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鈴筑
Wu, Ling-Chu
論文名稱: 臺灣環境教育政策與立法影響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licy and Legislation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張子超
Chang, Tzu-Chau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2
中文關鍵詞: 環境教育環境教育立法環境教育法環境教育政策
英文關鍵詞: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licy, Legisl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GEE.015.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6下載:5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環境教育政策歷經超過30年的推動,對整體的環境教育具有正面效益。期間歷經多次政策演變,在不同階段,其所推動目標與內涵亦不同,具有歷史性的重要意義與作用。
    從過去文獻資料當中,發現我國環境教育政策發展,尚未有整體性及系統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從歷史宏觀的視角,採用文件分析法、訪談法和比較分析法等方法,探討環境教育政策發展脈絡與成果,以及分析環境教育政策與立法執行之影響。
    研究結果為因環境教育政策與立法執行的影響,在這30年來產生很大的變化,已是全面性發展,並受到學校、民間團體、社區、企業及民眾等各社群重視,也讓民眾對生存環境開啟新視野和關懷,環境保護也因而有卓越的進步。不僅大幅提升全民環境素養,更重視保護環境的實踐。執行的問題為環境教育逐漸走向形式化、環境教育認證趨向制式化、通過環境教育認證者未能充分發揮所長、經費使用恐未符合用途或妥善運用、溝通協調有待加強、尚未建立環境教育政策成效評估、刪除參訪方法恐淪為室內靜態活動,以及行動力有待再努力。
    研究獲致結論為:1. 政府會因應環境變遷及社會需求,與時俱進修訂環境教育政策,作為各級政府施政依據,並引領各社群推動。2. 環境教育政策目標與內涵,呼應全球環境教育思潮,以永續發展為目標,呈現環境教育的時代性。3. 建立完整環境教育執行體系與資源,擴大各社群參與層面和機會,逐漸發揮效應。4. 積極推動學校環境教育,營造生態永續校園,將環境教育列為課程重要議題,對培育環境公民貢獻良多,並致力推廣社會環境教育,已發揮正面的效應。5. 對於民眾環境素養及環境品質的提升絕對有幫助。6. 環境教育法施行對環境教育更具顯著的影響。

    Taiw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licy has been promoted and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ver the past 30 year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policy has been changed several times with different purposes of promotions and contents. It has own historic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In a literature review section, the researches rega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licy in Taiwan was not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document analysis, interview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licy, and also,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of legislation in a macro-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licy and legisl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society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with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ver three decad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valued by schools, civil society, communities, enterprises, and the public. It also expands Taiwanese horizons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makes great progress o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policy not only improves citizen’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but also make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of implementation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becoming a mere formality, cer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nding to be standardized, no places to bring certified people’s initiatives into full play, improperly used funding, deleting visit, and lack of fully communication,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licy and execution.
    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some points. Fir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lead in playing an exemplary role by amending the polic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s the basis for governance at all levels and all communitie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social needs. Second, the goals and the content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olicy should be aimed 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respond to the contemporary global trend. Third, by establishing a deliberate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 expand the levels of participation and have influences on the society. Forth,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schools to create an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campus and bring it a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citizen’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with a positive effect. Fift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definitely helpful to the enhancement of citizen’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and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ix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謝 