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念謹
Huang, Nien-Chin
論文名稱: 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
The praxis of social work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ocial movements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指導教授: 潘淑滿
Pan, Shu-M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9
中文關鍵詞: 自我實踐環境公義社會運動環境議題結構能動性充權社會工作者敘說研究
英文關鍵詞: praxis, environmental justice, social movement, environmental issue, structure, agency, empowerment, social worker, narrative research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27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9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環境運動與社會工作擁有/追求共通的基本價值——環境公義。對社會工作而言,環境運動更得以作為鉅視面實踐的進路之一。然而,從社會工作的歷史發展脈絡來看,環境議題的焦點偏向「人在環境(或情境)中」(person-in environment or situation, PIE or PIS)的「人文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忽略了落在宰制處境的「生態物理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而社會運動在本土的實踐也往往落入專業結構的邊陲。

    本研究旨在探索4位社會工作者在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藉由敘說研究以呈現他們參與的經驗、意義,以及過程中所展現的主體性與能動性。藉此在學術、教育和實務上,建構出以環境意識為出發的實踐知識與社工角色。
    同時,對研究者而言,本論文的完成也成就了一場「回歸主體」與「邁向平等」的發聲練習。

    Environmental social movement and social work pursue common basic values——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social work,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s used as a macro structure of practice. Nevertheless,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ocial work, the focu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s 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person-in-environment or situation”, disregarding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hat is commanded; and the praxis of social movement often falls into the bound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raxis of four social work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ocial movements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narrative research was adopted to present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experience, meaning, and the process of showing the subjectivity and agency. Through this study,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the roles of social work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were constructed in academic education and practice.

    Meanwhile, the completion of this paper is also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and “towards equality” for the researcher.

    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 表次/圖次/附錄 vii 第一章 「社工我」在參與運動後的發問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我是誰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我身在何方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我想往何處去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4 第二章 文獻與意識間的板塊運動 15 第一節 板塊的擴張作用:「環境」在社會工作的定位與意涵移轉 15 第二節 造山運動後浮出:環境運動與社會工作的實務與價值連結 18 第三節 向下潛至隱沒帶:在專業結構邊陲的「社會運動」 25 第四節 地核的引力牽拉:相關理論視角與實務取向 32 第三章 實踐的建構路徑 4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6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 51 第三節 資料分析方法 56 第四節 研究嚴謹性 58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0 第四章 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故事 63 第一節 大海般飄流開放的實踐身影——阿海的故事 64 第二節 雲朵般自由變幻的實踐身影——雲子的故事 76 第三節 山嶺般踏實屹立的實踐身影——阿山的故事 88 第四節 陽光般生機勃勃的實踐身影——陽子的故事 104 第五章 共構另一種「可能」——花子的出現 117 第一節 故事開始:循著人生路建構實踐路 117 第二節 故事轉折:經由「解放」建立「可能」 121 第三節 故事尾聲(即再開始):不變的價值,多元的走向 126 後記:一場「回歸主體」與「邁向平等」的發聲練習 131 參考文獻 137 表次 表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54 表3.2 敘事分析模式的四類型 57 表6.1 分析資料回饋檢核總表 134 圖次 圖3.1 研究研究過程的「再呈現」層級 49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47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 148 附錄三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150 附錄四 研究參與同意書 151 附錄五 訪談札記 152 附錄六 文本回饋檢核函 153 附錄七 分析資料回饋檢核函 154 附錄八 逐字稿謄寫保密同意書 155 附錄九 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故事脈絡圖 156

