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杜瑞傑
論文名稱: 魏晉南北朝時期主文化與反文化的激盪
指導教授: 尤雅姿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魏晉南北朝反文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前言 一.中、西文化的交會 二.中、西學術的溝通 壹.反文化理論 一.文化與反文化的衡量 二.反文化的根源 (一).結構與互動的根源 (二).個人的根源 (三).文化的根源 三.對反文化的分型與評價 四.反文化理論與中國社會 (一).反文化在中國社會 (二).中國反文化研究現況 貳.魏晉反文化在中國的形成 一.哲學依據──老莊 (一).齊物觀 (二).道德態度 (三).隱逸思想 (四).反者道之動 二.哲學依據──佛教 (一).根本教義 (二).般若空觀 三.環境因素 (一).儒法箝制 1.價值籠罩 2.權力宰制 (二).戰爭動亂 參.魏晉時期反文化與主文化的對立 一.社會思潮 (一).儒學與玄佛 1.玄學 2.佛教 (二).名教與自然 1.攻擊取向──反抗名教 2.退守取向──陶醉自然 3.反禮文化中的投機者 二.政治互動 (一).地方勢力與中央朝廷 (二).仕宦與隱逸 1.攻擊取向──批判出仕的不當 2.退守取向──默然隱身 3.折衷取向──勉強出仕 4.隱逸文化中的投機者 三.性別規範 (一).女性規範的衝破 (二).男性審美的出現 肆.晉、南北朝時期主文化對反文化的回應 一.反玄 (一).激切反玄者 1.裴頠 2.王坦之 3.范甯 (二).溫和反玄者 1.孫盛 2.顏之推 二.排佛 (一).倫理因素──戒律違俗 1.禮敬問題 2.出家削髮 (二).種族因素──夷夏之辨 1.本位立場 2.自我優越 (三).政經因素──侵蝕國本 伍.結論

    一.今印、校、注古籍
    王弼:
    《老子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7月,臺2版)。
    王淮:
    《老子探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0月,初版10刷)。
    王利器:
    《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2月,初版)。
    王先謙:
    《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1月,初版6刷)。
    孔穎達等:
    《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司馬遷:
    《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97年10月,10版)(臺北鼎文書局翻
    印自北京中華書局本)。
    令狐德棻等:
    《周書》(北京:中華書局)。
    朱熹:
    《周易本義》(臺北:大方出版社,1974年)。
    朱維煥:
    《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9月,初版
    3刷)。
    阮籍:
    《阮嗣宗集》(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3月,初版)。
    沈約:
    《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邢昺:
    《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李善:
    《昭明文選注》(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67年8月,臺初版)。
    李百藥:
    《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李延壽:
    《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李滌生:
    《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余嘉錫:
    《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10月)。
    房玄齡等:
    《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范曄:
    《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姚思廉:
    《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陳書》(北京:中華書局)。
    班固: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孫奭:
    《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高誘:
    《淮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7月,10版)。
    高亨:
    《重訂老子正詁》(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徐震堮:
    《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9月,再版)。
    陳壽:
    《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郭慶藩:
    《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3月,初版2刷)。
    陶國璋:
    《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9年4月,1版)。
    游國恩(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5年12月
    ,初版)。
    賈公彥:
    《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道宣(編):
    《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10月,初版)。
    僧祐(編):
    《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4年12月,初版)。
    慧皎:
    《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第1版第3次)。
    劉義慶:
    《世說新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1月,初版3刷)。
    戴明揚:
    《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7月,第1版)。
    蕭子顯:
    《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魏收:
    《魏書》(北京:中華書局)。
    二.中國近、現代專著
    王瑤:
    《中古文學史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6月,3版)。
    王曉毅:
    《放達不羈的士族》(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
    王仲犖:
    《魏晉南北朝史》(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92年9月,臺版1刷)。
    王葆玹:
    《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年4月,初版)。
    孔毅:
    《魏晉名士》(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4月,第1版)。
