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嘉琦
論文名稱: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之新聞文本框架分析
指導教授: 胡幼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框架內容分析媒介真實達賴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第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開啟兩岸新契機。2008年6月在兩岸雙方的努力下,積極促成恢復中斷10年的制度化協商。而在兩岸交流逐漸頻繁、氣氛轉趨和緩之際,其中卻有幾項點燃兩岸間緊張氣氛的零星事件,而在這些事件中,最重要且最為各界關注的是2009年8月底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來台事件。達賴造訪台灣之所以會形成爭議,係因面臨國內、外的雙重壓力──於內,國人質疑其於政府正值須致力於災後重建之時造訪台灣,時機不宜;於外,統獨問題挑動著兩岸的敏感神經,西藏與台灣的接觸,即象徵是對中共當局的政權挑戰。

    因此本研究係透過內容分析法,以框架裡論為基礎,以量化統計方式剖析媒體報導達賴喇嘛訪台事件之內容,並探討、歸納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的新聞文本框架呈現。

    而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目前主流的四大報,在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是以自由時報的報導量最大,且各報均以純淨新聞報導為主要報導方式。在新聞主題框架方面,最常被呈現出的事涉及政治、認同及意識形態的討論;在新聞主體框架方面,則以兩岸關係為主要被描繪的框架;另外,由於達賴喇嘛訪台是一活動性質的新聞議題,所以在消息來源的引用方面,報紙較常記述達賴喇嘛本人的談話內容及其基金會引述之談話,同時,根據統計結果可以發現,報紙仍以傳統的官方消息來源作為主要引用之對象。

    而對於達賴喇嘛這個行動者角色,總的來說,各報多以宗教領袖的角度視之,但進一步再加上消息來源身份來看,被詮釋為「麻煩製造者」這個角色的,多是大陸方面的官員或學者,顯示出消息來源的立場,也的確會使新聞報導中行動者角色有不同的詮釋。

    最後,由研究結果發現:
    一、該事件的新聞報導量以純淨新聞比例最高,而客觀中立仍是傳統純淨新聞所遵循的目標。

    二、對達賴喇嘛訪台事件的評價,從代表報社立場的評論性新聞來看,中國時報及聯合報傾向於負面;自由時報及蘋果日報則認為是正面。而這與引用之消息來源立場態度符合。與過去研究相印證,顯示出不同媒介立場的新聞媒體的確會採取較傾向自身媒介立場的角度來報導,且會淡化與自身的不同意見。

