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孫扶志
Sun, Fu-Chih
論文名稱: 幼小銜接中課程與教學的問題與因應策略效果之研究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roblems happened on the transition of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and what coping strategies are effective on these problems
指導教授: 張景媛
Chang, Ching-Yu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1頁
中文關鍵詞: 幼小銜接學習與生活適應課程與教學
英文關鍵詞: transition of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learning and adapting,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1下載:1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在探討有關幼小銜接中課程與教學的相關問題與因應策略的效果,共有五項研究目的:
    一、了解目前幼托園所大班學童在進入國小就讀時,因「課程與教學」上的不同,而產生在學習與生活適應上的各項問題。
    二、探究目前家長、幼兒教師、小學低年級教師為解決幼小銜接適應問題,有哪些因應策略的介入。
    三、綜合文獻分析,以九年一貫課程為基礎,提出一般小學在幼小銜接課程與教學適應問題上的因應策略,進行銜接適應的教學方案設計。
    四、針對現行國小一年級之課程,結合「幼小銜接課程與教學因應策略」之教學方案,進行實驗教學,以評估此教學方案的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五、依據實驗教學之結果,提出具體、適切、可行的「幼小銜接課程與教學因應策略」,以提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幼托園所及一般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師在幼小銜接相關問題與政策上之參考。
    本研究結合質性研究的文獻資料蒐集、幼小教師訪談、教學歷程觀察、文件分析法與量化研究的問卷調查法、實驗研究法,進行幼小銜接因應策略的驗證。依據研究目的與方法,本研究獲致下列結論:
    一、現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下,幼小銜接問題仍然存在,且幼小階段間包括:教學方式、班級經營、常規管理、課程設計、評量方式、教室規劃與情境佈置、親師溝通方式等七項類型的差異問題,是造成許多幼小銜接適應問題的主因。
    二、幼小銜接現階段的適應問題包括:
    (一)生活領域適應問題:如常規適應、人際關係的適應、生活自理的適應。
    (二)學習領域適應問題:如課程內容、學習環境、學習態度、學習方法。
    三、現階段幼小銜接適應的因應策略
    (一)幼兒教師的銜接因應策略:1、幼小教師教學觀摩與銜接座談;2、讓幼兒共同參與小學活動,熟悉小學型態;3、參觀小學校園與上課的情形;4、在大班期末進行小一環境與作息之模擬銜接。
    (二)小學教師銜接因應策略:1、加強孩子的生活教育與對學習環境的熟悉;2、具體規範生活常規,鼓勵增強孩子的良好行為;3、重視親師合作,強化與家長的溝通;4、漸進式的團體規範與常規管理;5、教師教學理念與心態的調整
    四、幼小銜接實驗教學方案的整合型因應策略:1、以多元智慧為核心的主題式統整課程;2、重視學習情境中師生同儕的鷹架互動;3、強調生活課程的真實體驗與做中學;4、增加適性與自主的彈性課程設計;5、延伸綜合活動領域之幼小銜接活動課程;6、強化親師合作,運用家長支援與資源;7、開放教育的核心理念。
    五、幼小銜接課程與教學因應策略教學方案之成效
    (一)銜接因應策略對學習生活適應表現之增進效果,獲得支持。
    (二)相較於一般小學教學模式,銜接因應策略除能維持穩定的學習效果,對於國語科學業成就表現的增進效果,也獲得支持。
    根據結論提出以下研究建議:
    一、對未來幼小銜接課程與教學因應策略之建議:1、規畫連貫性的課程與教學;2、增加大班幼兒與小一學童相互參訪互動的機會;3、培育幼小階段教育專業的教師;4、培養幼兒進入小學基本的能力與發展;5、幼小學習情境的延伸與應用;6、配合各方面人員的投入參與銜接輔導;7、整合知情意行的銜接因應策略。
    二、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之建議:1、統整幼稚園與小學的課程領域標準與教學規範;2、調高小一師生比例,考量課後托育問題;3、幼托整合與幼小師資合流培育之整體思維;4、研擬規劃九十五學年度國教向下延伸至K教育的銜接方案。
    三、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1、進行全國性的幼小銜接現況調查;2、從幼托園所立場進行幼小銜接的評估;3、對來自不同幼托園所的幼兒進行評估;4、考量特定對象的孩子,探討銜接適應的相關問題。

    Abstract
    There are five purposes to aim at on this research.
