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幸瑜 Liu, Xing-Yu |
---|---|
論文名稱: |
《易經》古禮考論 The Research on the Ancient Rituals in Yi Jing |
指導教授: |
陳廖安
Chen, Liao-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0 |
中文關鍵詞: | 易經 、吉禮 、凶禮 、賓禮 、軍禮 、嘉禮 |
英文關鍵詞: | Yi Jing, sacrificial rites, inauspicious rites, diplomatic rites, military rites, joyous rit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9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的研究對象為《易經》中所包含的古禮,並依據《周禮》提出的吉、凶、賓、軍、嘉五禮系統來分類。透過比對各種經文版本及注釋,參以禮俗歷史文獻或考古材料,考證出《易經》中有二百四十條卦爻辭包含古禮,其中以商周貴族禮儀為主。吉禮方面,有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的祭典,與射魚供祀、樂舞酬神等儀式;凶禮方面,有個人的死喪弔唁之禮,與公眾的災禍荒年措施;賓禮方面,有天子、諸侯間相互往來的朝會聘問,以及君主對臣屬封賞的錫命之禮;軍禮方面,有行師征伐、田獵軍演,以及動員勞役、管理馬政;嘉禮方面,有婚禮儀式、宴飲娛賓,與新君即位改元。而在五禮之外,尚有刑獄、服飾等各式各樣的禮俗制度。至於這些古禮背後所蘊含的禮意,則以禮敬鬼神與戰略考量為主。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ncient rituals in Yi Jing, and categorizes these rituals according to “Five Rites” in Zhouli, including sacrificial rites, inauspicious rites, diplomatic rites, military rites, joyous rites. Through analyzing various versions and comments of Yi Jing, combining with ritual or archaeological studies, we find out that there are 240 oracular statements containing ancient rituals, mainly belong to the aristocratic culture from Shang Dynasty to Western Zhou Dynasty. In sacrificial rites, there are ceremonies for gods in heaven, on earth, and ghosts, and rites like shooting fish as sacrifices, dancing accompanied by music for gods. In inauspicious rites, there are funeral rites, condolence rites, and public measures during famine years or disasters. In diplomatic rites, there are meetings and visits between kings and princes, and the investiture of titles or awards. In military rites, there are marches, wars, hunting for maneuvers, construction, and managing horses. In joyous rites, there are weddings, banquets, and enthronements. Apart from Five Rites, there are various rituals and customs, like institution of penalty and clothing. As to the meanings of these ancient rituals, they could be primarily classified as piety for spirits and military thinking.
壹、古籍(先按經史子集分部,再依時代先後排列)
一、經部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戴德選編,方向東撰:《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漢﹞戴聖選編,﹝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戴聖選編,﹝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鄭玄注:《易緯八種》,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魏﹞王弼注,﹝魏﹞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孝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唐﹞李鼎祚輯:《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船山易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清﹞王夫之:《周易稗疏》,《船山易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清﹞毛奇齡:《仲氏易》,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71年。
﹝清﹞惠棟:《周易述》,《惠氏易學》,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惠棟:《明堂大道錄》,《惠氏易學》,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附索隱》,臺北:新興書局,1970年。
﹝清﹞江藩:《周易述補》,《惠氏易學》,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張惠言:《虞氏易禮》,臺北:復興書局,1961年。
﹝清﹞焦循等:《焦循之易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臺北:文峰出版社,1970年。
﹝清﹞姚配中:《周易姚氏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俞樾:《群經平議》,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清﹞黃以周:《羣經說》,《儆季襍著五種》,光緒二十年﹝1894﹞江蘇南菁講舍刻本。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清﹞黃以周:《經訓比義》,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清﹞馬其昶:《周易費氏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
二、史部
﹝漢﹞司馬遷著,﹝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大申書局,1982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三國吳﹞韋昭:《國語韋昭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清﹞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臺北:世界書局,1957年。
﹝清﹞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清﹞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臺北:世界書局,1957年。