    三、過去研究顯示,「官方消息來源」一直是媒體最常引用的消息來源對象,有消息來源權力偏向的情形,而在此方面,本研究也與過去研究得到印證。

    四、在達賴喇嘛這個多元角色的詮釋方面,不同的行動者角色框架會不斷競爭,但最後媒介會有其自身主觀詮釋立場,將行動者角色框架趨於一元,並企圖將此主觀框架,透過新聞文本,傳遞給閱聽人。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8 第二章 文獻檢閱……………………………………………………………10 第一節 媒介的社會真實建構…………………………………………………10 第二節 國外框架分析實證研究………………………………………………25 第三節 國內框架分析實證研究………………………………………………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32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採用………………………………………………………32 第二節 資料蒐集的介紹………………………………………………………34 第三節 資料處理………………………………………………………………41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44 第一節 整體新聞則數及比例分析………………………………………………44 第二節 不同報紙報導達賴訪台事件之新聞分布………………………………52 第三節 不同消息來源之新聞分布及百分比……………………………………66 第四節 評論性新聞報導的評價…………………………………………………78 第五節 行動者角色詮釋…………………………………………………………8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93 第一節 研究結果………….……………………………………………………9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02 參考文獻…………………………………………………………………………104 附錄 本研究編碼表……………………………………………………………115 圖表目錄: 圖2-1 新聞框架的基本內涵結構………………………………………………19 圖2-2:新聞框架分析路徑分類圖………………………………………………21 表4-1 新聞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各報報導則數及百分比………44 表4-2 新聞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報導類型則數及百分比………45 表4-3 新聞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主題框架則數及百分比…46 表4-4 新聞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主體框架則數及百分比…47 表4-5 新聞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消息來源身分則數及百分比…48 表4-6 新聞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消息來源立場則數及百分比…49 表4-7 新聞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報導立場則數及百分比………50 表4-8 新聞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行動者角色詮釋則數及百分比……………………………………………………………………………………51 表4-9 四家報紙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報導類型分布與百分 比…………………………………………………………………………52 表4-10 四家報紙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主題框架分布與百分比(原始表) …………………………………………………………………54 表4-11 四家報紙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主題框架分布與百分比(類目合併後表格) …………………………………………………………55 表4-12 四家報紙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主體框架分布與百分 比………………………………………………………………………57 表4-13 四家報紙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採用之消息來源身分的分布與百分比…………………………………………………………………………60 表4-14 四家報紙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採用之消息來源立場分布與百分比…………………………………………………………………61 表4-15 四家報紙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報導立場分布與百分 比……………………………………………………………………63 表4-16 四家報紙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行動者角色詮釋分布與百分 比…………………………………………………………………………64 表4-17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消息來源與新聞主題框架分布與百分 比…………………………………………………………………………68 表4-18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消息來源與新聞主體框架分布與百分 比…………………………………………………………………………71 表4-19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消息來源身分與立場之分布與百分 比…………………………………………………………………………73 表4-20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消息來源與新聞報導立場分布與百分 比…………………………………………………………………75 表4-21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消息來源與行動者角色詮釋分布與百分 比………………………………………………………………………77 表4-22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報導類型與立場分布與百分 比…………………………………………………………………78 表4-23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報別、新聞報導類型與立場交叉 表…………………………………………………………………………80 表4-24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報別、新聞報導類型與立場卡方檢驗 表………………………………………………………………………81 表4-25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報導類型與消息來源立場之分布與百分 比………………………………………………………………………82 表4-26 四家報紙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報導類型與消息來源立場交叉表…………………………………………………………………84 表4-27 四家報紙報導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報導類型與消息來源立場卡方檢驗表…………………………………………………………85 表4-28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主題框架與行動者角色分布與百分 比……………………………………………………………………86 表4-29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主體框架與行動者角色分布與百分 比……………………………………………………………………88 表4-30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消息來源立場與行動者角色分布與百分 比…………………………………………………………………………90 表4-31 達賴喇嘛第三次訪台事件之新聞報導立場與行動者角色分布與百分 比…………………………………………………………………91

    中文:

    一、 書籍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探討。台北:幼獅文化3。

    石之瑜(1998)。兩岸關係槪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市:五南。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姚麗香(2007)。藏傳佛教在台灣。台北市:東大。

    席汝楫(1997)。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

    翁秀琪等(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係。台北:三民。

    康照祥(2001)。兩個達賴。台北市:華文網。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市:正中。

    張錦華(1997)。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

    黃天中,張五岳主編(1993)。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市:五南。

    臺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2001)。國家認同論文集。台北縣板橋市:稻鄉。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眞實到主觀眞實。台北市:正中。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市:三民。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台北市:麥田出版。

    內容分析法導論(林義男,陳淳文譯) (1989)。台北:巨流。

    製作新聞(江雪影譯)(1994)。台北:遠流。

    最新大眾傳播理論(陳芸芸、劉慧雯譯)(2001)。台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年)

    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鄒理民譯)(1991)。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66年)

    二、 期刊論文

    田志剛(2000)。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議會記者與議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金山(2000)。許佑生同性婚禮新聞之框架,框架化及讀者詮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金銓(1998)。媒介市場與政治衝突:海峽兩岸新聞交流十年。東亞季刊,29(2),43-57。

    李艷紅(2003)。政治新聞的模糊表述:從中國大陸兩家報紙對克林頓訪華的報導看市場化的影響。新聞學研究,75,169-199。

    吳立婷(2007)。政治人物形象與媒體框架研究─以報紙報導謝長廷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芳如(2002)消息來源、新聞框架與媒介真實之建構:以政黨輪替後之核四爭議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家如(2001)。分析柯林頓政府時期美國菁英媒體之兩岸新聞報導──以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炳宏(2003)。爭議性政治議題的心文文本框架分析:以「林毅夫返台奔喪」事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昱廷(2004)。「非常報導」光碟議題建構與新聞框架分析─以中時、自由、聯合報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瑜霜(2002)。二○○二年台北市長選舉候選人新聞媒體守門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玉嬋(2007)。醫病形象的媒體建構—醫療糾紛抬棺抗議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93,41-48。

    胡晉翔(1994)。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框架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封國晨(2006)。從「反貪腐倒扁運動」檢視其議題建構與框架策略。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宗逸(2005年8月8日)。八卦最紅 蘋果成第一大報。新台灣新聞周刊。2010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2438

