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功臣
論文名稱: 新竹內山地區民間信仰的空間差異
指導教授: 潘朝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三山國王內山三官大帝宗教網絡中心四方終極關懷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1下載:6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三山國王具有著守隘防番的象徵功能,同時也是潮、惠、嘉應一帶客家族群的祖籍信仰文化,臺灣地區凡有客家族群居住的地方,聚落中的廟宇多以奉祀三山國王為主。不過若以此來檢視新竹內山地區地方廟宇主祀神祇的狀況,卻可見北邊鳳山溪流域大多以三官大帝信仰為主,南邊的頭前溪流域則多以三山國王信仰為主,兩地形成明顯的空間差異。
    三官大帝神祇的發展脈絡遠可溯及漢代,古人對於自然萬物之崇信,認為天、地、水為構成世界的主要三元素,隨著時代的推衍、轉變,形塑出三元佳節,並成為全國性神祇,甚至內化之家神系統當中。而三山國王信仰原為潮惠、嘉應一帶的界山,三山之頂立、崇峻,在道教文化的影響之下,三山國王之形象於此幻化而生,並轉變為地方鄉土的守護神。
    隨著墾民東渡臺灣發展,由原鄉所攜帶而來的香火袋成為了他們得以獲得心靈寄託、並與神靈進行祈求的主要物件。香火袋有如一個個流動的結點,當墾民生活趨於穩定,廟宇的興建亦將同步展開,地方群眾在主祀神祇的選擇上,多會配合當地特殊環境、族群互動、以及各神祇職司功能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並由這些流動的結點,選擇適宜的神祇作為主祀神,至於分屬其他系統的神祇,則轉為陪祀神的角色。在漢人逐步往東拓展的過程中,香火袋依附於墾民尋求宗教寄託的心靈狀態下,逐漸向其他地區進行傳遞、闊張。隨著聚落的設置、廟宇的設立,流動的結點逐漸固定下來,在分香、分靈的過程中,形塑出新竹內山地區宗教網絡的階層關係。
    香火的來源成為廟宇階層主要依據,在信眾生活日漸豐足,神祇的象徵亦由過去的香火袋轉變為牌位或具體的塑像做為象徵,並形塑出「中心—四方」之神聖景觀,而塑像所含括的象徵層面,擴及於整個廟宇的創建歷史、族群互動、終極關懷等文化意涵。當塑像進行搬移、改祀,也將使得原先創設廟宇失去其既有的階層地位,轉而淪為從屬階層。在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以及臺灣光復相關的寺廟條例的影響下,使得既有的廟宇網絡空間逐漸產生變化,各廟宇藉由自我論述的建立,使得廟宇階層得以脫離原來的從屬關係,提升自我廟宇階層屬性。在現代社會中強調個體的自由性,意味著擺脫社會整合性的存在,以及既有的社會約束之下,既有的宗教網絡關係亦由統整的狀態,漸趨離散。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概念 7 第四節 研究區劃定 11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方法 13 第二章 神祇信仰的詮釋 第一節 原鄉三官大帝信仰 15 第二節 東土臺灣三官大帝信仰 22 第三節 原鄉地區三山國王信仰 28 第四節 東土臺灣三山國王信仰 37 第三章 新竹內山地區廟宇的空間擴散與分布 第一節 清代新竹地區的開發 44 第二節 鳳山溪流域三官信仰的分布與擴散 57 第三節 頭前溪流域三山信仰的分布與擴散 68 第四章 新竹內山地區民間信仰的空間互動 第一節 村街廟宇空間性形塑 76 第二節 跨界空間的聯繫 88 第三節 廟宇活動的現代功能 93 第五章 結論 95 參考文獻 98 附錄1-1 104 附錄1-2 105 附錄1-3 106 附錄2-1 108 附錄2-2 110 附錄3-1 112 附錄4-1 114 附錄4-2 115 附錄4-3 116 圖 次 圖1-1-1 新竹地區主要民間信仰空間分布 3 圖1-3-1 清代竹塹三個人文地理區 12 圖1-3-2 本研究區圖 12 圖2-2-1 研究流程 14 圖2-2-1 豎燈篙 25 圖2-2-2 放水燈 25 圖2-2-3 三官亭 26 圖2-2-4 上坪廣惠宮 27 圖2-2-5 老湖口三元宮 27 圖2-3-1 常/非常、自然/非自然比較圖 35 圖3-2-1 中崙三元宮三官大帝神位 59 圖3-3-1 揭西進香紀念旗 72 圖4-1-1 溪南中崙三元宮分香廟宇階層圖 78 圖4-1-2 溪南中崙三元宮分香廟宇分布圖 78 圖4-1-3 新竹地區武神特徵廟宇分佈圖 81 圖4-1-4 關西太和宮分香廟宇階層圖 82 圖4-1-5 邀請地方神祇 83 圖4-1-6 關西一帶廟宇互動圖 84 圖4-1-7 頭前溪一帶三山國王廟宇分香階層圖85 圖4-1-8 頭前溪一帶廟宇互動圖 86 圖4-1-9 大隘地區廟宇互動狀況 88 表 次 表1-2-1 祭祀圈、信仰圈、聯庄組織比較表 4 表3-1-1 新竹清代漢墾區開墾時序表 48 表3-1-2 新竹清代保留區開墾順序表 52 表3-1-3 新竹清代隘墾區開墾時序表 55 表3-2-1 中崙三元宮牌匾列表 60 表3-2-2 中崙三元宮正月媽祖回鑾行程表 62 表3-2-3 新竹內山地區其他三官廟宇概況 68 表3-3-1 新竹內山地區其他三山國王廟宇概況74 表4-1-1 與天宮中元祭典輪值表 80 表4-1-2 廣和宮中元祭典輪值表 80 表4-2-1 新竹地區各廟宇媽祖慶典時間表 91

    一、史料
    不著撰者(2006),《淡新檔案》(行政篇),臺北:數位典藏聯合資料庫。
    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沈德符(1976),《萬曆野獲篇》,台北市:偉文
    周璽(1962),《彰化縣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胡傳(1960),《臺灣日記與稟啟》,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71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范曄撰,李賢等注,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1981),《新校本後漢書》,電子資料庫漢籍全文資料庫,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姚瑩(1957),《東槎紀略》,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倪贊元(1959),《雲林縣采訪冊》,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38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徐鼒(1963),《小腆紀傳》,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38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1978),《新校本宋史》,電子資料庫漢籍全文資料庫,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陳培桂(1987),《淡水廳治》,臺北市:大通
