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柔雯 |
---|---|
論文名稱: |
七夕節的由來及其節俗研究--兼論臺俗十六歲成年禮 |
指導教授: | 林素英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4 |
中文關鍵詞: | 七夕 、牛郎織女 、節日由來 、七娘媽 、做十六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7 下載:7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七夕是初秋之際的一個重要歲時節令,有著豐富而多彩的歲時活動。本論文為求對七夕節俗內容及文化義涵有通盤的認識,故先追本溯源,探究七夕節日的由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最早是源於星辰崇拜與農神崇拜,也與古代男耕女織的經濟活動及農耕信仰、桑蠶信仰息息相關。故本文先從星辰崇拜、農業社會的投射、淒美的愛情故事三方面考述七夕節的由來。
其次,是探究七夕節的其他由來及異稱。七夕節之乞子、乞巧、嬉戲等活動,或與上古初七之陽會日、上古貙膢之祭、鄭交甫會漢水女神故事及穿天節有關,且言之成理,故可列為七夕節之其他由來。此外,由於各地風俗或是歷史演變,致使七夕節產生多種異稱,如乞巧節、星期、鵲橋會、女兒節、雙七節……等,反映人們對七夕節豐富文化的不同解讀,故依其性質加以分類、說明,俾便發掘七夕節俗活動的義涵 。
再其次,是析論七夕多采多姿的節俗活動、翫物與時食。人們與自然環境相抗衡,其產生的劫難與威脅減弱後,才有力氣去歡度各項節慶活動。換言之,吾人必須先滿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然後始能滿足社交需求。故本文依序從美顏保健、乞求庇佑、遊戲娛樂三大方向,析論七夕之節俗活動,並接著討論七夕應景的翫物及飲食。
最後,是探究臺灣現今的七夕節俗活動。節俗活動會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有所更迭,以我們目前居住的環境來說,民眾會於七夕當天祭祀七娘媽,感謝她對家中未成年子女的庇佑。很顯然的,古人向織女乞巧、乞子的習俗,在臺灣已發展出自己的地方特色,演變成感謝七娘媽庇佑兒童及舉辦成年禮為主題的活動。此外,臺灣七夕尚有祭祀床母的習俗。本文即針對臺灣的七夕節俗活動──祭祀七娘媽、祭祀床母及府城開隆宮做十六歲成年禮進行探討,並試著了解七夕節俗在臺灣演變的原因。
一、古代文獻資料
(一)經部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1),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漢.毛公傳,漢.鄭元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2),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3),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儀禮注疏》(十三經注疏4),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5),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6),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清.阮元校勘:《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7),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9),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9),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漢.戴徳:《大戴禮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95
宋.陳祥道:《禮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未載出版年份
宋.葉時:《禮經會元》,臺北:漢京事業文化有限公司,1985
宋.蔡沈:《書經集傳》,臺北:世界書局,1981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徐乾學輯,納蘭成德校訂:《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事業文化有限公司,1985
(二)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9
漢.班固:《漢書》,上海:新華書店,1989
吳.徐整:《三五歷記》,長沙:長沙嫏嬛館,1883
晉.周處:《風土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
後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後魏.酈道元:《水經注》,臺北:世界書局,1963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宋.吳自牧:《夢梁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
宋.周密:《武林舊事》,臺北:廣文書局,1995
宋.歐陽脩:《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2
宋.歐陽脩:《歸田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元.陶宗儀:《元氏掖庭記》,成都:巴蜀出版社,1993
元.熊夢祥:《析津志輯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臺北:廣文書局,1969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大通書局,1987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三)子部
春秋.左丘明,孫吳.韋昭注:《國語》,臺北:宏業書局,1980
戰國.石申:《星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戰國.墨翟:《墨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戰國.隨巢子:《隨巢子》,海南: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5
戰國.尸佼著,清.汪繼培輯:《尸子》,臺北:世界書局,1958
戰國.韓非著,清.王先慎注:《韓非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83
漢.崔寔著:《四民月令》,海南:海南新聞出版社,1995
漢.揚雄撰,晉.李軌注:《揚子法言》,臺北:世界書局,1983
漢.王充:《論衡》,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漢.劉安著,高誘注:《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1984
漢.應劭撰,民國.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北齊.劉晝撰,唐.袁校政注:《劉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後魏.賈思勰著,繆啟愉校釋:《齊民要術》,臺北:明文書局,1986
唐.王冰次注,宋.林億等校正:《黃帝內經素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唐.呂才:《陰陽書》,清光緒十年湘遠堂刊本,1884
唐‧馮贄:《雲仙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唐.韓鄂:《四時纂要》,海南: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5
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傳》,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
元.伊世珍:《瑯嬛記》,臺北:新興書局,1975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明.陳繼儒:《群碎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
明.劉文泰撰,清.王道純續撰:《本草品彙精要》,臺北:南天書局,1983
