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建文
Chen,Chien-Wen
論文名稱: 男子室內拔河運動技術想像、創新與實踐之生命敘說與反思
A study of life reflection and narrative of imagination,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men indoor tug-of-war skill
指導教授: 鄭志富
Cheng, Chih-Fu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2
中文關鍵詞: 男子拔河體感語彙技術創新亡命之徒
英文關鍵詞: men indoor tug-of-war, skill innovation, desperado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3下載:8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研究者自身為尋求拔河技術創新,在科學、知識管理、身體實踐哲學與想像間返復尋找答案之生命經驗,採取基進反思的方式進行自敘與團體共敘,於知識管理之角度,將男子拔河技術想像、創新至實踐,依技術流變、技術動作形態流變內涵、戰術演變、技術體感語彙的選擇與實踐、我的技術、戰術、身體概念與心理狀態的演變,與外在的選才機制與體重運用等十個面向之時間歷程與流變內涵與脈絡,綜整成技術之溯源與流變、體感技術語彙之選擇、我的身體蹤跡、技戰術之想像與創新與實踐等四個層面,進行男子室內拔河技術知識的轉化與分享。再依基進反思的精神從中反思研究者自身對身體概念的掌握與形成歷程,在神經認知語言學、國術與武俠的身體極限想像中,於科學與哲學、身體與實踐、語言與感知、教練的看與選手的做之間之落差尋找可能的連結路徑與實踐方法,試圖進入非思的技、戰術身體實踐與一窺拔河技術本質之奧義。最後,在自我反思與澄清之後,以「亡命之徒」做為代表臺灣非亞奧運項目之男子拔河運動中,教練與選手最無奈的生命之歌。期望本研究分享之拔河技術知識,能作為國內、外對拔河運動有興趣之教練與選手從事訓練時之參考,亦希望能為運動身心實踐研究,帶來一個不同的想像路徑。

    This thesis focu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himself as a tug-of-war coach and his technical imagination, innov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indoor tug-of-wa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we analyze the narration of the researcher himself and a collective group in a radical reflection.
    This research showed explicitly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kills used in the Taiwan men indoor tug-of-war, the contents of the changes in the techniques, the choice and realization of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sense of body technical movements, and the innovation and the tracks of realization of the skills and tactics. We also externalized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knowledge of the man's indoor tug-of-war sports, retrospecting the process of how the control and formation of the sense of body of the researcher himself and ways of realization technical intuitive body movements.
    Furthermore, in the limitless body imagination of the martial arts, we explored the possible connective approach and ways of realization between the gaps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body and movement, language and perception, and what the coaches see and how the athletes do.
    We concluded that the song titled "desperado" best represents the helplessness the men indoor tug-of-war coaches and athletes faced in Taiwan non-Asian/ non-Olympic Games sports.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研究價值 1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14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6 第一節 知識管理與創新 17 第二節 運動實踐知識的相關研究--追隨劉大俠的思路與研究 37 第三節 想像的極限、連結與實踐 6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66 第一節 敘說研究 66 第二節 基進反思 70 第三節 共敘者 73 第三節 敘說資料的搜集 75 第肆章 我國男子室內拔河技術發展與演變歷程 76 第一節 我國男子室內拔河技術發展歷史背景 76 第二節 我國拔河技術轉變關鍵內涵 81 第三節 我國不同技術動作形態之內涵與轉變脈絡 88 第四節 我的故事 98 第伍章 拔河技術用語之選擇與實踐 128 第一節 拔河技術語言的選擇 130 第二節 技術語言的選擇、反思與實踐 145 第陸章 關鍵技術與戰術創新與實踐 155 第一節 突破心魔 155 第二節 關鍵技術與體感用語的創新與實踐 163 第三節 世界盃關鍵戰術發想 175 第柒章 結論 187 第一節 關於技術 187 第二節 關於反思的反思 193 第三節 關於自己:亡命之徒,生命之歌 195 引用文獻 198

    山本博男、中神尚人、庭野統弘、遠藤哲也 (1996)。動態性最大牽引力的特徵。綱引雜誌,23,42-47。
