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文彬 Lee, Wen-Pin |
---|---|
論文名稱: |
我在職棒的歲月 My Days with CPBL |
指導教授: |
林伯修
Lin, Po-Hs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中華職棒聯盟 、自我民族誌 、兩聯盟合併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51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3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自我民族誌研究方法,撰寫我參與了中華職棒的開始,走過職棒的風光熱潮、經歷職棒賭博案的低彌,享受二十幾年工作與興趣結合,樂趣的職棒工作人員的生命故事。在本研究中,我以回憶的方式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描寫從1989年(我進入中華職棒聯盟)到現在西元2016年(我離開中信兄弟)所發生在自身身上的重要事件,包含所遇見的人與發生的事情,以及我自己與球團或其他相關單位的互動,其中著重描寫我在處理重大事件的過程與心路歷程,及「我」在面對這些事件處理過程所獲得的經驗。經歷中華職棒聯盟的成立、兩聯盟的競爭、兩聯盟的合併、職棒賭博事件及電視轉播授權爭議等過程,及相關制度建立之參與;當中多多少少藏著難以說出口的故事,當時的時空背景之考量,或是職務立場之所限,不能主動言說或公開的。透過自我民族誌來敘說、書寫自己在中華職棒發展過程中的生命故事,是一種自我的行動,是一種對外開放的告解,同時也是種反覆自我探索、療癒及復原的歷程。透過這些生命故事,讓社會大眾了解臺灣的中華職棒在二十幾年的時間經歷美國職棒與日本職棒經歷的問題與狀況,作為今後推動職棒或其他體育運動發展的參考。並將自身經驗投射到閱讀者身上,讓他們成為知識生產者,近一步創作自己的價值,就是主要的目的。
關鍵字:中華職棒聯盟、自我民族誌、兩聯盟合併
This study, conducted by the method of Self ethnography, is a story about I devoted more than two decades of his career and personal life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 experiencing the highs and lows of the industry. In this research, I wrote my life story in memory, describing the important events that occurred in my own from 1989 (I worked at the CPBL) to 2016 (I left Chinatrust brothers) The people I met and what happened, and the interaction of other organization and myself. This focused on the process and mentality of my handling of major events and the experiences I gained. Through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PBL, the competition of two leagues, the merge of two leagues, the fix game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and other disputes. Among them, there are many stories that are difficult to say. During that time, it is not allowed to speak out in public. It is a kind of self-action, self-exploration, healing and recovery process. Through these life stories, let the public know Taiwan's CPBL staff in 20 years experiences compar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Japanese staff and barracks problems and conditions, as the future refere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spor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let the reader become knowledge producers and create their own value.
丁原鵬 (2011)。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兄弟象關係行銷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丁健新 (2015)。職棒假球案之偵辦輿論罪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王子文 (2010)。職棒二軍新制度政策評估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文昇(2010)。中華職棒假球事件對臺灣棒球制度的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王文昇、夢峻瑋 (2010)。迷失的方「象」﹕2009年兄弟象職棒假球案。競技運動,12(1)。
王忠茂、林千源 (2010)。臺灣棒球文化觀光背景與應用之研究。弘光人文社會學報,13,83-100。
王派健 (2015)。中華職業棒球球隊認同、主場經營認同對於持續涉入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12,40-55。
王郁惠 (2013)。一位諮商學習者自我追尋之自我敘說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過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白宗易、陳明宏 (2010)。職棒球迷看球意願因素與主場行銷策略之關係。運動健康休閒學報,1,12-25。
江宜靜 (2009)。一位女研究生的自我認同支敘說探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何彥翰 (2013)。論職業棒球保留制度與自由球員制度之相關法律規範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何粵東 (2005)。敘說研究方法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何粵東 (2010)。自我民族誌的課程研究初探。中正教育研究,9(1),1-29。
吳介仁 (2013)。職棒屬地權及球隊認同隊球團行銷之影響-以桃園縣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科技大學,桃園縣。
