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庭芸
CHEN TING YUN
論文名稱: 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
The Adjus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Marriage in Peng-Hu County Comparison with Indonesian and Vietnamese Brides
指導教授: 楊宗惠
Yang, Zong-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調適國際婚姻仲介婚姻排擠印尼新娘越南新娘
英文關鍵詞: adjustability, international marriage matchmaking center, marriage squeeze, Indonesian bride, Vietnamese brid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1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澎湖縣的印尼、越南為研究對象,並採用問卷與深度訪談的方式來了解澎湖地區外籍新娘的背景與進入的歷程、國際婚姻仲介管道的建立與印尼新娘與越南新娘之適應差異比較,所得結果如下:
    1.澎湖地區外籍新娘的背景與進入的歷程
    澎湖地區外籍新娘進入時期約在1990年之後,通婚管道以利用婚姻仲介與同國籍新娘介紹居多。澎湖地區因「地理位置邊陲」,自然與人文環境條件相對於台灣本島顯得弱勢。在人地條件失調的情況下,導致人口外流相當嚴重。更由於當地傳統色彩濃厚,澎湖女性與台灣女性不願意婚嫁到澎湖;再加上留在澎湖當地的男性社經地位處於劣勢,受限於傳統婚配「下娶與上嫁」觀念雙重影響,結果產生婚姻市場「男多女少」性比例失衡的狀況。當地未婚男性在傳宗接代壓力之下,考慮向外尋求通婚的管道。因此1990年後,來自印尼與越南的外籍新娘新娘大量進入澎湖。
    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仲介管道的建立
    澎湖地區對於國際婚姻的需求,使得仲介管道的建立更形重要。在1990年初期,首先由台灣本島仲介引入印尼新娘;1993年左右澎湖當地仲介也加入這個市場,迅速在1995~1997年前後建立完整的印尼新娘婚姻網絡,隨後,台灣仲介與澎湖仲介又開始引入越南新娘,在1997~1999年期間建立國際越南新娘婚姻網絡,甚至在1997年後越南新娘成長速度超越印尼新娘。由婚姻仲介口述中可以了解,無論是台灣本島或是澎湖當地的仲介,早期在澎湖地區通常靠「口碑」來拓展其客源與市場。1998年之後,婚姻仲介紛紛會利用廣告、人脈在各村里宣傳,甚至不排斥到更偏遠地區擴展市場。
    在澎湖地區外籍新娘的來源地與仲介商有很大關係。假如新娘來源地出現問題或利潤利益減少,仲介會改變經營方式,例如:考慮其它地點尋找另一批女性對象。在合作方面,同樣是保持信任關係。在開始擔任仲介的動機,最主要是因為有高利潤的因素,促使他們投入這個婚姻市場。因介紹愈來愈多的外籍新娘,隨之而來衍生更多適應上問題,使得婚姻仲介角色隨著時間,角色扮演上也趨向一些較人性化的表現。
    3.澎湖地區印尼新娘與越南新娘之適應差異比較
    (1)個人層面:
    澎湖地區印尼新娘多來自當地印尼華僑社會,仍受傳統社會觀念影響,且印尼家庭雖因經濟因素考慮將女兒外嫁,為女兒找一個好夫家,但也期望女兒能孝順夫家公婆,因此當印尼新娘嫁入之後,她們會調整自己的心理認同慢慢適應環境。澎湖越南新娘方面,她們除了希望離開當地,更希望獲得高經濟保障。在這國際婚姻過程,她們主要以自我因素為主,因此間接造成心理認同的落差,甚至出現消極回應。
    (2)家庭層面:
    包含公婆相處、先生相處與孩子教養問題。澎湖印尼新娘多來自坤甸,當地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人口多從事一級產業,而女性平常習於擔任農事與操持家務,因此她們到澎湖家庭時,很快能習慣家務工作,或到農地幫忙,較能接受家庭給予的工作與責任。其次,先生給予她們飽足三餐,基本上心理相當滿足,因此在家庭適應方面她們能夠多一點包容,適應狀況較佳。而越南新娘大部分從小就在胡志明市出生,或來自其他省分的越南新娘也到胡志明市就業,因此當她們到澎湖家庭之後,排斥粗重或煩瑣的家務,她們希望能出去就業。若家裡出現經濟不穩定的狀況時,更會導致她們與先生、公婆磨擦增加。
