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詠詩 Chan, Weng-Si |
---|---|
論文名稱: |
唐五代筆記核心動詞研究 A Study of Core Verbs of Note in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口試委員: |
劉雅芬
郭維茹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口試日期: | 2022/01/1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6 |
中文關鍵詞: | 核心詞 、核心動詞 、唐五代 、筆記 |
英文關鍵詞: | Core Verbs,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Note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03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6 下載:1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題對唐五代筆記中的核心動詞按語義分成概念場進行系統的研究,進而探究核心詞當中動詞演變的軌跡和方法。
唐五代時期整個在漢語詞彙史中,值得我們關注,因為它處於古白話的形成階段,詞彙和語法上有明顯變化。另外,筆記這類文本因其不是正式的史書公文之屬,亦不同於流傳民間,與口語很接近的通俗小說,不管是研究前者或後者的詞彙問題,都容易因為筆記的「不純」而捨棄它作為語料,因此較少受到詞彙研究的重視。最後,挑選「核心動詞」的原因主要是動詞是實詞中詞義和用法較為複雜;其次,動詞類的詞義變化和演變更替的情況亦多,因此選擇以動詞類為研究對象。
本文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包括(一)「研究動機與目的」,申明研究論題的發想和開展原因;(二)「研究範圍與內容」對研究範圍與內容進行界定;(三) 「文獻探討回顧」,對前人先賢就相關論題進行的研究成果開展討論;(四) 「研究方法與步驟」,就方法論說明本論文會使用的方法與步驟。
第二章為〈飲食動詞〉,章節包含與飲食動作相關的幾組詞,包括「To eat-吃」、「To drink-喝」、「To bite-咬」;
第三章為〈言說動詞〉,章節主要闡述「To talk-說」類動詞,因言說動詞所涉及的詞較多,前人研究亦較豐沛,因此獨立一章;
第四章為〈感知動詞〉,章節包含與「感官認知」相關的幾組動詞,包括「To hear-聽」、「To see--看」和「To know-知道」;
第五章為〈手部動詞〉,章節包含與「手部動作」相關的幾組詞,「To hold/take-拿」、「To tie-捆」和「To hit-打」;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唐五代筆記中,幾組核心類動詞的使用情況,嘗試釐清筆記的屬性,以及初步描述核心詞從口語進入書面語後的演變過程。
This topic conduct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core words verbs in the notes of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divided into conceptual fields according to semantics, and then explores the trajectory and methods of the verbs in the core words.
The entire history of Chinese vocabulary in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deserves our attention, because it is in the forming stage of the ancient vernacular, with obvious changes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In addition, texts such as notes are not part of official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they are also different from popular novels that are circulated among the folk and are very close to the spoken language. Whether studying the vocabulary of the former or the latter, they are easy to abandon because of the "impure" of the notes. As a corpus, it receives less attention from lexical research. Finally, the main reason for choosing the "core word verb category" is that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verbs are more complicated in content words; secondly, there are many changes in meaning and evolution of verb categories, so the verb category i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including (1)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Purpose", affirming the ideas and reasons for the research topic; (2) "Research Scope and Content" to define the scope and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3) " Literature Discussion Review", discuss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predecessors on related topics; (4) "Research Methods and Steps", explaining the methodology and steps used in this thesis on methodology.
The second chapter is "Verbs about eating and drinking", this chapter contains several groups of words related to "oral movements", "To eat", "To drink", "To bite".
The third chapter is “Verbs about talking”,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 the group of word of "To talk", it’s because “To talk” include many words, and studies of this verb had a lot of prior studies, it would be more appropriate to put this verb as a chapter as its own.
The forth chapter is "sensory cognitive verbs", this chapter contains several groups of words related to "sensory cognitive actions", including "To hear", "To see" and "To know";
The fifth chapter is " Verbs relate to hands", this chapter contains several groups of words related to "hand movements", "To hold/take", "To tie" and "To hit";
The sixth chapter is "Conclusion". It summarizes the usage of several sets of core verbs in the notes of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ries to clarify the attributes of the note text, and initially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re words from the spoken language to the written language.
