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燕雀 Huang, Yen-Chiao |
---|---|
論文名稱: |
台灣花藝推廣與行銷之研究─以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業務發展為例 Furtherance and Marketing of Taiwanese Floral Arts—A Cas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Floral Arts Foundation |
指導教授: |
黃人傑
Huang, Jen-J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1 |
中文關鍵詞: | 中華花藝 、非營利組織 、文化藝術 、花藝流派 、知識經濟 |
英文關鍵詞: | Chinese floral ar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ulture and art, floral styles, lifelong learning, motivation, knowledge econom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85 下載:5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趨勢大師奈思比(John Nasbitt)強調高科技需要結合高感性才可能有出路,同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力宣傳將藝術美感導入教育體系,放眼世界,正大步走向美,台灣也不能例外,因而有心人士成立一非營利組織─「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以為推廣,從生活實用及文化角度來宣揚「美」的理念。「非營利組織」的現象,近年來在國內、外均受到相當的重視,本文之主要目的乃是探討非營利組織-「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對台灣之美與和諧的推動與功能。
本文架構共分六章,首先描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探討非營利花藝團體議題,並舉「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為例,瞭解中華插花藝術在台灣發展的軌跡與方法,以及中華花藝學習的方法及成效。其次,本文說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上所遇的困難與限制。在文獻探討的部分則以花藝學相關著作、及非營組織理論、經濟發展基礎來討論中華插花藝術的歷史淵源與其社會角色功能。以文獻探討之資料為基礎,本文更深入探討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在台灣生根、茁壯的過程、對社會文化、教育所做出的貢獻,以及在兩岸文化交流及國際交流上的做法,進而針對中華優美花藝文化之國際化、本土化的發展提出問題,並設擬推動策略,及未來努力之重點,以達成永續經營的使命。最後,本文在結論中並提出研究觀察心得,包括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以及現代化科技的衝擊,具有非營利組織性質的「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如何因應,激勵理論實施是否可行,國際發展與人才培養等項目,均一併加以闡述。
The author of Megatrends, John Nasbitt, emphasized that high technology must integrate with human’s mind and emotion, so it can develop continually. Similarly,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has also strongly advocated aesthetics in educational systems. These pheromone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s in today’s world. Conforming such a trend,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e Chinese Floral Foundation, was founded to further cultural, art,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aiwan. As the importanc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POs)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aiwan and other countries as well, this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understand the strategies and process used by the NPO, the Chinese Floral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aesthetics in Taiwanese society.
The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includes six chapters. First, this thesis describes research background, purpose, issues faced by flor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loral art in Taiwan. Second, this thesis explains research methods, difficulties, and limitations. In addition, it reviews literature with regard to floral ar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 discusses their influence on Chinese floral history and social function.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this thesis further elaborates several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Chinese Floral Foundation, including development process,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In addition, it raises ques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Chinese floral art, furtherance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Finally, this thesis suggests several issues critical for 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how to accommodate the coming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modernization, whether motivation theories applicable, and how to enhanc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ll these issues and related discussion are included in the conclusion.
