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顏俊秉 Yen, Chun-Ping |
---|---|
論文名稱: |
舉按之間:論杜赫德〈脈的奧秘〉 Palpating the pulse:On Du Halde’s “ Secrets du pouls ” |
指導教授: |
潘鳳娟
Pan, Feng-Ch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5 |
中文關鍵詞: | 杜赫德 、《中華帝國全志》 、《脈訣》 、底本分析 、醫學史 |
英文關鍵詞: | Du Halde, Maijue, Source text analysis, History of Medicin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70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6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 1674-1743)所編輯的《中華帝國全志》(1735)為西方早期漢學名著之一,是十八世紀歐洲人認識中國的重要材料。本論文試圖回答學界困惑已久的疑問,《全志》脈學譯本翻譯時所參照的中醫古籍底本究竟為何?本文考察《全志》裡關於中醫知識的論述,包括中醫序言與譯文主體,特別是關於脈學內容進行分析探討。旨在探究明清之際中醫脈學西傳歐洲的過程,知識重構與中西醫學觀念的交織。
研究發現《全志》中醫具有多元的特徵,在結構上分為序言與主體譯文,整個序言大多摘譯自前人著作的內容,而主體譯文則是具有傳承與創新的雙重特性,脈學與本草的知識可說是延續前人的議題,養生的主題則是創新的部分。結果顯示,材料上來源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尤其是脈學所使用的底本,可能是來自不同文獻合而為一的脈學合輯,而非過去學界所認知的張世賢《圖註脈訣辨真》。筆者還原當時重構的可能中文底本,提供一種對脈學底本的新思考,同時主張該底本成因受到內部耶穌會書寫傳統與外在晚明出版因素影響。經由文本比對發現,《全志》脈學具有由淺入深、主題式重複的特徵,內容反映了在循環觀、解剖生理的中西醫學對話,同時具備臨床學習手冊的功用。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 (1735) collected and edited by Jean-Baptiste du Halde’s (1674-1743), which is famous as one of the classics in Sinology and also had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in early modern Europ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hinese sources of the translation of Jean-Baptiste du Halde’s work on Chinese Medicine, esp. in pulse diagnosis. This thesis aims to solve the puzzle that has long been confused in most contemporary scholars. What is the source text of Chinese pulse diagnosis in Description? We are trying to explore the the re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interweaving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concepts when the sphygmology spread from China to Europe.
The study found that Chinese medical texts in Description has plural characteristics. In structure, all texts are divided into preface and main part of translation. Most of the preface are excerpted from the previous Jesuit works, while Du Halde was concerned about the issues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main texts. The theme of herbal and pulse knowledge are succeeded by previous works and the rest part about nourishing life can be regarded as innov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 Halde used source texts with high complexity, esp. in pulse diagnosis, that includes one compilation composed of various Chinese medical books. We constructed the possible source texts at that time, arguing that the scripts were influenced by internal factor of Jesuit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the external factor due to publishing trend in late Mi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textual analysis, contents of pulse diagnosis have traits which are from beginner to advanced level and thematic repetition, reflecting the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circulatio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n conclusion, Du Halde’s texts of pulse diagnosis provide the function as the clinical manual in learning the technique.
(一) 文獻史料
宋‧施發:《察病指南》(日室町中期刊本,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書號:故觀013940)
明‧吳昆:《脈語》(奕紀,清道光15年版[1836],普林斯頓大學藏,書號:
C68/1825a)。
明‧李梃:《醫學入門》(清嘉靖戊寅年朝鮮內局重刊本,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書號:06061)。
明‧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明隆慶庚午葛守禮等刊本,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書號:06048)。
明‧張世賢:《圖註脈訣辨真》(王叔和撰,張世賢註。清善成堂刻本,據上海圖書館藏影印,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書號:002383850)。
明‧滑壽:《診家樞要》(明刊本,傅斯年圖書館藏,書號:A613.2 572)。
明‧熊宗立:《新刊太醫院校正圖註指南王叔和脈訣》(王叔和撰,熊宗立註。明書林熊成冶刊本,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書號:05901)。
Boym, Michał. Flora Sinensis. Viennae Austriae: Typis Matthaei Rictij, 1656.
Boym, Michał. Specimen Medicinae Sinicae. Francofurt: Ioannis Petri Zubrodt, 1682.
Boym, Michał. Clavis Medica. Norimbergae: Endterus, 1686.
