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丁云 Hsu, Ding-Yun |
---|---|
論文名稱: |
從仇英到「二趙」:以《上林圖》為中心談蘇州片中的「二趙」問題 From Qiu Ying to the "Two Zhao":A Study of the "Two Zhao" of "Suzhou Fakes" Based on Shanglin Park Paintings |
指導教授: |
賴毓芝
Lai, Yu-Chih |
口試委員: |
林麗江
Lin, Li-Chiang 邱士華 Chiu, Shih-hua 賴毓芝 Lai, Yu-Chih |
口試日期: | 2022/09/19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1 |
中文關鍵詞: | 蘇州片 、上林圖 、趙伯駒 、仇英 、二趙 |
英文關鍵詞: | Suzhou Fake, Shanglin Park Paintings, Qiu Ying, Zhao Boju, Two Zhao |
研究方法: | 主題分析 、 歷史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84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7 下載:3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趙伯駒與趙伯驌現存有一百多件作品,除了北京故宮藏趙伯駒《江山秋色》,與趙伯驌《萬松金闕》被認為是真跡之外,其餘都被認為是蘇州片。為了區別蘇州片與宋畫中的差異,本文以「二趙」指稱蘇州片中的趙伯駒與趙伯驌,作為畫史研究上的區別。並以《上林圖》為中心,討論蘇州片中二趙與仇英之間風格和母題混用,以及二趙如何在蘇州片產業中成為明星商品。
明代畫家仇英,曾根據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上林賦〉畫有《子虛上林圖》,現今卻已不可見。而現存的多件《上林圖》幾乎都是後人所畫,其中既有傳仇英《上林圖》,也有傳稱為趙伯駒所畫。本文首先以敘事情節最完整的弗利爾美術館藏傳仇英《子虛上林圖》代表,探討多本《上林圖》的圖文關係。研究發現在現存《上林圖》中,傳稱為仇英或趙伯駒的作品,並沒有存在實質的差別。其次,明清史料中,仇英先畫有《子虛上林圖》,後來張泰階《寶繪錄》在仇英《子虛上林圖》的基礎上,創造出趙伯駒《上林圖》並受到書畫市場所歡迎。在清代,甚至出現趙伯駒《上林圖》是仇英祖本的說法。最後,回溯宋元文獻,本文認為明代二趙認知的建構,與宋趙希鵠《洞天清錄》以及元末明初蘇州的文人雅集習習相關。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hundred extant works of Zhao Boju and Zhao Bosu. Except for Zhao Boju’s The Rivers and Mountains in Autumn Colors and Zhao Bosu’s Palace in the Pines in the collection of Palace Museum, Beijing, most of the paintings are considered as the “Suzhou Fakes”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Suzhou Fakes” from genuine Song paintings, this thesis takes Zhao Boju and Zhao Bosu of “Suzhou Fakes” as the “Two Zhao” to differentiate from Zhao Boju and Zhao Bosu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further, this thesis focuses on Shanglin Park Paintings to discuss the mixed motifs and styles of the “Two Zhao” and Qiu Ying, and how the “Two Zhao” became a popular product among Suzhou commercial workshops.
Qiu Ying, a 16th-century Chinese painter (a professional artist of the Suzhou area in the Ming dynasty), painted Zi Xu Shanglin Park based on a literary classic Shanglin Fu written by Sima Xiangru, but it’s unknown today. Among a group of existing Shanglin Park Paintings which painted by descendants, few of them made by Qiu Ying and several of them made by Zhao Boju.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paintings among Shanglin Park Paintings, the thesis will first take Zi Xu Shanglin Park preserved by Freer Gallery of Art as a representative. Second, i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shown Qiu Ying had painted Zi Xu Shanglin Park first. Later Zhang Taijie took it as the basis, created “Two Zhaos” Shanglin Park Paintings in Boahui lu, which was quite popular in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market. Finally, looking back to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Song and Yuan dynasty, this thesis believes that the cognition of the “Two Zhao” of Ming dynasty is related to Dongtian qinglu written by Zhao Xigu and elegant gatherings held by scholarly friends in Suzhou in the late Yuan and early Ming dynasty.