    1.To know what problems kids may encounter in learning and adapting themselves into primary school life after they graduate from the kindergarten.
    2.To realize how parents, preschool teachers,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deal with kids’ adaptation problems.
    3.To come up with cop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pla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ducation documentary and Grade 1-9 Curriculum.
    4.To evaluate the practicalitie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plans after experimenting with them in the first grade class.
    5.To provide practical coping strategies which education ministries,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an use as a reference when they make education policies or deal with transition related problems.
    The ways on this research to prove how coping strategies work are to analyze lots of quality researches, documents, and questionnaires fo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o observe teaching process, etc.
    The following ar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1. The transition related problems mainly result from the differences such as teaching methods, class management, classroom rules, lesson planning between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2. Adaptation problems come from both learning and life. For instance, building up new friendship, complying with new behavior codes and taking care of everything in life by themselves. Besides, they need to adapt to a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 a new attitude toward learning.
    3. As for coping strategies, what preschool teachers can do is to arrange meetings with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o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on teaching issues. In addition to it, they can arrange activities for kids to visit primary schools to be more familiar with campus of the primary schools and teaching styles. To make kids get accustomed to new school codes and classroom rules.
    4.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ns which involve multi-intellectual and open-minded rationale let kids learn by doing and experiencing. They also emphasize the scaffold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resource from parents can be considered while designing a teaching plan.
    5. Comparing to the general teaching mod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ns can’t only improve kids’ adapt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learning Chinese but also stabilize learning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ome suggestions are listed below.
    1. Suggestions about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Designing coherent curricula and teaching schedules(b)Offering more activities fo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kids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c)Nurturing more professional teachers fo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d)Developing kindergarten kids’ abilities to make themselves fit after entering the primary school and extend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to the primary school.
    2.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ministries
    (a)Integrating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eaching regulations set fo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b)Raising the pupil-teacher ratio and considering to offer after school care(c)Unifying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unific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normal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d)Scheming to extend compulsory education policy to kindergarten stage for the semester of Year 95.
