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柏宏
Lin,Bo-hung
論文名稱: 船山易道思想研究
Wang Chuan-shan's Philosophy of Zhouyi
指導教授: 林安梧
Lin, An-Wu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船山乾坤兩端而一致詮釋學
英文關鍵詞: Chuan-shan, I Ching, Tao, Qi, Qian Kun, hermeneutics, Two Extremes in Consistency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6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1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船山為中國重要思想家之一,生於明末動亂之時,遭逢國難,故憂患深,反省切,思想深沉而強韌。其思想,以《易》道貫通諸經,故欲通船山學,必通船山《易》道思想。
    《周易》為五經之一,「道」為生命之總根源總規律。《易》道即依循《周易》,探尋生命之律動變化原則之理,而有的經典詮釋。讀《易》,即理解古今往來,情勢變化之幾微,並領略生生不已的造化之源。由此理解經典,理解天地,理解自身,從而尋出安身立命之定向。
    欲探究船山《易》道,本研究進行了四項議題:反思方法論,確立義理定位,探究《易》例原則,解析八卦思想。
    參考傅偉勳、劉笑敢、牟宗三、林安梧等先生之中國哲學方法論,予一理解、反省與批評,然後以這份反省之態度,理解船山《易》。並對曾昭旭先生之心學立場,陳來先生之理學立場,進行理論之商榷。再進到唐君毅先生、林安梧先生思想,確立船山《易》義理之定位。
    船山《易》以〈乾〉〈坤〉並建為體,錯綜合一為用,經由陰陽十二位隱顯關系詮釋眾卦變化。透過四聖一揆、〈彖〉〈爻〉一致、〈大象〉別立、卦主之尋,尋出解《易》之基本原則。《易》非僅占筮,而是占學一體,得失吉凶一道之經典思想。其思想,顯相乘之幾,示貞一之理,參道之運,省人之限,通勢之變,而守理之常。
    〈乾〉道健動不息,〈坤〉道承載萬有,〈坎〉道中道而立,〈離〉道附麗光明,〈震〉道振起而知懼,〈艮〉道知止而有定,〈巽〉道陰受陽而入,陽得陰以施,〈兌〉道陽遠陰為宜,陰得中不偏。八卦各有其德,卻又能互濟相參,重卦相疊而成眾卦之妙。最終章透過王弼、程頤之《易》學之對比,解析船山八卦思想。豁顯其詮釋特色,瞭解其繼承與發展。

