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倪雅芃 Ni, Ya-Peng |
---|---|
論文名稱: |
《晴空小侍郎》系列中的臺灣兒童文學意識形態研究 THE IDEOLOGICAL RESEARCH OF THE SERIES THROUGH THE GREAT HEAVEN IN TAIWA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
指導教授: | 潘麗珠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0 |
中文關鍵詞: | 意識形態 、兒童文學 、臺灣兒童文學 、哲也 、晴空小侍郎 、明星節度使 |
英文關鍵詞: | Ideology, Children’s literature, Taiwa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Jaye, Through the Great Heaven, The Little Star-Ambassador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29.2018.A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5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澳洲學者約翰.史蒂芬斯在《兒童小說中的語言與意識形態》指出:「兒童小說無疑屬於文化實踐的領域,其存在的宗旨是將目標讀者社會化。」一旦以兒童為「對象」,必然蘊含著對兒童「言說」的強烈動機,是以相較其他書寫模式,兒童文學更能透露社會之價值判斷。本文藉由傳播學觀點,以文化生產角度分析臺灣兒童文學之意識形態。
透過社會歷史分析、文本分析與質性分析,可見哲也《晴空小侍郎》系列(《晴空小侍郎》以及《晴空小侍郎2:明星節度使》)明確地國語文教育企圖。掌握魔法與掌握知識連結,掌握知識與掌握權力連結,讀者由此獲得自我價值感與控制感,學校體制之意識形態依憑閱讀行為得以實踐。
另外,《晴空小侍郎》系列在引導小讀者社會化路徑──學好國語文、做善事的同時,也向成人讀者傳遞其兒童觀點。對臺灣兒童文學出版業(作者、出版公司、評論家)而言,其生產複製之「兒童」符碼不僅僅是為了向兒童鼓吹應保有易受成人掌控的純真,「兒童」更象徵成人本然的內在自我,一種人們走向社會化的最終,對如何成為自己的自我探尋。
臺灣兒童文學的發展自1990年代以後,其推廣主力由官方轉向民間,創作者亦由教師主導慢慢走向多元。然而其陳列於單純化、甜美化童書背後之價值觀,仍然如約翰 B. 湯普森《意識形態理論研究》(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所言,「服務於維持系統的不對稱關係」。臺灣兒童文學走向後現代的遊戲與顛覆,仍有一段漫漫長路。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and with the objects of Through the Great Heaven as well as Through the Great Heaven 2- The Little Star-Ambassador, this research tends to reconstruct the ideological form in Taiwa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production.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ideological form in Taiwa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confines to the notion given by the educational sides to the education receivers that “Knowledge gains you degrees, which can be traded to gain decent occupations”. With the same notion, mastering knowledge means mastering the magical world; a grasp of true knowledge implies that the character’s gotten a key to the secret of his fate; thus the magical functions and the plots’ predictions altogether show a concrete logic of how to gain authority of the world; the readers shall in consequence be able to obtain a sense of self-value and self-control; on the other hand, the ideological form in the system of educating can be pushed into practice by the action of reading.
Furthermore, the literary work not only proceeds to play a role in leading our young readers to being socialized, such as by showing the needs of mastering mandarin and acting kindly to others, but also proceeds to communicate its viewpoint from a children’s eye to the adult reader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aiwanese publishers, writers, critics, etc.,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cultural code of a “kid” reproduced in the work doesn’t only advocate that children should keep their innocence intact from the influences of the grownups’ world, but it stands forth to symbolize an inner self that lives authentically in an adult’s mind. The symbolic code becomes an endpoint of the restless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and the goal of one’s finding his/her true self.
After the 1990s, the promo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iwan has been supported more by the non-governmental associations than the official wills; the creators/writers also have seemed not to be limited in the education-related. Nonetheless, the value systems served behind the shelves of over-simplified and sweetened children’s books are still fulfilling mostly the need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Taiwa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may have a longer climb to go up in terms of the playfulness and defiance of a postmodern state.