誌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硏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界定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際環境教育起源與發展 11 第二節 國際環境教育定義、目標與內涵 21 第三節 國外政府環境教育執行重點 32 第四節 歷史制度主義與政策執行理論之探討 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60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8 第四章 臺灣環境教育政策與立法之沿革 71 第一節 環境教育興起 71 第二節 環境教育政策演進、目標與內涵 76 第三節 環境教育執行機關演進 97 第四節 環境教育資源配置變化 109 第五節 環境教育政策工具演變 118 第五章 臺灣環境教育政策與立法執行的成果與影響 127 第一節 環境教育政策與立法在學校面向的重要成果 127 第二節 環境教育政策與立法在社會面向的重要成果 147 第三節 環境教育政策與立法執行影響與問題 17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9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9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99 參考文獻 205 附錄 220 附錄一、訪談紀錄 220 附錄二、現階段環境保護政策綱領 244 附錄三、環境教育要項 248 附錄四、環境基本法 252 附錄五、環境教育法 258

    中文文獻
    于寧、賴明伸(2000)。綠色消費運動之緣起、現況及未來。環境工程會刊,11( 3),6-15。
    內政部(2010)。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100-105 年)。
    內政部營建署(2009)。臺灣國家公園。取自:http://np.cpami.gov.tw/youth/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Itemid=6
    方炳林(1975)。生態教育課程發展緒論。國教世紀,10(11),53-54。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民(1999)。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標、原則與教學方法。學科教育,7,1-2。
    王民(2006)。可持續發展教育論概。北京:地質出版社。
    王民、蔚東英、霍志玲(2006)。論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北京師範大學學報,3,195,131-136。
    王民、霍志玲、何紅、胡靜(2002)。永續發展教育。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王民、王元楣、蔚東英、劉艷、張英(2009)。菲律賓環境教育及《菲律賓國家環境意識與環境教育法》分析。環境教育,8,9-11。
    王之佳譯(1990)。我們共同的未來。臺北:臺灣地球日出版社。
    王俊秀(1982)。論環境教育及宣導。健康教育,49: 31-33。
    王俊秀(1989)。環境保護宣導管道之分析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王俊秀(2001)。非核家園與永續校園:環境社會學的想像。2001年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王佩蓮(1991)。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資料室之設置、運作及編篡輔助教材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王瑜君(2011)。從日本福島到挪威:環境教育的挑戰和契機。 取自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41031
    王順美(2004a)。臺灣中等學校環境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環境教育研究,2(1),25。
    王順美(2004b)。臺灣地區國高中全校式經營環境教育現況之探討。師大學報,49(2),87-106。
    王順美(2016)。臺灣永續發展教育現況探討及行動策略之芻議。環境教育研究,12-1,111-139。doi:10.6555/JEER.12.1.111
    王順美、梁明煌(2004)。臺灣綠色學校夥伴網絡及輔導計畫。臺北:教育部。
    王順美、張子超、康世芳、林素華(2014)。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十年計畫後永續發展行動策略研擬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EPA-103-EA01-03-A110)。臺北市: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王鑫(1987)。臺灣特殊地理景觀。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第87-103頁。
    王鑫(2003)。關懷鄉土大地─生態維護與資源保育的永續發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王鑫,楊平世(1991)。自然生態環境教育戶外研習中心研究計畫報告。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王鴻濬(2007)。社區林業計畫架構檢討與現階段實施分析。臺灣林業,66。
    田青、胡津暢、劉健、姚冬萍、李蕊、曾早早、王麗岩(2011)編譯。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聯合國會議文件滙編。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史根東、王桂英(2009)。永續發展教育基礎教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臺北:巨流出版。
    丘昌泰(2007)。公共政策。巨流圖書公司。臺北市。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第四版。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允傑、丘昌泰(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
    李久生(2005)。環境教育論綱。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久生、陳小莉(2008)。論環境教育學。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4(3)。
    李永展(1995)。社區環境權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69: 53-61。
    余與全(1984)。國民中學學生對環境問題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博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 (2018)。中華民國國情簡介。取自:http://www.ey.gov.tw/state/news3.aspx?n=39F8C8D4F7210504&sms=BD4B045E08134B9E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2018)。行政院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取自:https://nsdn.epa.gov.tw/Nsdn_Article_Page.aspx?midnb1=BB&midnb2=B1&midnb3=0&midnb4=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2)。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實務上之運用。取自https://www.coa.gov.tw/ws.php?id=417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8)。自然教育中心。取自https://www.forest.gov.tw/000021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87)。中華民國74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88)。中華民國75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0a)。中華民國78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0b)。中華民國76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0c)。