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建宏 Chen, Chien-Hung |
---|---|
論文名稱: |
軍糧供需與明清遼東戰爭(1618-1642)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army foods in Liaodong War betwee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指導教授: |
朱鴻
Chu, Hu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5 |
中文關鍵詞: | 後勤 、軍糧供需 、海運濟遼 、明清遼東戰爭 、資源消耗戰 |
英文關鍵詞: | Military Logistics,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army foods, Transport army foods by shipping to Liaodong, Liaodong War betwee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ttrition Warfar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H.007.2018.A0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9 下載:7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中國古代思想家孫子曾云;「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本文嘗試從軍糧供需的視角出發,運用明、清與朝鮮三方史料,剖析明清遼東戰爭的歷史進程,並以薩爾滸、寧遠、松錦三大戰役為論述主體,評估明清兩大帝國在處理軍糧供需問題時,所能採取的策略與實際發揮的成效。
薩爾滸戰後,明朝損兵失地,在遼東由攻轉守。為阻止後金的進攻,明朝傾注了全國人力、物力與財力於遼東一隅之地。此時人心渙散,米價高漲,卻需要募集更多軍隊與糧餉,不管是陸運或遼東本地召買米豆,皆無法節省經費。相較之下,海運濟遼成為解決軍糧供需的最佳良方。反之,清朝(後金)透過戰爭掠奪的手段,持續地吞食明朝在遼東的土地、軍隊、人口及各項資源,壯大自己的實力。然而,明朝為了維持在遼東的最後據點,寧錦防線不但不能棄守,還得不斷地運入精兵強將及後勤物資。這些資源卻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不斷地遭到清軍吞食。
綜觀整場遼東戰爭,實際上是一場資源消耗戰,即使明朝國土、人口均數十倍於清朝(後金),卻在戰場上落入被動防禦的侷限性。隨著戰事一再失利,明朝不斷損耗寶貴的人力、物力。松錦戰後,明朝喪失了最後的軍事力量,再也無力扭轉遼東戰局。
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military strategist and philosopher Sun Tzu (孫子) had said that “We may take it then that an army without its baggage-train is lost; without provisions, it is lost; without bases of supply it is lost.”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for army foods, and use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Ming, Qing and Korea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Liaodong Wa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cusing the main discussion on the three battles of Sarhu(薩爾滸), Ningyuan(寧遠), and Songjin(松錦), this article to evaluate Ming and Qing empire by their strategies and actual results achieved on dealing with supply and demand of army foods.
After the War of Sarhu, since loose a lot of soldiers and lands, Ming China turn from attack to defense on Liaodong War. To prevent Houji Khanate attack, The Ming Dynasty devoted its country’s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the land of Liaodong. At this time, people lost their confidence and the price of rice raised, but Ming government needed more and more soldiers, army salary and foods. These army foods include rice and beans were obtained through land transport or purchase in Liaodong, both can't save any money.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ways, transport army foods by shipping to Liaodong seemed like the best way.
In contrast, by plundering way to obtain the land, army, population, and all resources of the Ming Dynasty, Qing Dynasty strengthen its national power. However,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maining territory of Liaodong, Ming Dynasty not only could not give up Ningjin Defense Line but also transported heavily armed troops and logistics supplies continuously. Nevertheless, when Ming army failed again and again, the military resources were occupied by the Qing army.
Overlooking the entire Liaodong war, it can say that the war was a War of attrition actually. Even though the land and popula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were dozens of times larger than the Houjin (後金), Ming army fell into a limitation of passive defense. With the repeated defeat of the War, Ming Dynasty has continuously lost valuable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fter the Songjin War, because Ming Dynasty lost its final military power, it couldn’t reverse the result of Liaodong War.
