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東翔 Wang, Tung-Hsiang |
---|---|
論文名稱: |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實施適應體育現況與專業需求之研究 The study of implementing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status and professional needs of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teachers |
指導教授: | 潘裕豐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5 |
中文關鍵詞: | 特殊教育學校 、適應體育 、實施現況 、專業需求 |
英文關鍵詞: |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implementing status, professional need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36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1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實施適應體育與專業需求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實施現況與專業需求的差異,以及實施現況與專業需求之間的相關與預測情形。採用自編「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實施適應體育現況與專業需求之研究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研究對象為臺灣地區27所公立特殊教育學校之正式教師,共發問卷238分,有效問卷224分,整體可用率為94.1%。所收問卷之數據資料,以SPSS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
壹、教師實施適應體育現況在教學設計與調整、目標擬定與教學評量、行政制度與支持層面均屬中高程度表現;在專業知能與團隊合作層面屬於中程度表現。
貳、教師適應體育專業需求在教學設計與調整、目標擬定與教學評量、行政制度與支持、專業知能與團隊合作等層面均屬中高程度需求。
參、教師實施適應體育現況,因「性別」、「教育背景」、「適應體育專業背景」、「教師本身運動習慣」等背景變項不同,而在部分實施現況層面有顯著差異。
肆、教師之適應體育專業需求情形,因「適應體育專業背景」之背景變項不同,而在部分專業需求層面有顯著差異。
伍、整體專業需求層面與教學設計與調整、目標擬訂與教學評量等兩項現況層面間,呈現正相關。
陸、教學設計與調整之專業需求層面與教學設計與調整、行政制度與支持、目標擬訂與教學評量等三項現況層面間,呈現正相關。
柒、目標擬訂與教學評量之專業需求層面與教學設計與調整、行政制度與支持等兩項現況層面間,呈現正相關。
捌、專業知能與團隊合作之專業需求層面與教學設計與調整、目標擬訂與教學評量等兩項現況層面間,呈現正相關。
玖、行政制度與支持之專業需求層面與目標擬訂與教學評量、教學設計與調整之現況層面、專業知能與團隊合作等三項現況層面間,呈現正相關。
拾、教師實施適應體育現況對適應體育專業需求,部分具有預測力;整體而言,教學設計與調整層面相較於其他實施現況層面,具有較高的預測力。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eachers in Taiwan’s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currently implement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need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current implementation and professional needs of teachers with diverg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also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as well as predi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e methods of research includ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 self-designed “ implementing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status and professional needs of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teachers” questionnaire was adopted as a research tool. The samples adopted were the teachers in 27 public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in Taiwan. Among the total 238 questionnaires, 224 copies were valid and the questionnaire efficiency was 94.1%. The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were proceeded by SPSS.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The implementing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was experienced in medium-high degree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djustment, goal setting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support”, and in medium degree i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eamwork.”
2.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were experienced in medium-high degree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djustment, goal setting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support,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eamwork.”
3.The implementing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varies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their attributes and background such as "gender", "education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eachers’ exercise habits.”
4.Regarding 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teachers’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depending on such teachers' background variables a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5.The whole aspect of professional needs shows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aspect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djustment” and “goal setting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6.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djustment” show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hree aspects of current situation, such as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djustment”,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support” and “goal setting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7.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goal setting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show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th aspects of current situation, such as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djustment”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support.”
8.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eamwork” show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aspect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djustment” and “goal setting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9.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support” show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hree aspect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goal setting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djustment”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eamwork.”
10.The implementing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ons toward professional needs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s a whole, the aspect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djustment” had more significant prediction toward other implementing aspects.