    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Surveying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transition of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b)Making assessments on transition from preschools’ point of view(c)Evaluating kids from different kindergartens(d)Studying a particular group of kids on their adaptation related problem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九年一貫教育改革的內涵 8 第二節 幼小銜接的理論基礎 14 第三節 課程與教學的理論基礎 23 第四節 幼小銜接的相關研究 31 第五節 綜合討論 6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6 第二節 實施步驟 68 第三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71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6 第四章 幼小銜接現階段問題及因應策略調查(研究一) 78 第一節 幼小銜接問題與因應策略調查之研究對象與工具 78 第二節 幼小教師對銜接問題看法之分析與討論 81 第三節 幼小教師及家長在幼小銜接問卷調查之分析與討論 93 第四節 幼小銜接現階段問題綜合討論 129 第五章 幼小銜接課程與教學實驗(研究二) 134 第一節 幼小銜接課程與教學實驗研究方法 134 第二節 幼小銜接實驗因應策略 146 第三節 幼小銜接實驗課程教學方案 155 第四節 幼小銜接因應策略與教學方案之綜合討論 165 第五節 銜接因應策略教學方案實施成果分析與討論 168 第六節 實驗教師訪談分析與討論 19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05 第一節 結論 205 第二節 建議 214 參考文獻 219 一、中文部分 219 二、英文部分 226 ※ 附錄 附錄一:幼小銜接問題研究致家長參與實驗說明函 230 附錄二:幼小銜接因應策略訪談大綱 232 附錄三:幼小銜接因應策略問卷調查(小二家長) 236 附錄四:幼小銜接學習與生活適應能力檢核量表 240 附錄五:台中縣陽陽國民小學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總體課程教學計畫 244 附錄六:陽陽國小一年三班繪本導讀學習單 248 附錄七:陽陽國小一年三班幼小銜接教學活動計劃暨學習活動單 249 附錄八:學期中班訊-親職教育觀念分享 252 附錄九:幼小銜接延宕後測家長通知函 254 附錄十:幼小教師及家長在幼小銜接問卷調查之百分比同質性考驗分析一覽表 256 附錄十一:期末實驗班教師訪談大綱 280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編譯(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佩蓮(2001)。校園教材化-落實學校本位課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舉辦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37)。台北市。
    王怡甯(1999)。開啟小學生活之門:一年級教師的教師信念之質化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市:心理。
    王春展(1996)。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在國小教育的應用。國教學報,8,54-71。
    王為國(2000)。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為國(2003)。幼小銜接研究報告。朝陽科技大學九十二年校內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手稿,台中縣。
    王麗君(1999)。日本的教育改革。2003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education.ntu.edu.tw/wwwcourse/japan/3/tkl.htm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992)。台北市幼稚園與國小一年級教學銜接之研究。台北市。
    巧連智入學準備安心手冊(2003)。2003年5月7日,取自http://www.benesse.com.tw/index.aspx
    白求清(2002)。做好幼小銜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pep.com.cn/200212/ca10668.htm。
    吳文侃、楊漢清(1992)。比較教育學。台北市:五南。
    吳佩芬(2002)。注音符號遊戲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武典等(1996)。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幼兒版甲式。台北市:心理。
    吳清山(1996)。教育行政。台北市:心理。
    吳德惠(2003)。台中縣國小校園學習步道的設置與應用情形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德惠主編(1999)。潭陽國小校園學習步道簡介。台中縣:台中縣政府教育局出版。
    吳蘭若(2000)。德國的幼托合一教育政策-以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的小混齡組為例。比較教育,48,42-55。
    李雅芬(2002)。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汪素榕(2000)。幼兒教師學習區規劃理念與實務關係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狄英(1996)。海闊天空。天下雜誌,1996教育特刊,22-25。
    谷瑞勉譯(1986)。幼兒教育的課程現況。國教天地,65,10-12。
    周淑惠(1997)。幼兒教師之教學行為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10,23-44。
    幸曼玲(1994)。從情境認知看幼兒教育。初等教育學刊,3,165-188。
    林清山(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市:遠流。
    林朝鳳(1992)。我國國民教育向下延伸之探討。師大學報,37,19-63。
    林朝鳳(1994)。幼兒教育原理。高雄市:復文。
    林貴美(1989)。法國中、小學教育之背景與特色。比較教育,20期,37-49。
    林貴美(1992)。法國教育制度。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林靜子(1993)。法國幼兒園與小學預備班課程探討。載於台北市幼稚園與國小一年級教學銜接之研究(第二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邱志鵬(1996)。「追求高品質幼兒教育」之評論。教改通訊,19,13-15。
