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仁淑
Lu, Ren-Shu
論文名稱: 文公家禮及其對韓國禮學之影響
指導教授: 周何
Zhou, He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畢業學年度: 7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92
中文關鍵詞: 錢穆韓國禮學文公家禮朱熹中國文學文學
英文關鍵詞: GIAN-MU, KOREA, ZHU-XI, CHINESE-LITERATURE, LITERA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5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錢穆先生云:「朱子曠代大儒,不僅集北宋一代理學之大成,同時亦集漢晉以下經學
    之大成。使經學理學會歸一貫,尤為朱子論學最大貢獻所在。........朱子於經學中
    ,於禮持所重視。」(見朱子新學案、第四冊、一一二頁)。據學術之發展之淵源言
    之,理學本根源於經學,故理學與經學宜歸一貫。朱子深明此理,其畢生治學,即本
    此而依歸,錢氏所論,洵非虛美。而禮學尤為朱子晚年所最關心者,蓋理論與實際融
    合為一,為其學術完成之自然過程也。然而昔賢有關朱子學之研究,大多偏重其理學
    方面之成就,而對朱子之經學 所留意,更遑論就其禮學作專門之撢述。
    朱子嘗潛心於古禮之研究,撰有「儀禮經傳通解」一書,然後融會古今,求其形於當
    世者,而有「文公家禮,對後世之影響較為深遠。其自序云:
    「凡有本有文,自其施於家者言之,則名份之守,愛敬之實,其本也;冠、昏、喪、
    祭、儀章、度數者,其文也。其本者,有家日用之常禮,固不可以一日不脩;其文,
    又皆所以紀綱入道之始終,雖其行之有時,施之有所,然非講之素明,習之素熟,則
    其臨事之際,亦無以合宜而應節,是亦不可一日而不講且習焉者也。
    三代之際,禮經備矣!然其存於今者,宮盧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節,皆不宜於世。
    世之君子雖或酌以古今變,更為一時之法,然亦礙詳或略,無所折衷;至若遺其本而
    務務其本,緩於實而急於文,自有自好禮之士,猶或不能舉其要;而困於貧 者,尤
    者,尤患其終不能有以及於禮也。熹之愚蓋兩病焉。是以嘗獨究觀古今之藉,因其大
    體之不可變者,而少加損益於其間,以為一家之書。大抵謹名份,崇愛敬,以為之本
    至其施行之際,則又略浮文,敷本實,以竊自附於孔子從先進之遺意。誠願得與同志
    之士,熱講而勉行之,庶幾古人所以脩身齊家之道,謹終追遠之心,猶可以復見,而
    於國家之所從化道民之意,亦或有小補云。」(性理大全書、卷十九)。
    蓋心性之學所明之心,所見之性。止限於能明心見性之人,而未能落實於民生云為之
    際,灑掃應對之間,其效不宏。朱子有見於此,逐於晚年措意於儀禮之經傳,其所發
    明即已勒為專業矣;復又斟酌禮文,損益古今,以成一家之書。此即文公家禮之所由
    作也。據上文所引家禮自序,朱子以為能使「脩身齊家之道,謹終追遠之心,猶可以
    復見」;而終「國家所以崇化導民之意」,有所補益者,耑在家禮一書而已。由是可
    見「文公家禮」實為朱子學中極重要之著作,乃其以禮治天下理想之表徵也。
    如前所述,朱子晚年特別留意禮學,乃因一般學者僅注重理學方面之研究而忽視理學
    之價值。故「文公家禮」在中國所發生之影響,實未若韓國之深遠。當韓國李朝之時
    ,士大夫始終謹守此書,奉為圭皋而學術界對於家禮之研究,亦風行一時,導至理學
    派之形成與發展,逐成當世之顯學。然「文公家禮」如何東傳而受到重視;。止痛藥
    東傳後,與中國環境不同之韓國如何加以演變因應,而直接影響韓國之社會制度;迨
    朱子學風迷一時之李朝時代,命世儒者對「文公家禮」之看法及其研究成績如何;凡
    此悉為考察「文公家禮」對韓國禮學之重心,亦即仁淑撰寫本論文之旨趣所在。
    本論文凡分前、中、後三篇。
    前編為「有關文公家禮之研究」,文分三章:首高章之前言,論述文公家禮於朱子學
    之重要。次章為「文公家禮之著作及其流傳」,就「文公家禮」一書之真偽問題加以
    辦析,並對朱子著作此書之動機及歷程深入探討,詳加剖析,文末於其書之版本源流
    亦有所考證焉。末章為「文公家禮及其特色」,就「文公家禮」一書淵源、內容及其
    特色詳加論述,細心整理,期使讀者有深刻之認識及完整之概念。
    中編為「文公家禮之東傳及其開展」,文分四章:第一章前言,剖析「文公家禮」一
    書之東傳及其開展過程,並說明此事對韓國歷史文化之重要性。次章為「文公家禮東
    傳始末」,論高麗末學之社會背景及其實際需要,此之導至朱子學東傳之緣由,其次
    考述「朱子學東傳之始末」,說明朱子學為韓國性理學樹立楷模,以及高麗政府及學
    界對文公家禮東傳後所作之良好反應。逐使文公家禮栘植至東土之後,能生根發芽,
    枝葉茁壯,終至開花結果,而形成韓國之新文化。第三章為「李朝初期儒學與文公家
    禮」,論李朝兩班制度與文公家禮之結合,形成繼朱子學後新而有力之學風。益文公
    家禮之能深入韓國之政界及學界,係得力於韓國上層以兩班制度為基礎之社會形態。
    其次再論「文公家禮在法制上之運用」。李朝以」文公家禮」為兩班制度上層官僚之
    生活規範,行禮準則;且又以「明律」為骨幹,以為一般庶民生活之法典,如果正合
    乎「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禮記、曲禮上)之中國傳統古訓。此種「文公家禮
    」與「明律」之交互運用,為李朝之社會安定國家與隆奠定基礎。第四章之「性理學
    之開展與文公家禮之認識」,李朝學界於研究朱子之性理之後,繼再引進「文公家禮
    」,二者之東傳,於時代雖有先後之分,而既經東傳之後,二者實相輔相成, 為韓
    國帶來深遠之影響。由於性理學之東傳而開啟韓國新儒學之門扉;而「文公家禮」之
    東傳,則是建樹韓國文化之基礎。本章首論以儒學治天下之理想,敘述至治主義學派
    倡導性理學所開啟之新境界。次析性理學之深化與學者對文公家禮之認識。以見「性
    理學」與「文公家禮」之於李朝政治與學術界有密不可分之關係。而當性理學深化之
    際,政界與學界對「文公家禮」彌加重視,至以「文公家禮」為治平天下之管鑰。
    後編彰「文公家禮對韓國禮學之影響」,文分二章:首章為前言,首論禮學派之形成
    及禮學成立之內因緣,並扼要介紹有關學者。所謂禮學派謂以文公家禮為採究主題而
    形成之學派也。次論禮學派之流衍及其特色,考察禮學之發達過程及其時學風之特點
    。末述實學之抬頭與禮學之變遷,論述李朝後期實學之成立與禮學之關係,旁及禮學
    之流變。第二章為「李朝學者之禮學成就 舉隅。李朝學者的成就者雖多,而乃以金長
    生、李 、李 、三人足為代表,因列舉三學者,以概其餘也。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