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玲如
論文名稱: 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之實驗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Story Learning
指導教授: 沈六
Sheen, Liow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8
中文關鍵詞: 故事學習利社會行為
英文關鍵詞: story learning, prosocial behavi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1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實施利社會故事學習對於增進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的成效,以及了解故事學習在國中的適用性,以作為道德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中「不等組前測--後測設計」,樣本選取採立意取樣的方式,以研究者擔任導師的一年級班級為實驗組(40人),再選擇另一個與實驗組年齡、智力、性別比例相當之班級作為控制組(40人)。且對實驗組實施十五週的利社會故事學習課程,而控制組則無。兩組學生於實驗教學前後各接受一次「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問卷」測驗,以了解其利社會行為的改變情形。實驗組學生並接受「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意見調查問卷」以反應其對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課程的評價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實施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能有效增進國中生的「合群」、「關懷」、「幫助」及「整體」的利社會行為表現。
    二、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的效果不因學生「性別」或「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實驗組學生對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的效果及課程設計均給予正面評價
    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的發現進行討論並提出若干建議,供教學實務及未來研究上的參考。
    關鍵詞:故事學習、利社會行為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effects of practicing prosocial story learning in improv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and to understand if story learning is applicable in junior high school so as to offer a reference to moral education.
    The study adopts the "pretest-posttest nonequivalent groups design" in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Samples come from purposive sampling. My freshmen class of 40 being experimental group, another class of 40 which has students sharing similar ages, intelligence, and ratio of genders is picked up as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has taken prosocial story learning courses of 15 weeks, while control group hasn't. Both groups have taken the "Questionnaire of Prosocial Behavio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order to examine their changes in prosocial behavior. Besides,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also taken a "Questionnaire of investigation in prosocial behavior story learning" as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Findings:
    1. The practice of prosocial behavior story learning effectively reinforce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ble," "concern," "helping," and "whole" pro-social behavior.
    2. The effec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story learning do not differ because of students' "gender" or "social economic status."
    3. All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give positive evaluation to effects and course design of prosocial behavior story learning.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indings, discussion is undertaken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as teaching practice and future study reference.
    Keywords:story learning、prosocial behavior

    謝誌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次 Ⅳ 表次 Ⅵ 圖次 Ⅷ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之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六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6 第一節 利社會行為定義與內涵 16 第二節 利社會行為發展理論 22 第三節 利社會行為的決定歷程 38 第四節 故事學習與實施方法 47 第五節 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之相關研究 6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0 第一節 研究設計 70 第二節 研究樣本 7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5 第四節 實施程序 8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8 第一節 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對增進其利社會行為之成效 88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的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成效之差異 97 第三節 學生對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之反思 102 第四節 研究者之教學省思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4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30 參考文獻 136 壹、中文部份 136 貳、西文部份 141 附錄 143 附錄一 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問卷 143 附錄二 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問卷使用同意書 147 附錄三 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意見調查問卷 148 附錄四 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方案 151 附錄五 閱讀故事撰寫心得之「利社會行為故事」 184 表 次 表2-4-1 說故事應注意的重點 59 表3-2-1 實驗組及控制組學生背景資料比較表 74 表3-3-1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之計算方式 76 表3-3-2 利社會行為問卷題目分佈情形 78 表3-3-3 方案課程的利社會行為故事目錄 79 表3-3-4 閱讀故事撰寫心得的利社會行為故事目錄 80 表3-3-5 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方案課程內容 82 表4-1-1(A) 組別與性別的卡方考驗表 89 表4-1-1(B) 組別與家庭社經地位的卡方考驗表 89 表4-1-1(C) 控制組與實驗組前測之平均數、標準差及t考驗 90 表4-1-2(A) 控制組與實驗組前後測得分摘要表 90 表4-1-2(B) 控制組與實驗組後測組內回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91 表4-1-2(C) 