徵引書目
一、史料
(一)官方史書
(元)托克托等奉敕撰,《遼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宋)司馬光編、陳磊譯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7。
(明)李東陽等纂修,《明孝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李長春纂修,《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周延儒等纂修,《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夏原吉等纂修,《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夏原吉等纂修,《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張居正等編纂,《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張居正等編纂,《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費宏等纂修,《明武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楊士奇等纂修,《明仁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楊士奇等纂修,《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楊士奇等纂修,《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溫體仁等纂修,《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葉向高等纂修,《明光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劉吉等纂修,《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明)蹇義等纂修,《明仁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新校三國志注》,臺北:世界書局,2012。
(清)巴泰等編纂,《清世祖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汪輯,《明實錄附錄‧崇禎長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1984。
(清)張廷玉等奉敕修,《明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
(清)清高宗敕撰,《滿洲實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12,遼寧通志館影印清內府寫本。
(清)覺羅勒德洪等編纂,《清太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覺羅勒德洪等纂修,《清太祖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朝鮮王朝仁祖實錄》,引用於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資料庫,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朝鮮王朝光海君日記》,引用於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資料庫,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朝鮮王朝宣祖實錄》,引用於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資料庫,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朝鮮王朝純祖實錄》,引用於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資料庫,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朝鮮王朝實錄》(李朝實錄)全文資料庫網址(韓文介面):http://sillok.history.go.kr/main/main.do。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關外二次本。
(二)檔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據民國十九年(1930)版本影印,1999,甲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據民國十九年(1930)版本影印,1999,乙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據民國十九年(1930)版本影印,1999,丙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據民國十九年(1930)版本影印,1999,丁编。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譯註,《滿文老檔》,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編,《中國明朝檔案總匯》,桂林:廣西大學出版社,200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滿文檔案中選譯。
遼寧省檔案館、遼寧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明代遼東檔案匯編》,瀋陽:遼瀋書社,1985。
關嘉祿等編譯,《天聰九年檔》,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內閣大庫檔案本。
(三)詔令奏議
(明)毛承斗輯,《東江疏揭塘報節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明)朱燮元,《少師朱襄毅公督蜀疏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49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九年朱人龍刻本影印。
(明)佚名,《海運紀事》,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地理類第56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據明刻本影印。
(明)佚名,《海運摘鈔》,收入羅振玉編,《明季遼事叢刊四種》,臺北:鼎文書局,1978。