    王峰偉 (2004)。八人制室內拔河國家隊選手進攻動作--「歐洲後退步」與「日本後退步」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耀城 (2012)。另一種進步:網球教練選手「進步感」的置身結構。身體文化學報,(15),123-155。
    王耀城 (2014)。運動員的技術創發:教練與選手之身體/權力/知識結構。身體文化學報,(18),51-75。
    加藤嘉一 (譯) (2011)。如果高校棒球隊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臺北市:新經典。(岩崎夏海,2009)
    江玉棻 (2003)。拔河不同起動步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江家慶 (2007)。八人制拔河「歐式後退步」與「日式後退步」下肢步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李美玲 (2002)。組織內部知識分享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佑峰 (2007)。經驗、知識、記憶:一位高中籃球教練的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宗翰 (2008) 。人體動作擷取識別與資訊傳遞—以拉邦動作分析理論為基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李姿怡 (2011)。拔河選手團隊凝聚力與比賽流暢體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德仁、黃錫秋 (2013)。臺灣2012校園拔河運動推展成效分析。大專體育,(125),23-31。
    吳永仁 (2010)。尋找、發現、迷失、超越自我—一個籃球選手逐夢經驗的敘說與範疇勾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忠誼(2012)。他者經驗的萌發—一種教練主體經驗的澄清(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育萍 (2009)。身體--語言--遊戲:邁向自我理解的運動哲學探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斯畏、孫思源 (譯) (2008) 。知識管理。臺北市:華泰文化。(Shelda Debowski,2006 )
    金子明友 (2010)。わざの伝承。明和出版:東京都。
    林文中 (譯) (2007)。舞蹈意象與身體訓練:各種舞蹈中舞出巔峰的自我訓練法。新北市:藝軒。(Eric, Franklin, 2004)
    林良俊 (2004)。八人制拔河後退步動作之不同步頻與步幅對團隊拉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東清 (2003)。知識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東清 (2010)。知識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清和 (譯) (1981) 。奧運男子競技體操。臺北市:健行文化出版公司。(金子明友著)
    林源祥 (2013)。以知識創造 SECI 模式探討 App 開發者運用知識管理於開發過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林慶宏 (2007)。衝突、衝動、衝擊—桌球選手與教練互動關係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定璿、楊明達、詹貴惠 (2012)。不同阻力訓練對國中室內拔河選手肌力與拉力表現的影響。運動教練科學,(26),29-39。
    施俊名 (2008)。內隱知識理論及其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第二屆教育政策與行政前瞻發展研討會暨第九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116-133)。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胡天玫、劉一民 (1993)。運動身體經驗的雙重性—「是」與「有」的反省。體育學報,15,181-192。
    凌依華 (2011)。拔河不同姿勢拉力之專項體能與心跳變化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涂瑞洪 (1997)。拔河靜態姿勢下肢伸展肌群蹬力之彈性模式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涂瑞洪 (2002)。八人制室內拔河最佳隊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政通 (2013)。臺灣拔河運動績優生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徐翠敏、劉一民 (1994)。舞蹈的後現代主義審美觀之分析。體育學報,18,101-112。
    翁梓林 (2002)。八人制拔河團隊坐地後輪流起身之類神經網路模式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澤民 (譯) (2004)。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臺北市:商周出版社。(Michael Polanyi, 1958, 1962)。
    許太彥、解德春、陳金輝 (2011)。拔河增加式肌力訓練對起步拉力值的影響。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9,37-47。
    陳正雄 (2011)。臺灣八人制拔河運動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陳正高 (2009)。桌球國手與菜鳥選手的生命衝擊—一段運動生命故事的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志忠 (2004)。不同握法對拔河運動最大拉力及持續拉力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圳龍 (2008)。拔河實戰技術策略應用之研究—回合、體軸角度、身體架勢及時間流程之牽引力量(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信宏 (譯) (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市:究竟。(栗山茂久,1999)