    陸容(1997),《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楊英(1958),《從征實錄》,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62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董誥等編(1983),《全唐文》,電子資料庫漢籍全文資料庫,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主編(1981),《新校本清史稿》,電子資料庫漢籍全文資料庫,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嘉義管內采訪冊》,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58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臺灣開明書店(1984),《儀禮》,電子資料庫漢籍全文資料庫,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鄭玄注,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疏,阮元校勘(1955),《禮記注疏》 ,電子資料庫漢籍全文資料庫,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諸家(1958),《臺灣雜詠合刻》,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謝金鑾(1962),《續修臺灣縣志》,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二、地方志書
    于卜熊(1966),《海豐縣志》,臺北:成文
    王之正(1966),《陸豐縣志》,臺北:成文
    仲振履(1966),《興寧縣志》,臺北:成文
    李書吉(1967),《澄海縣志》,臺北:成文
    周碩勛纂修(1966),《廣東省潮州府志》,臺北:成文
    吳宗焯(1968),《廣東省應嘉州志》,臺北:成文
    波越重之編(1985),《新竹廳志》,臺北:成文
    陳朝龍、鄭鵬雲(1984),《臺灣省新竹縣采訪冊》,臺北:成文
    溫廷敬(1971),《大埔縣志》,臺北:大埔同鄉會
    張玿美(1968),《惠來縣志》,臺北:成文
    張永楨(1990),《彰化縣志》〈人民宗教篇〉,彰化:彰化縣政府。
    葛洲甫(1967),《豐順縣志》,臺北:成文
    劉業勤(1974),《揭陽縣正續志》,臺北:成文
    諸家(1983),臺灣省新竹縣文獻會通訊,台北:成文
    劉抃(1987),《饒平縣志》,臺北市:台北市饒平同鄉會
    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電子資料庫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
    盧蔚猷(1967),《海陽縣志》,臺北:成文
    蕭麟趾(1974),《普寧縣志》,臺北:成文

    三、專書
    王世慶(1971),《臺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p316-480。
    仇德哉(1983),《臺灣之寺廟與神明(四)》,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內政部民政司(2001),《全國寺廟名冊》,台北:內政部民政司。
    沈清松(1984),《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臺北:時報
    呂宗力、欒保群編(1991),《中國民間諸神》,臺北:學生書局
    呂理政(1992),《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
    余光弘(1994),《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豐楙(1996),《誤入與謫降》,臺北:學生書局。
    林衡道(1978),《臺灣寺廟概覽》,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美容(1990),〈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
    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p95-125
    施添福(2001),《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段義孚(2006),《逃避主義》,臺北:立緒
    徐道 纂集(1989),《歷代神仙通鑑》,臺北:臺灣學生。
    馬書田(1993),《華夏諸神---道教卷》,台北市:雲龍出版
    陳夢雷(1989),《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臺北:學生書局
    陶宏景(1989),《真誥》,臺北市:廣文書局
    著者不詳,王秋桂、李豐楙主編(1989),《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臺北:學生書局
    張珣(2001),〈百年來臺灣漢人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載於張珣、江燦騰編,《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p201-300,臺北:南天書局
    黃子堯(2004),《族群、歷史與文化變遷-台灣客家三山國王信仰的探討與論述》,臺北: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
    黃運喜(2005),《新竹縣寺廟傳統與現代對話專輯》,新竹:新竹縣政府
    鄭志明(1993),《臺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臺北:臺原
    鄭志明(1998),《神明的由來》,嘉義:南華大學管理學院
