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翁婉慈
Weng, Wantzu
論文名稱: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專業能力之研究
A Study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of the e-Learning Project Manager
指導教授: 黃能堂
Huang, Neng-T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6
中文關鍵詞: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專業能力德懷術
英文關鍵詞: e-Learning, project manager,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Delphi techniqu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9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為維持競爭力將數位學習(e-Learning)視為現今加速人才培訓的途徑。目前正值台灣傳統訓練與數位學習謀合的時期,相關單位推展數位學習的同時,也提出數位學習的管理人才對於數位學習的推行佔有相當的需求與重要性。本研究即選擇掌管和負責組織數位學習專案的管理人才─「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作為探究對象,希冀根據台灣企業之需求找出該人員所需的專業能力內涵,並將結果提供給有關營運或培訓單位作為參考。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蒐集國內外的相關個案及專業能力標準,找出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專業能力的主要範圍,並針對經濟部工業局所認可的 10 家推行數位學習有成的標竿企業進行訪談,以了解其對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專業能力的需求,最後邀請數位學習實務專家(3位)、營運單位(6位)及數位學習產業單位代表(4位),進行四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調查及訪談結果如下:
    1.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之四大專業能力,重要程度依次為分析需求能力、專案管理能力、評鑑能力及規劃方案能力,其中包含 17 項主要能力內涵、65 項細部能力。
    2.目前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以兼職居多,但將隨企業發展需求,將因其專業技能與專責的心力能促進數位學習專案效能逐漸受到企業組織重視與肯定,並期望其背景來源以擁有人力資源與數位學習背景者為佳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之人選。
    此外根據上述結果,本研究亦於研究中針對培訓單位、企業組織及現職數位學習專案推動人員提陳有關建議。

    The research was aimed to explore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of the e-Learning project manager(e-PMer). It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relevant training organization on design course and competency analysis for developing or recruiting e-PMer. Firstly, the literature review was to explore the required skil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PMer to obtain the profil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etency structure. The content validity of the Delphi questionnaire survery was reviewed by 10 e-Learning experts. A total of 13 e-Learning professional, experts, and educators were inviti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lphi survey process. After four rounds of Delphi survey,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bellows.
    1.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the e-PMer includes 4 aspects, 17 feature items and 65 detail items.
    2. According to the interviewing results, experts thought the future trend is that enterprises would gradually hire the e-PMer with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e-Learning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Besides, they declare if the organization is big enough to hire an e-PMer, those benefits he or she can bring to it would be list as below,
    (1) The e-PMer with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e-Learning subject background can get into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grasp the organization demand efficiently. It is also helpful for organization to combine traditional training and e-Learning rapidly.
    (2) Relying on e-PMer’s understanding of organization and his e-Learn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it’s helpful for promot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 and consultant positively, and accelerating the effect and efficiency of e-Learning project.