Du Halde, Jean-Baptiste.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 Paris: Pierre-Gilles Le Mercier, 1735.
Du Halde, Jean-Baptiste.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 Hare: Sheurleer, 1736.
Du Halde, Jean-Baptiste.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Containing a Geographical, Historical, Chronological, Political and Physical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Chinese-tartary, Corea and Thibet. London: Watts, 1741.
Du Halde, Jean-Baptiste. A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Chinese-Tartary, Together with the Kingdoms of Korea, and Tibet: Containing the Geography and History. London: Edward Caves, 1741.
Floyer, John. The Physician's Pulse Watch. London: Smith and Walford, 1707.
(二) 專書
卜彌格著,卡伊丹斯基、張振輝、張西平譯:《卜彌格文集:中西文化交流與中醫西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王叔和:《脈經》,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
王冰次注:《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北京:學苑出版社,2013。
史崧校訂:《黃帝內經靈樞》,北京:學苑出版社,2013。
卡伊丹斯基著,張振輝譯:《中國的使臣──卜彌格》,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
卡斯蒂廖尼著,程之範譯:《醫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皮國立:《醫通中西──唐宗海與近代中醫危機》,台北:東大出版社,2006。
安文思著,何高濟譯:《中國新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16。
安田樸著,耿昇譯:《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艾爾曼著,原祖杰等譯:《科學在中國(1550-190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杜赫德編,鄭德弟等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中國回憶錄》,鄭州:大象出版社,2001。
沙不烈著,馮承鈞譯:《明末奉使羅馬教廷耶穌會士卜彌格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李約瑟著,鮑國寶譯:《中國科學技術史》第4卷第2分冊,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5。
李明著,郭強等譯:《中國近事報導(1687-1692)》,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2000。
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台北:政大歷史系,2001。
周始謀:《歷代養生頤養經要:清代養生家名著摘錦》,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彼得‧柏克著,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哈維著,田洺譯:《心血運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范行准:《明季西洋傳入之醫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范延妮:《近代傳教士中醫譯介活動及影響研究》,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7。
秦越人:《難經》,台中:中國醫藥大學,1995。
徐宗澤:《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
陳秀芬:《養生與修身:晚明文人的身體書寫與攝生技術》,台北:稻香出版社,2009。
陳元朋:《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台北:台大文史
叢刊,1997。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
唐明邦:《李時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出版社,2000。
酒井忠夫監修,坂出祥伸、小川洋一主編《中國日用類書集成》,東京:汲古書院,1999。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馬繼興等選輯:《日本現存中國稀觀古醫籍叢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
時光校注:《《伊利汗中國科技珍寶書》校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孫承晟:《觀念的交織──明清之際西方自然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
基歇爾著,張西平等譯:《中國圖說》,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
曹增友:《傳教士與中國科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張機:《傷寒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15。
張世賢:《圖注脈訣辨真》,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張明明:《《中華帝國全志》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7。
曾德昭著,何高濟譯:《大中國志》,台北:台灣書坊,2017。
費賴之著,馮承鈞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5。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董少新:《形神之間:早期西洋醫學入華史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楊叔禹:《清太醫院醫家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榮振華著,耿昇譯:《16-20世紀入華天主教傳教士列傳》,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趙學敏:《串雅全書釋義》,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熊秉真:《幼醫與幼蒙:近世中國社會的緜延之道》,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8。
蔣熙德著,丁一諤等譯:《孟河醫學源流論》,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魯桂珍、李約瑟著,周輝政譯:《針灸:歷史與理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
潘吉星:《中外科學之交流》,香港:中文出版社,1993。
潘吉星:《中外科學技術交流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穆根來等譯:《中國印度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閻宗臨著,葛雷譯:《傳教士與早期漢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韓琦:《中國科學技術的西傳及其影響》,石家莊:河北出版社,1999。
韓琦:《通天之學:耶穌會士和天文學在中國的傳播》,北京:三聯書店,2018。
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與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擊》,北京:商務
印書館,2013。
藍莉著,許明龍譯:《請中國作證:杜赫德的《中華帝國全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鐘鳴旦著,張佳譯:《禮儀的交織:明末清初中歐文化交流中的喪葬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G.E.R.勞埃德著,孫小淳譯:《早期希臘科學──從泰勒斯到亞里士多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5。
Lois N. Magner著,劉學禮譯:《醫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Sherwin B. Nuland著,楊逸鴻等譯:《蛇杖的傳人─西方名醫列傳》,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Geoffrey Lloyd, and Nathan Sivin. The Way and the Word.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Grmek, Mirko Drazen. Les reflets de la sphygmologie chinoise dans la medicine occidentale. Paris: Specia, 1962.
