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薇儀
論文名稱: 兩岸當代報導文學比較研究(1976-2004)
指導教授: 張素貞
Chang, Su-Chen
張堂錡
Chang, Tang-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6
中文關鍵詞: 報導文學報告文學兩岸比較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2下載: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擬就七O年代迄今兩岸報導文學各自發展的歷程為研究基礎,綜合比較兩岸報導文學在形式、內容、文學理論、創作表現等面向的異同,期使報導文學的研究體系更為完滿、視野更為開闊。本論文章節次第安排如下:
    第一章「緒論」:開宗明義將報導文學與報告文學作一釋名及定義,以利之後的文章鋪陳,並提出研究方法及歸納探討兩岸對於報導文學之研究現況成果,指出其中尚待提升之處及本論文撰寫與論述過程中的期待視野。
    第二章「臺灣報導文學創作發展歷程」:研究者就七O年代迄今臺灣報導文學的發展歷程,依次分為七O年代蔚然成觀的報導文學熱潮、八O年代報導文學的發展及九O年代報導文學的危機與轉機三階段加以分析探討,呈現臺灣報導文學不同階段的殊異風貌及創作景觀。
    第三章「大陸報告文學創作發展歷程」:七O年代末期,大陸新時期報告文學在文革的失語及退化後,重新勃興並走向全新的話語空間。此章分為走向復甦的七O年代末至八O年代初、繁榮的八O年代中後期、及歸於沈寂的九O年代三階段來描繪大陸報告文學發展迄今的風貌。
    第四章「兩岸報導文學創作比較」:本章就兩岸當代(1976~2003)的報導文學在形式、內容、寫作態度、題材選擇、傳播現象等面向的差異性作一分析比較,不僅反映兩岸文氣相通的一面,更體現臺灣及大陸報導文學的獨特個性。
    第五章「兩岸報導文學理論批評比較」:報導文學的理論批評涉及一切與報導文學有關的研究行為、現象、研究成果和研究者等。本章就臺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狀貌及大陸報告文學理論批評的建構作系統化的統整歸納,並分析比較兩岸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特色,使報導文學理論體系化建設更趨完備。
    第六章「結論」:兩岸的報導文學創作走過風光的七、八O年代後,在九O年代紛紛走向沈寂,歸於平靜,然其功能與影響仍在現代文學領域中或顯或隱地傳承著,或如臺灣地區各縣市之地方性文學獎的延續,又如大陸地區紀實文學新浪潮的重生等,藉由歷史的總結,展望未來報導文學的發展趨勢,是研究者刻不容緩的使命。
    附錄一「兩岸報導文學大事紀」:以圖表方式呈現一九六六年以來兩岸的政治社會風潮及相應的報導文學重要紀事。
    附錄二「臺灣報導文學重要作家生平簡介」:收錄臺灣地區重要報導文學作家之學經歷、代表作品及獲得獎項,為報導文學研究工作者提供史料的蒐集整理。
    附錄三「大陸報告文學重要作家生平簡介」:收錄大陸地區重要報告文學作家之學經歷、代表作品及獲得獎項,為報導文學研究工作者提供史料的蒐集整理。
    附錄四「臺灣報導文學獲獎篇目資料彙編」:收錄臺灣地區報導文學相關獎項得獎名單及作品資料彙編,以便於報導文學研究工作者檢索查閱。
    附錄五「大陸報告文學獲獎篇目資料彙編」:收錄大陸地區報告文學相關獎項得獎名單及作品資料彙編,以便於報導文學研究工作者檢索查閱。
    附錄六「溫柔的堅持—臺灣女性報導文學作家的關懷與困境」:本附錄嘗試對七O年代迄今女性報導文學作家的寫作現象、興起之時代氛圍做一觀察,以探討女性報導文學家在書寫策略、看待問題的視角等方面,與男性作家有何差異。藉此重現女性報導文學家的時代意義與定位。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一個兒時記憶的伏筆 …………………………………1 二、關於報導文學的再思考 ………………………………2 三、研究目的……………………………………………3 第二節 文獻歸納及探討………………………………………5 一、臺灣地區的研究概況…………………………………5 二、大陸地區的研究概況…………………………………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篇章架構…………………………………9 一、研究方法……………………………………………9 二、篇章架構……………………………………………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及研究範疇的界定……………………………11 一、名詞釋義……………………………………………11 二、文本擇定與取材依據…………………………………14 第二章 臺灣當代報導文學發展歷程 …………………… 16 第一節 七O年代蔚然成觀的報導文學熱潮 ……………………17 一、報導文學初試啼聲--《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場域 ………17 二、鼓動文壇的寫作動能--「時報報導文學獎」………………22 三、素樸的寫實主義作品…………………………………25 第二節 八O年代報導文學的發展 ……………………………27 一、結合報導文學與報導攝影--《人間雜誌》場域……………28 二、站在社會遽變最前線的報導文學作品……………………31 第三節 九O年代報導文學的危機與轉機 ………………………34 一、兩大報報導文學獎的潮起潮落 …………………………35 二、地域/類型性報導文學獎的賡續與深耕 …………………38 三、深入地方扎根的報導文學作品 ………………………42 第三章 大陸當代報告文學發展歷程 ……………………45 第一節 走向復甦的七O年代末至八O年代初 …………………46 一、人的尋找與回歸 ……………………………………46 二、1977~1984年報告文學創作的主要特點 …………………50 第二節 繁榮的八O年代中後期 ………………………………52 一、問題的發現與現實精神的張揚 …………………………52 二、1985~1989年報告文學創作的主要特點 …………………55 第三節 歸於沈寂的九O年代…………………………………58 一、批判的泛化與歷史的關注………………………………58 二、1990年迄今報告文學創作的主要特點……………………63 第四章 兩岸報導文學創作比較 …………………………66 第一節 名稱、興起及思潮背景的比較 …………………………67 一、名稱、興起 …………………………………………67 二、思潮背景 …………………………………………70 第二節 傳播現象與文學世代的比較 ……………………………72 一、文學獎………………………………………………72 二、雜誌 ………………………………………………74 三、網路 ………………………………………………78 四、文學世代 ……………………………………………79 第三節 內容部分的比較………………………………………83 一、題材取向……………………………………………83 二、思想主題……………………………………………88 第四節 形式部分的比較………………………………………89 一、結構篇幅和寫作視角 …………………………………89 二、表現手法和美學特質 …………………………………92 第五節 小結 ………………………………………………96 第五章 兩岸報導文學理論批評比較 ……………………99 第一節 臺灣報導文學的理論批評……………………………100 一、臺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狀貌 ………………………100 二、新聞與文學的眾聲喧嘩 ………………………………101 三、臺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特色…………………………108 第二節 大陸報告文學的理論批評 ……………………………110 一、大陸報告文學理論批評的回顧 ………………………110 二、真實與虛構間的遊走…………………………………113 三、大陸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特點…………………………114 第三節 小結:兩岸理論批評的特色與比較 ……………………116 第六章 結論……………………………………………… 118 第一節 臺灣—在媒體與田野間豐厚的報導文學…………………119 第二節 大陸—報告文學與紀實文學的分野 ……………………120 第三節 研究成果、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122 參考書目………………………………………………………125 附錄一 兩岸報導文學大事紀……………………………………151 附錄二 臺灣報導文學重要作家生平簡介 …………………………166 附錄三 大陸報告文學重要作家生平簡介 …………………………205 附錄四 臺灣報導文學獲獎篇目資料彙編 …………………………227 附錄五 大陸報告文學獲獎篇目資料彙編 …………………………238 附錄六 溫柔的堅持—臺灣女性報導文學作家的關懷與困境 …………252

    說明:本書目分為「臺灣報導文學一般書籍」、「臺灣報導文學報紙期刊論文」、「臺灣報導文學相關學位論文」、「臺灣地區文學/報導文學理論書籍」、「大陸報告文學一般書籍」、「大陸文學/報告文學理論書籍」、「大陸地區報告文學期刊論文」等七部分,各部分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同一作者有兩筆以上資料時,則依出版年月先後順序排列之。

    第一部分:臺灣地區報導文學一般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心 岱,《大地反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
    心 岱,《回首大地》(臺北:躍昇文化公司,1989年8月)。
    心 岱,《發現綠光》(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11月)。
    王蜀桂,《敲響生活的旋律》(臺北:張老師,1991年8月)。
    王蜀桂,《讓我們說母語》(臺中:晨星出版社,1995年10月)。
    王蜀桂,《臺灣檳榔四季青》(臺北:常民文化,1999年11月)。
    瓦歷斯‧諾幹,《荒野的呼喚》(臺中:晨星出版社,1992年)。
    古蒙仁,《黑色的部落》(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9月)。
    古蒙仁,《失去的水平線》(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9月)。
    古蒙仁,《台灣社會檔案》(臺北:九歌出版社,1983年1月)。
    古蒙仁,《知識分子的出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12月)。