    陳瑞娟(2008)。器官捐贈議題管理與媒體呈現。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靜茹(2007)。全球暖化與京都議定書議題之研究—以分析2001-2007年紐約時報新聞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憶寧(2002)。候選人負面新聞框架對政治憤世嫉俗與責任歸因的影響。中華傳播學刊,1,219。

    陳憶寧(2003)。當天然災難可能成為政治災難:策略框架效果再探。中華傳播學刊,3,6。

    郭良文(2002)。流動的認同,建構的國族想像。中華傳播學刊,2,42。

    葉思吟(2001)。2000年總統大選候選人競選活動分析─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為研究對象。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美惠(2001)。媒介建構之女性參政框架─以副總統呂秀蓮的新聞報導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惠萍(2003)。媒介框架之預設判準效應與閱聽人的政策評估—以核四案為例。新聞學研究,77,67-105。

    臧國仁、鍾蔚文(1997)。框架概念與公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介框架的探析。廣告學研究,9,99-130。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的理論與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

    張甄薇(1992)。衝突性社會議題之新聞框架研究─以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為例
    (1960-1991)。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淑玲(1999)。市場強勢下香港傳媒煽情化報道─蘋果日報及東方日報個案分
    析。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集,2,42。

    韓享良(2001)。國內報紙內容對失業議題之報導框架研究─以聯合報、中國時
    報、自由時報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韓智先(2001)。網路討論區的議題設定效果研究:以中華民國八十九年總統大選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綾章(2007)。陳唐山發言事件之報紙報導框架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筱婷(2008)。危機傳播與新聞框架之研究-以馬英九綠卡事件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劉大華(2006)。我國報紙對胡錦濤形象報導之研究—以《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錢震宇(2003)。檢視台灣報紙兩岸政治新聞的脈絡與演變─以李登輝執政時期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世宏(1994)。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主流報業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的媒介框架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世宏(2002)。台灣的認同/差異:影視媒介的局勢中介與雜存認同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2,3。

    羅握權(2010)。企業名人的媒體形象與框架:辜濂松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振輝(1997)。報紙報導政黨形象之研究--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三、 報紙

    孫慶餘(2009年9月7日)。達賴背後的中共陰影。蘋果日報。2010年5月10日,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1921389/IssueID/20090907

    綠邀達賴31日來台 府點頭【連線報導】(2009年,8月27日)。蘋果日報,第
    A11版。

    兩岸當局因勢利導達賴事件【社論】(2009年9月1日)。聯合報,第2版。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馬政府「計利當計天下利」【社論】(2009年9月
    1日)。工商時報,第2版。

    王玉燕、石開明(民93年5月21日)。中共官員:扁演說不可信任、充滿疑慮。聯合報,第3版。

    四、網路資料:

    邁克爾.C.范沃爾特.范普拉赫(無日期)。西藏的地位。2010年5月10日,
    取自「西藏之頁─文獻與檔案庫」:http://www.xizang-zhiye.org/b5/arch/books/dw/09.html

    達賴喇嘛訪台 兩岸關係降溫(2009年9月2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2010年3
    月5日,取自:http://chinese.wsj.com/big5/20090902/bch112102.asp? source=
    channel

    西文:
    Ana R. Constantinescu and John C. Tedesco(2007). FRAMING A KIDNAPPING:Frame convergence between online newspaper overage and reader discussion posts about three kidnapped Romanian journalists. Journalism Studies,8(3),444-464.

    Adoni, H. & Mane, A. (1984).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3), pp.323-340.

    Bateson, G. (1972). 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 London: Palladin.

    Berelson, Bernard(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Free Press.

    Breed, W.(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 33: 326-335.

    Berger, P. L. and T. Luckmann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chor Books, Garden City, NY.

    Constantinescu, A., & Tedesco, J. C. (2007). Framing a kidnapping: Frame convergence between online newspaper coverage and reader discussion posts about three kidnapped Romanian journalists. Journalism Studies, 8(3), 444-464.

    Denis McQuail(1994),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An introduction(3rded).London: Great Britain by The Cromwell Press, p.277.

    Entman, R. M. (1991). Framing U. S. coverage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ntrasts in narratives of the KAL and Iran Air Inciden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1(4):6-27.

