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戴伊澄 |
---|---|
論文名稱: |
文選音樂類賦篇研究 |
指導教授: | 高秋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4 |
中文關鍵詞: | 文選 、漢賦 、魏晉賦 、賦 、音樂賦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1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的主旨在分析《文選》音樂類賦篇的寫作手法,以及音樂思想內涵。透過《文選》音樂類賦篇的分析比較,觀察這六篇賦作的文學成就,以及對音樂思想的貢獻。研究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範圍,《文選》音樂類賦篇的選賦標準,以及音樂類賦篇作家簡介。
第二章〈文選音樂類賦篇作品分析〉。就《文選》音樂類六篇賦作內容,分別進行「創作動機」、「主題思想」、「結構布局」、「遣詞造句」、「節奏韻律」、「表現手法」之分析。
第三章〈文選音樂類賦篇作品比較〉。綜合第二章的各賦作分析內容,以表格及文字分析,比較六篇賦作的異同。
第四章〈文選音樂類賦篇音樂思想〉。概述《文選》音樂類賦篇的音樂思想背景,分析六篇音樂賦之音樂審美條件,可代表作者部分音樂思想。最後就賦文、字句內涵分析全賦的音樂思想,並觀察其特色。
第五章〈結論〉。說明《文選》音樂類賦篇的文學成就,以及對音樂思想的貢獻。
一 民國以前
(一)經
《周易》(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1997年,初版。
《尚書》(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1997年,初版。
《詩經》(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1997年,初版。
《論語》(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1997年,初版。
《孟子》(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1997年,初版。
《爾雅注疏》(宋)刑昺 疏,台灣中華書局,1965年,台一版。
(二) 史
班固 《漢書補注》,顏師古注,王先謙補注,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影印),1971年。
范曄《後漢書集解》,李賢注,王先謙集解,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影印),1971年。
唐太宗《晉書斠注》,吳士鑑,劉乘幹同注,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影印),1971年。
司馬遷《史記》,七略出版社(清乾隆武英殿刊本),1991年,三版。
(三) 子
呂不韋《呂氏春秋》,台灣中華書局,1965年,台一版。
劉安《淮南子》,台灣中華書局,1965年,台一版。
桓橝《新論》,台灣中華書局,1965年,台一版。
王充《論衡》,台灣中華書局,1965年,台一版。
李調元《賦話》,廣文出版社,1971年。
徐堅《初學記》,鼎文書局,1976年。
祝堯《古賦辯體》,臺灣商務出版社,1976年。
劉熙載《藝概》,漢京文化事業,1985年,初版。
何焯《義門讀書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初版。
(四) 集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初版。
彭叔夏《文苑英華》,華文,1965年。
歐陽詢 等編《藝文類聚》,文光,1974年。
陳元龍 等編《御定歷代賦彙》,京都(日本)中文版,1974年。
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鼎文書局,1977年,初版。
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文津出版社,1979年。
蕭統《增補六臣注文選》,李善等注,漢京文化事業出版,1983年,初版。
蕭統《文選》,李善注,文津出版社(附文選考異),1987年。
蕭統《文選》,李善注,華正書局(新校胡刻宋本),1994年。
李昉 等編《太平御覽》,臺灣商務,1992年,台一版。
二 民國以後
鈴木虎雄《賦史大要》,上海正中書局,1947年,滬一版。
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科學出版社,1958年,初版。
林謙三《東亞樂器考》,人民音樂出版社,1962年,初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東海, 1966年。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黎明,1972年。
董榕森《實用中國樂法》,大聖, 1974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河洛,1974年。
黃季剛《文選黃氏學》,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 ,初版 。
謝雲飛《文學與音律》,東大出版社,1978年,初版。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灣學生書局,1979年,初版。
屈萬里《尚書釋義》,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0年,初版。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初版。
張正體、張婷婷《賦學》,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張書文《楚辭到漢賦的衍變》,正中書局,1983年,初版。
陳勝田《中國笛之演進與技巧研究》,生韻出版社。1983年,初版。
薛宗明《中國音樂史》(樂器篇)二冊,1983年,初版。
張仁青《駢文學》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初版。
卓芬伶《古琴弦音》,希代書版公司,1984年,初版。
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里仁書局,1984年,二版。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論略》,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丹青圖書出版,1985年,台一版。
