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胡雪芳 Hu, Hsueh-fang |
---|---|
論文名稱: |
世界博覽會及會場後續利用評估之探討 A feasibility study of evaluation on holding a World Expo and the subsequent utilization of the Expo site |
指導教授: |
林靜
Lin, Ching 林勇 Lin, Yeo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4 |
中文關鍵詞: | 世界博覽會 、國際性會展空間 、世博會會場 、後續利用 |
英文關鍵詞: | World Expositio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 exhibition, world exposition site, subsequent utiliz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0 下載:6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舉辦世界博覽會及以國際性會展空間為會場後續利用可行性之評估。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個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並輔以訪談專業人士之觀點與建議,以求研究之完善。
自1851年首屆世界博覽會舉辦至今,其目的已不單僅是國力之宣揚,更具有喚起全球人類對生存環境重視之責任。為避免世博會結束後土地利用之閒置與浪費,會場後續利用之重要性亦逐漸受重視。以會展空間為世博會會場後續利用型態已多次為許多舉辦國家所採用,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更是最佳代表範例。
據本研究各項評估分析結果,會場轉用為會展空間具有高經濟價值,更可節省許多建設成本。且目前政府大力推展國際觀光、積極推動會展產業發展,加上服務產業發達、經濟進步,且位居重要貿易交通樞紐,實具相當之條件。但受限於我國缺乏舉辦世博會經驗,國家公共建設、國際化程度及專業人才較缺乏之情況下,尚需等待更適切之舉辦機緣。
整體歸納分析,在策略規劃層面上,世博會會場轉用為國際性會展空間頗具可行性;但於實際執行層面上,則需有更審慎之評估與準備。而根據研究結論與分析,本研究提出幾項建議:
一、欲成功推動舉辦台灣世博會,首應延攬世博會專業人才、激起國
民對世博會之熱忱,以作更周詳之準備。
二、規劃台灣世博會會場後續利用,首應評估世博會會場開發條件、
加強民眾與企業之參與,並可配合發展台灣特有之地方特色。
三、若以國際性會展空間為台灣世博會會場後續利用,應加強全國基礎建設、推動周邊產業成長,並可朝複合式之經營型態發展。
本研究因資料蒐集不易且缺乏實例探討,更受限於研究者才識學淺,致使本研究未臻周延;但仍期望所提出之結論與建議能供有關決策單位參考。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subsequent utilization of the Taiwan Exposition site fo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To this end,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es, and case studies, together with expert interview, are employed as the main research strategy.
Ever since the first World Expo’ held in 1851, the idea of holding a World Expo’ has been evolving from advocating national power to drawing people’s attention to our living environment. To prevent from poor land use and waste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importance of subsequent utilization of the World Expo’ site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Quite a few countries have attempted in transforming the site and space of the World Expo’ into those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examples is the 2000 Hanover Expo’.
According to our study, subsequent use of the World Expo’ site fo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not only has high economic worth but also is cost effective.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inbound tourism and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are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conomics, in particular,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well developed, Taiwan, located as a transportation and trade hub, does have the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this subsequent utilization scheme. On the other hand, the lack of infrastructure, qualified professionals in specific fields, and the experience in holding a World Expo,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sufficiency make the job of holding a World Expo in Taiwan a challenge.
From the viewpoint of strategic planning, it is feasible to transforming a World Expo site into that for 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Practically, such a scheme requires careful assessment and preparation, some of which, as a result of the present work,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o successfully hold a World Expo in Taiwan, the first in the priority list is to recruit professionals and to stimulate public enthusiasm for holding a World Expo so that proper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for holding a World Expo becomes possible.
(2) To evaluate the subsequent utilization of the World Expo site, one needs to estimate the cost for exposition site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involvement of public and enterprise,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domestic features into the main theme of the World Expo.
(3) For the sake of successfully transforming the World Expo site into that fo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the associated infrastructure must be well developed and the peripheral industry grows stably whereas the operation can be directed toward compounding operation.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data collection and lack of examples to be analyzed, the present work may not be complete. However, the results obtained and the conclusions drawn can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organizing large-scale expositions.