    Entman, R.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51-58.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dward Arnold. Lupton, D. (1992). Discourse analysis: A new methodology for understanding the ideologies of health and illnes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6(2), 145-150.

    Fang, Y. (1994). “Riots” and Demonstrations in the Chinese Press: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deology. Discourse & Society, 5, 463-81.

    Fang, Y. (2001). Reporting the Same Event?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Print News Media Texts. Discourse & Society, 12, 585-613.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Fowler, R., Hodge, R., Kress, G., & Trew, T.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7).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airmative action. Edited by Richard D. Braungart. Greenwitch. Conn: JAI.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 3, 137-177.

    Gamson, W. A.(1989). News as framing.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3(2), 157-161.

    Gamson, W.A., et al. (1992). Media imag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8:373-393.

    Gans, H.J.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N.Y. :Vintage Books.

    Gitlin, T.(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rkeley, CA: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rk: Harper & Row.

    Hackett, R. (1984). Decline of a paradigm? Bias and objectivity in news media studies. In: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3), PP. 229-59.

    Hall, Stuart(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Rutherford, J. ed., Identity:Community, Culture,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Halliday, M. K. (1974). Language and social man. London: Longman.

    Hertog, J. K., & McLeod, D. M. (2003). A multiperspectival approach to framing analysis: A field guide. In S. D.Reese, O. H. Gandy Jr., & A. E. Grant (Eds.),Framing public life: Perspectives on media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world (pp. 139-161).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Hodge, R., & Kress, G. (1979). Language as ideology.London: Routledge.p.203

    Iyengar, S. & Kinder, D. R(1987). News that matters: Television and American Opin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yengar, S. (1991). Is Anyone Responsible? How Television Frames Political Issue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yengar, S., & Simon, A. (1994). News Coverage of the Golf Crisis and Public Opinion: A Study of Agenda-Setting, Priming, and Framing. In W.L. Bennett & D. Paletz (Eds.), Taken by Storm (pp. 167-185).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hn A. Noakes & Karin Gwinn Wilkins(2002). Shifting frames of the Palestinian movement in US new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4(5), 649-671.

    Kalai Natarajan & Hao Xiaoming(2003). An Asian Voi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nnel News Asia and CN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3(2), 300 – 314.

    Kuo, S.H. & Nakamura, M. (2005). Translation or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deology in Taiwanese press. Discourse & Society, 16(3): 393-417.

    Lewin, Kurt(1947).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Human Relations, v. 1, no. 2.

    Manning, Peter K. & Hawkins, Keith(1990). Legal decisions: a frame analytic perspective, in Riggins, S.H. (ed.) Beyond Goffman: Studies on communication, Institu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McQuail, Denis(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An introduction(3rded).London: Great Britain by The Cromwell Press.

    Natarajan, K. and Xiaoming, H. (2003). An Asian Voi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annel News Asia and CN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3(2): 300–14.

    Noakes, J. & Wilkins, K. (2002). Shifting Frames of the Palestinian Movement.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4(5), 649-671.

    Pan, Z., & Kosicki, G. M. (1993).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0, 55-75.

    Price, V., Tewksbury, D., & Powers, E. (1997). Switching trains of thought: The impact of news frames on readers?cognitive respons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4, 481-506.

    Reese S. D.(2007).The framing project: Abridging model for media research revisite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148-154.

    Ryan, C.(1991). Prime time activism: Media strategies for grassroots organizing. Boston: South End Press.

    Shoemaker, P.J. & Reese, S.D.(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2th ed.). NY:Longman.

    Sulkhanishvili(2004).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the Republic of Georgia: Framing the Attempted Shut-down of the Independent TV Statio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Tbilisi State University.

    Tankard, J., W., Hendrickson, L., Silberman, J., Bliss, K.& Ghanem, S. (1991). Media Frames: Approaches to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Paper presented to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divisio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Convention, Boston.

    Valentino, Nicholas A., Thomas A. Buhr, and Matthew N. Beckmann. 2001. When the Frame Is the Game.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78,93–112.

    van Dijk(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ide, New Jersey: Erlbaum.

    van Dijk, T. A.(1998b). Opinions and ideologies in the press. In A. Bell, & P. Garrett (Eds.), 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l.

    White, D. M. (1950).The gate keeper: 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27: 383-390.

    Yows. S. R.(1992). Toward Developing a coherent theory of framing :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s and audience framing. Wisconsin : Madison.

    Zaller, John. 1992. The Nature and Origins of Mass Opin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