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振岳 YANG,CHEN-YUEH |
---|---|
論文名稱: |
創新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 The action research of innovation classroom management |
指導教授: |
陳龍安
Chen, Lung-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8 |
中文關鍵詞: | 創新 、班級經營 、創新班級經營 、行動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innovation, classroom management, innova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ction researc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7 下載:4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構創新班級經營的策略與模式,並探究創新班級經營對學生行為表現的具體影響,以及教師在行動歷程中的專業成長情形。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臺北市國小五年級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十六週的創新班級經營。經由計畫、執行、省思、修正與調整的歷程,並依據文獻探討、研究發現與討論,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創新班級經營能改善班級的現況,創造班級經營的新契機。
二、創新榮譽制度使學生的行為獲得正增強,有效引導學生建立正向合宜的行為表現,培養自律的習慣。
三、創新班級環境以學生為主體,規劃多元的學習空間,讓教室充分發揮境教的功能。
四、創新班級自治引導學生共同參與班級事務,提升學生的自治能力,並凝聚班級學生的向心力。
五、創新班級經營之行動歷程有助於學生的行為表現與教師的專業成長。
六、研究者透過創新班級經營行動研究,釐清班級經營中的問題,提升規劃創
新班級經營策略的能力,並增進教師自我省思的能力。
The study is to construct the strategies and models of innova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It also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nova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to students’ behavior,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n action study.
This study takes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in a class of fifth graders for sixteen weeks.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finding and discussion, and also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execution, reflection, and adjustment, the conclusions are:
1. Innova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a class, and create a new opportunity for classroom management.
2. Innovative honor system strengthens students’ behavior. It guides students to build up positive and adequate behavior, and helps students to learn self-discipline.
3. Students are the center of an innovative classroom. A diverse learning environment can fully bring out the function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a classroom.
4. Innovative self-government in a classroom leads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lass activities. It improves students’ ability of autonomy and devotion to the class.
5. The action process of innova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improves students’ performance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6. Through the action research of innova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problems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can be clarified. A researcher’s ability to strategic innova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can be advanced. It also promotes a teacher’s ability to self-reflection.
ㄧ、中文部份
王俊雄(1998)。科層組織結構與農業創新研究之關係:以臺灣省農業試驗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文雄(1992) 。班級經營。高雄:復文書局。
吳明隆(2000)。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臺北市:五南。
吳明芳(2001)。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思華(2001)。知識資本在台灣。臺北:遠流出版社。
吳清山(1996)。追求高品質班級經營與輔導。學生輔導雙月刊,45,24-31。
吳清山(2002)。班級經營的基本概念。臺北:心理。
吳清山 (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1999)。班級經營。臺北:心理。
吳福源(1999)。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氣氛之研究-優良教師與一般教師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園會(1992)。班級經營。臺北:師大書苑。
李瑞娥(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
版,高雄市。
周新富 (2006)。班級經營。臺北:華騰文化。
周殷瑞(2004)。導師運用合作學習班級經營策略以提升國三學生理化科與數學科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彰化市。
林啟鵬(2002)。我國高級職業學校組織創新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進財(2005)。班級經營。臺北市,五南。
邱清池(2005)。學習型班級經營對提升國三學生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邱錦堂(2002)。國中導師信念、班級經營策略對班級經營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樹人(1995)。教室裡的春天—談教室管理的科學與藝術。臺北市:張老師。
吳靜吉(1999)。創造性教學研討會問題回答。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造性教學研討會記錄,25。
吳福源 (1999)。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氣氛之研究-優良教師與一般教師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隆(1998)。新時代有效能教師行為之探究。教育實習輔導季刊,4(1),73-79。
呂淑屏(2003)。國民小學運用知識管理推動教學創新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學正(2002)。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法與班級經營策略改進國中學生學習之行動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徐湘平(2005)。全面品質管理理念在國民中學班級經營上的應用。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夏林清譯(2002)。Altrich,Posch & Somekh 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臺北:遠流。
莊文志(2002)。學習型班級經營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許清田(2003)。教師權力運用類型、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德祥(1995)。班級經營的困境與突破。教育實習輔導,4(1),1-7。
黃誌坤(1999)。全面品質管理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適用性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郭明德(2001)。班級經營-理論、實務、策略與研究。臺北:五南。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第六版) 。臺北:心理。
陳今珍(2004)。學校本位校務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臺北:揚智。