    Chuan-shan, one of the important thinkers in China, was born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encountered the disaster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ion; therefore, he tended to express his worries, engage in profound self-reflection, and demonstrate deep and strong thinking. The core of his thinking was “I Ching,” thus, in order to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philosophy of Chuan-shan,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Chuan-shan’s thinking regarding “I Ching.”
    “I Ching” is one of the five classics in China, and “Tao” is the general source and rule of life. “I Ching” Tao is the philosophy of exploring the principle of rhythmic changes in life by following “I Ching,” and thus, is a classic interpretation. Studying “I Ching” enables one to understand the slightest changes in situations through the ages and realize the source of endless life. Therefore, one can understand classics, heaven and earth, and self by studying “I Ching” to find the orientation of settlemen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 Ching” Tao of Chuan-shan,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4 parts: reflecting the methodologies, confirming the positioning of Neo-Confucianism, exploring the principles of “I Ching” examples, and analyzing the ideas of Bagua.
    This study refers to the Chinese Philosophy Methodologies of Fu Wei-hsun, Liu Xiao-gan, Mou Zong-san, and Lin An-wu to understand, reflect, and criticize the methodologies, and then, understand the “I Ching” of Chuan-shan with this attitude of reflection. Moreover,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theories of Tseng Chao-hsu’s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of the mind and Chen Lai’s perspective of Neo-Confucianism. This study further investigates the ideas of Tang Jun-yi and Lin An-wu to confirm the positioning of Chuan-shan’s “I Ching” Neo-Confucianism.
    The core of Chuan-shan’s “I Ching” is “Qian” and “Kun,” which comprehensively explains all phenomena and interprets the changes in various hexagrams through the implicit and explicit relationships of the 12 orientations of Yin and Yang. Based on the consistency of four Saints, “Tuan” and “Yao” are consistent, while “General hexagrams” are independen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 Ching” can be found through the hexagrams. “I Ching” is used for divination, as well as for study; therefore, it is the classic concepts of good or ill luck and win or loss. The idea of “I Ching” includes comprehensive concepts, demonstrates the philosophy of unity, interprets fortune through Tao, reflects on the limits of human beings, understands the changes in situations, and follows conventional philosophy.
    “Qian” Tao is dynamic and restless, while “Kun” Tao includes all phenomena. “Kan” Tao focuses on moderation, “Li” Tao represents light, “Zhen” Tao encourages people to understand fear, and “Gen” Tao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stillness, “Xun” Tao is where Yin is affected by Yang, and Yang is fulfilled through Yin, while “Dui” Tao is where Yang should avoid Yin, and Yin stands in the center. While the hexagrams of Bagua all have unique meanings, they also complement one another. The overlapping of hexagrams forms unique divination. In the last chapter,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I Ching” study of Wang Bi and Cheng Yi to analyze Chuan-shan’s Bagua ideas, reflect his interpre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stand how his ideas are passed down and developed.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知人論事 2 一、生平 2 二、易與人生 5 第二章 方法論省思 9 第一節 傅偉勳先生之五謂詮釋 9 第二節 劉笑敢先生之詮釋與定向 11 一、區分之重要 11 二、定向之商榷 12 第三節 牟宗三先生之兩層存有論 14 一、無執與有執,一心開二門 15 二、作為一切原則的內聖之學 16 第四節 林安梧先生之存有三態論 17 小結 21 第三章 義理之定位 23 第一節 心學商榷 23 一、乾坤非體 24 二、宇宙一元 29 第二節 理學商榷 31 一、易之有別 31 二、理之有別 33 第三節 兩端相繼 35 第四節 道論為宗 42 一、氣之思維 42 二、歷史人性學哲學 45 三、兩端而一致 47 四、理氣合一、理欲合一、理勢合一 49 小結 55 第四章 易例之原則 56 第一節 著述旨趣 56 第二節 乾坤並建 58 第三節 四聖一揆 64 第四節 彖爻一致 66 第五節 大象別立 69 第六節 卦主之尋 74 第七節 占學一理 78 小結 80 第五章 八卦之思想 82 第一節 論乾 82 一、易之源 82 二、道與天地 83 三、元、亨、利、貞 84 四、彖傳與象傳 89 五、六爻 91 六、文言傳 94 第二節 論坤 96 一、彖辭、彖傳、大象傳 96 二、六爻 98 三、文言傳 100 第三節 論坎 102 一、彖辭、彖傳、大象傳 102 二、六爻 105 三、外傳 105 第四節 論離 107 一、彖辭、彖傳、大象傳 107 二、六爻 107 三、外傳 109 第五節 論震 110 一、彖辭、彖傳、大象傳 110 二、六爻 112 三、外傳 114 第六節 論艮 115 一、彖辭、彖傳、大象傳 116 二、六爻 119 三、外傳 120 第七節 論巽 124 一、彖辭、彖傳、大象傳 124 二、六爻 127 三、外傳 128 第八節 論兌 129 一、彖辭、彖傳、大象傳 129 二、六爻 130 三、外傳 130 第九節 對比王弼、程頤 132 第六章 結論 139 參考資料 143

    參考文獻

    ◎ 分王船山相關著作、古籍之屬、易學論著、近現代之屬四大類。
    ◎ 船山論著、古籍之屬依四部分法。
    ◎ 易學論著略依年代為序。
    ◎ 近現代著作之屬,分專書、外國典籍、學位論文與單篇論文四門,依姓氏筆
    劃為序。

    一、王船山相關著作
    (一)、船山論著
    [明]王夫之:《周易大象解》(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周易內傳》(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周易外傳》(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周易稗疏》(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詩廣傳》(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禮記章句》(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張子正蒙注》(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思問錄》(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永曆實錄》(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薑齋文集》(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二)、船山研究
    王之春撰、汪茂和點校:《船山公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王孝魚:《船山學譜》(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王孝魚:《周易外傳選要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王孝魚:《老子衍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王孝魚:《莊子內篇新解》《莊子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王立新:《天地大儒——王船山》(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方紅姣:《現代儒學與船山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四版)。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崑崙出版社,2009年)。
    朱迪光:《王船山研究著作述要》(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1991年再版)。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第五卷》〈清: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遠景),2008年(里仁))。
    張西堂:《王船山學譜》(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
    張立文:《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嵇文甫:《船山哲學》(上海:上海開明書店,1936年)(臺灣版本,為北京市 : 中國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委託中獻拓方電子製印公司複印,2007年)。
    嵇文甫:《王船山學術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62年,1978年一刷)。
    劉毓崧:《王船山年譜》(江南書局,清光緒十二年刻本,1886年。原書收於哈佛燕京圖書館,由谷歌圖書,掃描為電子書。)
    蕭萐父:《蕭萐父選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

    二、易學論著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第一版,2009年第4刷)。
    [宋]程頤著,王孝魚點校:《周易程氏傳》(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再版)。
    錢基博:《周易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1995年再版)。
    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1年,1995年八版)。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1997年二刷)。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三、古籍之屬
    (一)、經 部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二)、史 部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重印)。
    [清]徐世昌編纂:《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 趙爾巽編:《清史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1年)。

