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世璊
論文名稱: 中年肢體障礙者老化自覺、成功老化認知、作為與需求研究
指導教授: 沈慶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肢體障礙者中年老化成功老化認知成功老化作為福利需求
英文關鍵詞: physically disabled, middle-aged, aging, self-awareness of successful aging, preparation for successful aging, need for welfa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5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年肢體障礙者對老化自覺、成功老化認知、作為及需求之現況與相關分析,以自編之問卷,針對台北縣目前有參加協會團體共290位31-55歲之中年肢體障礙者進行調查,所得到研究結論如下:
    一、受試者在整體生理及心理老化狀況並不明顯,但年齡較大、障礙等級較嚴重、教育程度較低、從事自由業或無工作的受試者,對其生理或心理老化感受程度較為明顯。
    二、受試者對邁向成功老化或理想老年生活的認知整體看法趨向於重要,只是對於邁向成功老化作為準備整體層面仍有不足。
    三、除障礙發生年齡、障礙類別及職業對成功老化認知及老化作為有所影響,生理及心理老化程度對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以及成功老化認知與作為之間彼此均有相關聯性。
    四、中年肢體障礙者對福利服務需求以「社會福利服務」為最重要,其次依序為「衛生健康福利」、「就業輔導服務」、「生活教養服務」及「無障礙生活」。
    依據研究結果,對身心障礙朋友、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以及後續研究者提出數點建議。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search on the perception of aging, the perception of importance, the preparation, and the specific needs for successful aging of middle-aged physically disabled individuals. Designed questionnaire were filled out by 290 31-55-year-old physically disabled members of social society in Taipei County. 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below:
    1.Overal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physical and mental aging; however those who were elder, more seriously handicapped, with lower level of education, self-employed or unemployed individual were more sensitive to physical or mental aging.
    2.Tested individuals did put strong emphasize on the concept of successful aging and care-free life when getting older, but a lack of overall preparation for fulfilling successful aging was still observed.
    3.Aside from the age of disability took place, the type of disability, and the profession, physical and mental aging level affects awareness of aging and preparation for successful aging. Also, the successful aging and preparation of aging affects to each other.
    4.According to the survey, “Social Welfare” was emphasized the most by middle-aged physical disabled people. The second importance was “Health Welfare”, and following by “Employment Assistance” and “Life Education”. “Accessibility life” was the least importance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given to disabled people, government, and succeeding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身心障礙者與肢體障礙 9 第二節 中年、老化與老化自覺 14 第三節 成功老化認知與作為 26 第四節 中年肢障礙者成功老化需求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5 第四節 資料處理及統計方法 57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59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59 第二節 老化自覺狀況分析 63 第三節 成功老化認知及成功老化作為 74 第四節 中年肢體障礙者成功老化之福利服務需求 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5 附錄一【專家審題用】 130 附錄二【正式問卷】 135 表 目 次 表3-1 臺北縣各身心障礙協會團體會員人數摘要表 44 表3-2 填答問卷之各身心障礙協會團體及人數摘要表 45 表3-3 成功老化認知量表之架構 51 表3-4 成功老化作為量表之架構 52 表3-5 老化自覺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53 表3-6 成功老化認知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54 表3-7 成功老化作為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55 表3-8 老化自覺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56 表3-9 成功老化認知與作為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56 表4-1 受試者背景變項之人數分配與百分比 62 表4-2 受試者生理老化狀況人數分配與百分比摘要表 65 表4-3 受試者心理老化狀況人數分配與百分比摘要表 66 表4-4 受試者老化自覺與性別差異分析表 67 表4-5 受試者老化自覺與年齡關係分析表 68 表4-6 受試者老化自覺與障礙發生年齡關係分析表 69 表4-7 受試者老化自覺與障礙類別差異分析表 69 表4-8 受試者老化自覺與障礙等級關係分析表 70 表4-9 