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池永歆
Yeong-Shin Chyr
論文名稱: 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指導教授: 陳國章
Chen, Guo-Zhang
潘朝陽
Pan, Chao-Y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大茅埔空間地方鄉土空間性的地方特徵地方性
英文關鍵詞: space, place, homeland, place-character of spatiality, place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8下載: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
    指導教授:陳國章、潘朝陽
    研 究 生:池永歆
    論文內容:共一冊、約十九萬字、分五章
    【論文摘要】
    地方,是由人文活動的文化作用力將自然空間轉化而成的;換言之,地方原本就是一個具有空間性的概念,此即本文所論述之人文活動的「空間性的地方特徵」:人文活動所呈顯的空間性,係因地方的設置而來,而地方的設置原本就是人在抽象的自然空間中,所進行的一種設置人存在空間性的活動。
    對於一個地理區的地方性、鄉土性與地方所呈現之空間性的詮釋,無法以任何現成的空間理論套入研究;乃因,地方的構成,是歷史性的人文活動將自然空間轉變而來的。對於一個地方構成的探究與其地方性或鄉土性呈顯,就須深入詮釋各個階段人文活動對其形塑的過程;亦即,特重歷史脈絡以彰顯區域的地方性與鄉土特色,最能展現出一個地方的構成過程中,所蘊含之人文活動的足跡。唯有如此才能掌握一個自然空間,如何轉變為一個凝積深厚歷史意義之人存在的地方。本文即基於上述理念,詮釋歷史向度下大茅埔地方的構成過程;爾後,進一步探究大茅埔聚落所呈顯之空間性的內涵與特質。
    大茅埔地方,係立基於大甲溪縱谷空間之自然地理的基礎上,所孕育而成的漢文化區域;漢人尚未入此墾闢前,該地仍為茅草遍布的界外荒埔空間,隨著位於其北的雞油埔荒埔,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撥為屯丁的養贍地後,大茅埔荒埔在嘉慶年間,經由雞油埔的屯弁稟官開墾下,使得漢人得以合法地入此墾闢。
    嘉慶二十一年(1816)八月起,陸續有多批漢人向屯弁墾大茅埔;然而大茅埔大規模的墾闢,始於以張寧壽為墾佃首的二十八股拓墾組織。二十八股人,在張寧壽的領導下,戮力從事墾闢與建庄的工作,隨著土地的開墾、水圳的興築與聚落空間規劃、營建與中心大廟泰興宮的籌建等,使得客家先民得以在漢文化水稻維生方式底定的基礎上,發展大茅埔地方為一個客家文化群體所構成的漢文化區域。或即,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就是先民以其人文活動,使得原先的荒埔空間,轉變為他們得以安身立命之地方與鄉土的過程。
    本文嘗試透過古文書文本的解讀,以彰顯歷史向度下大茅埔地方的構成;亦即,論述要點係著重於詮釋:原本茅草遍佈的大茅埔自然空間,如何轉變為漢人生活世界中之一個地方的過程。爾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地闡釋大茅埔聚落空間性的構成與內涵,論述要點包括:漢人風水觀對於大茅埔聚落空間擇址與規劃的影響,以及聚落「中心—四方」空間形式的內涵與庄民賦予聚落空間的意義活動,最後並深入探究庄民囿定其家宅居存空間的活動與方式;庄民對於聚落與家宅居存空間的囿定,所創發的各種神聖物與活動,其目的就在於獲致人存在於世所企盼之安全感。此詮釋進路,係根據本文所建立之人文活動的空間性所具有之「地方特徵」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至大茅埔聚落空間性之經驗事實的研究。
    關鍵詞:大茅埔 空間(space)、地方(place)、鄉土(homeland)、空間性的地方特徵(place-character of spatiality)、地方性(placeness)

    【論文章節安排】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撰述的動機與目的:以「地方構成」的空間傳統作為本文立 論的基礎 一、地理學研究的空間傳統 二、台灣師大地理學系以空間觀點撰述論文的分析 三、以地方的構成作為本文立論的依據 四、本文撰述的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本文的研究區與相關研究 一、本文的研究區 二、有關大茅埔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人文活動的「空間性所具有的地方特徵」之理論的建構 一、人存在空間性的概念:人文活動空間性所具有的地方特徵 二、研究方法 第四節 章節論述要點 第二章 大茅埔地方的地理背景 第一節 大茅埔地方地理空間的特色 一、史籍對於大茅埔地方景觀的論述 二、大茅埔地方的地形、氣候與自然生態 第二節 乾隆中至道光年間東勢角縱谷區人文歷史地理背景:設屯後的雞油埔與大茅埔 一、設屯前漢人於東勢角土牛溝外的拓墾 二、設屯與東勢角地權空間的轉變 三、設屯後作為養贍埔地空間的雞油埔地方 四、設屯後雞油埔地方屯丁的處境及其遷徙 五、設屯後的大茅埔荒埔空間 第三章 空間與地方:大茅埔地方的構成 第一節 空間與地方:以古文書為文本的「地方性」建構 一、空間、地方與地方性 二、古文書文本的歷史性與大茅埔地方性的詮釋 第二節 歷史向度下大茅埔地方的構成 一、作為邊陲空間之大茅埔初期的拓墾 二、以張寧壽為墾佃首的二十八股拓墾組織於大茅埔地方的墾闢 三、大茅埔地方隘埔地的空間分布與拓墾 四、大茅埔地方水圳的開鑿與漢文化維生方式的建立 五、大茅埔地方地權空間的轉變:大租權的轉移 六、小結:作為漢文化區域的大茅埔地方 第三節 漢人與泰雅族生活空間重疊下的大茅埔地方 一、 族群對立空間中的大茅埔地方 二、 清末「開山撫番」政策對泰雅族南勢群的征討 三、日治時期大茅埔地方漢人與泰雅族的關係 四、對處於族群對立空間之大茅埔地方的省思 五、小結 第四節 地方與鄉土:作為鄉土文化之張寧壽家族土地拓墾活動空間的重建 一、地方與鄉土:鄉土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 二、從唐山原鄉到台灣新鄉:張寧壽家族簡介 三、鄉土拓墾史的重建:以張寧壽家族拓墾活動空間為例 四、結論 第四章 大茅埔地方所呈顯的空間性:以聚落空間的構成與 內涵為例的詮釋 第一節 聚落的義蘊與台灣漢人聚落的空間形式 一、聚落的存在義蘊 二、台灣漢人聚落「中心—四方」的空間形式 第二節 風水觀影響下的大茅埔聚落空間 一、漢人的陽宅風水觀:聚落空間的理想型 二、大茅埔聚落的風水空間 第三節 建庄時大茅埔地方厝宅地的空間規劃與防衛措施的空間配置 一、大茅埔地方建庄時厝宅地的空間規劃 二、建庄時聚落防禦措施的空間配置 三、日治時期聚落內部空間的轉變 四、小結 第四節 大茅埔地方聚落「中心—四方」的神聖空間性 