大紀元綜合報導(民94年6月1日)。新十大預算 立法院三讀通過。大紀元時報,頭版。
中央通訊社(民94)。2005台灣年鑑。台北:中央通訊社。
中國時報(民94年4月25日)。台博會啟動 不能再拖了。中國時報,A9版。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編著(民90)。如何參加國外展覽。台北: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民93)。建置國土空間規劃資訊系統計畫。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搖感探測學會。
文建會新聞稿(民94年5月18日)。台灣博物館重新開放,總統喻為最亮麗的三顆明珠之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新聞。
方振寧(民89年10月)。德國漢諾威世界博覽會博覽館綜述。藝術家,305期。
日本建築學會編著(民86)。建築企劃論-建築的軟體技術。台北:中威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王哲迪(民93)。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農政與農情,第140期。
王素彎(民92)。九十一年度台灣地區服務業經營活動報告。經濟部商業司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頁333-350。
王惠君(民89)。各縣市可成為藝文資源之公有閒置空間、土地初步調查與評估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研究報告。
王惠君(民91)。閒置空間的再生與活化 - - 活化公有閒置空間成為文化資源之初步探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會訊,第19期。
永井 朔(民82)。1980年代海外博覽會的影響,萬國博覽會&展示會。台北:新象出版有限公司。
北京青年報(2000, June 6)。2000漢諾威世博會留下了中國館。北京青年報網路版,取自:
http://www.bjyouth.com.cn/Bqb/20000606/BIG5/4271^D0606B3607.htm
全國意向顧問公司(民94)。文化產業經濟效能研究-我國博物館經營效益及產值調查報告書。國立台灣博物館委託,全國意向股份有限公司。
吉田光邦(1986)。萬國博覽會研究。日本:思文閣出版社。
江睿智(民93年11月23日)。2008年台灣博覽會主題論壇 業者促提供誘因 確立分擔原則。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新聞稿(民94年5月25日)。藝術行銷無國界,表演藝術交流市集與推廣平台在衛伍營誕生。取自:
http://www.cca.gov.tw/app/autocue/news/culture_news_template.jsp?news_id=111701676859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新聞稿(民94年9月12日)。文建會TADA Center「國際網結計畫」順利完成歐洲四單位備忘錄簽署。取自:
http://www.cca.gov.tw/app/autocue/news/culture_news_template.jsp?news_id=1126521394308
行政院航空產業發展指導小組(民92)。「航空產業發展方案」九十三年度行動計畫書。院臺經字第0920088159號函頒布。
何旭如(民93年11月28日)。台博會展現什麼?明敲定 各界提出規畫建議 亦為四年後舉辦世博會熱身。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兵庫縣立歷史博物館編(2004)。 大博。日本:河出書房新社。
吳昆宗(民94年 5月23日)。免費開放 假日罕見人影 花博公園 魅力不在?。中國時報,第二版。
吳敏華(民91)。台灣產業空間在地條件之研究-以科學園區為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吳煥加(民87)。20世紀西方建築史(上冊),頁45-49。台北:田園城市。
呂宜玲(民89)。專題:如何規劃辦理藝術節活動。美育,第115期,頁82-95。
李宗儒、莊麗華(民85)。台灣花卉產業之分析-SWOT之應用。台灣花卉園藝月刊。台北:台北花卉發展協會。
李宜君(民93)。台灣的再生空間。台北:遠足文化。
卓怡君(民94年6月1日)。國際展場不足 政府多管齊下。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財經焦點分網,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e/2005/new/jun/1/today-el.htm
周美惠(民94年8月31日)。愛知萬博-富國競技 窮國唏噓。聯合報,文化C6版。
承立平(民94)。九十四年度會議展覽服務業經營管理輔導計畫-產業調查計畫。經濟部,中華經濟研究院。
林仲如(民90)。國際展覽的國際性-以1995年雙年展為例。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20期,頁39-48。
林品章、蘇文清(民79)。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研究:展覽會場與設施。設計學報5,頁19-32。
林婷芬(民94年3月24日)。日本愛知萬國博覽會開幕。大紀元時報,頭版。
林盤聳(民82)。世界博覽會設計大展-太陽旗下的台灣博覽會、西班牙EXPO’92紀實、國際形象的催生者EXPO。設計界,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會刊,第18期,頁5-25。
邵平(民國94年8月3日)。漢諾威--世界展覽之都 會展經濟成功的典範。中國貿易報。
金普森、謝輝(2004)。政府政策與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的興衰。史學論壇,第4期,頁4-10。
前田榮作(2005)。飾愛知万博-土建家「最後祭典」。日本:光文社出版。
活動平台編輯部(民93)。MICE產業,推動台灣觀光的鎖鑰。活動平台,第3期。
財政部新聞稿(民94年10月3日)。衛武營特定休閒商業專用區國有土地標售案,國產局、高雄縣政府已取得共識,將重新修正都市設計規範以符合市場開發需求,再提出列標。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分網。
國政研究報告(民89)。都市發展與都市更新。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國政研究報告(民90)。都市永續發展指標的建立。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康韋.勞埃德.摩根(2002, February)。會展設計5。中國大陸: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張婉真(民86)。談法國近年來展覽會觀念的發展趨勢。史博館學報,第五期。頁147-158。
郭建興(民75)。大型公共建築對都市環境影響之研究-以藝文展覽設施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輝、吳惠卿(民92)。SWOT分析應用於花卉產銷班經營策略之研究。農業經營管理研討會專刊。彰化:農委會台中改良場。