    江文瑜編,《阿媽的故事》(臺北:玉山社,1995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2003年文建會臺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臺北:文建會,2003年10月)。
    杜南發,《風過群山》(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82年6月)。
    李利國,《紅毛城遺事》(臺北:長河出版社,1977年9月)。
    李利國,《時空筆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11月)。
    李利國,《我在人類文明的生死分水線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8月)。
    李利國,《青青山頭上的血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
    沈振中,《老鷹的故事》(臺中:晨星出版社,1993年4月)。
    林清玄,《長在手上的刀》(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11月)。
    林雙不,《青少年書房》(臺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6月)。
    林雲閣,《崩塌的人生》(臺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8月)。
    林雲閣,《山鬼的震怒》(臺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8月)。
    邱坤良,《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台北縣:新新聞文化,1999年1月)。
    吳迎春等人,《臺灣競爭力的故事》(臺北:天下雜誌出版社,1995年9月)。
    吳錦發編,《悲情的山林--台灣山地小說選》(臺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月)。
    吳錦發編,《願嫁山地郎--台灣山地散文選》(臺中:晨星出版社,1989年3月)。
    周宏昌等著,《第一屆桃城文學獎作品集》(嘉義市: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8月)。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編,《第一屆花蓮文學獎作品集》(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8月)。
    胡台麗,《媳婦入門》(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2月)。
    胡台麗,《燃燒憂鬱》(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91年7月)。
    胡台麗,《性與死》(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93年5月)。
    洪三雄,《烽火杜鵑城--七○年代台大學生運動》(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9月)。
    柏 楊,《金三角‧荒城》(臺北:躍昇文化公司,1988年11月)。
    紀明宏等著,《第三屆璜溪文學獎得獎作品專輯》(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2001年6月)。
    施錫政等著,《變臉─第一屆台灣省文學獎報導文學類得獎作品集》(臺中市:台灣省政府文化處,1999年)。
    徐仁修,《仲夏夜探密》(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徐仁修,《猿吼季風林》(臺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6月)。
    徐仁修,《自然四記》(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徐仁修,《思源埡口歲時記》(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高上秦主編,《時報報導文學獎》(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3月)。
    高信疆主編,《現實的邊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5年12月)。
    高信疆主編,《體檢美麗島--一九八五台灣生活批判》(臺北:敦理出版社,1986年9月)。
    高信疆、楊青矗編,《台灣也瘋狂--一九八六台灣生活批判》(臺北:敦理出版社,1987年3月)。
    翁台生,《痲瘋病院的世界》(臺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2月)。
    翁台生,《玉山頂的沈思》(臺北:皇冠出版社,1984年)。
    馬以工,《幾番踏出阡陌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6月)。
    馬以工,《尋找老台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9月)。
    張蒼松,《人間有情》(臺北:皇冠出版社,1993年7月)。
    張典婉,《鹿港阿媽與施振榮:施陳秀蓮的故事》(臺北:張老師,1996年11月)。
    張典婉主編,《100位傑出女性的錦囊妙計》(臺北:皇冠出版社,1993年)。
    陳銘磻,《賣血人》(臺北:號角出版社,1979年7月)。
    陳銘磻,《陳銘磻報導文學集》(臺北:華成出版社,2002年9月)。
    陳銘磻編,《大地阡陌路》(臺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9月)。
    陳銘磻編,《臺灣報導文學十家》(臺北:業強出版社,2000年9月)。
    陳義芝主編,《向時間下戰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11月)。
    陳義芝主編,《華年放異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11月)。
    黃麗池、黃麗美編,《第一屆璜溪文學獎得獎作品專輯》(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9月)。
    黃麗池、廖憶鳳編,《第二屆璜溪文學獎得獎作品專輯》(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5月)。
    黃文博,《台灣風土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1月)。
    黃文博,《臺灣民間藝陣》(臺北:常民文化出版,2000年)。
    路寒袖編,《探照生命裂縫的光輝─第一屆中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8月)。
    焦 桐,《在世界的邊緣》(臺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5月)。
    楊南郡,《台灣百年前的足跡》(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1996年3月)。
    楊南郡,《尋訪月亮的腳印》(臺中:晨星出版社,1996年6月)。
    楊南郡、徐如林,《與子偕行》(臺中:晨星出版社,1993年)。
    楊錦郁,《溫馨家庭快樂多》(臺北:健行文化出版,1996年2月)。
    楊澤主編,《手槍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10月)。
    楊澤主編,《異鄉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12月)。
    楊澤主編,《耶穌喜愛的小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2月)。
    楊澤主編,《送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12月)。
    楊澤主編,《七○年代懺情錄》(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12月)。
    楊澤主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12月)。
    楊澤主編,《魚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12月)。
    楊蔚齡,《邊陲的燈火》(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5月)。
    楊蔚齡,《知風草之歌》(臺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4月)。
    楊蔚齡,《希望的河水》(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9月)。
    楊憲宏,《走過傷心地:一個記者的公害現場觀察筆記》(臺北:圓神出版社,1986年8月)。
    楊憲宏,《受傷的土地》(臺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1月)。
    楊憲宏,《另一個公害現場》(臺北:久大文化,1987年9月)。
    楊樹清,《天堂之路》(臺北:旺角出版社,2000年1月)。
    楊樹清,《金門田野檔案》(臺北:稻田出版公司,2001年5月)。
    楊樹清,《金門島嶼邊緣》(臺北:稻田出版公司,2001年5月)。
    楊樹清,《金門社會觀察》(臺北:稻田出版公司,1998年)。
    廖嘉展,《月亮的小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8月)。
    廖嘉展,《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9月)。
    廖鴻基,《鯨生鯨世》(臺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6月)。
    弦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十二屆小說獎暨附設報導文學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3月)。