中華民國77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2a)。環境保護五年中程施政目標計畫(1992年7月至1996年12月)。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2b)。中華民國79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2c)。中華民國80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3)。中華民國81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8)。87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9a)。國家環境保護計畫。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999b)。88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0)。89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1)。跨世紀生活環境改造-營造新桃花源。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2a)。91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2b)。環保義(志)工資源手冊。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3)。92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4)。93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5)。94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6)。95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7)。環境保護20年回顧與展望。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8)。97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9)。98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a)。100年版環境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2b)。環境保護25年回顧與展望。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3a)。邁向綠色永續未來。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3b)。環境教育法相關法規彙編。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3c)。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重要政策及文獻彙編。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3d)。101年版環境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4)。102年版環境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5)。103年版環境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7)。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綜合計畫處30年紀實。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8a)。106年國家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執行成果報告。取自https://eeis.epa.gov.tw/front/resources/ResSearch/list.aspx?f=28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8b)。106年版環境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衛生署環境保護局(1983)。中華民國71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衛生署環境保護局(1984)。中華民國72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衛生署環境保護局(1985)。中華民國73年版環境保護年鑑。臺北市:作者。
    江大樹(1997)。我國文官政策之形成與變遷(1949-1996):一個歷史/結構的分析途徑(未出版博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吳定(2003)。公共政策。空中大學出版社。臺北市。
    吳定(2005)。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
    吳鈴筑(2010)。國內外環境教育法比較之研究(未出版碩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鈴筑(2012a)。綠能家園-探討韓國環境教育發展與重點。環境教育及訓練電子報,66,4。
    吳鈴筑(2012b)。我國環境教育新政策。樂活樂學季刊,146,4-6。
    吳鈴筑、張子超(2017)。探討公私部門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之發展概況:以100~104年間資料為例。環境教育研究,13-1,99-136。doi:10.1007/978 10.6555/JEER.13.1.099
    吳鈴筑、張子超(2018)。分析臺灣公務人員環境教育學習時數、內容類型與方法:以100年至105年申報資料為基礎。環境教育研究,14-1,1-37。doi:10.6556/JEER.14.1.001
    吳淑蓉(2014)。公私部門員工環境素養與環境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呂育誠(2002)。公共組織變革的人類思維: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啟發。公共行政策略,7,137-172。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2012)。召開種樹救水源監督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取自:http://www.yucc.org.tw/events/recent/20120406-1?month:int=12&year:int=2012&orig_query=
    冷則剛、任文珊譯(1998)。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五南圖書。
    林子倫 (2008)。從抗議到審議:台灣環境治埋的變遷與挑戰。載於王宏仁、李廣均、龔宜君 (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 (239-260 )。台北:群學出版社。
    林子倫、李之寧(2012)。理想與現實的拔河--里約地球高峰會Rio+20。能源報導,5-8。
    林水波、王崇斌(1999)。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3,175-202。
    林明瑞、陳柏言(2007)。社區營造對居民自然保育態度、行為模式影響 之探討─以南投縣桃米生態社區為例。環境教育研究,5-1, 73-129。
    林俊全(2012)。環境教育基金規劃運用專案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EPA‐101‐EA01‐03‐A266)。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林素華、張雅慧(2013)。認證對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營運的影響之個案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2013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063-1075頁)。臺北市: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林筱嵐(2012)。教育部環境教育人員認證作業專案計畫。教育部委託報告(100‐0216128)。臺北市:社團法人台灣環境管理協會。
    邱文彥(2009)。環境教育法的意義和定位。取自http://www.csee.org.tw/modules/evennews
    邱文彥、薛憲文、周儒、郭照榮、楊芳玲(1993)。研訂國家環境教育法之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報告(EPA-82-E204-09-12)。臺北市。