一、直接引用
(一)研究文本
1. 哲也:《晴空小侍郎》(臺北市:天下雜誌,2006)。
2. 哲也:《晴空小侍郎2:明星節度使》(臺北市:天下雜誌,2009)。
3. 黃文輝:《奶奶的鬼故事》(臺北:小兵出版社,2014)。
4. 湯湯:《天子是條魚》(臺北:信誼基金出版社,2014)。
5. 湯湯:《一個小雞去天國》(臺北:信誼基金出版社,2014)。
6. J. K. Rowling:《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臺北市:皇冠出版社,2000)。
7. J. K. Rowling:《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臺北市:皇冠出版社,2000)。
8. J. K. Rowling:《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臺北市:皇冠出版社,2001)。
9. J. K. Rowling:《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臺北市:皇冠出版社,2001)。
10. J. K. Rowling:《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臺北市:皇冠出版社,2003)。
11. J. K. Rowling:《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臺北市:皇冠出版社,2005)。
12. J. K. Rowling:《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臺北市:皇冠出版社,2007)。
13. Neil Richard Gaimen:《第十四道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2004)。
14. Ursula K. Le Guin:《地海巫師》(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社,2017)。
15. Ursula K. Le Guin:《地海古墓》(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社,2017)。
16. Ursula K. Le Guin:《地海彼岸》(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社,2017)。
17. Ursula K. Le Guin:《地海孤雛》(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社,2017)。
(二)論述專書──兒童文學與文學理論
1. 李玉平:《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2. 杜淑貞:《兒童文學析論》(臺北市:五南,1994)。
3. 林 良:《純真的境界》(臺北市:國語日報,2011)。
4. 林文寶、陳正治、徐守濤、蔡尚志:《兒童文學》(臺北市:五南,1996)。
5. 林文寶策畫,劉鳳芯主編:《擺盪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臺北市:幼獅,2000)。
6. 吳 鼎:《兒童文學研究》(臺北市:遠流,1980)。
7. 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臺北市:五南,2005)。
8. 洪文瓊:《臺灣兒童文學史:出版觀點的解析,一九四五──九三年》(臺北:傳文,1994)。
9. 周慶華:《兒童文學新論》(臺北市:生智出版社,1998)。
10. 高行健:《論創作》(臺北市:聯經,2008)。
11. 陳正治:《童話寫作研究》(臺北:五南,1990)。
12. 張清榮:《兒童文學創作論》(臺北市:富春文化,1991)。
13. 劉鳳芯:《擺盪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兒童文學論述選集1988–1998》(臺北市:幼獅,2000)。
14. Ann Whitford Paul:《如何寫好一個故事:從繪本入手》(北京:新興出版社,2016)。
15. Deborah Cogan Thacker & Jean Webb:《兒童文學導論: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天衛文化,2005)。
16. John Stephens:《兒童小說中的語言與意識形態》(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
17. Jorge J. E. Gracia:《文本性理論:邏輯與認識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 Joseph Campbell:《千面英雄》(新北市:立緒文化,1997)。
19. Laurie Lamson:《開始寫吧!科幻、奇幻、驚悚小說創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0. Maria Nikolajeva:《兒童文學中的人物修辭》(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
21. Neil Postman:《童年的消逝》(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2. Richard E. Palmer:《詮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3. Robert Escarpit:《文藝社會學》(臺北:南方叢書,1988)。
24. Tzvetan Todorov:《奇幻文學導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
(三)論述專書──社會科學與歷史研究
1.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2009)。
2. 薛曉華:《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前衛,1996)。
3. Carl R. Rogers:《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新北市:左岸文化,2014)。
4. Dalai Lama, Desmond Mpilo Tutu, Douglas Abrams:《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臺北市:天下雜誌,2017)。
5. David B. Tyack:《一種最佳的體制:美國城市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 David Buckingham:《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臺北市:巨流,2003)。
7. Emile Durkheim:《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8. Francis bacon:《新工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9. Johan Huizinga:《遊戲人:對文化中遊戲因素的研究》(新北市:康德,2013)。
10. John B. Thompson:《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
11. John B. Thompson:《意識形態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12. Maria Montessori:《發現兒童》(臺北市:及幼文化,2001)。
13. Paul Willis:《學做工:工人階級子弟為何繼承父業》(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14. Ross Gregory Douthat:《特權:哈佛與統治階層的教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15. Sigmund Freud:《夢的解析》(臺北市:志文,1986)。
16. Sigmund Freud:《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學》(北京:國際文化,2000)。
17. Stanley Milgram:《對權威的服從: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學實驗》(北京:新華出版社,2012)。
(四)期刊論文
1. 王祿旺、許雅惠:〈消費者購買童書決策因素之研究〉《2008中華印刷科技年報》(臺北市:中華印刷科技學會,2008)。
2. 李連鑫:〈初探父母購買童書消費行為與動機〉《2011中華印刷科技年報》(臺北市:中華印刷科技學會,2011)。
3. 吳秋梅:《哲也兒童文學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2010)。
4. 邱各容:《從意識型態談日治時期臺灣兒童文學的書寫》(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04)。
5. 許大修:《探討奇幻文學的翻譯手法與策略:以「魔戒」與「哈利波特」中日譯本為例》(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2008)。
6. 許雅惠:《傳統童話圖畫書與顛覆性童話圖畫書表現手法之比較研究:以「三隻小豬」為例》(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2)。