    弦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十三屆小說獎暨附設報導文學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11月)。
    弦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十四屆小說獎暨附設報導文學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11月)。
    弦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十五屆小說獎暨附設報導文學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11月)。
    弦主編,《飛翔之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11月)。
    弦主編,《我寫故我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11月)。
    弦主編,《美麗新世界》(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11月)。
    劉克襄,《小綠山之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8月)。
    劉克襄,《小綠山之舞》(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8月)。
    劉克襄,《小綠山之精靈》(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8月)。
    劉克襄,《台灣舊路踏查記》(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1995年5月)。
    劉還月,《台灣土地傳》(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1月)。
    劉還月,《瘖啞鶴鳴》(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9月)。
    劉還月,《尋訪台灣平埔族》(臺北:常民文化公司,1995年12月)。
    劉還月,《田野工作實務手冊》(臺北:常民文化公司,1996年4月)。
    劉還月,《臺灣的客家人》(臺北:常民文化公司,2000年4月)。
    劉還月,《臺灣人的歲時與節俗》(臺北:常民文化公司,2000年)。
    劉還月,《風華絕代掌中藝:臺灣的布袋戲》(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鍾 喬,《回到人間的現場》(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6月)。
    關曉榮,《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5月)。
    關曉榮,《八尺門手札》(臺北:臺原出版社,1996年7月)。
    韓韓、馬以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臺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8月)。
    韓 韓,《我們只有一條長江》(臺北:源遠流長出版,1993年5月)。
    藍博洲,《沈屍‧流亡‧二二八》(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1年)。
    藍博洲,《尋訪被湮滅的臺灣史與臺灣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5月)。
    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台大部分)》(臺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4月。
    藍博洲,《台灣好女人》(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6月)。
    藍博洲,《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8月)。
    藍博洲,《藤纏樹》(臺北:印刻出版,2002年)。
    顧肇森,《槍為他說了一切》(臺北:東潤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詳)。
    《回家!蓋我的房子》,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8年7月。
    《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中國論壇雜誌,1989年10月。
    《兩岸報導(告)文學的發展與未來研討會》大會手冊暨引言稿,2002年11月。

    第二部分:臺灣地區報導文學報紙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之樵記錄‧整理,〈望鄉的棄兒--李瑞騰談異域〉,《中國時報》39版(1995年1月15日)。
    王妙如記錄‧整理,〈感性也要兼具知性--第十九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類評審會議記錄〉,《中國時報》19版(1996年10月12日至14日)。
    王 拓,〈瘋狂邊緣--談談洪通和他的畫〉,《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6年3月14日至15日)。
    王 信,〈告訴你真相又發人深省的照片--淺談報導攝影〉,《人間》1期(1985年11月)。
    王谷、林進谷,〈報導文學的昨日今日明日〉,《書評書目》63卷(1978年11月)。
    王誠之,〈迷濛的松雀鷹之眼〉,《中國時報》27版(1997年11月24日至12月2日)。
    尹雪曼,〈報導文學與報告文學〉,《中華文藝復興月刊》第22卷第4期( 1989年4月)。
    瓦歷斯‧尤幹,〈這一切只是起步--關於「台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的成立〉,《台灣史料研究》(1993年2月20日)。
    包黛瑩,〈家園夢的美麗代理人〉,《中國時報》39版(1995年12月28日)。
    向 陽,〈副刊學的理論建構基礎:以台灣報紙副刊之發展過程及其時代背景為場域〉,《聯合文學》96期(1992年10月)。
    向 陽,〈文學雜誌與台灣新文學發展—以日治時期台灣文學雜誌為觀察場域〉,《文訊》213期(2003年7月),頁8-12。
    朱嘉雯,〈大陸報告文學在臺灣的出版〉,中央大學中文系主辦兩岸文學發展研討會論文(2000年9月17日)。
    江育翰,〈族群的傷痛:以1978-1995年時報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南師語教系學刊》第4期(2000年),頁85-113。
    沈 謙,〈精神的關照‧文學的感染─評古蒙仁的報導文學集《黑色的部落》〉,《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8年4月29日至 4月30日)。
    何 欣,〈報導文學與文學創作〉,《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79年)。
    李永適,〈評介「鯨生鯨世」〉,《中國時報》42版(1997年8月28日)。
    李利國,〈期待報導文學再出發〉,《聯合報》25版(1993年10月16日至17日)。
    李國偉,〈文學的新生代〉,《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年5月)。
    李瑞騰,〈從愛出發--近十年來台灣的報導文學〉,《文藝復興》158期(1984年12月1日)。
    李 瑞,〈站在另一個十年的起點:第十屆時報文學獎贈獎典禮暨時報文學獎十周年慶祝酒會側記〉,《中國時報》第8版(1987年12月6日)。
    李奭學,〈文學獎與我〉,《文訊》218期(2003年12月),頁51。
    林雲閣,〈山鬼的震怒〉,《中國時報》19版(1996年10月20至24日)。
    林燿德,〈觀景窗外的黑色暴力--讀焦桐《在世界的邊緣》〉,《自立早報》26版(1995年6月18日)。
    林燿德,〈台灣報導文學的成長與危機〉,《文訊》29期(1987年4月)。後收錄於氏著《重組的星空》(臺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6月),頁131-182。
    林淇漾,〈戰後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一個「文化研究」向度的觀察〉,《新聞學研究》51期(1995年7月)。
    林淇瀁,〈還給文學傳播自主空間—對當前臺灣副刊走向的一個思考〉,收錄於《喧嘩、吟哦與嘆息—臺灣文學散論》(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年)。
    林淇瀁,〈擊向左外野—論日治時期楊逵的報導文學理論與實踐〉,《台灣史料研究》23號(2004年8月),頁134-152。
    林崇漢,〈副刊的圖與文〉,《文訊》22期(1985年12月)。
    官鴻志,〈我把痛苦獻給您們--湯英伸救援行動始末〉,《人間》20期(1987年6月)。
    周慶華,〈十年來海峽兩岸文學交流的省思〉,《台灣文學觀察雜誌》1期(1990年6月)。
    邱佩文,〈有關「人物報導」的書目提要〉,《文訊》95期(1993年9月)。
    金恆鑣,〈評介「鷹兒要回家」〉,《中國時報》42版(1998年3月19日)。
    徐淑卿,〈報導文學死了嗎﹖〉,《中國時報》43版(1998年10月8日)。
    馬以工,〈「有怪獸」--看報導文學的式微〉,《中國時報》37版(1998年12月23日)。
    孫大川,〈序山海世界〉,《山海文化》1期(1993年11月)。
    孫瑋芒,〈來自深淵的知識--讀焦桐《在世界的邊緣》〉,《自由時報》29版 ,(1995年6月12日)。
    荊溪人,〈新聞寫作上的爭議〉,《報學》第4卷第10期(1972年12月)。
    荊溪人,〈新聞文學及其形成〉,《報學》第5卷第6期(1976年6月)。
    時報編輯部,〈文化十事,文化十人〉,《中國時報》(1980年2月21日)。
    許育嘉,〈重新建立文化戰線的歷史武器—論臺灣報導文學》,發表於夏潮聯合會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act=page&repno=292。
