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一樵 Wang I-Chiao |
---|---|
論文名稱: |
從「吾閩有學」到「吾學在閩」:十五至十八世紀福建朱子學思想系譜的形成及實踐 From Daoxue to Minxue: Cheng Zhu School of Confucianism in Fu-chien, Fifteenth to Eighteenth Century |
指導教授: | 林麗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2 |
中文關鍵詞: | 福建朱子學 、蔡清 、陳琛 、林希元 、何喬遠 、李光地 、思想系譜 、鄉賢 、地方社會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05 下載:3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錢穆云:「治一家之學,必當於其大傳統處求,又必於其大背景中求」。筆者以為治一地之學術相承,亦是如此。因此,本研究主要討論明代中晚期以來至清初福建地區的程朱學者,如何在政治與學術重大變遷的過程中,繼續在鄉里中實踐其社會關懷與理想,代代相承,延續其思想上的薪火相傳。作者試圖由此呈現閩地朱子學由十五至十八世紀,如何更進一步深化在鄉里中。廣泛地結合其地學術的譜系、地域的認同,並配合著理學思想的踐履,以維繫一地學統。誠如余英時以「知人論世」態度試圖重建理學家的歷史世界,本研究亦試圖透過詳細的文獻考證,探求閩地其時其地的思想史世界。
本文由蔡清對於宋時鄉里人物的追慕作為起點,討論閩地士人建立地方學術脈絡的努力。經陳琛、林希元、何喬遠等數代人之理學思想的討論,進而將此議題歸於李光地對於理學的實踐,總論一地理學思想的發展歷程。此即本文旨趣,一地之學何以成系,世代鄉里何以代代相繼,追慕譜述先人典範行誼。本文除討論其時諸人之一生經歷外,以見其人格行誼。此外,討論中亦包涵著思想、道德、經世濟民三個層次的理路,來觀察討論此閩地理學之開展演進。最終由此而觀清儒李光地晚年之旅,由李氏之行而見一地學術系譜之完成,觀一地之學長時段的綿長演進。
徵 引 書 目
一、典籍文獻
1.《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本,據國立北平圖書館藏紅格鈔本微捲影印,1966。
2.《皇明文海》,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清刊本。
3.明.王陽明,李生龍注釋,《新譯傳習錄》,臺北:三民書局,2004。
4.明.林之盛,《皇明應諡名臣備考錄》,臺北縣:文海,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影印,1984。
5.明.林希元,《四書存疑》,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日本承應三年(1653)村上平樂寺重刊鵜信之十四卷訓點本,附考異一卷。
6.明.邵捷春,《閩省賢書》,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景照本。
7.明.過庭訓,《本(明)朝分省人物考》,臺北:成文出版社,五卷本附索引,1971。
8‧明.談遷,《國榷附北游錄》,臺北:鼎文書局,1978。
9‧淸.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10.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60,臺北: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景印,1986。
11.清.張廷玉等,《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91。
12.清.黃宗羲,《明文海》,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453-1458,臺北: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景印,1986。
13.清.黃宗羲,沈芝點校,《明儒學案》,臺北 : 華世,1987。
14.淸.劉曦甫緝,《閩學宗傳》,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景照,明代刊本。
二、文集、筆記、年譜
1.明.王慎中,陳上典景印,《王遵巖家居集》,臺北:臺北市閩南同鄉會,國立北平圖書館藏嘉靖三十一年(1552)版景印,1975。
2.明.何喬遠,《何鏡山先生全集》,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景照,日本內閣文庫崇禎十四年(1641)刊本。
3.明.林希元,《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冊75,臺南:莊嚴文化事業,遼寧省圖書館藏清乾隆十八年(1753)陳臚聲詒燕堂刻本,1997。
4.明.林希元,《林次崖先生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北平圖書館藏十八卷本。
5.明.張岳,《小山類稾選》,臺北:國家圖書館藏,萬曆十五年(1587)刻本。
6.明.張岳,《張襄惠公文集》,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6。
7.明.陳琛,《紫峰陳先生文集》,收於《四庫存目叢書》集部冊73,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清乾隆三十三年刻五十四年增刻光緒十七年補修本,1997。
8.明.陳獻章,《陳白沙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4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景印,1986。
9.明.黃鳳翔,《田亭草》,收於《四庫禁毀叢刊》集部冊44,北京市:北京出版社,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甘雨刻本,2000。
10.明.蔡清,《虛齋蔡先生文集》,臺北:臺北市閩南同鄉會,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正德十六年(1521)版,1975。
11.清.李光地,《榕村全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道光九年(1829)李維迪刊本。
12.清.李光地,《榕村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32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所收李清植校刊本,1983。
13.清.李光地,陳祖武點校,《榕村語錄、榕村續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
14.清.李光地,《榕村續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
15.清.李清植纂刻、李維迪校刊,《李文貞公年譜》,收於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冊621,臺北:文海,道光五年(1825)刻本,1966。
16.淸.查繼佐,《罪惟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17.清.劉聲木,《萇楚齋隨筆十卷、續筆十卷、三筆十卷、四筆十卷、五筆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98。
三、地方志書、書院志
1.(嘉靖)《欽州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冊19,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據上海古籍書店影印浙江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十八年(1539)刻本重印,1985。
2.(萬曆)《﹝萬曆﹞粵大記》,收於《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三十二卷刻本景印,1990。
3.(萬曆)《萬曆重修泉州府志》,收於《中國史學叢書.三編》冊38,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4.(萬曆)《泉州府志》,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年(1612)刊本,現存四卷。
