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聖雄 |
---|---|
論文名稱: |
高一學生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曹博盛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7 |
中文關鍵詞: | 電腦輔助教學 、錯誤類型 、錯誤原因 、一元二次不等式 、補救教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7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分為兩部分。一為探討高一學生在一般的教學之後,對於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題上有哪些主要錯誤類型及造成這些主要錯誤之原因;二為探討16位在一元二次不等式主要錯誤類型上犯錯情形嚴重的高一學生,在接受補救教學活動後,答題正確率的變化情形、錯誤類型的改變、補救教學活動成效的保留情形,以及學生對接受補救教學活動的看法。
本研究的補救教學活動費時三堂課,以PowerPoint為工具作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動態圖解教學,並搭配以Visual Basic程式所撰寫的二次函數繪圖軟體的動態圖形展示。
根據本研究,學生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題上的主要誤類型有下列九種:任意開方、變號處理錯誤、任意平方、將領導係數當成正數來處理、產生虛數比大小的謬誤、過度使用「無解」的概念、不會由二次函數圖形直接看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無法判斷 恆為正數或恆為負數的充要條件、認為不等式的解只包含整數的情形。造成這些主要錯誤類型的原因可分為下列六類:將先前學習過的知識作錯誤的類推;受到老師教學口訣、教材編排、及不當記憶公式的影響;先備知識不足;無法將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數的圖形作正確的聯結;對不等式的運算邏輯不清楚;受到直觀的影響。
就補救教學活動的成效而言,每位學生在後測的答題的正確率比起前測時均提高,且參與的學生其主要錯誤類型犯錯次數大致上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特別是「不會由二次函數圖形直接看出所對應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及「產生虛數比大小的謬誤」的錯誤類型,學生的犯錯次數已大幅降低。而由延後測各小題答題正確率、個人答題正確率、錯誤類型的變化和學生在後測的表現差異不大,顯示補救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程度的保留。此外,學生普遍認為由電腦繪製函數圖形的輔助學習內容與教材比起從前變得更生動且有意義,能增進學習意願。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Skemp, R. R. (1995)。數學學習心理學(陳澤民譯)。台北:九章出版社。(原文出版於1987) 。
九章出版社編輯部 (1988)。錯解辨析。台北:九章出版社。
九章出版社編輯部 (1988)。錯在哪裡?中學生解數學題常犯的錯誤分析。台北:九章出版社。
王立行 (1992)。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25,24-33。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彙編 (1996)。教育理念與地方教育實務研討會會議記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杜正治 (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刊於李咏吟等人 (1993) 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咏吟等人 (1993)。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翠玲(1993)。如何教國中低成就班級---英語教學錦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 39-52。
何政謀 (2004)。以GSP設計之活動進行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補救教學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 (1995) 譯 (M. Q. Patton, 1991原著)。質的研究與評鑑。台北:桂冠。
吳裕益 (1986)。電腦輔助教學簡介。教育文粹,15,206-216。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吳季鴻 (2001)。高雄地區高三學生一元二次不等式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鐵雄 (1983)。電腦輔助教學之補救教學效果初探。教育心理學報,16,61-7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
施良方 (1996)。學習理論。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姚晉雯 (2002)。高三學生平移旋轉解題表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榮昭 (1992)。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徐貞美 (1993)。如何提高國中低成就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與效果。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6-14。
許天威 (1986)。學習障礙者之教育。台北:五南。
陳英娥 (1992)。電腦輔助教學在國中數學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明 (2003)。透過Excel輔助進行線型函數補救教學之研究:以一個國二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千純 (2002)。數學學習不利學生面積概念的診斷與補救教學。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景媛 (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75-20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
張鳳燕 (1991)。教育心理學微觀。師友,284,24–29。
張新仁 (1995)。教學原理與策略。載於王家通主編之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新仁 (2000)。補救教學面面觀。載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補救教學方案研討會論文彙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新仁 (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
黃振球 (1991)。教學媒體與學生學習成效。載於國立台灣師大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教學媒體研究,15-29 。台北:五南。
喻平、馬再鳴 (2002)。論數學概念學習。數學傳播,26(2),89-96。
楊弢亮 (1992)。中學數學教學法通論。台北:九章出版社。
楊榮祥 (1992)。1992國際數理教育評鑑IAEP—我們能夠學到什麼。科學教育,149,2-31。
董小平、孫名符、鄭素琴、王瞱和孫傑遠合編 (1996)。數學教育學原理。台北:建宏出版社。
蕭登仲 (2002)。國小五年級學生在動態多重表徵視窗環境下學習等值分數成效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數學碩士學位論文。
謝豐瑞 (1993)。數學與電腦輔助教學。中等教育,44(4),57-61。
簡芳怡 (1999)。台北地區國二學生的因式分解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文部分:
Anderson, J. R., & Jeffries, R. (1985). Novice LISP errors: Undetected losses of information form working memor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 107-131.
Ashlock, R. B. (1990). Error patterns in computation: A semi-programmed approach (4th ed ). Columbus, Ohio: Merrill.
Ausubel, Davi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axter, P., & Dole, S. (1990). Research supplement working with the brain, not against it: Correction of systematic errors in subtraction.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17(1), 19-22.
Brown, J. S. and Burton, R. (1978). Diagnostic models for procedural bugs in basic mathematical skills, Cognitive Science 2, 155-192.
Engelhardt, J. M. (1982). Using computational errors in diagnostic teaching. The Arithmetic Teacher, 29(8), 16-19.
Ginsburg, H. P. (1989). Children’s Arithmetic. Austin, TX: Pro-Ed.
Herscovics, N.(1979). A learning model for some algebraic concepts. In K. Fuson & W. Geeslin (Eds.), Exploration in modeling of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98-116. Columbus, OH: ERIC/SEMAC.
Hicks, B. & Hyde, D. (1973). Teaching about CAI.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4(2), 120-125.
Kaput, J. J. (1992).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D. A. Grouws (Ed.) Handbook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515-556. New York: Macmillan.
Macgregor, M. & Stacey, K. (1997).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algebraic notation:11-15.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33, 1-19.
Matz, M. (1992). Towards a process model for high school algebra errors. In Sleeman, D. & Brown, J.S. (Eds.),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London: Academic Press.
Otto, W, McMenemy, R. A., & Smith R. J. (1973). Corrective and Remedial Teach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Pines, A. L. (1980). A Model for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The formative role of summ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2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Individualized. Windsor, Canada.
Skemp, R. R. (1979). Goals of learning and qualities of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88, 44-49.
Skinner, B. F. (1958). Teaching machines. Science, 128, 969-977.
Stavy, D. & Ruth T. (1999). Intuitive rules: A way to explain and predict students’ reasoning.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38, 51-66.
Stein, M. K., Smith, M. S., Henningsen, M. A., & Silver, E. A. ( 2000) . Implementing Standards-Based Mathematics Instruction:A Casebook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NY:Teachers College.
Steinberg, R. M., Sleeman, D. H., & Ktorza, D. (1990). Algebra students’ knowledge of equivalenc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2, 112-121.
Tsamir, P & Almog N. (2001). Students’ strategies and difficulties: the case of algebraic inequaliti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Science Technology,32(4), 51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