受試者老化自覺與教育程度關係分析表 71 表4-10 受試者老化自覺與職業關係分析表 72 表4-11 受試者老化自覺與婚姻關係分析表 72 表4-12 受試者老化自覺與宗教信仰關係分析表 73 表4-13 成功老化認知於整體及各層面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 75 表4-14 成功老化認知各題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77 表4-15 成功老化作為於整體及各層面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78 表4-16 成功老化作為各題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81 表4-17 性別在邁向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之差異分析表 82 表4-18 年齡在邁向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之差異分析表 82 表4-19 障礙發生年齡在邁向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之差異分析表 83 表4-20 障礙類別在邁向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之差異分析表 84 表4-21 障礙等級在邁向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之差異分析表 85 表4-22 教育程度在邁向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之差異分析表 86 表4-23 職業在邁向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之差異分析表 87 表4-24 婚姻關係在邁向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之差異分析表 88 表4-25 宗教信仰在邁向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之差異分析表 88 表4-26 老化自覺與成功老化認知及作為之相關摘要表 89 表4-27 成功老化認知與作為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90 表4-28 受試者背景變項、老化自覺對成功老化認知迴歸分析摘要表92 表4-29 受試者背景變項、老化自覺及成功老化認知對老化作為迴歸 分析摘要表 93 表4-30健康衛生方面重要性人數摘要表 95 表4-31生活教養方面重要性人數摘要表 96 表4-32就業輔導方面重要性人數分配摘要表 98 表4-33社會福利方面重要性人數分配摘要表 100 表4-34無障礙生活方面重要性人數分配摘要表 101 表4-35其他服務方面重要性人數分配摘要表 103 表4-36最重要服務層面人數分配與百分比摘要表 104 表4-37性別在最重要福利服務需求分析摘要表 105 表4-38年齡在最重要福利服務需求分析摘要表 106 表4-39障礙發生年齡在最重要福利服務需求分析摘要表 106 表4-40障礙類別在最重要福利服務需求分析摘要表 107 表4-41障礙等級在最重要福利服務需求分析摘要表 108 表4-42教育程度在最重要福利服務需求分析摘要表 108 表4-43職業在最重要福利服務需求分析摘要表 109 表4-44婚姻關係在最重要福利服務需求分析摘要表 110 表4-45宗教信仰在最重要福利服務需求分析摘要表 110 表4-46建議事項人數分配摘要表 113 圖 目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42

    網頁資料部分
    內政部(2009)。內政統計年報身心障礙按年齡或男女人數。2009.3.8,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4-18.xls
    內政部(2008)。2008年主要國家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2008.4.4,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04/04/97老人人口數一覽表.xls。
    行政院衛生署(2008)。身心障礙鑑定等級肢體障礙類別公告。2009.5.4,取自:http://dohlaw.doh.gov.tw/Chi/NewsContent.asp?msgid=1961
    身心障礙者保護法(2004)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 修正。2009.2.12,取自:http://sowf.moi.gov.tw/05/new05.htm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07)民國96年7月11日華總一義字第09600087331號函公布。2009.2.12,取自:http://sowf.moi.gov.tw/05/news/news-960716.htm
    臺北縣政府(2009)。主計處統計速報身心障礙人數統計。2009.4.14,取自: http://www.bas.tpc.gov.tw/web66/_file/1528/upload/statistic/s12.xls
    臺北縣政府(2009)。社會局人民團相關民冊。2009.6.2,取自: http://www.sw.tpc.gov.tw/_file/1588/SG/24745/D.html
    臺北縣政府(2009)。各局處會相關服務。2009.12.2,取自: http://www.tpc.gov.tw/_file/2890/SG/20631/D50000002890000000.html
    WHO(2002)。2002年高齡問題國際行動計畫。2008.5.27,取自:
    http:// www.un.org.chinese/documents/decl-con/docs/ageing-progr.pdf

    中文文獻部份
    內政部(2004)。身心障礙者提前老化現象與健康照護需求之研究報告。
    內政部(2006)。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報告。臺北:內政部統計處。
    王子娟、李淑貞、陳俊忠(2008)。肢障勞工身心健康狀況及老化指標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委託研究。
    王子娟、李淑貞、蔡美文、李雪楨(2008)。肢障勞工老化及傷病資料分析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委託研究。
    王秋蘭(譯)(1999)。研究工具箱-研究技巧整合實用手冊。臺北:洪葉文化。
    王國羽(2002)。中老年身心障礙者轉銜機制規劃之研究。2002年內政部研究計畫報告(編號:091000000AU631006)。
    王國羽(2006)。機構內老年智障者生理、健康、死亡之變化與追蹤計畫。2006年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5-2412-H194-010-MY2)。
    行政院勞委會(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區企業雇用管理(雇用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專案調查)調查報告。
