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世豪
論文名稱: 認同的迂迴與實現: 一位都會區體育教師與原住民「Dahu」的對話
指導教授: 林伯修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自我認同原住民傳統姓名自我敘說
英文關鍵詞: Self-identity, Traditional aboriginal name, Self-narrativ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6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臺灣表面注重多元文化的情況下,主流文化中仍然對於少數族群存有一些偏見與刻板印象,從我本身原住民傳統姓名到成為運動員生涯歷程,背後就隱藏了許多人生經驗與轉折,值得我抽取與提煉,重新認識自己。故事是從我看見職棒球員穿著繡有原住民傳統姓名的球衣開始,因為媒體報導原住民姓名議題而讓我重新思考許多關於自己的問題。於是,看到與我類似經驗的他人,我開始往回找尋自己的成長歷程,敘說自己的生命故事,故事內容亦包含自己與其他人的互動經驗,並依循自己生命轉折處,將我的成長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在敘說故事的過程中依循Clandinin 和Connelly (2000) 提出進行敘說探究時三度敘說探究空間 (three-dimensional narrative inquiry space) 的研究架構:也就是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續性 (continuity) 、人和社會的互動性 (interaction) 、情境的場域性 (situation) 三個向度為進行研究時的架構,而我在完成自己各階段的故事後,會在每一個階段後面,以現在我的角度再去看自己這一個階段的成長故事。當所有的故事敘說完後,再從三度敘說的研究架構中朝內在與外在 (inward and outward) 、回顧與前瞻 (backward and forward) 的方向進行聚焦與書寫我的經驗。也透過這次論文書寫的過程釐清自己心中的疑惑,讓現在我去審視過去我,更清楚地看見自己成長過程中自我認同及其形成的歷程。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謝誌 v 目 次 vii 表 次 ix 圖 次 x 第壹章 框圍與探索 1 第一節 故事的開端 1 第二節 似曾相似的自己 3 第三節 我的名字不是我的名字 8 第貳章 敘說的牽動 16 第一節 為何要敘說生命故事 16 第二節 敘說方法 18 第三節 如何敘說我的故事 20 第參章 施捨的雙面刃 24 第一節 游離的意念 24 第二節 社會分工下的標籤 32 第三節 扣分的加分 39 第肆章 教育的邊界 46 第一節 無聲的話 46 第二節 誰在聽我說 49 第伍章 是誰點燈指引 52 第一節 看見父親 52 第二節 我想成為我的老師 75 第三節 母親的信 83 第陸章 淬鍊之後 91 第一節 回首來時路 91 第二節 姓名與認同再現 94 引用文獻 110 附錄一 114

    一、中文部分
    (White, M. & Epston, D.,2001) Michele L. Crossley /朱儀羚等譯 (2004) 。敘事心理與研究。嘉義市:濤石文化。心理。
    王宏恩 (1998) 。思念遙遠的故鄉Isa naka mai-asang。引自文化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186
    王勇智、鄧明宇 (譯) (2003) 。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
    魏元良 (譯) (1998) 。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香港:牛津大學Memmi。
    王雅萍 (1994) 。姓名與認同─以臺灣原住民族姓名議題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臺北市。
    打亥‧伊斯南冠‧犮拉菲 (2007) 。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作品集。『Inkangnas“Bunun mas Buan tu sinpatumantuk”重回「布農族與月亮的約定」』,頁211。 臺北市:教育部
    田秀蘭 (2005)。書寫與心靈。應用心理研究,26,11-13。
    田哲益 (1998) 。走進布農的世界。臺北市:海翁。
    田哲益 (1998) 。臺灣布農族的生命祭儀。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全正文 (2006) 。我國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3) 。全國各鄉鎮市區原住民羅馬拼音傳統姓名人口數統計。2013年11月31日,取自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52R0YTQU/102年11全國各鄉鎮市區原住民羅馬拼音傳統姓名人口數統計[1].htm
    李美枝 (1983) 。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
    汪明輝 (1994) 。我們該有什麼樣的原住民教育。北市師院青年,57,30-36。
    林文蘭 (2013) 。 打出機會-原住民成為棒球選手的社會流動和訓練體制。台灣社會研究,90,頁43-114。
    林明幟 (1999) 。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 (1) ,83-102。
    林清江 (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林郁青 (2000) 。霧之行者─後天低視力者自我認同發展歷程之生命故事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臺北市。
    邱韋誠 (1998) 。運動與族群關係的再思考-社會、文化與差異。大學體育學刊,8 (4) ,01-14。
    邱韻竹;張思敏 (2009) 。社會結構因素與原住民運動選擇之探討--以棒球運動為例。國民體育季刊,38,34-38。
    洪巧菱、洪聰敏 (2009)。影響運動表現的心理因素。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民體育季刊,38(2),11。
    洪泉湖、吳學燕主編 (1999) 。臺灣民住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胡紹嘉 (2005) 。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翁開誠 (2002) 。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張春興 (2001)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 (2006) 。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莊清寶 (2007) 。運動績優生升學輔導制度之執行現況與未來展望。學校體育。17(2), 6。
    莫那能 (2010) 。美麗的稻穗。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許維素 (2005)。我的敘說回應。應用心理研究,26,26-28。
    許傳德 (1999) 。一個國小校長的生命史(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陳枝烈 (1998) 。原住民教師充實傳統文化知能的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12,35-60。
    陳盛賢 (2003) 。由多元文化教育典範觀論原住民教育不利的文化因素研究。學生事務,42 (4) ,62-66
    潘雅媚 (2000) 。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位國民小學原住民教師之自我敘說研究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中市。
    陳麗華 (2000a) 。大家都是好朋友-族群關係學習。臺北:五南。
    陳麗華 (2000b) 。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臺北:五南。
    傅仰止 (2000) 。都市原住民的生活適應。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第6 期,7-9。
    雅柏甦詠 (2002) 。原住民升學優惠公平嗎?。原住民教育季刊,30,117-132。
    楊昇展 (2004)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姓名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雷寅雄 (1994) 。運動績優生保送制度之我見。 國民體育季刊 ,102,193-195。
    廖世德 (譯) (2001)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蔡敏玲、余曉雯譯 (譯) (2003) 。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
    鄧明宇 (2005) 。從沉淪走向能動:ㄧ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
    謝世忠 (1987) 。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
    譚光鼎 (1998) 。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譚光鼎、湯仁燕 (1993) 。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多元文化教育,459-500。台北:臺灣書店。

    二、英文部分
    Bennett, C. I. (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runer, J.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 Cambridge, Mass: Haravard University Press.
    Cashmore, E. (1994). Dictionary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continuities and change, pp. 363-39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ontrast. In G. De Vos and L. Romanucci-Ross (Eds.),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Sage.
    Cochran, L. (1990) . Narrative as a paradigm for career research. In R. A.Young & W. A. Borgen (Ed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Career. (pp57-59). New York: Praeger.
    Erikson, E. E.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Goffman,Erving (1963) . S t igma:Notes on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Inc. (2nd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ive. CA: Sage.
    Lynch, J. (1987) . Prejudice reduction and the school. London: Cassell.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iessman, C.K. (1993) .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