一、 古籍
(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244。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前漢書》,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冊243。
(漢)班固,《前漢書‧食貨志下》,卷24下,18b,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249。
(東漢-曹魏)佚名,《三輔黃圖》,收於何清谷,《三輔黃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南朝)謝赫,《古畫品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812。
(南朝)劉勰著,莊適選註,《文心雕龍‧麗辭》,收於《萬有文庫. 第1集》,上海 : 商務印書館,1933。
(南朝)蕭統編,周啟成等注譯,《新譯昭明文選》,臺北:三民,1997。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812。
(唐)徐堅,《初學記》,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910。
(北)李昉,《太平廣記》,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1072。
(宋)《宣和畫譜》,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832。
(宋)王觀國撰,田瑞娟點校,《學林》,北京 : 中華書局,1988。
(宋)阮逸,胡瑗,《皇祐新樂圖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211。
(宋)周必大,《文忠集》,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1180。
(宋)周密《雲煙過眼錄》,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890。
(宋)孫紹遠,《聲畫集》,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1391。
(宋)曹勛,〈徑山羅漢記〉,《松隱集》,收於《四庫全書珍本.七集》,臺北: 臺灣商務,1974。
(宋)黄庭堅《豫章黄先生文集》,收於《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台灣商務,1967。
(宋)蒲壽宬,《心泉學詩稿》,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1225。
(宋)趙希鵠,《洞天清録》,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890。
(宋)鄧樁,《畫繼》,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832。
(宋)韓淲,《澗泉集》,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1215。
(宋)蘇軾,《蘇東坡集》(萬有文庫薈要本),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
(宋)釋居簡,《北磵詩集》,收於《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上海 : 上海古籍,2012,冊150。
(元)朱德潤,《存復齋文集》,收於《四部叢刊續編》,上海 : 上海書店,1934。
(元)倪瓚,《清閟閣全集》,收於楊訥,李曉明編《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 集部. 4》,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1997。
(元)夏文彥,《圖繪寶鑑》,收於《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1985,冊1654。
(元)馬祖常,《石田文集》,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1241。
(元)莊肅,《畫繼補遺》,收於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冊2。
(元)湯垕,《畫鑑》,收於《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1967。
(元)顧瑛,《草堂雅集》,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1412。
(明)文嘉,《鈐山堂書畫記》,收於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 : 藝文,1966,據清乾隆鮑廷博校刊知不足齋叢書本影印。
(明)文徵明著、周道振校,《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1987。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冊1281。
(明)朱存理,《趙氏鐵網珊瑚》,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815。
(明)朱誠泳,《小鳴稿》,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1297。
(明)朱謀垔,《續書史會要》,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833。
(明)汪砢玉《珊瑚網》,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818。
(明)姚廣孝,《逃虛子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7,冊28,頁52。
(明)唐志契,《繪事微言》,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835。
(明)袁華,《耕學齋詩集》,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1268。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817。
(明)張泰階,《寶繪錄》,收於《藝術賞鑑選珍‧四輯》,臺北:漢華,1972。
(明)陳繼儒,《妮古錄》,收於《美術叢書》,上海:神州國光社,1936,初集第10輯冊4。
(明)焦竑,《焦氏筆乘 正續》,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董其昌,《容臺集》,杭州:西泠印社,2012。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北京:中國書店,1983。
(明)董斯張,《廣博物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981。
(明)顧起元,《説略》,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988。
(清)顧復《平生壯觀》,上海 :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
(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829。
(清)王弘撰,《山志》,收於《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 : 中華書局,1999,冊19。
(清)王掞監修,王原祁,王奕淸等奉敕撰,《萬壽盛典初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654。