    潘朝陽(2005),《心靈 空間 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
    潘朝陽(2001a),《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賴玉玲(2005),《褒忠亭義民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市:聯經。

    四、譯著
    E. C. Cuff, W. W. Sharrock, D. W. Francis(1999),《社會學理論的觀點》,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臺北市:韋伯。
    Georg Simmel(2005),《現代性、現代人與宗教》,曹衛東、王志敏、刁承俊譯,臺北市︰商周
    Heidegger(1994),《存在與時間》,王慶節、陳嘉映譯,臺北:桂冠。
    Norberg Schulz(1994),《實存、空間、建築》,王淳隆譯,臺北:臺隆。
    Paul Tillich(1994),《信仰的動力》,魯燕萍譯,台北:桂冠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1989),《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書局。
    渡邊欣雄(2000),《漢族的民俗宗教 : 社會人類學的研究》,周星譯,臺北市:地景。

    五、期刊
    余光弘(1982),〈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3期,p67-103。
    李光真(1991),〈陸海空軍總司令–三官大帝〉,《光華雜誌》16(10),頁40-43。
    周宗賢(1983),〈清代臺灣民間的地緣組織〉,《臺灣文獻》34(2):1-14。
    林衡道(1983),〈客家地區的三官大帝信仰〉,《臺灣文獻》34(2),頁191-192。
    林美容(1990),《族群關係與文化分立》,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期(臺北:中研院民族所),頁93-106。
    邱彥貴(1993),〈粵東三山國王信仰的分布與信仰的族群---從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論起〉,《東方宗教研究》新三期,p66-143。
    邱彥貴(1995),〈嘉義廣寧宮二百年史勾勒---一座三山國王廟的社會史面貌面貌初探〉,《臺灣史料研究》第六期,p69-89。
    邱彥貴(1997),〈宜蘭溪北地區的三山國王信仰---自傳說看歷史性的族群關係論述〉,《「宜蘭研究」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立文化中心,p266-293
    范明煥(2004),〈從實用性到在地化–臺灣客家三官大帝信仰文化〉,《台灣客家社會與文化》,台灣歷史學會
    陳漢光(1972),〈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23(1),p85-105
    連景初(1973),〈三山國王廟〉,《臺灣風物》23(1),p38-40。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臺灣文獻》31(4),頁154-176。
    陳春聲(1995),〈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志豪(2005),〈寺廟與地方社會之研究---以關西太和宮為例〉,《民俗曲藝》(147),p201-259
    張振興(1989),〈閩語的分布和人口〉,《方言》(1),p54-59。
    張炎憲、李季樺(1995),〈平埔族竹塹社勢力衰退之探討—以錢、衛兩姓家族為例〉,《平埔族研究論文集》,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p173-217
    劉枝萬(1960),〈台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11(2),p37~127。
    劉枝萬(1963),〈清代臺灣的寺廟1~3〉,《台北文獻》(4),(5),(6);p101~20,p45~110,p48~66。
    潘朝陽(1981),〈新竹縣地區通俗宗教的分佈〉,《臺灣風物》31(4)。頁27-50。
    潘朝陽(1991),〈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p71-90
    潘朝陽(1995a),〈「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23),p83-107
    六、碩博士論文
    田金昌(2004),《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明煥(2002),《新竹地區客家人媽祖信仰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育臻(1988),《新竹縣大隘三鄉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陳怡瑾(2002),《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陳俞君(2004),《臺灣的三山國王信仰與傳說探討》,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清漢(1987),《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黃素真(1997),《沿山鄉街的「存在空間」---以林屺埔街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潘朝陽(1994),《臺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裏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地理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論文。
    羅烈師(2005),《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七、廟宇出版刊物
    新豐鄉溪南中崙三元宮(2000),《中崙溪南三元宮》,新竹:新豐鄉溪南中崙三元宮
    庶民生活文化工作室(1995),《波羅汶三元宮沿革暨祈安建醮誌》,新竹:波羅汶三元宮管理委員會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