    英文文獻

    Ackerson, B. & Harrison, W. D. (2000). Practitioners' perceptions of empowerment. Families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Social Services, 81 (3), 238-244
    Berger, R. M., & Kelly, J. J. (1993). Social work in the ecological crisis. Social Work, 38(5), 521-526.
    Besthorn, F. H. (2012). Deep Ecology's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work: A ten‐year ret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1(3), 248-259.
    Bundy-Fazioli, K., Quijano, L. M. & Bubar, R. (2013). Graduat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power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9(1), 108-121
    Barker, R. L. (1995).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Natl Assn of Social Workers Pr.
    Boudioni, M., Hallett, N., Lora, C. & Couchman, W. (2015). More than what the eye can see: the emotional journey and experience of powerlessness of integrated care service users and their carers. Patient preference and adherence, 9, 529-540.
    Chase, S. E. (1995). Taking narrative seriously: Consequences for method and theory in interview studies. In R. Josselson & A. Lieblich (Eds.), Interpreting experience: The narrative study of lives (Vol. 3). Thousand Oaks, CA: Sage.
    Coates, J., & Gray, M. (2012).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work: An overview and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1(3), 230-238.
    Gray, M., & Coates, J. (2012). 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social work: Social work's responsibility to the non‐human wor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1(3), 239-247.
    Dominelli, L. (2012). Green social work: From environmental crises to environmental justice. Polity.
    Ferreira, S. B. (2010). Eco-spiritual Social Work as a Precondition for Social Development, Ethics and Social Welfare, 4 (1): 3-23.
    Fox, M. (1994). The reinvention of work: A new vision of livelihood for our time. HarperCollins.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 NY: Anchor.
    Hoff, M. & Polack R. (1993). Social dimensions of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Challenges for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38 (2), 204-211.
    Hasenfeld, Y. (1987). Power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Social Service Review, 61 (3), 469-483.
    Kondrat, M. E. (1995). Concept, act, and interest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Implications of 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The Social Service Review, 405-428.
    Lee, J., Weaver C.& Hrostowski S. (2011).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child welfare worker outcomes: A path analysis, Child and Youth Care Forum, 40 (6), 479-497.
    Lofland, J. & Lofland, L. (1995)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3r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Naess, A. (1973). 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 A summary. Inquiry, 16, 95-100.
    Naess, A. (1986). The deep ecological movement. Philosophical inquiry, 8(1/2), 10-31.
    Payne, M. (200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Palgrave Macmillan.
    Pease, B. (2002). Rethinking empowerment: A postmodern reappraisal for emancipatory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2(2), 135-147.
    Pellow, D. N. & H. N. Brehm (2013). A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9 (1), 229-250.
    Richan, W. C. (1989). Empowering students to empower others: A community-based field practicum.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 Sourcebook (pp.204-219). New York: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Ruth, J. P. (1998). Evaluation of empowerment practice.In Gutierrez, Parsons, and Cox (Ed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25(3), 276-283
    Saleebey, D. (1996)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Extensions and cautions. Social Work, 41(3), 296-305.
    Schön, D.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London: Temple Smith
    Schmitz, C. L., Matyok, T., Sloan, L. M. & James, C. (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work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mplications for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1 (3), 278-286.
    Shaw, I. (Ed.). (1999). Qualitative evaluation (vol. 137). Sage.
    Shaw, T. V. (2011). Is social work a green profession? An exa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belief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3 (1), 3-29
    Spencer, M. S. (2008). A social worker's reflections on power, privilege, and oppression. Social work-Albany New York, 53 (2), 99
    Spreitzer, G. (1995).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n the workplace: Dimensions, 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5), pp. 1442-1465.
    Ubbink, M., Roux, A., & Strydom, H. (2013). A postmodern empowerment approach in social group work with previously disadvantaged individuals from underprivileged communities. Tydskrif vir Geesteswetenskappe, 53(4), 618-634.
    Thompson, N. (2002).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work.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2(6), 711-722.
    Yip, K.S. (2004). The empowerment model: A critical reflection of empowerment in Chinese culture. Social Work, 49(3), 479-487.
    Morales, A. T., Sheafor, B. W., & Scott, M. (2011).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 of Many Faces (Updated Edition), 12th Edition. Pearson Custom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inow, M. (1985). Learning to live with the dilemma of difference: Bilingu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57-211.
    Richan, W. C. (1989). Empowering students to empower others: A community-based field practicum.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25(3), 276-283