(清)王毓賢《繪事備考》,收於《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冊845。
(清)吳升輯,《大觀錄》,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
(清)李佐賢,《書畫鑒影》,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2。
(清)杜瑞聯,《古芬閣書畫記》,收於徐娟主編,《中國歷代書畫藝術論著叢編》,冊26。
(清)胡敬《胡氏書畫考三種.西清劄記》,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冊1082。
(清)孫志祖,《讀書脞録》,成都 : 巴蜀書社,2010 。
(清)孫岳頒,《御定佩文齋書畫譜》,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821。
(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四十三輯》,新北 : 文海,1969。
(清)張廷玉,《明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梁章鉅,《退菴詩存》,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冊1499。
(清)陳廷敬,張玉書,《御定康熙字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冊231。
(清)陳邦彥校,《御定歷代題畫詩類》,《四庫全書珍本. 六集》,臺北 : 臺灣商務,1976。
(清)曾燠,《賞雨茅屋詩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冊1484。
(清)楊恩壽,《眼福編》,臺北:文史哲,1971。
(清)顧文彬,《過雲樓書畫記》,收於《藝術賞鑑選珍. 續輯. [6]》,臺北:漢華文化,1971。
(清)龐元濟,《虛齋名畫續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冊1091。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石渠寶笈三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69。
二、 專書
小川裕充,《臥遊》,東京:中央公論美術,2008。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古典文學.第二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石守謙,《山鳴谷應:中國山水畫和觀眾的歷史》,臺北:石頭,2017
成文出版社編,《續足本唐宋元明名畫大觀》,台北:成文,1976。
米澤嘉圃,〈上林苑鬥獸圖の畫風—書と畫の筆法—〉,收於米澤嘉圃美術史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米澤嘉圃美術史論集》,東京:國華社,1994,頁116-124。
何傳馨,〈博古、擬古與變化-十六至十八世紀仿古風氣下的繪畫〉,收於李玉珉主編,《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頁290-297。
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李鑄晉,《鵲華秋色—趙孟頫的生平與畫藝》,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0。
孟久麗(Julia K. Murray)著,何前譯,《道德鏡鑒:中國敘述性圖畫與儒家意識形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林麗江,〈以蘇州為典範—圖文相襯映的蘇州片製作與影響〉,收入《偽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8,頁366-385。
邱士華,〈拼嵌群組—探索蘇州片作坊的輪廓〉,收入邱士華、林麗江、賴毓芝編,《偽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8,頁346-365。
邱士華、林麗江、賴毓芝編,《偽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紀「蘇州片」及其影響》,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8。
故宮出版社編著,《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北京:故宫出版社,2017。
柯律格,《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
徐邦達,〈仇英的生卒年歲考訂及其他〉,《歷代書畫家傳記考辨》,上海:上海人民美術、新華,1983,頁40-43。
馬琳,《書藝珍品賞析.趙孟頫》,台北:石頭出版社,2004。
高居翰,《山外山 : 晚明繪畫(一五七〇~一六四四)》,臺北:石頭出,1997。
高居翰,《江岸送別:明代初期與中期繪畫(一三六八~一五八〇)》,臺北:石頭出,1997。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明中葉人物畫四家特展:杜堇、周臣、唐寅、仇英》,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精品》,臺北:史博館,1997。
許文美,〈探究仙山主題繪畫-以展品為例〉,收於《何處是蓬萊:仙山圖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8,頁176-190。
陳雨楊,《中國書法家全集.倪瓚》,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湊信幸,〈仇英「上林圖」について〉,收入國際交流美術史研究會,《国際交流美術史研究会シンポジアム第八回說話美術》,神戶:國際交流美術史研究會,1990,頁118。
馮莉,《《文選》賦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6。
黃朋,《吳門具眼—明代蘇州書畫鑑藏》,上海:上海書畫版社,2015。
賈志揚 (Chaffee, John W.)著,趙冬梅譯,《天潢貴胄 : 宋代宗室史》,南京 : 江蘇人民,2010。
鈴木敬著,魏美月譯,《中國繪畫史(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
嶋田英誠,〈伝趙伯驌筆「万松金闕図卷」について〉,收於《宋代の社会と文化》,東京:波古書院,1988,頁267-298。
劉金庫,《南畫北渡:清代書畫鑒藏中心研究》,臺北:石頭,2007。
謝巍,《中國畫學著作考錄》,上海:上海書畫,1998。
羅鷺,《《元詩選》與元詩文獻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
Edwards, Richard. “The Search for Zhao Bosu,” In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tudies in Chinese art in honor of Chu-Tsing Li, ed. Judith G. Smith, 58-82. Lawrence: Spencer Museum of Art, University of Kansa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5.
Fontein, Jan and Tung Wu. Unearthing China’s past.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1973.
Laing, Ellen Johnston. “Chao Po-Chu, Chao Po-Su,” In Sung Biographies: Painters, edited by Herbert Franke,8-15. Wiesbaden: Steiner,1976.