    (三)、子 部
    [明]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四、近現代著作之屬
    (一)、專書
    4
    王欣夫:《文獻學講義》(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王叔岷:《斠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2007年四版)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6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宋明理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8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林安梧:《臺灣˙中國邁向世界史》(臺北:唐山出版社,1992年)。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林安梧:《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
    林安梧:《問心——我讀孟子》(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文海基金會出版,明文書局發行,1996年)。
    林安梧:《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出版社,2003年)。
    林安梧:《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林安梧:《新道家治療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林安梧:《「金剛般若」與「生命療癒」:《金剛經》華山九一講記》(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4年)。
    林安梧:《老子道德經新譯暨心靈藥方》(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4年)。
    林安梧譯註:《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宜蘭:道教總廟三清宮,2015年)。
    9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書局,2008年)。
    洪漢鼎:《當代分析哲學導論》(臺北:五南書局,2008年)。
    10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北京: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66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11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12
    黃彰健:《經學理學文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馬積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臺北:里仁書局,1988年)。
    張君勱著,江日新譯:《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11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2006年修訂版四刷)。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1998年修訂版二刷)。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12
    勞思光:《思想方法五講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傅偉勳:《生命的學問》(臺北:生智出版社,1998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15
    劉笑敢:《老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劉笑敢:《老子古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16
    錢穆:《陽明學述要》(臺北:蘭臺出版社,1900年)。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四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再版)。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三版)。
    錢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三版)。
    錢穆:《莊老通辨》(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再版)。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年)。
    17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2009年二版二刷)。
    18
    戴君仁:《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戴君仁 :《梅園論學三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
    20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

    (二)、外國典籍
    [澳]約翰˙巴斯摩爾著,洪漢鼎、陳波、孫祖培譯:《哲學百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日]丸山真男著,孫歌譯:《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

    (三)、學位論文
    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許育嘉:《實踐的智慧如何可能─以牟宗三為核心的當代儒學實踐問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四)、單篇論文
    林安梧:〈「揭諦」發刊詞--「道」與「言」〉《揭諦學刊》第一期,1997年6月。頁1-14。
    林安梧:〈明末清初關於「格物致知」的一些問題--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為核心的宏觀理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五期,1999年9月。頁313-335。
    林安梧:〈明清之際:從「主體性」、「意象性」到「歷史性」的一個過程——以陽明、蕺山與船山為例的探討〉《國文學報》第三十八期,2005年12月。頁1-29。
    林安梧:〈「繼別為宗」或「橫攝歸縱」:朱子哲學及其詮釋方法論辯疑〉《嘉大中文學報》第一期,2009年3月。頁1-28。
    林安梧:〈關於老子哲學詮釋典範的一些省察--以王弼《老子注》暨牟宗三《才性與玄理》為對比暨進一步的展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五期,2008年9月。頁47-69。
    林安梧:〈「內聖」、「外王」之辯:一個「後新儒學」的反思〉《天府新論》第四期,2013年。頁8-16。
    林安梧:〈「天地有道」與「迴念一幾」--以「人的素質」之提昇為核心〉《通識教育》第六期,1999年3月。頁15-32。
    林文彬:〈王夫之論《周易》「卦主」〉《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夜間部學報》第二期,1996年。頁35-54。
    林柏宏:〈《莊子》「遊」字析論〉,《世新中文研究期刊》第四期,臺北:世新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頁79-106。
    林柏宏:〈王弼《老子注》道論詮釋〉,洪漢鼎.傅永軍主編:《中國詮釋學》第十輯,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頁255-272。
    林柏宏:〈試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第三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博士生論壇,山東濟南.山東大學,2014年5月。
    林柏宏:〈費直易學考〉,《元亨學刊》第三期,台中,元亨書院出版,2014年9月。頁118-135。
    林柏宏:〈玄風慶會錄義理演析〉,「宗教的超越性與內在性」:臺灣宗教學會年會第9屆學術研討會,臺灣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華人宗教研究中心、魚籃書坊,2016年12月。
    林柏宏:〈談林安梧先生之船山易學〉,楊永明主編、郭萍執行主編:《當代儒學》第十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12月。頁221-244。
    林柏宏:〈王船山《周易內傳發例》義理演析〉,洪漢鼎.傅永軍主編:《中國詮釋學》第十三輯,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頁75-96。
    林柏宏:〈談港、臺學者中國哲學方法論〉,《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2017年3月。頁41-65。
    11
    郭鶴鳴:〈客觀限制與主體自由--「孟子.盡心」首章今詮〉,《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十三卷,第三期,2002年10月。頁154-167。
    梁韋弦:〈船山先生對邵雍、朱熹易學的批評〉《船山學刊》第三期,2004年7月,頁22-25。
    13
    莊萬壽:〈明代華夏民族主義與王陽明〉《國文學報》第二十五期,1996年,6月。頁77-100。
    楊儒賓:〈氣質之性的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八期,1996年4月。頁41-103。
    楊自平:〈王船山《周易內傳》解經作法析論〉《鵝湖學誌》三十九期,2007年12月。頁111-166。
    15
    劉述先:〈從發展觀點看「周易」時間哲學與歷史哲學之形成〉《臺大歷史學報》第二十七期,2001年6月。頁1-2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