    中文文獻

    方永泉(譯)(2013)。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 Freire)。台北市:巨流。
    王永慈、游進裕、林碧亮(2013)。淹水對沿海地層下陷區之貧窮家庭的社會影響—以台灣西海岸漁村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1,81-83。
    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譯)(2003)。東方主義(原作者:E. W. Said)。新北市:立緒文化。
    王甫昌(2003)。社會運動。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二版)。台北市:巨流。
    王從恕(2001)。西方環境倫理概要。科學教育月刊,241,26-34。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台北市:五南。
    王瑞香(譯)(1996)。環境倫理學: 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原作者:Holmes Rolston, Ⅲ)。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王增勇(2012)。從台灣社工基進化談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台灣社會研究,87,317-334。
    王增勇、陳淑芳(2006)。充權的理念與應用——以醫院就業輔導員為例。護理雜誌,53(2),18-22。
    甘炳光(2007)。助人適應還是改變環境?。載於甘炳光、陳偉道、文錦燕(主編),堅守信念——給社工學生的30封信(227-236)。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甘炳光(2010)。社會工作的「社會」涵義:重拾社會工作中的社會本質。The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Work,44(1),17-28。
    古允文、洪文潔(1998)。臺灣社會工作教育倡導取向之分析: 以三本常用的社會工作概念教科書為例。思與言,36(2),85-158.
    江亮演、應福國(2005)。社會福利與公設民營化制度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8,54-71。
    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原作者:J. Lofland and H. L. Miley)。台北市:學富。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臺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市:群學。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市:三民。
    何榮幸(2014)。學運世代:從野百合到太陽花。台北市:時報文化。
    李明政(2011)。多元文化社會工作概述。載於李明政(主編)。多元文化社會工作(140-148)。台北市:松慧。
    林彥宏(2009)。民間社工員之增強權能感、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巨流。.
    林萬億(2015)。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林萬億(2012)。臺灣的社會福利: 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市:五南。
    宋麗玉(1987)。台北市社會工作人員急進傾向與急進事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 Tamar Zilber)。嘉義:濤石。
    紀駿傑(2003)。生態女性主義:連結性別壓迫與物種壓迫女性主義觀點。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6,295-321。
    洪文潔(1996)。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倡導取向之分析——以社工相關科系社會工作概論主要教科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南投縣。
    洪如玉(2014)。深層生態學內涵探究及其教育蘊義。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1(2),103-133。
    洪雪蓮(2006)。願做「忠心天使」。載於曾家達、梁玉麒(主編),微光處處(54-68)。香港: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
    胡紹嘉(2008)。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台灣:秀威。
    胡哲瑋(2015)。花開向陽——我與四位社會工作夥伴參與太陽花的故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翁開誠(2005)。生命,書寫與心理健康。應用心理研究,25,27。
    徐震、李明政(2004)。社會工作思想與倫理。台北市:松慧。
    夏林清(2011)。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市:導航基金會。
    莊文芳(2009)。賦權 vs 父權:論培力觀點在少年安置機構之應用。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6,89-106。
    莊慶信(2002)。中西環境哲學─ 一個整合的進路。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杏容(譯)(2000)。研究倫理(原作者:D. K. Padgett)。質性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市:洪葉。
    陳筱宛(譯)(2009)。活出工作的意義——利用七大原則,找出生命與工作的價值(原作者:Alex Pattakos)。臺北市:啟示。
    陳香君等(譯)(2011)。社會工作理論導論(原作者:D. Howe)。台北市:五南。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秋山(譯)(2011)。培力、參與、社會工作(原作者:R. Adams)。台北市:心理。