曹淑娟《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文津出版社,1987年,初版。
閻海登、高金香、肖云翔《笙的演奏法》,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年,北京二版。
馬積高《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初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初版。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谷風出版社,1987年,台一版。
仇仲謙《漢賦賞析》,廣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姜書閣《漢賦通義》,齊魯書社,1989年,初版。
尹賽夫 等編《中國歷代賦選》,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初版。
孫希旦《禮記集解》,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初版。
王文濡評註《評註古文辭類纂》,華正書局,1990年,初版。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三版。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0年,北京一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莊嚴書局(據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版本校對)1991年,初版。
徐志嘯《歷代賦論輯要》,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初版。
蕭亢達《漢代樂舞百戲藝術研究》,文物出版社,1991年,初版。
張蕙慧《中國古代樂教思想論集》,文津出版社,1991年,初版。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初版。
趙渢 編《中國樂器》,香港珠海出版社,1992年,初版。
遲文浚 等主編《歷代賦辭典》,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
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群玉堂,1992年,初版。
樓宇烈 校釋《王弼集校釋》,華正書局,1992年,初版。
李建中《漢魏六朝文藝心理學》,北岳文藝出版社,1992年,初版。
王培元 主編《詩騷與辭賦》,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初版。
費振剛 等輯校《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初版。
簡宗梧《漢賦史論》,東大出版社,1993年,初版。
曲德來《漢賦綜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初版。
袁濟喜《賦》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初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初版。
程章燦《漢賦攬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初版。
傅錫壬 註譯《楚辭讀本》,三民書局,1995年,十版。
楊蔭瀏《中國音樂史綱》,樂韻出版社,1996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文津出版社,1996年,初版。
王克芬、蘇祖謙《中國舞蹈史》,文津出版社,1996年,初版。
葉幼明《新譯新序讀本》,三民書局, 1996年,初版。
周啟成 等注譯《新釋昭明文選》,三民書局,1997年,初版。
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初版。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灣書店,1998年,初版。
黃錦鋐 注譯《新譯莊子讀本》,三民書局出版,1998年,十版。
李美燕《中國古代樂教思想》,麗文文化事業出版,1998年,初版。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初版。
傅剛《昭明文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
洪順隆《辭賦論叢》,文津出版社,2000年,初版。
歐純純《唐代琴詩之風貌》,文津出版社, 2000年,初版。
修海林、李吉提《中國音樂欣賞》,五南出版社,2002年,初版。
三 論文
簡宗梧《司馬相如揚雄及其賦之研究》政大中研所博士論文,1976年。
白承鍚《王褒及其賦之研究》,東海中研所碩士論文,1983年。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政大中研所博士論文,1984年。
黃韻華《古琴音樂美學基礎初探》,台灣師大音研所碩士論文,1991年。
何于菁《東漢辭賦與政治》,成大中研所碩士論文,1997年。
洪順隆《魏晉南北朝賦論研究》,東吳中研所博士論文,1998年。
四 期刊
成績〈從曾侯乙墓的竹笛看宋玉笛賦的真實性〉,《江漢論壇》,1985年第7期。
曾春海〈從儒道樂論析論嵇康的「聲無哀樂論」〉,《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卷18,1989年6月。
徐麗真〈嵇康「聲無哀樂論」之音樂美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卷36,1992年5月。
廖國棟〈漢賦「夸飾」之省察〉,《成大中文學報》,卷1,1992年11月。
洪華穗〈從《聲無哀樂論》試探嵇康對儒道家的傳承——以「和」為範圍〉,1997年9月,210期。
朱曉海〈讀兩漢詠物賦雜俎〉,《漢學研究》,卷18,2000年12月。
侯杰錩〈漢賦序文初探—以主題為軸心〉,《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卷3,2000年6月。
李美燕〈從「聲無哀樂論」探析嵇康的「和聲」義〉,《鵝湖》,卷26,2001年3月。
廖國棟〈古典辭賦的主題與技巧〉,《國文天地》,200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