    邱志鵬主編(2001)。台灣幼兒教育百科辭典。台北市:五南。
    施承宏(1996)。無年級小學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華葳(1988)。引導幼兒上階梯。現代教育,10,79-84。
    洪若馨(2002)。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常規建立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洪蘭譯(1995)。H.Gleitman 著,心理學。台北市:遠流。
    孫扶志(1999)。自然科多元思考教學與評量。學生輔導,62,64-80。
    孫扶志(2003)。原住民文化取向的國小數學科多元思考教材設計。載於國立台東大學原住民教育中心舉辦之「九十二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9-95),台東市。
    孫扶志(2004)。校園學習步道創意教學與評量設計之行動研究-以朝陽幼稚園本位課程為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之「第三屆國際跨文化研究」會議論文集。台北市。
    孫良誠(1995)。國小一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慕蓮(1986)。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殷允芃(1998)。有海闊天空的老師才有海闊天空的未來。天下雜誌,1998教育特刊,10-11。
    馬以念、謝秀蓮、王冬業(1999)。鄉村幼小銜接的問題與對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pep.com.cn/200212/ca10665.htm。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1992)。中日幼稚園課程研討會手冊,台北市。
    張江萍(1994)。開放教育的本土化實踐:幼稚園與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銜接。北縣教育,2,21-25。
    張孝筠等(2002)。我國設立幼兒學校之可行性研究。教育部委託之專案研究期末報告(報告編號:PG90080069)。台中縣: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張春興(1992)。心理學概要。台北市:東華。
    張美玉(2000)。歷程檔案理念的評量與實施。科學教育,231,58-63。
    張景媛、呂玉琴(2002)。多元思考教學策略對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之影響暨教師專業成長模式之建構。教育心理學報,33(2),1-22。
    教育部(1998)。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梁嘉(2002)。淺談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pep.com.cn/200212/ca10661.htm。
    莊雅莉(1996)新任「幼小銜接教學」老師運用學習區之研究-以台北市兩位老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靜霙(1998)。我國幼兒教育現況與幼兒、小學教育銜接之發展途徑。國教天地,126,29-35。
    郭靜晃、陳正乾譯(1998)。B. Spodek,& O.N. Saracho著。幼兒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木金、林育瑋(2001a)。台北市設立幼兒實驗學校之可行模式研究。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之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
    陳木金、林育瑋(2001b)。台北市發展幼兒實驗學校之相關因素研究。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之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0-18)。台北市:教研協會。
    陳金萍(2002)。九年一貫生活課程教學與教師信念關係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俞余(1999)。國小一年級兒童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姿蘭(2000)。一位幼稚園老師實施卷宗評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泰然(2001)。九年一貫課程的精神、內涵和落實:一個科學家的解讀和期待。課程與教學通訊,7,3-6。
    陳素月、鄧麗君(1993)。德國幼稚園與小學的銜接。載於台北市幼稚園與國小一年級教學銜接之研究(第二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陳淑琦(1994)。幼兒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市:心理。
    陳薇名(1996)。「小蝌蚪變青蛙」:談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社教資料雜誌,214,4-7。
    陳麗如(2000)。幼稚園與小學一年級注音符號學習銜接問題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游自達(1996)。從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發展談學習指導。國教輔導,36(2),9-16。
    游家政(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學習領域。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上)(頁99-111)。台北市:教研協會。
    黃永結(1993)。起腳好新步,漂亮的起跑—作好孩子初入小學之前、後的準備與輔導。教育資料文摘,187,178-192。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素玉(2000)。英國學前教育機構開放式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以大劍橋地區的學前教育機構為例。花蓮師院學報,10,359-384。
    黃意舒(1994)。幼稚園教師教學角色認同及踐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意舒(2002)。幼稚園課程之幼兒基本學習能力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0-2413-H-133-005)。台北市。
    黃意萍(1998)。幼小銜接不只是ㄅㄆㄇㄈ。學前月刊,21(4),45-47。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黃麗鳳(2001)。德國幼教簡介。台灣教育,606,49-52。
    楊思偉(1994)。日本小學教育及其與幼稚園銜接。載於台北市幼稚園與國小一年級教學銜接研討會論文專輯。台北市。
    楊洲松(2001)。教育學。教育研究月刊,83,125-137。