    陳康怡、盧鐵榮(2010)。青年,隱蔽與網絡世界:去權與充權。香港:City University of HK Press。
    陳學金(2013)。「結構」與「能動性」: 人類學與社會學中的百年爭論。貴州社會科學,11,96-101。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市:學富。
    彭渰雯(2011)。反核與女性主義的反支配。看守臺灣季刊,13(4),59-62。
    黃彥宜(2014)。環境議題在社會工作觀點的移轉:對社會工作教育的意含。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8(2),1-35。
    黃彥宜、陳美智、劉鶴群(2008年5月)。不同的聲音:台灣社會工作教育發展方向的初探。陳武宗(主持人),跨文化社會工作教育。跨文化學習與社會工作教育國際學術研討,台南私立長榮大學。
    黃淑玲(2011)。量身訂做大學生核心能力之具體建議。評鑑雙月刊,32,30 -35。
    黃培潔(2014)。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建制化過程研究:權力結構的歷史分析(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南投縣。
    梁慧雯(譯)(2000)。進入研究場域及選擇抽樣策略(原作者:D. K. Padgett)。質性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市:洪葉。
    曾華源、黃俐婷(2006)。心理暨社會派、生態系統觀及增強權能觀對「人在情境中」詮釋之比較。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63-89。
    張英陣、許雅惠、陳玲萍、潘中道(譯)(2012)。社會工作概論(原作者:B. DuBois and K. K. Miley)。台北市:雙葉。
    張煜輝(1991)。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的回顧與展望。社會工作學刊,1,1-14。
    張宏哲、林昱宏、劉懿慧、徐國強、鄭淑芬(譯)(2014)。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原作者:J. B. Ashford & C. W. LeCroy)。台北市:雙葉。
    楊冠政(1996)。人類中心主義。環境教育季刊,28,33-49。
    楊冠政(1996)。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環境教育季刊,28,7-20。
    楊冠政(2002)。環境倫理——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環境教育學刊,1,1-1。
    趙小瑜(譯)(2004)。理論話女性主義社會工作實務(原作者:L. Dominelli)。女性主義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趙汝圖(譯)(2015)。耶穌的環保學——活出聖經中神、人、土地的美好關係(原作者:D. Bookless)。台北市:校園。
    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2004)。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台北市:五南。
    鄭先祐(2010年12月)。台灣環境運動的動力、困境與願景。林玉体教授。回顧台灣社運二十年(1990-2010)研討會,台大集思會議中心。
    鄭怡世(2014)。隱沒的追求正義論述:1987-2007年報紙再現社工員實務行動的框架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8(2),73 - 120。
    鄭國生(2009)。漂流,是行動的力量:漂流社工的運動實踐(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台東縣。
    鄭麗珍(2002)。增強權能理論與倡導。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 臺北市:洪葉。
    鄭麗蓉(2012)。論Holmes Rolston III的環境倫理學之構成與反思(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2)全球化的省思:建構「人文」與「社會」並重的社會工作新思維。社會教育學刊,31,79 - 106。
    劉珠利(2005)。對天然災害受災女性之社會工作一個增強權能的角度。社區發展季刊,109,444-458。
    劉庭歡(2013)。社工系學生對社會工作者形象之初探研究—以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敍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D. Jean Clandinin & F. Michael Connelly)。 臺北市:心理
    賴兩陽(2007)。社工師法對專業制度的影響與爭議:1997~2007。社區發展季刊,120,67-84。
    賴兩陽(2004)。社會行政體系的「一國兩制」——探討社會行政人員的專業化。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 218-236。
    盧怡秀(2011)。社工系畢業生投入社運組織之經歷(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謝秀芬(2010)。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第三版)。台北市:雙葉。
    蕭新煌(1987)。我們只有一個台灣:反污染、生態保育與環境運動。台北市:圓神。
    簡春安、鄒平儀(1997)。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簡憶鈴(譯)(2000)。質化研究的嚴謹性與關連性(原作者:D. K. Padgett)。質性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市:洪葉。
    顏寧(譯)(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原作者:S. B. Merriam)。台北市:五南。
    鐘丁茂、徐雪麗(2005)。李奧波《 砂郡年紀》土地倫理思想之研究。生態臺灣,6,77-85。