一、中文部分
王天苗(1992):智能不足兒童輔導手冊。臺北:教育部第二次全國特殊兒童普查工作執行小組。
王淑惠(2013):淺談個別化教育計畫的內容與規範。東華特教,49,27-32。
王源鍇(1982):我國智能不足兒童體適能研究計畫。特殊教育季刊,3,9-12。
內政部統計處(2013):身心障礙者人數。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19日。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 220&ym=9000&ymt=10206&kind=21&type=1&funid=c0420302&cycle=42&outmode=0&compmode=0&outkind=1&fld0=1&cod00=1&cod10=1&rdm=loAN30eh
方進隆(1998):適應體育導論。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1月1日)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a):我國學校體育發展策略(初稿)。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b):打造二十一世紀身心障礙體育之願景白皮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2):中華民國101年運動城市調查。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朱敏進(1985):特殊體育的展望。國民體育季刊,14(3),48-52。
李小娟(2008):健走運動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臺中。
李亞霖、潘倩玉(2010):適應體育教學策略之實務應用:自閉症適應體育水中游泳課程設計與經驗分享。高師大體育,9,93-103。
李昱叡(2002):教育部身心障礙國民適應體育園區先期規劃概況。學校體育,15(6),5-17。
李偉清(1998):國中教師對特殊體育的態度與適性教學實施方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高雄。
李蕙如(2008):國小教師實施正向管教現況與情緒管理策略之研究-以績優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所,雲林。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13年6月11日)。
杜正治 (1997):智能障礙學生之心理特質與生理特徵。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八十七學年度智障類特殊體育教師研習會報告書(59-6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吳谷忠(2010):台南縣市國民中小學特教班體育教學現況與需求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
吳昇光(2000):適應體育運動學的研究發展與方向,國民體育季刊,125,105-113。
吳武典(1990):特殊教育的理念與做法(增訂版)。臺北:心理。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吳英華(2004):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與適應體育教學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吳泰億(2004):高雄市國民中小學適應體育教學實施現況與需求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余季容(2000):健康體適能在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體育教學之應用。特教園丁,15(4),8-12。
余益興(1996):如何幫助普通班智能障礙學生-休閒輔導篇。學生輔導,47,104-107。
汪宜霈、鈕文英(2005):腦性麻痺兒童適應體育教學之成效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4,217-240。
汪宜霈、鈕文英(2005):腦性麻痺兒童適應體育教學模式之發展。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3,149-178。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何茂松(2000):九年一貫新課程與融合式教育的體育、適應體育之因應。國教新知,46(2),43-57。
何華國(199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五南。
林宜鍵(2010):適應體育桌球教學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桌球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臺北。
林美修(2005):重度與多重障礙兒童在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中的社會互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臺北。
林秋慧(1997)。東亞工商專校特殊體育教學分析,南亞學報,17,167-182。
林昭璿、才頌潔(2006):探討適應體育教學之範疇。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1,68-76。
林純真(2004):我運動,所以我健康-談心智障礙者的休閒運動。國民體育季刊,33(1),15-22。
林晉榮(2002):體適能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132,52-59。
林曼蕙、張翠萍(2001):我國適應體育現況簡介-身心障礙者篇。臺灣適應體育運動與健康學會成立大會手冊,20-21。
林惠芬(2010):智能障礙學生問題行為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3,1-23。
林惠芬(2013):特殊教育學校(班)智能障礙學生問題行為功能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8,1-16。
林鈺真(2007):學校體育活動的規劃與推展。國北教大體育,2,217-222。
林暘甄(2012):以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提昇普通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行動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三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
林新龍(2007):休閒運動涉入對國人身心健康之關連性探討。雲科大體育,10,59-65。
林黛青(2011):臺北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運動參與動機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系,臺北。
林鎮坤(2003):身心障礙者運動人口倍增策略-一個政策分析的觀點。國民體育季刊,137,53-57。
周玉惠(2010):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臺北。
官易祺(2006):我國適應體育博碩士論文內容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尚憶薇(2010a):以服務學習制度提升適應體育課程學習成效。學校體育,120,62-65。
尚憶薇(2010b):以合作學習理論應用於適應體育課程。大專體育,106,56-60。
施大立(1997):國中特殊體育實施現況與意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臺北。
施敬洲、劉佳哲、張碧峰、詹益欣(2011):融合教育下適應體育發展與方向。交大體育學刊,1,121-131。
范文良(1995):台北市啟明學校體能活動現況與展望。殘障體
育運動會刊,3,24-26。
柯建興(2010):營造親師雙贏的適應體育教學模式。特教園丁,25(3),43-47。
柯建興(2011):腦性麻痺學生之融合式適應體育。大專體育,114,33-39。
柯斐馨(2013):智能障礙因身體活動量不足所引發的健康堪慮。臺中科大體育學刊,9,49-56。