    陳大為記錄驟然消逝的雷聲--第二十一屆時報報導文學獎類決審會議記錄〉,《中國時報》37版(1998年12月23日)。
    陳光憲,〈二十世紀報導文學的回顧〉,《應用語文學報》創刊號(1999年6月),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陳光憲,〈論報導文學的樣式〉,《市立師院語文學刊》第4期(2000年6月),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陳光憲,〈論報導文學的時代性〉,《語言文學之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0年11月)。
    陳映真,〈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人間》1期(1985年11月)。
    陳映真,〈當紅星在七古林山區沉落〉,《聯合文學》第10卷第3期 (1994年1月)。
    陳映真,〈台灣報導文學中的環境意識〉,《聯合報》34版(1996年1月6日至1月9日)。
    陳映真,〈台灣報導文學的歷程〉,《聯合報》37版(2001年8月18日至19日)。
    陳銘磻,〈一九八一年我國的報導文學〉,《商工日報》11版(1983年8月19日)。
    陳銘磻,〈一九八二年我國的報導文學〉,《商工日報》9版(1983年8月22日)。
    陳燕華記錄,〈報導文學往何處去〉,《台灣新聞報》12版(1980年11月20日至21日)。
    彭家發,〈細說新新聞與報導文學〉,《新聞鏡週刊》第263期(1993年),頁30-33。
    張隆志,〈腳踏文獻與田野間〉,《中國時報》38版(1996年4月18日)。
    張 毅,〈油與石圍牆的故事〉,《聯合報‧聯合副刊》(1978年11月1日)。
    張耀仁,〈再思考「報導文學在台灣(1949-1994)--一個歷史分析取徑的文學傳
    播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01年會暨論文研討會會議論文。
    張堂錡,〈臺灣報導文學發展的困境〉,《空大學訊》242期(1999年11月)。
    張堂錡,〈潛流下的浮動—大陸90年代報告文學寫作趨向的考察〉,《中國現代文學》第1期(2004年3月),頁49-68。
    須文蔚,〈報導文學在台灣(1949-1994)〉,《新聞學研究》51期(1995年7月)。
    須文蔚,〈臺灣文學傳播者之特質分析〉,發表於「第一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主辦。
    須文蔚,〈臺灣報導文學誕生的歷史線索〉,《中央日報》17版(2003年10月30日)。
    詹宏志,〈看見是關心的開始¬--人間雜誌的誕生〉,《天下雜誌》(1985年11月)。
    馮景青記錄,〈當代文學問題討論會〉,《文訊》29期(1987年4月)。
    詩 影,〈「史記」是報導文學初論〉,《文藝月刊》170期(1989年8月)。
    楊 照,〈英雄林立、凡民少數?〉,《中國時報》42版(1995年3月16日)。
    楊樹清、張煥宇、曾吉賢,〈消逝的漁民國特〉,《中國時報》19版(1996年11月29日至30日)。
    廖嘉展,〈哦,請唱香楠之韻〉,《人間》16期(1987年2月)。
    趙衛民記錄,〈為報導文學披沙揀金--記聯合報第十二屆小說獎附設報導文學獎決審會議〉,《聯合報》25版(1992年1月13日)。
    蔡源煌,〈最後的浪漫主義者〉,《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年3月12日)。
    蔣 勳,〈起來接受更大的挑戰〉,《仙人掌》第1卷第2期(1977年4月)。
    編輯部,〈我愛副刊〉,《婦女雜誌》(1981年7月)。
    弦、高信疆,〈一個概念(副刊編輯)的兩面觀〉,《愛書人》172期(1979年12月)。
    劉仁傑、高敏慧、羅敏功,〈豈容良田變滄海--桃園縣濱海地區公害巡禮〉,《綜合月刊》137期(1980年4月)。
    劉克襄,〈候鳥回來〉,《中國時報》39版(1995年9月23日)。
    劉克襄,〈台灣的自然寫作初論〉,《聯合報》34版(1996年1月4日~5日)。
    劉婉俐記錄,〈對周遭世界真實殷切的探望--第二十屆時報報導文學獎類決審會議記錄〉,《中國時報》27版(1997年11月24日至29日)。
    鐘麗慧,〈近三十年來報導文學選集提要〉,《文訊》22期(1986年2月)。
    顏秀芳、傅榮珂,〈陳銘磻報導文學之研究〉,《嘉義大學學報》74卷( 2003年4月),頁1-25。
    羅 奇,〈陳映真的堅持,由《人間》雜誌到「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聯合報》41版(1999年9月20日)。
    蕭新煌,〈誰在關心台灣的生態環境--生態保育觀念的形成與演進〉,《中國論壇》188期(1983年7月25日)。

    第三部分:臺灣地區報導文學相關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李炫蒼,《現當代臺灣「自然寫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吳明益,《當代臺灣自然寫作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
    林淇瀁,《文學傳播與社會變遷之關聯性研究--以七○年代台灣報紙副刊的媒介運作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12月)。
    林秀梅,《台灣原住民報導文學作品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林民昌,《當代台灣小說文本知識的構成—寫作政治研究藍圖初步》(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林黛嫚,《文學場域的雅俗之爭》(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2月)。
    徐宗潔,《臺灣鯨豚寫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陳 震,《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許尤美,《臺灣當代自然寫作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張應良,《劉賓雁報告文學研究》(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4月)。
    張明珠,《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研究(1978-2000)》(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楊曉琪,《七O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暨文學場域的變遷》(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蔡豐全,《國軍文藝金像獎報導文學獎得獎作品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5月)。
    簡義明,《臺灣自然寫作研究—以1981~1997為範圍》(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劉依潔,《人間雜誌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謝明芳,《當代台灣報導文學的興起與發展》(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第四部分:臺灣地區文學/報導文學理論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尹雪曼主編,《中華民國文藝史》(臺北:正中書局,1977年11月)。
    文訊雜誌社,《當前大陸文學》(臺北:文訊雜誌社,1988年7月)。
    文訊雜誌社編輯,《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訂本)》(臺北:文建會,1995年)。
    向陽、須文蔚主編,《台灣現代文學教程:報導文學讀本》(臺北:二魚文化,2002年8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台灣文學年鑑》(臺北:文建會,1997年6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台灣文學年鑑》(臺北:文建會,1998年6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台灣文學年鑑》(臺北:文建會,1999年6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台灣文學年鑑》(臺北:文建會,2000年10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台灣文學年鑑》(臺北:文建會,2002年4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台灣文學年鑑》(臺北:文建會,2003年4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台灣文學年鑑》(臺北:文建會,2003年9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台灣文學年鑑》(臺北:文建會,2004年8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藝座談實錄》(臺北:文建會,1983年2月)。
    朱棟霖、陳信元主編,《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出版,2000年7月)。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8月)。
    李茂政,《當代新聞學》(臺北:正中書局,1987年8月)。
    李瑞騰,《臺灣文學風貌》(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5月)。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2年9月)。