Hsu, Elisabeth. Pulse Diagnosis in Early Chinese Medicine : the Telling Touch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Kajdanski, Edward. Rediscovered Michael Boym's Medical Manuscripts: a Part of Medicus Sinicus Found in Cracow. Gdansk: Gdansk University Press, 2016.
Marié, Eric. Le Diagnostic par les Pouls en Chine et en Europe: Une histoire de la Sphygmologie des Origines au XVIIIe siècle. Paris: Springer-Verlag France, 2011.
Prioreschi Plinio. A History of Medicine: Byzantine and Islamic medicine. Omara:Horatius Press, 2001.
Wu, Huiyi. Traduire la Chine au XVIIIe Siècle les jésuites traducteurs de textes chinois et le renouvellement des connaissances européennes sur la Chine (1687-ca. 1740). Paris: Honoré Champion, 2017.
(三) 論文
王吉民:〈西譯中醫典籍重考〉,《中華醫學雜誌》第22卷第12期(1936),頁1231。
王道還:〈論《醫林改錯》的解剖學─兼論解剖學在中西醫學傳統中的地位〉,《新史學》第6卷1期 (1995),頁95-112。
王道還:〈論王清任的醫學研究〉,《「中國十九世紀醫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頁37-45。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近史所研究集刊》第41期(2003),頁1-85。
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三部九候論與古代醫學形成的模式〉《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台北:東大,2003),頁439-474。
李建民:〈王莽與王孫慶──記公元一世紀的人體刳剝實驗〉,《新史學》第10
卷第4期 (1999),頁1-30。
杜石然、韓琦:〈17、18世紀法國耶穌會士對中國科學的貢獻〉,《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第167期 (1993),頁55-64。
邱玏:〈中醫古籍英譯歷史的初步研究〉(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邱仲麟:〈明代世醫與府州縣醫學〉,《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 (2004),頁333-352。
邱仲麟:〈醫生與病人──明代的醫病關係與醫療風習〉,李建民編:《從醫療看中國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頁253-296。
祝平一:〈通貫天學、儒學與醫學:王宏翰與明清之際中西醫學的交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1分 (1999),頁165-201。
陳秀芬:〈情志過極,非藥可愈──試論金元明清的「以情勝情」療法〉,《新史學》第25卷第1期 (2014),頁1-50。
高晞:〈十五世紀以來中醫在西方的傳播與研究〉,《人文探究》第6期 (2015),頁15-24。
高晞:〈16──17世紀歐洲科學家視野下的中國醫學〉,《復旦國際關係評論》第23輯 (2018),頁1-18。
孫靈芝、王國為、梁峻:〈卜彌格與中國本草學西傳〉,《醫學與哲學》,第35卷第4A期總第498期 (2014),頁85-87。
許小麗:〈中醫與藏醫脈診中身體技術的視覺描述──對「寸、關、尺」診法史的新闡述〉,《形象中醫:中醫歷史圖像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頁211-215。
莫妮卡:〈卜彌格:為南明朝廷服務的耶穌會士〉,《神州交流》第5卷第2期 (2008),頁81-101。
莫妮卡:〈卜彌格《中國植物》中的神秘的、真實的和書面的中國花園〉,《西學東漸研究第三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頁175-184。
張嘉鳳:〈生化之源與立命之門──金元明醫學中的「命門」試探〉,《新史學》第9卷第3期 (1998),頁1-48。
張哲嘉:〈日用類書「醫學門」與傳統社會庶民醫學教育〉,收入梅家玲編:《世變中的啟蒙:文化重建與教育轉型(1895-1949)》(台北:麥田,2006),頁175-193。
張振輝:〈卜彌格與明清之際中學的西傳〉,《中國史研究》第3期 (2011),頁183-202。
張明明:〈《中華帝國全志》成書歷程試探〉,《國際漢學》總第4期 (2015),頁92-99。
張西平:〈關於卜彌格與南明王朝關係的文獻考辨〉,《史學史研究》第2期
(2009),頁93-100。
梁其姿:〈明清中國的醫學入門與普及化〉,收入氏著《面對疾病──傳統中國
社會的醫療觀念與組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頁29-47。
黃啟臣:〈十六至十九世紀的中學西傳〉,《澳門文化雜誌》第13-14期 (1994),頁93-103。
董少新:〈明末奉教太監龐天壽考〉,《復旦學報》第1期 (2010),頁35-44及73。
董少新:〈天地人神之關係與中西醫學文化的首次相遇〉,《第八屆科學史研討會彙刊》(2008),頁139-168。
奧林熱著,吳旻譯:〈你們知道中國人是怎麼把脈的嗎?──17-20世紀中國醫學在法國的傳入〉,《法國漢學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頁398-419。