    楊敏芝(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第一年學校氛圍與教師自編教材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葉乃華(2002)。幼兒實驗學校面面觀。國民教育,42(5),31-36。
    葉興華(1999)。我國國小推行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嘉義大學(2001)。全國幼兒教育普查報告。教育部委託嘉義大學研究專案。嘉義市。
    賓靜蓀(2002)。德國父母自辦幼兒園-我很小,但我很快樂。康健雜誌,49。2003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trend2003/trend27.asp
    趙居蓮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歐用生(1999)。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上)(頁19-33)。台北市:教研協會。
    歐慧敏(2001)。運用多元智慧理論在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之教學實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慧玲(1994)。角色取代的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5,193-207。
    蔡其蓁(1997)。幼稚園課程類型與小一新生生活適應及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未出版研究報告。嘉義市。
    蔡春美(1993)。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調查研究。台北師院學報,6,665-730。
    蔡春美(1998.9.14)。幼小銜接教育的爭議與真義(上)。國語日報,13版。
    蔡春美(1998.9.21)。幼小銜接教育的爭議與真義(下)。國語日報,13版。
    蔡春美(2002)。國教向下延伸,應以提升幼教品質為前提。師說,164,4-9。
    蔡春美(2002)。從國教向下延伸談K教育的延伸。教師天地,119,16-20。
    蔡春美、翁麗芳、張世宗(1997)。幼教教師環境規劃能力之歷史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1),57-73。
    鄭文星(2002)。中區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實施「彈性學習時間」的問題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秀容、沈秀美(1992)。怎麼銜?怎麼接?幼兒園能做些什麼?成長幼教季刊,3(4),13-15。
    鄭晉昌(1993)。知識的發展與思考能力的培養。教育研究雙月刊,34,29-39。
    鄭瑞菁(1994)。最佳幼稚園課程模式?國教天地,103,27-31。
    鄧運林主編(1995)。開放教育新策略。高雄市:復文。
    盧台華等(2003)。社會適應表現檢核表。台北:心理出版社。
    盧美貴(1993)。幼稚園與小學課程銜接問題之研究。幼兒教育學報,2,215-246。
    盧美貴(2002)。從幼教生態現況,談免費幼兒教育。師說,164,10-20。
    盧美貴、蕭美華(2001)。我國實施幼稚園與小學低年級師資合流培育制度可行性之探究。國教新知,48(2),1-12。
    蕭美華(2000)。我國幼稚園與小學低年級師資合流培育制度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金河(1999。台北縣開放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三所國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美惠(2000)。英國幼兒基本學力測驗。比較教育,48,33-41。
    簡楚瑛主編(1999)。幼教課程模式。台北市:心理。
    魏美惠(1994)。近代幼兒教育思潮。台北市:心理。
    蘇育琪(1998)。共築希望大工程。天下雜誌,1998教育特刊,16-19。
    蘇建文等著(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蘇愛秋(2000)。開放教育的理論與實務-以政大實幼為例。教育研究,71,33-51。
    饒見維(1999)。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論文集(下)(頁305-323)。台北市:教研協會。
    Spodek, B.(1992).幼兒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專業化:Professionalism and the Early Childhood Practitioner。八十一學年度幼兒教育學術研討會專輯。幼教天地,9,175-178。
    二、英文部分
    Bloom, B. S.(1976).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learning. NY: McGraw-Hill.
    Bredekamp, S.(1988). NAEYC Position Statement on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The Primary Grades, Serving 5- Through 8- Years- Old. Young Children , January, 64-84.
    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 (1999). 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2nd ed.). MA : Allyn & Bacon.
    Copple, C. E.(1992). Starting right-Reforming education in the grades(pre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3).Report based on a meeting held at 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 June 1-2, 1992.
    Curtis, A.(1998). A curriculum for the pre-school child Learning to lear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Early, D. M., Pianta, R. C. & Cox, M. J.(1999).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actices related to the transition to school:Result of a national survey.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Chicago. ISSN:00135984, 71-86.
    Eisner, E. W. (1995). Educational return and ecology of holing. In A. C. Ornistein, & L. S. Behar (Ed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 Boston: Allyn and Bacon.
