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盈君
Lin Ying Chun
論文名稱: 字本位教材之華語文教學模式研究
The Study of Chinese Teaching Approach Based on Sinogram Unit Teaching Materials
指導教授: 林振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7
中文關鍵詞: 字本位教學模式字本位教材部件意涵理解詞彙結構理解
英文關鍵詞: sinogram-based teaching approach, sinogram-based teaching material, comprehension of radical meanings, comprehension of vocabulary stuctur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41下載:10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學習華語的過程中,受到印歐語體系之影響,較多教學都採用「語文一體」與「詞本位」的模式。這類型的教學模式是以「詞」作為教學基本語法單位,漢字為附屬於詞彙教學下的書寫符號。然而,結合形、音、義於一體的漢字有其獨特性,朱德熙(1985)、徐通鏘(2008)等語言學家主張以印歐語系的架構套用在華語中是不恰當的。因此,在20世紀末出現了強調漢字特點的「字本位理論」。而以字本位理論為基礎的字本位教學模式特色是突顯漢字的系統性,以漢字教學帶動詞彙教學,透過組詞與擴詞來加強華語學習者的識字量與詞彙量。
    字本位教學模式逐漸受到重視的同時,以字本位為基礎所編製之教材卻相對
    不足,內容編寫上也不夠完善(田峰,2012)。因此,本研究將融入教材編寫之概念,透過集中識字、漢字分級、及趣味性等核心理念,編制一套適合華語文學習者使用之字本位教材。此外,本研究將以國立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華裔班的學習者為研究樣本,實際進行字本位教學實驗,並考察學習者對於字本位教學模式之反饋,以探討字本位教學模式對華語學習者之學習成效。研究結果顯示,字本位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華語學習相比,確實有顯著的成效。此外,透過學習者的問卷調查也發現,學習者相當認同此教學模式,例如:「能比較容易了解漢字」、「可以更快理解結構複雜的漢字」、「幫助擴充我的詞彙量」等。

    Influenced by the Latin language linguistic structures, it is very likely to be going through word-based teaching approach while study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This teaching method considers“word”as the basic unit for teaching, while the Chinese characters would simply become written symbols subordinate to vocabulary learning. However, unlike Latin language, Chinese characters contain appearance, sound and meaning within one sinogram. Linguistic Ju(1985) and Xu(2008) indicated that using Latin language linguistic structure to explain Chinese is not suitable.”Sinogram Unit Theory”whi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emerged in the end of 20th centrury. And the sinogram-based teaching approach also tries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 to reinforce literacy skills and to expand vocabulary by emphasizing the systematic structur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is study developed a sinogram-based teaching material for CFL learners.

    This study also carried out a teaching experiment to ethnic Chinese learners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in order to observe learners’feedback and the effects from sinogram-based teaching approach. 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original teaching approach, sinogram-based teaching approach did lead to a better outcomes and the learners also showe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sinogram-based teaching approach.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名詞解釋..........................................3 第四節 研究限制..........................................4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漢語中的本位理論...................................6 第二節 字本位理論........................................10 第三節 字本位教學模式之研究................................16 第四節 現行字本位教材探究..................................26 第五節 小結..............................................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4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樣本描述...................................34 第二節 字本位教材設計與編寫.................................36 第三節 課程活動設計與教學策略研發............................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0 第一節 施測結果描.........................................50 第二節 問卷結果描述.......................................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9 第一節 結論..............................................59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61 參考文獻........................................................62 中文部分.....................................................62 英文部分.....................................................65 附錄一 語文字本位教材課程內容(第五課)....................................67 附錄二 漢字書寫練習單..................................85 附錄三 詞彙填空活動單..................................86 附錄四 漢字賓果活動單..................................87 附錄五 四週課程之教案表............................88 附錄六 前測試題............................................91 附錄七 後測試題............................................93 附錄八 課堂前問卷........................................95 附錄九 課堂後問卷........................................97