    邱明斌、任文姍、鄭鍚鍇、詹靜芬、陳恆鈞、潘競恆、林子倫、方凱弘、陳志瑋、李長晏譯(2010)。行政學Handbook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 Guy Peters, Jan Pierre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周儒(1994)。推動環境教育策略之研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臺北市: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周儒(2001)。尋找一個環境教育的實踐場域-「環境學習中心」的需求與概念。中華民國九十年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2-80。
    周儒、高翠霞(2007)。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策略分析與發展。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合作計畫。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環境教育課程規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Engleson, D. C. & Yockers,D. H. 原著,A gui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祝懷新(2002)。環境教育論。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祝懷新(2005)。環境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北京。
    胡婉玲(2001)。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取自www.taiwanncf.org.tw/ttforum/16/16-09。
    柯平順、王佩蓮(1992)。台北市國民小學學生璟境教育基本概念評量之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郝龍斌(2003)。參與式環境教育-社區環境改造計畫。環境教育季刊,2,1-8。
    高翠霞(1987)。臺灣地區中等學校教師環境保護意識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高翠霞(2011)。環境教育的路一起走。綠芽教師,5,25-28。
    高翠霞(2002)。析論環境教育研究方法與論題趨勢。環境教育學刊,創刊號,55~82。
    高翠霞、高慧芬(1991)。環境教育你我他。4-5、11。
    高翠霞、高慧芬(2004)。臺灣地區國小環境教育指標系統探究。環境教育研究,1(2),71-92。
    高翠霞、張子超(2016)。環境教育的發展脈絡與融入十二年國教的方法。臺灣期刊,19(2),27-51。
    高翠霞、張育傑、謝濬安(2013)。臺灣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現況探討。2013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50-262頁)。臺北市: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徐仁輝(2002)。公共財務管理-公共預算與財務行政。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
    徐輝、祝懷新(1996)。國際環境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徐榮崇(2013)。生態學校輔導與試辦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EPA-E1-U2-02-208)。臺北市:財團法人台北市美麗人生教育基金會。
    柴松林(1987)。從消費者運動到環保運動。新環境月刊,15, 24- 26。
    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鄭麗嬌(2000)。公共政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翁福元(2007)。教育政策社會學:教育政策與當代社會之對話。臺北:五南。
    席汝楫(1997)。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五南書局。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2013)。UNEP強調環境教育對知識及賦能的重要性 。取自http://www.edf.org.tw/news/news_content.asp?web_news_serial=512
    晏涵文、馮嘉玉、劉潔心(2006)。我國學校環境教育指標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1(1),85-102
    莊傳弘(2007)。我國兵役政策變遷之研究(未出版碩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52-75。
    許民陽、徐榮崇(2014)。環境教育增能計畫之先期規劃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EPA-102-EA04-03-A290)。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
    許毅璿(2017)。突破外交困境的環境教育策略。環境教育研究, 13-2,1-10。doi: 10.6555/JEER.13.2.001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草案。取自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15/pta_2279_8619537_09968.pdf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15/pta_2279_8619537_09968.pdf
    黃文正(2016)。全世界垃圾處理的大咖。中時電子報,2016年05月19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519000382-260102.
    黃如萍、侯俐安(2013)。國家景區開課玩出大商機。中國時報,2013年5月13日。
    黃基森(2002)。論述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之限制使用政策。環境教育學刊,創刊號,123-142。
    黃昆輝、呂木琳(2000)。政策執行。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460/.
    黃俊英、蔡敦浩、汪銘生(1988)。環保系統中中介團體角色之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報告。國立中山大學
    黃政傑(1998)。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瑞琴(1999)。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工作輔導手冊─Q&A問題欲解答篇。國立臺北師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聽!校園裡的綠色樂章-教育部環保小組20年回顧與展望。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7)。中華民國106年版教育統計。臺北:教育部。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慈陽(2000)。環境法學理論(一)環境法總論。元照出版公司,臺北。
    陳婉玲、林明瑞、劉思岑(2014)。環境教育場所申請認證遭遇的困難及輔導需求之調查研究。「2014年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暨第五屆兩岸四地可持續發展教育論壇」發表之論文,國立海洋物博物館。
    梁世武、劉湘瑤、蔡慧敏、方偉達(2013)。環境教育能力指標暨全民環境素養調查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EPA-100-EA11-03-A264)。臺北市:世新大學。
    梁明煌(2010)。國家環境教育綱領規劃專案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報告(EPA-98-E103-02-308)。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梁明煌(1998)。師範院校環境教育中心運作及輔導功能之成效評估與研究。教育部。
    張子超(2000a)。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臺灣教育,589。
    張子超(2000b)。二次分析。教育大辭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1530.