Ledderose, Lothar .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中譯〔德〕雷德侯著,張總等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三、 期刊論文
王思豪,許諾,〈盛域的圖寫:從《上林賦》到《上林圖》〉,《復旦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期,頁94-105。
王連起,〈趙孟頫及其書法藝術簡論〉,《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年2期,頁40-65。
史晨曦,〈趙伯駒畫風的嬗變與定型〉,《古代美術》2020年第10期,頁115-119。
石守謙,〈從夏文彥到雪舟—論《圖繪寶鑑》對十四、十五世紀東亞地區的山水畫史理解之形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1本,第2分(2010),頁229-285。
石守謙,〈盛唐白畫之成立與筆描能力之擴展〉,《故宮學術季刊》,卷3期2(1985),頁19-43。
何冠環,〈現存的三篇宋代內臣墓誌銘〉,《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2期(2011),頁33-63。
余佩瑾,〈從《獨樂園圖》看文徵明與仇英風格的異同〉,《故宮學術季刊》8卷4期(1991年5月),頁85-118。
余輝,〈古畫創作的情感動因—兼考幾件宋畫〉,《故宮文物月刊》,第302期 (2008),頁110-120。
李方紅,《〈張雨自書詩冊〉題跋》遞藏考釋——兼論元明之際吳中士人的交往〉,《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0年4期,頁100-111。
李麗芳,〈連車列騎,田獵出入—從古代狩獵出行圖看皇室狩獵〉,《歷史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3卷3期(1993),頁82-93。
林麗江,〈晚明規諫版畫《帝鑑圖說》之研究〉,《故宮學術季刊》卷33期2(2015.12),頁83-142。
邱士華,〈是創作還是仿造?--蘇州片的「一稿多本」現象〉,《藝術家》,518期,2018年7月,頁128-135。
徐邦達,〈從青綠山水傳統談趙伯驌《萬松金闕》〉,《中國文物》1980年第4期,頁8。
高居翰著,林英、崔亞男譯,〈明清時期為女性而作的繪畫?〉,《藝術史研究》第7輯 (2005),頁1-37。
高明一,〈《寶繪錄》所反映晚明蘇州的古畫收藏〉,《故宮學術季刊》,卷39期1,2021,頁123-177。
高明一,〈《寶繪錄》晚明蘇州偽作古畫的收藏著錄〉,《故宮文物月刊》422期,2018,頁18-28。
張偉,〈人間多桃源 筆底覓千里—趙伯駒款《桃源圖》在明中晚期的影響〉,《紫禁城》,2019年06期,頁80-101。
許文美,〈析論仇英幾幅青綠設色作品的桃源意象〉,《故宮學術季刊》,卷30第2期,2012年冬,頁205-256。
許志剛,〈《子虛賦》、《上林賦》藝術轉型與新範式的確立〉,《文學遺產》,第3期(2005),98-160。
郭立誠,〈天水冰山錄研究之一:嚴嵩家藏贈禮畫〉,《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4卷(1986),頁61-68。
郭立誠,〈天水冰山錄研究之二:釋器一〉,《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5卷(1987,01),頁86-90。
郭立誠,〈天水冰山錄研究之三:天水冰山錄裏的舶來品〉,《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6卷(1988),頁66-84。
陳香吟,〈居上林,登十洲:〈上林圖〉考辨與成畫意涵探析〉,《史物論壇》,8 期,2009年6月,頁27-74。
陳韻如,〈湯垕《畫鑒》與元中期畫史知識的重塑〉,《故宮學術季刊》,卷38-1(2020),頁97-146。
黃永川,〈關於館藏《明 仇英款漢武帝上林出獵圖》〉,《史物論壇》,8期 ,2009年6月,頁6-25。
楊臣彬,〈談明代書畫作偽〉,《文物》1990年第8期,頁72-96。
楊新,〈商品經濟、世風與書畫作偽〉,《文物》1989年10期,頁87-94。
劉九庵,〈元張雨兩件書法作品的辨偽〉,《文物》1998年2期,頁70-79。
劉曉達,〈漢武帝時代的上林苑與“天下”觀——以昆明池、建章宮太液池的開鑿為論述中心〉,《美術學報》2017年03期,頁5-10。
談福興,〈倪瓚與張雨關系考(三)〉,《榮寶齋》2013年6期,頁256-265。
鄭良樹,〈司馬相如《子虛》,《上林》二賦的分合問題〉,《故宮學術季刊》10卷2期 (1992年冬),頁103 -128。
賴毓芝,〈為什麼「偽物」重要?-談蘇州片研究的幾種可能性〉,《故宮文物月刊》第425期 (2018年8月),頁54-67。
簡宗梧,〈子虛上林賦研究〉,《中華學苑》第19期(1977年3月),頁11-21。
顏亦謙,〈色彩探微—談仇英的設色技巧〉,《故宮文物月刊》,379期 (2014),頁40-51。
蘇啟明,〈從《上林出獵圖》談漢武帝與司馬相如〉,《歷史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3卷11期 (2013年11月),頁64-69。
Hong Zaixin(洪再新), “Antiquarianism in an Easy-going Style: Aspects of Chang T’ai-Chieh’s Antiquarian Practice in the Urban Culture of Late Ming China,”《故宮學術季刊》,卷22第1期(2004秋),頁35-68。中譯本見洪再新撰、張真譯,〈無益之事與有涯之生—晚明都市文化中張泰階的古物玩好觀〉,《美術學報》,2017年5期,頁5-18。
Laing, Ellen Johnston. “Ch’iu Ying’s Three Patrons,” Ming Studies, vol. 8(1979): 49-56.
