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芷瑩
Su, Chih-Ying
論文名稱: 集體記憶──港口城市的機械美學
Collective Memory──Machine Aesthetic of The Port City
指導教授: 蘇憲法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集體記憶機械美學工業化
英文關鍵詞: Collective Memory, Machine Aesthetic, Industrializ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0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每個人擁有其獨特性,乃架構在個人心靈與社會脈絡之下,面對自我定位與價值,除卻探討內心之所向,亦應以外在環境面向切入尋找那份共感之聯繫。
    是故,筆者重新檢視個人與土地的關係,基隆,是個港口城市,經由對其歷史、文化概況、產業發展之了解,加上相關藝術流派的涉獵與學習,筆者將對這塊土地所產生的感知─藉由機械元件之形式─轉化為藝術表現。創作前期,以客觀面向展現基隆的在地景物;中期,乃嘗試介入大量材料之物質性,以媒材詮釋的直接性拉近與觀者的距離;後期,則以正向積極的表現形式呈顯再造之活力與期盼。希冀藉由此系列創作,能喚起大眾在地的共同記憶,慢慢建構起對地方的關注與意識。
    本文共分為六個章節加以論述與延伸。第一章乃說明研究之動機與目的,以了解主題選擇之脈絡原由;第二章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與背景元素,面對工業社會的發展與機械時代的來臨,進而偏好結構性之表現形式;第三章透過藝術社會學、機械美學等相關學理探討以及藝術家之觀點分析,除了深化創作的思考層面,亦強化作品呈現之精確度;第四章將創作內容、架構、方法詳加記錄,以了解創作過程的實際經歷;第五章即以系列作品各自論述其欲傳達之概念;第六章則為整體創作研究作一總結,並表述心得收穫。

    Everyone has the uniqueness, which is framed by the personal spirit and social context. With regard to self-positioning and self-value, we should seek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ner aspiration and the outer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the land. Keelung is a port city. Through knowing its history, cultur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tudying correlative art movements, the author tried to transform the perception of this land into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via the form of mechanical elements. In the early period, the author portrayed the local scenery from an objective aspect. In the middle period, attempting interfering with a great number of materiality to bring viewers closer by means of medium immediateness was the main way. In the later period, applying the positive form of expression manifested the activity and expectation of civic reconstruction. The author hoped to arouse popular memories by these serial creations, and gradually construct the concern and consciousness to the region.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o discuss the topics. The first chapter: to introduce the motive and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for comprehending the context of themes. The second chapter: to clarify personal idea and elements of background,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coming of Machinery Age, then inclined to constructive form of presentation. The third chapter: to explore correlative theories, as sociology o f the arts and machine aesthetic etc., and analyze the artists’ viewpoints, for deepening the think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preciseness. The fourth chapter: to record the content, frame and methods for realizing the process of painting. The fifth chapter: to explain the serial works severally for conveying the concepts. The sixth chapter: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and make a conclusion.

    摘要…………………………………………………………………………………2 Abstract……………………………………………………………………....3 目次…………...……………………….…………………………………….…4 目次 第一章 緒論…………………………………………………………………7 第一節 創作研究動機與目的………………………………………………7 第二節 創作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12 第二章 創作理念與背景元素………………………………………………15 第一節 現代工業社會發展…………………………………………………15 第二節 機械美學的啟發……………………………………………………19 第三節 拼貼與組構概念探尋………………………………………………23 第四節 基隆港在商業與工業的角色………………………………………28 第三章 創作之學理基礎……………………………………………………31 第一節 學理基礎之文獻探討………………………………………………31 一、 藝術社會學……………………………………………………………31 二、 機械美學………………………………………………………………33 三、 藝術之個人精神與時代面貌…………………………………………38 第二節 西方相關藝術家之統整探究………………………………………45 一、 弗拉基米爾‧塔特林(Vladimin Tatlin) ………………………45 二、 費爾南‧雷捷 (Fernand Leger)…………………………………47 三、 查爾斯‧席勒 (Charles Sheeler).....................49 四、 傑昂‧唐格里 (Jean Tinguely).......................52 第三節 西方藝術家與個人作品之相關性…………………………………54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58 第一節 工業社會機械物件…………………………………………………58 一、 巨大機械物……………………………………………………………58 二、 工業文明產物…………………………………………………………59 第二節 情感表現與拼貼實驗………………………………………………61 一、 情感表現性……………………………………………………………61 二、 拼貼實驗與概念………………………………………………………62 第三節 創作技法與媒材……………………………………………………63 第五章 系列作品自述………………………………………………………67 一、 《手繪機械時代》……………………………………………………67 二、 《前夕》..........................................69 三、 《Working》.......................................71 四、 《Fading》........................................73 五、 《發電廠》.........................................75 六、 《記憶的片段畫面》..................................77 七、 《破壞Ⅰ、Ⅱ、Ⅲ、Ⅳ》..............................79 八、 《Interior Ⅰ》...................................83 九、 《Interior Ⅱ》...................................85 十、 《Interior Ⅲ》...................................87 十一、 《巨大勞動者》.....................................89 十二、 《藍調勞動者》.....................................91 十三、 《機械組構時代》...................................93 第六章 結論…………………………………………………………………95 參考書目…………….………………………………………………….......97 一、 中英文書目……………………………………………………………97 二、 期刊論文………………………………………………………………98 三、 網路資料………………………………………………………………99