一、大茅埔地方的中心大廟:泰興宮 二、庄地四方空間的將寮 三、囿定聚落四周空間的伯公廟與石頭母 四、大茅埔地方庄民對於聚落神聖空間的囿定活動 五、小結 第五節 大茅埔地方家宅的空間性:家宅空間的囿定物與囿定活動 一、家宅居存空間的營建:使人得以居住在世界之中 二、大茅埔地方家宅內部空間的佈局與正廳空間配置的深層內涵 三、庄民對於家宅空間的囿定物與囿定活動 四、大茅埔地方護宅八卦牌囿定家宅神聖空間現象的詮釋 五、家宅空間囿定物守護功用的詮釋 六、小結 第六節 大茅埔鄉土空間的囿定活動:以地名和「辦桌」請客活動為 例 一、地名:囿定鄉土空間最基本的方式 二、囿定大茅埔鄉土空間之地名的內涵 三、「地方˙鄉土」的實存內在性:以大茅埔的「辦桌」請客活動為例 四、結論 第五章 結論 一、本文立論的基礎與詮釋進路 二、論文第二章探究的主題為大茅埔地方的地理背景 三、 論文第三章:由古文書文本的解讀,展顯出歷史向度下大茅埔地方所深蘊的內涵 四、 論文第四章:詮釋庄民生活世界中,囿定大茅埔聚落空間的人文活動及其義蘊 五、總結 徵引文獻 附錄:《張寧壽家族古文書》部分文本

    【徵引文獻】
    一、史料
    《淡水廳志》,台灣研究叢刊第40種。
    《彰化縣志》,台灣研究叢刊第48種。
    《諸羅縣志》,台灣研究叢刊第55種。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
    劉璈,《巡台退思錄》,台灣文獻叢刊第21種。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台灣文獻叢刊第27種。
    《台灣彙錄甲集》,台灣文獻叢刊第31種。
    吳子光,《台灣紀事》,台灣文獻叢刊第36種。
    郁永河,《裨海記遊》,台灣文獻叢刊第44種。
    陳璸,《陳清瑞公文選》,台灣文獻叢刊第116種。
    《台灣私法物權編》,台灣文獻叢刊第150種。
    《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灣文獻叢刊第152種。
    《清高宗實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186種。
    《清奏疏選彙》,台灣文獻叢刊第256種。
    《中縣文獻(一):開闢資料篇》(陳炎正編纂),台中:台中縣政府。
    《台灣古文書專輯(下)》(黃晴文總編輯,1996),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張寧壽家族古文書》(筆者影印藏)。
    二、日文
    伊能嘉矩(1904)台灣蕃政志,台北:南天書局(一九九七年重印)。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台灣,東京:富山房。
    森丑之助(1912)台灣中部漢庄與蕃社之和親契約的實例,台灣時報,第38、
    39號(刊載於大正元年11月20日、12月20日)。
    森丑之助(1917)台灣蕃族志‧第一卷,台北:南天書局(一九九六年重印)。
    《台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一編》。
    三、後人編纂、撰述與翻譯的中文資料
    一丁等(1996)中國古代風水與建築選址,河北: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王世慶(1986)日據初期台灣之降筆會與戒運動,台灣文獻,37(4):111-
    151。
    王玉德編著(1992)古代風水術注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比梅爾(1996)海德格爾(劉鑫與劉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田立克(1994)信仰的動力(魯燕萍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加達默爾(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台北:時
    報文化。
    加達默爾(1995)真理與方法:補充與索引(洪漢鼎與夏鎮平譯),台北:時報
    文化。
    伊能嘉矩(1957)台灣番政志(溫吉編譯),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杜正勝(1995)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空間的倫理觀和宇宙觀,空間、力
    與社會(黃應貴主編),頁213-26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余英時(1984)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余光弘(1988)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中研院民
    族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九號,台北: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何曉昕(1995)風水探源,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呂宗力與欒保群編(1991)中國民間諸神(上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呂理政(1990)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中央研
    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呂理政(1992)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鄉出版社。
    沈清松(1986)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之衝擊與展望,台北:時報出版公
    司。
    沈清松(1992)傳統的再生,台北:業強出版社。
    吳鎮坤等(1989)台中縣客家風物專輯,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林朝棨纂修(1957)台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台中:台灣
    省文獻會。
    林朝棨(1966)台灣之河谷地形,台北:台灣銀行。
