數加減運算的解題情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臺北市。
    彭巧綾(2004)。運用認知學徒制於國小數學領域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彭富源(2011)。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的的困境與因應。教育人力與專業發 展雙月刊,3,40-48。
    彭鶴年(2013)。應用QR Code於國中數學科教學-以等差數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雲林縣。
    湯雪玲(2003)。教學模組發展研究-以正負數為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彰化縣。
    舒湘芹(譯)(1996)。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原著:Kline, F.)。臺北市:九章(原出版年:1908)。
    黃幸美(1997)。兒童的概念學習、解提思考與迷思概念,教育研究,55:55-60。
    黃珮斐(2003)。由建構主義觀點探討國民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一以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楊立德(2005)。資訊科技融入數學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數學分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楊易學(2011)。認知學徒制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廖鳳蘭(2008)。利用APOS理論和PCDC教學模式改進國一學生負數概念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1998)。臺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蔡至誠、羅希哲 (2014)。 QR Code應用於高職數學之教學歷程。中等教育,65(2),110-121。
    蔡英如(2013)。國中數學教科書負數教材之內容分析比較—以負整數加減運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數學教學碩士學位班,新北市。
    鄭晉昌(1993a):自「情境學習」的認知觀點探討電腦輔助教學中教材內容的設計-從幾個學科教學系統談起。教育科技與媒體,12,3-14。
    鄭麗玉(1998)。如何改變學生的迷思概念。教師之友,39(5),28-36。
    翰林出版公司主編(2005)。國民中學數學教師手冊第一冊。台南市:翰林。
    謝錦忠(2014)。使用同儕互教行動數學遊戲式學習法融入國小三年級分數概念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臺北市。
    鍾聖校(1994)。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顏春煌(2007)。漫談數位學習的理論。空大學訊,385,91–96。
    籃玉如 (2012)。設計式研究方法在數位學習研究的應用。載於宋曜廷主編,數位學習研究方法(頁239-269)。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蘇國章(2011)。國小階段實施U化學習之芻議。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4(4),1-13。
    鐘樹椽、程璟滋(2005)。資訊科技應用於數學科教學之探討。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3:(2),249-266。

    英文部分
    Altiparmak, Kemal, & Özdoğan, Ece.(2009).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oncept of negative numb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1(1), 31-47. doi: 10.1080/00207390903189179
    BANISTER, S. (2010). Integrating the iPod Touch in K-12 Education: Visions and Vices.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27(2), 121-131. doi:10.1080/07380561003801590
    Bouta, H., & Retalis, S. (2013). Enhancing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maths via a 3D virtual environment. Education &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18(4), 571-596. doi: 10.1007/s10639-012-9198-8
    Bransford, J.D., Brown, A.L. & Cocking, R.R. (2000).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Cangelosi, R., Madrid, S., Cooper, S., Olson, J., & Hartter, B. (2013). The Negative Sign and Exponential Expressions: Unveiling Students' Persistent Errors and Misconception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32(1), 69-82.
    Collins, A., Brown, J. S. & Newman, S.E. (1989).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Teachingthe craft of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In L. B. Resnick(Ed)Know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Essays in honor of Robert Glaser(pp. 453-494). Hills dale, NJ: Lawrence ErlbaumAssociates.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10-12.
    Felder, R. M., & Soloman, B. A. (2000).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Recived from http://www. ncsu. edu/felder-public/ILSdir/styles. htm.
    Glasersfeld, E. V. (1995).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Wa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 London. : London [u.a.] Falmer Press 1997. Chapter 3.
    Linchevski, L., & Williams, J. (1999). Using Intuition From Everyday Life in ’Filling‘ the gap in Children‘s Extension of Their Number Concept to Include the Negative Number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39(1-3), 131-147.
    Linn, M.C., & Muilenberg, L. (1996). Creating lifelong science learners: What models form a firm found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5 (5), 18-24.
    Mikic, F., Anido, L., Valero, E., & Picos, J. (2007). Accessibility and mobile learning standard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CL.
    Nicaise, M. (1997). Computer-Supported APPrenticeships in Math and Science.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16(4), 443-465.
    Ollerton, M. (2010). Assessing Pupils' Progress. Mathematics Teaching, (220), 46-47.
    Ormrod, J.E. (2012).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Big Ideas to Guide Effective Teaching. Boston, MA: Pearson.
    Pareto, L., Haake, M., Lindström, P., Sjödén, B., & Gulz, A. (2012). A teachable-agent-based game affording collaboration and competition: evaluating math comprehension and motiv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60(5), 723-751. doi: 10.1007/s11423-012-9246-5
    Park, Y. (2011, ). A Pedagogical Framework for Mobile Learning: Categorizing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of Mobile Technologies into Four Types.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12 (2), 78-102.
    Prather, R. W., & Alibali, M. W. (2008).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Principles of Arithmetic: Operations Involving Negative Numbers. Cognitive Science, 32(2), 445-457. doi: 10.1080/03640210701864147
    Rabin, J. M., Fuller, E., & Harel, G. (2013). Double negative: The necessity principle, commognitive conflict, and negative number operation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32(3), 649-659. doi: 10.1016/j.jmathb.2013.08.001
    Robert N. Ronau,Christopher R. Rakes,Sarah B. Bush,Shannon O. Driskell,Margaret L. Niess,David K. Pugalee.(2014).A Surve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Technology Dissertation Scope and Quality: 1968-2009.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51(5), 974-1006. Doi: 10.3102/0002831214531813
    Schorr, R. Y., & Goldin, G. A. (2008). Students’ expression of affect in an inner-city simcalc classroom.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68(2), 131-148. doi: 10.1007/s10649-008-9117-5
    Sherman, L. W. (2000). Postmodern Constructivist Pedagog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operatively on the Web.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Special Issue.
    Varma, S., & Schwartz, D. L. (2011).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integers: An abstract-to-concrete shif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Cognition, 121(3), 363-385. doi: 10.1016/j.cognition.2011.08.005
    Vlassis, J. (2004). Making sense of the minus sign or becoming flexible in ‘negativity’.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4(5), 469-484. doi: http://dx.doi.org/10.1016/j.learninstruc.2004.06.012
    White, B., & Frederiksen, J. (1998).Inquiry, Modeling, and Metacognition: Making Science Accessible to All Student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6(1), 3-11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