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于珉 Huang Yu-min |
---|---|
論文名稱: |
教育部電子報政策行銷功能性之研究-以「2009年有品運動」政策為例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paper’s Policy Promotion : Using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2009 Morality Campaign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劉立行
Liu, Li-Hs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5 |
中文關鍵詞: | 電子報 、政策行銷 、電子化政府 、計畫性傳播 、品德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E-paper, Policy marketing, E-Government, Planned communication, Character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政府八大部(內政部、外交部、交通部、法務部、財政部、國防部、教育部、經濟部)均設有電子報,但政府部門之電子報有無功能無人探究。本研究以教育部「2009年有品運動」政策為例,探究教育部電子報政策行銷之功能性。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有二,首先以文本分析法了解教育部電子報之單元特性,與比較平面媒體及教育部電子報,了解其對「有品運動」新聞議題的報導差異;再藉由深度訪談法,訪問關心教育議題者,了解其對教育部電子報報導「有品運動」的看法,與其對兩者報導差異的分析及建議。
經由「有品運動」議題操作推論發現,教育部電子報之單元符合計畫性傳播理論之架構,同時教育部電子報有存在的必要性;教育部電子報第364期「有品運動」之報導,以政令宣導的意涵居多同時不具時效性,並沒有全然發揮政策行銷的功能,淪為事後澄清報導之效用;而造成教育部電子報與平面媒體報導差異的原因,主要歸咎於媒體之商業、政治考量,以及教育部「有品運動」政策無法說服大眾,與教育部電子報定位不明;至於如何減少平面媒體與教育部電子報報導之差異,則可從引導媒體、導正部會面對輿論的態度,與確定教育部電子報定位、提升電子報政策行銷之功能做起。
根據上述發現,本研究針對政府部會、教育部、教育部電子報提出相關建議。政府部會推動政策須深思熟慮且有完整配套方案,朝令夕改之政策,令民眾產生不良觀感且質疑執政當局之智慧;教育議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教育部推動政策須以專業為後盾,運用智慧在現實與理想間取得平衡;教育部電子報之定位,是政令宣導或另有其他功能尚需明確釐清。
There are eight ministries of government set up an e-paper platform, including the Ministry of interior,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the Ministry of law,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the Ministry of Defens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However, the capability of the e-paper has not been researched yet. Therefore, this study utilizes the “2009 Morality Campaig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aiming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E e-paper platform in the function of policy marketing.
There are two research methods has been used, one is the Text Analysis and the other is the In-depth Interviewing. At the first, the method of Text Analysis is used to analyze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MOE e-paper, thereby, to anatomiz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xample content between e-paper and news reports. Then, the participants who concern the subjects of education would have a depth interview to collect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example content posted on the e-paper platform.
This study used the “Planned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exam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paper. The example content was reported on the e-paper 364 issue, which only had the function to disclose the policy but the effectiveness. As a result, the “2009 Morality Campaign” of MO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ports of MOE e-paper and commercial media. It was caused by the two factors. One hand, the commercial media had more cares in business and political interest. On the other hand, the orientation of MOE e-paper was not clear and its efficiency was not well.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MOE e-paper should identify its goal and promote its efficiency. Moreover, the officers of MOE should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media in order to reduce the gap of understanding.