    張子超(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環境教育融入。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張子超(2004)。永續教育意涵。教師天地,132,4~11。
    張子超(2007)。建構政府部門環境教育指標之研究。環境教育研究,4(2),1-21。
    張子超(2005)。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的涵義與架構。 教育研究月刊,139,5-15。
    張子超(2012)。永續教育的理念、目的、策略與執行。2020教育願景(117-136)。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子超(2015)。海峽兩岸環境教育的發展與影響。取自2015-11-03 http://www.tesd.org.tw/enp/detail.php?ec=10&es=9&aid=243
    張子超、吳鈴筑(2011)。立法迎接永續社會-國際環教法各展特色。綠芽教師,5, 21-24。
    張子超、王順美、梁明煌、柯淑婉 (1999)。綠色學校推廣研究。臺中:臺灣省環境保護處期末報告。
    張正明(2014)。如何正確看待國內的食品安全事件與水產業者的因應對策。海大漁推,43 2014.01,23-31。
    張世賢(1988 )。公共政策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nd ed.)。台北:雙葉。
    張芳全(1999)。教育政策分析與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張芳全(2006)。教育政策分析。臺北:心理。
    張珍悅、徐勝一(2000)。永續發展教育脈絡探討:「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十年計畫」之回顧。地理研究,52,1-25。
    葉欣誠(2017)。探討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的發展脈絡。環境教育研究,13-2,67-109。doi: 10.6555/JEER.13.2.67
    葉俊榮(1999)。因應重大環境議題相關立法之研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法施行細則與土壤污染等級評估制度。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曾華璧(2001)。臺灣的媒體與環境主義。臺北:國泰文化。
    楊冠政(1985)。墾丁國家公園環境教育系統研究。屏東: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楊冠政(198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置環境教育中心之規劃研究報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楊冠政(1989)。環境教育概述(上)。環境教育季刊,1,6-17。
    楊冠政(1997):邁向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12:1-10。
    楊冠政(2003)。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楊冠政、王鑫、張子超編(1999)。國民中小學環境教育課程指導手冊計畫。臺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彭衍順(2015)。104年度社區環境改造、社區資源調查及環保小學堂專案管理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EPA-104-EA01-03-A049)。臺南市:嘉南醫藥大學。
    劉世閔、王為國、張奕華、許正妹、黄世奇、羅國俊(2006)。質性研究資科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台北:心理。
    劉修豪、徐新逸 (2014)。國際資訊教育政策趨勢之比較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7(1),127-159。DOI: 10.3966/15608298201402170100。
    劉翠溶(2001)。環境保護之演變。中華民國發展史論文研討會。臺北市:政治大學。
    劉潔心、邱詩揚、晏涵文(2003)。我國大學校院環境教育指標之建構研究。環境教育研究,1(1),83。
    劉潔心、邱詩揚、晏涵文、黃齡儀、潘瓊如、馮嘉玉、李恆華(2002)。大學校院環境教育指標建構—大專生環境素養之探討。2002年海峽兩岸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蔡相廷(2010)。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與研究取向-政治學研究途徑的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2,39-76。
    蔡慧敏(1986)。環境教育推動策略之研究。臺北:內政部自行研究報告。
    蔡勳雄(1994)。社區發展工作的檢討與策進。理論與政策季刊,83,109。
    趙子健(2010)。學校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基本原則和途徑。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10。取自http://gjs.ncepu.edu.cn/Html/news/NewsDetail_10320.html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1990)。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之規劃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潘慧玲(2006)。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賴品瑀(2017 年 10 月 23 日)。環教法修法 參訪、員工旅遊不能充作環境教育了。取自https://e-info.org.tw/node/208035.
