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洪錢
Lin, hung-chien
論文名稱: 拾光˙機器:記憶空間的絕對之境
A Machine Of Remembering the Past : The Absolute Conditions of Memory Space
指導教授: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5
中文關鍵詞: 記憶劇場異質空間綿延圖式
英文關鍵詞: memory, theatre, heterotopia, continuation, schema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49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2下載: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記憶是人的生存過程中,情感與思想在生活實踐中過去式時態的印記。個人的記憶又是一個繁複、龐雜的未命名的經驗和已命名的詞彙揉合而成的封閉體 系。回返、追憶是生命實踐的創造力為過去的經驗重新認識自身的內在需求。在時間與空間的不可逆轉特性,在回憶的運動模式下時空被裂解,形成一種逆向的時間觀。追憶時讓某種新東西重複自身,進而重新建構,而與此相聯的是一種嘗試,一種「選擇性」的重構,重複所涉及的意志是最深層而內在的要素,是涉及個人的潛在意識世界。
    創作者將內在的不可見的世界,藉由物質、圖式作為意念的表達,為「自身」提供曾在的證據,而影像圖式本身是歷史,這個歷史保障了我們自身的真實性。對於當代的創作者來說,影像和記憶的圖式都是一種體現內在意識的方法,這種方法實現了從我們有限的感官所不能觸及的過去展現於現時。
    本文藉由記憶的「回返運動」作為認識自身的一種方式,同時將內在的精神欲望和心靈感悟作為自身表達,透過「曾在」之物的重新構畫與創造,是一種「思之聚合」,是一種「省察」,是一種不自覺地融入自主意識的過程。回憶不是邏輯能洞悉的事物,而是探討心靈深處對於生命存在的意義,以及真實的自我與靈魂的歸宿等,以「認識」和「實踐」兩種方式達到對自身存有的體現,同時藉著自身創作的實踐,思考內在性的思維意識,在碎片化的時代體現另一種自身的生活審美意識,以及在超越自身後進行未來的可能。

    Memory is an imprint of the past tense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survival and the emotions and thoughts in life. Personal memory is furthermore a closed system of complex and cluttered unnamed experiences blended with already-named vocabulary. Returning and recalling is the creative inherent need to re-understand the self through past experiences. Under the irreversibl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and space and the split of space under the mode of movement of memory, a kind of reverse view of time is formed. Recalling can reembody certain things and then reconstruct them. Associated with this is a kind of attempt, a kind of “selective” reconstruction, which is a duplication of the mind and is the deepest and most intrinsic element, that related to the world of personal potential consciousness.
    The creator will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self” in the inner, invisible world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ideas by means of materials and schemas. While the image schema itself is historical, this history ensures the authenticity of our own. For contemporary creators, image and memory schemas are methods to reflect the inner consciousness. These methods actualize the now that emerges from the untouchable past derived from our limited senses.
    This article employs a “return exercise” of memory as a method for self-understanding while inner desire and spiritual realization serve as self-expression. The re-creation and creation of objects through “gewesenheit” is a kind of “reuniting the mind,” a kind of “self-examination,” a kind of unconscious merging into self-consciousness. Memory is not a means to provide logical insight, but rather a way to explore the depths of the soul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as well as the true self and the homestead of the soul. By employing the two methods of “understanding” and “putting into practice,” self-existence materializ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by self-creating, we contemplate the inherent awareness of thinking. In the era of fragmentation, it embodies another kind of life aesthetics of the self,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y of transcending beyond the self into the future.