三、子部
﹝秦﹞呂不韋撰,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
舊題﹝秦﹞孔鮒撰,﹝宋﹞宋咸注:《孔叢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何寧輯校:《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魏﹞曹操等注,﹝清﹞孫星衍等校:《孫子集註》,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晉﹞郭璞傳,﹝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箋疏》,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唐﹞釋慧琳撰,徐時儀校注:《一切經音義》,《一切經音義三種校本合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明﹞李時珍:《重訂本草綱目》,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94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四、集部
﹝清﹞凌廷堪撰,王文錦點校:《校禮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王國維:《觀堂集林附別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貳、今著(按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列)
于省吾:《雙劔誃尚書新證‧雙劔誃詩經新證‧雙劔誃易經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貴民:《商周制度考信》,臺北:明文書局,1989年。
王雲路注譯:《新譯司馬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王新春:《周易虞氏學》,臺北縣土城市: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慎行:《古文字與殷周文明》,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吉家林:《屈原《天問》解疑》,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朱永嘉、蕭木注譯,黃志民校閱:《新譯呂氏春秋》,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
李零:《《孫子》十三篇綜合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學勤、朱鳳瀚、趙平安、方北松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李鏡池著,曹礎基整理:《周易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李競恒:《干戈之影:商代的戰爭觀念、武裝者與武器裝備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電子出版社,2011年。
呂靜:《春秋時期盟誓研究──神靈崇拜下的社會秩序再構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兆麟:《中國風俗通史》(原始社會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宋鎮豪:《中國風俗通史》(夏商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吳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汪中文:《西周冊命金文所見官制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林尹等撰:《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林素娟:《神聖的教化──先秦兩漢婚姻禮俗中的宇宙觀、倫理觀與政教論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
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屈萬里:《屈萬里先生文存》第一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5年。
易中天注譯,侯迺慧校閱:《新譯國語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胡樸安:《周易古史觀》,臺北:明文書局,1989年。
侯乃峰:《《周易》文字彙校集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9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馬振彪遺著,張善文整理:《周易學說》,廣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
高亨:《周易古經通說》,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臺北:樂天出版社,1974年。
高明:《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袁珂校譯:《山海經校譯》,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上海:中華書局,1982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章太炎:《膏蘭室札記》,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
章太炎著,王小紅選編:《章太炎儒學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年。
張岩:《文明起源:從原始群到部落社會》,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先秦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伯适:《惠棟易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陳紹棣:《中國風俗通史》(兩周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
陳超塵:《研究方法論》,臺北:陳超塵,2009年。
陳槃:《舊學舊史說叢》,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年。
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馮時:《星漢流年──中國天文考古錄》,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馮時:《天文學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黃玉順:《易經古歌考釋》,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黃沛榮:《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黃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臺中: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75年。