一、中文部份
尤克強著(2001)。《知識經濟與創新》,台北:天下。
文建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4)。《2003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地方巡迴論壇》,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4)。《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 林(2004)。《兩岸當代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綜合討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行恭(1999)。〈中國陶瓷造型溯源例舉〉,《1999中華插花藝術展─陶與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育敏(2001)。〈非營利組織建構社會資源網絡模式之探討─以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為例),《台大非營利事業機構管理研習班講義》。
王蓮英、尚紀平(1994)。《中國插花》,北京插花藝術研究會、淑馨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
司徒達賢(1998)。《非營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史都華著(Thomas A. Stewart)(2003),蔣雪芬譯(2003)。《知識煉金術》(The wealth of knowledge),台北:遠流。
朱惠良(2003)。<新世紀ABC──藝術企業社區三贏策略>,《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地方巡迴論壇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江明修主編(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
江明修主編(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知勝。
余松培(2001)。(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策略規劃),《台大非營利事業機構管理研習班講義》。
呂清夫(2003)。〈色彩與社會倫理〉,《2003中華插花藝術展─「心靈色譜」》,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李城主編(2001)。《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台北:天下。
李根松(2003)。〈文化創意產業的人文工程觀點〉,《2003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地方巡迴論壇》,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頁39。
李德彼特著(Charles Leadbeater)(1999),李振昌譯(2002)。《知識經濟大趨勢》(Living on thin Air),台北:時報。
周 濟(1999)。〈1980年代以來總體經濟表現〉,《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頁100。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載於銓敘部主編《中國行政評論》,頁75-110。
帕金孫等合著(C. Northcote Parkinson & M.K. Rustomji),嚴沁譯(1998)。《懂得管理的第一本好書》(Realities in Management),台北:新雨(原書於1998年出版)。
帕金孫等合著(C. Northeole Parkinson & M.K. Rustomji & S. A. Saprc),薛迪安譯(1997)。《面對管理時代的大師:彼得.杜拉克及其管理哲學》(A critical commentary on his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 1st ed.),台北:新雨(原書於1997年出版)。
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著,郭進隆譯(199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c – Tha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台北:天下(原書於1990年出版)。
林信華(2003)。〈文化經濟學的邏輯與其限制〉,《全球化下台灣文化產業的反思》,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華岡興業基金會。
法鼓山(2002)。〈人文教育:推動與落實─人文社會化社會人文化之研究專案計劃結案報告〉,台北: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
姜占魁(1993)。《組織行為與行政管理》,台北:協銘。
施振榮著(2000)。《io聯網組織─知識經濟的經營之道》,台北:天下。
柯基良(2000)。《2000中華插花藝術展─世紀之約》,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柯進雄(1981)。《國民中學校長領導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台聯。
洪鎌德(1997)。《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台北:揚智。
庫洛士(Robert G. Cross著),朱道凱譯(1989)。《收益式管理:分眾時代的市場定價策略》(Revonuc Management: Hard-core Tactics for Market Domination 1st ed.),台北:麥田(原書於1997年出版)。
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1997)。《基金會在台灣》,台北,中華徵信所。
高希均、李誠主編(2001)。《知識經濟之路》,台北:天下。
張自健(1998)。(從終身學習的理念看我國花藝教育的發展),《文教基金會會訊第39期》,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發行,頁14-19。
張金鑑(1991)。《行政學典範》,台北:三民。
張偉傑(1997)。<台灣花藝經營與花藝設計>,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園藝系(未出版)。
張潤書(1991)。《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
梁小民(2002)。《經濟學是什麼》,台北:揚智。
許士軍(2001)。《許士軍為你讀管理好書》,台北:天下。
陳伯璋(2002)。〈全球化的時代變遷與人文教育之調適〉,法鼓山人文教育研討會論文,2002年3月。
陳郁秀(2002)。《夢想起飛文化深根─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簡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郁秀序(2002)。《海國之春─2002中華插花藝術展輯》,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
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頁30-35。
麥朝成(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序》,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凱利等(Eamonn Kelly & Peter Leyden)合著,黃秀媛譯(1997)。《關鍵十年》(What’s Exploring the New Terrain for Business, 1st ed.),台北:天下(原書於2002年出版)。
彭炳進(1996)。《企業經營與人際關係》,台北:馨園。
程瑞玲(1984)。《非營利組織之績效衡量》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萊斯特‧梭羅著(Lester C. Thurow)(2000),齊思賢譯(2002)。《知識經濟時代》(Building Wealth),台北:時報。