    季季主編,《時報文學獎史料索引》(臺北:中國時報社,1990年9月)。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林嘉誠,《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臺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邵玉銘、張寶琴、弦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1997年1月)。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中的社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6月)。
    施 淑,《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7年6月)。
    柏楊主編,《中華民國文學年鑑1980》(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11月)。
    唐翼明,《大陸新時期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4月)。
    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4月)。
    陳信元、文鈺合著,《大陸新時期報告文學概述》(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
    陳信元主編,《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民國81-84年)》(臺北:文建會,1999年)。
    陳國祥、祝萍,《台灣報業演進40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臺北:蘭亭書店,1986年10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年3月)。
    彭家發,《特寫寫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4月)。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2月)。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中文文學研究論叢》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5月)。
    張堂錡、欒梅健編著,《中國現代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9月)。
    焦 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11月)。
    楊素芬,《臺灣報導文學概論》(臺北:稻田出版社,2001年9月)。
    弦、陳義芝主編,《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臺北市:文建會,1997年11月)。
    葉英,《大陸當代文學掃描》(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5月)。
    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臺北:雅典出版社,1991年11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1994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1年11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2年5月)。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2月)。
    薛化元主編,《臺灣歷史年表》(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
    應鳳凰,《當代大陸文學概況、史料卷》(臺北:文建會, 1996年)。
    羅曉南,《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臺北:生智出版社, 1997年11月)。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社, 1990年12月)。

    第五部分:大陸地區報告文學一般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編選,《2004報告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月)。
    中國作協創研部編,《2000年中國報告文學精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2月)。
    中國作協創研部編,《2001年中國報告文學精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
    中國作協創研部編,《2002年中國報告文學精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1月)。
    中國作協創研部編,《2003年中國報告文學精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周明等編,《中國報告文學精品文庫(上、中、下)》(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3月)。
    李炳銀、周百義主編,《美麗與悲愴》(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
    李炳銀、周百義主編,《中國之約》(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
    李炳銀、周百義主編,《毛澤東以後的歲月》(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
    李炳銀、周百義主編,《熱血男兒》(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
    李炳銀、周百義主編,《癡情》(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
    李炳銀、周百義主編,《強國夢》(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
    李炳銀、周百義主編,《最後的疆界》(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
    李炳銀、周百義主編,《神聖憂思錄》(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
    李炳銀、周百義主編,《婚姻大世界》(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
    李炳銀、周百義主編,《慟問蒼冥》(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8年12月)。
    孟曉雲,《還是那雙眼睛:孟曉雲自選集》(北京:群眾出版社, 2003年1月)。
    陳桂棣、春桃,《中國農民調查》(臺北:大地出版社, 2005年1月)。
    張鍥、周明、那非編選,《2002中國年度最佳報告文學(上、下)》(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3年1月)。
    張鍥、周明、那非編選,《2003中國年度最佳報告文學(上、下)》(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4年2月)。
    趙瑜、胡世全,《革命百里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12月)。
    錢鋼,《唐山大地震》(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11月)。
    蘇曉康,《自由備忘錄—蘇曉康報告文學精選》(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6月)。

    第六部分:大陸地區文學/報告文學理論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丁帆等著,《中國大陸與臺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5月)。
    丁曉原,《二十世紀中國報告文學理論批評史》(合肥:安徽大學,1999年12月)。
    丁曉原,《文化生態與報告文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8月)。
    中國社科院文研所《中國文學研究年鑑》編輯委員會編,《1991-1992中國文學年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2月)。
    中國社科院文研所《中國文學研究年鑑》編輯委員會編,《1993中國文學年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1月)。
    中國社科院文研所《中國文學研究年鑑》編輯委員會編,《1994中國文學年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年7月)。
    中國社科院文研所《中國文學研究年鑑》編輯委員會編,《1995-1996中國文學年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4月)。
    中國社科院文研所《中國文學研究年鑑》編輯委員會編,《1997-1998中國文學年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2月)。
    中國社科院文研所《中國文學研究年鑑》編輯委員會編,《1999-2000中國文學年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12月)。
    中國社科院文研所《中國文學研究年鑑》編輯委員會編,《2001中國文學年鑑》(北京:中國文學年鑑社出版,2002年11月)。
    中國社科院文研所《中國文學研究年鑑》編輯委員會編,《2002中國文學年鑑》(北京:中國文學年鑑社出版,2003年2月)。
    王曉明主編,《在新意識型態的籠罩下—九O年代的文化和文學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古遠清,《中國大陸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下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4月)。