    拾光˙機器:記憶空間的絕對之境 目錄 圖目錄.............................................vii 表次錄...............................................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創作研究的動機 ..............................4 第二節 創作的研究目的...............................7 第三節 創作研究內容與方法..........................11 第四節 研究學理與創作者關係和其限制................16 第五節 名詞解釋....................................21 第二章 媒介的轉譯與自身記憶的存有................25 第一節 「質覺」在物、我之間的創造關係..............26 第二節 過去的現時存在:記憶的綿延性................30 第三節 記憶是一種重構的過程........................35 第四節 在物質與記憶間構畫出「被感知的現場」........37 第五節 記憶圖式建構了一個現時「想像域」............44 第六節 記憶是過去心靈圖式的意象景觀................49 第七節 記憶圖式成為遺迹裡的廢墟寓言................56 第三章 記憶回返作為他者的現時思辨................58 第一節 「曾在」與「此在」記憶的懷舊式思辨..........61 第二節 永恆回歸的追憶建構出差異思維的認識觀........66 第三節 媒介意識與紀念碑式的美感空間場所............70 第四節 重返烏托邦世界以安頓的自身的靈魂............74 第五節 記憶的嬗變成為他者化的鏡像觀................79 第四章 記憶書寫的水墨景觀........................88 第一節 記憶是為重複與更新的遊戲....................90 第二節 消隱的童年意識在碎片化重建與創造............95 第三節 「異質空間」他者的召喚.......................98 第四節 部署一個非場域的場域.......................100 一.自傳式記憶裡的無稽世界及其部署................102 二.劇場式的現時映射及其部署.....................105 第五節 未來完成式的圖式觀看.......................107 一.「潘朵拉盒」封存的記憶與未來圖式疊加..........108 二.碎片影像的空間集結與未來式的反詰..............110 第六節 小結........................................113 第五章 作品實踐與解析............................115 第一節 記憶圖像的觀看視野..........................116 第二節「入境」作為記憶空間的神化想像...............120 第三節 鏡像˙他者之域..............................132 第四節 消逝的詩性緬懷..............................139 第五節 自傳式的書寫語意............................147 第六節 過去與現時的反思............................152 第七節 寓意的未來式................................166 第八節 空間對話的總體藝術..........................179 第六章 結論......................................185 參考資料...........................................189

    中文專書:
    1.孔子 弟子等人,《禮記·檀弓下》,阮元校《十三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尤昭良,《塞尚與柏格森》,臺北:宜高文化出版社,2003。
    3.王理平,《差異與綿延-柏格森哲學及其當代命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白潔,《記憶哲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
    5.老子,沙少海 徐子宏 譯著,《老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5。
    6.余思穎,〈回返:陳順築影像/裝置中的複數空間〉,收錄於《家族黑盒子-陳順築》,臺北市立美術館,2014。
    7.吳亮,〈帝國的虛影〉,收錄於張悅然主編,《世界的殼-作家與徐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
    8.吳國盛,《時間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9.李維菁,〈傳記〉,收錄於《家族黑盒子-陳順築》,臺北市立美術館,2014。
    10.李曉東,《全球化與文化整合》,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1.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淑馨出版社,1996。
    12.周月亮,《影視藝術哲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13.周東瑩,《影像與時間-德勒茲的影像理論與柏格森 尼采的時間哲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2。
    14.周郁齡,〈塵埃落定〉,收錄於《家族黑盒子-陳順築》,臺北市立美術館,2014。
    15.周振甫,《周易譯著》」,中國:中華書局,1991。
    16.孟浩然,《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7.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8.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第二版三刷。
    19.姜文清,《東方古典美-中日傳統審美意識比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0.姜耕玉,《藝術辯證法-中國智慧形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1.姥海永,《神話與鏡像-關於精神性的藝術與思想》,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22.唐勇立,《厚德載物-當代中國畫藝術論著》,江西美術出版社,2010。
    23.徐岱,《基礎詩學-後形而上學藝術原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24.栗憲庭,《反叛的重量-重要的不是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2。
    25.高千惠,《在藝術界河上-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