Laing, Ellen Johnston. “Suzhou Pian and Other Dubious Painting in Received Oeuvre of Qiu Ying,” Artibus Asiae 59 :3/4(2000):265-295.中譯:〔美〕艾倫.約翰斯頓.萊恩,李倍雷譯,〈蘇州片中仇英作品的考證〉,《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頁29-47。
Laing, Ellen Johnston.” Qiu Ying’s Other Patr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7, No.4(1997):686-692.
Nelson, Susan E., “A Note on Chao Po-su, Wen Chia, and Two Ming Narrative Scrolls in The Blue-And-Green Styl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 Vol XXII(1987):1-7.
Sherman E. Lee, “River Village-Fisherman’s Joy,” Bulletin of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66, no. 7(Oct. 1979):271-288.
Stanley-Baker, Joan .”Forgeries in Chinese Painting.” Oriental art 32, no.1,(1986):54-66.
中譯本見徐小虎撰,劉智遠、黃捷瑄譯,〈中國繪畫贗品研究方法論〉,《藝術觀點—史評所專輯》23期,2004.7,頁19-25。
Trousdale, William. “Architectural Landscapes Attributed to Chao Po-Chü.” Ars Orientalis 4 (1961): 285–313.
四、 碩博士論文
王進,〈元代後期文人雅集的書畫活動研究—以玉山雅集為中心的展開〉,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論文,2010。
黃艷芬,〈晚明戲曲家許自昌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17。
余佩瑾,〈仇英有關園林繪畫的幾幅作品〉,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87。
吳岱芸,〈明代仇英《漢宮春曉》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呂美,〈明秦簡王朱誠泳及其《小鳴稿》研究〉,西安: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15。
陳衍志,〈清王炳仿趙伯駒桃源圖研究一兼論乾隆朝畫院的設色山水創作〉,中壢:中央大學藝術學所碩士論文,2000。
陳香吟,〈明清〈若蘭璇璣圖〉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傅希齡,〈桃源圖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5。
游適宏,〈由拒唐到學唐──元明清賦論趨向之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謝宛諭,〈文徵明《仿趙伯驌後赤壁賦圖卷》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簡庭方,〈仇英繪畫中文學形象的展現〉,臺南:成大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Wang, Teh-Yu. “The Rivers and Mountains in Autumn Colors by Zhao Boju(趙伯駒江山秋色), and Associated Attributions.” PhD diss., New York University, 1991.
五、 研討會論文
林麗江,〈圖與文:敘事畫在蘇州〉,奈良:蘇州をめぐる諸問題―中国と日本の観点から―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年10月31日-11月1日。
林麗江,〈古畫再製:仇英與趙伯駒的蘇州片敘事畫作〉,臺北:2019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年8月28日-8月30日。
六、 網路資料
東京國立博物館「木挽町狩野による中国絵画模本目録」
http://cpdb.ioc.u-tokyo.ac.jp/edo/kano.html
書格「上林圖卷」https://new.shuge.org/view/shang_lin_tu/#to-tab-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