中文文獻:
王天濱(2003)。《臺灣報業史》。臺北:亞太圖書。
王如敏(2001)。《品格教育教學對國小資優學生情緒適應行為與人際溝通能力之影響》。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湘栗(2009)。《教育政策行銷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王毓莉(2005)。〈政府運用「置入性行銷」從事菸害防治工作之初探性研究〉。《中華傳播學刊》,8期,頁 115-159。
王嬿淑(2005)。《教育政策行銷之個案研究-以台北市教育局精緻教育政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方鵬程(2007)。《戰爭傳播:一個「傳播者」取向的研究》。臺北:Showwe秀威資訊。
丘昌泰(1998)。〈市政府政策的宣導:行銷管理〉。《公訓報導》,80期,頁 33-40。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臺北:元照。
丘昌泰、余致力、羅清俊、張四明、李允傑(2001)。《政策分析》。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江明修、陳敦源、黃東益、莊國榮、蕭乃沂(2004)。《運用資訊與通訊科技實現『全民參政』之規劃研究》。臺北:九十三年度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委託研究報告。
司徒懿(譯)(2009)。《簡明質性研究法分析》(原著者:CAROL GRBICH)。臺北縣:偉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
朱鎮明(2003)。《政治管理》。臺北:聯經。
成露茜、羅曉南(主編)(2007)。《批判的媒體識讀》。臺北:正中。
李天任、藍莘等(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原著者:Wimmer Roger D. & Dominick Joseph R)。臺北:亞太圖書。(原著出版年:1994)
李月蓮、蘇鑰機(2000)。〈電子報在資訊時代的社會功能和影響〉。《二十一世紀》,57期,2月號,頁126-134。
李奉儒(2005)。〈尊重與關懷作為學校品格教育的核心〉。《國教天地》,159期,頁20-29。
李珀(2005)〈品格教育〉。《教師天地》,135期,頁66-71。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8)。《質性研究導論》(原著者:Uwe Flick)。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6)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期,頁53-68。
李琪明(2008)。《學校品德教育推動策略及評鑑指標研究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哲學與文化》,30(8)期,頁153-173。
李胤儀(2002)。《電子報閱聽人生活型態及閱讀行為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國華(2006)。《媒體與政治》。臺北:威秀資訊。
何琦瑜、鄭一青等(2003)。《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臺北:天下雜誌。
呂明珠(1996)。〈報紙資料庫在圖書館所扮演的角色〉。《圖書與資訊學刊》,19期,頁82。
汪琪、鍾蔚文(1994)。《第二代媒介—傳播革命之後》。臺北:東華。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
吳定(編著)(2006)。《公共政策辭典(精)》。臺北:五南。
吳定、林潔瑜(1998)。〈公共組織行銷的策略性規劃〉。《公訓報導》,80期,頁15-22。
吳清山、林天佑(2005)。〈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64期,頁150。
吳廣文(1996)。《電子書使用者閱讀動機、行為、與滿足之研究-以光復書局多媒體中心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印刷組碩士論文。
吳蕙如(2007)。《英語學習類付費電子報讀者使用與滿足研究》。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文(1999)。《電子化政府與民意表達行為》。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依依(2007)。《行政院「性別主流化」種籽師資培訓班之政策行銷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諄(1997)。〈亞洲國力網路決戰〉。《天下雜誌》。11月1日,頁131-132。
林欣堯(1999)。《電子報虛擬新聞室Intranet網路系統雛型建構-以交清電子報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正(2007)。《國小品德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英雄故事題材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為例》。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新發、王秀玲(2003)。《品格的意涵及國民中小學實施品格教育之策略》。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周典芳、陳國明(2008)。《媒介素養概論》。臺北:五南。
周金福(2000)。《台灣電子報線上記者新聞價值判斷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晉生(1998)。《臺灣電子報》。臺北:風雲論壇。
周慧菁(2004)。〈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天下雜誌》,頁14-18。
周慶祥(2005)。《網路新聞-理論與實務》。臺北:風雲論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洪貞玲(2008)。〈臺灣廣電媒體政策建言〉。載於李嗣涔等〈編著〉《臺大對新政府的期許論文集》(頁279-283)。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洪懿妍(1997)。《網路使用者對電子報的認知圖像-以交大資料BBS站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俊耀(1998)。《自己創辦網路電子報》。臺北:文魁資訊。
莊克仁(1991)。《傳播科技新論》。臺北:美國教育。
馬克任(2006)。《報壇耕耘六十年,從臺灣聯合報到北美世界日報》。臺北:聯經。
徐恩普(1998)。〈我國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II)之探討〉,《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1期,頁89-100。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高雄:麗文文化。
許嘉文(2003)。《電子化政府入口網站服務功能之研究—從民眾使用觀點出發》。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百齡(2000)。《邁向網路發行:美國報業的轉型與挑戰》。銘傳大學展望新世紀研討會碩士論文。
