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順良 |
---|---|
論文名稱: |
探討閱讀不同特徵之幾何尺規作圖與說理文本的理解表現 |
指導教授: | 楊凱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5 |
中文關鍵詞: | 尺規作圖 、垂直平分線 、閱讀理解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2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閱讀幾何尺規作圖及其說理文本時的理解目標為何,以及依據理解目標設計評量試題調查學生閱讀不同文本的理解表現,並探討不同類型的幾何先備知識如何影響學生閱讀尺規作圖及其說理的理解表現,以提供利於促進尺規作圖教學成效之建議。以桃園縣某區域大型國中八年級474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設計共三個階段:一、前測:以先備知識測驗卷施測,以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二、實驗處理:不同學生個別自行閱讀理解不同特徵之幾何尺規作圖文本,並以閱讀理解評量測驗卷施測;三、晤談:針對四個版本文本之高、低分組各取2位(共16位)進行半結構晤談。研究方法為量化、質性並重,量化部分採相依t考驗、One Way-ANOVA分析、單變項共變數(ANCOVA)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質性部分為考量16位半結構晤談學生的晤談內容與前測、實驗處理資料,以建構出閱讀尺規作圖與說理文本之理解歷程。結果顯示:(1)擷取再製能力、解釋連結能力均顯著優於反思延伸能力; (2)不同版本的「幾何尺規作圖與說理文本」對三個數學能力層次的表現未有顯著差異;(3)低閱讀能力組中,「問答式」文本在「概念心像」與「尺規操作」有較高的解釋力,「直述式」文本在「概念定義或性質」與「概念心像」有較高的解釋力;(4) 低成效學生傾向喜愛「作圖先」文本。本研究亦據此針對教學設計與未來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Armbruster, B. B., & Anderson, T. H. (1981). Content area textbook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ading.
Aschner, M. J. (1961). Asking questions to trigger thinking. NEA Journal, 50(6), 44-46.
Austin, J. D. (1982). Constructions with an Unmarked Protractor. Mathematics Teacher, 75(4), 291-295.
De Lange, J. (2007). Aspects of the art of assessment design. Assessing mathematical proficiency, 99-111.
Dee-Lucas, D., & Larkin, J. H. (1990). Organization and comprehensibility in scientific proofs: or," Consider a particle p…".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4), 701.
Dole, J. A., Duffy, G. G., Roehler, L. R., & Pearson, P. D. (1991). Moving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Research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2), 239-264.
Duval, R. (1998). Geometry from a cognitive point of view. NEW ICMI STUDIES SERIES, 5, 37-51.
Gagne,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 (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Gibb, A. A. (1982). Giving Geometry Students an Added Edge in Constructions. Mathematics Teacher, 75(4), 288-290.
Hartshorne, R. (2000). Geometry: Euclid and beyond: Springer.
Hiebert, J. (1986). Conceptual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The case of mathematics.
Kramer, E., Hadas, N., & Hershkowitz, R. (1986). Geometrical constructions and the microcomputer'.
Mayer, R. E. (1996).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making sense out of expository text: The SOI model for guiding three cognitive processes i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8(4), 357-371.
Mejia-Ramos, J. P., Fuller, E., Weber, K., Rhoads, K., & Samkoff, A. (2012). An assessment model for proof comprehension in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79(1), 3-18.
Michener, E. R. (1978).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Cognitive Science, 2(4), 361-383.
Österholm, M. (2006). Characteriz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mathematical text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63(3), 325-346.
Rao, Z., Yongqi Gu, P., Jun Zhang, L., & Hu, G. (2007). Reading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to learning of bilingual primary school pupils. Language Awareness, 16(4), 243-262.
Robertson, J. M. (1986). Geometric constructions using hinged mirrors. The Mathematics Teacher, 79(5), 380-386.
