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克勤
論文名稱: 國立臺灣博物館收藏文物「柯象」與土庫事件研究
指導教授: 范燕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國立臺灣博物館柯象土庫事件武裝抗日事件宗教
英文關鍵詞: National Taiwan Museum, Kexiang, Tuku Incident, armed anti-Japanese uprisings, relig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3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柯象」是臺灣歷史上本土少數收藏完整並且珍貴的宗教抗日文物,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在初步探索「柯象」的社會生命歷程當中,筆者發現「柯象」在漢人發起的土庫抗日事件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土庫事件的成敗,也成為了柯象社會生命歷程中最大的轉捩點。因此,若要釐清柯象的價值,則務必得清楚土庫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土庫事件在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上所具備的意義。
    本研究以土庫事件作為「柯象」生命史各階段的分期,並以各時期的收藏場域作為討論時序。論文討論上,首先描述歷史文件以及田野調查中的「柯象」,並且解釋「柯象」的神聖化過程和意義。接著筆者由「柯象」文物來追索土庫事件的來龍去脈,清楚說明土庫事件發生的政治背景與社會關聯、土庫事件的發生與成因分析,以及戰後對土庫事件的再現與詮釋。第四章筆者以1945年國民黨政府接管臺灣後作為時間斷限,著力討論「柯象」如何在國立警察專科學校及國立臺灣博物館不同場域中之收藏情況,以及其物性和價值的轉變過程。最後筆者以為,「柯象」文物在經過一個歷史學術的研究之後,「柯象」的研究價值逐漸浮現,本研究作為「柯象」文物的第一個專題研究,期許本研究的完成能夠提供各學科領域殷實的歷史材料,促使「柯象」文物作為各學術領域交流的研究平臺,使「柯象」文物的價值與意義更為世人所知。

    Kexiang is a Taiwanese local rare and precious anti-Japanese religious artifact that is intactly-reserved and has very high research value. In the initial discovery of Kexiang's social life phases,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Kexiang played a considerable role in Tuku Anti-Japanese Incident by Han Chinese and how Tu-ku Incident came to an end became the biggest turning point for Kexiang's social life phase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causes and effects of Tuku Incident and the significance Tuku Incident brought to history of Han Taiwanese anti-Japanese armed uprisings as to clarify Kexiang's value.
    Tuku Incident is the watershed in this study to divide Kexiang's each life phase and the discussion timeline in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site of each phase. In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ion,it first reviews historical documents, depicts Kexiang from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xplains Kexiang's deification process and significance. Then, the researcher identifies causes and effects of Tuku Incident, expounding on politic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association of the incident, occurrence of the incident,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the incident, and reprod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cident after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In chapter 4, based on the time line of 1945 after Kuomintang Government took over Taiwan, the author puts forth effort on discussing collection of Kexiang in the two different sites – Taiwan Police College and National Taiwan Museum -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its physical property and value. In the end, the author holds that value in the Kexiang artifact gradually emerges after this academic history research. As the first case study on the Kexiang artifact, it is aspired to be a substantial historical material for various academic disciplines, promoting the Kexiang artifact as a research platform of every scholarly domain and making it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more well-known to the world.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及方法........................4 第二節 名詞解釋..................................7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20 第二章 土庫事件前的「柯象」 第一節 傳說中的「柯象」................................29 第二節 文獻紀錄中的「柯象」............................34 第三節 「柯象」的神聖化過程 ...........................42 第三章 從「柯象」追索土庫事件 第一節 土庫事件發生的政治背景與社會關聯 .................55 第二節 土庫事件及其成因分析 ...........................61 第三節 戰後對土庫事件的再現與詮釋 ......................76 第四章 土庫事件後的「柯象」(1912年~) 第一節 臺南地方法院及警察官及司獄官訓練所中的「柯象」.....84 第二節 警察專科學校中的「柯象」........................96 第二節 國立臺灣博物館中的「柯象」......................104 第五章 結論 ........................................115 參考書目 ........................................119-123

    一、官方文獻
    1. 《臺灣史料稿本》(日),收於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編,(出版者、發行者不詳)
    2. 《臺法月報》
    3.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4. 《練習生必攜》(日)〈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規則〉,收於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編,1938 年(昭和13年6月10日府令第66號)

    二、口述記錄
    1. 范燕秋、簡克勤訪問,吳茂崧、張桐源、何保田、張傳助、張永、吳深江、吳行雄、劉文進口述,2010年2月26日。 (未刊)
    2. 范燕秋、簡克勤、李子寧訪問,劉仁傑口述,2010年8月6日。(未刊)

    三、報紙及雜誌
    1. 《民生報》
    2.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3. 《臺灣日日新報》
    4. 《聯合報》
    5. 《聯合晚報》
    6. 《TVBS周刊》

    四、時人論著
    1. 台灣總督府法務部,《匪亂小史》(東京:台灣總督府法務部,1920),頁46-49。
    2. 秋澤次郎,《臺灣匪誌》(臺北:松田書店,1923),頁94-101。
    3. 臺灣史料保存會編,《日本統治下的民族運動‧上‧武力反抗篇》(東京:風林書局,1969),頁790-793。
    4. 鳩巢敦哉,《臺灣員警四十年史話》(臺北:鳩巢敦哉,1938),頁38-41。