5.(乾隆)《晉江縣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福建》冊82,臺北:成文出版社,清乾隆三十年(1765)刊本,1967。
6.(乾隆)《安溪縣志》,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清乾隆丁丑版,1987。
7.(光緒)《海陽縣志》冊64,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東》,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二十六年刊本影印,1967。
8.(民國)《九鯉湖志》,收於《中國道觀志叢刊續編》冊25,揚州:廣陵書社,據民國十四(1925)年周氏鹿岩精舍鈔本影印,2004。
9.(民國)《泉州府志》,臺北:中西文化事業服務中心,據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乾隆二十八年刻印同治九年(1870)重刊民國十七年(1928)泉州泉山書社再版本景印,1964。
10.(民國)《同安縣志》,臺北:同安縣同鄉會,據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藏民國十七年本重印,1984。
11.明.何喬遠,《閩書》,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景照,崇禎二年刊本。
12.淸.佚名,《玉山縣懷玉草堂斗山端明書院志》,收於《中國歷代書院志》冊2,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上海圖書館藏清抄本,1995。
13.淸.錘世楨,《信江書院志》,收於《中國歷代書院志》冊2,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同治六年版,1995。
四、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1.卜正民(Timothy Brook),《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北京:三聯書店,2004。
2.卜正民,張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譯自: 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 Ming China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3.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4.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5.王銘銘,《走在鄉土之上:歷史人類學札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6.包弼德(Peter K. Bol),劉寧中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7.多洛肯,《明代浙江進士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多洛肯,《明代福建進士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9.朱鴻林,《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0.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增訂版)》,北京:三聯書店,2004。
12.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13.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
14.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15.林拓,《文化的地理過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16.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開明書店,1941。
17.島田虔次,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18.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于曉、陳維綱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譯自: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臺北:唐山,1991。
19.高令印、陳其芳,《福建朱子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20.張仲禮,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譯自:The Chinese Gentry: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ese Society),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21.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22.張壽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23.梁啟超,徐少如等校,《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2。
24.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25.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26.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三聯書店,2005。
27.劉樹勛,《閩學源流》,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28.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29.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學生書局,1976。
30.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31.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二)中文論文:
1.于志嘉,〈日本明清史學界對「士大夫與民眾」問題之研究〉,《新史學》4:4(1993),頁141-175。
2.小山正明,〈明代的糧長〉,收於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六卷:明清,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159-191。
3.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2(1998),頁245-294。
4.王汎森,〈明代後期的造偽與思想爭論:豐坊與《大學》石經〉,《新史學》6:4(1995),頁1-20。
5.王汎森,〈明末清初思想中之「宗旨」〉,《大陸雜誌》94:4(1997.4),頁1-4。
6.王汎森,〈邵懿辰與清季思想的激烈化〉,《大陸雜誌》90:3(1995),頁1-8。
7.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3(1998),頁557-587。
8.王汎森,〈道咸年間民間性儒家學派〉,《新史學》5:4(1994),頁141-162。
9.王鍾翰,〈李光地生平研究中的問題〉《燕京學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新1期,1995,頁111-127。
10.何淑宜,〈以禮化俗-晚明仕紳的喪俗改革思想及其實踐〉,《新史學》11:3(2000.9),頁49-100。