Smart, J. R. (1988). Modern Geometries. Pacific Grove, Calif.: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van den Broek, P., & Kremer, K. E. (2000). The mind in action: What it means to comprehend during reading. Reading for meaning: Foster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middle grades, 1-31.
Vinner, S. (1991). The role of definition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In Advanc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pp. 65-81). Springer Netherlands.
Yang, K.-L., Lin, F.-L., & Wang, Y.-T. (2008). The Effects of Proof Features and Question Probing on Understanding Geometry Pro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16(2), 77-100.
Yang, K., & Lin, F. (2009). Designing innovative worksheets for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geometry proof.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33rd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Yang, K. L., & Lin, F. L. (2008). A model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geometry proof.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67(1), 59-76.
王亦欣(2003)。 探討國二學生閱讀漫畫表徵的文本對地球科學概念學習的影響-以天文和溫室效應為例。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俐文(2007)。融入擬題的幾何證明教學對國三學生幾何能力之影響。碩士,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王郁文(2008)。 數學史輔助教學法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影 響之研究~以「尺規作圖」為例。碩士,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繹婷(2008)。中學生閱讀幾何證明的理解策略。碩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吳惠琪(2004)。高中學生科學閱讀歷程與閱讀策略之研究。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鳳琳(2010)。幾何證明不同文本呈現方式對學生認知負荷與閱讀理解影響之研究。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建霖(2013年12月)。尺規作圖的任務分析與閱讀理解層次。「2013第29屆科學國際教育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洪志宗(2013)。應用數學寫作於八年級學生的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尺規作圖及三角形全等證明為例。碩士,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洪碧霞,蕭嘉偉,與林素微(2010)。PISA 數學素養認知成份分析對補救教學的意涵。課程與教學,13(1),47-66。
秦麗花與邱上真(2004)。數學文本閱讀理解相關因素探討及其模式建立之研究~ 以角度單元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2,99。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敎學。臺北市: 心理。
張玉成(2001)。 思考啟發性閱讀指導技巧。全國兒童閱讀種子教師研習手冊。教育部。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 :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祐誠(2008)。激發式動態呈現之教學設計之研究-以文導圖模式與觸發模式之比較以尺規作圖為例。 碩士, 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教育部(2008)。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臺北市。
許湄(2008)。探究式教學法融入幾何尺規作圖單元之行動研究。 碩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世文與楊文金(2006)。以系統功能語言學探討學生對不同科學文本的閱讀理解。師大學報,51(1&2),107-124。
郭生玉(2004)。 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精華書局。
陳奕帆(2009)。幾何文本敘寫方式對國三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宥良(2008)。探討國中三年級學生透過摺紙活動進行尺規作圖補救教學之成效。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雅華(2008)。 「論證優先」與「應用優先」文本對國一學生在勾股定理的閱讀理解與歷程之影響。 碩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彰化縣。
陳雅華與楊凱琳(2010)。 自行閱讀與文本編排對國一學生有關勾股定理的概念,程序與解題表現之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141-166。
陳聖別(2011)。 摺紙活動對尺規作圖學習之效益研究 -以八年級學生補救教學為例。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良禎與洪萬生(2011)。摺摺稱奇:初登大雅之堂的摺紙數學。臺北市:三民。
曾妙玲(2008)。 激發式動態呈現教學設計之研究-觸發模式有/無字幕之比較-以尺規作圖為例。碩士,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曾喬志(2008)。從實物操作、尺規作圖到GSP進行國中幾何推理課題的教學實驗研究。碩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楊凱琳(2004)。建構中學生對幾何證明閱讀理解的模式。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仁智(2010)。考量不同多媒體教學設計於尺規作圖對學生學習效益與認知負荷影響之研究。碩士,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繕榜(2000)。 國中數學資優生尺規作圖表現之探討。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豐瑞(1994)。使幾何教學活潑化。科學教育月刊,171,29-41。
譚克平與陳宥良(2009)。運用摺紙提升學生尺規作圖技巧。科學教育月刊,323,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