柯嘉銘(2008):適應體育游泳課程對自閉症學生減少問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洪淑梅(2010):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對輕度視覺障礙學生同儕互動及技能學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臺北。
胡雅各(1992):腦性麻痺兒童休閒活動之輔導。特教園丁,2(8),8-11。
翁于婷(2009):適應舞蹈課程對於輕度智能障礙肥胖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以臺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舞蹈系,臺北。
翁維鍾(2009):國民中小學特教班實施個別化體育計畫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論叢,4(19),41-52。
陳小玲、林益洲、張春秀(2007):國小特教教師教學自我評鑑之個案研究-以啟聰班適應體育教學為例。特教論壇,3,59-75。
陳正奇、鄭文義、黃瓊慧(2009):運動介入對智能障礙學生之影響。高應科大體育,8,209-222。
陳在頤(1982):特殊體育。臺北:健行文化。
陳志義、陳玉枝、闕月清(2001):國小體育教師對學生行為管理技術之分析。東師體育,8,1-21。
陳李綢(1995):第二屆冬季殘障奧運會議報告。殘障體育運動會刊,2,53-56。
陳欣如、吳海助、劉兆達,2007:適應體育在職進修課程需求之研究-以國民中、小學教師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4(18),25-38。
陳佩菁(2003):肢體障礙學生參與休閒活動型態之個案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二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下),49-61。臺北:中華民國大專體育總會。
陳明聰(2000):特殊教育相關法規。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第五版)(187-227)。臺北:心理。
陳俊忠(1993):殘障者的體適能。國民體育季刊,22(2),25-31。
陳素勤、尚憶薇、蔡育佑譯(2001):Claudine Sherrill(1997)原著。適應體育(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5th ed.)。臺北:麥格羅希爾。
陳理哲(2002):國民小學實施適應體育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臺中。
陳理哲、周宏室、李文心(2011):國民小學適應體育實施概況之分析。大專體育學刊,2(13),122-131。
陳張榮、周俊良(2012):身心障礙者之體適能訓練。特殊教育季刊,123,1-8。
陳張榮、許伯仁(2010):生態評量法在適應體育個別化教學方案課程設計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4(24),184-191。
陳湘(2003):學校適應體育之芻議。學校體育,3(13),60-65。
陳福順(2002):國小特殊體育實施現況與意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
陳新燕、蕭秋祺(1996):智障者參與體育活動概況之初探:以1996年全國智障者拔河錦標賽暨日本神戶國際交流友誼賽為例。一九九六年國際特殊體育研討會報告書(頁105-112)。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高芳瑜(2008):適應體育教學對提升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成效之研究-以特教班籃球運動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
高桂足、林鎮坤(2007):美國適應體育國家標準的建置與省思。大專體育,93,78-84。
高藝真(2010):結合Wii之教學方案對提升重度障礙學生休閒參與行為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
特殊教育法(2013年1月23日)。
特殊教育學校設立變更停辦合併及人員編制標準(2012年5月31日)。
孫淑柔(2004):智能障礙學生學習成果之研究:以一所啟智學校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8,207-227。
許力仁(2012):高雄市國中小視覺障礙學生適應體育實施現況及其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系,臺南。
許又文(2008):休閒治療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動作技能與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嘉義。
許夏菁(2010):特殊教育學校適應體育施行現況及實施需求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適應體育學系,桃園。
許義雄(1997):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臺北:國立編譯館。
許銘松(2000):國小啟智班體育教學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張文遙(2012):臺北市國小特教班教師對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態度及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張芝綺、詹元碩、何金山(2012):知覺動作訓練對於特殊需求兒童身心發展之效益。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1,101-108。
張春秀、陳小玲、林益洲(2006):體育與特教教師對啟聰學生施予適應體育教學師生行為之個案研究。特教論壇,1,55-66。
張英鵬(2010):個別化教育計畫設計的趨勢與互動之實務建議。南屏特殊教育,1,35-43。
張惠萍、劉芯錡、林益偉(2010):從全面品質管理探討國中適應體育之發展策略。大專體育,107,37-43。
國民教育法(2011年11月30日)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教育報告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6):一九九六年國際特殊體育研討會報告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教育部(1998):適應體育導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教育部(1999):特殊教育學校(班)國民教育階段智能障礙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特殊教育學校高中職教育階段智能障礙類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a):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b):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大綱總綱及配套措施。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3a):各縣市身心障礙學生特教類別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19日,取自https:// www.set.edu.tw/sta2/default.asp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3b):102學年度特殊學校各教育階段學生數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0月29日,取自https://www.set.edu.tw/sta2/frame_print.asp?filename=stu SPC_sch_edulev/stu SPC_sch_edulev_20131021.asp