    Entwisle, D. R., & Alexander, K.L.(1998). Facilitating the transition to first grade:The nature of transition and research on factors affecting it.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8(4), 351-364.
    Essa, E. L.(1999). Introduction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3rd ed.).Albany, NY:Delmar Publishers.
    Gardner, H.(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illies, R. M. (2002). The residual effects of cooperative-learning experiences: A two-year follow-up.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 (1), 15-20.
    Good,T. L. & Brophy, J.E.(1997).Looking in classroom(7th ed.). New York: Longman.
    Guba, E.G.(1978).Toward a methodology of naturalistic inquiry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Los Angel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Hittleman, D.R.(1988).Developmental reading,K-8:Teaching from a whole language perspective. Columbus,OH:Merrill.
    Kagan, S.L., & Neuman, M.J.(1998). Lessons from three decades of transition research.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8(4), 364-379.
    Kagan, S.L.(1991).Moving from here to there: Rethinking continuity and transitions in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In B. Spodek & O. Saracho(Ed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Katz, L.G.(1989). Pedagogical issue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21840)
    Kraft-Sayre, M.E. & Pianta, R.C.(2001).Enhancing the 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Connecting familie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Dimensions of Early Childhood,29(1), 25-29.
    Ladd, G.W., & Price, J.M.(1987).Predicting children’s social and school adjustment follow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reschool to kindergarten. Child Development, 58, 1168-1189.
    Mangione, P.L., & Speth, T.(1998).The transition to elementary school:A framework for creating early childhood continuity through home , school,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8(4), 381-397.
    Maxwell, K.L., & Eller, S.K.(1994).Children’s 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 Young Children, 49(6), 56-63.
    Mayfield, M.I.(2003). Continuity among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issues and strategies from an international view. Childhood Education, 79,239-241.
    NAEYC(1998, December 10). The mission & goal of NAEYC. Retrieved May 14, 2003, from http://www.naeyc.org/about/mission-statement.html
    NCREL(2003, February 18). Articulation. Retrieved May 17, 2003, from http://www.ncrel.org/sdrs/areas/issues/content/cntareas/science/sc4artic.html
    Ostrowski, P.M.(1994). Transition classes:Effects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n the surrounding grades. ERS Spectrum. 12(3), 3-12.
    Pain, K.(1984). Articulation linkages:children and parents in early/ basic education. Albert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51242. )
    Paro, K.M.L., Pianta, R.C., & Cox, M.J.(2000). Kindergarten teachers’ reported use of kindergarten to first grade transition practic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1(1),63-78.
    Pianta, R.C., Rimm-Kaufman, S.E., & Cox, M.J.(1999).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kindergarten transition. In. R.C. Pianta & M.J. Cox.(Eds.), The 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pp. 3-12). MD: Paul H. Brooks.
    Ramey, S.L., Lanzi, R.G., Phillips, M.M., & Ramey, C.T.(1998). Perspectives of former head star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on school and the transition to school.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8(4), 311-327.
    Resnick, L.(1988). Learning in school and out. Educational Rearch,16(9),13-20.
    Rimm-Kaufman, S.E., & Pianta, R.C.(2000).Teacher’ judgments of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5(2),147-166.
    Schickedanz, J.A.(Ed.).(1993). Understanding children(2nd ed.). Mountain View, CA:Mayfield.
    Seefeldt, C. & Barbour, N.(1990).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Columbus:Merrill.
    Seifert, K. & Hoffung, R.(1991).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2nd ed.).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Smolkin, L.B.(1999). The practices of effective transition. In R.C. Pianta &M.J. Cox.(Eds.). The 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pp. 325-349). MD: Paul H. Brooks.
    Wortham, S. C.(1994).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developmental bases for learning and tTeaching. New York:Macmillan.
    Zinnick, H., & Blakey, J.(1995).Effective transitions:ready, set, go .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28(1), 32-4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