    林會承(1990)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林嘉書與林浩(1992)客家土樓與客家文化,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施添福(1995)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空間、力與
    社會(黃應貴主編),頁39-71,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徐芹庭(1997)陽宅風水,台北:孚嘉書局。
    海德格(1993)存在與時間(王慶節、陳嘉映譯),台北:久大桂冠聯合出版。
    海德格(1996)海德格爾選集(孫周興選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唐君毅(1977)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
    黃文博(1989)台灣信仰傳奇,台北:台原出版社。
    陳文尚(1992)台灣傳統三合院式家屋空間命名現象:地理知識學(geosophy
    )的例證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地理學研究所暨地理學系。
    陳文尚(1993)台灣傳統三合院式家屋的身體意象:地理知識學(geosophy)
    的例證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地理學研究所暨地理學系。
    陳正祥(1957)氣候之分類與分區,台北:台灣大學農學院。
    陳炎正(1995)東勢鎮志,台中:東勢鎮公所。
    陳邦畛(1992)一個客家公廳落成三獻禮的參與觀察,台灣風物,42(2):57-
    90。
    陳國章(1995)台灣地名學文集(增定版),台北:台灣師大地理學系。
    張圭熒(1994)大茅埔庄開墾與張寧壽家族,作者自印。
    張圭熒(1996)大茅埔簡介,作者自印。
    張祥龍(1998)海德格爾傳,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張耀焜(1984)岸裡大社與台中平野之開發,中國方志叢書台灣地區台灣省苗
    中彰三縣文獻,頁140-164。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森丑之助(2000)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
    出版社。
    溫振華(1983)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
    報,11:43-95。
    溫振華(1990)獵番首契約書,台灣風物,40(1):iii-vi。
    溫振華(1992)清代東勢地區的土地開墾,台北:日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溫振華(1993)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以東勢為例,台灣經驗(二)社會
    文化篇(宋光宇主編),頁225-269,台北:東大圖書。
    溫振華(1994)清代東勢角仙師廟的建立及其發展,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王正雄總編輯),頁44-61,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溫振華(1999)大茅埔開發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傅偉勳(1990)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
    圖書公司。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董芳苑(1988)台灣民宅門楣八卦牌守護功用的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潘朝陽(1991)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
    19:71-90。
    潘朝陽(1993)粵東原鄉三山國王神祇的性質,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
    19:69-97。
    潘朝陽(1994)台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裏區域為例的文化
    歷史地理詮釋,台灣師大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潘朝陽(1995)「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
    究報告,23;83-107。
    潘朝陽(1996)大湖地方性的構成:歷史向度的地理詮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
    研究報告,25:1-42。
    蔡淵絜(1983)清代台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歷史學報,11:97-111。
    蔡淵洯(1986)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瞿海源、
    章英華編),頁45-67,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十六。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漢寶德(1983)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念架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
    學報,2(1):123-150。
    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關華山(1992)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書局。
    藤井志津枝(1998)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四、英文資料
    Braudel,F.(1980)On History(trans.by S.Matthew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oek,J. O. M.(1965)Geography:Its Scope and Spirit,Ohio:Charles E. Merrill
    Books,INC.