清.張爾岐:《蒿菴閒話》,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四)集部
齊.謝朓:《謝宣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玉臺新詠箋注》,臺北:明文書局,1988
唐.王勃:《王子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公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宋.楊億輯:《西崑酬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王實甫:《西廂記》,臺北:華正書局,1991
元‧宋褧:《燕石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臺北:桂冠出版社,1984
清.聖祖御定:《全唐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清.程允升編,民國.蔡東藩增訂:《幼學故事瓊林》,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73
(五)筆記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80
晉.王嘉撰,梁.蕭綺錄:《拾遺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晉.郭璞注,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箋疏》,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
晉.張華:《博物志》,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晉.習鑿齒撰,黃惠賢校補:《襄陽耆舊記》,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晉.葛洪:《西京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臺北:三民書局,1996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李昉等:《太平廣記》,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新興書局,1975
宋.岳珂《桯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宋.金盈之:《醉翁談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宋.周密:《癸辛雜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
宋.莊季裕:《雞肋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無名氏:《致虛雜俎》,上海:上海國學扶輪社,1915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臺北:世界書局,1963
明.郎瑛:《七脩類稿》,臺北:世界書局,1984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褚人獲:《堅瓠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顧祖禹:《讀史方舆紀要》,臺北:新興書局,1956
清.顧祿:《清嘉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六)類書
唐.白居易撰,宋.孔傳續撰:《白孔六帖》,臺北:新興書局,1969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臺北:大化書局,1977
清.張玉書等奉敕撰:《佩文韻府》,清中葉(1745~1827)嶺南潘氏海山仙館刊本,1745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6
清.厲荃:《事物異名錄》,臺北:新興書局,1969
(七)叢書
1.叢書集成
漢.鄭玄注:《易緯乾鑿度》,《叢書集成新編》第2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漢.劉向:《列仙傳》,《叢書集成初編》第492冊,長沙:商務印書館,1936
漢.班固:《漢武帝內傳》,《叢書集成初編》第498冊,長沙:商務印書館,1937
唐.張泌:《妝樓記.桃花靧面》,《叢書集成初編》第418冊,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宋.高承:《事物紀原》,《叢書集成初編》第201冊,長沙:商務印書館,1936
宋.張表臣:《珊瑚鈎詩話》,《叢書集成初編》第396冊,長沙:商務印書館,1936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叢書集成初編》第3冊,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明.羅頎:《物原》,《叢書集成初編》第36冊,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漢.劉向:《五經要義》,《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第10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漢.韓嬰:《韓詩內傳》,《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第13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梁.吳均:《續齊諧記》,《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第9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第4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2.中國地方志
清.王禮:《臺灣縣志》,(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4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清.不著纂輯人:《安平縣雜記》,(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3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全奐澤修,許實纂:《祿勸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區第264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25
清.徐景熹修,魯曾煜等纂:《福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區第7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彭衍堂修,陳文衡纂:《龍巖州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區第8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張玿美纂修:《惠來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區第11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陳壽祺總纂,魏敬中續修:《道光福建通志臺灣府》,(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4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楊宗時修,崔淦等纂:《襄陽縣志》,(新修方志叢書.湖北方志2),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
二、現代文獻資料
(一)方志叢書(按作者姓氏筆畫及叢書完整順序排列)丁世良、趙放主編:《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北卷>、<東北卷>、<西北卷>、<中南卷>、<西南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89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上、下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朱鋒:《南臺灣民俗》,《北京大學民俗叢書》第33冊,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