陳志勇(2002)。屏東縣國小教師領導風格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育吟(2001)。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困境及成長策略需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嘉彌(1997)。接受創新程度的理論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31,36-48。
陳湘玲(2000)。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陳珮育(2005)。靜思語教學應用於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陳師榕(1998)。國民小學級任教師全面品質管理特質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志強(2002)。知識管理在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應用之研究-以班級經營網站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瓊芬(2004)。網站互動對班級經營之影響∼以某高級商業學校之班級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秀敏(2002)。國小班級經營。臺北市,心理。
張振成 (1997)。班級經營之我見。中等教育,48 ( 2 ),99-102。
張新仁(1999)。班級經營:教室百寶箱。臺北,五南。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的關鍵力。社教雙月刊,114,15-19。
湯志民(1992)。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五南。
馮清皇(2002)。創新管理在國民小學校務經營的意涵。教師天地,117,32-42。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葉興華(1995)。國小班級管理。臺北:漢文。
楊榮棧(1991)。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國小學生對獎懲方式好惡之調查研究。國教之友,42(4),17。
劉佑星(1996)。談班級經營的理念與基本作法。班級經營,1 ( 1 ),33-38。
穀瑞勉(1999)。幼稚園班級經營-反省性教師的思考與行動。臺北:心理。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蕭富峰、李田樹(譯)(2002)。創新與創業精神(P. Drucker著)。臺北市:臉譜。
鄭玉疊、郭慶發(1999)。班級經營-做個稱職的教師。臺北市:心理。
藍金水(2004)。班級經營網路化的實施策略與成效。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戴文琪(2003)。臺灣「班級經營」博碩士論文之整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臺北市。
戴怡真(2004)。知識管理應用於國小教師班級經營具體作為之意見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戴至中譯,Stephen M. Shapiro 著(2002)。24 / 7 創新:變動年代的企業求生與致勝藍圖。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儲慧平(2003)。提昇學生學習動機的創新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55,109-115。
蘇芳嬅(2006)。國民小學教師創新班級經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英文部份
Amabile, T. M. (1999). Greativity in content. Cumnor Hill Oxford: Westview Press.
Bargatzky, T. (1989). Innov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cultural systems. In S. E.van der Leeuw & R. rrence (Eds.), What's New? (pp.16-32). Mass: Unwin Hyman Inc.
Bauer, A. M. & Sapona, R. H. (1991). Managing classrooms to facilitate learning.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Brophy, J. (1988). Educating teachers about managing classrooms and students.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4(1), 1-18.
Burden, P. R. (1995).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Methods to facilitate cooperation and instruction. White Plains, N. Y.:Longman.
Certo, S. C. (2003). Modern management. NJ: Prentice Hall.
Drucker,P.F.(198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 London: Heinemann.
Drucker, P. F. (1998).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 in Leader to Leader, edited by F. Hesselbein and P. M. Cohe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Daft, R. L. (1978).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1(2), 193-210.
Damanpour, F. (1991).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a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3), 555-590.
Doyle, W. (1986). 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C. Wittrock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 N. Y.: Macmillan.
Edwards, C.H. (1993).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New York:Macmillan.
Emmer, E. T. (1995). Teacher managerial behaviors. In L. W. Anderson (2nd Ed.) , Interm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pp.219-221).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Froyen, L. A. (1993).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 reflective teacher-leader. N.Y.: Macmillan.
Hodge, B. J., Anthony, W. P. & Gales, L. M. (1996). Organization theory-Astrategic approach. New-Jersey: Upper Saddle River.
Jones, V. F., & Jones, L. S. (1990).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Creating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solving problems. Boston: Allyn & Bacon.
King, N., & Anderson, N.(1995), Innovation and change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 New York.
Kotler , Philip and Gary Armstrong(1994),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8th ed.,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Lessem, R. (1990). Developmental management: Principles of holistic business.
Oxford: B. Black-well.
Leeuw, S. E. vander & Torrence R. (1989). Introduction: What's new about
Innovation? In S. E. van der Leeuw & R. Torrence (Eds.), What's New?
(pp. 1- 15). Mass: Unwin Hyman Inc.
Lemlech, J. K. (1988). Classroom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2nd ed.) , N. Y.:Longman.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Rogers, E. M. (1962). Diffusion of innovativeness, N. Y.: The Free Press.
Savioz, P & Sannemann, E. (1999). The concept of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process. IEEE, 2, 137-143.
Tushman, M. & Moore, W. (1982). Reading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Marshfield, MA: Pitman.
Wolfe, R. A. (1994).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Review, critique and suggested
research direc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31(3), 40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