    26.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27.高燕,《視覺隱喻與空間轉向--思想史視野中的當代視覺文化》,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28.梅丁衍,〈創作自述〉,《感性生產》,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
    29.畢建勛,《中國畫學原理》,河北美術出版社,2013。
    30.莊子,黃錦鋐 注譯,《新譯 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印行,2008。
    31.詒謨,《柏格森的理智與直覺》,臺北:水牛出版社,2001,頁Viii。
    32.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3年。
    33.曾志朗,〈記憶羅生門〉,收錄於《記憶vs.創憶--尋找迷失的真相》E˙Loftus & K.Ketcham,洪蘭 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
    34.曾曬淑,《思考=塑造:Joseph Beuys 的藝術理論與人智學》,臺北:南天出版社,1999。
    35.楊凱麟,《祖父的六抽小櫃---與台灣老東西相處的真實感動》,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
    36.劉旭光,《論質覺:對視覺藝術中質覺概念的研究》,山東美術出版,2006。
    37.劉貴傑〈思辨〉,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臺北:文景出版社。
    38.劉勰 著,王更生 注譯,《文心雕龍讀本‧物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40.劉勰 著,周振甫 注,《文心雕龍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50.潘娉玉,〈創作自序〉收錄於《感性生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
    51.蔡淑慧、劉鳳芯,《在生命無限綿延之間~童年˙記憶˙想像》,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
    52.蔡懷國,〈創作自述〉,收錄於《感性生產》,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
    53.蕭帥,《立象盡意與影像表意-中國傳統美學在影視藝術中的理論再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54.蕭學仁,《老台灣柑仔店》,臺北:上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55.韓雷,《弗萊批評思想研究-神話批評論》,上海大學出版社,2012。

    翻譯專書:
    1.什克洛夫斯基(Samuilovich Shklovsky),方珊 等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臺北:三聯書局,1989。
    2.布希亞(Baudrillard),林志明 譯,《物體系》,臺北:時報出版,1997。
    3.伊.德波(Guy-Ernest Debord),王昭風 譯,《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4.吉爾˙德勒茲,姜宇輝 譯,《普魯斯特與符號》,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5.安東尼.強森(Anthony Janson)徐淦 譯,《裝置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6.亨利˙伯格森(Henri Bergson),姜志輝 譯,《創造進化論》,北京:商務印書 館,2004。
    7.伯格森(Henri Bergson),肖聿 譯,《材料與記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8.利科(Paul Ricoeur),佘碧平 譯,《作為他者的自身》,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13。
    9.坎柏(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 譯,《神話的智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10.巫鴻,梅玫 肖鐵 施杰 等譯,《時空中的美術》,北京: 三聯書局,2009。
    11.杜威.德拉伊斯瑪(Douwe Draaisma),張朝霞 譯,《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 什麼「遺忘」》,臺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公司,2013。
    12.保羅.李文森(Paul Levinson),《數位麥克魯漢》,臺北:貓頭鷹出版股份公司,2000。
    13.威廉.戴維斯.金恩William Davies King,穆卓芸 譯《收藏無物》,臺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公司,2012。
    14.查理得˙豪厄爾斯,葛紅兵 等譯,《視覺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5.胡賽爾(Husserl),倪良康 譯,《內時間意識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16.胡賽爾(Husserl),楊富斌 譯,《內在時間意識現象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17.席格(Robert A .Segal)著,劉象愚 譯,《神話理論》,臺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18.特萊特(Bartlett),黎煒 譯,《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學研究》,臺北:額爾古納出版,2007。
    19.特萊特(Frederic C. Bartlett,),黎煒 譯,《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研究》,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
    20.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王才勇 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21.納森‧柯拉瑞(Jonathan Crar)著,蔡佩君、王嘉驥譯,《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臺北:行人出版社,2007。