教育部統計處(2013):各級學校名錄。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 Node= 1729&P age=20438&Index=6&WID=31d75a44-efff-4c44-a075 -15a9 eb7aecdf
教育部體育司(2010):學校適應體育的推動理念與作法。學校體育,120,2-4。
莊美鈴(1997):體適能教學設計。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189-206。
鈕文英(2001):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臺北:心理。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心理。
黃月嬋(1997):智能障礙學生之體育教學策略。特殊教育季刊,62,6-9。
黃月嬋、陳慧如(2007):國民教育階段適應體育教學現況分析研究。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2,94-99。
黃明霞(2004):啟智學校「適應體育」教學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黃相瑋(2003):淺談推廣適應體育之重要性。國民體育季刊,32(2),79-82。
黃梅貞(2009):視覺障礙學生參與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黃瓊慧、黃坤得(2003):從適應體育觀點探討身心障礙者參與休閒運動之權利。大專體育,68,100-106。
曾世忠(2009):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實施融合體育教學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身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研究所,臺北。
彭郁芬、洪建智(2010):規律運動與生活品質關係之探討。淡江體育,13,8-15。
游添燈(1996):不同教學設計對大學生體能認知的學習效果探討。1996年國際特殊體育研討會報告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程淑麗(2007):國中適應體育教學實施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葉宏達(2006):國民小學普通班實施適應體育之研究-以中部五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臺中。
葉憲清(1994):體育教學評鑑。國民體育季刊,3(23),129-140。
葉憲清(1998):體育教材教法。臺北:正中。
楊忠和(1985):特殊體育教學之探討。臺灣教育,419,34-38。
楊忠和(2004):真誠關懷身心障礙者之健康休閒運動。國民體育季刊,33(1),7-14。
楊佳益(2012):身體活動或運動與健康促進。屏東教大體育,15,25-33。
楊俊威(2003):特殊學校專業團隊服務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系,屏東。
楊碧霞、蘇俊雄(2013):休閒運動的健康價值。萬能商學學報,18,37-42。
溫啟邦、衛沛文、詹惠婷、詹益辰、江博煌、鄭丁元(2007):從分析運動熱量談當前台灣全民運動政策-比較台灣與美國民眾的運動習慣、強度與頻率。臺灣公共衛生雜誌,5(26),386-399。
鄭字呈(2008):啟智學校高職部學生適應體育教學成效之研究-以成功啟智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
鄭玟茹(2011):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學校行政服務品質期望與實際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
鄭慧珠(2009):融合式適應體育提升多重障礙學童體適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
鄭麗月(1998):智能障礙者的休閒教育。國民教育,38(5),106-111。
鄭麗媛(2000):特殊學生需求與體適能。學校體育,10(5),9-14。
鄭麗媛、邱文信、王譯慶(2011):身體活動教學增進智能障礙學生運動能力之研究-以樂樂棒球為例。體育學報,2(44),261-274。
潘倩玉(2007):特殊學校學生適應體育課程的身體活動。體育學報,1(40),105-118。
潘裕豐(1997):殘障者適應體育運動的演進及發展趨勢。特殊體育季刊,62,1-5。
蔡佳良、吳昇光、蔡志權、黃啟煌、鄭勵君(2005):國小和國高中體育教師指導身心障礙學生之態度分析。大專體育學刊,1(7),25-36。
蔡菊芬(2007):高中職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實施現況與需求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蔡馨儀(2012):適應體育教學專家教師之實務知識研究-以重度障礙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重度障礙研究所,臺南。
劉清榮(2009):智能障礙學生互動方式、身體適能及適應行為之研究-以國立林口啟智學校適應體育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劉鈺芳(2012):臺北市國小教師對融合式適應體育之態度與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劉嘉惠(2008):花東地區中小學適應體育教學實施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東。
劉憲昌(2011):特殊學校適應體育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所,嘉義。
滕德政(2004a):適應體育教學。臺北:師大書苑。
滕德政(2004b):「伴天使運動、為體育加持」-淺談罕見疾病學生的適應體育教學。教師之友,1(45),50-58。
賴秋進(2006):適應體育教學對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系,臺北。
賴復寰(1997):殘障體育運動概論。殘障體育運動會刊,6,36-46。
賴復寰(1998):殘障體育運動概論。臺北:正中。
戴良全(2002):臺北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戴芳儀(2009):適應體育課程對國中身心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臺北。
謝明儒(2005):臺中市國小適應體育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謝雅蓁、盧瑞山、邱思慈、張家銘(2013):國中生不同背景變項對融合式體育課教師教學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影響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2(12),53-65。
闕月清(1996):特殊體育專業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國民體育季刊,25(2),38-42。
闕月清、游添燈(1998):適應體育的理論與基礎。收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適應體育導論(頁3-5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闕月清(2000):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學校體育,10(5),2-4。
闕月清(2003):身心障礙學生之體適能提升。學校體育,5(13),36-41。
闕月清(2010):學校適應體育的推動計畫與成果。學校體育,120,15-18。
蘇燕華(2000):臺北市國民中學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回歸主流的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臺北。
二、英文部分
Arnheim, D. D., & Sinclair, W. A. (1985). Physical education for special populations: A developmental, adapted and remedial approach. N.J.: Prentice-Hall.