    白燁主編,《2003年中國文情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5月)。
    朱子南,《報告文學作家的報告》(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年)。
    仲大軍、周友皋譯,《非虛構小說的寫作》(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7月)。
    佘樹森、陳旭光,《中國當代散文報告文學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2月)。
    李炳銀,《當代報告文學流變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8月)。
    李炳銀,《中國報告文學的世紀景觀》(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6月)。
    吳秀明,《轉型時期的中國當代文學思潮》(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章羅生,《中國報告文學發展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陳進波、馬永強,《報告文學探論》(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張 韌,《新時期文學現象》(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8年2月)。
    張春寧,《中國報告文學史》(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7月)。
    張德明編,《台灣報告文學選》(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
    張升陽,《當代中國報告文學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
    張德明,《中外作家論報告文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馮光廉編,《中國近百年文學體式流變史(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9年10月)。
    趙遐秋,《中國現代報告文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1月)。
    楊匡漢主編,《揚子江與阿里山的對話--海峽兩岸文學比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12月)。

    第七部分:大陸地區報告文學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丁曉原,〈論現代報告文學理論建設的若干特徵〉,《江海學刊》(1994年第3期),頁183-188。
    丁曉原,〈報告文學典型論〉,《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頁96-100。
    丁曉原,〈夏衍對報告文學的譯介、倡導和研究〉,《江蘇社會科學》(1995年第3期),頁105-109。
    丁曉原,〈論現代報告文學理論的建構〉,《學習與探索》(1995年第3期),頁108-112。
    丁曉原,〈資訊與文化:范長江報告文學論〉,《商丘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7期),頁49-54。
    丁曉原,〈解放區報告文學創作特徵及其文學史意義〉,《南京社會科學》(1997年第2期),頁71-78。
    丁曉原,〈電影化:黃鋼報告文學的藝術景觀〉,《文藝理論與批評》(1997年第2期),頁126-130。
    丁曉原,〈周恩來瞿秋白報告文學之比較〉,《學術論壇》(1997年第6期),頁65-69。
    丁曉原,〈論梁啟超的報告文學〉,《江蘇社會科學》(1998年第3期),頁156-160。
    丁曉原,〈激揚文字:陳祖芬報告文學擷華〉,《理論與創作》(1998年第2期),頁45-49。
    丁曉原,〈壯美的軍歌:劉白羽報告文學論〉,《文藝理論與批評》(1998年第1期),頁100-105。
    丁曉原,〈左聯與報告文學〉,《文教資料》(1998年第1期),頁86-95。
    丁曉原,〈三十年代報告文學理論的“拿來”與創造〉,《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8年第4期),頁190-203。
    丁曉原,〈論五六十年代報告文學理論的基本形態〉,《學習與探索》(1998年第3期),頁109-113。
    丁曉原,〈史詩與史詩的創造者--論解放區報告文學〉,《延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頁65-70。
    丁曉原,〈“社會天使”:現代女報告文學家論〉,《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第2期),頁71-78。
    丁曉原,〈論發生期的中國報告文學〉,《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第3期),頁128-134。
    丁曉原,〈別樣的史志:巴金報告文學論〉,《文藝理論與批評》(1999年第1期),頁97-102。
    丁曉原,〈力度:報告文學的文體品格〉,《文藝評論》(1999年第2期),頁26-31。
    丁曉原,〈本體理論的進取與系統建構的缺失--90年代報告文學理論批評之研究〉,《河北學刊》(2000年第1期),頁76-80。
    丁曉原,〈論90年代報告文學的堅守與退化〉,《文藝評論》(2000年第6期),頁24-34。
    丁曉原,〈多視角批評與學理性追尋--90年代報告文學理論批評研究〉,《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86-89。
    丁曉原,〈臺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型態與策略〉,《文藝評論》(2001年第1期),頁59-68。
    丁曉原,〈文體轉型:走向開放的新時期報告文學〉,《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頁137-141。
    丁曉原,〈角色轉換與百年報告文學之流變〉,《江海學刊》(2001年第3期),頁171-175。
    丁曉原,〈報告文學:非知識分子時代的大眾寫作〉,《文藝爭鳴》(2001年第3期),頁19-23。
    丁曉原,〈以群:作為報告文學理論家〉,《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頁23-27。
    丁曉原,〈中國報告文學理論研究的世紀回眸與展望〉,《學術論壇》(2001年第1期),頁113-116。
    丁曉原,〈近代文化轉型與中國報告文學的發生〉,《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頁92-98。
    丁曉原,〈1936:報告文學年的存量與意義〉,《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35-37。
    丁曉原,〈召喚啟蒙:走向自覺的新時期報告文學〉,《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第1期),頁146-150。
    丁曉原,〈左聯的文化策略與報告文學的崛起〉,《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1期,頁54-60。
    丁曉原,〈報告文學:作為知識分子的寫作方式--兼論新時期報告文學作家主體性的生成〉,《文藝評論》(2003年第3期),頁19-25。
    丁曉原,〈論20世紀30至70年代報告文學型態〉,《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頁102-105。
    丁曉原,〈新世紀報告文學的觀察與分析〉,《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頁30-32。
    丁曉原,〈文化生態視鏡中的百年中國報告文學流變〉,《文藝爭鳴》(2003年第5期),頁45-49。
    王 暉,〈新時期報告文學的商品化趨向〉,《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年第2期),頁46-50。
    王 暉,〈1978—1993:報告文學的商品化趨向〉,《文藝評論》(1994年第4期),頁42-47。
    王 暉,〈現當代中國非虛構文學的大眾文化品格〉,《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頁70-75。
    王 暉,〈思維模式的轉換和文化現象的重構--對近年來報告文學的一種解讀〉,《文藝評論》(1995年第1期),頁53-57。
    王 暉,〈1990-1996:報告文學理論研究與批評態勢〉,《文藝評論》(1997年第4期),頁33-42。
    王 暉,〈轉型期社會人生的獨特觀照--盧躍剛報告文學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頁116-120。
    王 暉,〈1977─1995:全方位躍動的報告文學〉,《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頁45-49。
    王 暉,〈1997—1999:報告文學理論批評回眸--20世紀90年代中國非虛構文學理論研究與批評之二〉,《文藝評論》(2000年第4期),頁36-46。
    王 暉,〈報告文學文體規範新釋--百年中國報告文學文體流變論之一〉,《華中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頁59-62。
    王 暉,〈百年中國報告文學的體裁變遷--百年中國報告文學文體流變論〉,《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第3期),頁166-174。
    王 暉,〈別樣的反思與藝術的批判--趙瑜報告文學論〉,《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頁20-23。
    王 暉,〈身份變異與文體嬗變--百年中國報告文學文體流變論之四〉,《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頁10-14。
    王 暉,〈報告文學:現代性的追尋與反思〉,《文學評論》(2003年第3期),頁167-175。