    22.曼海姆(Karl Mannheim),霍桂桓 譯,《意識形態和烏托邦-知識社會學引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頁220。
    23.梅勒〈中西哲學傳統中的記憶與遺忘〉,載《時代與思潮7-20世紀末的文化審視會議論文集》,2000。
    24.梅維恒(Victor H˙Mair) 著,王邦維 譯,《繪畫與表演--中國的看圖講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25.斯拉沃熱.齊澤克 (Slavoj Zizek),季廣茂 譯,《意識型態的崇高客體》,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26.黑格爾 著,朱孟實 譯,《美學》第一卷,臺北:里仁出版社,1981。
    27.奧勒留·奧古斯提奴斯(Aurelius Augustinus),周士良 譯《懺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8.愛蓮心(Robert E.Allinson) 著,周旘成 譯,《向往心靈向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29.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黃永 薛明 譯,《愛欲與文明》,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30.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著 鮑磊 譯,《來自液態現代世界的44封信》,廣西:灕江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
    31.德勒茲(Deleuze),張宇淩、關群德 譯,《康得與伯格森解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2.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陳志敏 譯,《符號的想像》,苗栗:桂冠出版社,2008。
    33.蘇珊.朗格(Susanne K.Langer),高艷平 譯,《虛幻的記憶-自《哲學新解》發展出來的一種藝術理論》,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34.讓˙米特里,崔軍衍 譯,〈影像作為符號〉,收錄於李恒基等主編,《國外電影理論文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期刊論文雜誌:
    1.朱元鴻,〈只有那不是藝術的才還能是藝術:關於布希亞的時態造作〉,收錄於《布希亞:思想與藝術》,臺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29期,2015。
    2.江衍疇,〈隱喻情境中的真實〉,收錄於《典藏今藝術》2002年12月。
    3.何兆基,〈知覺的身體與被知覺的的世界—當代藝術的身體話語〉,二十一世紀雙月,2011年4月號。
    4.李依倩,〈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灣」圖像〉,《新聞學研究》第八十七期,2006年4月。
    5.林奇伯,〈藝術與書寫的纏繞式前進-姚瑞中顛覆歷史文本〉,《台灣光華雜誌》,2011年4月。
    6.高千惠,〈可能超越傳統的限度嗎?—觀念性水墨與水墨新觀念〉,《藝術家》,第251期 (1996年4月)。
    7.張禮豪,〈進入重新覆寫的歷史系譜:姚瑞中〉,藝外雜誌2009年11月號。
    8.郭曉光,〈從文化融合到多元文化的轉向—從跨文化視角解讀《接骨師之女》〉,收錄於暨南學報,2007年第4期。
    9.絲華˙蓋伊亞(Francoise Gaillard),〈布希亞:決絕的思想家〉,收錄於《布希亞:思想與藝術》現代美術學報 29期 2015.05,臺北市立美術館。
    10.楊凱麟,〈起源與重複:德勒茲哲學的差異問題性〉,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第三十期 (2014 年 1 月),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11.萬煜瑤,〈原住民藝術創作知識:藝術物與符號的想像、感知與實踐〉,引自《2012年無形文 化資產國際論壇—無形文化資產的重構與再生文化性與東亞視野》大會手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2012。
    12.路由藝術,〈藝術家訪談-「世界的另一端」及創作〉,收錄於《路由藝術報》,2015/8月份。
    13.劉創馥,〈黑格爾思辯哲學與分析哲學之發展〉,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五期,2006年元月。
    14.羅麗君,〈時間意識和歷史性:胡塞爾現象學中的歷史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六期 (2011年7月)。

    網路資源:
    1.〈心理研究:二、記憶的種類〉,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2016/3/10瀏覽於 http://www.pep.com.cn/xgjy/xlyj/xlshuku/xlsk1/jcxlx/201008/t20100818_663096.htm。
    2.〈尋梅啟事〉,2015/8/17瀏覽於http://www.tfam.museum/Exhibition/crew.aspx?ty=a&id=91&ddlLang=zh-tw。
    3.〈論蔡明亮電影《黑眼圈》中的殘片展示美學〉, 2014/10/12瀏覽於 http://ccs.nccu.edu.tw/UPLOAD_FILES/HISTORY_PAPER_FILES/1064_1.pdf。
    4.于海,〈西方社會思想史〉,2016/4/12瀏覽於 http://www.21ccom.net/book/story.php?id=1621。
    5.史作檉,〈史作檉美學論文集〉,2017/06/10瀏覽於http://ourartnet.com/araarts/arts-Q/q001/q001-10.asp。
    6.張一兵,〈魔鬼他者:誰讓你瘋狂?―拉康哲學解讀〉,2016/4/28瀏覽於 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318。
    7.許碧純,〈曾志朗-台灣 教育的心靈捕手〉,收錄於2000年9月《遠見雜誌》http://www.ylib.com/author/jin/media4.htm。
    8.絕對精神〉,百度百科,2016/3/10瀏覽於 http://www.baike.com/wiki/%E7%BB%9D%E5%AF%B9%E7%B2%BE%E7%A5%9E。
    9.路況,〈班雅明的「廢墟」美學〉,2016/04/19瀏覽於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546356/。
    10.顧世勇,〈記憶永遠成為有意識的〉,2015/08/15瀏覽於 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39/11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