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仕傑
論文名稱: 高中生在學習廣義角的三角函數上的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究
指導教授: 曹博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7
中文關鍵詞: 廣義角三角函數二階段評量錯誤類型補救教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1下載: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高中生在學過「廣義角的三角函數」的課程之後,會出現哪些錯誤類型。本研究採用二階段評量來診斷高二學生對於廣義角的三角函數的迷思概念,並整理歸納成為錯誤類型,再針對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錯誤類型的成因,設計補救教學教材,並進行補救教學活動,來改正學生對於廣義角的三角函數所存在的迷概思念。
    根據本研究,高中生在「廣義角的三角函數」的主要錯誤類型可分為以下四大類,共十種: (ㄧ) 不清楚θ的始邊和終邊:(1)誤以為θ是第一象限角,推得180 -θ是第二象限角。(2)無法判斷90 -θ在第幾象限。(3)把θ誤以為是90 +θ,正弦、餘弦無法正確互換。(二)學生對於三角函數以及象限角之間的關係互換無法以自己的舊經驗為基礎,對這個部份做有意義的學習,所以所以在背口訣、背規則的時候出現錯誤。(4)誤以為sin(90 +θ)=-cosθ。(5)誤以為sin(-θ)=sinθ。(6)誤以為sin(180 +θ)=sinθ。(7)誤以為tan(180 +θ)=-tanθ。(8)平面座標的點表示錯誤;無法正確使用廣義角的定義。(三)計算程序上的錯誤:(9)同界角的轉換出現錯誤,只用一個例子說明。(四)將先前的經驗作過度的類推:(10)誤以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是單位圓的半徑。而造成這些錯誤類型的成因有:誤以為θ都是銳角;受到老師平時教學時假設θ在第一象限影響,誤以為180°-θ一定是第二象限;不知道當sinθ>0時,θ可能在第一象限也可能在第二象限;沒有弄清楚始邊和終邊的位置;受到銳角三角函數定義的影響,將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套在廣義角上;忽略了θ的其他可能;受到一開始學習廣義角的三角函數定義的影響,看到單位圓上的直角三角形,就認定斜邊是1。
    就補救教學成效而言,在經過廣義角三角函數的補救教學活動之後,其後測各題的答題正確率皆高於前測,而18題的試題中,有12題的答題正確率提高30%以上(含30%)。參與補救教學的學生,在經過廣義角三角函數的補救教學活動之後,每位學生在後測的答題正確率皆高於前測。就錯誤類型的變化情形來看,10個錯誤類型答題正確率皆高於前測,可見廣義角三角函數的補救教學活動對改善學生在廣義角三角函數常犯的錯誤類型有顯著的成效。
    分析後測和延後測的結果來看,答題正確率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就錯誤類型的變化情形來看,答題情形差異不大;學生在延後測中錯誤類型犯錯的人數並沒有大幅的改變,十個主要錯誤類型後測和延後測的P值皆大於0.05,這代表廣義角三角函數的補救教學活動對於學生在廣義角三角函數常犯的錯誤,具有不錯的學習保留效果。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補救教學之理論架構 5 第四節 名詞界定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二階段評量工具的發展與應用 12 第二節 數學概念的學習與教學 20 第三節 錯誤類型及成因之相關研究 27 第四節 補救教學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3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過程 60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探討 65 第一節 廣義角的三角函數主要錯誤類型及其成因之分析 65 第二節 學生在補救教學活動的前、後測結果比較分析 78 第三節 學生在補救教學活動的後測、延後測結果比較分析 92 第四節 補救教學結果之綜合分析 1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6 第一節 結論 106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6 附錄一 廣義角的三角函數開放性試題 124 附錄二 將開放性試題蒐集的理由編製成二階段試題 130 附錄三 廣義角的三角函數前測試題 143 附錄四 廣義角的三角函數後測試題 152 附錄五 廣義角的三角函數補救教學教材 161 附錄六 廣義角的三角函數補救教學之教案設計 181 表 次 表3-1教學目標、評量目標與所對應之題號 43 表3-2「廣義角三角函數」開放性試題中各題的答對率 46 表3-3 廣義角三角函數的雙向細目表 48 表3-4各題的一致率 49 表3-6「廣義角三角函數」二階段評量試題選項與錯誤類型之對照表 51 表3-7錯誤類型及其原因之對照表 52 表3-8授課節數分配表 55 表3-9教學活動設計表 57 表4-1 前測、後測的各題答題正確率及答題差異情形 78 表4-2個人於前測、後測個人答題正確率及其變化 81 表4-3 前測、後測各個學生所犯的錯誤類型 86 表4-4前測、後測各錯誤類型答題正確率及其差異情形 87 表4-5後測、延後測的各題答題正確率及答題差異情形 92 表4-6延後測答題正確率比後測答題正確率低的題目 94 表4-7個人於後測、延後測的答題正確率及變化情形 94 表4-8個人於延後測答題正確率比後測答題正確率低的學生 97 表4-9後測延後測各個學生所犯錯誤類型 100 表4-10後測、延後測的各錯誤類型答題正確率及其差異情形 102 表4-11前測、後測、延後測的錯誤類型答題正確率做McNemar檢定的結果 104 圖 次 圖2-1 二階段評量試題的型態 14 圖2-2 圓錐形的概念模型 22 圖2-3 Sfard概念形成的一般模型圖 23 圖3-1 實驗設計的模式 41 圖3-2研究流程圖 60 圖4-1前測、後測的各題答題正確率折線圖: 79 圖4-2 個人於前測、後測答題正確率折線圖 83 圖4-3 後測、延後測的各題答題正確率折線圖 93 圖4-4 個人於後測、延後測的各題答題正確率折線圖 96

    一、 中文部分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精華書局。
    九章出版社編輯部(1995)。錯解辨析。台北:九章出版社。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七版)。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編(1996)。教育理念與地方教育實務研討會會議記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余民寧(1995)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三民出版社。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呂溪木(1983)。從國際科展看我國今後科學教育的發展方向。科學教育月刊,64期,13-19頁。
    杜政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刊於李永吟(1993)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俞宗賢(2007):數學低成就學生一元一次方程式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函早與胡俊山(2007)。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錯誤概念問題。中國雲南保山師專學報,4(1),77-82。
    董小平、孫名符、鄭素琴、王瞱和孫傑遠合編(1996):數學教育學原理。台北:建宏出版社。
    呂溪木(1983)。從國際科展看我國今後科學教育的發展方向。科學教育月刊,64期,13-19頁。
    李芳樂(民82)。數學錯誤成因的的探討。初等教育學報(港大),4(1),77-82。