(明)宋應昌,《經略復國要編》,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民國影印萬曆刻本翻印。
(明)周時雍,《興朝治略》,收入《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5輯,史部21,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據明弘光年間愛日齋刊本影印。
(明)畢自肅,《遼東疏稿》,收入《明代基本史料叢刊》,第66冊,北京:線裝書局,2005。
(明)畢自嚴,《度支奏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48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畢自嚴,《餉撫疏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07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明天啟間刻本影印。
(明)陳子龍等編,《皇明經世文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明崇禎平露堂刊本影印。
(明)程開祜編,《籌遼碩畫》,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24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據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熊廷弼,《經遼疏牘》,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第2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清光緒湖北通志局刻本影印。
(明)熊廷弼,《遼中書牘》,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12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明萬曆三十九年刻本影印。
弘華文主編,《燕行錄全編》,第1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0。
弘華文主編,《燕行錄全編》,第2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2。
弘華文主編,《燕行錄全編》,第3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3。
成均館大學大東文化研究所編,《燕行錄選集.補遺》,首爾:東國大學,2008。
林基中、夫馬進編,《燕行錄全集》,首爾:東國大學,2001。
林基中編,《燕行錄續集》,首爾:尚書院,2008。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大東文化研究院合編,《韓國漢文燕行文獻選編》,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遼寧大學歷史系編,《天聰朝臣工奏議》,瀋陽:遼寧大學歷史系,1980。
(四)政書類書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一年曹時聘等刻本影印。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上海:商務印書館,2002,據明萬曆內府刻本影印。
(明)李賢奉敕撰,《明一統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張學顏,《萬曆會計錄》,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52-53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據明萬曆十年刻本影印。
(清)伊桑阿等纂修,《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縣永和市:文海出版社,1993。
(清)纪昀等奉敕撰,《欽定八旗通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李洵等點校本。
(清)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據清武英殿本影印。
(清)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58,商務《萬有文庫》影印本。
(清)陳夢雷、蔣廷錫,《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上海:中華書局,1940,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雍正四年(1726)內府原刻本影印。
(清)穆彰阿等纂修,《大清一統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613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史部地理類,據四部叢刊續編本影印。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598-61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上海圖書館藏稿本影印。
(五)私史
(明)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43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
(明)茅元儀輯,《武備志》,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子23-2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明天啟刻本影印。
(明)徐學聚編,《國朝典彙》,收入《中國史學叢書》,第265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據崇禎刊本影印。
(明)陳仁錫,《皇明世法錄》,收入《中國史學叢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善本影印。
(明)劉效祖,《四鎮三關志》,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據明萬曆四年刻本影印。
(清)毛霦,《平叛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冊55,臺南:莊嚴文化,1996,據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五年毛貢刻本影印。