    (3)社會層面:
    影響社會層面適應之因素:包括社會評價差異之影響,各種報章雜誌與媒體不斷報導一些外籍新娘的正面、負面的消息,社會大眾對外及新娘的印象和平價很多是來自報章雜誌、新聞媒體片段或深入的報導,對一般社會對於外籍新娘的評價有很大的影響,使得外籍新娘與家庭適應程度面臨困難,因為社會大眾早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有移入地公部門所作輔導措施,例如:提供識字教育、外籍新娘適應輔導班與家庭計畫優生學觀念建立等,都是澎湖當地的公部門社會希望為數不少的外籍新娘能早日接受新環境,避免出現逃婚等社會問題。
    整體而言,在比較澎湖地區印尼新娘與越南新娘之適應差異時,可以發現印尼新娘在本身、家庭適應方面來說,比越南新娘能夠得到更多的認同感,融入澎湖當地的社會中。因為印尼新娘(多數華僑)受到原鄉當地華僑之生活模式,傳統社會價值、先前文化經驗相互影響之下,她們對於澎湖地區環境與婚姻生活能較快接受。而越南新娘雖利用國際婚姻管道離開當地,在本身婚姻動機是希望獲得更高經濟保障,所以越南新娘主要受到本身自我價值操控,於是明顯看出她們在各方面適應展現出個人價值,其受到個人因素影響較大。

    During the whole composing process of marriage, different races will broke out tough problems in adjustability. Since the influence of varied language and culture, it is difficult to adjust to each international marriage. Due to the developing imbalance in Peng-Hu, amounts of males lose their marriage. Under this serious marriage squeezing, they have no option but to elect international marriage matching center. They must look for their brides from Indonesia and Vietnam by this way. While immigrating to Peng-Hu, the diversity between immigratory and emigratory area, results in different obvious concepts in adjustability in their life. In this matching cooperation, however, causes a lot of leaving problems. Matching Centers match so many couples, maybe at first they really desire to match a great marriage. But in the end, they simply consider about if they could receive the high profit or not. Certainly, they play important roles between these international marriages. After entering the immigratory place, how to adjust and communicate with local citizen, it is worthy to be thought deeply about.