控制組與實驗組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1 表4-1-2(D) 控制組與實驗組後測之事後考驗摘要表 91 表4-1-3(A) 控制組與實驗組「合群」表現之組內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92 表4-1-3(B) 控制組與實驗組「合群」表現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2 表4-1-3(C) 控制組與實驗組「合群」表現之事後考驗摘要表 92 表4-1-4(A) 控制組與實驗組「關懷」表現之組內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93 表4-1-4(B) 控制組與實驗組「關懷」表現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3 表4-1-4(C) 控制組與實驗組後測「關懷」分數之事後考驗摘要表 94 表4-1-5(A) 控制組與實驗組「幫助」表現之組內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 94 表4-1-5(B) 控制組與實驗組「幫助」表現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5 表4-1-5(C) 控制組與實驗組後測「幫助」分數之事後考驗摘要表 95 表4-2-1(A) 實驗組及控制組在性別分組的利社會行為前後測平均數 97 表4-2-1(B) 不同組別與性別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7 表4-2-1(C) 不同組別之事後考驗 97 表4-2-2(A) 實驗組及控制組在家庭社經地位分組的利社會行為前後測平均數 99 表4-2-2(B) 不同組別與家庭社經地位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99 表4-2-2(C) 不同組別之事後考驗 100 表4-2-3(A) 不同組別與背景變項之共變數分析結果摘要表 100 表4-3-1(A) 學生對整體利社會行為的自我評量 102 表4-3-1(B) 學生對合群行為的自我評量 103 表4-3-1(C) 學生對關懷行為的自我評量 103 表4-3-1(D) 學生對幫助行為的自我評量 104 表4-3-1(E) 學生的利社會行為故事學習評價摘要表 104 表4-3-2(A) 學生對方案教學效果的自我評量 106 表4-3-2(B) 學生對學生說故事效果的自我評量 106 表4-3-2(C) 學生對閱讀故事撰寫心得效果的自我評量 107 表4-3-2(D) 學生對三種利社會故事學習方式之評價 107 表4-3-2(E) 學生對利社會故事學習三種方式評價摘要表 108 表4-3-3(A) 學生在「方案課程」故事融入的情形 109 表4-3-3(B) 學生對「方案課程」活動次數的看法 109 表4-3-3(C) 學生在「方案課程」意見表達的情形 110 表4-3-3(D) 學生印象最深刻的方案課程 110 表4-3-3(E) 學生對方案教學的感受及建議 111 表4-3-4(A) 學生在「學生說故事」故事融入的情形 113 表4-3-4(B) 學生對「學生說故事」活動次數的看法 113 表4-3-4(C) 學生在「學生說故事」故事準備的情形 114 表4-3-4(D) 學生印象最深刻的學生說故事 114 表4-3-4(E) 學生對學生說故事的感受及建議 115 表4-3-5(A) 學生在「閱讀故事撰寫心得」故事融入的情形 117 表4-3-5(B) 學生對「閱讀故事撰寫心得」實施次數的看法 117 表4-3-5(C) 學生在「閱讀故事撰寫心得」撰寫心得的情形 118 表4-3-5(D) 學生印象最深刻的閱讀故事 118 表4-3-5(E) 學生對閱讀故事撰寫心得的感受及建議 119 圖 次 圖2-3-1 旁觀者介入決策模式圖 38 圖2-3-2 緊急情境助人行為決定模式圖 41 圖2-3-3 利社會行為之啟發模式 43 圖3-1-1 研究架構圖 70 圖3-1-2 實驗設計模式 73 圖3-3-1 方案課程教學流程圖 81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王碧華(1992)。一個兒童文學活動的設計、實施、與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雅君(1998)。讀書治療對兒童同理心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江福祐(2002)。國民小學高年級生死教育之研究--以應用繪本為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江芳威(1992)。艾立克遜的人格發展理論。載於郭為藩(主編),現代心理學(頁167-204)。台北:師大書苑。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台北市:五南。
    吳明宗(2002)。班級讀書治療對促進國小高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PTTC328027。
    吳英長(1979)。怎樣跟小朋友講故事。國教之聲,13(2),1-5。
    李昌叡(1991)。幼兒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枝(1989)。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祖壽(1981)。教學原理與教法。臺北:大洋。
    沈六(1993)。群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2),53-63。
    沈六(1998)。社會學習論道德發展觀與教育。公民訓育學報,7,27-66。
    兒童觸法及少年犯罪問題之嚴重性及趨勢(無日期)。2005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cib.gov.tw/crime/Crime_Book_Content.aspx?chapter_id=0000003&rule_id=0000001
    林良(1974)。文學跟故事。中國語文,33(4),23-29。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林清湫(1999)。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進財(1992)。傅洛依德精神分析論。載於郭為藩(主編),現代心理學(頁1-30)。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維芬(1991)。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翠湄(譯)(1995)。D.R.Shaffer著。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市:心理。
    林筠菁(2005)。運用故事教學發展學童同理心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PTT1576005。
    林朝鳳(1996)。討論法。載於黃政傑(主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頁53-70)。台北:師大書苑。
    周鳳美(2003)。故事線教學策略-建構主義理念在社會科裡的實施。中等教育,54(7),18-31。
    周漢光(1998)。討論教學法在中文教學上的應用。教育研究學報,13(2),275-292。
    施常花(1985)。兒童文學作品的書籍療法。國教月刊,34(7),46-47。
    紀惠(2001)。一個情緒困擾兒童在讀書治療中的改變歷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洪堯群(2000)。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TNU0261018。
    洪銀杏(2001)。「教師即研究者」之行動研究:故事教學在低年級教室之實施。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CYU1576007。
    唐淑華(2004)。情意教學:故事討論取向。台北市:心理。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祝士媛(1989)。兒童文學。臺北市:新學識。
    秦佩佩(譯)(1999)。R.Coles 著。兒童及青少年的道德智商。台北市:台英雜誌社。
    袁之琦、游恒山(1990)。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199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湘君(1996)。台北市立圖書館「林老師說故事」活動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院學報,9,129-170。
    張湘君(1998)。讓孩子與書牽手。師友,370,4-8。
    張滿玲(譯)(1999)。S.E.Taylor,L.A.Peplau & D.O.Sears 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市:雙葉。
    郭宜男(1977)。兒童教育中故事教學之研究。實踐家政學報,8,101-125。
    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PTT1576052。
    郭靜晃(1994)。心理學。台北市:楊智
    陳若幸(1993)。青少年利社會道德推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騰祥(1996)。從EQ談理情教育的建構與實施。國教輔導,36(1),43-51。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 : 師大書苑。
    黃安邦(譯)(1990)。D.O.Sears,J.L.Freedman&L.A.Peplau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黃希庭(1998)。人格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黃鈺婷(2000)。青少年自私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CCU0332021。