    中文文獻
    專書
    朱德熙(1985)。語法問答。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語文常談。三聯書店
    馬建忠(1983)。馬氏文通。商務印書館
    宋作艷(2008)。「字本位」理論研究综述。載於楊自檢(主編),字本位理論與應
    用研究, 285-307。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徐通鏘(2008)。漢語字本位語法導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楊自儉(主編)(2008)。字本位理論與應用研究。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黎錦熙(1955)。新著國語語法。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1975)。漢語詞的概念及其結構和節奏。清華大學出版社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引論。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潘文國(2002)。字本位與漢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潘文國(2002)。字本位理論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在倫敦大學業非學院的講演。
    載於潘文國,字本位與漢語研究(305-314)。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鐘梫(1979)。15年漢語教學總結,《對外漢語教學論文選評》第一集。北京語言
    學院出版社
    碩博士論文
    王駿(2006)。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王紅君(2007)。「字本位」理論與對外漢語文教學模式研究。北京語言大學碩士
    研究生學位論文
    王凡凡(2012)。法國「字本位」漢語教學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田峰(2012)。從兩種字本位教材的比較看字本位教學法的發展。山東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
    吳恩錫(2009)。基於字本位理論的漢語詞彙教學-韓國語「漢字詞」與針對韓國
    學生的漢語詞彙教學。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陳萍(2005)。漢語語素義對留學生詞義獲得的影響研究。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莉娜(2006)。從《新編基礎漢語》看「語文分開」的初級對外漢語教學模式。
    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若竹(2011)。結合字本位理論對泰中級漢語詞彙教學設計。山東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
    趙敏(2005)。漢語語法的本位研究。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臧婷(2012)。「部件教學法」在漢字教學中的應用。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韓濤(2011)。字本位理念的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精讀課詞彙教學模式設計探究。新
    疆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期刊論文
    王若江(2000)。由法國「字本位」漢語教材引發的思考。世界漢語教學2000年
    第3期, 89-98
    王駿(2005)。在對外漢語詞彙教學中實施「字本位」方法的實驗報告。暨南大學
    華文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王國慶、陳香(2011)漢字與對外漢語詞彙教學。北方語言論叢,139-145
    王媛媛(2012)。字本位理論與對外漢字教學。課程教育研究2012年7月下旬刊,
    12
    石定果(1993)。會意漢字內部結構的複合程序。世界漢語教學1993年第4期,
    274-278
    白樂桑(1996)。漢語教材中的文、語領土之爭:是合併,還是自主,抑或分離?。
    世界漢語教學1996年第4期, 100-102
    田志軍、彭有明(2010)。徐通鏘「字」本位思想探析。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0
    年第2卷第1期
    朱德熙(1982)。語法分析與語法體系。中國語言第1期
    刑福義(1995)。小句中樞說。中國語文第6期
    江新(2002)。「認寫分流、多認少寫」漢字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
    2002年第2期, 123-126
    李谷城(摘譯)。(1984)。主語和主題:-一種新的語言類型學(原作者:Li, Charles
    &Sandra Thompson,1976)。國外語言學1984年第2期
    李宇明(1997)。漢語語法「本位」論評-兼評邢福義「小句中樞說」。世界漢語教
    學1997年第1期, 17-24
    李大遂(2004)。突出系統性 擴大識字量-關於中高級漢字課的思考與實踐。語言
    文字應用2004年第3期, 112-119
    李大遂(2011)。中高級漢字課教學新模式實驗報告。語言文字應用2011年第3
    期, 118-125
    呂必松(1999)。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建設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語言文字應用
    1999年第4期, 3-11
    呂必松(2003)。漢語教學路子研究芻議。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施正宇(2010)。從漢字教學看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本位問題。漢語國際教育研究
    2010年第6期, 104-109
    徐通鏘(1994)。「字」和漢語的句法結構。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第2期, 1-9
    徐通鏘(1994)。「字」和漢語研究的方法論-兼評漢語研究中的「印歐語的眼光」。
    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第3期, 1-14
    徐通鏘(1999)。「字」和漢語語義句法的生成機制。語言文字應用1999年第1期,
    24-34
    張朋朋(1992)。詞本位教學法和字本位教學法的比較。世界漢語教學1992年第3
    期,222-223
    崔永華(1997)。漢字部件和對外漢字教學。語言文字應用1997年第3期, 49-62
    張德鑫(2006)。從「詞本位」到「字中心」-對外漢語教學的戰略轉移。漢語學
    報2006年第2期, 33-39
    陳萍(2006)。關於「字本位」理論的思考。重慶廣播大學學報2006年第18卷第
    1期
    陳學志、張瓅勻、邱郁秀、宋曜廷、張國恩(2011)。中文部件組字與形構資料庫
    之建立及其在識字教學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011年43
    卷, 269-290
    曾寶芬、彭澤潤(2009)。不能回到漢語「字」的矇昧認識中-評潘文國「字本位」
    觀點中的錯誤認識。北華大學學報第10卷第2期, 38-41
    盛譯元(2011)。國際漢語教學「字本位教學法」相關問題研究。漢語國際傳播研
    究2011年第2期, 144-150
    陸儉明(2011)我關於「字本位」的基本觀點。語言科學2011年第3期, 225-230
    賈穎(2001)。字本位語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漢語學習2001年第4期, 78-80
    楊月蓉(2010)。論對外漢字教學中字與詞的關係。重慶大學大學學報第27卷第1期, 148-151
    劉曉梅(2004)。「字」本位理論與對外漢語詞彙教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
    劉頌浩(2006)。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多樣性問題。暨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1-10
    教科書
    白樂桑、張朋朋(1989)。漢語語言文字啟蒙(A Key to Chinese Speech and
    Writing)。華語教學出版社
    張朋朋(2007)。集中識字。華語教學出版社
    英文文獻
    Ding, G., Peng, D., & Taft, M. (2004). The nature of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radicals in Chinese: A priming stud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0, 530-539.
    Siok, W. T., Spinks, J. A., Jin, Z., & Tan, L. H. (2009).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existence of visuospatial and phonological disorders in
    Chinese children. Current Biology, 19, 890-892.
    Tan, L. H., Spinks, J. A., Eden, G. F., Perfetti , C. A., & Siok , W. T. (2005). Reading
    depends on writing, in Chines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2(24), 8781–878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