婁子匡:《臺灣民俗源流》,《北京大學民俗叢書》第6冊,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
丁燮等修,戴鴻熙等纂:《湯溪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21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古廷彥等纂、馬繼楨等修:《翼城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區第41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余文儀主修:《續修臺灣府志》,(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16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
林興仁主修,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6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周學仕等修,馬呈圖等纂:《羅定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區第19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黃典權、游醒民等纂修:《臺南市志》,(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7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曹剛等修,邱景雍纂:《連江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區第7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曾迺碩總纂,楊政河、曾美蘭編纂:《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歐卿義修,梁崇鼎等纂:《貴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區第6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賴熾昌等主修:《彰化縣志稿》,(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7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謝金鑾、鄭兼才:《臺灣縣志》,臺北:武陵出版社,1999
(二)近人著作(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秋桂:《中國節日叢書-七夕》,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
王國維:《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文華出版社,1958
王道成:《科舉史話》,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王毓榮:《荊楚歲時記校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王熹、李永匡:《中國節令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申丙選注:《唐宋散文選注》,臺北:正中書局,1969
弗雷澤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久大文化出版社,1991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重修緯書集成》,東京都:明德出版社,1981
任二北:《敦煌曲初探》,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
朱狄:《原始文化之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88
沈平山:《中國神明概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
沙依仁:《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臺北:五南出版社,1988
李秀娥:《臺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臺北:遠足文化公司,1995
吳瀛海:《臺灣民俗》,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98
佟輝:《天時、物候、節道-中國古代節令智道透析》,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
何炳隸:《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69
何聯奎、衛惠林合著:《臺灣風土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9
俞曉群:《數術探祕-數在中國古代的神祕意義》,北京:三聯書店,1994
阮昌銳:《歲時與神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1
林師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林師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亞伯拉罕.馬斯洛:《動機與人格》,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金岡秀友:《何謂「生」─阿含經》,臺北:大展出版社,1991
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
洪淑苓:《牛郎織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洪興祖:《楚辭注六種》,臺北:世界書局,1978
星雲大師監修,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主編:《佛光大藏經─阿彌陀經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9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
紀俊臣主編:《禮儀民俗論述專輯》,臺北:內政部出版,1997
凌志四:《臺灣民俗大觀》,臺北:大威出版社,1985
凌純聲:《卜辭中社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
高國藩:《敦煌古俗與民俗流變-中國民俗探微》,南京:河南大學出版社,1989
高琳主編:《論女性文學-中外女性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選》,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5
袁珂:《中國古代神話》,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
徐中玉、金啟華主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殷登國:《歲時佳節記趣》,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84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6
郭大玄:《臺灣地理-自然、社會與空間的圖像》,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5
許晉彰:《臺灣常民文化-鄉土節令與民俗活動》,臺北:華淋出版社,2002
婁子匡:《中國民俗》,臺北:廣播月刊社,1984
連雅堂:《臺灣通史》,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1
張君:《神秘的節俗》,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
陳久金:《中國星座神話》,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5
陳久金、盧蓮蓉:《中國節慶及其起源》,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陳正之:《臺灣歲時記─二十四節氣與常民文化》,臺北:行政院新聞局,2001