(清)王先謙撰,《東華錄續編》,收入《續修四庫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據清光緒十年長沙王氏刻本影印。
(清)西清,《黑龍江外記》,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輯,臺北縣永和市:文海出版社,1967。
(清)谷應泰,《明史記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77。
(清)計六奇,《明季北略》,收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5輯上冊,臺北:大通書局,1987,據臺灣銀行出版之臺灣文獻叢刊本第275種影印。
(清)傅維鱗,《明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6,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四年本誠堂刻本影印。
(清)彭孫貽,《山中聞見錄》,收入《清入關前史料選輯》,第3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清)蔣良麒,《東華錄》,濟南:齊魯書社,2005,清乾隆刻本影印。
(清)談遷,《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張宗祥校本。
(清)戴笠、吳殳撰,《懷陵流寇始終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44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六)地方志
(明)田汝成撰,《遼紀》,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明)李輔,《全遼志》,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明)畢恭修,任洛重修,《遼東志》,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林佶撰,《全遼備考》,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博明撰,《鳳城瑣錄》,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馮昌奕等修,《寧遠州志》,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楊同桂,《盛京疆域考》,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楊同桂輯,《瀋故》,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楊賓撰,《柳邊紀略》,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楊鑣撰,《遼陽州志》,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清)劉源溥、孫成纂修,《錦州府志》,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遼寧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主編,《遼寧省志》,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七)文集筆記
(明)方震孺,《方孩未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59册,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明)王士性,《廣志繹》,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1981。
(明)何棟如,《何太僕集》,收入《四庫禁燬叢刊補編》,第66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明末刻本。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排印本,1959。
(明)茅元儀,《石民四十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第10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明)孫傳庭,《白谷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第27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明)畢自嚴,《石隱園藏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4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賀欽,《醫閭先生集》,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明)楊守阯,《碧川文選》,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18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據四明叢書本影印。
(明)楊廷和,《楊文忠三錄》,收入《明代基本史料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5。
(明)楊嗣昌,《楊文弱先生集》,收入《四庫禁燬叢刊》,第6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明)蔡羽,《遼陽海神傳》,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錢謙益,《牧齋初學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3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86。
(明)謝肇淛,《五雜俎》,臺北:新興書局,1971,據萬曆36年刊本影印。
(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收入《四庫全書薈要》,史95冊,臺北:世界書局,1986。
(朝)申忠一原著,徐桓晉校注,《建州紀程圖記校注》,收入《清初史料叢刊》,第10種,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79。
(朝)李民寏原著、徐桓晉校注,《建州聞見錄》,收入《清初史料叢刊》,第9種,瀋陽:遼寧大學歷史系,1978。
(朝)李民寏原著、徐桓晉校注,《柵中日錄》,收入《清初史料叢刊》,第8種,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78。