    尤雅姿:
    《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9月
    ,初版)。
    印順:
    《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1月,修訂2版)。
    牟宗三:
    《政道與治道》(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7月,修訂初版)。
    《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10月,4版)。
    《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初版2刷)。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1月,初版7刷)。
    《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3月,8版)。
    《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8月,修訂8版臺8
    刷)。
    任繼愈、孔繁、牟鍾鑒、余敦康、李申、郭熹微:
    《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5月,第1版2刷)。
    李敖:
    《李敖大全集》(臺北:成陽出版公司,1999年5月,初版)。
    李建中:
    《亂世苦魂──世說新語時代的人格悲劇》(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版)。
    《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
    1版)。
    呂澂:
    《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公司,1997年11月,初版
    7刷)。
    余英時:
    《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年7月,初版第3次)。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8月,初版)。
    何啟民:
    《魏晉思想與談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6月)。
    林啟彥:
    《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8年9月,1版3刷)。
    邱天助:
    《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
    胡楚生:
    《老莊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10月,初版)。
    韋政通:
    《中國文化概論》(臺北:水牛圖書公司,1994年7月,5版3刷)。
    唐長孺: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1978年
    11月,第1版4刷)。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臺北:帛書出版社,1985年7月)。
    《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孫述圻:
    《六朝思想史》(南京:南京出版社)。
    梁漱溟:
    《中國文化要義》(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1月,初版5刷)。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3月,初版6刷)。
    許抗生、李中華、陳戰國、那薇:
    《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陶建國:
    《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陳東原:
    《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10月,臺
    8版)。
    陳鼓應:
    《莊子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11月,2修版2刷)。
    莊耀郎:
    《郭象玄學》(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9年,初版第1修)。
    勞思光:
    《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1月,增訂初版)。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1月,1版
    2刷)。
    傅武光:
    《孔孟老莊思想的平等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
    賀昌群、劉大杰、袁行霈、魯迅、容肇祖、湯用彤:
    《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初版)。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11月,增訂臺1版
    3刷)。
    曾春海:
    《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1月,初版1刷)。
    黃俊傑(編):
    《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6月,初版8刷)。
    彭懷真:
    《社會學概論》(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9年11月,修訂版3刷)。
    董樹藩:
    《社會心理學》(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年2月,初版1刷)。
    楊惠南:
    《佛教思想新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0月,3版)。
    《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8月,再版)。
    楊小濱:
    《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臺北:麥
    田出版公司,1995年3月,初版)。
    萬繩楠: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11月,
    第1版)。
    《魏晉南北朝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2刷)。
    熊十力:
    《讀經示要》(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7月,初版)。
    《十力語要》(臺北:明文書局,1989年8月)。
    寧稼雨:
    《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1版2刷)。
    蔡振豐:
    《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7年8月,初
    版)。
    劉小楓:
    《拯救與逍遙》(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年8月,初版)。
    樂衡軍:
    《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2年4月,第1版)。
    錢穆:
    《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5月,初版
    2刷)。
    謝大寧:
    《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刷)。
    瞿同祖: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0月,初版
    3刷)。
    羅宗強:
    《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1月,
    初版)。
    蘇紹興:
    《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11月,初版
    2刷)。
    三.國外譯著
    中村元(著);徐復觀 (譯):
    《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3月,修訂版
    2刷)。
    艾愷(Guy S. Alitto) (著); (譯):
    《文化守成主義論:反現代思潮的剖析》(臺北:時報出版社,1986
    年1月)。
    彼得.歐康奈爾(Peter J. O'Connell) (著);彭懷真 等 (譯):
    《社會學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1年4月,初版)。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 (著);孫智綺(譯):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2月,
    初版)。
    馬凌諾斯基(B. Malinowski) (著);費孝通 等 (譯):
    《文化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1月,臺1版)。
    涂爾幹(Emile Durkheim) (著);黃丘隆 (譯):
    《社會學研究方法論》(臺北:結構群文化公司,1990年9月)。
    強納生.透納(Jonathan H. Turner) (著);張君玫 (譯):
    《社會學:概念與應用》(臺北:麥格羅.希爾國際公司,1996年
    8月,初版)。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著);蔡源林 (譯):
    《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1年1月,初版)。
    彌爾頓.英格(J. Milton Yinger) (著);高丙中、張林 (譯):
    《反文化:亂世的希望與危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4月
    ,初版)。
    四.期刊論文
    王淮:
    〈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人生》第89號(1954年7月)。
    〈科學與中國之近代化〉,《人生》第178期(1958年4月)。
    〈自由主義之審查〉,《人生》第253期(1961年5月)。
    王曉毅:
    〈西晉玄學與佛教的互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9期(1996年
    9月)。
    毛志成:
    〈中國「反文化」概論〉,《文史哲》第235期(1996年7月)。
    吳炫:
    〈從歷史循環論到歷史不同論──否定主義哲學社會透視之十二〉
    ,《文藝評論》(1999年2月)。
    吳俊賢:
    〈「反也者,道之動也」乃「正言若反」──評現代學者對《老子
    》「反」義的詮釋〉,《僑光學報》第13期(1995年10月)。
    李鴻泉:
    〈勞倫斯與歐洲反文化思潮〉,《語文學刊》第1期(1995年)。
    周大興:
    〈孫盛的玄學及其對老子的批判〉,《鵝湖學誌》第14期(1995年
    6月)。
    范正宇:
    〈道德主義的疾憤與空虛──無君論者的反文化觀述評〉,《湖北大
    學學報》第69期(1990年)。
    洪德仁:
    〈佛教的平等觀〉,《貝葉》第8期(2000年6月,新加坡.南洋
    大學)。
    洪櫻芬:
    〈文化意義及其反思〉,《鵝湖》第26卷第12期(2001年6月)。
    馬森:
    〈道家對周文化的背反〉,《國魂》第545、546期(1991年4、5月)。
    高丙中:
    〈主文化、亞文化、反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變遷〉,《文化研究》(
    1997年)。
    唐志宏: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觀──反文化調和論之研究〉,《建國學報》第
    19期(2000年6月)。
    陳一放:
    〈危機與超越:當代中國的反文化選擇〉,《文化研究》第5期(
    1992年11月)。
    莊耀郎:
    〈魏晉反玄思想析論〉,《國文學報》第24期(1995年6月)。
    許尤娜:
    〈隱者、逸民、隱逸概念內涵之釐清──以東漢之前為限〉,《哲學
    與文化》第25卷第11期(1998年11月)。
    廖蔚卿:
    〈論魏晉名士的狂與癡〉,《現代文學》第33期(1967年12月)。
    鄭杭生:
    〈社會主義條件下主文化與反文化的對立──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
    中有關文化主張的一點社會學剖析〉,《文化研究》(1991年)。
    潘小慧:
    〈從儒、墨、道、法四家對「為何道德?」之可能解答略論四家之「
    道德」觀〉,《哲學與文化》第21卷第3期(1994年3月)。
    蔣義斌:
    〈《論語》隱處思想對現代社會的反思〉,《宗教哲學》第6卷第2
    期(2000年6月)。
    五.學位論文
    李清筠:
    《魏晉名士人格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1年5月)。
    陳惠玲:
    《魏晉反玄思想論》(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
    王啟明:
    《1960年代反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六.其他
    王淮:
    《郭象莊子注之檢討》(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71年8月
    至1972年7月,補助研究論文)。
    《魏晉南北朝時代儒道釋三教在思想上之相與訾應──儒道之相與
    訾應》(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73年8月至1974年7月
    ,補助研究論文)。
    《魏晉南北朝時代儒道釋三教在思想上之相與訾應──佛道之相與
    訾應》(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74年8月至1975年7月,
    補助研究論文)。
    侯潔之:
    〈論老子是否反對仁義〉(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0年,《老莊研討》課堂報告)。
    〈〈齊物論〉中「吾喪我」的修養功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2001年,《老莊研討》課堂報告)。
    〈裴頠:〈崇有論〉中「有」的義涵〉(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研究所,2001年,《魏晉玄學研討》課堂報告)。
    賴溫如:
    〈孫盛及其崇儒反老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1年,《魏晉玄學研討》課堂報告)。
    7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