    摘 要 i Abstract iii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1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1.1研究動機 1 1.1.2研究目的 6 1.1.3研究區與對象選定 6 1.2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6 1.2.1相關理論 6 1.2.2相關文獻探討 9 1.3 研究方法 11 1.3.1名詞界定 11 1.3.2研究方法與途徑 11 2 澎湖地區地理環境與人口概況 15 2.1 澎湖地區地理環境與人口概況 15 2.1.1澎湖地理環境之概述 15 2.1.2澎湖地區之人口概況 16 2.2 澎湖地區男性失婚的原因 23 2.2.1地理位置之邊陲性 23 2.2.2傳統色彩濃厚 23 2.2.3澎湖男性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24 2.2.4人口比例失衡與婚姻排擠 27 2.3 選擇外籍新娘的男性社經背景與動機 28 2.3.1選擇外籍新娘的男性社經背景 28 2.3.2選擇外籍新娘的動機與原因 30 3 澎湖地區國際婚姻的時空擴展歷程 38 3.1 澎湖地區歷年外籍新娘的成長與分布 38 3.1.1澎湖地區歷年外籍新娘成長趨勢 38 3.1.2澎湖地區歷年外籍新娘的空間分布 44 3.2 澎湖地區國際婚姻之特徵 48 3.2.1澎湖地區之通婚管道變化 48 3.2.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之過程(1990~2000年10月) 54 3.2.3傳統婚姻與國際仲介婚姻之比較 56 3.3國際婚姻仲介之初探 57 3.3.1國際婚姻仲介的分類與經營型態(1990~2000/10月) 57 3.3.2國際婚姻仲介網絡之建立(1990~2000/10月) 60 3.3.3澎湖地區國際婚姻市場仲介之變化(1990-2000/10月) 62 4 澎湖地區印尼新娘發展與調適之過程 67 4.1 印尼新娘人數成長狀況 67 4.2 印尼新娘個人背景概況 68 4.2.1印尼新娘之來源地 69 4.2.2印尼新娘之教育程度 69 4.2.3印尼新娘之族群 70 4.2.4印尼新娘之宗教信仰 70 4.2.5印尼新娘之平均結婚年齡 70 4.2.6印尼新娘結婚對象之族群分類 71 4.2.7印尼新娘在婆家所擔任的生產力角色 72 4.3 印尼新娘之遷移動機 73 4.3.1印尼新娘來台動機 73 4.3.2印尼新娘來台動機分析 74 4.4 印尼新娘之調適 77 4.4.1印尼新娘所面臨的問題 77 4.4.2印尼新娘的調適 84 5 澎湖地區越南新娘發展與調適之過程 88 5.1 越南新娘人數成長狀況 88 5.2 越南新娘個人背景概況 90 5.2.1越南新娘之來源地 90 5.2.2越南新娘之教育程度 91 5.2.3越南新娘之族群 92 5.2.4越南新娘之宗教信仰 92 5.2.5越南新娘之平均結婚年齡趨勢 92 5.2.6越南新娘結婚對象之族群分類 93 5.2.7越南新娘進入澎湖地區的生產力狀況 94 5.3 越南新娘之遷移動機 95 5.3.1越南新娘來台動機 95 5.3.2越南新娘來台動機分析 97 5.4 越南新娘之調適 100 5.4.1越南新娘所面臨的問題 101 5.4.2越南新娘的調適 107 6 澎湖地區印尼新娘與越南新娘之適應差異 112 6.1 個人層面 112 6.1.1個人問題: 112 6.1.2影響個人層面適應之因素: 113 6.2 家庭層面 118 6.2.1家庭問題 118 6.2.2影響家庭層面適應之因素 119 6.3 社會層面 126 6.3.1社會問題 126 6.3.2影響社會層面適應之因素 127 7 結論與建議 135 7.1 結論 135 7.2建議 137 參考文獻 139 附錄 147

    一、統計資料
    澎湖縣警察局外事課 <澎湖地區現持有外僑居留證之外僑配偶人數統計>
    1990-2000年10月。
    澎湖縣政府 <澎湖縣統計要覽53期>﹐1998。
    <澎湖縣統計要覽54期>﹐1999。
    澎湖縣馬公市戶政事務所<馬公市外籍新娘歷年成長人數>﹐1997~2001。
    澎湖縣縣政府民政局<澎湖地區各鄉鎮外籍新娘領有中華民國身分證者人數>﹐1997~2001.