11.余英時,〈治史自反錄〉,《讀書》301(2004.4),頁115-122。
12.岸本美緒,〈「風俗」與歷史觀〉,收入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2004,頁3-22。
13.岸本美緒著,何淑宜譯,〈明清地域社會論的反思:「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新書序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0(2000.9),頁164-176。
14.林麗月,〈世變與秩序:明代社會風尚相關研究評述〉,《明史研究通訊》4(2001.12),頁9-20。
15.林麗月,〈閩南士紳與嘉靖年間的海上走私貿易〉,《師大歷史學報》8 (1980.6),頁91-112。
16.姜廣輝,評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漢學研究》,23:1期,(2005),頁501-507。
17.郝秉鍵,〈日本史學界的明清「紳士論」〉,《明清史》1(2005/01),第1期,頁69-84。
18.高春緞,〈史家何喬遠略傳及其著述〉,《黃埔學報》30(1995)頁91~104。
19.高春緞,〈何喬遠《名山藏》初探〉,《黃埔學報》31(1996.6),頁101~114。
20.高春緞,〈何喬遠《閩書》初探〉,《黃埔學報》32(1996.12),頁91~107。
21.高春緞,〈經史雙融,理事無礙:史家何喬遠著述考〉,《黃埔學報》37(1999.8),頁47~71。
22.常建華,〈日本八十年代以來的明清地域社會研究評述〉,《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 (1998),頁72-83。
23.張藝曦,《王學、家族與地方社會-以吉水、安福兩縣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5。
24.陳熙遠,〈在國家權力與民間信仰交界的邊緣:以明儒沈若水禁毀南京淫祀為例證〉收於《明清司法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2005。
25.傅衣凌,〈中國傳統社會:多元結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3 (1988),頁1-7。
26.傅衣凌,〈明末清初閩贛毗鄰地區的社會經濟與佃農抗租風潮〉,收入於氏著《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頁338-380。
27.趙克生,〈明代地方廟學中的鄉賢祠與名宦祠〉,《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2005.1),頁118-123、144。
28.濱島敦俊,〈關於江南「圩」的若干考察〉,《歷史地理》7,1990。
(三)外文專書
1.三木聰,《明清福建農村社会の研究》,札幌:北海道大学圖書刊行會,2002。
2.小島毅,《中国近世におけゐ礼の言說》,東京:東京大学出版社,1996。
3.加藤常賢監修,東京大学中国哲学研究室編,《中国思想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52。
4.岸本美緒,《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十七世紀中国の秩序問題》,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9。
5.重田德,《清代經濟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75。
6.島田虔次,《中國における近代思維の挫折》,東京:築摩書房,1970。
7.溝口雄三,《中國の衝擊》,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4。
8.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0。
9.濱島敦俊,《明代江南農村社会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2。
10.Bol, Peter K.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1.Brook, Timothy. 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 Ming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12.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3.Esherick, Joseph W. and Rankin, Mary B. eds. Chinese local Elite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 1990).
14.Ho, Ping-Ti.The Leadder of Success in late Imperial China(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15.Hymes, Robert P. Statesmen and Gentleman: The Elite of Fu-Chu, Chiang-His,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6.Maruyama, Masao(丸山真男), Mikiso Hane trans. Studies in the Interllectual History of Tokugawa Jap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
17.Ng, On-Cho. Cheng-Zhu Confucian in the Early Qing: Li Guangdi (1642-1718) and Qing Learning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1).
18.Rowe, William T. Saving the World:Chen Hongmou and Elite Consciousness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四)外文論文
1.山田賢,〈中国明清史研究「地域社会論」の現狀と課題〉,《歷史評論》580 (1998.8),頁40-53。該文中譯參見:山田賢,大城佑子譯,〈中國明清時代「地域社會論」研究的現狀與課題〉,收於《暨南史學》(1999年),第2號,頁39-57。
2.山田賢,〈記憶される地域-丁治棠《仕隱齋涉筆の世界》〉,《東洋史研究》62:2 (2003.9),頁60-87。
3.太田出,〈三木聰著《明清福建農村社会の研究〉,收於《東洋史研究》62:2(2003.09),頁162。
4.濱島敦俊,〈土地開發與客商活動-明代中期江南地主之投資活動〉收於《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1989,頁101-122。
5.Bol, Peter K.“Neo-Confucianism and Local Society, Twelfth to Sixteenth Century: A Case Study ” in Paul Jakov Smith, Richard von Glahn eds.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press , 2003), pp.241-283.
6.Lee, Thomas, H. C.“Academies and Local Culture: Neo-Confucian Education in Chien-yang, Fu-chien, 1000-1400” in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ed.: Kuo-chi Chu-tzu hsüeh hui-i lun-wen chi(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u Hsi Studies)(Taipei: Academia Sinica, 1993), vol. 2, pp. 945-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