陳遵媯:《中國古代天文學簡史》,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
陳慧樺、古添洪編著:《從比較神話到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
馮作民譯著:《西洋神話全集》,臺北:星光出版社,1980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馮時:《天文學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
馮賢亮:《歲時節令─中國古代節日文化》,揚州:廣陵書社,2004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選注》,臺北:國家出版社,1983
傅德岷、韓濟木、馬培汶合著:《中國八大傳統節日》,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臺北:百觀出版社,1994
喬繼堂:《細說中國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賀學君:《中國四大傳說》,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
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葉國良、李隆獻、彭美玲著:《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劉還月:《臺灣的歲節祭祀》,臺北:自立晚報社,1991
趙輝:《楚辭文化背景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蓋國梁:《節慶趣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樂仁:《中國民間俗神》,臺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鄧之誠:《東京夢華錄注》,臺北:世界書局,1999
戴君仁選注:《詩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1
龍樹菩薩著,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4
鍾敬文:《鍾敬文民間文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
蕭兵:《楚文化與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韓復智編:《中國通史論文選輯》,臺北:南天書局,1984
韓養民、郭興文:《中國古代節日風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
譚達先:《中國神話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譚麟:《荊楚歲時記譯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龐樸:《稂莠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鐘義明:《臺灣的文采與泥香》,臺北:武陵出版社,1992
蘇同炳:《臺灣今古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顧俊主編:《中國文化史工具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
釋演培纂編:《俱舍論頌講記》,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71
(三)學位論文
林景蘇:《中國古代神話中人神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6
吳淑杏:《七夕詩之研究-以六朝至唐代為範圍》,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5
劉學燕:《兩宋七夕與重陽詞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6
(四)期刊論文
于長敏:<日本牛郎織女傳說與中國原型的比較>,《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第2期
中西進、王曉平:<七夕星歌的交流史溯流-中日詩歌自然意象對談錄(上)、(下)>,《日語學習與研究》,1994年第3期以及第4期
朱介凡:<牛郎織女神話傳說>,《幼獅文藝》第46卷第2期,1979年8月
吳政恆:<后里樟樹公捾絭之民俗信仰>,《臺灣文獻》第45卷第4期,1994年12月
阮昌銳:<臺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臺灣歷史與文化論文集》第1輯,1999
何根海:<七夕風俗的文化破譯>,《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第4期
何根海:<「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的文化讀釋>,《鵝湖月刊》第25卷第6期,1999年12月
杜漢華:<牛郎織女流變考>,《中州學刊》第148期,2005年7月
杜漢華、汪碧濤、余海鵬:<牛郎織女七夕節源考>,《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3卷第5期,2004年10月
林金田:<臺南市開隆宮與「做十六歲」成人禮之淺探>,《臺灣文獻》第41卷第3、4期合刊本,1990年12月
林師素英:<七夕節俗論略>,《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第六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11月
林師素英:<論“鄭風‧溱洧"中的禮與俗──兼論上巳節的由來與定型>,《第六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9月
洪淑苓:<七夕-女性的民俗嘉年華>,《國文天地》第16卷第3期,2000年
洪淑苓:<牛郎織女在俗文學中的特色>,《中外文學》第17卷第3期,1988年
洪淑苓:<織女信仰與女性民俗文化-兼及七夕詩文的性別批評>,《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4期,2001年
俞允堯:<七夕乞巧女兒節>,《文史雜誌》,1997年第4期
高莉芬:<落入人間的仙子-論漢魏詩歌中的織女>,《國文天地》第16卷第3期,2000年
高瑞吾:<七月初六過七夕的地域分布及緣起>,《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
孫續恩:<牛郎織女神話故事三題>,《民間文學論壇》,1985年4月號
莊雅州:<左傳天文史料析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3期,2000年9月
馮文質:<從民俗看臺灣與大陸的關係>,《臺南文化季刊》第 2卷第1期,1952年1月
傅芸子:<宋元時代的「磨喝樂」之一考察>,《支那佛教史學》2卷4號,1973年
華漢文:<牛郎織女流變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第25卷,2005年5月
鍾敬文:<七夕風俗考略>,《中山大學歷史語言學研究所週刊》第11、12
期合刊本,1982年8月
薛理勇:<「七夕」是何日>,《食品與生活》,2006年第8期
(五)網路資料
《維基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wik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六)其他
任道斌主編:《佛教文化辭典》,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
曹謨主編:《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藍吉富主編:《佛學辭典》,臺北:彌勒出版社,1984
高雄市保安宮介紹資料:《供奉神明-註生娘娘》,高雄市三民區十全一路52號
屏東縣鎮海宮介紹資料:《神祇介紹-註生娘娘》,屏東縣東港鎮鎮海里42號之5
臺北市龍山寺介紹資料:《寺內神明-註生娘娘》,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
臺南市開隆宮介紹資料:《七娘媽》,臺南市中山路79巷56號
臺南市臨水夫人媽廟介紹資料:《三十六婆姐》,臺南市建業街16號
嘉義縣安龍府介紹資料:《尊神介紹-註生娘娘》,嘉義縣東石鄉頂揖村13之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