    二、中文參考資料
    王宏仁
    1999<階層化下的「生產力」移動: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台大社會學系。
    王志弘
    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臺北市:田園城市出版。
    朱瑞玲
    1983《有關「面子」的心理與行為現象之實證研究》,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朱玉玲
    2001<澎湖縣的外籍新娘>《西瀛風物》﹐頁60-75。
    江玉龍
    1968《影響台灣鄉村青年離村轉業意願因素之研究》,台大農村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美玉
    1996<龜山島的人口遷移與環境調適之研究>﹐文化大學博士論文。
    李棟明
    1974<台灣人口性狀別遷移率差異之研究>,《台灣文獻25》﹐頁17-26。
    邱淑雯
    1999<在地國際化:日本農村菲律賓新娘>,《當代文獻》141期,頁108-117。
    2000<在臺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北縣成教》頁8-15。
    周麗端等
    1999《婚姻與家人》﹐臺北縣:空大。
    林顯宗
    1985《家庭社會學》﹐臺北縣:五南出版社。
    吳榮義
    1999<台商在東南亞區域投資與我國經貿關係之研究>,《東南亞國家產業經貿研究計畫》。
    吳聰賢
    1970<鄉村遷移過中都市生活適應的研究架構>﹐《台大農推學刊》第五期,頁2
    祡松林
    1987《開放的婚姻市場一現代夫妻的新象》﹐臺北市:聯經出版。
    胡台麗
    1990<芋仔與蕃薯一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可>,《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頁107-132。
    高淑貴
    1991《家庭社會學》﹐臺北:黎明文化出版。
    涂肇慶
    1995<中國大陸1980年代中之後人口遷移情況>《海峽兩岸人口現象的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莊英章
    1994《家庭與婚姻一台灣北部兩個閩南客家村落之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唐雅慧、蔡雅玉
    1999<全球化下的台灣越南新娘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台大社會學系。
    夏曉鵑
    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與族群關係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二期,頁72-83。
    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頁45-92。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1971)第一冊,p.111
    連玉龍
    1990<阿美族漁村人口遷移及其影響--以台東縣成功鎮芝田和基隆市八尺門為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小虹
    1973《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張長義
    1992《蘭陽平原洪患區土地利用災害視覺及環境調適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80-71號
    張佩瑜
    2000《傳統婦女之生命週期與生活空間建構一以澎湖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存武
    1997<看戰後東南亞歷史發展>﹐《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二期,頁72-83。
    張貴英
    1996<買賣的婚姻ㄧ東南亞新娘的交叉剝削圖像>﹐《女誌》,頁37-39。
    陳其南
    1987《婚姻家庭與社會下冊》,臺北市:允晨文化出版。
    1990,《家族與社會》,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孫得雄、張明正
    1987《人口學與家庭計畫》,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陽琪、陽琬合譯
    1995《婚姻與家庭》,臺北:桂冠圖書出版。
    詹瑞峰
    1999《從後頭厝(娘家)到阮家(婆家)ㄧ澎湖望安阿媽的生活空間》,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
    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組織心理與行為》,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出版
    廖正宏、蔡宏進
    1987《人口學》,臺北:巨流出版。
    廖正宏
    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p.171
    翟振孝
    1995《文化因素對婦女生育的影響-北市四地區家庭個案研究》,台灣大學人類學學士論文。
    蔡文輝
    1987《家庭社會學》,臺北縣:五南出版。
    蔡宏進
    1973<台灣適當人口移動之研究>,《台銀季刊》,24(1),頁15。
    鍾年
    1999<中國傳統家庭的人生角色>《「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漢學研究中心主編。
    蕭昭娟
    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高橋
    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一高雄市個案研究》,台北:巨流。
    謝高橋
    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行政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顧長永
    1998《台灣與東南亞的政治經濟關係:互賴發展的順境與逆境》,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1995《東南亞政府與政治》,臺北:五南。
    顧瑩華
    1998<台商在東南亞投資的概況及策略-兼論金融風暴對台商投資的影響>,《東南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十二期,頁1-4。
    三、外文參考資料
    Baker, P.T
    1966, Human biological variation as an adaptive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 Eugenics Quarterly,13(2), pp81-91.
    1984, Tropical land management through migration : the consequences for ndeans and South Pacific Islanders .In Ecology in Practice, vol.I,ed.F.di Castri, F.W.G.Baker&M.Hadley, pp.180-201. Dublin:Tycooly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Bouge, D.J.
    1959, “Internal Migration”, In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 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by P.M.Houser and O.d.Dancan, Chapter.21, pp.486-509, Chicago:The Univ.of Chicago Press, p.489.
    Brody Eugene B.
    1970(ed), Behavior in new Environments Adaptation of Migrant Population﹐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 Sage Publication.
    1969, Migration and Adaptation: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23, pp.5-13.
    Blau, Francine D.
    1992,The economics of women ,men.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David Henry P.
    1970,Involuntar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daptation of Refugees ,In Behavior
    in New Environments Adaptation of Migrant Population ,ed .byEugene B. Brody,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
    Denevan W.M
    1983, Adaptation, Variation and Cultural Geography,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Vol.35, No.4, pp.399-406.