    王 暉,〈本位堅守與敘說新創—論20世紀報告文學作家的文體意識〉,《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頁87-92。
    王 暉,〈二十世紀中國報告文學的敘述模式〉,《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3年第5期),頁62-74。
    王 暉,〈文體學與20世紀中國報告文學研究〉,《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113-117。
    王 暉,〈意識形態與百年中國報告文學〉,《社會科學輯刊》(2004年第2期),頁143-149。
    王 倩,〈變革的時代與變革的報告文學--新時期宏觀報告文學簡論〉,《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頁106-108。
    王曉雯,〈黃宗英報告文學及其在我國報告文學發展中的作用〉,《兵團職工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頁46-48。
    王 毅,〈報告文學在世紀之交的出路〉,《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7年第3期),頁22-26。
    王耀輝,〈報導文學與報告文學〉,《中外散文比較與展望-1994中國散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頁22-26。
    尹均生,〈報告文學文體美學辨析〉,《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頁25-30。
    尹均生,〈大河奔流、滄桑巨變的恢宏詩卷--新中國報告文學50年(上)〉,《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3-10。
    尹均生,〈報告文學理論的形成、拓展與前瞻〉,《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頁27-31。
    尹均生,〈20世紀報告文學的社會與文學價值定位〉,《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2期),頁29-32。
    尹均生,〈關注人生 關注弱勢 關注民族的未來--中國需要吶喊的報告文學〉,《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27-30。
    尹均生、徐新民,〈展現神州大變革的歷史性畫卷--中國新時期報告文學發展巡禮〉,《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頁36-49。
    尹均生、龔舉善,〈世紀之交國際報告文學的回視、定位與展望(上)〉,《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期),頁5-10。
    石一寧,〈重建台灣的歷史敘事--讀藍博洲的報告文學〉,《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第5期),頁96-100。
    朱雙一,〈探視歷史、直面人生--古蒙仁與臺灣的報導文學創作〉,《臺灣研究集刊》(1997年第2期),頁78-83。
    任文貴,〈報告文學的新聞性芻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頁97-100。
    宋恩泉,〈中國報告文學主體思想情結探源〉,《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34-36。
    宋玉書,〈現實與歷史對話的文本--新時期歷史題材報告文學評述〉,《文藝評論》(2002年第3期),頁51-56。
    何建明,〈關注現實是報告文學創作的鮮活生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頁20-22。
    呂幼安,〈想像的延展與限制--論想像在報告文學寫作中的作用〉,《江漢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頁46-49。
    李保均,〈報告文學研究的學術勇氣和人格精神〉,《當代文壇》(1999年第2期),頁56-57。
    李光榮,〈電影化:理由報告文學的藝術特徵〉,《楚雄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頁27-30。
    李運摶,〈與文化共舞的報告文學--對中國當代報告文學的文化思考〉,《當代文壇》(2000年第6期),頁3-9。
    李運摶,〈融入文化與疏遠文化--關於報告文學不景氣的一種新思考〉,《湖北社會科學》(2000年第10期),頁29-30。
    李陽春,〈由“聚焦”走向“廣角”的報告文學〉,《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5期),頁36-42。
    李志成,〈論新時期紀實性報告文學的特色〉,《蘭州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頁33-39。
    李志成,〈關於新時期紀實性報告文學中的一些問題〉,《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頁22-24。
    李秋林,〈論報告文學真實性的獨立品格〉,《學術論壇》(1999年第6期),頁105-108。
    李秋林,〈20世紀中國報告文學的人文底蘊〉,《北方論叢》(2001年第2期),頁62-66。
    李秋林,〈論報告文學內質及理論批評的歷史嬗變〉,《廣西梧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3期),頁33-37。
    李炳銀,〈生活與文學凝聚的大山—對報告文學創作的閱讀與理解〉,《文學評論》(1992年第2期),頁17-30。
    李炳銀,〈我所理解的報告文學〉,《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頁89-90。
    李明泉、劉彥武,〈新世紀報告文學的走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48-50。
    吳松江,〈報告文學與紀實小說的區別與界定〉,《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頁32-35。
    吳成年,〈外來影響與中國現代報告文學〉,《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頁57-62。
    尚世海,〈敘事文體學視角下的新聞與文學〉,《社會科學輯刊》(2003年第3期),頁162-165。
    邱 平,〈困境中的報告文學芻議〉,《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頁68-69。
    周政保,〈報告文學創作的若干理論問題〉,《文藝評論》(1998年第5期),頁 46-58。
    周政保,〈報告文學的「瘋長」及其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6期),頁 99-102。
    周政保,〈報告文學的定位及創作品性〉,《南方文壇》(1999年第3期),頁 28-29。
    周政保、江宛柳,〈非虛構‧謳歌型創作‧敘述方式〉,《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6期),頁 172-178。
    周成平,〈論新時期報告文學的獨創性〉,《鐵道師院學報》(1999年第3期),頁29-33。
    周進芳,〈非虛構理念與體驗性時空--對報告文學真實性的重新認識〉,《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頁33-36。
    范培松,〈論九十年代報告文學的批判退位〉,《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2期),頁130-136。
    范培松,〈報告文學理論的終結和拓展〉,《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頁8-11。
    柏文猛,〈簡論新時期報告文學的得與失〉,《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頁27-30。
    柏文猛,〈柯岩報告文學的美學觀〉,《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頁72-74。
    胡 欣,〈報告文學文體界定及其歸屬〉,《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頁93-98。
    姜靜楠,〈報告文學:一種非文學文體〉,《文學自由談》(1998年第2期),頁88-91。
    孫春旻,〈當代紀實文學文體概覽〉,《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15卷第1期),頁45-51。
    徐 淵,〈社會問題報告文學文體三探〉,《漢中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4期),頁66-71。
    徐 萍,〈黃宗英報告文學的構思藝術〉,《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頁51-55。
    徐新民,〈發掘報告文學的新品類〉,《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101-104。
    馬永強,〈英雄主題的轉換與升華--建國以來軍事題材報告文學回顧〉,《晉陽學刊》(1999年第3期),頁64-69。
    郭兆昆,〈報告文學的起源及流變〉,《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4年第4期),頁25-29。
    章羅生,〈論新時期報告文學的理性精神〉,《求索》(1995年第6期),頁88-92。
    章羅生,〈關于報告文學的回顧與思考--兼談90年代文學的發展走向〉,《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2期),頁18-20。
    章羅生,〈論新時期報告文學的民族精神〉,《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第6期),頁37-40。
    章羅生,〈關於中國報告文學研究的歷史回顧與理論思考〉,《理論與創作》(2000年第6期),頁13-17。