參考文獻
(按筆劃排序)
一、專書
3. 丁喜霞:《中古常用並列隻音詞的成詞和演變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6年)。
4. 王力:《漢語史稿》(《王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5. 王力:《漢語詞彙史》(《王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6. 王力:《漢語語法綱要》(《王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7. 王政白:《古漢語同義詞辨析》(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
8. 王雲路:《詞彙訓詁論稿》(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年)。
9. 王鍈:《唐宋筆記語辭彙釋(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10. 王鳳陽:《古辭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11. 朱德熙:《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12.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13. 呂叔湘、江藍生:《近代漢語指代詞》(上學:學林出版社,1985年)。
14. 李宗江:《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
15. 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6. 汪維輝:《漢語核心詞的歷史與現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17. 周薦;楊世鐵:《漢語詞彙研究百年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
18. 徐志民:《歐美語義學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19. 徐時儀:《朱子語類》詞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20. 徐時儀:《漢語白話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21.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22. 高守綱:《古代漢語詞義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2000年)。
23. 張詒三:《詞語搭配變化研究:以隋前若干動詞與名詞的搭配變化為例》(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24. 曹小雲:《中古近代漢語語法詞彙叢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25. 曹小雲:《漢語歷史詞彙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26. 郭良夫:《詞彙》(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27. 陳保亞:《論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漢越(侗台)語源關係的觸釋》(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
28. 陳秀蘭:《敦煌變文詞彙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29. 陶敏編:《全唐五代筆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
30. 黃樹先:《漢語核心詞探索》(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31. 楊觀:《周密筆記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
32. 董秀芳:《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33. 董秀芳:《漢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34. 董秀芳:《漢語詞彙化和語法化的現象及規律》(上海:學林出版社,2017年)。
35. 劉海平:《漢代至隋唐漢語語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36.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37. 蔣冀騁:《近代漢語詞彙研究》(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38. 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39. 蘇新春等著:《漢語詞彙計量研究》(厦門:厦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
二、學位論文
1. 王長滕:《中古佛經「臥睡」概念場詞彙系統研究》(四川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2. 田源:《漢語「說」類動詞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3. 朱瑩瑩:《手部動作常用詞的語義場研究》(成都: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4. 吳曉佳:《《生經》動詞核心詞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5. 吳寶安:《西漢核心詞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6. 李敏:《《潛夫論》核心詞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7. 杜翔:《支謙譯經動作語義場及其演變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
8. 施珍真:《《後漢書》核心詞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9. 柴淼:《《祖堂集》動詞研究──以配價理論為說明方法》(黑龍江: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10. 郭金玲:《白居易詩歌「言說」類動詞研究》(鄭州: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
