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世豪 |
---|---|
論文名稱: |
認同的迂迴與實現: 一位都會區體育教師與原住民「Dahu」的對話 |
指導教授: | 林伯修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6 |
中文關鍵詞: | 自我認同 、原住民傳統姓名 、自我敘說 |
英文關鍵詞: | Self-identity, Traditional aboriginal name, Self-narrativ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6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臺灣表面注重多元文化的情況下,主流文化中仍然對於少數族群存有一些偏見與刻板印象,從我本身原住民傳統姓名到成為運動員生涯歷程,背後就隱藏了許多人生經驗與轉折,值得我抽取與提煉,重新認識自己。故事是從我看見職棒球員穿著繡有原住民傳統姓名的球衣開始,因為媒體報導原住民姓名議題而讓我重新思考許多關於自己的問題。於是,看到與我類似經驗的他人,我開始往回找尋自己的成長歷程,敘說自己的生命故事,故事內容亦包含自己與其他人的互動經驗,並依循自己生命轉折處,將我的成長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在敘說故事的過程中依循Clandinin 和Connelly (2000) 提出進行敘說探究時三度敘說探究空間 (three-dimensional narrative inquiry space) 的研究架構:也就是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續性 (continuity) 、人和社會的互動性 (interaction) 、情境的場域性 (situation) 三個向度為進行研究時的架構,而我在完成自己各階段的故事後,會在每一個階段後面,以現在我的角度再去看自己這一個階段的成長故事。當所有的故事敘說完後,再從三度敘說的研究架構中朝內在與外在 (inward and outward) 、回顧與前瞻 (backward and forward) 的方向進行聚焦與書寫我的經驗。也透過這次論文書寫的過程釐清自己心中的疑惑,讓現在我去審視過去我,更清楚地看見自己成長過程中自我認同及其形成的歷程。
一、中文部分
(White, M. & Epston, D.,2001) Michele L. Crossley /朱儀羚等譯 (2004) 。敘事心理與研究。嘉義市:濤石文化。心理。
王宏恩 (1998) 。思念遙遠的故鄉Isa naka mai-asang。引自文化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186
王勇智、鄧明宇 (譯) (2003) 。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
魏元良 (譯) (1998) 。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香港:牛津大學Memmi。
王雅萍 (1994) 。姓名與認同─以臺灣原住民族姓名議題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臺北市。
打亥‧伊斯南冠‧犮拉菲 (2007) 。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作品集。『Inkangnas“Bunun mas Buan tu sinpatumantuk”重回「布農族與月亮的約定」』,頁211。 臺北市:教育部
田秀蘭 (2005)。書寫與心靈。應用心理研究,26,11-13。
田哲益 (1998) 。走進布農的世界。臺北市:海翁。
田哲益 (1998) 。臺灣布農族的生命祭儀。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全正文 (2006) 。我國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3) 。全國各鄉鎮市區原住民羅馬拼音傳統姓名人口數統計。2013年11月31日,取自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52R0YTQU/102年11全國各鄉鎮市區原住民羅馬拼音傳統姓名人口數統計[1].htm
李美枝 (1983) 。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
汪明輝 (1994) 。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原住民教育。北市師院青年,57,30-36。
林文蘭 (2013) 。 打出機會-原住民成為棒球選手的社會流動和訓練體制。台灣社會研究,90,頁43-114。
林明幟 (1999) 。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 (1) ,83-102。
林清江 (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林郁青 (2000) 。霧之行者─後天低視力者自我認同發展歷程之生命故事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臺北市。
邱韋誠 (1998) 。運動與族群關係的再思考-社會、文化與差異。大學體育學刊,8 (4) ,01-14。
邱韻竹;張思敏 (2009) 。社會結構因素與原住民運動選擇之探討--以棒球運動為例。國民體育季刊,38,34-38。
洪巧菱、洪聰敏 (2009)。影響運動表現的心理因素。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民體育季刊,38(2),11。
洪泉湖、吳學燕主編 (1999) 。臺灣民住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胡紹嘉 (2005) 。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翁開誠 (2002) 。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張春興 (2001)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 (2006) 。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莊清寶 (2007) 。運動績優生升學輔導制度之執行現況與未來展望。學校體育。17(2), 6。
莫那能 (2010) 。美麗的稻穗。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許維素 (2005)。我的敘說回應。應用心理研究,26,26-28。
許傳德 (1999) 。一個國小校長的生命史(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陳枝烈 (1998) 。原住民教師充實傳統文化知能的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12,35-60。
陳盛賢 (2003) 。由多元文化教育典範觀論原住民教育不利的文化因素研究。學生事務,42 (4) ,62-66
潘雅媚 (2000) 。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位國民小學原住民教師之自我敘說研究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中市。
陳麗華 (2000a) 。大家都是好朋友-族群關係學習。臺北:五南。
陳麗華 (2000b) 。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臺北:五南。
傅仰止 (2000) 。都市原住民的生活適應。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第6 期,7-9。
雅柏甦詠 (2002) 。原住民升學優惠公平嗎?。原住民教育季刊,30,117-132。
楊昇展 (2004)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姓名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雷寅雄 (1994) 。運動績優生保送制度之我見。 國民體育季刊 ,102,193-195。
廖世德 (譯) (2001)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蔡敏玲、余曉雯譯 (譯) (2003) 。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
鄧明宇 (2005) 。從沉淪走向能動:ㄧ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
謝世忠 (1987) 。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
譚光鼎 (1998) 。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譚光鼎、湯仁燕 (1993) 。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多元文化教育,459-500。台北:臺灣書店。
二、英文部分
Bennett, C. I. (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 Cambridge, Mass: Haravard University Press.
Cashmore, E. (1994). Dictionary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continuities and change, pp. 363-39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ontrast. In G. De Vos and L. Romanucci-Ross (Eds.),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Sage.
Cochran, L. (1990) . Narrative as a paradigm for career research. In R. A.Young & W. A. Borgen (Ed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Career. (pp57-59). New York: Praeger.
Erikson, E. E.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Goffman,Erving (1963) . S t igma:Notes on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Inc. (2nd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ive. CA: Sage.
Lynch, J. (1987) . Prejudice reduction and the school. London: Cassell.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iessman, C.K. (1993) .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