陳芸芸(譯)(2001)。《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原文書第四版》(原著者:Denis McQuail)。臺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陳芳玲(2002)。《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之推動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均碩(2000)。《農業電子報使用者動機、行為與滿足程度之研究-以資策會「臺灣農業資訊網(TAIS)電子報」為例》。臺大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彬(2001)。《客製化電子報系統開發—以PC硬體零售業為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俊明(2008)。《國民小學中年級階段實施品德教育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豪(1995)。《將你的心情接在我的線路上—電腦資訊網路上的「電子報」業初探》。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宮(2008)。《少年輔育院國中階段實施品德教育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宜(2005)。《教育治理之探討-以政策行銷分析我國教科書開放政策》。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韻如、林幼唯、陳建文(2001)。《電子報介面呈現方式對閱讀成效與使用態度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卿(2007)。《實施多元智能品格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迦翔(2005)。《我國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為個案》。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乃嘉(2006)。《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臺北:五南。
葉志誠(2008)。《現代社會與公民素養》。臺北:Showwe 秀威資訊。
張玉全(2010)。《我國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政策之研究:政策行銷觀點》。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3)。《當代閱聽人研究之理論重構:試論閱聽人的思辨能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世賢(2002)。〈電子化政府的政策行銷〉。《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內政(研)091-059號。
張世賢(編)(2007)。《公共政策分析》。臺北:五南。
張作錦(1997)。《試為媒體說短長》。臺北:天下文化。
張宏源(1997)。〈解悉新科技電子報之發展現況與限制〉。《解構媒體環境變遷與報業發展趨勢》,頁331-379。
張秀珍(2004)。《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取消國民中小學教師免稅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琪(1995)。〈電子報的發展問題〉,《新聞鏡》。346期,頁30—36。
張駿德(2006)。《新聞傳播實務研究》。臺北:Showwe 秀威資訊。
畢恆達(2002)。《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臺北:巨流。
單文經(2004)。《課程與教學新論》。臺北:心理。
傅木龍(2007)。〈推動品德教育其實不難〉。《研習資訊雙月刊》,21(1),頁7-16。
程予誠(2006a)。《新媒介科技論》。臺北:五南。
程予誠(2006)。《網際傳播對網路、人、組織未來的影響》。臺北:五南。
黃如旭(2006)。《從網路傳播特質探討網路人際關係--以YAHOO!奇摩交友網站為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芝瑩(2001)。《線上新聞人員專業性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建一、余作輝(1999)。《國民小學道德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黃朝盟、吳濟安(2007)。〈電子化政府影響評估〉,《研考雙月刊》,第257期,頁76-85。
黃振家等(合譯)(2006)。《大眾媒體研究》(原著者:Roger D. Wimmer & Joseph R. Dominick)。臺北: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黃德祥(2003)。《學生行為輔導與品格教育》。發表於2004年4月嘉義大學主辦「教育論壇」研討會。
黃藿(2005)。〈談品格教育與意志力薄弱的問題〉。《國教天地》,159期,頁12-19。
黃葳葳(1999)。《文化傳播》。臺北:正中。
黃獻文(1995)。《紙本與電子書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芸(2004)。《匯流時代的電視產業及觀眾》。臺北:五南。
彭懷恩(編著)(2004)。《大眾傳播理論講義》。臺北:風雲論壇。
項靖(1998)。《願景與陷阱:論電子化政府與政府再造》。行政院研考會與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系主辦「跨世紀政府再造研討會」。臺北。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 Policy Planning and Marketing》。臺北:華泰。
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楊志宏、莫季雍(譯)(1996)。《傳播模式第二版》(原著者:Denis McQuail& Sven Windahl)。臺北:正中。(原著出版年:1995)
楊忠川(1996)。〈傳播媒體在Internet上的應用-電子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資訊與電腦》,191期,頁44-48。
蔡念中等(著)(2007)。《大眾傳播概論》。臺北:五南。
蔡佳如(1999)。《從區位理論探討網路電子報對臺灣新聞媒體產業之影響—由閱聽人資源角度分析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魯炳炎(2007)。《公共政策行銷理論之研究》。臺北縣:韋伯文化。
劉衿華(2006)。《我國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劉淑娟(2003)。《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中投地區教育人員推動高中職社區化政策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慧君(1998)。《電子報新聞資訊圖片呈現方式與閱聽人認知型態對閱讀成效、閱報時間時間與使用態度之影響》。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乃沂、鄭家豪、李惠如(2002)。《各國推動電子化政府之比較:整體資訊建設指標的觀點》。發表於「服務、創新與績效:21世紀電子化政府的願景」研討會,臺北:台北大學商學院。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臺北:台灣培生教育。
劉本炎(1997)。〈下一個世代的媒體-電子報〉,《新聞鏡週刊》,442期,頁38-47。
鄭安授(2000)。《電子報使用者遊歷行為之描繪—以交大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鄭貞銘(1990)。《新聞採訪與編輯》。臺北:三民。
鄭瑞城(1990)。《組織傳播》,頁246。臺北:三民。
潘邦順(譯)(2000)。《大眾傳播理論新版》(原著者:Denis McQuail)。臺北:風雲論壇。(原著出版年:1995)
韓培爾(200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Q&A》。臺北:風雲論壇。
魏鏞(2004)。《公共政策導論: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羅文輝、劉慧苓(2006)。(置入性行銷對新聞記者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9,頁81-125。
羅美玲(1998)。《電子報讀者之動機分析》。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芸慧(2006)。《國小教師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所碩士論文。
蘇偉業(2004)。《公共政策行銷:理論、政治研究途徑與限制》。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關鍵年代與多元政治」學術研討會2004/2/15。高雄: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
外文:
Altman, J. A. & E. Petkus, Jr. (1994). Toward a Stakeholder-based Policy Process:An Application of the Social Marketing Perspective to Environmental Policy Development. Policy Science,27(1), 37- 51.