    李浩然(2003)。高雄市國一學生分數乘除法運算錯誤概念類型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新仁 (2000)。補救教學面面觀。載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補救教學方案研討會論文彙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素鎔(1987):初等代數的學習困難。科學教育月刊,100期,頁23-29。
    李翠玲(1993)。如何教國中低成就班級─英語教學錦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期,頁39-52。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生傳(1989)。創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清山(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作者:Mayer, R. E)。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林福來(1997)。教學思維的發展:整合數學教學知識的教材教法(1/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林晁熙(2009)。對於高中生複數概念學習的主要錯誤類型、產生的原因及其補救教學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ntnugsweb.cgi?o=dntnucdr
    林鴻成(2009)。國二學生在二次方根的意義與四則運算上的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ntnugsweb.cgi?o=dntnucdr
    林寶山(1989)。國民中學資優班教育成效影響因素之追蹤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南一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南一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柳 賢(2000)。數學科教學評量理論與實務。高師大科教中心承辦「八十九年度南區中學數理科評量理論與實作研討會」成果報告。高雄。
    徐美貞(1993)。如何提高國中低成就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與效果。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期,頁6-14。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惠博(1999)。迷思概念的研究方法。發表於行政院國科會主辦「科學概念研究」研習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景媛(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7期,頁175-200。
    張新仁(2000)。補救教學面面觀。載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補救教學方案研討會論文彙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新仁(1995)。教學原理與策略。載於王家通(主編),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國中英語科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究。教育學刊,16期,頁163-191。
    張鳳燕(1991)。教育心理學微觀。師友,284期,頁24-29。
    楊坤原、張賴妙理(2001):二階段式遺傳學迷思概念診斷工具的發展與效化。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究會。彰化。
    張賴妙理,鄭湧涇(2000)。運用診斷測驗探究國一學生對光合作用的另有概念。第十六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
    教育部(2005)。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數學」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數學」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數學」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許天威(1986)。學習障礙者之教育。台北:五南出版社。
    郭丁熒(1992)。追根究底談錯誤-有關學生錯誤的二十個問題。國教之友,44(2),17-23頁。
    陳佳吟(2005)。高中生在複數的極式單元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忠志(2000)。科學概念評量。高師大科教中心承辦「八十九年度南區中學數理科評量理論與實作研討會」成果報告。高雄。
    陳忠雄(2003)。高中學生三角函數概念學習錯誤類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俊廷(2002)。高中學生空間向量學習困難的診斷測驗工具發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建蒼(2001)。高一學生對數概念層次教學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澤民(譯)(1995)。數學學習心理學(原作者:Skemp, R. R.)。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陳聖雄(2005)。高一學生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熹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北縣,康熹出版社。
    康熹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北縣,康熹出版社。
    黃見益(2005)。中部地區高二學生複數極式之錯誤類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敏晃(民87)。數學年夜飯。台北市:心理。
    楊坤原、張賴妙理(2001)。二階段式遺傳學迷思概念診斷工具的發展與效化。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究會。彰化。
    蕭志芳(2003)。中高年級國小學同時間概念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賴潔芳(2004)。二階段評量應用在高中生三角函數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翰林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翰林出版社。
    翰林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南市,翰林出版社。
    龍騰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北縣,龍騰出版社。
    龍騰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北縣,龍騰出版社。
    南一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南一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南市,南一出版社。
    三民出版社(民98)。高中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北縣,三民出版社。
    三民出版社(民97)。高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北縣,三民出版社。

    二、 西文部分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rown, J. S., & Burton, R. R. (1978). Diagnostic Model for Procedural Bugs in Basic Mathematical Skill. Cognitive Science, 2, 155-192.