馮 燕(1997)。〈公益性非營利組織資源的運作與管理〉,《理論與政策》,頁99-112。
馮 燕(2001)。〈非營利組織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台大非營利事業機構管理研習班講義》,頁7-9。
黃永川(1983)。《中國古代插花藝術》,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永川(1986)。《中國古典節慶插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永川(1999)。〈中國陶瓷造型溯源例舉──論中國的陶藝與花藝〉,《1999中華插花藝術展─陶與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頁23。
黃永川(2000)。〈書藝與花藝〉,《書藝與花藝─第十四屆中華傳統插花藝術展》,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頁22。
黃永川(2001)。〈讚嘆與表現─兼談「世代謳歌」,2001中華花藝展的花藝表達〉,《2001中華插花藝術展─世紀謳歌》,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頁12。
黃永川(2002)。〈花藝的海洋文化表現─兼談地域性因素與台灣花藝風格的創建〉,《2002中華插花藝術展─海國之春》,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頁12-25。
黃永川(2003)。〈中國色彩學體系及其花藝色彩與社會倫理上的運用〉,《2003中華插花藝術展─心靈色譜》,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頁10-19。
黃永川(2004)。〈禪道與中華花藝〉,《2004中華插花藝術展─「禪道與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頁6-16。
黃光男(2000)。《2001中華插花藝術展─世代謳歌》,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2004)。《2004中華插花藝術展─「禪道與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燕雀(1997)。〈易經與中華花藝造型研究芻探〉,《易經與中華花藝─易經與中華插花藝術研究暨第十三屆中華花藝展》,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
黃燕雀(1999)。〈論中國的陶藝與花藝──陶與花插花作品欣賞〉,《1999中華插花藝術展─陶與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燕雀(2000)。〈百花一覽覽─從學理角度談中華花藝的花型與風格〉,《2000中華插花藝術展─世紀之約》,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燕雀(2000)。〈書藝與花藝大展記盛〉,《書藝與花藝─第十四屆中華傳統插花藝術展》,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
黃燕雀(2002)。《海國之春─2002中華插花藝術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燕雀主編(1996)。《中華花藝十年專刊》,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
黑麗著(Nicholas Herry),蕭全政、林鐘沂等譯(2003)。《行政學的世界》(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Affairs, 7th ed.),台北:韋伯,(原書於1999年出版)。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199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台北:東華書局,第13版(二刷)。
楊清田(1996)。《造型原理導論》,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楊錦蓁(1995)。《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激勵力量之研究─以基金會為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溫世仁著(2002)。《未來經濟新模式》,台北:未來。
銓敘部(1989)。《行政管理論文選輯 第四輯》,台北:銓敘部。
劉小玲(1981)。《插花技藝總覽》,台北:江弘圖書出版社。
劉順仁(2001)。〈作業成本會計〉,台大非營利事業機構管理研習班第三期講義,台北:台灣大學
鄭丁旺(2002)。〈美、日、英、台非營利組織之發展〉,非營利組織發展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蕭新煌(1992)。《我國文教基金會發展之研究》,台北: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
蕭新煌(1999)。〈社會文化轉型;背景、內涵與影響〉,《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頁215。
賴茂男(2002)。《政府資源分配策略》,變動環境下的多元策略台灣非營利部門資源籌募與運用研討會。
閻嘯平(2003)。〈文化創意產業的場域邏輯〉,《全球化下台灣文化產業的反思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華岡興業基金會。
謝森中(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序》,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謝儒賢(2001)。〈非營利組織的募款管理─非營利組織的基礎募款原則,策略與應用〉,台大非營利事業機構管理研習班第三期講義,台北:台灣大學,頁2-17。
羅 門(2004)。《兩岸當代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綜合討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顧忠華(1997)。〈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責任與發展趨勢〉,《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台北:洪建全基金會,頁17-28。
顧忠華(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台灣社會學研究第4期》,台北:洪建全基金會,頁145-149。
二、期刊
天下雜誌(2001)。《天下2001年教育特刊》,台北:天下雜誌社。
吳忠吉(2003)。〈解開台灣結構性失業謎題〉,《career就業情報》,第10期,頁28-29。
周孝惠主編(2004)。《台灣花藝》。第236期,台北:台灣花藝月刊雜誌社。
周孝惠主編(2005)。《台灣花藝》。第239期,台北:台灣花藝月刊雜誌社。
洪懿妍(2001)。〈美與競爭力:各國政策─世界向美走〉,《海闊天空 美的學習》,台北:天下雜誌,頁24。
張自健(1997)。<花藝教育概說>,《文教基金會會訊》。第34期,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張雯(2003)。<花藝與職業訓練>,《花藝家》。第41期,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頁18。
許人芳(2001)。《花語》。第82期,台北:中華花藝研究推廣基金會。
許人芳主編(2003)。《花語》。第116期,台北:中華花藝研究推廣基金會,頁60-61。
許人芳(2004)。《花語》。第126期,台北:中華花藝研究推廣基金會。
黃永川(1998)。<中華花藝與終身學習>,《文教基金會會訊》,台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陳振遠、湯惠雯(2000)。〈台灣地區公益慈善機構募款策略之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6期,頁61。
陳德禹(1987)。<行政激勵析論>《人事月刊》,第4卷第6期,頁4-14。
黃永川(2000)。(從花藝發展看百年來民間藝術生活),《花藝家28期》中華花藝,頁6-15。