Boyatzis, R. E. (1998).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Thematic Analysis and Code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Sage.
Braun, V., & Clarke, V. (2006).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in psychology. Qualitative Reseacher in Psychology, 3, 77-101.
Buurma, Hans. (2001). Public Policy Marketing: Marketing Ex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5(11/12), 1287- 1302.
Crompton, J. L. & C. W. Jr. Lamb, (1986). Marketing Government and Social Servic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eutschmann, Paul, (1967). The Sign-Situation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Communication. Jounal of communication, 7(2), 63-73.
Doyle, D. P. (1997). Education and Character: A Conservative View.Phi Delta Kappan, 78(6), 440-447.
Drucker, P. (1973). Management:Tasks, Responsibilities , Practices,New York:Harper&Row.
Ferber, R. (1970). The Expanding Role of Marketing in the 1970. Journal of Marketing, 34, 29-30.
Fidler, R. F. (1994). Newspaper in the Electronic Age. In F.Williams & J. V. Pavlik (eds.), The People,s Right to Know Media Democrary and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pp. 25-46). Lawrence Erlbam Associate.
Fontana, A. & Frey, J. H. (1994).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In N.K. Denzin&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on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a.
Fox, K. F. A., & Kotler, P. (1980). The Marketing of Social Causes: The First 10Years, Journal of Marketing, 44, 24-33.
Giuliano, Vincent E. U. S. Newspaper:“Road-Kill”on the New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s ? Prcoeedings of the 15th National Online Meeting 1994 New York, 1994.
Justi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Kotler, P. & Gerald, Z. (1971). Social Marketing : An Approach to Planned Social Change, Journal of Marketing, 35, 3-12.
Kotler, P. & Sidney, J. (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 10-15.
Lickona, T. (1991).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Bantam.
Lincoln,Y. S., & Guba, E. G. (1999). Establishing trustworthiness. In A. Bryman & R. Burgess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Volume III (397-444).
Lorrie, A. (1992). The Electronic Newspaper of the Future: Rationale, Design, and Implications.http://cec.wustl.edu/~cs142/articles/MISC/PUBLISHING/electronic-newspaper-cranor.
Lovelock, C. H. & Weinberg, C.B. (1981). Marketing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Managers.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Martin, A. & Norman, S. (1991). Unreliable Sources: A Guide to Detecting Bias in News Media Morris, Morris&Ogan, Christin.(1996)The Internet as mass mediu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39-50.
Mayring, P. (2002).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in U.Flick, E.v.Kardorff and I. Steinke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Handbook.
Mokwa, M. P. & Permut, S. E. (1981). Government Marketing :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Mueller, J. & Kamerer, D. (1995). Reader preference for electronic newspaper.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16 (3), 2-13.
Rich, C. (1999). Creating Online Media: A Guide to Research, Writing and Design on the Internet. Dubuque: McGraw-Hill College.
Rogers, E. M. (1986). Communication Technolngy: The New Media in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Ryan, K. & Bohlin, K. E. (1999). Building Character in Schools: Practical Ways to Bring Moral Instruction to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navely, K. (1991). Marketing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 A Public Policy Model.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1 (4), 311-326.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 Strategic Plan 2002-2007. http://www.ed.gov/about/reports/start/plan2002-07/index.html/paln doc.
Van Manen, M. (1997).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Ontario: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Vessels, G.. & Boyd, S. M. (1996). Public and co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 80 (579), 55.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6). 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8th ed.) Belmont,CA:Wedworth Publishing Company.