    五、近人論著
    (A) 專書:
    1. 中華道教玄天上帝弘道協會編,《玄天上帝信仰文化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中華道教玄天上帝弘道協會,2009年。
    2. 王見川,《漢人宗教、民間信仰與預言書的探索:王見川自選集》,臺北縣:博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
    3. 林國章,《民族主義與臺灣抗日運動》,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2004年。
    4. 吳國淳,《理解與詮釋: 觀眾與博物館學習研究》,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
    5. 若林正丈,《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市:傳播者出版,2007年。
    6. 程大學,《臺灣前期武裝抗日運動有關檔案》,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
    7. 徐藝乙,《中國民族俗文物概論:民間物質文化的研究》,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8. 莊新泉,《黑色維納斯》,臺北市:文經社,2002年。
    9. 柯惠珠,《日據初期臺灣地區武裝抗日運動之研究》,臺北市:前程出版社,2000年。
    10.張婉真,《論博物館學》,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出版,2005年。
    11.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台北:南天出版社,2009年。
    12. 黃昭堂,《臺灣民主國之研究》,臺北市: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3年。
    13. 黃昭堂,《臺灣總督府》,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4年。
    14. 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年。
    15. 楊碧川,《簡明臺灣史》,高雄:第一出版社,1994年。
    16.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研究》。台北市:台大出版委員會,1986年。
    17. 溫國良,《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964年。
    18. 蔡相煇,《臺灣祠祀與宗教》,台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
    19. 蔡伯壎譯,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中譯本》,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年。
    20. Tim Dent著,龔永慧譯,《物質文化》。臺北市:書林出版,2009年。

    (B) 學位論文:
    1. 林國章,〈日據時期台灣抗日運動與民族主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2. 林柏維,〈台灣的民族抗日運動團體-台灣文化協會之研究( 一九二一∼一九二七)〉,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3. 吳水吉,〈從乙末台灣抗日運動看臺灣民族運動之特質〉,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班,1975年。
    4. 李佳霖,〈武裝抗日下之農民運動-以西來庵事件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5. 高麗珍,〈臺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6. 陳國川,《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7. 鄭豐穗,〈臺灣木雕神像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2008年。
    8. 蘇乃加,〈日據時期臺灣武裝抗日事件之研究-以西來庵事件為探討主題〉,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C) 期刊‧研討會論文:
    1. 王嵩山,〈從世俗到神聖:臺灣木雕神像的人類學研究〉,《民俗曲藝》期29(1984),頁125-126。
    2. 王嵩山,〈物質文化的展示〉,《博物館季刊》4:2(1990),頁39-42。
    3. 王泰升,〈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的「法律暴力」及歷史評價〉,《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25(2006),頁5-6。
    4. 何義麟,〈戰後台灣抗日運動史之建構-試析羅福星抗日事件〉,《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期7(2000),頁3-5。
    5. 何義麟,〈戰後台灣抗日運動史之建構-試析羅福星抗日事件〉,頁3-5。
    6. 邱奕松,〈嘉義抗日志士錄〉,《臺灣文獻》期6(1955),頁77。
    7. 張菼,《清代臺灣民變史研究》,(台銀,研叢104,1970),頁2-7。
    8. 余舜德,〈物與身體感的歷史:一個研究取向之探索〉,《思與言》44:1(2006),頁34。
    9. 許道齡,〈玄武之起源及其蛻變考〉,《史學集刊》期5(1947),頁226-232。
    10. 黃秀政,〈臺灣武裝抗日運動:研究與史料(1895-1915)〉,《思與言》23:1(1985),頁37-59。
    11. 無著者,〈永恆的導航 - 慈航法師〉,《千佛山雜誌》期201(2006),頁24-26。
    12. 無作者,〈台灣第二位肉身菩薩-示現病苦相之清嚴和尚〉,《千佛山雜誌》期203(2006),頁30-33。
    13. 楊彥杰,〈開善上保的宗族社會與民俗宗教傳統〉,《臺灣宗教研究》1:2(2001),頁105-108。
    14. 范燕秋,〈醫學與殖民擴張-以日治時期臺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7:3(1996),頁141-143。
    15. 蔡錦堂,〈忠烈祠「英靈」探析〉,《淡江史學》期14(2003),頁139。
    16.蔡明志、傅朝卿,〈臺灣日治前期警察官吏派出所建築研究〉,《建築學報》期63(2008),頁4。
    17. 劉惠璇,〈日治時期之「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訓練所」(1898-1937)---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校史探源(上篇)〉4:8(2009),頁79-80。
    18.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師大臺灣歷史所專刊(9)》,1983,頁36-106。
    19. 施雅軒,〈客家歷史區域的新研究途徑〉,《環球與世界》期12(2005),頁8-9。
    20. 廖靜如,〈宗教文物蒐藏-神聖與博物館化〉,《博物館學季刊》,卷20期2,頁67。
    21. 嵇童,〈「童乩研究」的歷史回顧〉,《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期37(1993),頁36-42。
    22. 蕭阿勤,〈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臺灣一九七〇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臺灣史研究》9:1(2002),頁18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