Auxter, D., Ryfer, J., & Huetting, C. (1993). Principe and method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7th ed.). St.Louis: Mosby Company.
Beasley, C. R. (1982). Effects of a joggoing program on cardiovascular fitness and work performance of mentally retarded person.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86(6), 609-613.
Berlin, J. A. & Colditz, G. A. (1990). A meta-analysis of physical activities in the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erc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 132, 618-628.
Bishop, J. & Driver, S. (2007). Implementing service-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JOPERD), 8(78), 15-19.
Block, M. E. (1992). What is appropriate Phys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profound disabilitie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9(3), 197-213.
Budoff, M. & Gottlieb, J. A. (1987) . A comparison of EMR children in special classes with EMR children who have been registered in regular classes. Studies in Learning Potential, 1, 50.
Caspersen, C. J., Powell, K. E.,& Christenson, G. M.(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 100(2), 126-131.
Cluphf, D . O., Connor, J., & Vanin, S. (2001). Effects of aerobic dance
on the cardiovascular endurance of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8(1), 60-71.
Combs, S., Elliott, S., & Whipple, K. (2010).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the inclusion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1(25). 114-125.
Coon, D. (2000).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Gateways to Mind and Behavior (9th ed.). Australia: Wadsworth.
Dunn, J. M., & Fait, H. (1989).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Adapte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al (6th ed.). Iowa: Wm. 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s, College Division.
Fait, H. F. (1978).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Adapted corrective developmental (pp.207-209). W. B. Saunders Company.
Fernhall, B., Tymeson, G. T., & Webster, G. E. (1988). Cardiovascular fitness of mentally retarded individual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5, 12-28.
Folsom-Meek, S. L., Nearing, R. J., & Krampf, H. (1995).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eservi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attributes and attitude toward students with mild disabilitie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9 (1), 1-131.
Houle, C. O. (1996). The design of education (2e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Jansma, R., & French, R. (1994).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activity, sports , and recre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ieberman, L. J. & MacVicar, J. M. (2003). Play and Recreational Habits of Youths Who Are Deaf-Blind.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7 (12) , 755-768.
McCubbin, J. A. (1995). The object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1995年特殊體育教師專題研究會報告書。臺北:國立臺灣師大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Melograno, V. & Loovis, E. M. (1982). Motor Development Programs for school-aged handicapped students : Assessing the need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s. Ohio: Cleveland State Univ.
Mousouli, M., Kokaridas, D., Angelopoulou-Sakadami, N., & Aristotelous, M. (2009).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s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by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24), 85-89.
Nancy, C. (1989). The therapist’s role in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Office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ve Services, Washingt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18192)
Perlman, D., & Piletic, C. (2012). The influence of an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on preservice teacher instruction: Using a self-determination lens.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7(1), 1-17.
Richardson, J. A., Ed. & Hoadley, M Ed. (1995). Central district research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proceeding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82581)
Riggen, K. & Ulrich, D. (1993). The effects of sport participation on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0(1), 42-51.
Rizzo, T. L. & Kirkendall, D. R. (1995). Teaching students with mild disabilities : What affects attitudes of future physical education?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2, 205-216.
Rowland, T. W. (1990). Exercise and children’s healt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ayers, L. K., Shapiro, D. R., & Webster, G. (2003). Community-based physical activities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74(4), 49-54.
Scanlan, T. K. & Lewthwaite, R. (1986). 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etition for male sport participants: IV. Predictors of enjoyment.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 25-35.
Section 504, Rehabilitation Act of 1973. Retrieved October 29, 201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dol.gov/oasam/regs/stat utes/sec504. htm
Sherrill, C. (1986).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sports for Disabled athletes. In Sport and disabled athletes, ed. C. Sherrill (21-33).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herrill, C. (1993a).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Crossdisciplinary and lifespan (4th ed.). Dubbuque, IA: Brown & Benchmark.
Sherrill, C. (1993b). Women with disabilities. In G. L, Cohen (Ed.). Women in sport: Issues andcontroversies (pp. 238-248).Newbury Park, CA: Sage.
Sherrill, C. (1998).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Crossdisciplinary and lifespan (5th ed.).New York: McGraw-Hill.
Sherrill, C. (2004).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Crossdisciplinary and lifespan (6th ed.).New York: McGraw-Hill.
UNESCO (1978). International chart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Retrieved October 29, 201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portal.une sco.org/en/ev.php-URL_ID=13150&URL_DO=DO_TOPI C&URL_S ECTION=201.html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0). Healthy people 2010.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innick, J. P. (1990).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Winnick, J. P. (2011).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5th ed.).United States: Human Kin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