    江亮演(2007)。身心障礙者福利。臺北:松慧。
    江亮演、余漢儀、葉肅科、黃慶鑽編著(2005)。老人與身心障礙福利。臺北縣蘆洲市:空大。
    沈志勳(2004)。中年男同志的老化態度與老年準備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宗派(2004)。老化理論與老化保健(二)。身心障礙研究。2(2),77-91。
    李怡靜(2005)。淺談老年身心健康狀況與居住安排。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8。
    呂寶靜(1997)。台灣地區民眾從事老年準備之初探。社會工作學刊,4,27-53。
    林昭吟(2008)。身心障礙者老化現象之概念探討與初探性實證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9,37-80。
    林姵含(2004)四位中年職業婦女的生命故事─以利文森的成人發展理論為軸。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臺北:五南。
    林美珍(1991)。老年期身體與心理動能的轉變。臺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林筱真(2005)。大型智能障礙教養機構住民老化概念之資料檢證。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94碩士論文。
    林麗惠(2006)。台灣高齡學習者成功老化之研究。人口學刊,33,133-170。
    林麗惠(2007)。成功老化條件及策略之探討。台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38,2-6。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周玲玲(2001)。癌症病逝者其中年配偶悲傷適應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89博士論文。
    胡海國編譯(1976)。Havighurst, R, J. 著。成年人心理學。臺北:心理學叢書。
    胡淑慧(2008)。成人學生對邁向成功老化的認知.準備程度及學習需求之研究-以台北市某技術學院進修專校成人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97碩士論文。
    徐立忠(1996)。中老年生涯計畫。臺北:中華高齡學學會。
    徐俊冕(譯)(1997)。John C. Cavanaugh著。成人心理學-發展與老化。臺北:五南。
    徐慧娟(2003)。成功老化:老年健康正向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03,252-260。
    徐慧娟、張明正(2004a)。台灣老人成功老化與活躍老化現況:多層次分析。台灣社會福利學刊,3(2),1-36。
    徐慧娟、張明正(2004b)。臺灣老人之成功老化研究。2004年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 92-2320-B-468-001)。
    孫安迪(2006)。孫安迪之免疫處方--十大老化警訊。臺北:時報。
    孫健忠、林昭吟、陳阿梅(2003)。老年身心障礙者與老人福利整合規劃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3)。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第三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身體活動與老人的生活品質。
    陳美花(2005)。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管理者對智障老人照顧需求認知之研究。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筱如(2004)。台灣老年人口基本生活與照護費用。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
    張文華(2007)。健康老人-銀髮族生理、心理、疾病。臺北:華成。
    張宏哲、林哲立(2000)。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臺北:雙業。
    梅陳玉嬋、楊培珊著(2005)。台灣老人社會工作學。臺北:五南。
    梅陳玉嬋、齊銥,徐玲著(2006)。老人學。臺北:五南。
    崔征國(譯)(2002)。楢崎雄之著。圖解高齡者。身障者無障礙空間設計。臺北:詹氏。
    傅清雪、劉宏鈺(2004)。歲月的禮物-淺談人類老化過程。華醫學報,21,13-19。
    黃富順(1995)。老化與健康。臺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主編)(2004)。高齡學習。臺北:五南。
    楊培珊(2002)。迎接老人潮:成人篇。臺北: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長期照護專案小組。
    葉宏明、吳重慶、顏裕庭(2001)。成功的老化。台灣醫界,44(5),10-11。
    葉重新(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葉莉莉(1998)。老年期。臺北:華杏。
    葉錦熙(2009)。豐盛晚年。2009.6.12,取自: http://www.yipsir.com.hk/Elderly_Handouts/Fulfilling_elderly_life.doc
    萬育維(2004)。老人照護工作:護理與社工的專業合作/Mike Nolan, Sue Davies,Gordon Grant 主編;萬育維譯。臺北:紅葉文化。
    蔡文輝(2003)。老年社會學。臺北:五南。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慧俐(2003)。身體活動與老人的生活品質。臺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樂國安、韓威、周靜(譯)(2007)。K.W. Schaie, S. L. Willis著。成人發展與老化。臺北:五南。
    盧羿廷(2004)。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準備之研究: 以臺南縣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謝揚明(2006)。肢體障礙者休閒阻礙與休閒需求相關之研究-以台中市地區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95碩士論文。
    戴章洲、吳正華著(2008)。老人福利。臺北:心理。

    英文文獻部分:
    Backman, S. J. & Crompyon, J. L (1991),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High, Spurious, Latent and Low Loyalty Participants in Two Leisure Activities. 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9 (2),1-17.