    Besides, the thesis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for training unit, organization, and researcher.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壹、研究目的 5 貳、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壹、研究範圍 6 貳、研究限制 7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8 壹、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 8 貳、專業能力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企業組織的數位學習發展 11 壹、數位學習相關概念 11 貳、數位學習對企業組織的重要性 12 參、企業組織發展數位學習的要素 13 肆、本節結語 17 第二節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的角色與工作範疇 19 壹、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的角色 19 貳、專案推動的工作範疇 23 参、數位學習推動的工作範疇 25 肆、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的角色與工作任務內涵 34 伍、本節結語 36 第三節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的專業能力 38 壹、專業能力的概念 38 貳、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的專業能力內涵 41 參、本節結語 5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第一節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專業能力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4 壹、訪談 54 貳、德懷術 56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8 第四節 研究對象 61 壹、訪談 61 貳、德懷術問卷調查 62 第五節 研究實施與工具 64 壹、訪談 64 貳、德懷術問卷調查 65 第六節 資料分析 74 壹、訪談結果分析 74 貳、德懷術問卷結果分析 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77 第一節 企業與顧問服務單位訪談之結果分析與討論 77 壹、企業單位訪談結果分析 77 貳、顧問服務單位訪談結果分析 84 參、訪談結果統整 88 第二節 第一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之統計結果與分析 93 壹、基本資料統計 93 貳、德懷術專家群意見彙整 95 參、專家離群值題項 98 肆、編擬第二回合調查問卷 100 第三節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之統計結果與分析 101 壹、基本資料統計 101 貳、德懷術專家群意見彙整 104 參、第一回合與第二回合差異性檢定 107 肆、專家離群值題項 110 伍、編擬第三回合調查問卷 112 第四節 第三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之統計結果與分析 113 壹、基本資料統計 113 貳、第二回合與第三回合差異性檢定 113 參、專家離群值題項 115 肆、編擬第四回合調查問卷 116 第五節 第四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之統計結果與分析 117 壹、基本資料統計 117 貳、第三回合與第四回合差異性檢定 117 參、第三、四回合有顯著差異題項分析 118 第六節 綜合整理與分析 120 壹、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的重要性 120 貳、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的角色 121 參、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專業能力內涵分析整理 12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8 參考文獻 145 一、中文部分 145 二、英文部分 147 附錄一 邀訪信函 150 附錄二 研究說明函 151 附錄三 訪談問卷(企業) 152 附錄四 訪談問卷(顧問) 152 附錄五 訪談紀錄範本(企業) 168 附錄六 訪談紀錄範本(顧問) 177 附錄七 第一回合德懷術調查問卷 185 附錄八 第一回合離群值原因說明表範本 191 附錄九 第二回合德懷術調查問卷 192 附錄十 第三回合德懷術問卷調查參考文件 203 附錄十一 第三回合德懷術調查問卷 204 附錄十二 第四回合德懷術調查問卷 215 附錄十三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專業能力一覽表 222 表目次 表 2-1-1 推動數位學習的要素 15 表 2-2-1 專案經理人的角色及說明 20 表 2-2-2 人力資源人員之專業角色 21 表 2-2-3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於組織中的角色 22 表 2-2-4 專案經理人的職責範疇 23 表 2-2-5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的專案職責 25 表 2-2-6 數位學習推動歷程及工作範疇 33 表 2-2-7角色與工作任務內涵分析 34 表 2-3-1 能力分析法 40 表 2-3-2 專業能力面向 41 表 2-3-3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專業能力面向 42 表 2-3-4 CeLP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認證準則 45 表 2-3-5 表 CeLP 認證準則的分析 47 表 2-3-6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之專業能力及其內涵 48 表 3-4-1 訪談名單及獲獎事蹟 61 表 3-4-2 專家群成員之專長領域及人數 63 表 3-5-1 德懷問卷發放時程 70 表 4-1-1 組織規模與數位學習營運單位 78 表 4-1-2 訪談企業推動數位學習之動機統計 79 表 4-1-3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之角色 81 表 4-1-4 專業能力內涵訪談修訂結果 