聞一多:《周易義證類纂》(《聞一多全集》本),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修訂本),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師培著,陳居淵注:《經學教科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劉釗、洪颺、張新俊:《新甲骨文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錢玄、錢興奇:《三禮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硏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韓高年:《禮俗儀式與先秦詩歌演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應裕康、王忠林:《治學方法》,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9年。
藍永蔚、黃樸民、劉慶、鍾少異:《鼓角爭鳴──閱讀中國‧軍事史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羅琨、張永山:《中國軍事通史:第一卷 夏商西周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嚴一萍:《栢根氏舊藏甲骨文字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
蘭甲雲:《周易古禮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參、單篇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于國慶:〈〈師〉卦之兵法及其對《孫子兵法》的影響〉,《周易研究》2006年第3期(總第77期),頁90-96。
于載洽:〈論「易經」之編纂時代〉,《中華易學》第12卷第4期(總第136期),1991年6月,頁15-21。
王政:〈《周易》和《焦氏易林》婚配生殖喻象摭論〉,《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總第39期),頁15-22。
王輝:〈殷人火祭說〉,原載《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1982年5月,收入《甲骨文獻集成》第三十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397-403。
王錕:〈從巫儀文化到實踐理性──以《周易》和「三禮」為視鏡〉,《人文雜誌》2002年第1期,頁33-38。
石璋如:〈小屯殷代丙組基址及其有關的現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4種下冊,1961年6月,頁781-802。
石璋如:〈殷代壇祀遺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1本第3分,1980年9月,頁413-454。
朱方:〈《易‧師》考釋及其他〉,《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5卷第3期(總第47期),2001年9月,頁53-59。
李均明:〈清華簡首集簡冊文本解析〉,《古代簡牘保護與整理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頁39-49。
李漢三:〈祭祀在易辭──並與其在卜辭略予比較〉,《大陸雜誌》第25卷第1期,1962年7月15日,頁4-9。
李漢三:〈兵戎在易辭〉,《大陸雜誌》第25卷第10期,1962年11月30日,頁14-18。
李漢三:〈刑獄在易辭〉,《大陸雜誌》第30卷第12期,1965年6月30日,頁3-4。
李漢三:〈封建在易辭〉,《大陸雜誌》第31卷第10期,1965年11月30日,頁8-9。
李漢三:〈周易說卦傳著成的時代〉,《大陸雜誌》第32卷第10期,1966年5月31日,頁12-14。
李漢三:〈俗尚在易辭〉,《大陸雜誌》第33卷第5期,1966年9月15日,頁8-10。
李漢三:〈行旅在易辭〉,《大陸雜誌》第34卷第12期,1967年6月30日,頁6-7。
李銳:〈郭店簡中的「性命」與《易傳》的年代問題〉,《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總第89期),頁13-19。
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原載《文物》2010年第5期,收入《古代簡牘保護與整理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頁3-12。
李學勤:〈論清華簡〈耆夜〉的〈蟋蟀〉詩〉,原載《中國文化》第33期,收入《古代簡牘保護與整理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頁126-131。
邢文:〈商「樂」與周「易」:商、周藝術與宗教及商、周文化關係〉,《民族藝術》2011年第3期,頁24-31+45。
宋鎮豪:〈談談《連山》和《歸藏》〉,《文物》2010年第2期,頁48-58。
吳彥霖、吳淑明:〈從卦爻辭中之建築園林詞彙及其象徵談中國古典建築文化之意涵〉,《設計學研究》第9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1-17。
余永梁:〈易卦爻辭的時代及其作者〉,原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1928年10月,收入《古史辨》第三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頁143-170。
林忠軍:〈論鄭玄以《禮》注《易》方法〉,《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64卷第1期,2011年1月,頁31-37。
屈萬里:〈周易卦爻辭成於周武王時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1期,1950年6月,頁81-100。
逄禮文:〈《易經‧井》卦新解──〈井〉卦與宗教祭祀文化〉,《中華文化論壇》2012年第5期,頁98-100。
范州成:〈從王亥「賓于有易」看商代婚制〉,《涪陵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2005年7月,頁70-72。
胡仲實:〈易卦卦象與西南少數民族古代婚象之比較〉,《民族藝術》1996年第1期,頁17-30。
胡厚宣:〈釋殷代求年於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原載《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版)》1956年第1期,收入《甲骨文獻集成》第三十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276-286。
洪之淵:〈《詩》「赤舄」解〉,《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5期,2007年9月,頁47-51。
徐中舒:〈殷周之際史蹟之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第2分,1936年1月,137-164。
孫元昊:〈關於「周易」經、傳構成時代及作者的商榷〉,《中華易學》第11卷第3期(總第123期),1990年5月,頁62-67。
連劭名:〈西周甲骨刻辭與《周易》〉,《周易研究》1999年第2期,頁18-20。
梅珍生:〈王夫之「因《易》以生禮」的源流論〉,《船山學刊》2004年第2期,頁13-17。
梅應運:〈周易卦爻辭成書時代之考索〉,《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3期,1971年9月,頁201-262。
郭千華:〈試析《周易》之婚姻觀〉,《樹人學報》第2期,2004年7月,頁1-20。
郭旭東:〈甲骨卜辭所見的商代獻捷獻俘禮〉,《史學集刊》第3期,2009年5月,頁26-33。
張文:〈《周易》起源於「占月術」──兼論《易》的文化背景〉,《周易研究》1995年第1期(總第23期),頁12-20。
張昭軍:〈章太炎對《周易》義理的多維闡釋〉,《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總第65期),頁67-72。
莊申:〈射魚與叉魚〉,《大陸雜誌》第9卷第12期,1954年12月31日,頁23-24。
陳戍國、藍甲雲:〈《周易》之婚俗婚禮考論〉,《北方論叢》2007年第1期(總第201期),頁1-4。
陳建梁:〈《左傳》所載〈師卦〉古義探微〉,《周易研究》1995年第1期(總第23期),頁3-11+71。