(朝)李肯翊,《燃藜室記述》,收入《清入關前史料選輯》,第1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
(朝)金堉,《朝京日錄》,收入《韓國漢文燕行文獻選編》,第7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朝)趙慶男,《亂中雜錄.選錄》,收入《清入關前史料選輯》,第3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朝)趙慶男,《亂中雜錄》,收入《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史部第2輯,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漢)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
朱國禎,《涌幢小品》,收入《明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二、專書
(日)和田清著、潘世憲譯,《明代蒙古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日)松本隆晴,《明代北方防衛體制の研究》,東京:汲古書屋,1999。
(美)牟復禮、崔瑞德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清)稻葉君山著、但熹譯,《清朝全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7。
(德)克勞塞維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譯,《戰爭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64。
《江淮論壇》編輯部,《徽商研究論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Andrew Heywood著,楊日青等譯,《政治學新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2。
Ranjit Kumar(庫麥)著;潘中道、胡龍騰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于志嘉,《明代軍戶世襲制度》,臺北:臺灣書局,198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近代中國初期歷史論集》,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纂,《中國近八十年明史論著目錄》,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纂,《百年明史著作目錄》,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魏汝霖譯,《孫子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王振寰,《誰統治臺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
王益厓,《東北九省地誌》,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8。
王毓銓,《明代的軍屯》,北京:中華書局,2009。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研究》,下冊,臺北:稻香出版社,1991。
寺田隆信著,張正明等譯,《山西商人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吳緝華,《明代社會經濟史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
吳緝華,《明代海運及運河的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1。
李光濤,《明清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李光濤,《明清檔案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
李光濤,《熊廷弼與遼東》,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6。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于斌等撰,中國文化學院東北研究所編,《東北論文集》,臺北:華岡出版部,1966。
孫文良,《滿州崛起與明清興亡》,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孫文良、李治亭,《明清戰爭史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徐泓,《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張士尊,《明代遼東邊疆研究》,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張永江,《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變遷為中心》,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
張載宇,《國防後勤概念》,臺北:正中書局,1966。
梁柏力,《被誤解的中國:看明清時代和今天》,臺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1。
陰法魯、許樹安,《中國古代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陳文石,《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陳生璽,《明清易代史獨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陳捷先,《努爾哈齊寫真》,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
喬治.賽勒斯.索普(George Cyrus Thorpe)著、張焱譯,《理論後勤學-戰爭準備的科學》,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2005。
曾瑞龍,《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
黃仁宇著、阿風等譯,《十六世紀明代中國的財政與稅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楊暘,《明代東北史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楊暘,《明代遼東都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趙現海,《明代九邊長城軍鎮史》,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劉慶主編,《西方軍事學名著提要》,臺北:昭明出版社,2002。