    賴志銘(2002)。林業試驗所自然環境教育實施現況及未來。林業研究專訊,21-25。
    蕭新煌(1986)。環境保護的政策與宜導:策略評估之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報告。
    蕭新煌(1999)。臺灣的地方環保抗爭運動:一九八零至一九九六。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薛安聿(2016)。環境教育資訊網之系統功能整合、提升、維護及行銷專案工作計畫(第3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EPA-104-EA01-03-D006)。臺北市:環資國際有限公司。
    駱尚廉(1993)。環境生態概論。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6。
    錢麗霞(2006)。永續發展教育的歷史演進與價值分析。上海教育科研,上海。
    謝英士、高思齊(2017)。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倒退嚕」的環境教育。取自https://e-info.org.tw/node/208857.
    戴菊華(2015)。環境教育資訊網之系統功能整合、提升、維護及行銷專案工作計畫(第2年)。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EPA-103-EA01-03-D002)。臺北市:環資國際有限公司。
    環保新聞 (2017年10月17日)。樹立國際典範,展開全球環境教育行動號召。取自https://enews.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61017110413.
    環保新聞( 2017年12月4日)。深根環境教育,環保署修正公布「環境教育法」。取自https://enews.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61204113257
    環保新聞 (2017年12月6日)。106年生態學校成果豐碩,認證成果突飛猛進。取自https://enews.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61206161830。
    環境友善種子有限公司(2016)。105年度環境教育人力資源培植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人員訓練所委託報告(105-022)。臺北市:環境友善種子有限公司。
    總統府公報(2010)。環境教育法。總統府公報第6925期。
    簡又新(1990)。環境保護政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簡茂發、林明瑞(1992)。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之設置及推廣活動。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報告。臺北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蘇俊憲、林燕輝(2005)。政府推行「購物用塑膠袋與塑膠類免洗餐具(含保麗龍) 限制使用」政策對民眾影響之研究。環境教育學刊,4,159-176。
    羅福全(2012)。聯合國與永續發展。世紀智庫論壇,59。取自: http://www.taiwanncf.org.tw/ttforum/59/59-03.pdf

    英文文獻
    A1lison, B., Owen,A., Rothwell, A., & Timm,O.(1996).Research skills for students. Kogan Page.
    Angelmar, R., & Stern, L. W.(1978). Development of a Content Analytic System for Analysis of Bargaining Communication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5:1), 93-102. DOI: 10.2307/3150404.
    Athman & Monroe(2001).Elements of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School of Forest Resource and Conservation.University of Florida, Gainesville, Florida .website: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463936.
    Breiting, S.,Mogensen, F.(1999).Action competence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9(3),349-353.
    Carol, R. K.&Boulton, P.(1995).Campus Children’s Center : Support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Children Today, 23(4), 18-21.
    Chawla, L., & Cushing, D. F. (2007). Education for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behavi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3, 437–452.
    Cunningham, W. P. & Cunningham, M. A. (2006).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quiry & Applications. New York, U.S: McGraw-Hill Company.
    Edwards III, G. C.(1980).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 :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Fien, J., Scott, W., & Tilbury, D. (2001). Education and conservation: Lessons from an evalu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7(4), 379-395.
    Frits Hesselink, Peter Paul van Kempen, Arjen E. J. Wals (2000). ESDebate : international debate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land, Switzerland : IUCN.
    Gall, M. D., Gall, J. P., & Borg, W. R. (2007) .Educational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Gigliotti, L. M. (199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hat went wrong? What can be don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2(1), 9-12.
    Goetz, J. P., & LeCompte, M. D. (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ch. New York: Aca- demic Press.
    Gough, A. (1997). Educ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Policy, trends and the problems of marginalization (Australian Education Review No. 39). The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Ltd.
    Hesselink, F., van Kempen, P. P. & Wals, A. E. J.(2000) . ESDebate : International On-line Debate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land, Switzerland: IUCN.
    Hungerford, H. R. (1975). The myth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7(3), 21–26.
    Hungerford, H. R. (2010).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E) for the 21st Century: Where Have We Been? Where Are We Know? Where Are We Headed?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0th Anniversary Issue, 41(1), 1-6.
    Hungerford, H. R., & Volk, T. 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Kirk, J. J.(1977). The Quantum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Current Issue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II.ERIC/SMEAC.