黃燕雀(1995)。〈探討「華夏之美」的生命契機─訪俞資政夫人〉,《華藝雜誌創刊號》,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
黃燕雀(1999)。〈訪中華婦女蘭藝社社長俞資政夫人,談1999中華插花藝術展〉,《花藝家》第18期,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頁66。
黃燕雀(2000)。〈中華花藝「世紀之約」花展記盛〉,《花藝家》第24期,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
黃燕雀主編(2000)。《花藝家》,第28期,頁10,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
黃燕雀主編(2002)。《中華花藝》,第18期,頁46,台北: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
三、學位論文
鄭欽明(2002)。《專業型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以雅文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商學碩士論文。
蘇慶義(1987)。《台我國現行非營利組織徵免稅問題及其會計之研究》。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電子媒體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5)。《藝企相投》,
http://www.cabot.taipei.gov.tw/abit,2005.3.10。
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2004)。http://www.cloudgate.org.tw/,2004.5.29。
劉維公(2004)。《文化經濟新時代,藝文非營利組織不能置身事外》http://333.nccn edu.tw/Sub Content/forums/forumS004.htm
五、演講稿
陳其南(2004/11/11)。《文馨獎頒獎致辭講稿》。
六、報 紙
丁榮生〈公民文化意識民調出爐〉,《中國時報》,2004.10.14,D8。
王時思〈讓優質文化落地開花〉,《中國時報》,2004.10.18,A15(時論廣場)。
自由時報(2004)。《北美館「開新」八○年代作品展》,頁49。
徐亦橋〈走入世界的家,看見台灣的浪漫〉,《中國時報》,2003.7.21,E2。
曹銘宗〈文化設施六成八認識不多〉,《聯合報》,2004.10.14,B6(文化)。
鄭貞銘〈通識教育‧才能培養完整人格〉,《人間福報》,2004.6.15。
七、英文部分
Bitter, B. J. and George, K. R. (1976). “The exemption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from federal income taxation” Yale Law: Journal, 85.
Blau, P. M., & Scott, W. R. (1962). Formal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Chandler.
Denharde, R. B. (1991).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 action orientation.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Inc.
Denrardt, R. B. (1991). “A Statement of who we are: A summary of the disciplin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51. No.1.
Douglas, J. (1987). “Political theor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W. W. 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i yale University press.
Drucker, P. F. (1990).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actices and principles. N.Y.: Harperecollins publishers.
Hall, Peter D. (1987).“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Private Nonprofit Sector,”in Powell, W., The Nonprofit Sector :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p.1-26.
Hansmann, H. B. (1987). “Economic Theor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W. W. 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Hodgkinson, V. A., Lyman R. W. and Associates (1989). The Fu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Challenges. Changes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s. San Francisco, Calitornia: Tossey-Bass Publishers.
James, E. (1989). “Economic theorie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In helmut, K. A. and wolfgang, S., The third sector : comparative studies of Nonprofit or ganizations.
Kotler, P. & Andreasen, A. (1991). (4th ed) St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e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ramer, R. M. (1987). “Voluntary agencies and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The nonprofit sector : A research handbook.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CT., p.251.
Margolin, Judith B. (1991). Foundation Fundamentals.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Center.
Salamon, L. M. (1987).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 In W. W. 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 L. M. (1989). Boyond Privatization: The Tools of Government Action, Washington, D. C.: 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
Schram, Vicki R., in oore, Larryf. (ed) (1985). Motivating volunteers how the revards of unpaid work can meet people’s needs. Vancouver volunteer publication.
Wolch, J. R. (1990). The Shadow State: Government and volun tary sector in transition.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center.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ersey: Prentice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