    網路資料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CSWE] (2008).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 Retrieved from http://www.cswe.org/File.aspx?id=41861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IFSW] (2014). Global definition of social work. Retrieved from http://ifsw.org/policies/definition-of-social-work/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 (1996). Code of ethic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ocialworkers.org/pubs/code/code.asp
    MBAlib(2014)。工具理性。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5%B7%A5%E5%85%B7%E7%90%86%E6%80%A7
    小野(2014年4月23日)。請你默默唸著這些名字,請你也來成為林義雄的家人——寫於林義雄無限期禁食之日【線上論壇】。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blogs/society-watch/%E8%AB%8B%E4%BD%A0%E9%BB%98%E9%BB%98%E5%94%B8%E8%91%97%E9%80%99%E4%BA%9B%E5%90%8D%E5%AD%97%EF%BC%8C%E8%AB%8B%E4%BD%A0%E4%B9%9F%E4%BE%86%E6%88%90%E7%82%BA%E6%9E%97%E7%BE%A9%E9%9B%84%E7%9A%84%E5%AE%B6%E4%BA%BA%E2%80%94%E5%AF%AB%E6%96%BC%E6%9E%97%E7%BE%A9%E9%9B%84%E7%84%A1%E9%99%90%E6%9C%9F%E7%A6%81%E9%A3%9F%E4%B9%8B%E6%97%A5-094214531.html
    中央通訊社(2016年10月11日)。陸環保人劉曙被失蹤 疑因洩密遭拘留。中央社即時新聞。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610110469-1.aspx
    公益交流站(2014)。不只是社工——土地.環境.綠 都是我們關心的範疇。取自 http://npost.tw/archives/12915
    自由時報(2016年1月25日)。台灣史上最強降雪 1892年連嘉義平地都下雪。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583970
    自由時報國際新聞中心(2015年12月3日)。全球半數碳排量來自前10%。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37380
    李明真(2011年8月12日)。李明真:「維穩」的非法與中共高層的腦殘。大紀元。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1/8/10/n3339941.htm%E6%9D%8E%E6%98%8E%E7%9C%9F-%E3%80%8C%E7%B6%AD%E7%A9%A9%E3%80%8D%E7%9A%84%E9%9D%9E%E6%B3%95%E8%88%87%E4%B8%AD%E5%85%B1%E9%AB%98%E5%B1%A4%E7%9A%84%E8%85%A6%E6%AE%98.html
    狄雨霏(2016年12月16日)。北京將霾污染列為自然災害引發爭議。紐約時報中文網。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937380
    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6)。社會工作倫理守則。取自http://www.nusw.org.tw/modules/tadnews/page.php?nsn=287
    柯佳伶、李杏津、陳永男(2012)。異化意涵之探究。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82/82-11.htm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2)。環境科學大辭典: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8853/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介質。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
    陳婉琪(2014)。誰來「學運」?太陽花學運靜坐參與者的基本人口圖象。取自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6/30/chenwanchi-2/
    陳郁屏(2016)。環境思潮。取自http://tesa.org.tw/category/%E7%92%B0%E5%A2%83%E6%80%9D%E6%BD%AE/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規則(2013年11月20日)
    張傳佳(2014)。台大社工所林玲安:社工也要勇敢站出來對抗體制與捍衛專業。取自http://npost.tw/archives/5923
    楊冠政(2014)。生態倫理學的內涵及其實踐。取自http://www.ncu.edu.tw/~phi/NRAE/newsletter/no26/10.html
    鄭凱榕(2016年9月28日)。WHO:空污年死亡650萬人 9成來自發展中國家。新頭殼newtalk電子報。取自http://newtalk.tw/news/view/2016-09-28/77658
    趙善如(2011)。社會工作者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取自http://www.hwwtc.mohw.gov.tw/m.php?a=706&b=721
    維基百科(2015a)。臺灣反核遊行。取自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5%8F%8D%E6%A0%B8%E9%81%8A%E8%A1%8C#.E7.A6.8F.E5.B3.B6.E6.A0.B8.E4.BA.8B.E6.95.85.E4.BB.A5.E5.BE.8C
    維基百科(2015b)。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A%BD%E5%AA%BD%E7%9B%A3%E7%9D%A3%E6%A0%B8%E9%9B%BB%E5%BB%A0%E8%81%AF%E7%9B%9F
    維基百科(2015c)。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取自https://zh.m.wikipedia.org/wiki/2015%E5%B9%B4%E8%81%AF%E5%90%88%E5%9C%8B%E6%B0%A3%E5%80%99%E5%B3%B0%E6%9C%83
    維基百科(2016a)。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9%BF%E6%B8%AF%E5%B1%85%E6%B0%91%E5%8F%8D%E6%9D%9C%E9%82%A6%E8%A8%AD%E5%BB%A0%E4%BA%8B%E4%BB%B6
    維基百科(2016b)。小王子。取自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B0%8F%E7%8E%8B%E5%AD%90#.E6.94.B9.E7.BC.96
    維基百科(2016c)。台灣環境運動。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7%92%B0%E5%A2%83%E9%81%8B%E5%8B%95
    環境資訊中心(1997年7月28日)。立霧溪水力發電廠復活?經部重估復工可行性。取自http://e-info.org.tw/node/74293
    翻轉社工學生聯盟(2015年3月14日)。反核大遊行【討論群組】。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swantitrade/photos/a.863968730336116.1073741836.668271116572546/86396973033601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