    一、 中英文書目
    1. 史奎爾、肯戴爾合著,洪蘭譯(2001)。《透視記憶》。台北市:遠流。
    2. 艾文‧托佛勒著,黃明堅譯(1980)。《第三波─未來三部曲:二》。台北市:遠流。
    3. 李清志(1998)。《機械建築─機械美學與建築形式》。台北市:創興。
    4. 何政廣主編,陳英德、張彌彌合著(2002)。《世界名畫家全集─勒澤》。台北市:藝術家。
    5. 村上隆著、江明玉譯(2007)。《藝術創業論》。台北市:商周。
    6. 阿諾德‧豪澤爾著、居延安編譯(1988)。《藝術社會學》。台北市:雅典。
    7. 林顯宗、江亮演、李庚霈、曾敏傑著(2000)。《工業社會學》。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8. 馬里奧‧維爾多內著、呂同六主編、黃文捷譯(2000)。《未來主義:理性的瘋狂》。四川省:四川人民出版社。
    9. 陳秉璋、陳信木著(1993)。《藝術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10. 陳淑華(1998)。《油畫材料學》(初版)。台北市:洪葉文化。
    11. 葉朗(1993)。《現代美學體系》。台北市:書林。
    12. 閣林國際藝術團隊、胡永芬總編輯(2001)。《藝術大師世紀畫廊─雷捷》。台北市:閣林。
    13. 劉克峰(1996)。《純粹主義美學的現代性》。台北市:洪葉文化。
    14. Charles Brock(2006)。《Charles Sheeler: Across Med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5. Eddie Wolfram著、傅嘉琿譯(1992)。《拼貼藝術之歷史》。台北市:遠流。
    16. Gillian Rose著,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市:群學。
    17. Herschel B. Chipp著、余珊珊譯(1995)。《現代藝術理論》。台北市:遠流。
    二、 期刊論文
    1. 王立欣(2009)。〈從解構主義論村上隆藝術創作之美學特色──以《Mr. DOB》、《Hiropon》與《My Lonesome Cowboy》等作品為例〉。2009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社會變遷中的教育發展論文集,562-582。
    2. 林麗珊(2006)。〈後現代論述與藝術創作〉。哲學與文化,33:10=389,165-180。
    3. 林盈君(2008)。《城市‧漫遊─林盈君創作自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4. 林舒婷(2008)。〈機械美學思維之研究〉。重高學報,11,109-125。
    5. 胡正光(2007)。〈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147-201。
    6. 陳慧屏撰文,賀照縈責任編輯(2004)。〈基隆港─愁城的心結、築夢的希望〉。大地地理雜誌,192,20-37。
    7. 郭藤輝(2006)。傑昂‧唐格里(Jean Tinguely, 1929-1991)的機器藝術及理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洋美術史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8. 張通榮、張志清、林光、林財生(2010)。〈基隆港市共同發展策略〉。航運季刊,第19卷第3期,67-85。
    9. 黃文叡(2001)。〈廿世紀藝術理論與批評--現代藝術中的「機械美學」〉。藝術家,314,158-166。
    10. 傅嘉琿(1989)。〈第三國際紀念碑與構成主義〉。現代美術,23,58-63。
    11. 劉巧楣(2011)。〈色彩與文化:蒙德里安與戰後巴黎的「回歸秩序」論〉。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0,279-350。
    12. 謝東山(1993)。〈現代繪畫中的葛林伯格主義〉。現代美術,51,74-81。
    13. Tolstoy, Leo (1962), What is Art? and Essay on Art, Aylmer Mande tran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 228.

    三、 網路資料
    1. 宋國誠(民95年8月3日)。〈藝術史上的薩滿師──約瑟夫‧波依斯的「人智學藝術」(上)〉。破報。民101年5月10日,取自:http://pots.tw/node/907。
    2. 吳榮義,中國文化大學中華百科全書(民72)。民101年4月12日,取自:中國文化大學網頁: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soc.asp?id=4253&lpage=1&cpage=1
    3. 曾久晏撰稿、楊永源審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人教育百寶箱(無日期)。民101年4月11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670
    4. 基隆港務分公司http://www.klhb.gov.tw/klhbHome.aspx(民101年4月15日瀏覽)
    5. http://weimarart.blogspot.com/2011/04/charles-sheeler.html (民101年5月5日瀏覽)
    6. http://www.artdesigncafe.com/machine-aesthetic-machine-art-1992 (民101年6月22日瀏覽)
    7. 楊衍畇撰(2011),http://yunnia.blogspot.tw/2011/03/umberto-boccioni-1882-1916.html (民101年6月23日瀏覽)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