陳桐生:〈20世紀的《周易》古史研究〉,《周易研究》1999年第1期(總第39期),頁23-30。
陳漢生:〈《周易》中的刑法思想和刑法制度述略〉,《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1991年第2期,頁65-70。
姚孝遂:〈「牢」、「 」考辨〉,《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頁25-35。
閆加磊:〈《周易》卦爻辭所體現的婚俗現象〉,《湖北函授大學學報》第23卷第4期,2010年8月,頁151-152。
傅聯絢:〈周易為史前文化之探討──兼述本易及十翼之作疑論評敍論〉,《中華易學》第2卷第4期,1981年6月,頁15-18。
馮麗榮:〈《周易‧旅卦》軍事信息探究〉,《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8期,2008年8月,頁29-30。
過常寶:〈簡論《周易》卦爻辭的來源和特徵〉,《求索》2007年第10期,頁165-167。
黃人二:〈從上博藏簡第五冊《競建內之》看《尚書》「高宗肜日,越有雊雉」句之古義與新解──兼論戰國中晚期楚國之內政〉,《書目季刊》第42卷第2期,2008年9月,頁47-62。
黃忠天:〈周易與上古史的關係〉,《高雄師大學報》第11期,2000年4月,頁55-76。
黃鳴:〈試論殷周之際由巫到史轉變中《易》的作用〉,《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3期,2008年5月,頁93-98。
黃榮武:〈《周易》的戰爭性質觀──師卦初爻新說〉,《中華文化論壇》2002年第3期,頁137-140。
董作賓:〈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第三六次座談會紀要)〉,《大陸雜誌》第3卷第12期,1951年12月31日,頁19-36。
賈洪波:〈爵用新考〉,《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頁36-41。
裘錫圭:〈說卜辭的焚巫尫與作土龍〉,《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頁21-35。
詹秀惠:〈周易卦爻辭之著成年代〉,《孔孟月刊》第16卷第10期,1978年6月,頁12-19。
廖名春:〈王家臺秦簡〈歸藏〉管窺〉,《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頁13-19。
廖群:〈《易‧爻》「匪寇婚媾」的民俗文化讀解〉,《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總第48期),頁68-70。
廖群:〈「競賽求婚」型故事與《易‧爻》「匪寇,婚媾」新解〉,《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第4期,頁62-65。
鄧小偉:〈《周易》的龍文化意蘊──以「乾」卦為視點之探析〉,《滄桑》2008年第1期,頁92-93。
黎凱旋:〈周易談過試婚制度嗎?〉,《中華易學》第2卷第10期,1981年12月,頁10-12。
劉太恒:〈《易‧師》與孫武的軍事思想〉,《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1年2月,頁15-17。
劉舫:〈論鄭玄的「以禮注易」〉,《周易研究》2009年第1期(總第93期),頁39-44+59。
劉雪河:〈「義」之起源易禮新探〉,《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3年7月,頁70-72。
盧鳴東:〈取象釋禮:張惠言《虞氏易禮》中的《公羊》思想〉,《新亞學報》第23卷,2005年1月,頁167-192。
閻步克:〈試釋「非駿勿駕,非爵勿 」兼論「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北大竹書《周訓》札記之三〉,原載《中華文史論叢》2012年第1期,收入《古代簡牘保護與整理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頁309-324。
韓高年:〈《周易》卦爻辭所見商代貞人考〉,《孔孟學報》第82期,2004年9月,頁59-84。
謝陽舉:〈《周易》本為禮經說〉,《華夏文化》1995年第3期,頁15-17。
藍甲雲、陳戍國、張長明:〈《易》與禮之關係略論〉,《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2008年5月,頁104-106。
魏容妤:〈利建侯?!──從西周史論屯、隨、臨、無妄、革五卦〉,《東方人文學誌》第4卷第1期,2005年3月,頁1-14。
羅煥章:〈《周易》卦、爻辭是殷周社會現實生活的反映〉,《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頁53-60。
嚴一萍:〈殷商天文志〉,《中國文字》新二期,1980年9月,頁1-60。
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原載《燕京學報》第6期,1929年12月,收入《古史辨》第三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頁1-44。
顧濤:〈《易》「劓刖」「臲卼」、《禮》「槷」「闑」「貳」異文構成分析──上古漢語異文群釋例〉,《輔仁國文學報》第23期,2007年2月,頁17-27。
肆、學位論文(按發表先後排列)
周何:《春秋吉禮考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程發軔、林尹、高明,1967年7月。
李慈恩:《高亨《易》學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岑溢成,1998年6月。
項世勳:《清儒黃式三、黃以周父子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賴貴三,2007年6月。
斯滿紅:《古史辨派易學研究──以顧頡剛和李鏡池為例》,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林忠軍,2008年5月。
黃惠香:《古史辨《周易》研究評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賴貴三,2008年6月。
徐敏芳:《《周易》成語之物質文明、人文思想與精神文化義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賴貴三,2009年6月。
鄭玉姍:《出土與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經文考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季旭昇,2010年2月。
陳儒茵:《殷墟卜辭所見之自然神信仰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陳廖安,2011年1月。
陳相華:《甲骨卜辭中商代農業與戰爭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陳廖安,2011年6月。
王新媚:《《周易》婚姻家庭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賴貴三,2011年8月。
陳詠琳:《姚配中《周易姚氏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黃忠天,2012年1月。
劉敏惠:《馬其昶《周易費氏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黃忠天,2012年1月。
伍、翻譯外國著作(按國名、作者筆畫排列)
﹝美﹞基辛(Keesing, R.)撰,陳其南校訂,張恭啓、于嘉雲譯:《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
﹝英﹞亨德瑞(Hendry, Joy)撰,戴靖惠、張日輝譯:《社會人類學:他們的世界》,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英﹞愛德華‧泰勒(Taylor, Edward)撰,連樹聲譯:《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重譯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