    黃美雯(1998)。不同年齡層學生對童話繪本中友誼概念之詮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蕙君(2001)。認知行為取向的讀書治療對促進兒童利社會行為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NTC576018。
    黃嬿穎(2003)。國小教科書「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以國語及生活領域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TCTC328002。
    黃瑞珍(1999)。故事結構分析法在語言學習障礙兒童教學之應用。國小特殊教育,27,4-10。
    葉淑美(2001)。合作故事圖解教學法對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廖永靜(1997)。兒童故事在社會科教學上的應用--以「奉茶」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21,62-67。
    曾淑興(2002)。閱讀科學家故事對國小學童科學家印象影響之研究。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趙宗慈(1986)。父母紀律方式、利他傾向與兒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居蓮(譯)(1995)。A. L. Weber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蔡子瑜(2000)。故事討論對道德推理的影響之研究─以分享的故事主題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TNU0261013。
    蔡尚志(1992)。兒童故事寫作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宜容(譯)(2001)。Aidan Chambers著。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台北:天衛。
    劉美玲(2002)。以繪本為媒介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麗鳳(2003)。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1732010。
    賴敏慧(2003)。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1732014。
    戴美雲(2004)。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鍾家瑄(1992)。說故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楚瑛(1988)。幼兒說故事能力之發展過程及其在教學上之應用。台灣教育,448,19-21。
    簡素秋(2005)。故事教材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以自然生態保育為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清守(1989)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行為上的涵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清守(1990)。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教育上的涵義。教育心理學報,23,99-118。
    蘇雪梨(1979)。兒童分享行為發展之研究。家政教育通訊,7,1-6。

    貳、西文部分
    Bar-Tal, D. (1976). Prosocial behavior: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Halsted Press.
    Bar-Tal, D. (1982). 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helping behavior: A cognitive-learning approach. Developmental Review, 2, 101-124.
    Bar-Tal, D., Raviv, A., & Goldberg, M. (1982). Helping behavior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 53 , 396-402.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J262020)
    Brehm, S. S., & Kassin, S. M. (1993). Social Psychology.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rd ed).
    Dovido, J. F. (1984). Helping behavior and altruism : An empirical and conceptual overview.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17 ,pp. 361-427).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Eisenberg, N. (1982). 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 New York:Academic Press.
    Eisenberg, N. (1986). Altruistic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illsdale, NJ : L.Erlbaum.
    Eisenberg, N., & Fabes, R. A. (1998).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W. Damo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pp.701-778). New York: Wiley.
    Eisenberg, N., & Mussen, P. H. (1989).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ffman, M. L. (1981). Is altruism part of human na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0, 121-137.
    Irving , V. (1988). Promoting prosocial behavior to nurture caring in head start teachers and childre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renhood edu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07053)
    Livo, N. J. ,& Rietz, S. A. (1986). Storytelling:processand practice. Littleton, Colo.:Libraries Unlimited, lnc.
    Moore, S. G. (1982).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early yrars: parent and peer influence. In Bernard Spode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Markman, L. B. (2002). The impact of school culture on adolescents’ prosocial motivation. (PhD., Fordham University) 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No.AAT 3037223.
    Naparstek, N. (1990). Cildren’s conceptions of prosocial behavior. Child Study Journal, 20 (4), 207-221.
    Pardeck, J. T., & Pardeck, J. A.(1993).Bibliotherapy : A clinical approach for helping children. New York: Gordon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Selman, R.L.(1973).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ability to take another’s social perspective: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ole-taking abil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81486)
    Trepanier , Mary L.,&Romatowski , Jane A.(1981). Classroom use of selected children’s books to facilitate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8967)
    Underwood, B., & Moore, B. (1982). Perspective-taking and altru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 143-173.
    Vandenplas-Holper , Christiane ; And others (1988). Enhancing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by teacher implemented story telling and discuss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9056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