    Baltes, P. B. & Baltes, M. M. (1990).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uccessful aging: The model of 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 In P. B. Baltes & M. M. Baltes(Eds.), Successful aging: perspectives from the behavioral science, 1-3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aubier,J. (1981). Biological Factors in Aging, in C. S. Kart and B. B. Manard (eds.), Aging in America: Readings in Social Gerontology (2nd Ed.), Sherman Oaka, CA: Alfred, 155-157.
    Brim, O.G., Jr., & Kagan, J. (1980). Constancy and change: A view of the issues. In O. G. Brim, Jr., & J. Kagan (Eds.),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human development, 1-25.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sse, E. W. (1987). Primary and secondary aging. In G. L. Maddox (Ed.), The Encyclopedia of Aging. New York:Springer.
    Chou, K.L.and Chi,I.(2002).Successful aging among the young-old,old-old,and oldest-old Chine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54(1),1-14.
    Clausen, J. A. (1981). Men’s occupational careers in the middle years. In D. H. Eichorn, N. Haan,. J. Clausen, M. Honzik, & P. Mussen (Eds.), Present and past in middle life, 321-351.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owgill, D., & Holmes, L.D. (1972). Aging and modernization. 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Crofts.
    Elliott, E. C. (1997). Lessons from a life: an analysis of successful ag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Griffith, T. D. (200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ath awareness and successful aging among older aul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Havighurst, R, J. (1976). 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F. A. Fahey & N. J. Coroon (Eds.),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the state of the Union. Chicago: Mrdutrhan Publishing Dorporatuon.
    Hillier, S. and Barrow, G. M. (1999). Aging,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7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67-90, 132-158.
    Hooyam, N. R. and Kiyak, H. A. (1996). Social Geront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4th ed.). Boston: Allyan and Bacon.
    Horn, J. C., & Meer, J.(1987). The vintage years. Psychology Today, 21(5), 76-90.
    Huyck, M. H., & Hoyer, W. J. (1982).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California: Wadsworth.
    Johnson, L. C., Schwartz, Charles L. and Tate, D. S. (1997). Social Welfare: A Response to Human Ne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57-258.
    Nelson, N. C.(1988). The meaningfulness of late life:Integrity versus despai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iestly, M.(2003).Disability: A life course approach; Polity: Cambridge.
    Rowe, J. W. and Kahn, R. L.(1997). “Successful aging.” The Gerontologist ,37(4):
    433-440.
    Rowe, J. W. and Kahn, R. L.(1998). Successful aging.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Wacks, V. Q.(1990). Successful aging, coping and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two diverse groups of older adul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Wolfe, N. S.(199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ccessful aging and older adult’ sparticip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 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g Angel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6).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 ation. (45nd ed). NY: WHO.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