劉謙,《明遼東鎮長城及防禦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樊鏵,《政治決策與明代海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稻葉君山著、楊成能譯,《滿洲發達史》,奉天:東亞印刷株式會社,1940。
盧明輝,《清代蒙古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賴建誠,《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
謝忠志,《明代兵備道制度--以文馭武的國策與文人知兵的實練》,宜蘭:明史研究小組,2002。
瀋陽故宮博物院清前史研究中心編輯,《清前史學術研究文集》,瀋陽:瀋陽故宮博物院,2014。
譚其驤主編,《中國歴史地圖集》,北京:地圖出版社,1987。
顧誠,《隱匿的疆土》,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日)寺田隆信,〈民運糧と屯田糧─明代における邊餉問題の一側面(二)〉,《東洋史研究》,21:2( 東京,1962),頁76-97。
(日)江島壽雄,〈安樂自在二州に就いて〉《史淵》,48(福岡,1951),頁28。
(日)清水泰次著,王崇武譯,〈明代軍屯之崩潰〉,《食貨半月刊》,4:10(上海,1936),頁31-32。
(日)清水泰次著、王崇武譯,〈明代軍屯之擴展及其組織〉,《西北論衡》,4:6(北京,1936),頁18-54。
刁書仁,〈論薩爾滸之戰前後後金與朝鮮的關係〉,《清史研究》,4(北京,2001),頁43-50。
于志嘉,〈明代江西衛所的屯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3(臺北,1996),頁655-74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方裕瑾輯,〈崇禎十三年遼東戰守明檔選(上)〉,《歷史檔案》,1(北京,1985),頁3-14。
牛淑貞,〈努爾哈赤寧遠戰敗的原因〉,《陰山學刊》,13: 2(包頭,2006),頁60-63。
王廷元,〈略論明代遼東軍戶〉,《安徽師大學報》,4(蕪湖,1981),頁74-82。
王崇武,〈明代的商屯制度〉,《禹貢半月刊》,5:12(北京,1936),頁1-15。
王崇武,〈論萬曆征東島山之戰及明清薩爾滸之戰-讀明史楊鎬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7(臺北,1948),頁137-164。
王尊旺,〈晚明九邊糧料召買-以遼東鎮為中心〉,《蘭州學刊》,4(蘭州,2013),頁40-46。
王尊旺,〈略論明代九邊軍費管理的列銜問題〉,《蘭州學刊》,3(蘭州,2012),頁88-92。
王榮湟,何孝榮,〈明末東江海運研究〉,《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6(瀋陽,2012),頁146-152。
王德金,〈淺談明代的督撫〉,《河北大學學報》,26:4(保定,2001),頁39-43。
巨煥武,〈明代督撫與巡按權勢之升沈〉,《思與言》,13:4(臺北,1995),頁218-227。
白新良,〈薩爾滸之戰與朝鮮出兵〉,《清史研究》,3(北京,1997),頁9-15。
全漢昇,〈明代北邊米糧價格的變動〉,《新亞學報》,9:2(香港,1970),頁49-96。
全漢昇、李龍華,〈明代中葉後太倉歲出銀兩的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1(香港,1974),頁169-244。
佐海峰,〈努爾哈赤為何從寧遠撤兵〉,《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16: 4(瀋陽,1999),頁25-49。
何曉芳,〈試論薩爾滸大戰與清初滿族兵家謀略〉《滿族研究》,3(瀋陽,1999),頁30-35。
吳吉遠,〈試論明清時期的守巡道制度〉《社會科學輯刊》,1(瀋陽,1996),頁96-101。
吳政緯,〈從中朝關係史看明清史研究的新面向--以《燕行錄》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1(臺北,2014),頁209-242。
吳剛,〈“搶西邊”和“欲得中原”-己巳之役中滿州貴族新舊“戰爭理念”的碰撞與衝突〉,《清史研究》,4(北京,2011),頁14-26。
呂景琳,〈論明朝國有軍屯土地的私有化〉,《江海學刊》,1(南京,1996),頁120-127。
宋慧娟,〈1627-1636年間後金(清)與朝鮮關係演變新探〉,《東疆學刊》20:2(延吉,2003),頁97-101。
李三謀,〈明代食鹽貿易與邊防邊墾〉,《鹽業史研究》,1(自貢,2006),頁11-15。
李光濤,〈論崇禎二年「己巳虜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8(臺北,1948),頁449-484。
李健才,〈明代東北驛站考〉,《社會科學戰線》,2(長春,1981),頁182-188。
李國祁,〈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上冊(臺北,1972),頁139-187。
李華彥,〈明清鼎革之際軍事史研究回顧〉《明代研究》,23(臺北,2014),頁127-154。
李漪雲,〈從馬市中幾類商品看明中後期江南與塞北的經濟聯繫及其作用〉《內蒙古師大學報》,4(呼和浩特,1984),頁34-39。
李龍潛,〈明代軍屯制度的組織形式〉,《歷史教學》, 2(天津,1962),頁12-17。
李鴻彬,〈皇太極與松錦大戰〉,《史學集刊》,2(長春,1987),頁37-45。
李鴻彬,〈論明清松錦之戰〉,《遼寧師範大學學報》,6(大連,1981),頁49-54。
李鴻彬,〈論薩爾滸之戰〉,《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北京,1979),頁48-58。
周玉英,〈明代福建軍屯及其敗壞〉《明史研究》,7(北京,2001),頁123-134。
周琳,〈萬曆四十六年至天啟七年海運濟遼〉,《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4:3(長春,2005),頁59-61。
周遠廉、謝肇華,〈明代遼東軍屯制初探—明代遼東檔案研究之二〉,《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瀋陽,1980),頁53-60。
奇文瑛,〈論明後期遼東安樂、自在州的變化-兼及遼東行政問題〉《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2:3(北京,2012),頁115-126。
孟森,〈八旗制度考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南京,1936),頁343-412。