陳其澎(民91)。十九世紀西方萬國博覽會中的殖民意涵。2002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學術研討會,取自:
http://www.cycu.edu.tw/~idesign/seminar/001-8.html
陳金隆(民92年4月2日)。「南港大型國際展覽館重新評估」研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TE/092/TE-B-092-008.htm
陳俊安、張瑛玿主編(民94)。探索世界博覽會GO。台南:台南縣政府、長榮大學。
陳俊偉(民93)。商業區域內閒置空間再利用優先順序之研究 - - 以餐飲類、零售類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州、簡如邠(民93)。台灣的地方新節慶。台北:遠足文化。
陳盈蓁、王敏(民94)。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行銷專題分析報告。國立台中技術學院。
陳湘東(民89)。節慶活動與企業贊助動機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陳貴華(民90)。台灣地區主題樂園開發評估模式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武等編著(民93)。2004年彰化花卉博覽會花卉新科技海報展專刊。台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陳翠華(民86)。電腦化作品擠滿威尼斯 台灣館表現衝突特質。新新聞,第538期。
陸蓉之(民87)。展覽策畫人的定位和台灣環境的互動關係。藝術家,第276期,頁366-367。
傅朝卿(民90)。台灣閒置空間再利用。2001閒置空間再利用國際研討會。
曾梓峰(民91)。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相關法令之探討與研擬。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研究報告。
曾裕芳(民93)。以修護倫理的觀點探討歷史性建築的保存與再利用 –- 以台中市公有第二市場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崴(民94年7月14日)。展覽就是一個藝術馬戲團。典藏今藝術,七月號。
程佳惠(民93)。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台北:遠流出版社。
費大為(民87)。展覽和展覽策劃。臺灣美術,第42期,頁27-33。
黃世孟(民85)。舉辦博覽會會址區位評選及會場會後利用之研究。行政院經濟部建設委員會。
黃秀義(民94年7月17日)。愛知自由行 五大洲走透透。經濟日報,生活報A4版。
黃振家(民93)。2005EXPO日本國際博覽會(上)(下)。活動平台,第2、3期。
黃振家(民94)。2005台灣大型活動節慶評論。活動平台,第9期。
黃海鳴(民91)。藝術跨領域創意交流合作機制之形成。當代藝術風-文建會文化環境年專輯2,頁20-30。
新形象編(民82)。萬國博覽會&展示會。台北:新形象出版社。
楊莉玲(民94)。會展服務業發展計畫綜覽。活動平台,第9期。
楊智富主編(民88)。創作驛站•藝術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
經濟部(民93)。2008台灣博覽會主題論壇會議資料。外貿協會。
經濟部商業司(民94)。2005年我國會議展覽服務業產業發展策略研討會報告書。中華經濟研究院、中國生產力中心。
經濟部商業司(民94年11月14日)從日本愛知博覽會看我國會議展覽業發展與機會演講暨座談會。台中場次。
葉碧華(民88)。大型觀光節慶活動效益之評估-以台北燈會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雷明遠、鄭琮琰(民92)。大型室內展覽會場設計之避難引導問題。消防與消災,第四期,頁82-85。
廖志晃編(民94年 5月20日)。花卉博覽會 小黑蚊掃興。中國時報,第五版。
廖雅芳(民93)。台灣花卉博覽會遊客滿意度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系碩士論文。
彰化縣政府(民93)。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檢討報告。彰化縣政府。
漢諾威展覽公司(民93)。漢諾威建築藝術展。中國大陸: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漢寶德(民89)。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趙揚清(民92年10月9日)。「五年五千億」建設應有之評估。聯合報,民意論壇。
劉正輝(民91)。戰後台灣歷史保存之研究 - - 以社群參與為中心的探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玉珍(民94年9月7日)。發展會展產業的省思。工業總會服務網,財經文摘分網,取自:
http://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home.phtml
劉怡芳(民89)。藝文活動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以報社贊助大型展覽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89NTNU0023009。
劉芳榮(民94年6月)。一博天下:上海世博會:商機無限。台北:聯經。
劉黎兒(民94年9月14日)。愛知博覽會不是經濟靈藥。新新聞評論報,取自:http://book.new7.com.tw/Liu.htm
潘淑滿(民9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
編輯部(2000, June 2)。2000年世博會在漢諾威開幕。國際金融報,第一版,人民網,取自:http://www.people.com.cn
編輯部(2000, June 6)。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留下了中國館。北京青年報,網路版,取自:http://www.bjyouth.com.cn
編輯部(2005, June)。愛知萬博會。台北:台灣國際角川書店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部(2005, March)。愛知万博。日本:出版社。
編輯部(民92年3月14日)。花卉博覽會新聞稿。民視新聞網,取自:
http://search.ftvn.com.tw/ftv/seaecher.exe?s=1&z=&z1=19990101&z2=20000101&o=4&a=15&p=%AA%E1%A5c%B3%D5%C4%FD%B7%7C
編輯部(民94年2月)。觀光統計,第440期。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編輯部(民94年7月5日)。中市國際會議展覽中心5日開工動土 97年1月開幕營運。東森新聞網,取自:http://www.ettoday.com/
蔡岱峻(民84)。都市大型商業展覽設施及其毗鄰地區活動特性分析-以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為例。台灣大學建築暨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慧華(民94年6月15日)。自由幻象與主體意志的辯證-專訪第51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王嘉驥。典藏今藝術,六月號。