    Buttimer,A.(1971)Society and Milieu in the French Geographic Tradition,Chicago
    :Rand McNally and Company.
    Buttimer,A.(1974)Values in Geography,Commission on College Geography
    Resource Paper No.24,Washington D.C.:A.A.G..
    Buttimer,A.(1976)Grasping the Dynamism of Lifeworld,A.A.A.G.,66(2):277-292.
    Eliade,M.(1975)Myths、Rites、Symbols:A Mircea Eliade Reader(I、II),
    Beane,W .C. & W. G .Doty(eds.),New Yorker:Harper&Row Publishers.
    Haggett,P.(1975)Geography:A Modern Synthesis,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Hartshorne,R.(1939)The Nature of Geography:A critical survey of current thought
    in the light of the past,Lancaster:A.A.G..
    Harvey,D.(1976)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London:Edward Arnold.
    Heidegger,M.(1962)Being and Time(trans.by Macquarrie,J. & E. Robinson) 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 Inc.
    Heidegger,M.(1969)Identity and Difference(trans.by J. Stambaugh),New Yorker
    :Harper&Row Publisher.
    Heidegger,M.(1971a)Poetry、Language、Thought(trans. by A. Hofstadter), 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 Inc.
    Heidegger,M.(1971b)On the Way to Language(trans. by P. D. Hertz),New York :
    Harper&Row Publishers Inc.
    Heidegger,M.(1972)On Time and Being(trans. by J. Stambaugh),New York:Harper
    &Row Publishers Inc.
    Heidegger,M.(1977)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trans.
    by W. Covitt),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
    Heidegger,M.(1982)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menology(trans. by A. Hofstadter
    ),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eidegger,M(1992)The Concept of Time,trans.by William McNeill,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Husserl,E.(1970)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trans. by D. Carr), 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R.J.(1992)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Approaches,New York:Edward Arnold.
    Johnston,R.J.etc.(1994)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May,J.A.(1970)Kant’s Conception of Geography and its Relation to Recent
    Geography Thought,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eet,R.(1998)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U.K.: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Relph,E.(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 Limited.
    Sack,R.D.(1974)Chorology and Spatial Analysis,A.A.A.G.,64(3):439-452.
    Tuan,Yi-Fu(1965)Environment and World,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17(5)
    :6-8.
    Tuan,Yi-Fu(1971a)Man and Nature,Washington,D.C.:A.A.G..
    Tuan,Yi-Fu(1971b)Geography,Phenomenolog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Canadian Geographer ,15(3):181-192.
    Tuan,Yi-Fu(1974a)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ttitudes and
    Values,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Tuan,Yi-Fu(1974b)Commentary on Value in Geography,in Buttimer,A.Values in
    Geography,pp.54-58,Commission on College Geography Resource Paper No.24,
    Washington D.C.:A.A.G..
    Tuan,Yi-Fu(1975)Place:An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The Geographical Review, 65
    (2):151-165.
    Tuan,Yi-Fu(1976a)Geopiety:A Theme in Man's Attachment to Nature and Place,in
    Lowenthal,D.&M.J.Bowden(eds.),Geographies of the Mind:Essay in
    Historical Geosophy in Honor of John Kirtland Wright,pp.11-39,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an,Yi-Fu(1976b)Humanistic Geography,A.A.A.G.,66(2):266-267.
    Tuan,Yi-Fu(1977)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London:Edward
    Arnold.
    Tuan,Yi-Fu(1978)Sacred Space:An Explorations of an Idea,in Butzer,K.W.
    (ed.)Dimesions of Human Geography:Essay on Some Familiar and Neglected
    Themes,pp.84-99,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Tuan,Yi-Fu(1979a)Space and Place:Humanistic Perspective,in Gale,S.&G.Olsson
    (eds.)Philosophy in Geography,London: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Tuan,Yi-Fu(1979b)Thought and Landscape:The Eye and the Mind's Eye,in D. W.
    Meining(ed.)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an,Yi-Fu(1991a)A View of Geography,The Geographical Review,81(1):99-107.
    Tuan,Yi-Fu(1991b)Language and the Making of Place:A Narrative-Descriptive
    Approach,A.A.A.G.,81(4):684-696.
    Tuan,Yi-Fu(1993)Passing Strange and Wonderful:Aesthetics,Nature,and Culture
    Washing,D.C.:Island Press.
    Tuan,Yi-Fu(1994)The City and Human Speech,The Geographical Review,84(3)
    :144-151.
    Vidal de la Blache,Paul(1996)Meaning and Aim of Human Geography,in Agnew,J.
    、Livingstone,N.D.&A.Rogers(eds.)Human Geography:an Essential
    Anthology,pp.181-191,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