林孝庭,〈朝貢制度與歷史想像:兩百年來的中國與坎巨堤(1761-196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4(臺北,2011),頁42-82。
林美玲,〈遼餉與晚明財政〉,《史原》,16(臺北,1987),頁91-136。
邱仲麟,〈保暖、炫耀與權勢-明代珍貴毛皮的文化史〉《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集刊》80:4,(臺北,2009),頁555-631。
邱源媛,〈清入關後宮廷滿洲典禮文化的再塑造〉,《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8(北京,2013),頁493-540。
邱義林,〈明代中前期軍費供給的特點與演變〉,《江西社會科學》,6(南昌,1994),頁82-85。
金承藝,〈薩爾滸戰前的遼東情況:從何爾健上明神宗疏奏看當時遼東的殘破〉,《漢學研究》,3:1(臺北,1985),頁1-20。
姜守鵬,〈明代遼東經濟〉,《社會科學輯刊》,3(瀋陽,1990),頁102-107。
胡丹,〈明代「三堂體制」的構建與解體:以鎮守內官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2(木柵,2009),頁1-40。
范傳南、趙毅,〈明代管糧郎中建置沿革淺論〉,《東岳論叢》,33:1(濟南,2012),頁 101-105。
韋占彬,〈明代邊軍倉儲管理論略〉,《河北師範大學學報》,30:4(石家莊,2007),頁130-134。
唐文基,〈明代糧食倉儲制度〉,《明史研究論叢》,6(北京,2006),頁331-351。
唐景紳,〈明代河西的軍屯〉《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蘭州,1980),頁78-90。
孫文良、李治亭,〈論明與清松錦決戰〉,《遼寧大學學報》,5(瀋陽,1982),頁49-56。
孫與常,〈評熊廷弼第二次經略遼東〉,《明史研究專刊》,11(宜蘭,1994),頁109-130。
孫衛國,〈《朝天錄》與《燕行錄》──朝鮮使臣的中國使行紀錄〉,《中國典籍與文化》,1(北京,2002),頁74-80。
徐光裕,〈軍事實力重要,作戰能力更重要〉《軍事文摘》,6(北京,2015),頁10。
徐志豪,〈從塘報談毛文龍崛起的鎮江之役〉《淡江史學》,14(淡水,2003),頁325-351。
徐泓,〈明代中期食鹽運銷制度的變遷〉,《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報》,2(臺北,1975),頁139-164。
時仁達,〈明代遼東驛傳的日常運作與演變〉,《邊疆經濟與文化》,4(哈爾濱,2012),頁166-168。
馬自樹,〈明代軍隊由尊到卑的變化〉,《山東師範大學學報》,4(濟南,1984),頁62-64。
崔向東,〈遼西走廊變遷與民族遷徙漢文化交流〉,《廣西民族大學學報》,34:3(南寧,2012),頁102-108。
張士尊,〈明代遼東都司軍政管理體制及其變遷〉《東北師大學報》,5(長春,2002),頁70-76。
張士尊,〈明代遼東都司與山東行省關係論析〉《東北師大學報》,232(長春,2008),頁30-34。
張士尊,〈明代總兵制度研究(上)〉,《鞍山師範學院學報》,18:3(鞍山,1997),頁20-24。
張士尊,〈明末遼東軍食問題論述〉《山東師大學報》,2(濟南,1996),頁44-49。
張士尊,〈論明末遼東軍食與明清戰爭的關係〉《鞍山師範學院學報》,4(鞍山,1994),頁12-21。
張士尊,〈論明初遼東海運〉,《社會科學輯刊》,5(瀋陽,1993),頁116-122。張士尊,〈洪武年間遼東海運論述〉,《鞍山師範學院學報》,2(鞍山,1993),頁24-27。
張玉興,〈晚明遼事史料發掘的新思路—兼評李紅權點校的《熊廷弼集》〉,《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瀋陽,2013),頁13-21。
張存武,〈介紹一部中韓關係新史料-《燕行錄選集》〉,《思與言》,4:5(臺北,1967),頁41-42。
張步天,〈明代地方行政區制度〉《益陽師專學報》,03(益陽,1996),頁86-89。
張佳生,〈論八旗意識及產生條件〉,《黑龍江民族叢刊》,6(哈爾濱,2004),頁55-60。
張杰,〈清太祖名為“努爾哈齊”論〉《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1(瀋陽,2011),頁64-70。
張金奎,〈明代衛所月糧制度淺論〉,《明史研究論叢》,7(北京,2007),頁50-74。
梁淼泰,〈明代“ 九邊”餉中的折銀與糧草市場〉《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3(廈門,1996),頁27-39。
梁淼泰,〈明代“九邊”的募兵〉,《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廈門,1997),頁42-49。
郭松義,〈明末三餉加派〉,《明史研究論叢》,2(北京,1983),頁230-245。
陳生璽,〈論明清松錦之戰的若干問題(下)〉《渤海學刊》,02(滄州,1988),頁71-77。
陳生璽,〈論明清松錦之戰與洪承疇援遼問題(上)〉《渤海學刊》,01(滄州,1988),頁8-16。
陳怡行,〈評樊鏵,《政治決策與明代海運》〉,《明代研究》,15(臺北,2010),頁193-200。
陳梧桐,〈明清松錦之戰與洪承疇的功過評價〉,《中央民族大學學報》,4(北京,1996),頁55-61。
陳祺,〈明代遼東馬市及其歷史影響〉,《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長春,1987),頁47-48。
陳鋒,〈清初輕徭薄賦考論〉,《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2(武漢,1999),頁79-84。
陳曉珊,〈明代遼東中層行政管理區劃的形成-以遼東苑馬寺卿兼職兵備事為線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6:2(西安,2011),頁21-31。
鹿智鈞,〈近二十年來(1989-2009)八旗制度研究的回顧與討論〉,《史耘》,14(臺北,2010),頁125-175。
傅林祥,〈晚明清初督撫轄區的“兩屬”與“兼轄”〉,《安徽大學學報》,5(合肥,2010),頁112-121。
喻蓉蓉,〈薩爾滸之役後明人對遼事之籌議〉,《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4(臺北,1994),頁289-300。
喻蓉蓉,〈薩爾滸之役後遼東地區之滿漢關係(一六一九至一六三六)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2(臺北,1995),頁101-134。
曾磊,〈明清松錦之戰中朝鮮兵的作用〉《史學月刊》,5(開封,2013),頁124-128。
湯鋼、南炳文,〈略論明代軍屯士卒的身份和軍屯的作用〉,《南開史學》,1(天津,1980),頁108-126。