    Jensen, B., & Schnack, K. (2006). The action competence approach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Vol. 12(3–4), pp. 471–486. Reprinted fro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 3(2), pp. 163–178.
    Jones,C. O.(1984).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3ed.).Monterey,Califorria:Brooks/Coles Publishing Company.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ucas, A. M. (1979) .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Conceptual Issues and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 Kew, Victoria: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Press and Publications.
    Marcinkowski ( 2010).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here Are We Headed and What Deserves Our Atten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1(1), 34–54, 2010. DOI: 10.1080/00958960903210015
    McClaren, M. & Hammond, B. (2005). Integrating education and action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E. A. Johnson and M. J. Mappin (E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advocacy: Changing perspectives of ecology and education (pp. 267–291).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rriam, S. B.(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 ed.).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achmias, D. & Nachmias, C. (1987).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 Third Edition.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North, D.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J. A. (199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ory,practice, progress and promise. New York: Routledge.
    Patton, M.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CA:Sage.
    Pierson, P. (1996). 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A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approach.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9(2), 123-163.
    Pressman, J. L. and Wildavsky, A . B . (1973). Implementation : How Great Expections in Washington Are Dashed in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man, Berkeley , CA.
    Ramsey, J. M., & Hungerford, H. (1989). The effects of issue investigation and action training 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seventh grade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4), 29-34.
    Sarabhai, K. V., Pandya, M., & Namagiri, R., (2007). Tbilisi to Ahmedabad: The Journe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Sourcebook. India: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chmieder, A. A. (1977). The nature and philosoph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oals and objectives. In UNESCO (Ed.), Trend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p.23-34). Paris, Franc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Short, P. C. (2010).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Action: Its Role and Statu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Journe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1(1), 7–21, 2010.Copyright C Heldref Publications,ISSN: 0095-8964,DOI:10.1080/00958960903206781
    Stapp, W. B. (1982). An instructional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J. J. Kirk (Ed.), Facets and fac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p.81-100). Branchville, New Jersey: New Jersey School of Conservation.
    Steinmo, S. (2008). What i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In D. D. Porta & M. Keating (Eds.),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p. 150-178).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ling, S. /EDET Group (1992).Good Earth-Keeping : Education Training and Awarenes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Group UNEP-UK : London.
    Sterling, S (1996). Education in Change’ in H John & S Sterling (Des)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London.
    WaterWorld (2012). National watershed education programs to be funded by NOAA grants. Retrieved from http://www.waterworld.com/articles/2012/10/national-watershed-education-programs-funded-by-noaa-grants.html
    Wildavsky, Aaron( 1988). The New Politics of the Budgetary Process. Glenview, ш: Scott Foresman.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1987). Our Common Future - The Bruntland. Repo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CED (1992)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and Training, Agenda 21,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nches.
    UNDESA. (2008). Johannesburg Declar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ed from http://www.un.org/esa/sustdev/documents/WSSD_POI_PD/English/POI_PD.htm
    UNESCO(1975).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Final Repor. Belgrade. Yugoslavia. aris: UNESCO-UNEP, 1975.
    UNESCO.(1977). First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inal Report.Tbilisi.USSR.Paris:UNESCO.
    UNESCO. (1978). The Tbilisi Declaration. Connect (UNESCO/UNEP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ewsletter),3(1), 1–8.
    UNESCO (2005).United Nations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5-2014): International Implementation Scheme, ED/PEQ/ESD, Divis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UNESCO, France.
    UNESCO. (2016). 2016年全球教育監測報告-教育造福人類與地球:為全民創造可持續的未來.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24/002457/245745c.
    UNESCO-UNEP (1975). The Belgrade Charter: a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01/000177/017772eb.pdf.
    UNESCO-UNEP. (1978). The Tbilisi Declaration: Final report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Organized by UNESCO in cooperation with UNEP, Tbilisi, USSR, 14–26 October 1977, Paris, France.
    日本環境省(2018)。環境の保全のための意欲の増進及び環境教育の推進に関する法律。取自http://www.env.go.jp/press/files/jp/2019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