91 表 4-2-1 第一回合基本統計 94 表 4-2-2 第一回專家離群題項 99 表 4-3-1 第二回合基本統計 102 表 4-3-2 第一回合與第二回合差異性檢定 108 表 4-3-3 離群值題項整理 111 表 4-4-1 第三回合基本統計及差異性檢定 114 表 4-4-2 第三回合離群值題項整理 115 表 4-5-1 第四回合基本統計及差異性檢定 118 表 4-5-2 未趨一致性題項之四分位差及標準差 119 表 4-6-1 專業能力面向排序 123 表 4-6-2 專業能力重要程度判別準則 123 表 4-6-3 分析需求能力重要程度比較 124 表 4-6-4 規劃方案能力重要程度比較 125 表 4-6-5 評鑑能力重要程度比較 126 表 4-6-6 專案管理能力重要程度比較 127 表 4-6-7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專業能力及其內涵 130 表 5-1-1 主要能力內涵之重要程度排序 134 圖目次 圖 2-2-1 Bersin & Associates 的數位學習推動歷程模式 26 圖 2-2-2 ASTD 的 ISD數位學習推動歷程 29 圖 2-2-3 資策會 企業導入流程 30 圖 2-2-4 數位學習歷程與專案執行歷程之關係 32 圖 2-3-1 數位學習專案推行的概念圖 44 圖 3-1-1 數位學習專案經理人專業能力架構 53 圖 3-3-1 研究流程 59 圖 3-3-2 研究時程 60 圖 3-5-1 第一回合德懷術問卷格式 71 圖 3-5-2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格式 72 圖 3-5-3 離群原因說明表格式 72 圖 3-5-4 第三回合德懷術問卷格式 73 圖 3-6-1 四分位差的判別值 75 圖 3-6-2 平均數的判別值 76 圖 4-5-1 四分位差趨勢圖 119 圖 4-5-2 標準差趨勢圖 11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慶富(1999)。專案管理( 12版)。台北:聯經。
    朱柔若(譯)(1996)。T. Herzog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台北:揚智。
    江麗美( 譯 )( 2001 )。P. Hobbs 著。職場成功:有效專案管理。台北:智庫。
    吳雅玲、謝臥龍和方德隆(2001)。中等教育學程中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內涵之德懷術研究。課程與教學,4(4),39 - 58。
    李隆盛(1999),能力分析法與蝶勘(DACUM)法。科技與職業教育的跨越,95-96。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1)。美國能力本位課程發展模式。就業與訓練,19(2),37-45。
    李隆盛、黃同圳(2000)。人力資源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李聲吼(1998)。人力資源發展專業能力與角色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學報,7(4),319-326。
    林幸華、連麗真(2001)。導入線上學習的第一步。台北:漢智電子商務。
    林清山(2003)。心理與教育統計學(13版)。台北:五南。
    洪志成(譯)(2004)。R. K. Wysocki & J. P. Lewis 著。專案管理師。台北:弘智。
    胡瑋珊譯( 譯 )( 2002 )。R. Murch 著。專案管理最佳實務。台北:藍鯨。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郭進隆(譯)(2003)。P. M. Senge著。第五項修練。台北:天下文化。
    陳沁怡、吳桂森、方祥明、吳建明、李能慧、謝淑玲等(2002)。訓練與發展。台北:雙葉書廊。
    曾小玲(2002)。企業推動e-Learning模式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游光昭、李大偉(2003)。網路化教育訓練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馮丹白(1998)。職業訓練師所應具備的能力內涵。就業與訓練,16,3-5。
    經濟部(2004)。數位學習產業推動與發展計畫九十三年度學習網獎勵期末績效評鑑結果公告。2005/11/7,取自 http://www.elearn.org.tw/eLearn/download/sp4/enterprise_931202.htm
    經濟部工業局(2003)。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2005/10/02,取自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white/chapter_03_1_3.htm
    經濟部工業局(2004)。數位學習白皮書。2005/10/03,取自http://www.elearn.org.tw/NR/exeres/62130BC3-98D1-484C-AEF1-1739B1E2D1FB.htm
    經濟部資訊專業人員鑑定( 2004 )。專案管理類技能規範。2005/10/03,取自http://www.itest.org.tw/2004/project_describe.asp
    資策會(2005)。經濟部工業局數位學習產業政策與人才培育計畫─「企業導入數位學習規劃實作專班」。2005/11/7,取自http://www.iiiedu.org.tw/courseware/elearn-2005-1/elearn2005-session1-class5.htm
    廖致凱(2004)。我國企業數位學習市場的回顧與展望。2005/10/05,取自 http://www.elearn.org.tw/NR/exeres/EE0B7288-3C55-4274-8252-14C0CF51CE27.htm
    劉孟華(譯)(2004)。J. P. Lewis。專案管理聖經:怎樣運用 9 大知識領域、5 大程序成功完成專案。台北:臉譜。
    劉雯瑜、張世鵬(譯)(2005)。C. L. Gray & E. W. Larson 著。專案管理。台北:麥格羅希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駱慧文(1992)。醫學教育主管心目中的良好醫者特質:德懷研究法之運用,高雄醫學科學雜誌,8(3),168-174。
    謝臥龍、駱慧文(2004)。德懷研究。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317-377)。台北:心理出版社。
    魏梅金(譯)(2002)。L. M.Spencer and S. M.Spencer著。才能評鑑法。台北:商周。
    二、英文部分
    ASTD ( 2002 ). Designing e-Learning. USA : ASTD.