11. 崔譯文:《三朝北盟會編》言說概念場詞彙系統研究》(重慶:四川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12. 劉俊:《《顏氏家訓》核心詞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13. 劉傳鴻:《《酉陽雜俎》詞彙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14. 劉曦:《《論衡》核心詞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15. 鄧春琴:《南北朝核心詞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16. 鄭春蘭:《甲骨文核心詞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17. 龍丹:《魏晉核心詞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三、單篇論文
1. Morris Swadesh, “Lexico Statistic Dating of Prehistoric Ethnic Contacts,” Proceedings of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96(1952),pp. 452-463
2. Feng Wang(汪鋒) and William S-Y-Wang(王士元),”Basic Words and Language Evolution” , Language & Linguistics 5.3(2004),pp.643-662
3. 史光輝:〈常用詞「焚、燔、燒」歷時替換考〉,《古漢語研究》第1期(2004年),頁86~90。
4. 丁喜霞:〈關於「常用詞演變研究」命題的思考〉,《語言研究》第33卷第3期(2013)年,頁25~32。
5. 牛太清:〈常用詞「隅」、「角」歷時更替考〉,《中國語文》2003年第2期,頁176~180。
6. 王彤偉:〈常用詞焚、燒的歷時替換〉,《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五期,頁109~113。
7. 王鍈:〈韓愈散文中的一些口語成分〉,《近代漢語詞彙語法散論》(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04年),頁70~84。
8. 朱玉賓:〈近代漢語「把/將」字句的競爭及成因〉,《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6期,2016年。
9. 任科雄:〈《朱子語類》「誅殺」概念場研究〉,《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26卷第5期,頁61~65。
10. 杜翔:〈「走」對「行」的替換與「跑」的產生〉,《中文自學指導》2004年第6期,頁35~38。
11. 杜翔:〈「取拿」義動詞的歷史演變〉,《漢語史學報》2010年第10編,頁335~348。
12. 吳廣平,李霖:〈屈原賦「看視」概念場詞語的運用藝術〉,《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19年2月,頁1~15。
13. 伍鐵平:〈詞義的感染〉,《語文研究》,1984年第8期,頁57~58。
14. 解惠全:〈「同義連語」在訓詁上的應用〉,《天津師院學報》,1981年03期
15. 岳小戀:〈等待語義場基本詞彙的更替演變〉,《隴東學院學報》2016年第27卷第4期,頁16~22。
16. 徐時儀:〈「忙」和「怕」詞義演變探微〉,《中國語文》2004年第2期,頁161~166。
17. 徐時儀:〈古白話及其分期管窺──兼論漢語詞彙史的研究〉,《南陽師院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卷第1期,頁72~78。
18. 曹慶中:〈談談「白、告、曰、言、云、語、謂、說、談、道」的辨析〉,《蘭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1期,頁52~57。
19. 張永言、汪維輝:〈關於漢語詞彙史研究的一點思考〉,《中國語文》1995年第6期,頁401~413。
20. 張博:〈組合同化:詞義衍生的一種途徑〉,《中國語文》,1999年第2期,頁129~136。
21. 張麗麗:〈試論促使「將」「把」虛化的因素〉,《臺大文史哲學報》2001年第55卷,頁1~30。
22. 郭錫良:〈漢語史的分期問題〉,《語文研究》2013年第4期,頁1~4。
23. 陳保亞、汪鋒:〈論核心語素表的確定──以上古漢語為例〉,《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三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頁183~193。
24. 陶紅印:〈從「吃」看動詞論元結構的動態特徵〉,《語言研究》2000年第3期,頁21~38。
25. 陶敏:〈論唐五代筆記──《全唐五代筆記》前言〉,《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1卷第3期,頁93~100。
26. 黃樹先:〈說「手」〉,《語言研究》2004年第24卷第3期,頁114~118。
27. 賈燕子:〈「起立」概念域成員及其分布的歷史演變〉,《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2卷第2期,頁67~71。
28. 楊鳳仙:〈言說類詞詞義演變規律探析〉,《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第145-154、160頁。
29. 蔣紹愚:〈白居易詩中與「口」有關的動詞〉,《語言研究》,1991年第1期,頁91~99。
30. 解惠全:〈「同義連語」在訓詁上的應用〉,《天津師院學報》,1981年03期。
31. 劉子瑜:〈唐五代時期的處置式〉,《語言研究》第2期,1995年。
32. 謝智香:〈手部動作常用詞詞義演變類型與動因論析〉,《雲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頁152~155。
33. 鐘明立:〈漢語「持拿」義語義場的歷史演變〉,《漢語史學報》2013年第13輯,頁76~86。
34. 聶志軍:《西晉以前漢譯佛經中「說類詞」使用情況及其發展演變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四、電子資源
1.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
2. CNKI工具書庫(全庫):https://gongjushu-oversea-cnki-net.libezproxy
3. CNKI電子圖書庫(海外版):https://book-oversea-cnki-net.libez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