盧本善(民93)。論台北市文化環境之建構與發展。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班碩士論文。
蕭麗玲(民93)。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遊客滿意度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士葆等(民94年3月28日)2008台灣博覽會條例草案。立法院。
謝靜(2004,January 14)。順水隨山是關鍵。華東新聞報,第八版。
韓克復(民85)。我國舉辦國際性博覽會土地開發目標體系與開發策略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宏晉(民91)。宜蘭綠色博覽手冊。台北:上旗文化。
藝術家雜誌(民91)。2001台灣十大公辦好展覽。藝術家,第320期,頁130-131。
蘇梅(2005, September 14)。知啟示錄(十一):知世博會劃與交通的考察體會。世博網,取自:
http://www.news365.com.cn/sbh/shyaz/t20050914_649607.htm
Cordes, K.A.& Ibrahim, H.M.(2000)。休閒遊憩事業概論(運動與休閒管理小組譯)。台北:美國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ndling, John E. (1990).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World’s Fairs and Exposition 1851-1988.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Harris M. Cooper(1999).高美英譯。研究文獻之回顧與整合。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Kim Sung-jin(2005, April 29). Korea, China Vie to Attract Int'l Exhibitions. The Korea Times. Retrieved July 15,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times.hankooki.com/lpage/biz/200504/kt2005042917584111860.htm
Ruth Rentschler等著(民92),羅秀芝譯。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Sandu Cultural Media(2005). 2005 World Exposition Aichi Japan. 台北:龍溪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Sharp Dennis ED.(1991).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 and Architecture. Whitney Library of Design, page119.
Werner, Katja(2004). Designer Profile 2004/2005 VOL.1:Indust.L & Exhibition Designers: Industrial & Exhibition Designers. Germany:FORM.
大紀元時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
中華民國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民航運輸統計
(http://www.caa.gov.tw/big5/statistics/index.php)
中華民國觀光局
(http://www.taiwan.net.tw/lan/Cht/search/index.asp)
中華國際會議展覽協會
(http://www.taiwanconvention.org.tw/index.asp)
台北世貿展覽中心
(http://www.taipeitradeshows.com.tw/cindex/)
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
(http://www.cepd.gov.tw/sustainable-development/index.htm)
地球市民村
(http://www.global-village.expo2005.or.jp/)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http://www.cepd.gov.tw/index.jsp)
國際展覽局
(www.bie-paris.org)
萬博樂園
(http://www.expoland.co.jp/chi/about.html)
經貿高雄e週報
(http://www.ctpark.org.tw)
摩天漢世界
(http://www.skyscrapers.cn/menu402.htm)
數位台灣計畫
(http://www.etaiwan.nat.gov.tw/group/application/etaiwan/index.php
1893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
(http://xroads.virginia.edu/~ma96/wce/title.html)
2000漢諾威世博會
(http://www.exposeeum.de/expo2000/index_e.htm)
2005日本國際博覽會
(http://www-1.expo2005.or.jp/tcn/index.html#top)
2005台灣花卉博覽會
(http://www.flowercity.org.tw/)
2005宜蘭綠色博覽會
(http://igreen.e-land.gov.tw/)
2008台灣博覽會
(http://www.taiwanexpo.com.tw/frame01.htm)
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
(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chinese/sbdt/index.html)
Exposition Postcards & Expo Postcards--1878 to 1921
(http://www.judnick.com/Expositions1878To1921.htm)
Foreign Press Canter Japan
(http://www.fpcj.jp/ch/)
Meet TAIWAN(Meetings.Exhibitions.Events.Travel)
(http://www.meettaiwan.com/TC/index/index.aspx)
San diego’s Exposition
(http://www.sandiegohistory.org/expos.htm)
The Paris Exhibitions - Exposition Universelle de Paris
(http://www.photoart.plus.com/expos/index.htm)
World Fairs and Expositions – Highlights
(http://www.worldfair.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