    章羅生,〈從沖突走向融合--論中國報告文學的發展與90年代報告文學的成熟〉,《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期),頁65-70。
    章羅生,〈中國報告文學流派芻議〉,《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頁57-61。
    章羅生,〈魯迅精神與新時期報告文學〉,《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8期),頁15-21。
    章羅生,〈“人學”的回歸與“文學”的自覺--三論20世紀90年代報告文學的發展與成熟〉,《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
    31-33。
    章羅生、楊建華,〈報告文學的批判“退位”了嗎--與范培松先生商榷〉,《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頁98-103。
    陳兆榮,〈文體的模糊與模糊的文體--報告文學文體特質分析〉,《蘭州學刊》(1998年第5期),頁57-62。
    梁多亮,〈報告性‧文學性‧邊緣性--談報告文學的屬性〉,《宜賓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頁71-76。
    梁多亮,〈報告文學的真實美和理性美〉,《宜賓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頁63-70。
    梁多亮,〈新時期報告文學的價值取向〉,《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頁65-67。
    梁多亮,〈新時期報告文學概論〉,《宜賓學院學報》(1997年第4期),頁32-43。
    梁多亮,〈新時期報告文學的創作特點〉,《宜賓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頁33-43。
    梁多亮,〈新時期報告文學的真實性〉,《宜賓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頁45-51。
    梁多亮,〈體現陳祖芬報告文學優長的佳構--評《世界上什麼事最開心》〉,《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0期),頁83-85。
    梁多亮,〈論新時期報告文學的“略有虛構”〉,《綏化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頁50-52。
    梁多亮,〈論新時期報告文學的與時俱進〉,《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頁40-42。
    許鵬遠,〈尋找新的超越:新時期報告文學的走向〉,《青海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頁68-70。
    馮亞光,〈報告文學的美感共鳴〉,《甘肅社會科學》(1996年第3期),頁66-72。
    馮望岳,〈現代報告文學綜論〉,《雲夢學刊》(2000年第2期),頁69-72。
    彭在欽,〈紀實中的非紀實性--論新紀實小說在報告文學中的衍生〉,《求索》(1998年第1期),頁92-96。
    程秀峰,〈略論報告文學的審美特徵〉,《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60-62。
    張立國,〈對報告文學真實性的再認識〉,《甘肅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頁81-82。
    張振金,〈知識分子形象的重新發現--新時期報告文學研究〉,《廣東社會科學》(1998年第1期),頁113-118。
    張幸淼,〈紀實文學與報告文學異同論〉,《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頁67-71。
    張國俊,〈論當代散文概念的重新界定〉,《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84-90。
    張春寧,〈報告文學怎麼了﹖--關於報告文學現狀和前景的一些認識〉,《文藝評論》(1995年第1期),頁47-52。
    張 璦,〈台灣當代報導文學的背景與價值〉,《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頁31-34。
    張 璦,〈報告文學的品格確立與文體演變〉,《當代文壇》(2000年第6期),頁10-13。
    張 璦,〈傾斜的“真實”與“審美”--報告文學中的婦女問題及男權意識〉,《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第5期),頁81-89。
    張志強,〈意義的耗散--當代軍旅報告文學演進論〉,《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頁42-47。
    張宏圖,〈報告文學與傳記文學之區辨--兼與蔡震先生商榷〉,《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5期),頁101-102。
    黃秋實,〈關於報告文學的斷想〉,《文藝評論》(1994年第4期),頁81-82。
    董中鋒,〈中國報告文學的本與源〉,《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頁36-39。
    廉正祥,〈試論報告文學的新聞屬性〉,《新聞界》(1995年第6期),頁22-28。
    楊美進,〈論新時期宏觀報告文學〉,《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22-26。
    趙聯成,〈世紀末的回眸--新中國報告文學發展論〉,《當代文壇》(1998年第2期),頁3-8。
    趙聯成,〈升騰與沉落--論當代報告文學英雄主題的流變〉,《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頁58-62。
    劉克寬,〈在對生活真實的反映中開發文體的藝術生命力--關於近年報告文學創作的審視與思考〉,《泰安師專學報》(1997年第4期),頁410-415。
    劉伯雄,〈論新時期體育題材報告文學〉,《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期),頁55-57。
    劉雪梅,〈論中國現當代報告文學觀念的確立與嬗變〉,《江海學刊》(1998年第3期),頁169-176。
    劉雪梅,〈論報告文學的多元價值取向〉,《江海學刊》(2000年第6期),頁174-179。
    劉雪梅,〈報告文學與報刊關系溯源〉,《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頁104-109。
    劉 萍,〈試論問題報告文學的產生和發展〉,《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頁46-48。
    劉新華,〈論報告文學議論增多之原因及其審美價值〉,《福州師專學報》(1997年第3期),頁37-41。
    蔡安延,〈論報告文學的真實性〉,《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頁27-30。
    蔡世連,〈報告文學的本體性矛盾及災難報告的前景預測〉,《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1期),頁55-56。
    薛傳芝,〈報告文學中議論的美學品格〉,《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73-77。
    魏天真,〈論中國報告文學的悲劇情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6期),頁98-103。
    魏天真,〈重論報告文學的理性精神--兼及其在世紀之交文學中的價值和意義〉,《文藝評論》(1997年第3期),頁4-9。
    魏天真,〈報告文學的真實性:誤區與盲點〉,《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期),頁40-43。
    魏天真,〈再論報告文學的史詩性質〉,《文藝評論》(1998年第1期),頁63-68。
    蕭向東,〈理性的復甦--論新時期報告文學的社會學意識與學術化傾向〉,《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4期),頁60-63。
    羅宗宇,〈對生態危機的藝術報告--新時期以來的生態報告文學簡論〉,《文藝理論與批評》(2002年第6期),頁36-42。
    龔舉善,〈論新時期報告文學的現代意識〉,《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1998年第3期),頁31-35。
    龔舉善,〈新時期報告文學美學品格的多維形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頁108-128。
    龔舉善,〈世紀末的救贖:新時期報告文學的主題學研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頁28-31。
    龔舉善,〈20世紀中國報告文學的三次浪潮〉,《文藝理論與批評》(2000年第2期),頁105-113。
    龔舉善,〈全球化背景下紀實文學的文化回應—兼及比較文化視野中的非虛構寫作〉,《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頁40-45。
    龔舉善,〈全球化趨勢中報告文學的文化身份與發展走向〉,《學術論壇》(2002年第5期),頁91-96。
    龔舉善,〈轉型期中國報告文學的文化理路〉,《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第6期),頁97-107。
    龔舉善,〈現代傳媒與報告文學轉型〉,《學術論壇》(2004年第3期),頁111-115。
    龔舉善,〈轉型期生態報告文學的理性審視〉,《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1期),頁48-54。
    龔舉善,〈第三轉型期報告文學格局中的女性話語地位〉,《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頁25-30。
    龔舉善,〈第三轉型期女性報告文學的現代意識〉,《貴州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頁70-7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