    Brown, J.S. & Van Lehn, K. (1980). Repair Theory: A Generative Theory of Bugs in Procedural Skills. Cognitive Science, 4, 379-426.
    Bruner, J. S., Goodnow, J. J., & Austin, G. A. (1956). A study of thinking. New York: Wiley.
    Davis, R. B. (1984).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Cognitive Science approach to mathematics education. Norwood, New Jers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Driver, R. (1981). Pupils’alternative frameworks in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1), 251-257
    Duncan, I. M., & Johnstone A. H. (1973). The mole concept. Education in Chemistry, 10(6), 213-214.
    Engelhardt, J. M. (1982). Using computational errors in diagnostic teaching. The Arithmetic Teacher, 29(8), 16-19.
    Gilbert, J. K. Osborne, R. J. and Fensham, P. J. (1982). Children's sci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 66(4), 623-633.
    Head, J. (1986). Research into Alternative Frameworks: promes and problems. Research In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4(2), 203-211.
    Henderson, K. B. (1970). Concepts. In M. F. Rosskopf (Ed.). The teaching of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irty–third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Washington, D.C.: NCTM.
    Johnson D.W.,& Johnson R. T. (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Judd, D. H. (1908). The relation of special training to gener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Review, 36, 28-42.
    Klausmeier, H. J., Ghatala, E. S., & Frayer, D. A. (1974). Conceptu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Academic.
    Lesh, R., Post, T., & Behr, M. (1987).Representations and translations among representation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C. Janvier (Ed.),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pp.33-40).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tz, M. (1982). Towards a process model for high school algebra errors. In D. Sleeman, & J. S. Brown (Eds.).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London: Academic.
    Mayer, R. E. (198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gnition approach. NY : Freeman.
    McLaughlin T. F., & Vacha, E. F. (1992). The at-risk student: A proposal for ac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 66-68.
    Merrill, M. D., & Wood, N. D. (1974). Instruction strategies: A preliminary taxonomy. Columbus, Ohio: ERIC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 for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Novak,J.D. (1977). .A Theory of Educatio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Odom, A. L., & Barrow L. H. (1995).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Two-Tier Diagnostic Test Measuring College Biology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Diffusion and Osmosis after a Course of Instru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2(1), 45-61.
    Olivares, R. A. (1993). The language and content connec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t students. In R. M. Anderson, (Ed.), English language arts and the at-risk student. Schenectady, NY: New York State English Council.
    Otto, W, McMenemy, R. A., & Smith R. J. (1973). Corrective and Remedial Teach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Pines, A. L. (1980). A Model for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The formative role of summ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2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Individualized. Windsor, Canada.
    Radatz, H. (1979). Error analysi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0, 163-172.
    Resnick, L. B., Nesher, P., Leonard, F., Magone, M., Omanson, S., & Peled, I. (1989). Conceptual bases of arithmetic errors: The case of decimal fraction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1), 8-27.
    Rollnick, M., & Mahooana, P. P. (1999). A quick and effective way of diagnosing student difficulties: two tier from simple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Chemistry, 52(4), 161.
    Rosch, E. (1977). Human categorization. In N. Warren (Ed.), Advances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Vol.1. London: Academic.
    Sfard, A. (1991). On the dual nature of mathematical conceptions: Reflections on processes and objects as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2, 1-36.
    Skemp, R. R. (1987).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kemp, R. R. (1979). Goals of learning and qualities of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88, 44-49.
    Slavin, R. E. (1989). Student at-risk for school failure. In R. E. Slavin, N. F. Karweit, & N. E. Madden (Eds), Effective programs for students at-risk (pp.3-19). Boston: Allyn & Bacon.
    Sowder, L. K. (1980). Concept and principle learning. In R. J. Shumway (Ed.).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Sutton, C., & West, L. (1982). Investigating childrens existing ideas about sci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0424).
    Thorndike, E. L.,& Woodworth, R. S. (1901). The influence of Improvement in one mental function upon the efficiency of other func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 8, 247-261.
    Treagust, D. F. (1988).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2), 159-169.
    Treagust, D. F. (1997).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students’ science knowled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7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tudent’s concept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diagnosis and teaching. Feb. 17-20, Taipei.
    Treagust, D. F. ; Haslam, F. (1986, March). Evaluating Secondary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in Plants Using a Two-Tier Diagnostic Instru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59th, San Francisco, CA).
    Treagust, D. F. ; Haslam, F. (1987). Diagnosing secondary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in plants using a two-tier multiple choice instrument.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21, 203-211.
    Vygotsky, L. S.(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eds. & trans. M. Cole, V. John-Steiner, S. Scribner, & E. Souberma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