琛宇,〈古代方便食品〉《中國保健營養》,5(北京,2012),頁65。
程利英,〈明代兵制的嬗變與財政支出關係論述〉,《軍事經濟研究》,6(武漢,2006),頁70-73。
黃一農,〈吳橋兵變:明清鼎革的一條重要導火線〉,《清華學報》,42:1(新竹,2015),頁79-133。
黃一農,〈明末薩爾滸戰役的潰敗與西洋大砲的引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9:3(臺北,2008),頁573-634。
黃一農,〈劉興治兄弟與明季東江海上的崩潰〉,《漢學研究》,20:1(臺北,2002),頁131-161。
黃仁宇,〈1619的遼東戰役〉《明史研究論叢》,5(北京,1982),頁183-186。
黃阿明,〈明代年例銀制度形成探論〉,《安徽史學》,2(合肥,2015),頁46-55。
楊永漢,〈從「督餉疏草」看天啟年間島餉運輸之困難〉,《新亞論叢》,1(香港,1999),頁65-75。
楊維,〈論明代民運糧餉邊制度的確定〉,《邢台學院學報》,27:4(邢台,2012),頁52-54。
楊聰聰,〈明代遼東的邊備建設〉,《經濟研究導刊》,18(哈爾濱,2010),頁233-234。
雷長生,〈巡撫制度在明代的產生及發展〉,《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9:7(武漢,2009),頁63-64。
裴英姬,〈《燕行錄》的研究史回顧〉,《臺大歷史學報》,43(臺北,2009),頁219-255。
趙中男,〈明代巡撫制度的產生及其作用〉《社會科學輯刊》,02 (瀋陽,1996),頁101-104。
趙亮,〈淺析明末東北亞政治格局中的東江因素〉《滿族研究》,02(瀋陽,2007),頁29-35。
趙毅、范傳南,〈九邊防衛與明帝國的財政體制變遷——以九邊軍費為探討中心〉,《社會科學輯刊》,5(瀋陽,2011),頁136-142。
趙艷霞,〈明代軍屯及其私有化〉,《長治學院學報》,24:4(長治,2007),頁58-60。
劉仲華,〈試析分權制衡和以文制武思想對明代九邊防務體系的影響〉,《寧夏社會科學》,6(銀川,1999),頁92-96。
劉光祿,〈清朝加派“練餉” 始末〉《歷史檔案》,1(北京,1982),頁92-94。
劉春麗,〈明代遼東貢道路況研究〉,《白城師範學院學報》,28:6(白城,2014),頁42-45。
劉家駒,〈清初朝鮮助兵攻陷皮島始末〉,《食貨月刊》,復刊11:5(臺北,1981),頁11-16。
劉淼,〈明代勢要占窩與邊方納糧制的解體〉,《學術研究》,3(廣州,1993),頁97-103。
劉謙,〈遼東長城考查〉《遼寧大學學報》,5(瀋陽,1982),頁57-60。
劉寶全,〈明末中朝海路交通線的重開與中朝關係―以李民宬和趙澉的《朝天錄》為文本〉,《陝西師範大學學報》,40:4(西安,2011),頁127-133。
盧正恒、黃一農,〈先清時期國號新考〉,《文史哲》,1(臺北,2014),頁66-74。
閻崇年,〈論大凌河之戰〉《清史研究》,2(北京,2003),頁48-58。
韓行方、王宇,〈明朝末期登萊餉遼海運述略〉,《遼寧師範大學學報》,4(大連,1992),頁85-88。
魏剛,〈明朝設鎮皮島的戰略得失〉,《黑龍江民族叢刊》,2(哈爾濱,2004),頁65-68。
魏鑒勳,〈皇太極時期後金政權的性質〉,《社會科學輯刊》,05(瀋陽,1980),頁98-102。
(二)學位論文
文媛媛,〈試析明末剿餉問題〉,鄭州: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1。
方鐘鋒,〈明代陜北防衛體系與邊餉供應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王文娟,〈明代邊牆修築工程初探〉,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申斌,〈明朝前期監軍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
呂理越,〈明崇禎朝監軍制度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華彥,〈崇禎朝薊遼兵變與餉稅重整〉,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邱業超,〈明代遼東經略制度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頁2。
柏紅,〈東江鎮存亡與明清東北戰局研究〉,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紀巍,〈毛文龍形象的歷史建構〉,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
范傳南,〈明代九邊京運年例銀及其經管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
夏然,〈明代山海關地區軍事防衛體系初探〉,天津: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
孫軍,〈明代遼東都司所轄安樂、自在兩州的初步研究〉,大連:大連大學碩士論文,2008。
崔建盼,〈明代遼東邊牆初探〉,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張松梅,〈明代軍隊餉銀供給演變探析〉,曲阜: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張景波,《明代遼東總兵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碩士論文,2009。
陳家副,〈明代兩廣總督之兵源與餉源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曉珊,〈明代遼東—山東地緣關係研究—以登遼海道為中心〉,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07。
曾美芳,〈晚明戶部的戰時財政運作-以己巳之變為中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湯陳盛,〈論洪承疇軍事作戰的理論與實際─以松錦之役為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楊維,〈明代北方五省民運糧研究〉,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溫浩堅,〈清朝蒙古的封禁隔離政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蘇明波,〈明代陝西三邊軍糧補給體系探析〉,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四、其他
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百科網站:http://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歷史研究法&search=歷史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