    AST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mmittee ( 1979 ). A self-development process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T+D. 33(5), 6-12.
    Barbara, S. & Zita, G. ( 1998 ). Mak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decisions ( 2nd ed ). USA:Prentice Hall.
    Bersin & Associates. ( 2005 ). The Four Stages of e-Learning : a maturity model for online corporate training. 2005/11/6. Retrieved from http://www.skillsoft.com/infocenter/whitepapers/documents/Four_Stages_of_e-Learning.pdf
    CeLP ( 2003 ). E-Learning manager competency framework. 2005/11/30. Retrieved from http://www.trainingfoundation.com/certification/competencies.asp?CertificationID=14
    Economist Intelligence & IBM ( 2005 ). The 2005 e-readiness rankings:a white paper from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05/09/26. Retrieved from http://a330.g.akamai.net/7/330/2540/20050415154011/graphics.eiu.com/files/ad_pdfs/2005Ereadiness_Ranking_WP.pdf
    Finn, A.(2002)Trends in e-learning. 2005/9/23. Retrieved from 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2002/nov2002/finn.htm
    Gupta, Y. G., & Clarke, R. E.(1996).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Delphi technique: A bibliography( 1975-1994 ). TFSC. 53, 185-211.
    Haberman, F., Spernger, P. & Jaber, T. A. ( 2005 ). From e-Learning to integrated learning architectures. 2005/11/06. Retrieved from http://www.psut.edu.jo/EBEL/pdf/8.pdf
    Holden, M. C. & Wedman, J. F. ( 1993 ) Future issue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of a delphi stud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1), p5-p24.
    Horton W. ( 2000 ). Designing web-based training : how to teach anyone anything anywhere anytime.USA : Wiley.
    Jarvis, P. ( 1990 ). An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King, S. B., King, M., & Rothwell, W. J. ( 2000 ). The complete guide to training delivery : a competency-based approach. USA : AMACOM.
    Kruse, K. ( 2002 ). The e-learning project team: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2005/10/03. Retrieved from http://www.e-learningguru.com/articles/art1_4.htm
    Lewis, R., & Whitlock, Q. ( 2003 ). How to plan and manage an e-learning programme. British : Grwer.
    Nadler, L. & Nadler, Z. ( 1989 ).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 San Francisco & Oxford: Jossey-Bass.
    Piskurich, G.M, Beckschi, P. & Hall, B. ( 2000 ). The astd handbook of training design and delivery. USA : McGraw-Hill.
    Raelin. J. A. & Cooledge. A. S. ( 1995 ). From generic to organic competencie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8(3), 24-33.
    Rosenberg. M. J. ( 2000 ).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USA : McGraw-Hill.
    Shippmann, J. S., Ash, R. A., Battista, M., Carr, L., Eyde, L. D., Hesketh, B., Kehoe, J., Pearlman, K., Prien, E. P., & Sanchez, J. I. (2000). The practice of competency modeling. Personnel Psychology, 53(3), 703-740.
    Spencer, L. & Spencer, M. ( 1993 ).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Y: John Wiley&Sons, Inc.
    Whiteman, J. M. ( 2001 ). Relevance of Education & Training in a Business Environment. Florida, U. 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5419.
    Yamamoto, G. T. ( 2004 ). Your new career: e-Learning process manager. T+D. 58(4), 26-3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