    Eisenstadt S.N.
    1970, “Analysis of Patterns of Immigration and Absorpation of Immigran”, in T.R.Ford Iv G.D .Jong(eds), Social Demograph(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pp.69-83.
    Fan, C. Cindy&Youqin Huang
    1998,“Waves of Rural Brides:Female Marriage Migration in China”A.A.A.G 88(2),PP.227-251.
    Goode, W.
    1982, The Family(2nd Ed.).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Havighurst, R.J.
    1963, Changing Status and Roles During Adult Life Cycle, In Sociological Background of Adult Education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beral Education for Adults.
    Hotton and Williamson
    1994, “What drive mass migration from Europe”, Poput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pp.533-536”.
    Hsieh, Kao-Chiao
    1993, Adapta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Native Migrants in Urban Taiwan, Research in Human Capital and Development, 7:29-51,JAI press Inc.
    Huizinga, J.
    1972, Casual blood pressure in population.In human Biology of Environment Chang , ed.D.J.M.Vorster, pp.164-169.London :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Programe.
    Ishii, Yuka
    1996, “ Forward to a Bettwr Life:The Situation of Asian Women Married to Japanese Men in the 1990s” , In G. Battistella and A. Paganoni, eds. Asian Women in Migration,(Quezon city:Scalabrini Migration Center), pp.147-164.
    Johnston R.J.
    199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 Oxford, England :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td, P218.
    Lee.E.S.
    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3(1), p.47.
    Lee, G.
    1979, Effectts of Social Network on the Family. In W. Burr, R. Hill,F.I.Nye,&I.Reiss(Eds.),Contemporary Theories About The Family.New York:Free Press,pp.27-56.
    Lewis G.J.
    1982, Human Migration-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es﹐London&Canberra:Croom Helm﹐p.100.
    Little, M.A
    1982,The development of idea on human ecology and adaption .In A History of American Physical Anthropology, 1930-1980, ed.F.Spencer, pp.405-433. New York:Academic Press.
    Miller, William, Yahne, Carolins E.&Rhodes, John M.
    1990, “Adjustment:The Psychology of Change”,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hilpott, Sturart B.
    1970, “The Implication of Migration for Sending Societies :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Migration and Anthropology:Proceeding of the 1970 Annual Spring Meeting.
    Population Reports
    1983, “Migration , Population Growth, amd Development ,”Special Topic, Series M ,No.7 ,Sertember-October 1983.
    Ravenstein, E.G.
    1985, “The Law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48(52), pp.167-227.
    1889, “The Law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pp.241-301.
    Richmond A.H.
    1975, “Migratiion”, in 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by Julius Gould and William L.Kold(eds).
    Reul, Myrtle R.
    1971, “ Migration :the Confrontation of Opportunity and Trauma , ”In Migration and Social Welfare,(ed.)by Joseph W. Eaton. New York: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c.
    Sauvy, Alfred
    1966, General Theory of Popualation , New York:Basic Books Inc.
    Skinner, B.F.
    1981, Selection by consequences .Science,213,pp501-504.
    Speare, A.
    1983, “Methodological lssues in the study of Migraut Adjustment ”, p.22.in Goldscheider( ed.)
    Whiteford, Soctt and Richard N. Adams.
    1975,“Migration, Ethnicity, and Adaption:Bolivian Migrant Workers in Northwest Argentina”in Brian M. Dutoit and Helen I. Safa(Eds.)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Models and Adaptive Strategies. Mouton Publisher.
    White P.E.&Wood(eds).R.I.
    1980, The Geographical Impact of Migration, London ; Longman Group Limited, pp.1-10.
    William A.Scoot&Ruth Scott
    1989, Adaptation of Immigrant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ustralia,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John Stumpt.
    Zhenchao Qian
    1997, “Breaking The Racial Barriers : Variation in interracial Maggiage Between 1980 and 1990”Demography34(2), PP.263-27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