7. 黃秋芳:《從遊戲性探討台灣兒童文學的建構與演現》(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8. 黃嬿庭:《哲也改寫作品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9. 游美慧:〈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方法與運用第八期,2000)。
10. 劉廉玉:《馬景賢兒童文學創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11. 劉謹華:《管家琪童話的自我概念書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2010)。
12. 鍾佳慧:《「晴空小侍郎」與「明星節度使」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12)。
(五)網路資料
1. 96年度《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吳玫瑛主持http://www1.nttu.edu.tw/mywu/96chlc/index.asp?cn=explain
2. 96年《兒童文學批評理論年度成果總報告》:http://hss.edu.tw/upload/user/file/%E4%B8%AD%E6%96%8712.pdf
3. 97年度《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吳玫瑛主持:http://www1.nttu.edu.tw/mywu/97chlc/index.asp?cn=explain
4. 97年《兒童文學批評理論期末成果報告》:http://hss.edu.tw/upload/user/file/hei/3/%E4%B8%AD%E6%96%879704%E5%90%B3%E7%8E%AB%E7%91%9B.pdf
5. 98年度《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吳玫瑛主持:http://www1.nttu.edu.tw/mywu/98chlc/index.asp?cn=record
6. 98年《兒童文學批評理論年度成果總報告》:http://hss.edu.tw/upload/user/file/hei/4/%E5%90%B3%E7%8E%AB%E7%91%9B.pdp
7. 全國法規資料庫:
8. 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9. 新銳文化工作坊網站: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culturestudy/theory/03.htm
10. 劉緒源:〈三層豐滿的湯湯童話〉(錢江晚報,2013.8.4):http://qjwb.zjol.com.cn/html/2013-08/04/content_2262045.htm?div=-1
二、參考部分
1. 小大聯盟:《小大在繪本中看見力量》(臺中市:小大聯盟,2016)。
2. 李 綱:《英國童話的倫理教誨功能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3. 沈 謙:《修辭學》(臺北市:五南,2010)。
4. 林文寶:《兒童文學工作者訪問稿》(臺北市:萬卷樓,2001)。
5. 林文寶:《兒童文學與書目》(臺北市:萬卷樓,2011)。
6. 林文寶:《兒童文學與閱讀》(臺北市:萬卷樓,2011)。
7. 林文寶:《兒童文學與語文教育》(臺北市:萬卷樓,2011)。
8. 林文寶:《臺灣國小語文教材與兒童文學關係之研究》(臺北市:萬卷樓,2017)。
9. 林文寶、趙秀金:《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的歷史與身影》(臺東市: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2003)。
10. 林瑞榮:《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2000)。
11. 邱各容:《播種希望的人們:臺灣兒童文學工作者群像》(永和市:富春文化,2002)。
12. 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臺北市:五南,2005)。
13. 洪文瓊:《臺灣兒童文學手冊》(臺北:傳文,1999)。
14. 陳惠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北市:萬卷樓,2010)。
15. 黃武雄:《童年與解放》(臺北市:人本教育基金會,1994)。
16. 須文蔚:《臺灣文學傳播論》(臺北市:二魚文化,2009)。
17. 劉仲容、林偉信、柯倩華:《兒童哲學》(臺北縣蘆洲市:空大,2003)。
18. 劉緒源:《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19. 藍順德:《教科書意識型態歷史回顧與實徵分析》(臺北市:華藤文化,2010)。
20. Alan Prout:《童年的未來:對兒童的跨學科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18. Allan B. Chinen:《童話中的男性進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21. Allison James, Chris Jenks & Alan Prout:《童年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19. Bruno Bettelheim:《童話的魅力:我們為什麼愛上童話?從小紅帽到美女與野獸,第一本以精神分析探索童話的經典研究》(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17)。
20. Clifford Geertz:《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21. Diane Crane:《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
22. Duncan Heath & Judy Boreham:《視讀浪漫主義》(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8)。
23. Everett M. Rogers:《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24. Frederic Rouvillois:《禮貌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
25. Gareth B. Matthews:《童年哲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26. Georg Simmel:《貨幣哲學》(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27. John A. Schuster:《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導論》(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3)。
28. John B. Thompson:《數字時代的圖書》(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29. John B. Thompson:《文化商人:21世紀的出版業》(南京:譯林出版社,2016)。
22. Karen Coats:《鏡子與永無島:拉康、欲望及兒童文學中的主體》(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
23. Kurt Koffka:《格式塔心理學原理》(臺北市:昭明,2000)。
24. Lucien Goldmann:《文學社會學方法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
30. Marie-Louise von Franz:《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16)。
31. Michael Wyness:《童年與社會:兒童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心理,2009)。
32. Norbert Elias:《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25. Perry Nodelman:《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臺北市:天衛文化,2000)。
26. Philippe Aries:《兒童的世紀: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7. Roberta S. Trites:《喚醒睡美人:兒童小說中的女性主義聲音》(合肥: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
33. Robert K. Merton:《社會理論和社會結構》(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34. Rudiger Safranski:《榮耀與醜聞:反思德國浪漫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5. Susan Neiman:《為什麼長大》(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6)。
36. Wolfgang Kohler:《完形心理學》(臺北市:桂冠,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