李宜樺 (2011)。被禁錮的籃球魂﹕一位籃球愛好者的故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金雪 (2009)。中華職業棒球球迷消費行為之質化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伯修、林國棟 (2012)。媒體再現與臺灣國球的系譜。體育學報,45(3),227-246。
林邦遠 (2009)。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發展之研究(1987-2008)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林冠年 (2010)。百年孤寂-臺灣棒球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林華韋 (2000)。職業運動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林錫波 (2012)。中華職棒大聯盟勞資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姚祥喆 (2015)。《鍾馗嫁妹》演出經驗:自我民族誌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施致平 (2008)。職棒球隊經營對其母企業之效益評估-以兄弟象為例。師大學報,53(1),49-63。
紀朝文 (2011)。我跑,故我在﹕一位田徑選手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聚名 (2012)。騎牆與追尋:貧窮男社工性別處境的行動與反思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翁志成 (2013)。日本職業棒球聯盟之發展。育達科技大學學報,35,129-142。
高興桂 (2001)。我國職棒球團企業經營困境因素與解決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益榕 (2015)走過十年-一位慈濟志工的生命意義之自我敘說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
張健裕 (2009)。棒球振興計畫中建立防賭機制政策論證-政策利害關係人觀點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張凱翔 (2009)。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簽賭事件之個案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梁奮平 (2010)。臺灣職業棒球運動未來發展之研究-從調查機關偵辦角度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郭志南 (2013)。從一位寫不出論文的研究生說起:逆寫社會工作者專業帝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仁精、郭志偉、鍾志強 (2012)。棒球觀賞者觀賞動機、觀賞體驗、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科技學刊,21(3),229-238。
陳志鈞、李文雄、陳君遠 (2008)。運動行銷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以日本職業棒球總冠軍賽為例。東吳經紀商學學報,63,77-110。
陳俊吉 (2013)。人在冏途-一位資深研究生的敘說之旅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陳威勳 (2009)。運動偏差行為認知對運動觀賞者之涉入程度、運動彩券消費動機與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以我國大專院校學生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傅筠駿 (2013)。臺灣棒球迷背負的權力分析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曾國倫 (2015)。臺灣職業運動產業生態演化之探索性研究-以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曾慧青 (2009)。中職再爆打假球風波之衝擊與解決之道。臺北市: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黃明聖、陳香梅 (2009)。促進職棒發展的租稅待遇。臺北市: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
黃玫貞 (2012)。敘說汗水中的笑與淚:走過風與谷的青少年國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煜 (2003)。經營職棒球隊的關鍵能力。臺北市: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黃瑛坡 (2005)。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營運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昌德 (2005)。電視運動轉播市場之分析:臺、美、英三國職業運動轉播權利金的發展。廣播與電視,25,27-57。
蔡岱亨 (2003)。臺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蔡昕宸 (2016)。教練,我想「看」棒球-2014 中華職棒轉播權爭議分析與解決策略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禎元 (2009)。臺灣職業棒球產業創新管理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蔡銘仁 (2014)。職棒觀眾涉入度與觀賽行為之關聯性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黎家維 (2009)。職棒簽賭風暴之結構面分析。臺北市: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盧韋儒 (2011)。平凡中見不平凡﹕一位小學教師的運動生命敘說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盧崴诩 (2014)。以安頓生命為目標的研究方法-卡洛琳、艾理斯的情感喚起式自傳民族誌。社會研究, 221-246。
謝丈潔 (2012)。中華職棒球迷運動社會化與職棒認同關係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5(2),53-70。
鍾德文、黃俊傑 (2007)。探討美國、日本、臺灣職業棒球球員輔導管理制度。修平人文社會學報,(8),123-136。
簡威瑟 (2009)。球迷觀賞行為與球隊形象、球迷忠誠度、消費意圖之間的關係-以中華職棒大聯盟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簡威瑟、李雅靖 (2011)。棒球球隊形象研究。傳播與管理研究,11(1),69-108。
聶上棨 (2009)。中華職棒統一SEVEN-ELEVEN獅隊主場經營策略隊球隊認同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