    郭昇 (2004)。八人制拔河不同坐地距離及不同軀幹體角對坐地起身動作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昇、林良俊、陳膺成、謝和龍(2001)。八人制拔河體重順位與出賽排位之分析:以2000年亞洲盃第一階段選拔賽為例。中華民國體育學會九十年度學術論文發表會大會手冊。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郭耿舜 (2002)。拔河不同啟動姿勢與動作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玉文 (譯) (2000)。知識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彼得.杜拉克,1997)
    張琪、張鈴 (2012)。指令與動作發生的時間差—從體操選手的身體論述出發。中華體育季刊,26(1),123-130。
    黃家耀 (2001)。萬福國小拔河選手在不同靜態拔河姿勢下之不同身體屈伸長長度對水平拉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景達、黃光獻、高麗娟 (2013)。探索迷途經驗—三鈴技術學習的反思。運動研究,22(2),32-43。
    單德興 (譯)(2004)。知識份子論。臺北市:麥田。(Edward Said,1993)
    傅振焜 (譯)(1994)。後資本主義社會。臺北市:時報。(Peter Drucker, 1993/1994)
    葉小燕 (譯)(2014)。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 「阿德勒」的教導。臺北市:究竟。(岸見一郎、古賀史健,2013)
    楊子享 (2008)。拔河下肢關節力矩之分析與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楊齡媛 (2009)。「緩」與「空」的美學:無垢舞蹈劇場。臺灣光華雜誌,6月號,114。
    廖偉智 (2007)。拔河「歐式」與「日式」握繩進攻及防守上肢肌群拉力值、肌電活化與疲勞分析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劉一民 (1991) 。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一民 (1999) 。我國體育學術研究之現況與未來願景(初稿)。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劉一民 (2005)。運動哲學研究新論—實踐知識的想像痕跡。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一民 (2007)。職網陪賽經驗的知識建構:三色空間交往模式的發現。運動文化研究,1,7-27.
    劉一民、周育萍 (2008)。運動教練實踐經驗的知識探索—窺見一位網球教練的知識世界。運動文化研究,4,7-57。
    劉一民 (2010)。運動身體經驗本源的追問—相遇於梅洛龐蒂的基進反思。運動文化研究,14,7-33。
    劉一民 (2011) 。運動風格經驗的現象學探討--風格與反風格間的周旋。運動文化研究,18,7-39。
    劉一民 (2012) 。運動技術重建經驗的發生現象學探討。運動文化研究,21,7-36。
    劉家呈 (2007)。八人制拔河團隊隊形比賽起始階段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家豪 (2009) 。運動參賽中介經驗的現象學考察---以青少年桌球國手選拔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常勇 (1999)。知識管理網站。Retrieved from http://www.cme.org.tw/know/ (2005.06.30)
    潘玉龍 (2001)。論我國室內八人制拔河運動之推展。大專體育,55,41-49。
    黎孝雅 (2004)。八人制拔河不同後退步步法對個人與團隊拉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學院,臺北市。
    蔡敦浩、王慧蘭、劉育忠(2011)。敘說研究的第一堂課。臺北市:鼎茂圖書。
    蔡承祐 (2008) 。運動技術的理解遊戲—一段標槍學習過程的詮釋學省思(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文智、呂崇銘、劉佳哲、詹益欣 (2011)。臺灣優秀拔河選手訓練歷程之研究。Journal of Chiao Da Physical Education,1, 1-14..
    蔡佩芩 (2007)。室內八人制拔河比賽進攻基本動作之探討—以95年全民運動會拔河比賽項目為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2,112-120。
    鍾瑞乾、王建臺 (2010)。新式拔河運動的源起與發展。屏大體育,12,23-31。
    鍾沛君 (譯) (2014)。人類如何學會語言—從大腦鏡像神經機制看人類語言的演化。臺北市:商周。(Michael Arbib, 2012)
    鍾芝憶 (2006) 。說不出的知道:運動默會知識的體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淑美 (2002)。語言學的差異。Retrieved from http ://www.nhu.edu.tw/~society/e-j/64/64-01. htm (2014.09.20)
    鄭筱澐 (2011)。尋找運動訓練的實踐之路—一位菜鳥羽球教練的生命成長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學院,臺北市。
    盧彥勳 (2010)。亞洲網壇球王:盧彥勳的堅持。臺北市:晶冠。
    顏東標 (2009) 。探討提昇知識創新與傳播效益之關鍵成功因素 -以 H 公司之知識管理系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謝和龍 (2000)。室內拔河運動生理反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鎮丞 (2008)。破紀錄之旅—以焦點意識及支援意識探討運動學習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龔卓軍 (2006)。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英文文獻:
    Daniel Wolpert (2011) : The reason for brains。Retrieved from http://www.ted.com/talks/daniel_wolpert_the_real_reason_for_brains.
    Nonaka, I., Toyama, R. & Konno, N. (2000),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 Long Range Planning,33, 5-3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