潘鳳娟:〈國王數學家筆下的康熙──以法國耶穌會士白晉與李明的著作為中
心〉,《垂天之雲:歐洲漢學東/西人文視域的交映》(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2018),頁127-164。
蔡忠志、郝保華:〈《王叔和脈訣》重探──以「五臟」歌為研究中心〉,《中醫藥雜誌》,第25期特刊2 (2014),頁213-231。
賴毓芝:〈從杜勒到清宮──以犀牛為中心的全球史觀察〉,《故宮學術季刊》第344期 (2011),頁68-81。
韓琦:〈17、18世紀歐洲和中國的科學關係:以英國皇家學會和在華耶穌會士的交流為例〉,《自然辨證法通訊》第19卷第3期 (1997),頁47-56。
謝柏暉:〈從《王叔和脈訣》的爭議看明清醫學知識的建構〉,《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5期 (2012),頁65-76。
邊和:〈誰主藥室:中國古代醫藥分業歷程的再探〉,《新史學第九卷醫療史的新探索》(北京:中華書局,2017),頁38-70。
Pierre Huard:〈法國入華耶穌會士對中國科技的調查〉,謝和耐、戴密微等著,耿昇譯:《明清間耶穌會士入華與中西匯通》(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頁475-494。
Foss, Theodore N. “A Jesuit Encyclopedia for China A Guide to Jean-Baptiste Du Halde's Description -- de la Chine (1735)” (Ph.D. diss., Chicago University, 1979).
Hsu, Elisabeth. “Towards a Science of Touch, Part I: Chinese Pulse Diagnostics in Early Modern Europe.” Anthropology and Medicine 7.2 (2000): 251-268.
Hsu, Elisabeth. “Towards a Science of Touch, Part II: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actile Experience of the Seven Chinese Pulses indicating Danger of Death in Early Modern Europe.” Anthropology and Medicine 7.3 (2000): 3-16.
Hsu, Elisabeth. “Figuratively Speaking of ‘Danger or Death’ in Chinese Pulse Diagnostics.” Historical Aspects of Unconventional Medicine. Approaches,Concepts, Case Studies (2001): 193-210.
Hall, Thomas S. “Life, Death and the Radical Moisture: A Study of Thematic Pattern in Medieval Medical Theory.” Clio Medica 6 (1971): 3-23.
Horine, Emmet F. “An Epitome of Ancient Pulse Lore.”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X.2 (1941): 209-249.
Kajdanski, Edward. “Michael Boym’s Medicus Sinicus.” Toung Pao 73.4-5 (1987): 161-189.
Kajdanski, Edwar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Reflected in the Works of Michael Boym.” Monumenta Serica 59 (2011): 383-400.
Lundbaek, Knud. “Imaginary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China Mission Studies (1550-1800) 5 (1983): 5-23.
Li, Xiaoli. “Michel Boym the First European Who Wrote about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1 (2014): 3-8.
McVaugh, Michael. “The ‘humidum radicale’ in Thirteenth Century.” Traditio 30 (1974): 259-283.
Pelliot, Paul. “Michel Boym.” T'oung Pao 31.1-2 (1934): 95-151.
Sivin, Nathan “Emotional counter-therapy.” Medicin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China: Researches and Reflections (Hampshire: Variorium, 1995), pp.1-17.
Szczesniak, Boleslaw. “The Writings of Michael Boym.” Monumenta Serica 14(1949-1955): 481-538.
Szczesniak, Boleslaw. “John Floyer and Chinese Medicine.” Osiris 11 (1954): 127-156.
Szczesniak, Boleslaw. “Athanasius Kircher’s: China Illustrata.” Osiris 10 (1952):3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